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8792A -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8792A
CN115968792A CN202310260343.0A CN202310260343A CN115968792A CN 115968792 A CN115968792 A CN 115968792A CN 202310260343 A CN202310260343 A CN 202310260343A CN 115968792 A CN115968792 A CN 115968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limbing
environment
indoor
pand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0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8792B (zh
Inventor
李明喜
吕瑞青
何兴元
宋超
王海瑞
罗玉龙
姚英
董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Priority to CN202310260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8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8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8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8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大熊猫室内圈养领域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包括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食物模块,用于在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绕栖息设备离散分布,饮水模块能够根据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本发明通过在圈养环境内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模拟,有效的避免大熊猫自然行为表达的丧失,从而提高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

Description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熊猫室内圈养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熊猫的日常饲养中,由于圈养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圈养大熊猫的一些自然行为无法正常表达。而提高环境丰富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熊猫的野外习性的表达。目前,环境丰容在室外活动场运用较广泛,也较容易实现,而室内活动场仍以传统的单一、乏味儿的室内空间为主,缺乏大熊猫生活的真实环境。因此,打造大熊猫室内活动场,向其中引入绿植、流水、原石等野外环境的元素,构建大熊猫野外生活场景,可以有效的提高大熊猫生活福利,同时促进其自然行为表达。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传统兽舍对大熊猫进行圈养,所提供的竹子等食物,均为成捆投喂,从而导致大熊猫在圈养过程中自然行为的表达缺失,而如何避免大熊猫的自然行为表达丧失,便成为大熊猫室内养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对大熊猫进行圈养时,由于室内环境丰富度不够,从而影响大熊猫自然行为表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通过对室内活动场环境丰富度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大熊猫自然行为的表达。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包括环境模块、食物模块、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其中,
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
食物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
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
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绕所述栖息设备离散分布,所述饮水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包括竹节基座,在所述竹节基座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
所述竹节基座内设有底部保护块,在所述底部保护块上设有竹节嵌入口,所述底部保护块的上方设有底部夹持装置,所述底部夹持装置与所述竹节基座固定;
所述底部夹持装置绕所述竹节嵌入口均匀分布,所述底部夹持装置在所述竹节基座的表面形成竹节安装孔。
目前,对大熊猫进行圈养的时候,采用的是常规兽舍进行圈养,但是这会让大熊猫脱离野外环境,从而使得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逐步丧失,对大熊猫造成影响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环境、觅食、饮水和光照变化四个方面,特别是在觅食的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会采用简单投喂的方式来为大熊猫提供食物,但是这并不符合大熊猫的自然行为,在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作用下,获取食物的过程是能够有效的调节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的,在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促进下,大熊猫的活跃度和健康状况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反馈,而简单投喂的方式并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相反,会使得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逐步丧失。
