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7049B - 瓣膜捕获器械 - Google Patents
瓣膜捕获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57049B CN115957049B CN202310017368.8A CN202310017368A CN115957049B CN 115957049 B CN115957049 B CN 115957049B CN 202310017368 A CN202310017368 A CN 202310017368A CN 115957049 B CN115957049 B CN 1159570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uck
- distal
- valve
- proximal
- inner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捕获器械,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包括近端夹头和远端夹头,所述近端夹头与所述远端夹头相连,且所述近端夹头和所述远端夹头之间设有捕获空间,所述近端夹头设有近端夹头内腔,所述远端夹头设有远端夹头内腔;反馈主件,所述反馈主件设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并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相对设置,所述反馈主件包括限位部;反馈控制机构,所述反馈控制机构与所述反馈主件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机构可沿所述器械本体做轴向运动和轴旋转运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或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解决了现有瓣膜捕获器械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来探测瓣膜是否捕获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瓣膜捕获器械。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当今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主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粘液样变性、心脏缺血性疾病、心肌病变等,导致二尖瓣结构中瓣环、瓣叶、腱索以及乳头肌发生病变,导致二尖瓣的瓣叶不能完全关闭。外科手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手术给人体带来的创伤大,对高龄患者和有较多合并症患者,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所以现在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更优选择,主要的介入治疗方式有人工腱索植入术、二尖瓣瓣环成形术及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等。其中在瓣叶上植入人工腱索能够有效地治疗因腱索断裂、瓣叶脱垂等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时又保持二尖瓣结构的生理完整性。
现有一种通过微创方式植入人工腱索的器械,该器械先通过抓捕装置夹持瓣叶,然后通过抓捕验证系统判断夹持效果,再植入人工腱索。抓捕验证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光纤遇到瓣叶和血液产生不同颜色进行判定瓣叶是否被夹持,但是俘获验证系统还需额外配备俘获验证监视器,进而导致器械结构繁琐、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以及手术成本较高的问题;还有一种带探测装置的人工腱索植入器械,进入心脏内抓捕瓣膜后,同样需要通过额外的机械式探测机构进行判断抓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瓣膜捕获器械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来探测瓣膜是否捕获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瓣膜捕获器械,包括: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包括近端夹头和远端夹头,所述近端夹头与所述远端夹头相连,且所述近端夹头和所述远端夹头之间设有可用于捕获所述瓣膜的捕获空间,所述近端夹头靠近所述远端夹头的端部设有近端夹头内腔,所述远端夹头靠近所述近端夹头的端部设有远端夹头内腔;
反馈主件,所述反馈主件设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并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相对设置,所述反馈主件包括限位部;
反馈控制机构,所述反馈控制机构与所述反馈主件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机构可沿所述器械本体做轴向运动和轴旋转运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或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瓣膜捕获器械,反馈控制机构可沿所述器械本体做轴向运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反馈主件轴向移动,当捕获空间内捕获有瓣膜时,反馈主件的限位部被瓣膜阻挡而无法进入到远端夹头内腔中,当反馈控制机构沿器械本体做轴旋转运动时,反馈主件的限位部在近端夹头内腔被周向锁定而导致反馈主件无法同步旋转,或者当捕获空间内未捕获有瓣膜时,反馈主件的限位部进入到远端夹头内腔中,当反馈控制机构沿器械本体做轴旋转运动时,反馈主件的限位部在远端夹头内腔被周向锁定而导致反馈主件无法同步旋转,因此,可判断反馈主件能否同步旋转而判定瓣膜是否被捕获,无需额外增加设备。
