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4309A -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4309A
CN115944309A CN202211654469.8A CN202211654469A CN115944309A CN 115944309 A CN115944309 A CN 115944309A CN 202211654469 A CN202211654469 A CN 202211654469A CN 115944309 A CN115944309 A CN 115944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tection
muscle
support angle
deglu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44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4309B (zh
Inventor
叶慧玲
冯晓瑜
杨信
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6544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4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4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吞咽肌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包括,座椅,其包括可调节用于支撑待检测对象的支撑板支撑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检测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部的吞咽肌检测单元、设置于支撑板中部的胸部检测单元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下部的腹部检测单元;分析机构,用于根据各支撑角度所述检测机构取得的数据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验证机构,与所述分析机构相连接,用于将融合后数据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用于通过多角度检测以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

Description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吞咽肌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延髓麻痹的主要症状,是关系到病人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键环节,吞咽过程包括认知期、口腔准备期、口腔吞咽期、咽腔吞咽期和食管吞咽期,正堂的吞咽是神经冲动通过舌咽神经传入至脑干网状结构的吞咽反射中枢,可以把此中枢看作为一个程序控制枢纽,它管理并启动吞咽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一系列神经肌肉运动。如果不能正常地启动吞咽反射,任何一种肌肉运动都不能产生。
当气管,消化道的结构缺陷或神经支配受损时,即使吞咽反射的中枢完整,也会影响咽部这些肌肉活动的正常发生.因此吞咽困难可由吞咽反射中枢木身的障碍引起,也可由于完成该反射其他环节的损害而引起。也可以由调节该反射的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吞咽反射中枢启动管理4种神经肌肉活动,即,腭咽闭合,咽缩肌群收缩、气管保护机制(包括咽上提和喉闭合)和环咽肌群收缩。这4种运动均发生干吞咽期,而目只有在食物经过咽腔一定部位时才能引起相应的运动。正常情况下无论食物黏稠度如何,每一次口腔和咽腔的整个吞咽过程不超过1秒。因此,吞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大脑、神经及口腔、喉部和食道肌肉协同工作来完成。吞咽过程中吞咽肌收缩产生电信号,在体表测量的神经肌肉活动电信号与吞咽功能有着较强的电生理相关性,因此利用表面肌电信号研究吞咽机制一直受到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表面肌电信号成为了一种更加准确、实时、有效的吞咽障碍机理探索、检测和康复的新手段。
中国专利CN 103919548 B公开了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及设备,提出了通过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不同吞咽动作下各吞咽肌所产生的连续的表面肌电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高密度动态电势图;分析判断模块,将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所述高密度动态电势图与标准高密度动态电势图进行比对,对吞咽肌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诊断。但该技术方案未解决多角度吞咽过程中吞咽肌障碍的检测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可以解决无法根据多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融合绘制的肌电活动图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包括:
座椅,其包括可调节用于支撑待检测对象的支撑板支撑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通过调节支撑板的支撑角度,以对待检测对象在各支撑角度上的吞咽情况进行检测;
检测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部的吞咽肌检测单元、设置于支撑板中部的胸部检测单元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下部的腹部检测单元,其中,吞咽肌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颏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检测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二电极;
分析机构,用于根据各支撑角度所述检测机构取得的数据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分析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检测机构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过滤的数据过滤单元以及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的数据处理单元;
验证机构,与所述分析机构相连接,用于将融合后数据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所述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根据所述吞咽肌检测单元获取各支撑角度的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表面肌肌电活动绘制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分别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通过获取各支撑角度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fit1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同时间的振幅FT1相比较,对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当FT1-△f≤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其中,△f为所述数据过滤当预设振幅误差值,i=1,2……n,n为支撑角度调节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时,数据过滤单元将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划分为若干区段,根据分别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确定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与预设离散程度D0相比较,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其中,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并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当前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计算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设定d=((△b1-b0)2+(△b1-b0)2+……+(△bm-b0)2)/m,其中,△b1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一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2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二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m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m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0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时,且去除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的次数大于等于1/5×n,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其中,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不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获取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在总次数的1/2和2/3之间,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1,设定△θ1=△θ×(1-0.25×(2/3×n-g)×(g-1/2×n)/n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获取的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2,设定△θ2=△θ×(1-0.5×(1/2×n-g)/n)。