本发明通过改善大熊猫的室内活动场环境,设置环境模块,通过环境模块模拟野外的温湿度,并通过改变陈设的方式,有效的让大熊猫认为身处野外环境内,从而激发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通过所述食物模块能够促使大熊猫改变被投喂的觅食习惯,从而激发大熊猫觅食相关的自然行为,所述饮水模块能够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基础上,有效的促使大熊猫产生饮水自然行为,而所述光照模块能够为大熊猫提供舒适的光照条件,从而使得大熊猫更加愿意进行自然行为的表达,本发明通过对大熊猫的自然行为的激发,能够有效的保持大熊猫的活跃度和健康状况,从而使得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都能得到有效的调整,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大熊猫。
在现有技术中,对圈养大熊猫投喂竹类时,往往采用简单堆放的形式,大熊猫只需要将竹子从地上拾起即可轻松的进行采食,而在野外,由于竹子是直立生长在地面上的,因此,大熊猫采食前,需要先将竹杆弯曲或者直接将竹杆咬断或者采用后肢着地的方式形成站立姿势才能获取到竹子。因此,圈养条件下这种简单堆放的投喂方式使得大熊猫的自然采食行为无法正常表达。所以本发明将所述竹节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通过将竹子插入所述竹节安装孔内的方式,模拟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本发明中将采用原木和石头等自然物品作为竹节基座,并通过在原木、石头上开设竹节安装孔的方式,有效提升本发明中对大熊猫生长环境的真实模拟。本发明中通过底部保护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竹子损坏竹节基座内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饮水模块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流更新,所述循环水泵内设有微生物监测器;
所述环境模块还包括新风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与室外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与所述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连接:当进行温湿度调节时,光照模块和饮水模块辅助所述环境模块进行室温调节。
本发明中通过微生物检测器的设置,能够通过对饮用水的微生物监测保障大熊猫的饮用水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模块包括地面,在所述地面上设有栖架,所述栖架与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栖息设备包括攀爬装置,所述攀爬装置位于所述栖架旁,所述栖架的高度高于所述攀爬装置的高度,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离散分布于所述攀爬装置的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攀爬装置包括攀爬基座,所述攀爬基座的上方设有攀爬台阶和若干个次级攀爬台阶,所述攀爬台阶靠近所述攀爬基座的边缘,所述次级攀爬台阶与所述攀爬基座之间固定有垫高基础,所述攀爬基座的侧面设有侧保护垫;
所述攀爬台阶包括阶梯平台,所述阶梯平台的下方设有支撑波纹管,所述支撑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阶梯平台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攀爬基座固定,在所述阶梯平台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阶梯平台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垫高基础固定,所述次级攀爬台阶的结构与所述攀爬台阶的结构相同;
所述支撑波纹管的下方均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互相连通;
所述攀爬台阶和攀爬基座之间的空隙、攀爬台阶和次级攀爬台阶之间的空隙均覆盖有弹性连接板。
所述弹性连接板能够随着所述攀爬阶梯和次级攀爬阶梯的升降进行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夹持装置包括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底部设有弹性推动杆,所述弹性推动杆的一端与竹节基座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接触,在所述楔形滑块上设有固定滚轮,所述固定滚轮位于所述竹节安装孔内;
所述楔形滑块的顶部与所述竹节基座铰接,所述楔形滑块的底部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楔形滑块转动的活动缺口。
进一步的,绕所述竹节安装孔设有隐藏刮片,所述隐藏刮片嵌入所述竹节基座内。
在本发明中,所述隐藏刮片能够有效的修正竹节的端部,从而达到保护竹节基座的目的,在替换竹节的时候也更容易拔出竹节,避免端部的卡在竹节基座中不容易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穹顶,所述穹顶能够调节光照强度并培植高山植被。
进一步的,所述穹顶包括天窗,所述天窗顶部设有能够向外开启的天花盖板,所述天花盖板全透光;
在所述天窗内设有转动遮光器,所述转动遮光器与所述天窗固定;
绕所述天窗四周分布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能够容纳所述高山植被的培育。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植槽即是在室内墙壁适宜位置,结合整体设计需要制作而成的一种植物栽培槽,在制作之初已考虑到后期植物养护浇水后,水流排出的问题,因此,已提前布置好排水管道。制作完成后,植物按常规栽培模式进行栽种,养护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包括固定顶座,所述固定顶座内设有营养舱,所述营养舱的顶部能够透气,所述营养舱内设有培养液,所述高山植被与所述营养舱之间设有隔离板,所述高山植被贯穿隔离板浸入所述培养液内,在所述隔离板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弹性包覆件,所述弹性包覆件能够包裹住所述高山植被贯穿隔离板的位置,所述弹性包覆件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高山植被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一个弹性包覆件对应一株高山植被。
进一步的,所述穹顶还包括补光设备,所述补光设备与所述高山植被的分布位置错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的布设,能够有效的激发大熊猫的采食的自然行为,通过大熊猫自然行为的激发,能够有效的调整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本发明中将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离散分布,通过离散分布的方式促进大熊猫活动,从而避免圈养大熊猫的活动量过少,改善大熊猫的身体状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室内生境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布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穹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山植被种植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攀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攀爬装置剖视图;
