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2629A -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2629A
CN115952629A CN202310226008.9A CN202310226008A CN115952629A CN 115952629 A CN115952629 A CN 115952629A CN 202310226008 A CN202310226008 A CN 202310226008A CN 115952629 A CN115952629 A CN 115952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lan
interface points
boiler
pipe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60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2629B (zh
Inventor
李一华
彭飞
周自强
罗佳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haok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Zh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haok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Zh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haok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Zh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haok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60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2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2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2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2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2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根据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根据各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局部拓扑图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根据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从而解决了通过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设计布置锅炉房内的设备管线较为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 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一种多维信息模型集成技术,可以将建筑、结构、暖通和给排水等专业信息集成于一个三维建筑模型中。
在引入BIM之后,设计师虽然可以利用BIM的高度信息化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中依然存在大量繁琐而重复的工作需要设计师手动完成,如果能够将这部分内容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毫无疑问将会大大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
对于暖通全空气系统锅炉房中设备管线的布置问题,设计师可以根据自身经验给出合理的布线方案,不同的设计师对于同一个布线问题往往会给出不同的布线方案,另外,单个设计师对一个布线问题很难做到全面考虑。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的方式,设计布置锅炉房内的设备管线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所述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
若是,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空调热循环接口点;
若是,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
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1
其中,
Figure SMS_2
表示为所述设备接口点,下角标的第一个数字为设备组平面图的编码,0表示锅炉设备组平面图,1 表示水泵设备组平面图,2 表示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后续的一个或两个数字表示所述设备接口点在对应的所述设备组平面图内的位置编码,
Figure SMS_3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需要后续连线,
Figure SMS_4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已经通过所述基础管线连接,不需要后续连线。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一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5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进一步的,所述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的步骤中,所述第二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6
其中,T3表示为空调供回水侧的墙体上的所述设备接口点。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7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基础管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局部拓扑图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
第一排序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时,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当中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后根据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并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局部拓扑图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再根据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具体的,本发明结合冷源机房中设备管线设计规范,通过计算机自动给出尽可能多的布线方案,设计师仅仅通过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就能快速选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案,同时,又能做到对布线方案的全面考虑,提高了设计效率,有效解决了通过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设计布置锅炉房内的设备管线较为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的自动布置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设备组基础管线与局部拓扑图;
图3为曼哈顿路径示意图;
图4为筛选后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生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当中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01至步骤S04。
步骤S01,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具体的,锅炉房中的设备包括锅炉、换热器、锅炉热循环水泵和空调热循环水泵,不同的设备会按功能编组后,即设备组,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可以理解的,获取到的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中,锅炉设备通过锅炉设备组平面图示意,换热器设备通过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示意,锅炉热循环水泵和空调热循环水泵通过水泵设备组平面图示意,其中,可以用虚线表示设备组的封装线,设备组内部可视为一个功能整体,另外,需分别确定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的接线方向,在本实施例当中,可用箭头指向设备组的正面,以此示意接线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水泵设备组可以包括锅炉热循环水泵子组和空调热循环水泵子组,其中,锅炉热循环水泵子组和空调热循环水泵子组中的水泵个数相同,封装的整体尺寸也相同,锅炉热循环水泵子组和空调热循环水泵子组在锅炉房中一般放置在一起,有一列(排)和两列(排)两种放置形式,而根据锅炉房中存在的锅炉热循环水泵子组和空调热循环水泵子组,可形成两个热水循环结构,分别是锅炉热水循环结构和空调热水循环结构,原则上两个循环结构的管线要尽量不相交。
步骤S02,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其中,锅炉房中设备会尽可能地放置在靠近墙的位置,基于美观以及维护方便的考虑,设备的管线一般会贴近设备以及墙边布置以便为锅炉房中间留出更大的空间,在确定各设备组平面图接线方向的情况下,按照各设备组的要求布置基础管线。
步骤S03,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具体的,设置拓扑图的目的是让后续设备组之间的管线只能沿着拓扑图的边进行敷设,这样会让管线更加规范美观,在本实施例当中,基础管线可用实线示意,局部拓扑图的边界可用虚线示意,而局部拓扑图的各个顶点可用实心点示意,其中,在基础管线和局部拓扑图上均设置有设备接口点,该设备接口点用于实现设备组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设备组基础管线的布置与局部拓扑图的布置不依赖于设备组在锅炉房中的布局,由于水泵组有两列与一列两种形式,其基础管线保持不变但局部拓扑图有两种形式。
步骤S04,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在本实施例当中,由于存在锅炉热水循环结构和空调热水循环结构,那么,设备接口点也对应的包括锅炉热循环接口点和空调热循环接口点,当判断设备接口点中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时,则将各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其中,第一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8
其中,
Figure SMS_9
表示为设备接口点,下角标的第一个数字为设备组平面图的编码,0 表示锅炉设备组平面图,1 表示水泵设备组平面图,2 表示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后续的一个或两个数字表示设备接口点在对应的设备组平面图内的位置编码,为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为设备组基础管线与局部拓扑图,另外,
