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3717A -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3717A
CN115943717A CN202080102227.0A CN202080102227A CN115943717A CN 115943717 A CN115943717 A CN 115943717A CN 202080102227 A CN202080102227 A CN 202080102227A CN 115943717 A CN115943717 A CN 115943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ode
cell
network
macro access
traffic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22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英
云特·奥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594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3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4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hierarchy levels, e.g. Master Evolved Node B [MeNB] or Secondary Evolved node B [S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3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taking into account loading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机制。方法由网络节点控制器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异构网络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该方法包括通过根据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的小区成形波束,在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

Description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技术领域
本文呈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方法、网络节点控制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对于给定的通信协议、其参数和部署通信网络的物理环境,可能存在获取良好性能和容量的挑战。
例如,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相对于被服务用户的数量,增加容量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除了已经存在的宏接入节点之外还部署微接入节点来增加现有通信网络的密度。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在高用户需求时增加容量,并覆盖宏接入节点没有充分覆盖的区域。包括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的混合的通信网络通常被称为异构网络。
异构网络的一个挑战是确保微接入节点为全部业务需求的足够部分提供服务。因此,一个挑战是确保微接入节点能够为足够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异构网络中,用户(诸如用户装置;UE)通常驻留在由最强的接收下行链路(DL)信号所服务的小区上。通常,宏接入节点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比微接入节点的EIRP高得多,因为与宏接入节点相比,微接入节点通常具有较小的发射功率和较小的无线电硬件。其结果是,大部分用户将驻留在由宏接入节点所服务的小区上。
在基于长期演进(LTE)的电信系统中,被称为小区范围扩展(CRE)的参数引入了微接入节点的小区选择偏移,以扩展微接入节点的小区范围。利用这种机制,一个负面影响是增加了由微接入节点服务的DL中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干扰。进一步,设置适合不同网络配置和业务负载的合适的CRE值可能具有挑战性。
在基于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的电信系统中,小区范围取决于对由接入节点传输的同步信号块(SSB)的测量。诸如LTE中使用的CRE的小区选择偏移可以在5G NR系统中重复使用。但是如上所述,选择合适的CRE值来适应所有业务负载和不同的网络配置可能具有挑战性。
因此,仍然需要用于在异构网络中分配总体业务需求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文中实施例的目的是实现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总体业务需求的有效分配。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了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方法。该方法由网络节点控制器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异构网络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该方法包括通过根据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的小区成形波束,在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
根据第二方面,提出了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网络节点控制器。网络节点控制器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网络节点控制器获取异构网络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网络节点控制器通过根据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的小区成形波束,在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
根据第三方面,提出了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网络节点控制器。网络节点控制器包括被配置成获取异构网络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的获取模块。网络节点控制器包括分配模块,分配模块被配置成通过根据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的小区成形波束,在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
根据第四方面,提出了用于在异构网络中的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分配业务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网络节点控制器上运行时,使网络节点控制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第五方面,提出了包括根据第四方面的计算机程序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利地,这些方面能够在异构网络中有效地分配总体业务需求。
有利地,这些方面能够稳健地扩展异构网络中的总体容量。
有利地,这些方面能够减少微接入节点和由微接入节点服务的用户(诸如小区边缘用户)所经受的干扰。
所附实施例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公开内容、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变得显而易见。
通常,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它们在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本文中另有明确限定。所有对“一/该(所述)元件、装置、部件、手段、模块、步骤等”的引用应当公开解释为指代元件、装置、部件、手段、模块、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按照公开的确切顺序来执行,除非明确说明。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概念,在附图中:
图1、图3和图4是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控制器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控制器的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个示例;
图8是图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电信网络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图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主机计算机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无线电基站与终端装置通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概念,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概念的某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在整个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虚线所图示的任何步骤或者特征应当被认为是可选的。