附图标记表示的为:1-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1-竹节基座,12-底部保护块,13-底部夹持装置,14-隐藏刮片,15-竹节,131-弹性推动杆,132-楔形滑块,133-固定滚轮,134-转动部,2-穹顶,21-种植槽,22-天花盖板,23-天窗,24-转动遮光器,3-高山植被,211-固定顶座,212-培养液,213-隔离板,214-弹性包覆件,4-栖架,5-仿真地面,6-攀爬装置,61-攀爬基座,62-攀爬台阶,63-垫高基础,64-次级攀爬台阶,65-侧保护垫,621-连通管,622-弹性连接板,623-支撑波纹管,624-阶梯平台,625-伸缩杆。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包括环境模块、食物模块、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其中,
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
食物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
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
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绕所述栖息设备离散分布,所述饮水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
本实施例通过改善大熊猫的圈养环境,设置环境模块,通过环境模块模拟野外的温湿度,并通过改变陈设的方式,有效的让大熊猫认为身处野外环境内,从而激发大熊猫的自然行为,通过所述食物模块能够促使大熊猫改变被投喂的觅食习惯,从而激发大熊猫觅食相关的自然行为,所述饮水模块能够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基础上,有效的促使大熊猫产生饮水自然行为,而所述光照模块能够为大熊猫提供舒适的光照条件,从而使得大熊猫更加愿意进行自然行为的表达,本发明通过对大熊猫的自然行为的激发,能够有效的保持大熊猫的活跃度和健康状况,从而使得大熊猫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都能得到有效的调整,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大熊猫。
本实施例中的环境模块内还包括适应大熊猫生活的壁画和环境植被。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模块包括地面,在所述地面上设有栖架,所述栖架与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地面为仿真地面5,能够模拟大熊猫野外接触的真实地面。
所述栖息设备包括攀爬装置6,所述攀爬装置6位于所述栖架4旁,所述栖架4的高度高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高度,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离散分布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四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大熊猫在室内活动时缺乏攀爬锻炼,所以本实施例将栖架4的高度增高,并且设置所述攀爬装置6用于大熊猫的攀爬锻炼,通过将攀爬装置6设置在栖架4的旁边,作为大熊猫爬上栖架4的脚垫或者阶梯,能够在帮助大熊猫爬上栖架4的基础上有效地帮助大熊猫增加攀爬锻炼量,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能够有效的作为所述攀爬装置6的掩护,从而能够使得大熊猫在更加自然的状态下增强锻炼。
如图6~图7所示,所述攀爬装置6包括攀爬基座61,所述攀爬基座61的上方设有攀爬台阶62和若干个次级攀爬台阶64,所述攀爬台阶62靠近所述攀爬基座61的边缘,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与所述攀爬基座61之间固定有垫高基础63,所述攀爬基座61的侧面设有侧保护垫65;
所述攀爬台阶62包括阶梯平台624,所述阶梯平台624的下方设有支撑波纹管623,所述支撑波纹管623的一端与所述阶梯平台624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攀爬基座61固定,在所述阶梯平台624上设有伸缩杆625,所述伸缩杆625的一端与阶梯平台624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垫高基础63固定,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的结构与所述攀爬台阶62的结构相同;
所述支撑波纹管623的下方均设有连通管621,所述连通管621互相连通;
所述攀爬台阶62和攀爬基座61之间的空隙、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之间的空隙均覆盖有弹性连接板6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攀爬基座61用于攀爬装置6整体的底部支撑,所述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中的阶梯平台624在承受大熊猫的重量时会压缩所述支撑波纹管623,此时所述支撑波纹管623收缩,所述阶梯平台624下降,所述支撑波纹管623内的气体会在所述连通管621的连接下排放到未被压缩的支撑波纹管623内,所以当大熊猫爬上其中一个攀爬台阶62或次级攀爬台阶64时,其余的攀爬台阶62或次级攀爬台阶64均会升高,此时大熊猫便需要增加攀爬量才能完全越过攀爬装置6。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伸缩杆625能够有效的控制所述阶梯平台624的升降方向,避免阶梯平台624的摇摆;所述侧保护垫65能够在大熊猫跌落时有效的保护大熊猫;所述垫高基础63能够将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垫高,从而使得相邻的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形成稳定的高度差,避免大熊猫在所述阶梯平台624下降时被夹伤;所述弹性连接板622能够有效的将所述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的内部结构保护起来,避免大熊猫毁坏内部结构或被所述攀爬台阶62和攀爬基座61之间的空隙、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之间的空隙夹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波纹管623内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为所述支撑波纹管623提供弹性支撑力。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包括竹节基座11,所述竹节基座11内设有底部保护块12,在所述底部保护块12上设有竹节嵌入口,所述底部保护块12的上方设有底部夹持装置13,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与所述竹节基座11固定;