综上,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瓣膜捕获器械,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瓣膜捕获器械需要额外增加设备来探测瓣膜是否捕获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瓣膜捕获器械,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主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反馈主体的限位部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或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控制机构包括扭力组件、传动件以及限位管套,所述扭力组件与所述限位管套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相连,所述反馈主件的近端部内嵌于所述限位管套内并与所述限位管套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力组件包括主动扭力件和从动扭力件,所述从动扭力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近端部与所述主动扭力件相连,所述轴体的远端部和所述传动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反馈控制件,所述反馈控制件靠近所述从动扭力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沿所述器械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从动扭力件还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固定设于所述轴体,所述滑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控制件还包括第一部、滑动限位柱以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通过所述滑动限位柱相连,所述第一滑动槽设于所述第一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件和滑动件,所述第一部还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主件相连,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换向器,所述换向器靠近所述反馈控制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换向器上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器械本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外侧面设有轴向槽和径向槽,所述轴向槽沿所述器械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径向槽与所述轴向槽相垂直设置,所述滑动限位柱设于所述轴向槽或所述径向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远端部,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连,且所述第一内腔相对所述第二内腔靠近远端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内腔周向锁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近端部,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包括位于所述远端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内腔周向锁定,所述第一限位柱可在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做轴旋转运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瓣膜捕获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1的放大示意图A;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1的放大示意图B;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3的剖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反馈控制机构的部分安装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反馈控制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扭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反馈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和限位管套的拆分示意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和反馈控制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和反馈控制机构安装状态下的第一剖视图;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和反馈控制机构安装状态下的第二剖视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13的放大示意图C;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成功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失败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成功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失败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2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反馈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成功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失败捕获瓣膜时瓣膜捕获器械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为瓣膜捕获器械,20为瓣膜;
1为器械本体,11为近端夹头,111为近端夹头内腔,1111为第一内腔,1112为第二内腔,1113为第三内腔,12为远端夹头,121为远端夹头内腔,13为捕获空间,14为导管,141为导管内腔,15为手柄,151为手柄上壳,1511为第一径向槽,1512为第一标识,1513为第二标识,152为手柄下壳,1521为轴向槽,1522为第二径向槽,1523为第三标识;
2为反馈主件,21为第一限位柱,22为第二限位柱,23为定位柱,24为第三限位柱;
31为限位管套,32为传动件,33为扭力组件,331为主动扭力件,332为从动扭力件,3321为轴体,3322为滑动板,34为反馈控制件,341为第一部,3411为第一滑动槽,3412为卡接槽,342为滑动限位柱,343为第二部,3431为指示箭头,35为连接件,36为滑动件,361为滑动件本体,362为卡接部,363为滑动件内腔,37为换向器,371为换向器本体,372为第二滑动槽,373为第一贯通孔,374为第二贯通孔,375为圆弧部,38为第一连接管套,39为第二连接管套;