图1是图示出可以应用本文中呈现的实施例的异构网络100a的示意图。异构网络100a包括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节点B(NB)、演进节点B(eNB)、gNB或者接入点。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异构网络100a可以包括多个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任何特定数量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只要在异构网络100a中存在至少一个宏接入节点110和至少一个微接入节点120。
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可操作地连接到核心网络150,核心网络150又可操作地连接到服务数据网络160(诸如互联网)。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操作至少部分地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控制。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进一步细节将在下文公开。
宏接入节点110被配置成在第一服务区域130中提供服务,并且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在第二服务区域140中提供服务。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服务区域140与第一服务区域130至少部分地重叠。在图1的说明性示例中,第二服务区域140是第一服务区域130的子区域。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向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或者服务。用户可以是便携式无线装置、移动站、移动电话、手机、无线本地环路电话、用户装置(UE)、智能手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配备网络的传感器、配备网络的车辆、物联网(IoT)装置等。每个用户通常由接入节点110、120提供服务,针对接入节点110、120测量某些类型的参考信号(诸如SSB)的最强信号电平。
宏接入节点110被配置成在第一频带中操作,并且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在第二频带中操作。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至少部分地重叠。在其他示例中,第二频率范围是第一频率范围的子范围。
如上所述,仍然需要用于在异构网络100a中分配总体业务需求的机制。
更详细地,在一些部署场景中(诸如在城市环境中),现有的通信网络密度被增加以满足增长的业务需求,诸如对于移动宽带应用。通过部署更多的宏接入节点110和/或通过部署微接入节点120,可以使现有的通信网络密度被增加,从而产生异构网络100a。在多种情况下,添加的微接入节点120不是为了覆盖扩展而部署的,而是为了增强网络容量。这意味着各个小区的服务区域可能重叠,如图1的说明性示例中所示。这可能引起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的小区间干扰。
尽管宏接入节点110可能被提供有诸如有源天线系统(AAS)的先进的天线系统,但是微接入节点120由于它们在大小、重量、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可能不具有这样的AAS或者仅具有大小相对较小的AAS。同样,微接入节点120的辐射功率相对于宏接入节点110的辐射功率而言相对较低。此外,宏接入节点110通常垂直安装在高处(诸如屋顶之上),由于更有利的传输特性,这往往会扩展传输范围。这意味着宏接入节点110的服务区域通常可能明显大于微接入节点120的服务区域。
由于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不对称服务区域,对于微接入节点120来说,拾取全部业务的足够部分可能具有挑战性。这样的场景可以受益于在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有效分配业务的手段。
因此,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异构网络100a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机制。为了获取这种机制,提供了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的方法、包括代码(例如,采用计算机程序的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代码当在网络节点控制器200上运行时,使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该方法。
图2是图示出用于在异构网络100a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有利地,该方法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720。
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基于在异构网络100a的接入节点110、120之间引导业务。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的业务的最佳份额取决于诸如功率不均衡、天线系统的差异、部署密度等的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业务负载,其在本地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动态地变化。因此,假设小区成形取决于异构网络100a中的当前业务负载。因此,网络节点控制器200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2:
S102:网络节点控制器200获取异构网络100a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
然后,根据业务负载来调整确定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形状的波束。因此,网络节点控制器200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4:
S104:网络节点控制器200通过根据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来在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
在这方面,取决于实施方式,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被配置成自身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或者被配置成指示宏接入节点110自身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
这使得用户能够在高业务负载下从宏接入节点110转移到由微接入节点120服务。这进而允许在低业务负载下利用最佳可用服务接入节点(通常是宏接入节点110)来服务用户,同时使得宏接入节点110能够被卸载,并且网络容量随着业务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现在将公开与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的在异构网络100a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进一步细节相关的实施例。
一般来说,小区成形波束是传输参考信号的波束。小区成形波束构成了小区的服务区域。小区成形波束用于传送控制信道、测量、初始小区搜索以及参考信号。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区成形波束由宏接入节点110在其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波束来定义。
业务负载可能存在不同的定义。在一些方面,业务负载由频谱资源利用来定义。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业务负载由异构网络100a中的频谱资源利用、每个小区服务的业务量(根据每个小区的总当前业务量(以比特/秒为单位)或每单位面积的业务(以比特/秒为单位)来定义。
接下来将公开可以如何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的其他方面。
在一些方面,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以减小宏接入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30,其中宏接入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30与微接入节点120的服务区域140重叠。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服务于第一服务区域130的小区成形波束,其中第一服务区域130与第二服务区域140重叠。
现在将公开如何如步骤S104中那样调整小区成形波束的其他方面。在一些方面,通过功率调整来调整小区成形波束。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小区成形波束的功率来调整小区成形波束。在这方面,小区成形波束的功率降低随着业务负载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中调整功率包括从默认功率水平降低小区成形波束的功率,并且其中当前业务负载越高,小区成形波束的功率降低得越多。
