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2432A - 一种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2432A
CN115962432A CN202111171094.5A CN202111171094A CN115962432A CN 115962432 A CN115962432 A CN 115962432A CN 202111171094 A CN202111171094 A CN 202111171094A CN 115962432 A CN115962432 A CN 115962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nel
household appliance
conductor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10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世康
刘君鑫
马波
张家豪
米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SH Electrical Appliance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10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2432A/zh
Priority to PCT/EP2022/077213 priority patent/WO202305731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962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2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3/00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 G09F23/0058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on electrical household appliances, e.g. on a dishwasher, a washing machine or a refrigera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08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using both translucent and non-translucent lay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3/00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 G09F2023/0025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on containers
    • G09F2023/0033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on containers on refrigerate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具有透光部的面板以及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位于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适于自所述透光部朝着所述面板的外侧透出;第一光导体,位于所述面板的外侧并覆盖所述透光部以接收所述光;非透光件,覆盖所述第一光导体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包括位于所述非透光件外的第二部分,以使所述光从所述第二部分透出。通过本发明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非透光件和面板的透光部的对齐精度要求,提高家用电器的制造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照明装置的家用电器,例如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上通常会设置照明装置为部件提供照明。例如,家用电器可以在外部或内部设置商标贴片(logo sticker)来指示或突出商标,并通过设置照明装置以突出商标贴片。以此,通过照明装置提供的氛围光来改善商标的显示效果,提高家用电器的质感。
但是,现有的照明装置和商标贴片是各自独立地安装到家用电器,例如一个壁的内侧和外侧。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准确定位商标贴片和照明装置,制造商需要付出巨大的制造成本。
图1至图3示例性的展示现有商标贴片和照明装置之间常见的几种位置偏差示意图。例如,图1和图2中商标贴片a1的边缘和照明装置的出光面a2不平行。又例如,图3中商标贴片a1的边缘和出光面a2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这些位置偏差均为影响家用电器的制造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家用电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具有透光部的面板以及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位于所述面板的内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适于自所述透光部朝着所述面板的外侧透出;第一光导体,位于所述面板的外侧并覆盖所述透光部以接收所述光;以及,非透光件,覆盖所述第一光导体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包括位于所述非透光件外的第二部分,以使所述光从所述第二部分透出。
采用本实施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非透光件和面板的透光部的对齐精度要求,有利于解决因非透光件相对透光部的位置偏差而导致的家用电器制造精度降低的问题,家用电器的制造精度被提高是可以预期的。例如,通过控制非透光件和第一光导体的第二部分的位置,非透光件和用户可视的照明区之间的位置精度就可以被改善。而位于面板外的非透光件和第一光导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控制,可以显著地比非透光件和面板的透光部的相对位置的精度控制更容易。
面板可以位于家用电器的外部或者位于家用电器的内部。例如面板可以形成家用电器外表面的一部分,或者位于家用电器内,例如面板可以暴露于制冷器具的储藏室。
非透光件整体由非透光材料制成或者包括阻隔光的非透光层。非透光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穿透非透光件的通孔或者无任何可视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包括穿透面板的孔以使光线穿过孔照射到面板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由面板的实体部分构成,例如透光部可以被构造成透明或者半透明。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非透光件的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由此,光可以沿着非透光件的边缘呈现,有利于突出非透光件,当非透光件具有用以指示的文字或图案时,这个优势更加明显。此外,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一光导体的结构,第一光导体和非透光件二者的位置更加易于控制是可以预期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包括:面向所述面板的内表面、背离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此,第一光导体沿着非透光件的外轮廓和/或者镂空孔的边缘出光,例如可以根据非透光件的形状而形成氛围光。进一步,这样的布置有利于使光线从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非透光件的外表面的表面射出,得到更为柔和的光照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和所述非透光件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完全重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件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的侧边。