4为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 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参阅图1和图3所示,具体而言,瓣膜捕获器械10可用于探测瓣膜20是否捕获,瓣膜捕获器械10包括器械本体1、反馈主件2以及反馈控制结构,反馈主件2和反馈控制结构均设于器械本体1内,器械本体1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近端和远端,并且沿着从远端到近端的方向,器械本体1包括远端夹头12、近端夹头11、导管14以及手柄15,手柄15有手柄上壳151和手柄下壳152相连而成,近端夹头11与导管14相连,导管14内嵌于手柄15并与手柄15相连。
其中,继续参阅图3、图4、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部分反馈控制结构设于手柄15内,部分反馈控制结构设于导管14内,部分反馈控制结构设于近端夹头11内,近端夹头11与远端夹头12相连,且近端夹头11和远端夹头12之间设有可用于捕获瓣膜20的捕获空间13,近端夹头11靠近远端夹头12的端部设有近端夹头内腔111,远端夹头12靠近近端夹头11的端部设有远端夹头内腔121,反馈主件2设于近端夹头内腔111并与远端夹头内腔121相对设置,反馈主件2包括限位部,反馈控制机构与反馈主件2相连,反馈控制机构可沿器械本体1做轴向运动和轴旋转运动,进而同步带动反馈主件2运动,限位部与近端夹头内腔111周向锁定或限位部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瓣膜捕获器械10,反馈控制机构可沿器械本体1做轴向运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反馈主件2轴向移动,当捕获空间13内捕获有瓣膜20时,反馈主件2的限位部被瓣膜20阻挡而无法进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中,当反馈控制机构沿器械本体1做轴旋转运动时,反馈主件2的限位部在近端夹头内腔111被周向锁定而导致反馈主件2无法同步旋转,或者当捕获空间13内未捕获有瓣膜20时,反馈主件2的限位部进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中,当反馈控制机构沿器械本体1做轴旋转运动时,反馈主件2的限位部在远端夹头内腔121被周向锁定而导致反馈主件2无法同步旋转,因此,可判断反馈主件2能否同步旋转而判定瓣膜20是否被捕获,无需额外增加设备。
参阅图4所示,近端夹头11内设有近端夹头内腔111,远端夹头12内设有远端夹头内腔121,导管14内设有导管内腔141,导管内腔141、近端夹头内腔111、远端夹头内腔121依次连通并构成通道,反馈控制机构可穿过导管内腔141与位于近端夹头内腔111的反馈主件2相连,可用于驱动反馈主件2向远端方向移动,并可使反馈主件2运动至远端夹头内腔121。
继续参阅图4所示,近端夹头内腔11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内腔1111、第二内腔1112以及第三内腔1113,其中第一内腔1111位于近端夹头11的远端位置,第三内腔1113位于近端夹头11的近端位置,第二内腔1112位于第一内腔1111和第三内腔1113之间,第三内腔1113与导管内腔141相连通,第一内腔1111、第二内腔1112以及第三内腔1113同轴设置,且第一内腔1111、第二内腔1112以及第三内腔1113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实施例1
参阅图4、图11、图12、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21,反馈主件2还包括第三限位柱24以及定位柱23,定位柱23位于第一限位柱21和第三限位柱24之间,第一限位柱21位于反馈主件2的远端部,第三限位柱24位于反馈主件2的近端部,反馈控制机构包括限位管套31和传动件32,限位管套31设于第三内腔1113,并且限位管套31的外壁面与第三内腔1113的内壁面相配合,第三内腔1113和第二内腔1112尺寸不同并在连接处构成台阶,限位管套31的一端抵接在台阶上,另一端抵接在导管14上,使限位管套31无法进行轴向移动,只可在第三内腔1113内做轴旋转运动,限位管套31内设有限位管套内腔,传动件32穿设导管内腔141并与靠近近端的限位管套内腔相连,反馈主件2的近端部(第三限位柱24)内嵌于限位管套31内以用于与靠近远端的限位管套内腔相连。
继续参阅图11所示,第三限位柱24的径向截面为非圆形,例如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并且靠近远端的限位管套内腔的径向截面形状与第三限位柱24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同,进而当传动件32带动限位管套31轴向旋转时,限位管套31与第三限位柱24可进行同步旋转,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并且第三限位柱24可沿着限位管套31的轴向直线运动。
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示,反馈控制机构包括扭力组件33,扭力组件33与限位管套31之间通过传动件32相连,扭力组件33可提供扭力并使传动件32转动,进而带动与传动件32固定相连的限位管套31转动,最终提供给反馈主件2一个转动力,判断反馈主件2是否被周向锁定,并能否转动来判断瓣膜20是否被捕获。
继续参阅图6所示,扭力组件33包括主动扭力件331和从动扭力件332,主动扭力件331用于提供扭力,主动扭力件331和从动扭力件332相连,并带动从动扭力件332做轴旋转运动,传动件32与从动扭力件332相连,并用于同步带动传动件32转动,主动扭力件331为一个弹簧,当受到压力时可产生一个扭力,并且主动扭力件331一直受到压力作用,所以主动扭力件331可一直提供扭力;需要说明的是,主动扭力件331同样可采用通过电机驱动的部件,只要能够保证主动扭力件331能向从动扭力件332提供扭力而使从动扭力件332转动即可;从动扭力件332与手柄上壳151通过类似销配合,因此从动扭力件332只可以沿轴向转动,不可以进行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从动扭力件332包括轴体3321,轴体3321的近端部与主动扭力件331相连,轴体3321的远端部和传动件32相连,因此,主动扭力件331带动轴体3321转动,轴体3321带动传动件32转动。
显然,反馈主件2转动的原理如下:主动扭力件331提供扭力带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进而同步带动传动件32转动,传动件32带动限位管套31转动,最终由限位管套31带动反馈主件2转动。
继续参阅图2、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反馈控制件34,反馈控制件34靠近从动扭力件3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滑动槽3411,第一滑动槽3411沿器械本体1的轴向设置,从动扭力件332还包括滑动板3322,滑动板3322固定设于轴体3321,滑动板3322设于第一滑动槽3411内,并且滑动板3322与第一滑动槽3411间隙配合限位,限位作用使反馈控制件34和从动扭力件332之间可在轴向方向上发生运动,并且还可同步沿着轴体3321做轴旋转运动。
