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7219A - 自动给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给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77219A CN115977219A CN202310101055.0A CN202310101055A CN115977219A CN 115977219 A CN115977219 A CN 115977219A CN 202310101055 A CN202310101055 A CN 202310101055A CN 115977219 A CN115977219 A CN 1159772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worm
- filter screen
- turntable
- wat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腔体、转盘、过滤模块和驱动件,腔体内形成空腔,空腔被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转盘围绕竖向轴线转动连接于腔体,且驱动件与转盘连接以带动转盘转动;其中,污水能够自进液口进入第一腔室,流经过滤模块后自出液口输出,其有益效果是在气体流经滤网时,气流方向指向与滤网上的渣滓能够脱离滤网的方向,在高压气流的冲击下,渣滓便可以在滤网上去除,滤网上渣滓的去除过程不需要在污水过滤流程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可在执行污水过滤过程的同时同步进行滤网上渣滓的清理工作,如此便可以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给水排水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2121968393.7的专利文献中,给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罐,排水罐的下端安装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呈环形阵列分布,排水罐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延伸至排水罐内,排水罐的外圆柱面左下部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内腔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内腔与排水罐内腔相通,排水罐的上内壁和排水罐的右内壁共同安装有过滤机构,排水罐外圆柱面左上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排水罐内,排水罐上端安装有加药机构,该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机构能够避免大颗粒沉淀附着在过滤网上方,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将排水罐底壁附着的沉淀刮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装置虽然可以进行清洁,但清洁过程需要停机进行,在使用时,随着水流涌动,滤网处会堆积大部分的渣滓,影响过滤速度,降低了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虽然可以进行清洁,但清洁过程需要停机进行,在使用时,随着水流涌动,滤网处会堆积大部分的渣滓,影响过滤速度,降低了过滤效率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包括腔体、转盘、过滤模块和驱动件,腔体内形成空腔,空腔被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转盘围绕竖向轴线转动连接于腔体,且驱动件与转盘连接以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开设有若干通槽,过滤模块可拆卸地设于通槽;其中,污水能够自进液口进入第一腔室,流经过滤模块后自出液口输出;
腔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气流能够自进风口进入第二腔室,流经过滤模块后自排风口输出;
其中,进液口和排风口位于转盘的同一侧,出液口和进风口位于转盘的同一侧并且是进液口的相反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自动给排水装置包括腔体、转盘和过滤模块,过滤模块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其设置于转盘上,在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污水自进液口输入腔体,并且进入到第一腔室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模块实现过滤动作,再自出液口输出,在整个过程中,过滤模块能够实现污水的过滤处理。
并且,转盘设置为通过驱动件带动运转的形式,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不同的过滤模块都参与到污水的过滤过程中,进而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
驱动件可设置为步进电机,在该装置使用时,驱动件可设置为带动转盘间歇运转,即在一个过滤模块处于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一段实现后,带动转盘转动一角度。
具体的,以转盘上中心对称设置6个过滤模块为例,可以将转盘的运行方式设置为每转动30°停滞5-10S,并且循环转动的形式。
在过滤模块跟随转盘转动至第二腔室时,便会进行滤网渣滓去除工作,高压气体输出至第二腔室后,必须经过滤网后才能够将气体自排风口输出,在气体流经滤网时,气流方向指向于滤网上的渣滓能够脱离滤网的方向,在高压气流的冲击下,渣滓便可以在滤网上去除。
比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滤网上渣滓的去除过程不需要在污水过滤流程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可在执行污水过滤过程的同时同步进行滤网上渣滓的清理工作,如此便可以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具体的,高压气体的压强可设置为1.2-1.5个大气压。
更具体的,转盘与隔板之间要具备可靠的密封关系,具体可在隔板上对应与转盘的接触位置设置密封垫,隔板通过密封垫与转盘相接触。
为了方便污水进入到通槽内部,本发明中,还在通槽处设置倒角,用来提高污水通过凹槽的效率,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过滤模块包括圆形框架、滤网和驱动组件,滤网设于圆形框架,圆形框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通槽侧壁,转轴的方向与竖向轴线垂直,驱动组件设于转盘,用于带动圆形框架运转围绕转轴转动;其中,转盘运行时,圆形框架相对于转盘保持静止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模块包括圆形框架、滤网和驱动组件,其中滤网分为多种型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类型的过滤模块,框架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翻转,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滤网的两个表面均被充分的利用到过滤过程中。
