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9870A -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9870A
CN115949870A CN202211557758.6A CN202211557758A CN115949870A CN 115949870 A CN115949870 A CN 115949870A CN 202211557758 A CN202211557758 A CN 202211557758A CN 115949870 A CN115949870 A CN 115949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od
functional
partial
lay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77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翀
郭鑫
黄润州
刘翔
赵亮
王毓彤
郑森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577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9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9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9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能型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竖木板材,所述竖木板材的至少一个表层是通过功能型药剂浸渍而成的功能型浸渍层;所述竖木板材包括主体单元、填充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木段和/或部分木段,所述木段的纵向与所述复合板材的表面呈角度;所述填充单元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经密实压制后填充在相邻的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空隙中并粘结连接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通过填充单元中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木段端部吸收药剂后膨胀而发生的它两端的直径大于中段的形态变化,避免浸渍时吸湿和浸渍后干燥发生的在木段纵向不均匀的形态变化而脱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将主体单元为木段的竖木板材浸渍功能型药剂制备得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本发明同时涉及该种功能型竖木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竖木板材是一种将截面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正五角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等的木段胶,通常为旋切木芯或小径级材加工得到的棒状木材,经过粘拼接制成的复合板材,以木材的横切面为正表面。由于垂直纤维方向的横切面构成竖木板材的使用面,使它具有更多的浸渍通路,所以对竖木板材的浸渍处理能够得到更高的浸渍效率和更大的浸渍深度。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有竖木板材的产品与制备方法的相关技术方案。例如中公开号为CN104210013B,名称为“一种大断面六棱柱体集成材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中记载了将六棱柱体和等腰梯形体的木段经过三面涂胶、六棱柱体模型组坯、三向施压胶合后制得横断面为正六边形的大断面六棱柱体的集成材的技术方案,制得的集成材可通过锯切制成竖木板材加以进一步的利用。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竖木板材(1)宽度与长度方向都是木段的径向,所以板材因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对较大的尺寸变化,容易导致相邻木段间脱胶的问题;(2)所使用的木段的形状受工艺限制而局限于矩形棱柱、正方形棱柱和六棱柱形,如果采用其它的多面体棱柱,会在相邻木段的胶粘面之间留下较大的孔隙,增加了施胶量并影响了胶合强度;(3)旋切木芯或小径级材的尺寸变化率相对较大,相邻木段之间又紧密结合,所以一旦竖木板材的表层厚度(木段的一个端部)浸渍药剂而发生较大的尺寸膨胀,而未浸渍药剂的部分则保持原有的尺寸的情况时,更容易发生木段的脱胶。反过来,如果选择整体浸渍,则需要耗费极大的药剂使用量和浸渍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功能型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包括竖木板材,所述竖木板材的至少一个表层是通过功能型药剂浸渍而成的功能型浸渍层;所述竖木板材包括主体单元、填充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木段和/或部分木段,所述木段的纵向与所述复合板材的表面呈角度;所述填充单元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经密实压制后填充在相邻的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空隙中并粘结连接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型浸渍层包括主体单元浸渍层与填充单元浸渍层,由所述功能型药剂分别向所述主体单元、所述填充单元浸渍渗透形成,所述主体单元浸渍层的厚度是所述填充单元浸渍层1.5~3.0倍。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型药剂是阻燃药剂、防霉药剂的一种或混用物。
作为优选,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纵向与所述竖木板材的表面呈50°~90°的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木段呈圆柱体、棱柱体、立方体或椭圆柱体;或
所述部分木段呈部分圆柱体、部分棱柱体、部分立方体或部分椭圆柱体。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质是颗粒、削片或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用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功能型竖木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浸渍的工序,将所述复合板材于常压条件下浸渍所述功能型药剂得到中间产品;
面封闭的工序,将所述中间产品置于热压力环境下使所述中间产品的至少一个表层发生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浸渍的工序是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的。
作为优选,在所述浸渍的工序之前,将所述复合板材置于微波环境下预热,微波环境的温度是50~60℃,预热时间是50~70s。