由此,从家用电器的正面看第一光导体被隐藏在非透光件下,同时通过位于侧边的第二部分实现从非透光件的外边缘或镂空孔的内边缘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非透光件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之外。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倾斜的侧表面,所述倾斜的侧表面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件在所述面板上的投影之外。由此,通过设置斜面以得到更好的出光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包括:朝着背离所述面板的方向突起的限位部,所述非透光件的边缘沿着所述限位部设置,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部。通过限位部和非透光件的边缘匹配限位,使得第一光导体和非透光件之间的位置可以精准地定位,从而可以提高照明区和非透光件之间的位置精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包括:面向所述面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多个侧表面,所述非透光件至少覆盖所述外表面。由此,从家用电器的正面看第一光导体被隐藏在非透光件下,同时通过位于侧表面的第二部分实现从非透光件的边缘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
可选的,所述非透光件包括:覆盖所述外表面的主体部,以及覆盖至少一个所述侧表面的侧挡墙,其中,所述侧挡墙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由此,通过主体部遮挡透光部射出的垂直于面板的光线,通过侧挡墙遮住不需要照亮的非透光件的侧边,从而实现在非透光件的特定侧边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进一步,侧挡墙还可以对第一光导体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第二部分与非透光件保持平齐。
可选的,所述侧挡墙平行于所覆盖的侧表面。由此,能够更好的实现第一光导体和非透光件之间的定位。
可选的,所述侧挡墙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面板相接触。由此,侧挡墙所覆盖的侧表面透出的光被有效遮挡住,避免光线自侧挡墙和面板之间漏出。
可选的,所述侧挡墙的相对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面板。由此,能够得到更优的遮挡效果。
可选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具有小于九十度的夹角。由此,通过设置斜面以得到更好的出光效果。具体而言,小于九十度的夹角使得侧表面在面板上的投影位于外表面在面板上的投影之外,从而所形成的第二部分能够从家用电器的正面直观地看到,对非透光件的照明效果更优。
可选的,所述侧表面包括具有第一斜率的第一壁和具有第二斜率的第二壁,其中,所述第一壁连接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一斜率小于所述第二斜率。由此,第二壁形成的斜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出光效果,第一壁能够方便模具成型时拔模。
可选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非透光件和所述第一光导体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光线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粘贴于所述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和所述非透光件粘接固定。由此,通过第一光导体和非透光件的装配,将第二部分这一实际出光的位置和非透光件固定在一起,达到出光面和非透光件始终保持位置固定的效果,从而基本消除组装偏差对出光面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导体和所述非透光件形成预组装件后连接至所述面板。预组装件相当于在现有的非透光件下内置第一光导体,该预组装件能够采用现有工艺贴装至面板上,对家用电器的制造工艺改动小,利于实现。
可选的,所述非透光件包括金属片或金属涂层。
可选的,所述非透光件的表面印刷有字符和/或图案,或冲压有字符和/或图案。
可选的,所述面板包括玻璃板。
可选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包括所述光源以及第二光导体,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的进光部,以及朝着所述透光部设置以使接收的光射向所述透光部的出光部。由此,通过第二光导体将光源发射的光按合适的光线行进路线引导至透光部,再通过第一光导体确保光线最终从与非透光件相匹配的位置透出。
可选的,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支架,包括开设有出光口的前壁,其中,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光部对齐;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出光部朝着所述出光口设置,所述电路基板平行于所述前壁,所述光源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所述第三侧朝着所述进光部设置且光从所述第三侧照射入所述进光部。由此,通过侧发光机制以及光导体结构的配合,能够在不改变光线射出路径的前提下,将电路基板与前面板平行设置,从而降低光源组件的整体厚度。进一步,本实施方案所述家用电器通过采用上述厚度减薄的光源组件,能够有效降低安装该光源组件的区域的整体厚度以满足小型化设计需求,或者将减薄的部分释放给家用电器的其他部件以实现紧凑型设计。当该光源组件应用于制冷器具时能够显著增加光源组件安装处的发泡层厚度,从而降低光源组件位置的凝露风险。
可选的,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支架,包括开设有出光口的前壁,其中,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光部对齐;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一面;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出光部朝着所述出光口设置,所述光源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所述第三侧朝着所述进光部设置且光从所述第三侧照射入所述进光部,所述第一面面向或背离所述前壁。由此,通过侧发光机制以及光导体结构的配合,能够在不改变光线射出路径的前提下使得电路基板能够以基本平行于前面板的角度进行设置,从而降低光源组件的整体厚度。进一步,本实施方案所述家用电器通过采用上述厚度减薄的照明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安装该光源组件的区域的整体厚度以满足小型化设计需求,或者将减薄的部分释放给家用电器的其他部件以实现紧凑型设计。当该光源组件应用于制冷器具时能够显著增加光源组件安装处的发泡层厚度,从而降低光源组件位置的凝露风险。
可选的,所述家用电器为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前方的门,所述面板适于形成所述门的前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区域。由此,非透光件位于门的前表面,通过本实施方案提供的照明装置在门的正面提供更优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现有商标贴片和照明装置之间常见的几种位置偏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家用电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区域D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4中区域D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标识组件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正视图;