也正是因为圆形框架能够进行翻转,因此,当滤网发生单侧磨损后可以通过翻转圆形框架的形式使另一侧的滤网直接与渣滓接触,进而提高滤网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介质液自下向上流经过滤模块,气流自上而下流经过滤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介质液自下向上流经过滤模块,气流自上而下流经过滤模块,也就是说,污水自第一腔室的下部输入,自第一腔室的上部输出,空气则自第二腔室的上部输入,自第二腔室的下部输出,进而实现污水的过滤以及滤网上渣滓的去除。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圆形框架的外缘设置为圆弧状,圆弧框架与通槽间隙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圆形框架预计通槽设置为相互匹配的圆弧状,可以使得二者更好的匹配圆形框架的转动过程,进而方便对圆形框架进行调控,将二者设置为间隙配合,间隙量可设置为0.5-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隔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转盘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将转盘夹在二者之间,且二者与转盘之间均具备较佳的密封性。
并且,为了方便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可以在隔板上设置通孔,使得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后连接转盘,带动转盘运转的同时,不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发生干涉。
具体的,第一段主要是为了分隔腔体内自转盘向上的上部空间,第二段则主要是为了分隔腔体内自转盘向下的下部空间,避免过滤过程与渣滓发生混杂,进而保证两个流程的顺利高效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腔体上还设有排料口,第二腔室内设有风机,且风机位于转盘上方;其中,排料口设于腔体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腔室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料口设置为漏斗状,用来承接通过高压空气剥落的渣滓,而在第二腔室内设置风机,可以产生高压气流,并且使高压气流更直接的作用在滤网上,进而更高效的实现滤网上渣滓的剥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蜗轮设于转轴的外端,位于圆形框架的外部,蜗杆转动连接于转盘,且蜗杆的一端延伸出转盘,蜗杆与蜗轮啮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为设置为蜗轮蜗杆驱动组件,蜗轮与圆形框架一同转动,蜗杆与蜗轮相啮合,通过转动蜗杆,即可带动蜗轮运转,进而带动圆形框架以及滤网实现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和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蜗轮与蜗杆传动件之间为自锁传动的形式,即转矩只能够通过蜗杆传递至蜗轮,而不能够自蜗轮传递至蜗杆,同时,结合蜗轮蜗杆传动的高传动比的特性,就可以保证圆形框架调控的稳定性可准确性的同时,避免圆形框架因为水流或者气流冲击发生运转,确保污水过滤工作以及渣滓去除工作能够高效可靠的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转盘上开设有容纳槽,驱动组件设于容纳槽,容纳槽通过固定块封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也跟随圆形框架一起与转盘可拆卸连接,容纳槽以及固定块上均设置满足蜗杆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转动槽,蜗杆自固定块上的转动槽贯穿出固定块。
具体的,固定块可通过螺钉与转盘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蜗杆上设有转动部,转动用于与主动件配合实现蜗杆的驱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部同来带动蜗杆运转,转动部可设置为扳手头,通过扳手即可手动转动转动部,进而带动蜗杆运转,以实现圆形框架角度的调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给排水装置,污水自进液口输入腔体,并且进入到第一腔室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模块实现过滤动作,再自出液口输出,在整个过程中,过滤模块能够实现污水的过滤处理。
并且,转盘设置为通过驱动件带动运转的形式,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不同的过滤模块都参与到污水的过滤过程中,进而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
在过滤模块跟随转盘转动至第二腔室时,便会进行滤网渣滓去除工作,高压气体输出至第二腔室后,必须经过滤网后才能够将气体自排风口输出,在气体流经滤网时,气流方向指向于滤网上的渣滓能够脱离滤网的方向,在高压气流的冲击下,渣滓便可以在滤网上去除,提高了滤网过滤效率。
比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滤网上渣滓的去除过程不需要在污水过滤流程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可在执行污水过滤过程的同时同步进行滤网上渣滓的清理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给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盘以及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转盘以及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腔体;
A:空腔;
B:隔板;
B1:第一段;
B2:第二段;
A1:第一腔室;
A2:第二腔室;
C:进液口;
D:出液口;
E:进风口;
F:排风口;
G:排料口;
H:风机;
2:转盘;
I:通槽;
J:容纳槽;
K:固定块;
3:过滤模块;
31:圆形框架;
32:滤网;
33:驱动组件;
331:蜗轮;
332:蜗杆;
333:转动部;
4: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5,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包括腔体1、转盘2、过滤模块3和驱动件4,腔体1内形成空腔A,空腔A被隔板B分隔为第一腔室A1和第二腔室A2,腔体1上设有与第一腔室A1连通的进液口C和出液口D;转盘2围绕竖向轴线转动连接于腔体1,且驱动件4与转盘2连接以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2上开设有若干通槽I,过滤模块3设于通槽I;其中,污水能够自进液口C进入第一腔室A1,流经过滤模块3后自出液口D输出,过滤模块3与通槽I可拆卸连接;过滤模块3包括圆形框架31、滤网32和驱动组件33,滤网32设于圆形框架31,圆形框架3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通槽I侧壁,转轴的方向与竖向轴线垂直,驱动组件33设于转盘2,用于带动圆形框架31运转,其中,转盘2运行时,圆形框架31相对于转盘保持静止状态;
腔体1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A2连通的进风口E和排风口F,气流能够自进风口E进入第二腔室A2,流经过滤模块3后自排风口F输出;
其中,进液口C和排风口F位于转盘2的同一侧,出液口D和进风口E位于转盘2的同一侧并且是进液口C的相反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自动给排水装置包括腔体1、转盘2和过滤模块3,过滤模块3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其设置于转盘2上,在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污水自进液口C输入腔体1,并且进入到第一腔室A1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模块3实现过滤动作,再自出液口D输出,在整个过程中,过滤模块3能够实现污水的过滤处理。
并且,转盘2设置为通过驱动件4带动运转的形式,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不同的过滤模块3都参与到污水的过滤过程中,进而提高污水的过滤效率。
