CN115986438A -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6438A
CN115986438A CN202211725954.XA CN202211725954A CN115986438A CN 115986438 A CN115986438 A CN 115986438A CN 202211725954 A CN202211725954 A CN 202211725954A CN 115986438 A CN115986438 A CN 115986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d
plate
grounding
fix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59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兵
陈鸿
尤明洋
光炬立
任余军
田家豪
张小宁
夏妮霞
李佳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59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6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6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6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接地棒,包括接地组件,包括绝缘杆、转向器、固定框、接地端头、夹板、螺纹环、螺纹杆以及驱动件,所述转向器固定于所述绝缘杆端部,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转向器一端,所述接地端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夹板滑动于所述接地端头内,所述螺纹环固定于所述夹板底部,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内,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环内。本发明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提高该装置安装在导线上的效率,同时具有防止导线脱离的功能,且在拆卸时能够更加高效的将导线从端头内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背景技术
接地棒一般指接地极,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现在的接地线绝缘杆与接地端头之间一般是呈直线状态,无法根据安装需求来调节端头与导线之间的角度,这就导致操作杆与导线存在一个角度,接地线与导线悬挂不紧密,进而使得挂好后的接地线摇摇欲坠,同时其在安装时一般是通过转动绝缘杆的方式来进行夹紧的操作,不具备预夹紧的功能,这就使得该接地棒在转动夹紧时导线容易从端头内脱离,极大的影响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便携式接地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接地线绝缘杆与接地端头之间一般是呈直线状态,无法根据安装需求来调节端头与导线之间的角度,这就导致操作杆与导线存在一个角度,接地线与导线悬挂不紧密,进而使得挂好后的接地线摇摇欲坠,同时其在安装时一般是通过转动绝缘杆的方式来进行夹紧的操作,不具备预夹紧的功能,这就使得该接地棒在转动夹紧时导线容易从端头内脱离,极大的影响安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接地棒,其包括,接地组件,包括绝缘杆、转向器、固定框、接地端头、夹板、螺纹环、螺纹杆以及驱动件,所述转向器固定于所述绝缘杆端部,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转向器一端,所述接地端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夹板滑动于所述接地端头内,所述螺纹环固定于所述夹板底部,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内,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环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以及,辅助组件,设置于所述接地端头内,包括安装板、滑板、挡板、限位件以及触发件,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接地端头内侧,其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滑板滑动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板顶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滑板与所述挡板内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夹板底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绕线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绕线轮固定于所述螺纹杆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框内,所述牵引绳绕设于所述绕线轮上,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框外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牵引环,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两侧,所述牵引绳位于所述牵引环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导线环以及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于所述绝缘杆两侧,所述导线环固定于所述安装杆端部,所述牵引绳滑动于所述导线环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活动板滑动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室内壁和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承接板、连接板以及转块,所述承接板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一侧底部,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夹板底部,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转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承接板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触发件还包括第二弹簧以及挡块,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和所述转块底部固定,所述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其底部与所述转块顶部接触。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三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室内壁和所述滑板底部固定。