图10是图5中标识组件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一个变化例的原理图;
图12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一个变化例的原理图;
图13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一个变化例的原理图;
图14是图5中标识组件的一个变化例的原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光源组件的爆炸图;
图17是图15所示光源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5中电路基板与支架的结合示意图;
图19是图15中区域B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
1-照明装置;10-光源组件;11-支架;11a-前壁;11b-侧壁;11c-支架的第一端;11d-支架的第二端;11e-后壁;111-出光口;112-第一腔;113-第二腔;114-第一滑道;115-第二滑道;116-第一固定部;117-第二适配部;118-突起部;119-第三适配部;12-电路基板;12a-第一面;12b-第二面;121-光源;121a-第一侧;121b-第二侧;121c-第三侧;122-第一适配部;13-光导体;13a-斜面;13b-第一表面;13c-第二表面;13d-第三表面;13e-第四表面;131-进光部;132-出光部;133-台阶部;134-第二固定部;135-第二光导体;14-反射层;15-灯盒;151-第三固定部;152-柔性钩;16-标识组件;2-家用电器;21-壳体;211-门;22-面板;22a-后表面;22b-前表面;22c-内侧;22d-外侧;221-透光部;23-第一光导体;23a-内表面;23b-外表面;23c-侧表面;231-可视部;232-第一部分;233-第二部分;234-限位部;235-第一壁;236-第二壁;237-胶带;24-非透光件;241-主体部;242-侧挡墙;242a-侧挡墙的一端;242b-侧挡墙的相对的另一端;α-侧表面与内表面的夹角;p-光线行进路线;x-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y-照明装置的宽度方向;z-照明装置的高度方向;a1-商标贴纸;a2-出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家用电器2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区域D的爆炸图。
家用电器2可以是制冷器具、洗碗机、衣物处理装置、烤箱、整箱等。
具体地,家用电器2可以包括具有透光部221的面板22以及照明装置1。照明装置1包括位于面板22的内侧22c的光源121。光源121的光适于经过透光部221而照射到面板22的外侧22d。
进一步,面板22可以位于家用电器2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22可以构成家用电器2的壳体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电器2可以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前方的门211。面板22可以适于形成门211的前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区域。例如,面板22可以包括门211最外侧的前面板。
或者,面板可以位于家用电器2的内部。例如,面板可以暴露于制冷器具的储藏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22可以包括玻璃板。应当理解,当面板为金属或塑料制成时,本发明的原则也可以适用。
面板22包括用以使光从面板22的内侧22c照射到外侧22d的透光部221。如何在面板22形成透光部221可参见任何现有技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221可以包括穿透面板22的通孔以使光线穿过通孔照射到面板22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部221可以由面板22的实体部分构成,例如透光部221可以被构造成透明或半透明。也就是说,面板22在透光部221处因其材料具有透光性而使光射出。例如,对于包括玻璃面板的面板22而言,面板22在透光部221处被镂空印刷或涂敷,和/或被附着以透光性更好的附着层。
为便于表述,沿用照明装置1的x、y和z方向来描述家用电器2的长宽高方向。根据照明装置1在家用电器2内的设置角度,将家用电器2的长度方向、照明装置1的长度方向记作x方向,家用电器2的深度方向、照明装置1的高度方向记作z方向,家用电器2的高度方向、照明装置1的宽度方向记作y方向。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4和图5,照明装置1包括位于面板22内侧22c的光源121,光源121发出光的从透光部221射出。
结合图5,照明装置1还可以包括位于面板22前方的第一光导体23以及位于第一光导体23前方的非透光件24。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可以一起用以形成一标识组件16。图6是图5中标识组件16的爆炸图。用户可以通过外侧22d触及面板22d。
在面板22位于家用电器2的前侧或者其他正对着用户的位置(例如制冷器具的储藏室的后壁)的实施例中,光源121位于面板22的后方(即面板22的内侧22c),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位于面板22的前方(即面板22的外侧22d)。当面板22位于一个水平壁或一个空间或实体的左、右壁时,面板22的外侧22d为用户可触及的一侧,而面板22的内侧22c则通常是对用户隐藏的。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结合图4至图7,第一光导体23可以覆盖透光部221。其中,图7是图4中区域D沿G-G方向的剖视图。
例如,第一光导体23可以位于面板22的外侧22d并覆盖透光部221以接收透光部221透出的光。
透光部221可以大致位于第一光导体23在面板22上的投影区域的中部,以确保透光部221发出的光全部进入第一光导体23而没有外溢。
进一步,第一光导体23可以包括从非透光件24外可视的可视部231。可视部231适于形成用户可视的照明区。例如,第一光导体23可以包括被非透光件24覆盖的第一部分232,以及位于非透光件24之外的第二部分233,所述第二部分233即形成所述可视部231。第二部分233适于使得第一光导体23从透光部221接收的光最终透出至非透光件24之外而可以被用户看见。
光线从透光部221到可视部231的光线行进路径p可以如图7所示。由于可视部231是由第一光导体23未被非透光件24覆盖的区域形成的,因而可以确保可视部231始终贴合于非透光件24的外轮廓。此时,可视部231透出的光可以作为非透光件24的氛围光,起到类似背光照明的作用。
由此,能够有效降低非透光件24和面板22的透光部221的对齐精度要求,有利于解决因非透光件24相对透光部221的位置偏差而导致的家用电器2制造精度降低的问题,家用电器2的制造精度被提高是可以预期的。
例如,通过控制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的第二部分233的位置,非透光件24和用户可视的照明区之间的位置精度就可以被改善。而位于面板22外的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控制,可以显著地比非透光件24和面板22的透光部221的相对位置的精度控制更容易。
进一步,第一光导体23可以采用光扩散材料制成。从特定角度入射的光线在光导体内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使光导体整个均匀发光。通过遮挡住不需要光线射出的区域以形成可视部231,实现从透光部221到可视部231之间光线行进路线p的调整。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非透光件24整体可以由非透光材料制成或者包括阻隔光的非透光层。
进一步,非透光件2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穿透非透光件24的通孔(也可称为镂空孔)。例如,可以在非透光件24的主体部241形成至少一个沿z方向穿透主体部241的通孔。又例如,非透光件24的侧挡墙242也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镂空孔。镂空孔适于使得第一光导体23的光从镂空孔中射出。
或者,非透光件24可以无任何可视通孔。
进一步,非透光件24包括金属片或金属涂层,以达到不透光的效果。