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获取当前支撑角度时,所述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及腹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小压力值的时间T1,所述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及胸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大压力值的时间T2,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W2-△f2<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W1-△f1,且T2-T1小于等于T0,其中,W1为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f1为第一预设压力误差值,T0为预设时间差参考值,W2为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误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二预设条件下,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W1-△f1<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W2+△f2,且T2-T1小于等于T0。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三预设调节为T2-T1大于T0。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保留后的各检测数据绘制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进行融合,所述验证机构获取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重合度h,并将获取的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其中,
当h≤H1,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严重的吞咽障碍;
当H1<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一般的吞咽障碍;
当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不存在吞咽障碍;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预设重合度H,设定第一预设重合度H1,第二预设重合度H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三个检测单元,分别对待检测对象的脖颈处、胸部及腹部进行检测,根据吞咽机检测单元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情况,根据胸腹检测单元获取待检测对象吞咽过程中的呼吸情况,并与吞咽过程是否协调,以判定待检测对象吞咽是否存在障碍,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调节支撑角度的支撑板,对待检测对象在不同支撑角度下的吞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吞咽肌是否产生障碍,此外,本发明设置的分析机构具有对检测数据进行过滤的数据过滤单元,以去除异常数据,用以取得真实准确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将取得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标准图相比较,判定待检测对象是否发生吞咽肌障碍。
尤其,本发明通过设置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对吞咽肌检测单元获取的各支撑角度的颌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表面肌肌电活动绘制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将各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上第一预设检测时间的振幅与通过大数据综合绘制的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相同检测时间的振幅相比较,确定对检测数据进行保留或过滤,其中,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在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范围内,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而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小于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则选取第一过滤方式,以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离散程度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而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大于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则选取第二过滤方式,以胸部检测单元和腹部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
尤其,本发明在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时,将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图示划分为若干个区段,分别获取各区段当前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振幅差值的绝对值,以设定的公式获取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的数据离散程度,并将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与预设离散程度相比较,以明确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在具有特征的检测时间内与标准图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若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离散程度,则判定获取的检测数据与标准图在数据趋势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则保留当前数据,若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大于预设离散程度,则判定获取的检测数据与标准图存在较大的差异,则判定当前数据存在异常,将当前数据进行删除,同时在去除数据的次数超过预设值后,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至进行调节,以确定不同支撑角度的吞咽肌吞咽过程中的肌群是否存在异常。
尤其,本发明在去除的检测数据次数大于总调节次数的1/5时,根据保留检测数据的次数以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更为精细的确定吞咽肌在各支撑角度处的吞咽是否存在障碍,更具体的,当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大于总次数的2/3,说明当前支撑角度梯度变化与待检测对象较为适配,无需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而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在总次数1/2和2/3之间,则小幅度的缩小支撑角度的梯度变化量,以修正吞咽肌肌电活动振幅较标准图不均匀,即吞咽肌肌电活动变化趋势存在异常的问题,而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小于总数的1/2时,则大幅度的缩小支撑角度的梯度变化量。
尤其,本发明在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检测数据判定是否过滤时,设置有三个预设条件,分别对处于不同条件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在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大于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且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表征吞咽过程中腹部的呼吸符合标准,在此条件下,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小于等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或大于等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则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问题,将当前检测数据去除,当获取的最大压力值在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范围内,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校验意义,将当前检测数据保留;在胸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小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且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表征吞咽过程中,胸部的呼吸符合标准,在此条件下,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则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问题,将当前检测数据去除,保留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在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范围内的检测数据;而在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无论各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结果如何,均将检测数据去除。