继续参阅图8所示,反馈控制件34还包括第一部341、滑动限位柱342以及第二部343,第一部341和第二部343之间通过滑动限位柱342相连,第一滑动槽3411设于第一部34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手柄15的外侧面设有轴向槽1521和径向槽,轴向槽1521沿器械本体1的轴向设置,径向槽与轴向槽1521相垂直设置,滑动限位柱342设于轴向槽1521或径向槽内,更具体的是,手柄上壳151上设有第一径向槽1511,手柄下壳152上设有轴向槽1521和第二径向槽1522,并且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相连通,轴向槽1521同时与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相连通,滑动限位柱342可在轴向槽1521、第一径向槽1511以及和第二径向槽1522内运动,进而实现反馈控制件34的轴向运动和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形成的路径做轴旋转运动。
继续参阅图2和图6所示,手柄上壳151上设有第一标识1512和第二标识1513,手柄下壳152上设有第三标识1523,第二部343上设有指示箭头3431,当反馈主件2未被周向锁定时,反馈主件2可进行轴旋转运动,则表明主动扭力件331能够带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此时反馈控制件34可同步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形成的路径做轴旋转运动,当反馈控制件34轴旋转运动至指示箭头3431指向某个标识,可直观的帮助操作者发现是否已捕获到瓣膜20。
参阅图2所示,第三标识1523与第二标识1513相连,第二标识1513与第一标识1512相连,并且第一标识1512和第二标识1513、第三标识1523相连的结构与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形成的路径相平行设置,以用于保证指示箭头3431能够准确的指在标识上。
结合图6、图8以及图9所示,具体的,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件35和滑动件36,第一部341还设有卡接槽3412,连接件35的一端与滑动件36相连,连接件35的另一端与反馈主件2相连,滑动件36包括滑动件本体361、卡接部362以及滑动件内腔363,卡接部362和滑动件内腔363均设于滑动件本体361,卡接槽3412与卡接部362相配合卡接,因此当沿着轴向槽1521来轴向拉动反馈控制件34时,滑动件36也被拉动,进而同步带动连接件35轴向移动,并拉动反馈主件2做轴向运动。
继续参阅图6、图10以及图12所示,进一步的,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换向器37,换向器37设于手柄下壳152,换向器37靠近反馈控制件34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372,滑动件36设于第二滑动槽372内,并可在第二滑动槽372内轴向滑动,换向器37上设有第一贯通孔373和第二贯通孔374,连接件3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贯通孔373和第二贯通孔374并与滑动件36相连,换向器37主要起到换向的效果,当反馈控制件34沿着轴向槽向近端运动时,反馈主件2在近端夹头11内向远端轴向运动。
参阅图6和图10所示,换向器37还包括换向器本体371和圆弧部375,圆弧部375凸出设于换向器本体371的近端部,圆弧部375起到方便走线的效果,连接件35贴合在圆弧部375的近端面,第一贯通孔373、第二贯通孔374以及第二滑动槽372均设于换向器本体371;在换向器本体371的远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套39,连接件35材料为柔性材料,连接件35的一端牢固固定在第二连接管套39,然后依次通过滑动件内腔363、第二贯通孔374、第一贯通孔373、主动扭力件331、从动扭力件332、传动件32、限位管套31与第一连接管套38相连,第一连接管套38内嵌于第三限位柱24的内腔,以实现第一连接管套38和反馈主件2的牢固连接,进而实现连接件35与反馈主件2的连接,以用于当连接件35受力被拉动时,可同步带动反馈主件2进行轴向运动。
参阅图12所示,第三限位柱24的外侧套有弹性件4,弹性件4的一端与定位柱24的近端面相抵接,另一端与限位管套31的远端面相抵接,并且弹性件4在原始状态时处于压缩状态,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尺寸小于定位柱23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一限位柱21可穿过第一内腔1111,而定位柱23则无法通过第一内腔1111,并卡在第一内腔1111和第二内腔1112构成的台阶上,当定位柱23卡在第一内腔1111和第二内腔1112构成的台阶时,反馈主件2无法向远端继续轴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柱21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也就是说,当第一限位柱21位于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内部时,第一限位柱21的转动的受到限制,但不影响第一限位柱21的轴向运动,第一限位柱21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包括以下方式:将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截面形状为非圆形,例如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而将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径向截面形状同样设为非圆形,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截面形状与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同,并且第一限位柱与21远端夹头内腔121间隙配合。另外,第一限位柱21可在第一内腔1111内做轴旋转运动。
参阅图2、图3、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瓣膜捕获器械10在捕获瓣膜20之前,反馈控制件34始终位于轴向槽1521的远端处,此时反馈主体2整体均位于近端夹头内腔111中,这样设置的效果在于:有利于在捕捉瓣膜20的时候,避免了反馈主件2的第一限位柱21伸出第一内腔1111(并位于捕获空间13内)而造成瓣膜20不易进入捕获空间13,最终造成瓣膜20的捕获效果差。
参阅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1中,瓣膜捕获器械10的使用方法为:将反馈控制件34恒位于轴向槽1521的远端处,瓣膜20进入近端夹头11和远端夹头12之间的捕获空间13;将反馈控制件34由远端向近端在轴向槽1521内滑动,并运动至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连接件35向远端移动;弹性件4为压缩状态,当连接件35向远端移动时,弹性件4伸长,并且弹性件4向反馈主件2提供一个向远端方向的作用力,反馈主件2也向远端运动。