作为本发明所述便携式接地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承接板滑动于所述通孔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提高该装置安装在导线上的效率,同时具有防止导线脱离的功能,且在拆卸时能够更加高效的将导线从端头内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便携式接地棒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便携式接地棒的驱动件结构图。
图3为便携式接地棒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4为便携式接地棒的图3内A部分放大图。
图5为便携式接地棒的图3内B部分放大图。
图6为便携式接地棒的辅助组件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6,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接地棒,便携式接地棒包括接地组件100和辅助组件200,通过接地组件100对导线进行接地操作,然后通过辅助组件200在安装该装置时起到预安装和紧固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具体的,接地组件100,包括绝缘杆101、转向器102、固定框103、接地端头104、夹板105、螺纹环106、螺纹杆107以及驱动件108,转向器102固定于绝缘杆101端部,固定框103固定于转向器102一端,接地端头104固定于固定框103上,夹板105滑动于接地端头104内,螺纹环106固定于夹板105底部,螺纹杆107转动连接于固定框103内,且螺纹连接于螺纹环106内,驱动件108设置于固定框103内。
绝缘杆101可设置为分段可拆卸式结构,用来使得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场景和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转向器102可使得接地端头104在使用时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时能够调整绝缘杆101与导线之间的角度,使得该装置能够更加稳固的夹持在导线上,夹板105呈矩形,其顶部为向下凹的弧形状,在安装时,能够使导线更加方便的居中夹持,提高其稳固性,螺纹环106固定在夹板105底部,且其外侧固定有限位环和限位杆,用来对螺纹环106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转动等情况,然后通过驱动件108的设置能够驱动螺纹杆107转动,当其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环106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夹持和松开导线的目的。
接地端头104呈U形,夹板105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块,且接地端头104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滑动在限位槽内,即可对夹板105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烧偏移等情况。
辅助组件200,设置于接地端头104内,包括安装板201、滑板202、挡板203、限位件204以及触发件205,安装板201固定于接地端头104内侧,其内部开设有腔室S,滑板202滑动于腔室S内,挡板203转动连接于滑板202顶部,限位件204设置于腔室S内,滑板202与挡板203内均开设有限位槽K,触发件205设置于夹板105底部。
安装板201呈矩形,其位于接地端头104开口处,且在初始状态下,夹板105一侧的高度与其平行,滑板202呈矩形,其两侧均固定有滑块,腔室S的内壁开设有与其对应的滑槽,通过滑块和滑槽对滑板202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等情况,挡板203与滑板202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挡板203顶部靠近外侧的一面做倒角处理,且固定有橡胶层,用来提高其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在安装时,导线能够更加方便的将挡板203和滑板202向下压动,限位件204用来对挡板203进行限位,使其在初始位置时能够位于最高点,且导线将其向下推动时不会发生转动等情况,触发件205用来与限位件204配合,当夹板105向下移动时,通过触发件205能够解除限位件204对挡板203的限位效果,从而使得导线能够顺利的推动挡板203转动,并从接地端头104内脱离。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驱动件108包括绕线轮108a以及牵引绳108b,绕线轮108a固定于螺纹杆107上,且位于固定框103内,牵引绳108b绕设于绕线轮108a上,其一端延伸至固定框103外侧。
绕线轮108a和牵引绳108b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在螺纹杆107上,且均位于固定框103内,同时两个牵引绳108b呈反向缠绕在各自相对应的绕线轮108a上,从而使得两个牵引绳108b能够分别控制螺纹杆107的正转和反转,使得使用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导线进行夹持。
驱动件108还包括牵引环108c,其固定于固定框103两侧,牵引绳108b位于牵引环108c内。
固定框103两侧均开设有孔,牵引绳108b的一端从该孔伸出,牵引环108c安装在该孔外侧,通过牵引环108c对牵引绳108b进行导线和牵引,防止工作人员在拉动牵引绳108b时由于其与孔壁之间的摩擦而发生断裂等情况。
驱动件108还包括导线环108d以及安装杆108e,安装杆108e固定于绝缘杆101两侧,导线环108d固定于安装杆108e端部,牵引绳108b滑动于导线环108d内。
导线环108d和安装杆108e用来对牵引绳108b的端部进行导向和限位,使其端部能够位于绝缘杆101的端部,从而避免绝缘杆101倾斜而牵引绳108b垂直于地面,造成工作人员无法拉到牵引绳108b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6,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具体的,限位件204包括固定板204a以及活动板204b,固定板204a固定于腔室S内,活动板204b滑动于固定板204a上,且位于限位槽K内。