作为优选,所述面封闭的工序是通过温度是140~150℃的热板加热所述中间产品的至少一个表层,预热时间是10~30s;随后向该表层施加压力,压力是2.5~2.7MPa,压制时间是70~90s。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填充单元中的填充物质经过密实压制并受胶膜粘结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填充单元上的各处之间的尺寸变化(弹性变化)又不具有关联性与牵连性,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木段端部吸收药剂后膨胀而发生的它两端的直径大于中段的形态变化,避免浸渍时吸湿和浸渍后干燥发生的在木段纵向不均匀的形态变化而脱胶的问题。
2、通过使浸渍有功能型药剂的厚度层的纤维发生扭曲、折叠等形态的变化,以将木段、部分木段的竖向通路发生扭曲、折叠等形态的变化,从而能够部分封闭药剂流失通路,达到减缓药剂流失速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竖木板材的一种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竖木板材的另一种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主体单元浸渍层和填充单元浸渍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9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竖木板材,200、刨花板,900、功能型浸渍层,101、木段,102、部分木段,103、填充单元,104、装配孔,105、第一单板,106、第二单板,901、主体单元浸渍层,902、填充单元浸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包括竖木板材100,竖木板材100的两个表层是通过功能型药剂浸渍而成的功能型浸渍层900。其中,竖木板材100包括主体单元、填充单元103。主体单元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L0相平行,并与竖木板材100的表面呈角度。其中,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的纵向指的是木材三向中的纵向,即树木在生长中形成的高度方向。填充单元103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经密实压制后的复合压制材料,它填充在相邻的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空隙中并将木段101、部分木段102、以及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相粘结。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填充单元103的设置,且填充单元103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从而,不论木段101的横截面是何种形状都只需要使用可被接受的施胶量便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胶合强度。原因在于填充单元103填满了木段101之间、部分木段102之间、木段101与部分木段102之间的空隙。同时,混合物经过密实压制后形成的填充单元103可被视为成为一个整体,填充单元103实际上粘结了木段101和/或部分木段102。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用于粘结木段101和/或部分木段102的胶粘剂的使用量,并保证胶合强度。
进一步的,填充单元103中的填充物质经过密实压制并受胶膜粘结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虽然填充单元103经压制胶合后可以被视为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填充单元103上的各处之间的尺寸变化又不具有关联性与牵连性,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木段101任意长度上的湿胀干缩的变化。将竖木板材100浸泡于功能性药剂中后,竖木板材100的两个表层厚度的材料吸收药剂,表层中的填充单元103因胶粘剂的作用而发生相对较小的浸渍量,而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则发生相对较大的浸渍量,从而使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的两个端部发生相对较大的尺寸膨胀。此时填充单元103能够随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的形态变化而在它的各处发生不同的挤压造成的尺寸变化,以此能够较好的消化药剂浸渍后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尺寸变化,避免脱胶的问题。在浸渍后的干燥工序中,填充单元103能够发生一定的尺寸膨胀,以适应木段101的收缩。当然的,填充单元103在干燥条件下发生的尺寸膨胀属于压力消失或减小后发生的压缩回弹,而不是湿胀干缩引起的尺寸变化。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木段101是五棱柱体的短木段,部分木段102是与木段101相同形状、规格的五棱柱体的短木段经过平行于纤维方向的切割形成的,是为了使竖木板材100的规格符合设计的要求而被切除了完整木段的一部分。当然的,木段101还可以是其它棱柱体,例如立方体、六棱柱体或八棱柱体,部分木段102则相应的是部分的立方体、部分的六棱柱体或部分的八棱柱体。与此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切割是为了得到符合生产需要的规格的竖木板材100,因此,也可能得到的竖木板材100中全是木段101或全是部分木段102。
木段101、部分木段102的纵向垂直于竖木板材100的表面,换言之,木段101、部分木段102的纵向构成了竖木板材100的厚度。多个木段101竖直放置,矩形阵列排布,本实施例中甚至特意在相邻的木段101之间预留空隙,填充单元103粘结相邻的木段101并填充相邻的木段101之间的空隙得到竖木板材100的毛坯料,通过裁切制得规格尺寸符合要求的竖木板材100,裁切过程中,一部分木段101变成部分木段102。特意预留的空隙能够为木段101的伸缩、形态变化提供空间,填充在空隙中的填充单元103形成竖木板材100的平整的表面,并为木段101的变化提供弹性的限制。
填充单元103中的填充物质是颗粒、削片或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用物。填充物质的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木段101的种类。当木段101是小径级材加工得到的棒状木材时,应当选择弹性或压缩回复相对较大的物质,例如木质刨花等。当木段101是旋切木芯料时,可以选择弹性或压缩回复相对较小的物质,例如木塑颗粒等。或者按照树种特性选择两种或三种填充物质混合使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填充物质是木质削片,具体来说是C型木质刨花,刨花的尺寸是(0.8~1.2)cm×(5~7)cm×(0.01~0.03)(宽×长×厚)。
本申请的竖木板材100是通过以下工艺方法制备得到的。
首先,选择特定的刨花板200,所述的特定的刨花板200是指使用的刨花为C型木质刨花、且刨花的尺寸是(0.8~1.2)cm×(5~7)cm×(0.01~0.03)cm(宽×长×厚)的刨花板,刨花板200的尺寸是122cm×244cm×2cm(宽×长×厚)。
随后,参照图2所示,制作长木段。将小径级木材通过棒状加工设备制作成正五面体的长木段,长木段的截面形状是内接于半径为5cm的圆的正五边形。然后将长木段锯制成长度是2cm的木段101。与此同时,制作竖木板材的基板。沿刨花板200的宽度和长度方向以冲压、线切割、钻孔等方式开设多个阵列的装配孔104,装配孔104是贯穿孔,木段101能够插入装配孔104中,二者形成0.05~0.08mm的间隙配合。