参阅图16所示,如果瓣膜20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在瓣膜20的阻挡下,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一限位柱21)抵靠在瓣膜20上而没有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并且第一限位柱21位于第一内腔1111内且可做轴旋转运动,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带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32转动,传动件32带动限位管套31做轴旋转运动,由于反馈主件2并没有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因此,反馈主件2也可跟随限位管套31同步做轴旋转运动,并且反馈控制件34此时位于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效果的带动下,反馈控制件34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
参阅图17所示,如果瓣膜20未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一限位柱21)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并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但是由于反馈主件2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即使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也无法带动反馈主件2做轴旋转运动,进而反馈控制件34也无法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下壳152的第三标识1523处或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需要解释的是,由于第一限位柱21与远端夹头内腔121为间隙配合,因此即使第一限位柱21插入远端夹头内腔121,反馈主件2并不是完全不可转动,而是可小角度转动,因此,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可能会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但绝不会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
以上均为反馈主件2为一个时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反馈主件2的数量还可为多个,参阅图3和图4以及图13所示,并且多个反馈主件2均包括限位部,至少一个反馈主体的限位部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并且当反馈主件2为多个时,反馈控制机构也为多个,反馈控制机构与反馈主件2的数量一一相等,远端夹头内腔121、近端夹头内腔111以及导管内腔141的数量也为多个并且数量与反馈主件2数量相同,反馈控制机构一一对应控制反馈主件2,且多个反馈主件2的运动不受彼此之间的影响。
设置多个反馈主件2能够较好的保证探测的准确性,如果反馈主件2为一个时,即使瓣膜20未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但是一个反馈主件2可能正好抵接在瓣膜20上,因此使用瓣膜捕获器械10可得到瓣膜20完全捕获的结果,但是实际情况瓣膜20并未完全捕获,而多个反馈主件2能够避免此问题;优选的反馈主件2为两个,且反馈控制机构、远端夹头内腔121、近端夹头内腔111以及导管内腔141等也为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图13和图14为同一部件不同角度所剖成的剖面示意图。
当反馈主件2的数量为多个时,如果瓣膜20未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在瓣膜20的阻挡下,至少一个反馈主件2的远端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并与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但是由于反馈主件2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周向锁定,即使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也无法带动反馈主件2做轴旋转运动,进而反馈控制件34也无法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因此至少一个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下壳152的第三标识1523处或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反馈主件2的结构、近端夹头内腔111和远端夹头内腔112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与近端夹头内腔111周向锁定。
参阅图18所示,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21和第二限位柱22,反馈主2件还包括第三限位柱24以及定位柱23,其中第二限位柱22位于第一限位柱21的远端部,第三限位柱24位于反馈主件2的近端部,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方向,第二限位柱22、第一限位柱21、定位柱23以及第三限位柱24依次相连;近端夹头内腔111包括第一内腔1111和第二内腔1112,第一内腔1111和第二内腔1112相连,且第一内腔1111相对第二内腔1112靠近远端设置,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第二限位柱22可在第一内腔1111和远端夹头内腔121内做轴旋转运动。
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的方式为: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截面形状为非圆形,例如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并且第一内腔1111也设为与第一限位柱21相同的形状,并且第一限位柱21和第一内腔1111间隙配合,因此,第一限位柱21无法在第一内腔1111内做轴旋转转动,只能在第一内腔1111内做轴向运动;并且第二限位柱22的径向截面为圆形,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径向截面也为圆形,第一内腔111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限位柱22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二限位柱22可在第一内腔1111和远端夹头内腔121内做轴旋转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瓣膜捕获器械10的使用方法为:将反馈控制件34恒位于轴向槽1521的远端处,瓣膜20进入近端夹头11和远端夹头12之间的捕获空间13;将反馈控制件34由远端向近端在轴向槽1521内滑动,并运动至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连接件35向远端移动;弹性件4为压缩状态,当连接件35向远端移动时,弹性件4伸长,并且弹性件4向反馈主件2提供一个向远端方向的作用力,反馈主件2也向远端运动。