尤其,本发明在确定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保留或过滤后,数据处理单元将保留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绘制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进行融合形成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获取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重合度,将该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相比较,对待检测对象吞咽障碍进行判定,其中,当获取的重合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重合度,将待检测对象的吞咽障碍判定为严重,当获取的重合度在第一预设重合度和第二预设重合度之间,将待检测对象吞咽障碍判定为一般,当获取的重合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重合度,待检测对象无吞咽障碍。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吞咽肌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胸部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座椅,其包括可调节用于支撑待检测对象的支撑板1支撑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8,所述角度调节单元通过调节支撑板的支撑角度,以对待检测对象在各支撑角度上的吞咽情况进行检测,所述支撑板可以为一滑杆,用于调节支撑板上检测机构的位置以与待检测的对象脖颈、胸部、腹部位置相对应;检测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部的吞咽肌检测单元3、设置于支撑板中部的胸部检测单元5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下部的腹部检测单元7,用于检测吞咽肌肌电活动的所述吞咽肌检测单元通过第一套环2与支撑板相连接,用于检测胸部压力值的所述胸部检测单元通过第二套环4与支撑板相连接,用于检测腹部压力值的所述腹部检测单元通过第三套环6与支撑板相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吞咽肌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所述吞咽肌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颏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一电极32以及用于检测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二电极31;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胸部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包括压力监测器10,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胸部检测单元和腹部检测单元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示意图,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分析机构,用于根据各支撑角度所述检测机构取得的数据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分析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检测机构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过滤的数据过滤单元以及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的数据处理单元;验证机构,与所述分析机构相连接,用于将融合后数据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支撑板的支撑角度为支撑板与垂直于座椅方向所呈的锐角,支撑角度梯度变化量为10°-15°。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待检测对象进行吞咽肌障碍检测时,待检测对象置于坐垫上9,将吞咽肌检测单元与待检测对象的脖颈相接触,将胸部检测单元将待检测对象的胸部相接触,将腹部检测单元与待检测对象的腹部相接触,当单次支撑板支撑角度增加值为15°时,使支撑板的支撑角度处于0°、15°、30°、45°、60°、75°以及90°,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分别通过获取支撑角度吞咽肌检测单元、胸部检测单元以及腹部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绘制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以确定支撑角度对吞咽情况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对吞咽肌监测方式不作限定,可以对待检测对象进行干吞咽或湿吞咽进行综合检测。
其中,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三个检测单元,分别对待检测对象的脖颈处、胸部及腹部进行检测,根据吞咽机检测单元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情况,根据胸腹检测单元获取待检测对象吞咽过程中的呼吸情况,并与吞咽过程是否协调,以判定待检测对象吞咽是否存在障碍,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调节支撑角度的支撑板,对待检测对象在不同支撑角度下的吞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待检测对象的吞咽肌是否产生障碍,此外,本发明设置的分析机构具有对检测数据进行过滤的数据过滤单元,以去除异常数据,用以取得真实准确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将取得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标准图相比较,判定待检测对象是否发生吞咽肌障碍。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所述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根据所述吞咽肌检测单元获取各支撑角度的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表面肌肌电活动绘制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分别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通过获取各支撑角度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fit1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同时间的振幅FT1相比较,对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当FT1-△f≤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其中,△f为所述数据过滤当预设振幅误差值,i=1,2……n,n为支撑角度调节次数。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设置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对吞咽肌检测单元获取的各支撑角度的颌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表面肌肌电活动绘制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将各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上第一预设检测时间的振幅与通过大数据综合绘制的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相同检测时间的振幅相比较,确定对检测数据进行保留或过滤,其中,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在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范围内,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而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小于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则选取第一过滤方式,以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离散程度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而在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大于吞咽表面肌电标准图振幅,则选取第二过滤方式,以胸部检测单元和腹部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通过大数据采集的正常成人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吞咽时肌电活动值绘制。