Figure SMS_10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设备接口点需要后续连线,
Figure SMS_11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设备接口点已经通过基础管线连接,不需要后续连线。
进一步的,将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设备接口点连接,其中,第一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12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Figure SMS_13
”表示为向下取整,例如,
Figure SMS_14
表示小于等于x的最大的整数。
具体的,当判断设备接口点中存在空调热循环接口点,则将各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其中,第二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15
其中,T3表示为空调供回水侧的墙体上的设备接口点。
更进一步的,将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设备接口点连接,第二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16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k1与k2的运算为集合运算,例如,当p1的取值为1,p2的取值为3时,则k1∈{0,1,2,3}-{1,3},即k1∈{0,2}。
可以理解的,根据上述约束条件和指标参数的筛选,可以计算得到所有可能的设备接口点连接方式,每个可能的设备接口点连接方式由多个设备接口点对构成。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当中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通过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后根据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并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局部拓扑图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再根据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具体的,本发明结合冷源机房中设备管线设计规范,通过计算机自动给出尽可能多的布线方案,设计师仅仅通过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就能快速选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案,同时,又能做到对布线方案的全面考虑,提高了设计效率,有效解决了通过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设计布置锅炉房内的设备管线较为繁琐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的区别在于,根据约束条件和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后,即在得到所有可能的设备接口点连接方式后,进行筛选。
筛选的原则为,设备接口点之间连接的基础管线的长度尽量短;弯头尽可能少;基础管线为水平或垂直分布。在本实施例当中,通过曼哈顿路径将各设备接口点相连,如图3所示,为曼哈顿路径示意图,其中,S点到T点的曼哈顿路径有两条,分别是
Figure SMS_17
以及
Figure SMS_18
,由于设备接口点之间一般无法直接通过曼哈顿路径相连,为此,在局部拓扑图和基础管线上还包括中间节点,即可以各自选一个中间节点,将中间节点由曼哈顿路径连接,从而间接实现设备接口点的连接。具体地,假设现需要将接口点 T1和T2连接,可以先从T1和T2所在的设备组中各自选一个中间节点P1和P2,通过曼哈顿路径依次将T1与P1连接,P1和P2连接,P2和T2连接。
注意两设备接口点之间的曼哈顿路径有两条,需要检查路径是否穿过障碍和管线,如果穿过则排除相应路径。中间节点P1和P2的选择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遍历所有可能的中间节点P1和P2,进而找出T1和T2之间的所有路径,选择所有路径中最短的一条,如果有多条最短路径,则再从中选择弯头最少的路径。
具体的,对于一个设备接口点连接方式而言,首先依次遍历其中的设备接口点,按照曼哈顿路径将设备接口点进行连接,得到多个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布置方案,进一步的,再对多个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布置方案进行评价,在本实施例当中,评价指标为基础管线的同程与异程,即异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9
其中,DR表示为异程度指标,最终的评价目标可以表示为:
Figure SMS_20
其中,min表示求最小值,L表示为基础管线总长度的期望值,然后对所有可能的布线方案,即设备接口点连接方式,按照曼哈顿路径以及异程度指标这两个目标进行Pareto非支配排序,取等级最靠前的方案为最终候选方案,具体的,请参阅图4,为根据上述规则筛选后得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生成示意图,其与设备组基础管线与局部拓扑图(图2)对应。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系统的结构框图,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系统300包括:获取模块31、基础管线设置模块32、局部拓扑图构建模块33以及连接模块34,其中:
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基础管线设置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局部拓扑图构建模块33,用于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连接模块34,用于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块34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
第一排序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时,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所述第一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21
其中,
Figure SMS_22
表示为所述设备接口点,下角标的第一个数字为设备组平面图的编码,0表示锅炉设备组平面图,1 表示水泵设备组平面图,2 表示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后续的一个或两个数字表示所述设备接口点在对应的所述设备组平面图内的位置编码,
Figure SMS_23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需要后续连线,
Figure SMS_24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已经通过所述基础管线连接,不需要后续连线;
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所述第一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25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块34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空调热循环接口点;
第二排序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存在空调热循环接口点时,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所述第二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SMS_26
其中,T3表示为空调供回水侧的墙体上的所述设备接口点;
第二筛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SMS_27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当中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20、处理器1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0,所述处理器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0时实现如上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其中,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访问限制程序等。
其中,存储器2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存储器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的硬盘。存储器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装置,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20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装置。存储器20不仅可以用于存储电子设备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图6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在其它实施例当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所述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
若是,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空调热循环接口点;
若是,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
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的步骤中,所述第一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QLYQS_1
其中,
Figure QLYQS_2
表示为所述设备接口点,下角标的第一个数字为设备组平面图的编码,0 表示锅炉设备组平面图,1 表示水泵设备组平面图,2 表示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后续的一个或两个数字表示所述设备接口点在对应的所述设备组平面图内的位置编码,
Figure QLYQS_3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需要后续连线,
Figure QLYQS_4
表示为前后的两个所述设备接口点已经通过所述基础管线连接,不需要后续连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一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QLYQS_5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二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的步骤中,所述第二连接顺序表示为:
Figure QLYQS_6