参阅图19所示,如果瓣膜20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在瓣膜20的阻挡下,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二限位柱22)抵靠在瓣膜20上而没有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带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32转动,传动件32带动限位管套31做轴旋转运动,由于第一限位柱21此时位于第二内腔1112中,因此,反馈主件2也可跟随限位管套31同步做轴旋转运动,并且反馈控制件34此时位于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的带动下,反馈控制件34同时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
参阅图20所示,如果瓣膜20未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二限位柱22)插入到远端夹头内腔121,第一限位柱21运动至第一内腔1111中,但是由于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即使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也无法带动反馈主件2做轴旋转运动,进而反馈控制件34也无法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或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下壳152的第三标识1523处或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需要解释的是,由于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为间隙配合,因此即使第一限位柱21插入第一内腔1111,反馈主件2并不是完全不可转动,而是可小角度转动,因此,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可能会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但绝不会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反馈主件2的结构、近端夹头内腔111和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与近端夹头内腔111周向锁定。
参阅图21所示,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21和第二限位柱22,反馈主件2还包括第三限位柱24以及定位柱23,其中第二限位柱22位于第一限位柱21的近端部,第三限位柱24位于反馈主件2的近端部,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方向,第一限位柱21、第二限位柱22、定位柱23以及第三限位柱24依次相连;近端夹头内腔111包括位于远端的第一内腔1111,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第一限位柱21可在远端夹头内腔121做轴旋转运动。
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的方式为: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截面形状为非圆形,例如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并且第一内腔1111也设为与第一限位柱21相同的形状,并且第一限位柱21和第一内腔1111间隙配合,因此,第一限位柱21无法在第一内腔1111内做轴旋转转动,只能在第一内腔1111内做轴向运动;并且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圆形,远端夹头内腔1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限位柱21的径向尺寸,因此,第一限位柱21可在远端夹头121内腔内做轴旋转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瓣膜捕获器械10的使用方法为:将反馈控制件34恒位于轴向槽1521的远端处,瓣膜20进入近端夹头11和远端夹头12之间的捕获空间13;将反馈控制件34由远端向近端在轴向槽1521内滑动,并运动至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连接件35向远端移动;弹性件4为压缩状态,当连接件25向远端移动时,弹性件4伸长,并且弹性件4向反馈主件2提供一个向远端方向的作用力,反馈主件2也向远端运动。
参阅图22所示,如果瓣膜20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在瓣膜20的阻挡下,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一限位柱21)抵靠在瓣膜20上并位于第一内腔1111,但是由于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周向锁定,即使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也无法带动反馈主件2做轴旋转运动,进而反馈控制件34也无法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或第二径向槽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下壳152的第三标识1523处或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需要解释的是,由于第一限位柱21与第一内腔1111为间隙配合,因此即使第一限位柱21插入第一内腔1111,反馈主件2并不是完全不可转动,而是可小角度转动,因此,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可能会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二标识1513处,但绝不会落在手柄上壳的151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完全捕获到瓣膜20。