再后,在木段101的5个立面上涂布胶粘剂后插入装配孔104中。使用的胶粘剂是白胶与热熔胶粉的混合胶粘剂,其中白胶与热熔胶粉的质量比为1:1。混合胶粘剂在胶接木段101和装配孔104的同时,填充二者配合的间隙。混合胶粘剂中的热熔胶粉在热固化过程中发生熔融流动能够达到均匀填充该间隙的目的,并在冷却后可形成具有一定韧性的胶层,从而混合胶粘剂形成胶层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缓冲木段101的湿胀干缩对竖木板材的基板的影响,使竖木板材100的结构更为稳固。刨花板200经过开孔后剩余的部分,以及混合胶粘剂的胶层共同形成了本实施例的填充单元103。
再后,将插设有木段101的刨花板置于热压机中,以155~165℃(例如160±2℃)的热压温度热固化混合胶粘剂,制得竖木板材的毛坯料。
最后,将竖木板材的毛坯料锯制成符合使用要求的尺寸、规格的竖木板材100。
当然竖木板材100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制备得到的,参照图3,例如通过先压制方料120,再切割得到竖木板材100的方式。
首先,取正五面体的长木段110,在两侧具有挡板的连续输送机上并列平铺形成长木段层,铺洒混合物填充长木段110之间的空隙。重复上述动作得到方料坯料,向每层长木段层铺洒的混合物形成的自然混合物层的表面至该层长木段层的表面的距离是长木段层厚度的10%,向最后一层长木段层铺洒的混合物形成的自然混合物层的表面至最后一层长木段层的表面的距离是长木段层厚度的30%。
随后,将方料坯料通过多组压力辊筒进行预压制,压力辊筒的温度是常温,压力是0.9~1.0MPa,多组压力辊筒能够对第一中间产品提供0.5min的持续压力。预压制的工序能够促使混合物均匀的分布在相邻的长木段110的空隙中。
再后,在两侧面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向第一中间产品的两个幅面施加压力以得到方料120。该压力由多组热辊筒提供,热辊筒的温度是125±2℃,压力是2.2~2.3MPa,多组热辊筒能够对第一中间产品提供10min的持续压力。在该压力下,混合物受到压缩形成填充单元103。
再后,以与长木段110的纵向垂直的切割方向锯切方料120从而得到竖木板材100。
最后,将竖木板材100干燥至含水率12~14%,内部含水率偏差小于2%。
将得到竖木板材100,通过功能性药剂的浸渍得到本实施例的功能型竖木板材。浸渍处理是将竖木板材100于常压条件下完全浸泡于药剂池中浸渍45min,功能型药剂是现有技术的防霉剂。将竖木板材100从药剂池中取出后,采用窑式干燥将含水率干燥至12~14%。
参照图4所示,由于主体单元与填充单元的吸湿性能不同,所以浸渍后得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功能型浸渍层900包括主体单元浸渍层901与填充单元浸渍层902,是功能型药剂分别向主体单元、填充单元浸渍渗透形成。本实施例中,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5~1.7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5~0.6mm;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1~1.3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0.7mm。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所示,长木段110是硬阔叶材(栎木)的旋切木芯,形状为圆柱体。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1~1.2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5~0.6mm;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0~1.1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5mm。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长木段110是硬阔叶材(栎木)的旋切木芯,形状为圆柱体;填充物质是木纤维,木纤维的纤维长度是2~3mm。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1~1.2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0.7mm;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0~1.1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mm。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浸渍的工序之前,将竖木板材100通过微波加热隧道,使它在微波环境下预热。微波加热隧道形成的微波环境的温度是58±2℃,预热时间是65s。换言之,竖木板材100在离开微波加热隧道后,主体单元的温度是56~57℃,填充单元的温度是53~54℃。
经过实施例1的常温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2~1.3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0.7mm;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0~1.1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0.7mm。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在随后的浸渍的工序中,药剂池中的功能型药剂是现有技术中的防火阻燃药剂,但是药剂温度维持在60±2℃,浸渍时间是25min。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5~1.6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7~0.8mm;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3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0.7mm。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浸渍后得到中间产品,对中间产品实施面封闭的工序。其中,面封闭的工序是将中间产品置于热压力环境下使中间产品的受到浸渍的表层发生压缩。本实施例中,中间产品的两个表层都发生了压缩,所以需要对两个表层同时或分先后的实施面封闭的工序。具体来说,首先,将热压机的上、下压板加热至147±2℃,并使上、下压板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5mm以内。随后,将中间产品放置在下压板上并快速闭合上压板,无压力预热20s后,上压板加压至表读压力达到2.7MPa,压缩量8%,达到压缩量后保持压力85s。达到保压时间后泄压并等待上、下压板冷却至室温再打开上、下压板。最后,通过窑式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2~14%的本实施例的功能型竖木板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面封闭的工序的设置能够在(1)利用竖木板材100的表面是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所以能够达到相对较大的浸渍深度,以及(2)在微波热环境下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通路进一步被打通的两项的浸渍优势的前提下,避免了因竖木板材100的表面是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同时带来的药剂流失速度较快的问题。