也正是因为圆形框架31能够进行翻转,因此,当滤网32发生单侧磨损后可以通过翻转圆形框架31的形式使另一侧的滤网32直接与渣滓接触,进而提高滤网32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驱动件4可设置为步进电机,在该装置使用时,驱动件4可设置为带动转盘2间歇运转,即在一个过滤模块3处于第一腔室A1或第二腔室A2一段实现后,带动转盘2转动一角度。
具体的,以转盘2上中心对称设置6个过滤模块3为例,可以将转盘2的运行方式设置为每转动30°停滞5-10S,并且循环转动的形式。
同时,过滤模块3包括圆形框架31、滤网32和驱动组件33,其中滤网32分为多种型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类型的过滤模块3,框架可通过驱动组件33带动翻转,如此一来,便可使得滤网32的两个表面均被充分的利用到过滤过程中。
在过滤模块3跟随转盘2转动至第二腔室A2时,便会进行滤网32渣滓去除工作,高压气体输出至第二腔室A2后,必须经过滤网32后才能够将气体自排风口F输出,在气体流经滤网32时,气流方向指向于滤网32上的渣滓能够脱离滤网32的方向,在高压气流的冲击下,渣滓便可以在滤网32上去除。
比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滤网32上渣滓的去除过程不需要在污水过滤流程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可在执行污水过滤过程的同时同步进行滤网32上渣滓的清理工作,如此便可以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具体的,高压气体的压强可设置为1.2-1.5个大气压。
更具体的,转盘2与隔板B之间要具备可靠的密封关系,具体可在隔板B上对应与转盘2的接触位置设置密封垫,隔板B通过密封垫与转盘2相接触。
为了方便污水进入到通槽I内部,本发明中,还在通槽I处设置倒角,用来提高污水通过凹槽的效率,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腔体1上还设有排料口G,第二腔室A2内设有风机H,且风机H位于转盘2上方;其中,排料口G设于腔体1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腔室A2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排料口G设置为漏斗状,用来承接通过高压空气剥落的渣滓,而在第二腔室A2内设置风机H,可以产生高压气流,并且使高压气流更直接的作用在滤网32上,进而更高效的实现滤网32上渣滓的剥落。
实施例2: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除具备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外,还进一步的具备以下技术方案:
介质液自下向上流经过滤模块3,气流自上而下流经过滤模块3。
在该技术方案中,介质液自下向上流经过滤模块3,气流自上而下流经过滤模块3,也就是说,污水自第一腔室A1的下部输入,自第一腔室A1的上部输出,空气则自第二腔室A2的上部输入,自第二腔室A2的下部输出,进而实现污水的过滤以及滤网32上渣滓的去除。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除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外,还进一步的具备以下技术方案:
圆形框架31的外缘设置为圆弧状,圆弧框架与通槽I间隙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圆形框架31预计通槽I设置为相互匹配的圆弧状,可以使得二者更好的匹配圆形框架31的转动过程,进而方便对圆形框架31进行调控,将二者设置为间隙配合,间隙量可设置为0.5-1mm。
实施例4: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除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外,还进一步的具备以下技术方案:
隔板B包括第一段B1和第二段B2,转盘2位于第一段B1和第二段B2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B包括第一段B1和第二段B2,第一段B1和第二段B2将转盘2夹在二者之间,且二者与转盘2之间均具备较佳的密封性。
并且,为了方便驱动件4带动转盘2转动,可以在隔板B上设置通孔,使得驱动件4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后连接转盘2,带动转盘2运转的同时,不与第一段B1和第二段B2之间发生干涉。
具体的,第一段B1主要是为了分隔腔体1内自转盘2向上的上部空间,第二段B2则主要是为了分隔腔体1内自转盘2向下的下部空间,避免过滤过程与渣滓发生混杂,进而保证两个流程的顺利高效进行。
实施例5:
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除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外,还进一步的具备以下技术方案:
驱动组件33包括蜗轮331和蜗杆332,蜗轮331设于转轴的外端,位于圆形框架31的外部,蜗杆332转动连接于转盘2,且蜗杆332的一端延伸出转盘2,蜗杆332与蜗轮331啮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33为设置为蜗轮331蜗杆332驱动组件33,蜗轮331与圆形框架31一同转动,蜗杆332与蜗轮331相啮合,通过转动蜗杆332,即可带动蜗轮331运转,进而带动圆形框架31以及滤网32实现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蜗杆332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331和蜗杆332接触的摩擦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蜗轮331与蜗杆332传动件之间为自锁传动的形式,即转矩只能够通过蜗杆332传递至蜗轮331,而不能够自蜗轮331传递至蜗杆332,同时,结合蜗轮331蜗杆332传动的高传动比的特性,就可以保证圆形框架31调控的稳定性可准确性的同时,避免圆形框架31因为水流或者气流冲击发生运转,确保污水过滤工作以及渣滓去除工作能够高效可靠的进行。
转盘2上开设有容纳槽J,驱动组件33设于容纳槽J,容纳槽J通过固定块K封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33也跟随圆形框架31一起与转盘2可拆卸连接,容纳槽J以及固定块K上均设置满足蜗杆332与二者转动连接的转动槽,蜗杆332自固定块K上的转动槽贯穿出固定块K。
具体的,固定块K可通过螺钉与转盘2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蜗杆332上设有转动部333,转动用于与主动件配合实现蜗杆332的驱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部333同来带动蜗杆332运转,转动部333可设置为扳手头,通过扳手即可手动转动转动部333,进而带动蜗杆332运转,以实现圆形框架31角度的调整。
可理解为,上述实施例1-5,除存在相抵触的部分,否则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转盘、过滤模块和驱动件,所述腔体内形成空腔,所述空腔被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腔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转盘围绕竖向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腔体,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盘连接以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通槽,所述过滤模块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通槽;
其中,介质液能够自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流经过滤模块后自所述出液口输出;