参阅图23所示,如果瓣膜20未完全位于捕获空间13内(也即,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反馈主件2的远端(第一限位柱21)插入到远端夹头121内腔,由于第一限位柱21可在远端夹头内腔121做轴旋转运动,因此在主动扭力件331的扭力作用下带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32转动,传动件32带动限位管套31做轴旋转运动,反馈主件2也可跟随限位管套31同步做轴旋转运动,并且反馈控制件34此时位于轴向槽1521和第一径向槽1511和第二径向槽1522的交接处,在从动扭力件332转动效果的带动下,反馈控制件34同时沿着第一径向槽1511和或第二径向槽的1522的路径转动,反馈控制件34的指示箭头3431落在手柄上壳151的第一标识1512处,此时表示瓣膜捕获器械10未完全捕获到瓣膜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械本体,所述器械本体包括近端夹头和远端夹头,所述近端夹头与所述远端夹头相连,且所述近端夹头和所述远端夹头之间设有可用于捕获所述瓣膜的捕获空间,所述近端夹头靠近所述远端夹头的端部设有近端夹头内腔,所述远端夹头靠近所述近端夹头的端部设有远端夹头内腔;
反馈主件,所述反馈主件设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并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相对设置,所述反馈主件包括限位部;
反馈控制机构,所述反馈控制机构与所述反馈主件相连,所述反馈控制机构可沿所述器械本体做轴向运动和轴旋转运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且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不锁定,或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且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不锁定,或者,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连,且所述第一内腔相对所述第二内腔靠近远端设置,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内腔周向锁定且与所述第二内腔周向不锁定;
所述瓣膜捕获器械在捕获瓣膜之前,所述反馈主件整体位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主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反馈主件的限位部与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或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机构包括扭力组件、传动件以及限位管套,所述扭力组件与所述限位管套之间通过所述传动件相连,所述反馈主件的近端部内嵌于所述限位管套内并与所述限位管套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包括主动扭力件和从动扭力件,所述从动扭力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近端部与所述主动扭力件相连,所述轴体的远端部和所述传动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反馈控制件,所述反馈控制件靠近所述从动扭力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沿所述器械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从动扭力件还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固定设于所述轴体,所述滑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件还包括第一部、滑动限位柱以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通过所述滑动限位柱相连,所述第一滑动槽设于所述第一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接件和滑动件,所述第一部还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反馈主件相连,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机构还包括换向器,所述换向器靠近所述反馈控制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换向器上设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滑动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本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外侧面设有轴向槽和径向槽,所述轴向槽沿所述器械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径向槽与所述轴向槽相垂直设置,所述滑动限位柱设于所述轴向槽或所述径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周向锁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远端部,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内腔周向锁定且与所述第二内腔周向不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捕获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近端部,所述近端夹头内腔包括位于远端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内腔周向锁定,所述第一限位柱可在所述远端夹头内腔做轴旋转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7368.8A CN115957049B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瓣膜捕获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17368.8A CN115957049B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瓣膜捕获器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57049A CN115957049A (zh) | 2023-04-14 |