其中,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时,数据过滤单元将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划分为若干区段,根据分别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确定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与预设离散程度D0相比较,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其中,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并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当前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计算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设定d=((△b1-b0)2+(△b1-b0)2+……+(△bm-b0)2)/m,其中,△b1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一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2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二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m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m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0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平均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时,将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图示划分为若干个区段,分别获取各区段当前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振幅差值的绝对值,以设定的公式获取第一预设检测时间内的数据离散程度,并将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与预设离散程度相比较,以明确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在具有特征的检测时间内与标准图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若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小于等于预设离散程度,则判定获取的检测数据与标准图在数据趋势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则保留当前数据,若获取的数据离散程度大于预设离散程度,则判定获取的检测数据与标准图存在较大的差异,则判定当前数据存在异常,将当前数据进行删除,同时在去除数据的次数超过预设值后,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至进行调节,以确定不同支撑角度的吞咽肌吞咽过程中的肌群是否存在异常。
其中,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时,且去除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的次数大于等于1/5×n,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其中,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不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
当1/2×n<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1,设定△θ1=△θ×(1-0.25×(2/3×n-g)×(g-1/2×n)/n2);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1/2×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2,设定△θ2=△θ×(1-0.5×(1/2×n-g)/n)。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去除的检测数据次数大于总调节次数的1/5时,根据保留检测数据的次数以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更为精细的确定吞咽肌在各支撑角度处的吞咽是否存在障碍,更具体的,当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大于总次数的2/3,说明当前支撑角度梯度变化与待检测对象较为适配,无需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而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在总次数1/2和2/3之间,则小幅度的缩小支撑角度的梯度变化量,以修正吞咽肌肌电活动振幅较标准图不均匀,即吞咽肌肌电活动变化趋势存在异常的问题,而检测结果保留次数小于总数的1/2时,则大幅度的缩小支撑角度的梯度变化量。
其中,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获取当前支撑角度时,所述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及腹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小压力值的时间T1,所述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及胸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大压力值的时间T2,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W2-△f2<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W1-△f1,且T2-T1小于等于T0,其中,W1为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f1为第一预设压力误差值,T0为预设时间差参考值,W2为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误差值。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二预设条件下,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W1-△f1<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W2+△f2,且T2-T1小于等于T0。
其中,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三预设调节为T2-T1大于T0。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检测数据判定是否过滤时,设置有三个预设条件,分别对处于不同条件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在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大于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且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表征吞咽过程中腹部的呼吸符合标准,在此条件下,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小于等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或大于等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则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问题,将当前检测数据去除,当获取的最大压力值在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范围内,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校验意义,将当前检测数据保留;在胸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小于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且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表征吞咽过程中,胸部的呼吸符合标准,在此条件下,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则说明当前检测数据存在问题,将当前检测数据去除,保留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在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范围内的检测数据;而在胸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与腹部检测单元检测最大压力值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差参考值,无论各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结果如何,均将检测数据去除。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保留后的各检测数据绘制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进行融合,所述验证机构获取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重合度h,并将获取的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其中,
当h≤H1,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严重的吞咽障碍;
当H1<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一般的吞咽障碍;
当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不存在吞咽障碍;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预设重合度H,设定第一预设重合度H1,第二预设重合度H2。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确定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保留或过滤后,数据处理单元将保留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绘制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进行融合形成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并获取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重合度,将该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相比较,对待检测对象吞咽障碍进行判定,其中,当获取的重合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重合度,将待检测对象的吞咽障碍判定为严重,当获取的重合度在第一预设重合度和第二预设重合度之间,将待检测对象吞咽障碍判定为一般,当获取的重合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重合度,待检测对象无吞咽障碍。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其包括可调节用于支撑待检测对象的支撑板支撑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单元通过调节支撑板的支撑角度,以对待检测对象在各支撑角度上的吞咽情况进行检测;