固定板204a和活动板204b均呈矩形,活动板204b内设有供固定板204a滑动的槽,固定板204a中部开设有通孔,活动板204b内壁固定有滑块,该滑块滑动在通孔内,从而对活动板204b进行限位,防止其与固定板204a分离,滑板202与挡板203内的限位槽K连通,初始状态下,活动板204b的顶部贯穿滑板202内的限位槽K,并延伸至挡板203内的限位槽K,从而通过活动板204b对挡板203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转动等情况。
限位件204还包括第一弹簧204c,其两端分别与腔室S内壁和活动板204b底部固定。
第一弹簧204c位于固定板204a中部的通孔内,其给活动板204b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其能够更加稳固的位于挡板203内的限位槽K内。
触发件205包括承接板205a、连接板205b以及转块205c,承接板205a固定于活动板204b一侧底部,连接板205b固定于夹板105底部,连接板205b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V,转块205c转动连接于安装槽V内,且与承接板205a配合。
承接板205a呈矩形,其底部做倒角处理,连接板205b位于夹板105底部靠近安装板201的一侧,安装槽V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安装板201上,转块205c通过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V内,用来推动承接板205a和活动板204b向下移动。
触发件205还包括第二弹簧205d以及挡块205e,第二弹簧205d两端分别与安装槽V内壁和转块205c底部固定,挡块205e固定于安装槽V内,其底部与转块205c顶部接触。
第二弹簧205d给转块205c靠近承接板205a的一端施加向上的推力,且当承接板205a位于某个转块205c下方,并且转块205c和连接板205b向下移动时,通过挡块205e可对转块205c进行限位,使其在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承接板205a和活动板204b向下移动。
辅助组件200还包括第三弹簧206,其两端分别与腔室S内壁和滑板202底部固定。
第三弹簧206给滑板202施加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其在被导线向下推动后,复位更加方便,从而便于对导线进行预固定。
安装板201内侧开设有通孔M,承接板205a滑动于通孔M内。
通孔M的设置使得承接板205a上下移动更加方便。
在使用时,该装置在安装时具有预固定和一键紧固的功能:首先将接地线通过螺丝紧固在固定框103侧面,然后手持绝缘杆101先将该装置在需要安装在导线的位置对比一下,便于调整接地端头104的角度,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螺栓对转向器102进行固定,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意外发生转动等情况,然后将导线推至接地端头104内,此时导线会先将挡板203向下推动,直至导线完全进入接地端头104内,再通过第三弹簧206将滑板202和挡板203向上推动,使其复位,此时即可通过挡板203对接地端头104内的导线进行预固定,防止其意外脱落,然后工作人员手动拉动牵引绳108b,通过牵引绳108b带动绕线轮108a和螺纹杆107转动,即可通过螺纹杆107的转动带动螺纹环106和夹板105向导线的方向移动,直至将其完全夹紧,且由于夹板105顶部为内凹的弧形,从而使得导线在夹紧时是处于其中间的位置,极大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该装置在拆卸时能够一键拆除:当需要拆除该装置时,拉动另一个牵引绳108b,通过牵引绳108b带动绕线轮108a和螺纹杆107转动,即可通过螺纹杆107的转动带动螺纹环106和夹板105向导线的反方向移动,此时通过转块205c推动承接板205a和活动板204b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活动板204b从挡板203内的限位槽K脱离,此时挡板203能够转动,即可直接将该装置从导线上取出,拆除完成后,可手动拨动转块205c,使其解除对承接板205a的压力,然后通过第一弹簧204c的推力即可推动活动板204b复位,并插接在挡板203内的限位槽K内,使得挡板203无法转动,方便后续的使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组件(100),包括绝缘杆(101)、转向器(102)、固定框(103)、接地端头(104)、夹板(105)、螺纹环(106)、螺纹杆(107)以及驱动件(108),所述转向器(102)固定于所述绝缘杆(101)端部,所述固定框(103)固定于所述转向器(102)一端,所述接地端头(104)固定于所述固定框(103)上,所述夹板(105)滑动于所述接地端头(104)内,所述螺纹环(106)固定于所述夹板(105)底部,所述螺纹杆(107)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框(103)内,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环(106)内,所述驱动件(108)设置于所述固定框(103)内;以及,
辅助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接地端头(104)内,包括安装板(201)、滑板(202)、挡板(203)、限位件(204)以及触发件(205),所述安装板(201)固定于所述接地端头(104)内侧,其内部开设有腔室(S),所述滑板(202)滑动于所述腔室(S)内,所述挡板(203)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板(202)顶部,所述限位件(204)设置于所述腔室(S)内,所述滑板(202)与所述挡板(203)内均开设有限位槽(K),所述触发件(205)设置于所述夹板(105)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8)包括绕线轮(108a)以及牵引绳(108b),所述绕线轮(108a)固定于所述螺纹杆(107)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框(103)内,所述牵引绳(108b)绕设于所述绕线轮(108a)上,其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框(103)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8)还包括牵引环(108c),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框(103)两侧,所述牵引绳(108b)位于所述牵引环(108c)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8)还包括导线环(108d)以及安装杆(108e),所述安装杆(108e)固定于所述绝缘杆(101)两侧,所述导线环(108d)固定于所述安装杆(108e)端部,所述牵引绳(108b)滑动于所述导