进一步,非透光件24沿z方向远离第一光导体23的外表面可以印刷有字符和/或图案,或冲压有字符和/或图案。例如,字符可以为商标logo。非透光件24可以等效为图1至图3中的商标贴片a1,第二部分233可以等效为图1至图3中照明装置的出光面a2。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5至图7,非透光件24可以为片状并粘贴于第一光导体23的外侧。第一光导体23的外侧可以为第一光导体23沿z方向远离面板22的一侧。
具体地,结合图8,非透光件24可以通过胶带237贴附于第一光导体23的外表面23b。其中,图8是图5中标识组件16沿E-E方向的剖视图。
进一步,第一光导体23也可以通过胶带237粘贴于面板22的外侧22d并覆盖透光部221。
由此,通过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的装配,将可视部231这一实际出光的位置和非透光件24固定在一起,达到照明区和非透光件24始终保持位置固定的效果,将透光部221和非透光件24之间的定位问题巧妙地转换为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之间的定位问题。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结合图6和图9,第二部分233可以沿着非透光件24的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其中,图9是是图5中标识组件16的正视图,即沿z方向从家用电器2的前方观看门211的效果图。
具体地,第二部分233可以沿着非透光件24沿x方向延伸、沿y方向靠下方的外轮廓设置。此时,非透光件24设置在另外三条外轮廓(即图9视角的上、左、右轮廓)处的遮挡结构(如下文所述侧挡墙242)会将光线遮住,只有往无遮挡结构的这侧可以自由出光并被人眼观察到,从而非透光件24的单侧边缘(即图9视角的下轮廓)被照亮。
由此,光可以沿着非透光件24的边缘呈现,利于突显非透光件24,当非透光件24具有用以指示的文字或图案时,这个优势更加明显。
进一步,第二部分233与非透光件24的外轮廓之间几乎没有间隙。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一光导体23的结构,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二者的位置更加易于控制是可以预期的。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参考图8和图10,第一光导体23可以包括:面向面板22的内表面23a、背离面板22的外表面23b以及连接内表面23a和外表面23b的侧表面23c。其中,图10是图5中标识组件16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地,内表面23a通过胶带237与面板22的前表面22b粘合,外表面23b通过胶带237与非透光件24粘合。
进一步,非透光件24至少可以覆盖外表面23b。由此,从家用电器2的正面看第一光导体23被隐藏在非透光件24下,同时通过位于侧表面23c的第二部分233实现从非透光件24的边缘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第二部分233可以包括侧表面23c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大致呈梯形体的第一光导体23除了作为上底的外表面23b和作为下底的内表面23a外,还可以包括一圈供四个侧表面23c。四个侧表面23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第二部分233,如图6中单个侧表面23c形成第二部分233,又如图11至图13中双侧的侧表面23c均形成第二部分233。其中,图11至图13是图5中标识组件16的几个变化例的原理图,为简化,未示出胶带237,也未示出面板22。
由此,第一光导体23沿着非透光件24的外轮廓和/或镂空孔的边缘出光,例如可以根据非透光件24的形状而形成氛围光。进一步,这样的布置有利于使光线从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非透光件24的外表面的表面射出,得到更为柔和的光照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8、图10、图11和图12,第二部分23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非透光件24在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例如,图8、图11和图12中第二部分233整体均位于非透光件24在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
具体地,第二部分233可以包括倾斜的侧表面23c,所述倾斜的侧表面23c在面板22上的投影位于非透光件24在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由此,通过设置斜面以得到更好的光照效果。
进一步,倾斜的侧表面23c可以自内表面23a持续地倾斜向外表面23b,如图8和图11所示。或者,参考图12,侧表面23c可以部分倾斜、部分平行于z方向。
在一个变化例中,参考图13,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在面板22上的投影可以完全重叠。第二部分233在面板22上的投影可以位于非透光件24在面板22上的投影的侧边。由此,从家用电器2的正面看第一光导体23被隐藏在非透光件24下,同时通过位于侧边的第二部分233实现从非透光件24的外边缘或镂空孔的内边缘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6和图8,侧表面23c与内表面23a之间可以具有小于九十度的夹角α。由此,通过设置斜面以得到更好的光照效果。具体而言,小于九十度的夹角α使得侧表面23c在面板22上的投影位于外表面23b在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从而所形成的第二部分233能够从家用电器2的正面直观地看到,对非透光件24的照明效果更优。
具体地,侧表面23c可以为一个完整的斜面,如图11所示。
或者,侧表面23c可以由多段不同斜率的斜面沿z方向拼接而成。例如,侧表面23c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斜率的第一壁235和具有第二斜率的第二壁236,其中,第一壁235连接内表面23a,第二壁236连接外表面23b,第一斜率可以小于所述第二斜率。由此,第二壁236形成的斜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出光效果,第一壁235能够方便模具成型时拔模。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6和图8,第一光导体23可以包括朝着背离面板22的方向突起的限位部234,非透光件24的边缘可以沿着限位部234设置。
例如,限位部234可以自外表面23b与形成第二部分233的侧表面23c连接的边缘沿z方向朝上延伸。沿y方向,限位部234和非透光件24至少部分重叠。
非透光件24在粘贴到外表面23b上时,非透光件24沿y方向靠下侧的边缘碰触到限位部234从而实现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的匹配限位。
进一步,第二部分233至少部分位于限位部234。通过限位部234和非透光件24的边缘匹配限位,使得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之间的位置可以精准地定位,从而可以提高照明区(如可视部231)和非透光件24之间的位置精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8和图10,非透光件24可以包括:覆盖外表面23b的主体部241,以及覆盖至少一个侧表面23c的侧挡墙242,其中,侧挡墙242的一端242a连接主体部241。
具体地,主体部241可以呈片状并整体覆盖在外表面23b上。
进一步,侧挡墙242连接于主体部241的至少一侧,以覆盖相应侧的侧表面23c。
由此,通过主体部241遮挡透光部221射出的垂直于面板22的光线,通过侧挡墙242遮住不需要照亮的非透光件240的侧边,从而实现在非透光件24的特定侧边提供氛围光的照明效果。进一步,侧挡墙242还可以对第一光导体23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第二部分233与非透光件24保持平齐。
进一步,侧挡墙242可以平行于所覆盖的侧表面23c。由此,能够更好的实现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侧挡墙242的相对的另一端242b可以与面板22的前表面22b相接触。由此,侧挡墙242所覆盖的侧表面23c透出的光被有效遮挡住,避免光线自侧挡墙242和面板22之间漏出。