检测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部的吞咽肌检测单元、设置于支撑板中部的胸部检测单元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下部的腹部检测单元,其中,吞咽肌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颏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检测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第二电极;
分析机构,用于根据各支撑角度所述检测机构取得的数据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分析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检测机构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过滤的数据过滤单元以及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的数据处理单元;
验证机构,与所述分析机构相连接,用于将融合后数据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吞咽肌障碍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所述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绘制模块根据所述吞咽肌检测单元获取各支撑角度的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表面肌肌电活动绘制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分别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比较,通过获取各支撑角度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吞咽肌肌电活动图的振幅fit1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相同时间的振幅FT1相比较,对各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当FT1-△f≤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it1≥FT1-△f,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
其中,△f为所述数据过滤当预设振幅误差值,i=1,2……n,n为支撑角度调节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一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时,数据过滤单元将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吞咽肌肌电活动图划分为若干区段,根据分别获取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确定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与预设离散程度D0相比较,确定是否过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其中,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保留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
当d>D0,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并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当前支撑角度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计算第一预设检测时间t1内的数据离散程度d,设定d=((△b1-b0)2+(△b1-b0)2+……+(△bm-b0)2)/m,其中,△b1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一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2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二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m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第m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b0为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各区段振幅的差值绝对值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检测数据时,且去除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的次数大于等于1/5×n,数据过滤单元根据各支撑角度检测数据结果确定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其中,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不对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进行调节;
当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获取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在总次数的1/2和2/3之间,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1,设定△θ1=△θ×(1-0.25×(2/3×n-g)×(g-1/2×n)/n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获取的支撑角度检测结果保留次数g≤2/3×n,数据过滤单元缩小单次支撑角度增加值△θ至△θ2,设定△θ2=△θ×(1-0.5×(1/2×n-g)/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选取第二过滤方式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获取当前支撑角度时,所述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及腹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小压力值的时间T1,所述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及胸部检测单元检测到最大压力值的时间T2,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W2-△f2<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F2≥W2+△f2,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腹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小压力值F1>W1-△f1,且T2-T1小于等于T0,其中,W1为预设腹部最小压力值,△f1为第一预设压力误差值,T0为预设时间差参考值,W2为预设胸部最大压力值,△f2为第二预设压力误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二预设条件下,确定是否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过滤,其中,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W1-△f1<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保留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当F1≥W1+△f1,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对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胸部检测单元获取的最大压力值F2<W2+△f2,且T2-T1小于等于T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过滤单元所述数据过滤单元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数据过滤单元判定去除当前支撑角度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三预设调节为T2-T1大于T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将保留后的各检测数据绘制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进行融合,所述验证机构获取融合后的吞咽肌肌电活动图与吞咽肌肌电活动标准图的重合度h,并将获取的重合度与预设重合度相比较,确定待检测对象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其中,
当h≤H1,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严重的吞咽障碍;
当H1<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存在一般的吞咽障碍;
当h≥H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判定待检测对象不存在吞咽障碍;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预设重合度H,设定第一预设重合度H1,第二预设重合度H2。
CN202211654469.8A 2022-12-22 2022-12-22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115944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469.8A CN115944309B (zh) 2022-12-22 2022-12-22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469.8A CN115944309B (zh) 2022-12-22 2022-12-22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309A true CN115944309A (zh) 2023-04-11
CN115944309B CN115944309B (zh) 2023-07-18

Family