所述腔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气流能够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流经所述过滤模块后自所述排风口输出;
其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转盘的同一侧,所述出液口和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转盘的同一侧并且是所述进液口的相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圆形框架、滤网和驱动组件,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圆形框架,所述圆形框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通槽侧壁,所述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竖向轴线垂直,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转盘,用于带动所述圆形框架围绕所述转轴转动;
其中,所述转盘运行时,所述圆形框架相对于所述转盘保持静止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液自下向上流经所述过滤模块,所述气流自上而下流经所述过滤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框架的外缘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圆弧框架与所述通槽间隙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还设有排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风机,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转盘上方;
其中,所述排料口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且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蜗轮,所述蜗轮设于所述转轴的外端,位于所述圆形框架的外部;
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且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转盘,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通过固定块封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上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用于与主动件配合实现蜗杆的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01055.0A CN115977219A (zh) | 2023-01-30 | 2023-01-30 | 自动给排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01055.0A CN115977219A (zh) | 2023-01-30 | 2023-01-30 | 自动给排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77219A true CN115977219A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01055.0A Pending CN115977219A (zh) | 2023-01-30 | 2023-01-30 | 自动给排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7721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23915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山东华盛创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
-
2023
- 2023-01-30 CN CN202310101055.0A patent/CN11597721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23915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山东华盛创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
CN117023915B (zh) * | 2023-10-07 | 2024-01-09 | 山东华盛创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977219A (zh) | 自动给排水装置 | |
CN201586483U (zh) | 一种新型旋转式膜分离装置 | |
CN111632409B (zh) | 一种用于沉淀池的文丘里内构件 | |
CN20684319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的曝气装置 | |
CN108947145B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8810552U (zh) |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气浮池 | |
CN115155126B (zh) | 一种水务环保用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 |
CN207375863U (zh) | 一种多重沉降市政污水净化装置 | |
CN206616099U (zh) | 一种温度可控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1617520B (zh) | 一种湍流沉淀池 | |
CN113087222A (zh) | 一种景观喷泉池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 |
CN211311183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 |
CN207596545U (zh) |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曝气池 | |
CN209237505U (zh) |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装置 | |
CN208120876U (zh) |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水处理装置 | |
CN112441688A (zh) | 一种可降解cod的镀钌电化学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应用 | |
CN106430859B (zh) | 占地小且抗冲击强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及其工艺 | |
CN210944990U (zh) | 一种生化池内回流比自动控制装置 | |
CN213446558U (zh) | 一种环保型生物制药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1637515U (zh) | 一种工业污水脱氮过滤装置 | |
CN219689496U (zh) | 一种厌氧好氧mbr膜组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7868508U (zh) | 一种环保废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 |
CN221740036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 | |
CN209024316U (zh) | 一种污水净化设备 | |
CN216855903U (zh) | 一种工程废水多层过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