优选地,侧挡墙242的相对的另一端242b可以抵持于面板22,以得到更优的遮挡效果。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预组装件后连接至面板22。
例如,通过图6中位于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之间的胶带237将第一光导体23和非透光件24粘接在一起形成预组装件。然后位于内表面23a的胶带237为贴装背胶,将预组装件与被粘接物(即面板22的前表面22b)粘接在一起。
预组装件相当于在现有的非透光件24下内置第一光导体23,该预组装件能够采用现有工艺贴装至面板22上,对家用电器2的制造工艺改动小,利于实现。
图14是图5中标识组件16的一个变化例的原理图。
具体地,参考图14,照明装置1还可以包括:反射层14,设置于非透光件24和第一光导体23之间。由此,能够提高光线利用率。
例如,反射层14可以为涂覆于外表面23b和/或主体部241相对的面上的反射涂层。类似的,在侧挡墙242和侧表面23c中的至少一侧也可以涂覆有反射层14。
又例如,反射层14可以为夹在外表面23b和主体部241之间的额外部件。
照明装置1包括位于面板22内侧22c的光源组件10,光源组件10包括光源121。
图1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10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光源组件10的爆炸图,图17是图15所示光源组件10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地,结合图15至图17,光源组件10可以包括支架11,支架11可以大致呈中空的长条形,并在x方向和z方向上的端部均开设有连通中空部的开口。中空部适于形成容纳腔以容置光源组件10的其他部件。
进一步,支架11可以包括沿z方向相对的前壁11a和后壁11e,以及沿y方向相对的一对侧壁11b。前壁11a、后壁11e、一对侧壁11b以及支架11沿x方向的第一端11c和第二端11d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前壁11a可以开设有出光口111以供光线透出支架11之外。例如,出光口111可以由开设于前壁11a的开口形成并连通容纳腔。
出光口111可以沿x方向延伸至支架11的第一端11c和支架11的第二端11d,从而光源组件10能够形成长条状的光带,且光带的长度基本等于照明装置1沿x方向的长度。
出光口111可以连通第一端11c和第二端11d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光源组件10的其他部件(如光导体13)自支架11沿x方向的端部插入容纳腔。例如,出光口111可以连通支架11的第二端11d。
进一步,光源组件10可以包括电路基板12,设置于支架11中并设置有光源121。例如,光源121可以包括发光器件。电路基板12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发光器件可以预先焊接或以其他任意方式电连接至电路基板12。
光源1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阵列排列于电路基板12。例如,图16是以多个光源121沿x方向呈一列地间隔设置电路基板12为例进行示例性展示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源121的数量和在电路基板12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和排布方式。
发光器件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也可以包括其他能够提供光源的器件。
进一步,电路基板12沿z方向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2a和第二面12b,光源121可以设置于第一面12a。进一步,第一面12a可以面向前壁11a。
优选地,第一面12a可以平行于前壁11a。也就是说,电路基板12可以平行于前壁11a。
或者,第一面12a和前壁11a可以存在小角度范围内的夹角。例如,所述小角度范围可以为1至10度。
进一步,光源组件10还可以包括光导体13,设置于支架11中。例如,光导体13和电路基板12可以均位于容纳腔内,并沿z方向交叠设置以节省y方向上的空间。在本实施方案中,将位于支架11内的光导体13记作第二光导体135。
第一光导体23和第二光导体135可以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光扩散体,具体是指对光的扩散率较高的光导体。例如,第二光导体135可以通过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等基材内增加光扩散剂制得。从特定角度入射的管线在光扩散体内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使光扩散体整个均匀发光。通过遮挡住不需要光线射出的区域以形成定向出光,且出光方向和进光方向可以不同。由此,通过光扩散体实现光线行进路径的调整。
进一步,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光源121发射的光的进光部131,以及朝着出光口111设置以使接收的光射出支架11之外的出光部132。
例如,出光部132可以大致呈长条形并封闭开设于前壁11a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也即出光部132和出光口111基本上是重叠的,从而出光部132发出的光能够几乎没有光损失地到达出光口111。相应的,出光部132和前壁11a可以是齐平的。
进一步,光源121可以包括安装于电路基板12的第一侧121a,和第一侧121a相对的第二侧121b,以及位于第一侧121a和第二侧121b之间的第三侧121c。进一步,第三侧121c朝着进光部131设置且光从第三侧121c照射入进光部131。
进一步,出光口111位于支架11的前壁11a,因而自支架11透出的光线基本上是沿着垂直于电路基板12所在平面的方向出射的。本具体实施通过进光部131接收平行于前壁11a的入射光,通过第二光导体135使入射光发生扩散,最终通过出光部132使得出射光以垂直于前壁11a的角度射出。光线自光源121到出光口111的光线行进路径p可以如图17所示。
由此,本实施方案通过侧发光机制以及第二光导体135结构的配合,能够在不改变光线射出路径的前提下使得电路基板12能够以基本平行于前壁11a的角度进行设置,从而降低光源组件10的整体厚度(即沿z方向的尺寸)。其中,电路基板12基本平行于前壁11a包括电路基板12平行于前壁11a,还可以包括电路基板12和前壁11a之间存在小角度范围的夹角。
进一步,电路基板12平行于前壁11a时,电路基板12影响光源组件10的整体厚度的因素从电路基板12沿y方向的宽度减小为电路基板12沿z方向的厚度,从而极大地降低光源组件10的整体厚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7,光源121可以紧邻进光部131设置,以降低光损失。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7,光源121的光轴可以平行于电路基板12且平行于前壁11a。在本具体实施中,第三侧121c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以平行于前壁11a和第一面12a的方向入射进光部131。由此,光源121以平行于电路基板12的出射角度发光,该平行于前壁11a的出射光在第二光导体135的作用下最终以垂直于前壁11a的角度从出光口111射出,从而在将电路基板12设置成平行于前壁11a的同时确保光线射出路径不变。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7,进光部131所在平面可以垂直于出光部132所在平面。
具体而言,进光部131所在平面可以平行于z方向和x方向所成平面,出光部132所在平面可以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也就是说,进光部131以垂直于第一面12a并朝向第三侧121c的角度设置,出光部132以平行于前壁11a的角度设置。
由此,进光部131和出光部132的朝向相垂直的设计使得光线行进路径p在第二光导体135内部发生改变,确保平行于前壁11a的入射光最终能够以垂直于前壁11a的角度射出。
在一个变化例中,进光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三侧121c可以具有小角度范围的夹角,类似的,出光部132所在平面与前壁11a可以具有小角度范围的夹角。在本变化例中,出光部132和进光部131各自所在平面可以不是完全垂直的,从而在相同进光面积和/或出光面积的前提下光源组件10沿z方向的整体厚度能够进一步减小。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7,第二光导体135的截面形状大致为L型。其中,截面可以包括沿y方向和z方向所成平面截第二光导体135得到的面。