线环(108d)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包括固定板(204a)以及活动板(204b),所述固定板(204a)固定于所述腔室(S)内,所述活动板(204b)滑动于所述固定板(204a)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槽(K)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还包括第一弹簧(204c),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室(S)内壁和所述活动板(204b)底部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5)包括承接板(205a)、连接板(205b)以及转块(205c),所述承接板(205a)固定于所述活动板(204b)一侧底部,所述连接板(205b)固定于所述夹板(105)底部,所述连接板(205b)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V),所述转块(205c)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V)内,且与所述承接板(205a)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5)还包括第二弹簧(205d)以及挡块(205e),所述第二弹簧(205d)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V)内壁和所述转块(205c)底部固定,所述挡块(205e)固定于所述安装槽(V)内,其底部与所述转块(205c)顶部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00)还包括第三弹簧(206),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室(S)内壁和所述滑板(202)底部固定。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便携式接地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1)内侧开设有通孔(M),所述承接板(205a)滑动于所述通孔(M)内。
CN202211725954.X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Pending CN115986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954.XA CN115986438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954.XA CN115986438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6438A true CN115986438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5954.XA Pending CN115986438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64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7865A (zh) * 2023-04-20 2023-07-04 佛山市顺德区卓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线路接线夹
CN116908550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山东省阳信根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接地状况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7865A (zh) * 2023-04-20 2023-07-04 佛山市顺德区卓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线路接线夹
CN116387865B (zh) * 2023-04-20 2024-03-12 王红梅 一种电网线路接线夹
CN116908550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山东省阳信根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接地状况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6908550B (zh) * 2023-09-13 2023-11-21 山东省阳信根深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接地状况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86438A (zh) 一种便携式接地棒
US11764554B2 (en)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air gap arreste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678709B (zh) 一种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
CN111591828A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制造绕线机
CN211521207U (zh) 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
CN116937440A (zh) 一种小断面井管内敷设多路动力电缆的设备及方法
KR102123446B1 (ko) 무대설비 승하강장치
CN212201418U (zh) 一种水利施工建筑支撑结构
CN211640431U (zh) 混凝土搅拌机
CN221096573U (zh) 一种矿用锚索锚具夹片拆卸装置
CN219414020U (zh) 露天煤矿电铲用便于安装的卷扬机
CN117926834A (zh) 一种高陡边坡安全防护网用连接器
CN218334296U (zh) 一种宽频侧定向吸顶定向天线
CN220190302U (zh) 一种电缆放线用走板防捻器
CN116605789B (zh) 一种往复式卷扬机的均匀导绳机构
CN216275699U (zh) 一种灌注桩的浇筑装置
CN218290249U (zh) 一种卷扬机钢绳锁止抱紧组件
CN220620095U (zh) 一种预应力锁扣式锚索
CN217061613U (zh) 一种输配电用绝缘保护装置
CN219341243U (zh) 一种管线缠绕装置
CN215009517U (zh) 一种电力工程线缆安装用紧线器
CN217840037U (zh) 一种高陡边坡防护网
CN219528583U (zh) 一种改良型通信塔结构
CN218317352U (zh) 一种无人机安全巡检挂载装置
CN218935939U (zh) 一种网络化人流量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