其中,T3表示为空调供回水侧的墙体上的所述设备接口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排序结果按照第二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四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四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表示为:
Figure QLYQS_7
其中,mod为取模运算符。
7.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所述锅炉房设备组分布图至少包括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水泵设备组平面图;
基础管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锅炉设备组平面图、所述水泵设备组平面图以及所述换热器设备组平面图,设置对应的基础管线;
局部拓扑图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基础管线,构建对应的局部拓扑图,所述局部拓扑图和所述基础管线上至少包括设备接口点;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约束条件和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指标参数,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配对并连接,完成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设备接口点,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是否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
第一排序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设备接口点中存在锅炉热循环接口点时,则将各所述设备接口点按照第一连接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按照第一指标参数进行筛选,输出第二排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排序结果中的各所述设备接口点连接。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
CN202310226008.9A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952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6008.9A CN115952629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6008.9A CN115952629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2629A true CN115952629A (zh) 2023-04-11
CN115952629B CN115952629B (zh) 2023-05-23

Family

ID=8589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6008.9A Active CN115952629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262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381A (zh) * 2007-03-30 2010-06-02 西门子公司 具有蒸汽涡轮机和用于预热给水的冷凝器的装置
CN101846355A (zh) * 2010-02-26 2010-09-29 新疆孚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热水供暖系统中动态平衡机组技术的布置方法
EP2942492A1 (en) * 2014-05-05 2015-11-11 Alstom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nd discharge system
CN107122599A (zh) * 2017-04-14 2017-09-01 南瑞(武汉)电气设备与工程能效测评中心 一种蓄热电锅炉实时消纳弃风弃光电量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9915807A (zh) * 2019-01-23 2019-06-21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锅炉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21035635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设备组构建方法与装置
CN113282980A (zh) * 2021-03-31 2021-08-20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水暖电管线路布置方法和系统
CN115618543A (zh) * 2022-12-15 2023-01-17 广州澳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用房图纸自动绘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0381A (zh) * 2007-03-30 2010-06-02 西门子公司 具有蒸汽涡轮机和用于预热给水的冷凝器的装置
CN101846355A (zh) * 2010-02-26 2010-09-29 新疆孚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热水供暖系统中动态平衡机组技术的布置方法
EP2942492A1 (en) * 2014-05-05 2015-11-11 Alstom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nd discharge system
CN107122599A (zh) * 2017-04-14 2017-09-01 南瑞(武汉)电气设备与工程能效测评中心 一种蓄热电锅炉实时消纳弃风弃光电量能力的评估方法
CN109915807A (zh) * 2019-01-23 2019-06-21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锅炉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21035635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设备组构建方法与装置
CN113282980A (zh) * 2021-03-31 2021-08-20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水暖电管线路布置方法和系统
CN115618543A (zh) * 2022-12-15 2023-01-17 广州澳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用房图纸自动绘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 WEI; CHAOZHE YUAN; RONGHUI ZHU; ZENGHAI YANG: "Research on Relay Pump and Pipeline Layout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for Ultra-long-distance Slurry Transportation of the Xiaomiaohong Dredging Project", IEEE *
朱林霞;邵宇钦;: "BIM Revit MEP在某燃气锅炉房管道布置中的应用", 港口科技 *
王劲;: "管线位置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影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2629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3080B2 (en) Parametric design method for fan coil unit based on BIM
US20220067230A1 (en) Building Automation Programming Using UI Representations of Physical Models
US7065476B2 (en) Adaptable multi-representation building systems part
US11222146B2 (en)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designs having characteristic topologies for urban design projects
JP2012014309A (ja) 建設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装置
US9625893B2 (en) Method of using an installation guide system to configure an air conditioner or HVAC arrangement
US20240143858A1 (en) Arran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vironment adjustment device
CN10772966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智能设计方法
CN104025096B (zh) 用于空调的安装引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86971A (zh) 建筑系统关系拓扑无向图有向化方法和系统
CN115952629A (zh)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管线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CN102982214A (zh) Cad 模型的协同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14357809A (zh) 机架排布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43113A (zh) 多边形房间内布置散流器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9945360A (zh) 空调系统、机房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
CN116305437A (zh) 一种锅炉房内设备的自动布置方法及系统
CN115081094A (zh) 冷却塔布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496050B (zh) 一种结合cad和智能算法的物流建筑屋顶综合设计方法
CN112800529B (zh) 一种基于revit软件进行装配式机房衍生式设计的方法
CN113962182A (zh) 电路设计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68796A (zh) 一种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自动选型算法
CN111797485B (zh) 一种基于拓扑分层抽象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自动成图方法
CN115828488A (zh) 新风风管布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Zakula Heat pump simulation model and optimal variable-speed control for a wide range of cooling conditions
US12008293B2 (en)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designs having characteristic topologies for urban design pro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