达到该目的的手段是通过热压处理使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被压缩部分,一般来说8~10%的压缩量能够实现药剂浸渍的厚度层的全部被压缩,通过使该部分的纤维发生扭曲、折叠等形态的变化,以将木段101、部分木段102的竖向通路发生扭曲、折叠等形态的变化,从而能够部分封闭药剂流失通路,达到减缓药剂流失速度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木材的纵向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所以与胶合固化的纤维材料相比它的压缩难度更大,即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够被压缩。本实施例克服了现有研究的惯性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将微波预热、功能型药剂浸渍、热压处理相配合,从而(1)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填充单元中胶粘剂的热阻隔效果,通过微波热环境后主体单元的温度高于填充单元的温度;进而(2)在浸渍过程中主体单元能够吸收更多的药剂,并使主体单元浸渍层具有更高的浸渍后含水率,一般来说,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的含水率能够达到80~85%,填充单元浸渍层的含水率则为65%左右;此时,(3)热压机的压板作用于竖木板材100的浸渍表面后,相同由于填充单元中胶粘剂的热阻隔效果二者将达到不同的预热温度,主体单元相较于填充单元达到更高的预热温度,结合主体单元的浸渍后含水率更高的含水率条件,使二者能够同时达到屈服点而同时能够被软化、压缩。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利用竖木板材100的特殊结构,同时将微波加热与热压处理相结合,能够同时木材纵向的特点达到提高药剂浸渍量和减缓药剂流失速度的目的。
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6~1.7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7~0.8mm。面封闭的工序之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及其下一定厚度层发生压缩,压缩后的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0.7~0.8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4~0.5mm。从压缩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与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变化差异可以得知,主体单元与填充单元在面封闭的工序中发生压缩的情况略有区别,前者更接近表层密实化压缩,后者更接近于整体密实化压缩。特别的,虽然主体单元浸渍层901和填充单元浸渍层902发生了厚度的压缩,但由于面封闭的工序中,竖木板材100的上下表面均受压板覆盖直至冷却至室温,所以二者的载药量不发生变化,在面封闭的工序中没有药剂流失。在随后的干燥的工序中,将功能型竖木板材的含水率干燥至12~14%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仍为0.7~0.8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4~0.5mm。通过干燥前后的药剂浸渍深度(主体单元浸渍层901、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面封闭的工序的设置对减少、减缓药剂流失的作用。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用于形成木段101的材料是小径级木材,木段101的形状是圆柱体。本实施例的面封闭的工序如下:首先,将热压机的上、下压板加热至142±2℃,并使上、下压板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5mm以内;随后,将中间产品放置在下压板上并快速闭合上压板,无压力预热12s后,上压板加压至表读压力达到2.5MPa,压缩量8%,达到压缩量后保持压力80s。达到保压时间后泄压并等待上、下压板冷却至室温再打开上、下压板。最后,通过窑式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2~14%的本实施例的功能型竖木板材。
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2.1~2.2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8~1.0mm。面封闭的工序之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0.9~1.0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mm。干燥的工序之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仍为0.9~1.0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55mm。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功能型药剂是阻燃药剂和防霉药剂的混用物,其中阻燃药剂和防霉药剂均为市售获得,二者的比例为1:1。
实施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主体单元中的木段101和部分木段102的纵向与竖木板材的表面呈60±5°的角度。特别的,纵向L0与竖木板材100的表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具有方向性,具体是沿竖木板材10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的轴向组成的平面与竖木板材100的表面垂直,沿竖木板材100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的轴向组成的平面与竖木板材100的表面呈60°±5°的角度。与此同时,由于木段101或者部分木段102是具有材间差异的,所以即使按照相同方式组坯,呈角度锯切后得到的竖木板材100中的木段101或部分木段102与表面的角度会有差异,5°之内的误差都是能够被接受的。
浸渍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1.2~1.3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8~1.0mm。面封闭的工序之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是0.65~0.7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6mm。干燥的工序之后,主体单元浸渍层901的厚度为0.62mm,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是0.55mm。