具体地,进光部131和出光部132可以分别位于L型的两个端部,以从不同方向接收入射光和发射出射光。
进一步,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自出光部132向电路基板12的方向延伸并向进光部131倾斜的斜面13a。斜面13a能够辅助改变光线行进路径p。也即,L型结构的直角处可以被削去一部分从而形成斜面13a。
进一步,斜面13a可以涂覆有反射层(图未示)以提高光线利用率。
进一步,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分别和电路基板12平行的第一表面13b和第二表面13c,进光部131可以位于第一表面13b和第二表面13c之间,第一表面13b和第二表面13c中之一和电路基板12面接触,第一表面13b和第二表面13c中之另一和支架11面接触。
例如,图17中是以第一表面13b和电路基板12面面接触,第二表面13c和前壁11a面向容纳腔的一侧面面接触为例进行示例性展示的。由此,进光部131能够以基本垂直于电路基板12的角度接收入射光,从而进光部131可以和第三侧121c相对设置,以降低自第三侧121c射出的光线到达进光部131时的光损失。
进光部131可以直接连接第二表面13c和第一表面13b,或者,两者之间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如可以设置有下文所述的台阶部133。关于台阶部133的相关结构将在下文详细讲述。
通过第一表面13b、第二表面13c、第一面12a和支架11的相互配合,能够将进光部131可靠地与第三侧121c相向设置。
第一表面13b和第二表面13c适于形成L型结构的横向段。
进一步,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分别和电路基板12相垂直的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出光部132可以位于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之间,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分别与支架11的侧壁11b和前壁11a的端部面接触。
例如,图17中是以第三表面13d和侧壁11b面面接触,第四表面13e和前壁11a形成开口的端部面面接触为例进行示例性展示的。由此,出光部132能够以基本平行于前壁11a的角度设置,从而出光部132能够与出光口111相对设置,以降低自出光部132射出的光线到达出光口111时的光损失。
出光部132可以直接连接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
通过第三表面13d、第四表面13e和支架11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出光部132可靠地与出光口111相向设置。
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适于形成L型结构的竖向段。
在一个变化例中,斜面13a的设计可以被取消,第三表面13d和第一表面13b直接连接以形成L型结构的直角处。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5至图17,沿电路基板12指向出光口111的方向(即图示z方向),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和电路基板12至少部分重叠。
例如,第二光导体135在电路基板12上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面12a内。
由此,能够实现光源组件10的紧凑型设计,降低光源组件10沿y方向的宽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7,沿电路基板12指向出光口111的方向(即图示z方向),光源121可以位于第二光导体135在电路基板12的投影区域内。
例如,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朝着光源121凸出的台阶部133,沿z方向位于光源121的上方。
考虑到光线传播时可能会发散,本具体实施在光源121上方设置台阶部133以收集自第三侧121c朝上溢出的光线。
由此,光源121发出的光能够最大程度的进入第二光导体135,从而提高光线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5至图17,中空部形成的容纳腔可以包括第一腔112和第二腔113。相应的,支架11可以包括:用以容纳电路基板12的第一腔112,以及用以容纳第二光导体135的第二腔113。其中,第一腔112和第二腔113连通,第二腔113和出光口111连通。
例如,支架11的一对侧壁11b和后壁11e适于围成沿z方向朝上敞开的第一腔112,支架11的一对侧壁11b和前壁11a适于围成沿z方向朝下敞开的第二腔113,且两者敞开的部分是贯通的。
由此,支架11内形成两个腔室以分别容置电路基板12和第二光导体135,且两个腔室相连通以合理利用支架11内部空间,降低光源组件10沿z方向的厚度。
进一步,电路基板12可以形成第二腔113的边界的一部分。也即,第一面12a、一对侧壁11b和前壁11a共同围成第二腔113,类似的,第一表面13b、一对侧壁11b和后壁11e共同围成第一腔112。由此,通过取消第一腔112和第二腔113之间的分隔壁来降低光源组件10的厚度。
进一步,第二腔113内可以设置有朝着第一腔112凸起的突起部118。突起部118沿z方向的投影与第一面12a至少部分重叠,以限制电路基板12在第一腔112和第二腔113内随意晃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5至图17,支架11沿x方向的端部的开口和第一腔112适于形成第一滑道114,电路基板12适于沿着第一滑道114从支架11的第一端11c插入所述第一腔112。
类似的,支架11沿x方向的端部的开口和第二腔113适于形成第二滑道115,第二光导体135适于沿着第二滑道115从支架11的第二端11d插入所述第二腔113。
由此,电路基板12和第二光导体135能够分别从支架11的两端以侧插的方式安装到位。
进一步,结合图18,第一滑道114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16,电路基板12可以包括第一适配部122。其中,图18是图15中电路基板与支架的结合示意图。
第一固定部116与第一适配部122配合以沿电路基板12进入第一滑道114的方向(即图示x方向)限制电路基板12移动。由此,能够将电路基板12可靠地固定于第一腔112内。
例如,第一固定部11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分散设置于支架11的一对侧壁11b。相应的,第一适配部12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并相对应的设置于电路基板12沿y方向的两侧。
例如,第一固定部116可以包括卡扣,第一适配部122可以包括向电路基板12内凹陷的凹槽。电路基板12沿x方向在第一滑道114内滑动至卡扣落入对应的凹槽内形成x方向上的限位。
又例如,结合图19,第一固定部116可以包括位于支架11的第二端11d并沿y方向朝着电路基板12延伸的凸起,第一适配部122可以包括位于电路基板12沿x方向的端部的缺口。电路基板12沿x方向在第一滑道114内滑动至缺口嵌入凸起形成止位,避免电路基板12自开设于支架11的第二端11d的开口脱落到支架11之外。其中,图19是图15中区域B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继续参考图15至图17,第二光导体135可以包括第二固定部134,支架11可以包括第二适配部117,第二固定部134与第二适配部117相配合以在平行于电路基板12的平面上限制第二光导体135移动。
具体而言,第二固定部134可以包括自第二光导体135的第四表面13e向外凸出的凸块,凸块呈契形以方便第二光导体135自支架11的第二端11d插入第二滑道115。
前壁11a的开口在支架11的第一端11c可以是封闭的,第二光导体135沿x方向在第二滑道115内滑动至末端抵持于该封闭处,从而限制第二光导体135继续朝着支架11的第一端11c运动。同时,凸块抵持在前壁11a沿x方向的端面形成的第二适配部117,从而限制第二光导体135自支架11的第二端11d脱落至支架11之外。
进一步,第三表面13d和第四表面13e也可以起到第二固定部134的作用,相应的,侧壁11b和前壁11a沿y方向的端面也可以起到第二适配部117的作用。通过将第二光导体135的至少一部分夹持在侧壁11b和前壁11a之间,限制第二光导体135沿y方向的运动。
由此,能够将第二光导体135可靠地固定于第二腔113内。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组装图16所示各部件时,先将电路基板12从支架11的第一端11c推入第一滑道114,直至第一固定部116与对应的第一适配部122固定。然后,将第二光导体135从支架11的第二端11d推入电路基板12和支架11共同形成的第二滑道115内,直至第二固定部134与第二适配部117固定,得到图15所示的组件化的光源组件10。