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绕所述竹节嵌入口均匀分布,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在所述竹节基座11的表面形成竹节安装孔。
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包括楔形滑块132,所述楔形滑块132底部设有弹性推动杆131,所述弹性推动杆131的一端与竹节基座1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132接触,在所述楔形滑块132上设有固定滚轮133,所述固定滚轮133位于所述竹节安装孔内;
所述楔形滑块132的顶部与所述竹节基座11铰接,所述楔形滑块132的底部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楔形滑块132转动的活动缺口。
绕所述竹节安装孔设有隐藏刮片14,所述隐藏刮片14嵌入所述竹节基座11内。
本实施例中的竹节基座的外观采用石头和原木制造,从而使得针对大熊猫的仿真程度更强,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大熊猫模仿野外竹林生境,从而激发大熊猫野外采食竹类的行为,更好的促进大熊猫的行为表达。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能够有效的控制大熊猫所需要食用的竹节15保持生长姿态,同时在大熊猫自然采食竹节15的时候会有小部分阻力产生,从而使得大熊猫有野外采食的感觉,所述楔形滑块132会在竹节15插入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的时候滑动,从而抵住竹节15的底部,但不会产生卡和,所述楔形滑块132的顶部与所述竹节基座11铰接的位置为转动部134,与所述活动缺口配合,从而使得楔形滑块132能够存在有效的活动空间,提升采食的真实感。所述弹性推动杆131能够为楔形滑块132提供推动力,从而保障所述竹节15受到的阻力产生,不仅能够为大熊猫提供竹子自然生长的感觉,也并不会影响工作人员对竹子进行替换。
所述隐藏刮片14能够剔除所述竹节15外部分支,保障竹节15在拔出底部夹持装置13的时候不会受到阻碍。
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穹顶2,所述穹顶2能够调节光照强度并培植高山植被3。
所述穹顶2包括天窗23,所述天窗23顶部设有能够向外开启的天花盖板22,所述天花盖板22全透光;
在所述天窗23内设有转动遮光器24,所述转动遮光器24与所述天窗23固定;
绕所述天窗23四周分布有若干个种植槽21,所述种植槽21能够容纳所述高山植被3的培育。
本实施例中的天窗与外界连通,所述天花盖板能够打开或关闭,从而辅助调节室内环境,所述转动遮光器能够在光照过盛的时候通过遮光操作避免光照过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遮光器采用若干个可转动角度的遮光板组成,通过遮光板的角度调整能够有效的改变所述天窗的透光度,从而避免光照过盛。
所述种植槽21包括固定顶座211,所述固定顶座211内设有营养舱,所述营养舱的顶部能够透气,所述营养舱内设有培养液212,所述高山植被3与所述营养舱之间设有隔离板213,所述高山植被3贯穿隔离板213浸入所述培养液212内,在所述隔离板213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弹性包覆件214,所述弹性包覆件214能够包裹住所述高山植被3贯穿隔离板213的位置,所述弹性包覆件214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高山植被3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一个弹性包覆件214对应一株高山植被3。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高山植被能够在培养槽21内进行水培,通过弹性包覆件214和隔离板213对高山植被3进行承载,通过营养舱内的培养液212为高山植被3供养,从而为大熊猫提供更加真实的生活环境。
所述穹顶2还包括补光设备,所述补光设备与所述高山植被3的分布位置错开。
所述补光设备能够在光照不足的时候为室内补给光源。
本实施例以大熊猫栖息地为对照实验场地,在充分考虑大熊猫生活习性的前提下建造本实施例所述室内生境系统,为营造出更接近于野生大熊猫的生活环境,特地配置了石头、原木搭建的栖架、人造瀑布和水池、仿石地面、垫料、用环保颜料结合造景绘制的山野风光、藤蔓植被等元素,进一步还原野外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促进圈养大熊猫自然行为的表达。整体环境与传统生硬的室内环境形成明显对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料用于地面的建筑,室内垫料的运用,进一步弱化了室内生硬的固化地面,让大熊猫真切的感触到仿野外地面,仿佛置身于野外环境。垫料底部设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可以保证室内地面积水及时排出,从而最大程度保持垫料干爽。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木屑作为垫料,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系统采用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栖架能够有效的提供给大熊猫休息,并且栖架采用原木结构设置,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的方式,有效的激发大熊猫自然生活状态下的自然行为,所述地面包括仿石地面和木屑铺设地面,通过木屑铺设的地面,能够有效的促进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表达,仿石地面能够有效的促进模拟野外环境,使得大熊猫能够在更加舒适的状态下进行自然行为的表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模块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流更新,所述循环水泵内设有微生物监测器。
所述环境模块还包括新风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与室外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与所述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连接:当进行温湿度调节时,光照模块和饮水模块辅助所述环境模块进行室温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的环境模块构筑过程中,将室内墙面模拟野外栖息环境绘制而成的山野风光搭配栽种藤蔓等植物,使整个环境更加富有生机,营造出亦真亦假的生境。
室内还进行了良好的对流换气设计,室内环境空气的自然流动充分,空气清新。同时,室内展厅还配置有新风系统,确保室内展厅空气满足大熊猫生活需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模块、食物模块、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其中,