实施例1至9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产品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1)按照公开号为CN104210013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制作得到的六面体竖木板材,并对该种竖木板材浸渍防霉药剂,常温常压浸渍45min后得到对照组1的功能型竖木板材;(2)将普通高密度纤维板于常温常压条件浸渍阻燃药剂45min后得到对照组2的功能型人造板;(3)浸渍深度通过主体单元浸渍层901、填充单元浸渍层902的厚度表达,通过向功能型药剂中添加有色颜料,例如墨水等,观察并测量;(4)药剂流失率通过干燥的工序中发生的药剂流失评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983332200000081
其中,x——药剂流失率,%;
D0——干燥前药剂浸渍深度,mm;
D1——干燥后药剂浸渍深度,mm。
表1.功能型竖木板材的产品性能参数表
Figure BDA0003983332200000082
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木板材,所述竖木板材的至少一个表层是通过功能型药剂浸渍而成的功能型浸渍层;所述竖木板材包括主体单元、填充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木段和/或部分木段,所述木段的纵向与所述复合板材的表面呈角度;所述填充单元是填充物质与胶粘剂的混合物,经密实压制后填充在相邻的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空隙中并粘结连接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型浸渍层包括主体单元浸渍层与填充单元浸渍层,由所述功能型药剂分别向所述主体单元、所述填充单元浸渍渗透形成,所述主体单元浸渍层的厚度是所述填充单元浸渍层1.5~3.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型药剂是阻燃药剂、防霉药剂的一种或混用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段和/或所述部分木段的纵向与所述竖木板材的表面呈50°~90°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段呈圆柱体、棱柱体、立方体或椭圆柱体;或
所述部分木段呈部分圆柱体、部分棱柱体、部分立方体或部分椭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质是颗粒、削片或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用物。
7.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竖木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浸渍的工序,将所述复合板材于常压条件下浸渍所述功能型药剂得到中间产品;
面封闭的工序,将所述中间产品置于热压力环境下使所述中间产品的至少一个表层发生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的工序是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渍的工序之前,将所述复合板材置于微波环境下预热,微波环境的温度是50~60℃,预热时间是50~70s。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封闭的工序是通过温度是140~150℃的热板加热所述中间产品的至少一个表层,预热时间是10~30s;随后向该表层施加压力,压力是2.5~2.7MPa,压制时间是70~90s。
CN202211557758.6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49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7758.6A CN1159498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7758.6A CN1159498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9870A true CN115949870A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8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7758.6A Pending CN1159498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98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1425B (zh) 一种大规格重组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
RU2377123C2 (ru) Способы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аминированных изделий
CN101934548B (zh) 一种人造板及制备方法
CN201141192Y (zh) 一种实木复合地板
US7939156B1 (en) Composite concrete/bamboo structure
CN103072160A (zh) 原态整竹精细化疏解重组层积材及生产工艺方法
CN203045916U (zh) 原态整竹精细化疏解重组层积材
CN203331157U (zh) 一种夹芯结构竹木复合重组结构材
US20040250912A1 (en) Wood profil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WO2021136522A1 (zh) 一种大幅面高强耐候竹木复合材及其制造方法
JP2901841B2 (ja) 積層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15527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mensionally stable cellulosic fibre-based composite board and product
CN115949870A (zh) 一种功能型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1423B (zh) 一种夹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02175A (zh) 高尺寸稳定性结构用木质功能梯度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045387A1 (en) Reinforced foam panel
CN103231424B (zh) 一种空心竹基纤维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44381B (zh) 一种高强货车复合底梁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82573U (zh) 一种空心指接重组竹结构材
CN109808011A (zh) 一种加压浸渍阻燃剂式胶合竹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4482A (zh) 一种高强度的指接结构净醛生态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82556U (zh) 一种空心斜接重组竹结构材
CN115648378B (zh) 一种竹材定向刨花板的铺装热压排潮方法
CN115890833A (zh) 一种竖木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4681A (zh) 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复合交错层积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