CN115957049B true CN115957049B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35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17368.8A Active CN115957049B (zh) | 2023-01-06 | 2023-01-06 | 瓣膜捕获器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5704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1154A (zh) * | 2021-08-24 | 2022-07-01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植入人工腱索的瓣膜修复系统 |
CN114681155A (zh) * | 2021-08-24 | 2022-07-01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瓣膜捕获反馈装置及其瓣膜修复系统 |
CN114681131A (zh) * | 2020-12-29 | 2022-07-01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瓣膜缝合器 |
CN115399917A (zh) * | 2021-11-05 | 2022-11-29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腱索植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58393B2 (en) * | 2007-10-18 | 2014-06-24 | Neochord, Inc. |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 of a valve leaflet in a beating heart |
US10588620B2 (en) * | 2018-03-23 | 2020-03-17 | Neochord, Inc. | Device for suture attachmen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heart valve repair |
EP3886724B1 (en) * | 2018-11-29 | 2024-09-11 | Cardiomech AS |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
-
2023
- 2023-01-06 CN CN202310017368.8A patent/CN1159570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1131A (zh) * | 2020-12-29 | 2022-07-01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瓣膜缝合器 |
CN114681154A (zh) * | 2021-08-24 | 2022-07-01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植入人工腱索的瓣膜修复系统 |
CN114681155A (zh) * | 2021-08-24 | 2022-07-01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瓣膜捕获反馈装置及其瓣膜修复系统 |
CN115399917A (zh) * | 2021-11-05 | 2022-11-29 | 瀚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腱索植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57049A (zh) | 2023-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37832B (zh) | 接合器组件和机电手术系统 | |
US20200305961A1 (en) | Forceps handpiece to driveshaft coupling and methods | |
US10070861B2 (en) | Articulatable surgical device | |
US8721630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rticulation | |
US20110163146A1 (en) | Surgical Stapling And Cuttting Device | |
KR102081754B1 (ko) | 클램핑 또는 발사 실패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 |
US9554860B2 (en) | Path-following robot | |
CN114681155B (zh) | 瓣膜捕获反馈装置及其瓣膜修复系统 | |
KR102645918B1 (ko) | 초음파 블레이드를 갖는 회전 엔드 이펙터 조립체를 가진 수술 장치 및 시스템 | |
EP3636163B1 (en) | Microsurgical instrument capable of joint motion and rotational motion | |
EP4171392A1 (en) |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detachable head and handle | |
CN115957049B (zh) | 瓣膜捕获器械 | |
CN113616387B (zh) | 一种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 |
CN216318214U (zh) | 瓣膜捕获反馈装置及其瓣膜修复系统 | |
CN112206018B (zh) | 多关节组件、远端执行机构及手术器械 | |
US11337587B2 (en) | Medical over-tube, and medical device adapter having moving member and medical system having such medical over-tube | |
CN209360784U (zh) | 一种外科器械容易对位的关节锁定机构 | |
CN221383495U (zh) | 一种旋转组件、操作手柄及内窥镜 | |
CN112168239B (zh) | 多关节运动解耦控制组件、远端执行机构及手术器械 | |
Hashimoto et al. | A tubular organ resection manipulator fo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 |
CN113520597B (zh) | 一种关节联动的手术器械 | |
Tamadon et al. | 3 Robotic Approach for Minimally Invasive Aortic Heart Valve Surgery | |
CN117481816A (zh) | 伸缩装置和手术机器人 | |
AU2012223473B2 (en) | A surgical stapling and cutting device | |
CN112823752A (zh) | 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