环境模块,用于仿照野外温湿度条件构建室内野生环境和布设能够供大熊猫栖息的栖息设备;
食物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模块构建的室内野生环境内布设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
饮水模块,用于仿照自然水流动并更新替换饮用水;
光照模块,用于仿照野外光照条件;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绕所述栖息设备离散分布,所述饮水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环境模块的温湿度调节循环水流的大小;
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1)包括竹节基座(11),在所述竹节基座(1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竹节安装孔;
所述竹节基座(11)内设有底部保护块(12),在所述底部保护块(12)上设有竹节嵌入口,所述底部保护块(12)的上方设有底部夹持装置(13),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与所述竹节基座(11)固定;
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绕所述竹节嵌入口均匀分布,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在所述竹节基座(11)的表面形成所述竹节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模块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流更新,所述循环水泵内设有微生物监测器;
所述环境模块还包括新风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与室外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与所述饮水模块和光照模块连接:当进行温湿度调节时,光照模块和饮水模块辅助所述环境模块进行室温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块包括地面,在所述地面上设有栖架(4),所述栖架(4)与地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设备包括攀爬装置(6),所述攀爬装置(6)位于所述栖架(4)旁,所述栖架(4)的高度高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高度,所述竹子生长状态模拟装置离散分布于所述攀爬装置(6)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装置(6)包括攀爬基座(61),所述攀爬基座(61)的上方设有攀爬台阶(62)和若干个次级攀爬台阶(64),所述攀爬台阶(62)靠近所述攀爬基座(61)的边缘,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与所述攀爬基座(61)之间固定有垫高基础(63),所述攀爬基座(61)的侧面设有侧保护垫(65);
所述攀爬台阶(62)包括阶梯平台(624),所述阶梯平台(624)的下方设有支撑波纹管(623),所述支撑波纹管(623)的一端与所述阶梯平台(624)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攀爬基座(61)固定,在所述阶梯平台(624)上设有伸缩杆(625),所述伸缩杆(625)的一端与阶梯平台(624)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垫高基础(63)固定,所述次级攀爬台阶(64)的结构与所述攀爬台阶(62)的结构相同;
所述支撑波纹管(623)的下方均设有连通管(621),所述连通管(621)互相连通;
所述攀爬台阶(62)和攀爬基座(61)之间的空隙、攀爬台阶(62)和次级攀爬台阶(64)之间的空隙均覆盖有弹性连接板(6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持装置(13)包括楔形滑块(132),所述楔形滑块(132)底部设有弹性推动杆(131),所述弹性推动杆(131)的一端与竹节基座(1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楔形滑块(132)接触,在所述楔形滑块(132)上设有固定滚轮(133),所述固定滚轮(133)位于所述竹节安装孔内;
所述楔形滑块(132)的顶部与所述竹节基座(11)铰接,所述楔形滑块(132)的底部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楔形滑块(132)转动的活动缺口;
绕所述竹节安装孔设有隐藏刮片(14),所述隐藏刮片(14)嵌入所述竹节基座(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穹顶(2),所述穹顶(2)能够调节光照强度并培植高山植被(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2)包括天窗(23),所述天窗(23)顶部设有能够向外开启的天花盖板(22),所述天花盖板(22)全透光;
在所述天窗(23)内设有转动遮光器(24),所述转动遮光器(24)与所述天窗(23)固定;
绕所述天窗(23)四周分布有若干个种植槽(21),所述种植槽(21)能够容纳所述高山植被(3)的培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21)包括固定顶座(211),所述固定顶座(211)内设有营养舱,所述营养舱的顶部能够透气,所述营养舱内设有培养液(212),所述高山植被(3)与所述营养舱之间设有隔离板(213),所述高山植被(3)贯穿隔离板(213)浸入所述培养液(212)内,在所述隔离板(213)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弹性包覆件(214),所述弹性包覆件(214)能够包裹住所述高山植被(3)贯穿隔离板(213)的位置,所述弹性包覆件(214)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高山植被(3)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一个弹性包覆件(214)对应一株高山植被(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2)还包括补光设备,所述补光设备与所述高山植被(3)的分布位置错开。
CN202310260343.0A 2023-03-17 2023-03-17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Active CN115968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343.0A CN115968792B (zh) 2023-03-17 2023-03-17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343.0A CN115968792B (zh) 2023-03-17 2023-03-17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8792A true CN115968792A (zh) 2023-04-18