图2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10的原理示意图。此处仅主要针对本实施例与上述图15至图19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具体地,与上述图15至图19所示光源组件10的区别包括:本实施例中,电路基板12的第一面12a可以背离前壁11a。也即,未设置光源121的第二面12b朝向前壁11a,设置有光源121的第一面12a则朝向支架11的底壁11e。
进一步,电路基板12位于前壁11a和第二光导体135之间,光源121位于电路基板12和底壁11e之间。第三侧121c发出的光沿y方向进入进光部131,在第二光导体135内扩散至出光部132,并最终自出光口111射出支架11之外。
由此,同样能够在不改变光线射出路径的前提下使得电路基板12能够以基本平行于前壁11a的角度进行设置,从而降低光源组件10的整体厚度。
进一步,出光口111和透光部221对齐。光源组件10形成的光源发出的光自透光部221朝着面板22沿z方向的外侧22d透出。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参考图4、图5和图7,面板22可以具有朝着内侧22c的后表面22a以及相对的前表面22b,前壁11a可以贴附于面板22的后表面22a并与面板22平行。
具体地,前壁11a平行于面板22,同时电路基板12朝向或背离前壁11a,因而电路基板12也基本平行于面板22。
光线从第三侧121c到面板22的光线行进路径p可以如图7所示。第二光导体135除进光部131和出光部132之外的面均被支架11遮挡,使得从光源121接收到的光线最终均由出光口111出射至透光部221。通过侧发光的光源121和第二光导体135结构的匹配,在不改变光线射出路径的前提下,将电路基板12与面板22平行设置,从而降低光源组件10沿z方向的整体厚度。在制冷器具场景中,厚度减薄的光源组件10利于将壳体21内的空间更多的释放给发泡层,从而降低制冷器具的凝露风险。
进一步,图15所示组件化的光源组件10可以整体安装于灯盒15内,灯盒15具有朝着面板22开放的腔室以容置光源组件10,腔室的四周形成翻边以将灯盒15紧密可靠地贴合于面板22的后表面22a。当家用电器2为制冷器具时,灯盒15远离面板22的一侧可以与壳体21内的隔热层结合。
进一步,腔室的侧壁可以设置有第三固定部151,支架11的侧壁11b可以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三适配部119,第三固定部151与第三适配部119耦合以将支架11固定于腔室内。例如,第三固定部151可以包括凹槽,第三适配部119可以包括卡扣。
进一步,第三适配部119和第一固定部116可以集成为一体件,如同时脱模成型。例如,支架11的侧壁11b朝内的面形成第一固定部116,并在同一区域朝外的面形成第三适配部119。
进一步,支架11的侧壁11b背离面板22的边沿可以间隔设置有朝着灯盒15延伸的柔性钩152,以将光源组件10顶起从而确保前壁11a与面板22的后表面22a紧密接触。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例示,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将一项或者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而不是仅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列举的特定组合来组合来自相应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家用电器(2),包括:具有透光部(221)的面板(22)以及照明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包括:
光源(121),位于所述面板(22)的内侧(22c),所述光源(121)发出的光适于自所述透光部(221)朝着所述面板(22)的外侧(22d)透出;
第一光导体(23),位于所述面板(22)的外侧(22d)并覆盖所述透光部(221)以接收所述光;以及
非透光件(24),覆盖所述第一光导体(23)的第一部分(232);
其中,所述第一光导体(23)包括位于所述非透光件(24)外的第二部分(233),以使所述光从所述第二部分(233)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33)沿着所述非透光件(24)的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包括:面向所述面板(22)的内表面(23a)、背离所述面板(22)的外表面(23b)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23a)和外表面(23b)的侧表面(23c),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33)包括所述侧表面(23c)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和所述非透光件(24)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完全重叠,所述第二部分(233)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件(24)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非透光件(24)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33)包括倾斜的侧表面(23c),所述倾斜的侧表面(23c)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透光件(24)在所述面板(22)上的投影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包括:朝着背离所述面板(22)的方向突起的限位部(234),所述非透光件(24)的边缘沿着所述限位部(234)设置,所述第二部分(23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部(2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包括:面向所述面板(22)的内表面(23a)、与所述内表面(23a)相对的外表面(23b)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23a)和外表面(23b)的多个侧表面(23c),所述非透光件(24)至少覆盖所述外表面(23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光件(24)包括:覆盖所述外表面(23b)的主体部(241),以及覆盖至少一个所述侧表面(23c)的侧挡墙(242),其中,所述侧挡墙(242)的一端(242a)连接所述主体部(2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墙(242)的相对的另一端(242b)与所述面板(22)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表面(23c)与所述内表面(23a)之间具有小于九十度的夹角(α)。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表面(23c)包括具有第一斜率的第一壁(235)和具有第二斜率的第二壁(236),其中,所述第一壁(235)连接所述内表面(23a),所述第二壁(236)连接所述外表面(23b),所述第一斜率小于所述第二斜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还包括:反射层(14),设置于所述非透光件(24)和所述第一光导体(2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粘贴于所述面板(2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和所述非透光件(24)粘接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导体(23)和所述非透光件(24)形成预组装件后连接至所述面板(22)。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光件(24)包括金属片或金属涂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2)包括玻璃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包括:
光源组件(10),包括所述光源(121)以及第二光导体(135),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135)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光源(121)发射的光的进光部(131),以及朝着所述透光部(221)设置以使接收的光射向所述透光部(221)的出光部(13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0)还包括:
支架(11),包括开设有出光口(111)的前壁(11a),其中,所述出光口(111)与所述透光部(221)对齐;
电路基板(12),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中,所述光源(121)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2);
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135)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中,所述出光部(132)朝着所述出光口(111)设置,所述电路基板(12)平行于所述前壁(11a),所述光源(121)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12)的第一侧(121a)、和所述第一侧(121a)相对的第二侧(121b)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121a)和第二侧(121b)之间的第三侧(121c),所述第三侧(121c)朝着所述进光部(131)设置且光从所述第三侧(121c)照射入所述进光部(13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0)还包括:
支架(11),包括开设有出光口(111)的前壁(11a),其中,所述出光口(111)与所述透光部(221)对齐;
电路基板(12),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中,所述光源(121)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12)的第一面(12a);
其中,所述第二光导体(135)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中,所述出光部(132)朝着所述出光口(111)设置,所述光源(121)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12)的第一侧(121a)、和所述第一侧(121a)相对的第二侧(121b)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121a)和第二侧(121b)之间的第三侧(121c),所述第三侧(121c)朝着所述进光部(131)设置且光从所述第三侧(121c)照射入所述进光部(131),所述第一面(12a)面向或背离所述前壁(11a)。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电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2)为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前方的门(211),所述面板(22)适于形成所述门(211)的前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区域。
CN202111171094.5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家用电器 Pending CN115962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094.5A CN115962432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家用电器
PCT/EP2022/077213 WO2023057319A1 (en) 2021-10-08 2022-09-29 Household applia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094.5A CN115962432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2432A true CN115962432A (zh) 2023-04-14

Family

ID=8389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1094.5A Pending CN115962432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2432A (zh)
WO (1) WO20230573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767792A (en) * 1991-10-01 1993-05-03 Art Lite USA, Inc. Sign plate for illuminated sign
US9702619B2 (en) * 2013-07-31 2017-07-11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ntrolled, dynamic lighting of interior of appliance
DE102017209385B4 (de) * 2017-06-02 2019-10-02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m Designelement
EP3647837A1 (en) * 2018-10-30 2020-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lay unit comprising a stack of layers
CN111696455B (zh) * 2020-02-20 2023-02-2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显示屏和家用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7319A1 (en)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87491B2 (ja) 遊技機
CN103574406B (zh) 背光装置、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设备以及固定构件
US10406974B2 (en) Courtesy lamp and courtesy logo lamp
EP0951036B1 (en) Button carrier and display backlight
US8403551B2 (en) Lighting device
KR2014000651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A1289534C (en) Planar light emitting device
RU2391632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с подсветкой
JP2001324937A (ja) 電子機器
CN115962432A (zh) 一种家用电器
US20110205755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962431A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制冷器具
US20090010002A1 (en) Light-reflecting and light-shielding apparatus of computer panel
JP2002032042A (ja) 表示用照明器具
JP4581282B2 (ja) 発光表示装置
US201202366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9189151A (ja) 乗物用照明装置
JP2003036715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EP3404315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CN104913269A (zh) 音频设备和用于其线性照明装置的支架
CN218153791U (zh) 家用电器
CN220399671U (zh) 前光导光装置
JPS6217319Y2 (zh)
CN219347000U (zh) 搁盘组件和冰箱
JP5678786B2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