ID=8589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4469.8A Active CN115944309B (zh) 2022-12-22 2022-12-22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430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2383B2 (en) * 1998-03-18 2003-03-11 Sean R. Malone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processing EMG signals
AU2003902868A0 (en) * 2003-06-06 2003-06-26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Muscle assessment
US20140163412A1 (en) * 2012-12-11 2014-06-12 Vibrado Technologies, Inc. Myography method and system
US20150217112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habilitation system
KR101542543B1 (ko) * 2014-09-24 2015-08-06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시각적 근전도 바이오피드백을 이용한 선택적 근 재교육 시스템
JP2017140198A (ja) * 2016-02-09 2017-08-17 Kddi株式会社 筋電信号を用いて顔表情を高い精度で識別する装置、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JP2018139630A (ja) * 2017-02-24 2018-09-13 Kddi株式会社 単位空間からの離隔度合いで判定を行う生体信号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047791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郑州大学 一种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起始时刻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11714123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人体腰背部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12089563U (zh) * 2020-01-23 2020-12-08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评估和治疗环咽肌失迟缓的球囊扩张装置
KR102232491B1 (ko) * 2020-09-01 2021-03-30 주식회사 햅코리아 표면 근전도 센서를 이용한 개인 맞춤형 졸음 판단 방법
CN114587934A (zh) * 2022-03-15 2022-06-07 深圳大学 一种肌电自适应改变压力阈值的手指背伸训练系统
CN114699297A (zh) * 2022-03-24 2022-07-05 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穿戴腹肌外甲装置、系统及其用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2383B2 (en) * 1998-03-18 2003-03-11 Sean R. Malone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processing EMG signals
AU2003902868A0 (en) * 2003-06-06 2003-06-26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Muscle assessment
US20140163412A1 (en) * 2012-12-11 2014-06-12 Vibrado Technologies, Inc. Myography method and system
US20150217112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habilitation system
KR101542543B1 (ko) * 2014-09-24 2015-08-06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시각적 근전도 바이오피드백을 이용한 선택적 근 재교육 시스템
JP2017140198A (ja) * 2016-02-09 2017-08-17 Kddi株式会社 筋電信号を用いて顔表情を高い精度で識別する装置、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JP2018139630A (ja) * 2017-02-24 2018-09-13 Kddi株式会社 単位空間からの離隔度合いで判定を行う生体信号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1047791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郑州大学 一种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起始时刻识别方法与装置
CN212089563U (zh) * 2020-01-23 2020-12-08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评估和治疗环咽肌失迟缓的球囊扩张装置
CN111714123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人体腰背部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KR102232491B1 (ko) * 2020-09-01 2021-03-30 주식회사 햅코리아 표면 근전도 센서를 이용한 개인 맞춤형 졸음 판단 방법
CN114587934A (zh) * 2022-03-15 2022-06-07 深圳大学 一种肌电自适应改变压力阈值的手指背伸训练系统
CN114699297A (zh) * 2022-03-24 2022-07-05 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穿戴腹肌外甲装置、系统及其用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309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5559A1 (ko) Fmcw 레이더를 이용한 위치 추적 및 호흡 패턴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Sinderby et al. Automatic assessment of electromyogram quality
US1168453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algorithm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evoked potentials
US6415174B1 (en) ECG derived respiratory rhythms for improved diagnosis of sleep apnea
US89059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ment of sleep disorders
KR101868888B1 (ko) 비강압력신호를 이용한 수면호흡장애 환자의 수면/각성 분류 장치 및 방법
SE533075C2 (sv) Respiratoranordning för automatisk styrning av ett respiratorsystem
DK177536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eizures
Mayer et al. Simultaneous laboratory-based comparison of ResMed Autoset with polysom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sleep apnoea/hypopnoea syndrome
AU2005277038A1 (en) Detection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WO2014094415A1 (zh) 基于生物电阻抗的睡眠呼吸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EP1729636A1 (en) Non-invasive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inspiratory effort
WO2019182273A1 (ko) 수면 무호흡 중증도 검사 장치
JP2007527767A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自己解釈型内臓筋電図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971724A (zh) 入睡点检测方法
Estrada et al. Onset and offset estimation of the neural inspiratory time in surface diaphragm electromyography: a pilot study in healthy subjects
CN115944309A (zh) 吞咽肌障碍的检测装置
CN112089413A (zh) 一种阻塞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筛查系统
Berry et al. Use of chest wall EMG to classify hypopneas as obstructive or central
Tong et al. Detection of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with ECG derived respira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
EP3749189A1 (en) Analysis of spreading depolarization waves
CA2674500A1 (en) Wireless temporal-spatial mobility and electrocardiogram analyz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2438516B (zh) 实时检测机能循环活动的信号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4668407B (zh) 一种基于bcg信号的睡眠呼吸暂停初筛系统
Ibrahim et al. SleepPal: A Sleep Monitoring System for Body Movement and Sleep Posture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