CN115968792B CN115968792B (zh) 2023-05-23

Family

ID=8596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0343.0A Active CN115968792B (zh) 2023-03-17 2023-03-17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879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9387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
CN107090942A (zh) * 2016-02-18 2017-08-25 福建福泰高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装绿化种植系统的墙板及其安装的绿化种植系统
CN107318725A (zh) * 2017-07-07 2017-11-07 温州市丰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养殖池污水处理方法
CN206645197U (zh) * 2017-03-31 2017-11-17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熊猫运输箱
CN207997135U (zh) * 2018-01-17 2018-10-23 苏州法思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加工专用夹具
CN210247848U (zh) * 2019-07-16 2020-04-07 胡娇芳 一种无土栽培花盆
CN211881592U (zh) * 2020-01-13 2020-11-10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大熊猫卧穴
CN212753733U (zh) * 2020-08-14 2021-03-23 李达 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
CN214629075U (zh) * 2021-01-21 2021-11-0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适配于北京油鸡放养的栖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942A (zh) * 2016-02-18 2017-08-25 福建福泰高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装绿化种植系统的墙板及其安装的绿化种植系统
CN106719387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大熊猫的野化训练方法
CN206645197U (zh) * 2017-03-31 2017-11-17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熊猫运输箱
CN107318725A (zh) * 2017-07-07 2017-11-07 温州市丰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养殖池污水处理方法
CN207997135U (zh) * 2018-01-17 2018-10-23 苏州法思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加工专用夹具
CN210247848U (zh) * 2019-07-16 2020-04-07 胡娇芳 一种无土栽培花盆
CN211881592U (zh) * 2020-01-13 2020-11-10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一种大熊猫卧穴
CN212753733U (zh) * 2020-08-14 2021-03-23 李达 一种模拟竹子野外形态生长的便携活动式插竹筒
CN214629075U (zh) * 2021-01-21 2021-11-0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适配于北京油鸡放养的栖息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娜: "济南动物园大熊猫馆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袁施彬;屈元元;张泽钧;赵金刚;侯蓉;王海瑞;: "圈养大熊猫食谱组成与营养成分分析", 兽类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8792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0213U (zh) 生态金钱龟养殖场所
CN205727286U (zh) 适宜铁皮石斛用的育苗床
CN104585135A (zh) 北方地区烟蚜茧蜂越冬繁育方法
CN103478117A (zh) 一种异色瓢虫防治烟蚜的扩散繁殖释放方法
CN109349232B (zh) 一种棘胸蛙组合式生态养殖系统
CN106689066A (zh) 一种快速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6172239B (zh) 一种大帛斑蝶成虫繁殖装置、其制备方法及大帛斑蝶的繁殖方法
CN102907372A (zh) 一种蛇房
CN101803587B (zh) 枯叶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3563840B (zh) 甲鱼孵化系统
CN204377543U (zh) 铁皮石斛的种植大棚
CN110915564A (zh) 杉木林仿野生铁皮石斛栽培方法及其树干固定装置
CN106804531A (zh) 黄缘闭壳龟从亲龟孵化到成龟的综合养殖方法
CN105724322B (zh) 爬沙虫幼虫和蛹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7347510A (zh) 一种利用日光温室后墙栽培铁皮石斛的方法及栽培设施
CN109924114B (zh) 一种悬空贴复式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结构及种植方法
CN204948918U (zh) 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大棚
CN115968792A (zh) 大熊猫室内生境系统
CN105379682A (zh)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CN106172184A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驯养方法
CN110604095A (zh) 一种中华草龟批量孵化箱、孵化室及其孵化方法
CN202958496U (zh) 一种蛇房
CN111670865B (zh) 一种蝴蝶生态园的构建方法
CN213881087U (zh) 种养间作的房子
CN109452155B (zh) 一种组合悬挂式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结构及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