在一些方面,通过重新配置的波束形成权重来调整小区成形波束。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小区成形波束的波束形成权重来调整小区成形波束。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输出功率和/或通过重新配置波束形成权重来调整小区形状。尽管不一定如此,但是天线方向性增益甚至可以被调整,使得小区成形波束的子集将被完全去除,例如通过将小区成形波束中的一些的功率或者波束形成权重设置为零。
不同组的波束形成权重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根据业务负载来选择,或者重新计算以根据业务分配来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30。
在一些方面,如步骤S104中那样调整小区成形波束包括调整宏接入节点110所使用的波束数量。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小区成形波束包括将至少一个小区成形波束分成两个新的小区成形波束。两个新的小区成形波束可能具有互不相同的波束形状(通过不具有相同的波束形成权重)和/或大小(通过不被馈送相同的功率量)。
在一些方面,并不是宏接入节点110的所有小区成形波束都被调整。接下来将公开宏接入节点110的哪些小区成形波束可以被调整的其他方面。
在一些方面,通过调整指向下方(例如,朝向街道水平)的垂直波束来调整小区形状。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具有垂直向下指向的小区成形波束被调整。这样的实施例服务于微接入节点120被部署在服务于户外和建筑物较低楼层上的用户的街道水平的场景。通过减少宏接入节点110在低海拔处的覆盖,用户被卸载到微接入节点120,这意味着宏接入节点110可以服务于建筑物较高楼层的用户。这样的场景在图3中图示出,图3在(a)、(b)和(c)处图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包括部署在由建筑物限定的城市环境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异构网络100b、100c、100d,建筑物中的一个以附图标记330来标识。在图3(a)中,宏接入节点110在垂直的小区成形波束310中通信,并且微接入节点120在波束320中通信。可以看出,小区成形波束310中的传输将干扰波束320中的传输(和接收)。因此,在图3(b)中,小区成形波束310已经通过被分成两个小区成形波束310a、310b来调整。小区成形波束310b中的传输,而不是小区成形波束310a中的传输,将干扰波束320中的传输(和接收)。因此,在图3(c)中,小区成形波束310b的天线方向性增益已经被调整,得到小区成形波束310b’,从而避免了对波束320的干扰。
在一些方面,小区形状通过在特定波束指向上调整水平波束来调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具有水平指向的小区成形波束的子集被调整。这样的实施例服务于微接入节点120被部署在特定位置的场景,诸如(与具有相对较少用户的废弃工厂相比)具有相对较多用户的繁忙城镇广场。这允许微接入节点120服务于位于繁忙城镇广场处的用户,而宏接入节点110可以使用其资源来服务于位于其他地方的剩余用户。这样的场景在图4中图示出,图4在(a)和(b)处图示出如图1所示的包括部署在由建筑物限定的城市环境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异构网络100e、100f,建筑物中的一个以附图标记330来标识。在图4(a)中,宏接入节点110在两个水平小区成形波束310c、310d中通信,并且微接入节点120在波束320中通信。可以看出,小区成形波束310c中的传输将干扰波束320中的传输(和接收)。因此,在图3(b)中,小区成形波束310c的天线方向性增益已经被调整,得到小区成形波束310c’,从而避免了对波束320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具有垂直向下指向的那些小区成形波束和具有水平指向的小区成形波束的子集的组合。这可能是在城市场景中的情况,其中用户在垂直域中广泛分布但集中在水平域中的几个地方,在水平域中可以部署微接入节点120以增加网络容量。
在一些方面,仅考虑宏接入节点110的业务负载。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业务负载仅与宏接入节点110的当前业务负载有关。更详细地,随着宏接入节点110的业务负载增加,宏接入节点110变得越来越过载。因此,业务中的一部分可以被转移到微接入节点120。这可以通过以上公开的对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的调整来实现。因此,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形状可以根据业务负载进行调整。
当宏接入节点110的业务负载达到特定阈值水平时,可以激活小区形状的调整。类似地,小区形状的调整可以在低业务负载时被停用。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默认波束形状调整小区成形波束。从默认波束形状调整小区成形波束是由宏接入节点110的当前业务负载高于第一阈值而触发的。
在低业务负载下,如果要获取高用户吞吐量,则优选的配置可以是为用户提供最佳可能的链路,这在许多情况下是由宏接入节点110提供的。进一步,在这方面,为了在非常低的业务负载下具有可实现的吞吐量(例如,产生高用户体验),可以在低业务负载下停用在宏接入节点110处的任何激活的功率回退。因此,当当前业务负载低于第二阈值时,可以将小区成形波束调整回默认波束形状。第二阈值低于第一阈值。进一步,在这方面,在低业务负载的情况下,出于能量效率的目的,微接入节点120甚至可以完全关闭。因此,只要宏接入节点110能够为其所有用户提供足够高的服务质量,宏接入节点110就可以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
在其他方面,考虑(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总体业务负载。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业务负载与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的组合的当前业务负载有关。
图5以多个功能单元的形式示意性地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部件。处理电路210使用能够执行例如以存储介质230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710(如图7中所示)中的软件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的任意组合来提供。处理电路210还可以被提供为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具体地,处理电路210被配置成使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如上所公开的操作或步骤组。例如,存储介质230可以存储操作组,并且处理电路210可以被配置成从存储介质230检索操作组,以使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操作组。操作组可以作为可执行指令组来提供。
因此,处理电路210由此被布置成执行本文中公开的方法。存储介质230还可以包括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者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一个或者组合的永久存储器。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被配置用于与异构网络100的其他实体、功能、节点和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220。这样,通信接口220可以包括包含模拟和数字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发射器和接收器。处理电路210例如通过向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通过从通信接口220接收数据和报告以及通过从存储介质230检索数据和指令来控制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一般操作。省略了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其他部件以及相关功能,以免混淆本文中呈现的概念。
图6以多个功能模块的形式示意性地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部件。图6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包括多个功能模块;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2的获取模块210a和被配置成执行步骤S104的分配模块210b。图6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可选的功能模块(如由功能模块210c所表示)。一般而言,每个功能模块210a-210c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以硬件实现,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借助于软件实现,即,后一个实施例具有存储在存储介质230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在处理电路上运行时,使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以上结合图6提到的对应的步骤。还应当提到的是,即使模块与计算机程序的一部分相对应,但它们也不需要是其中的独立模块,但是它们在软件中实现的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或者所有功能模块210a-210c可以由处理电路210实现,可能与通信接口220和/或存储介质230协作。处理电路210因此可以被配置成从存储介质230取得由功能模块210a-210c提供的指令并执行这些指令,从而执行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步骤。
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作为独立装置或者作为至少一个另外的装置的一部分来提供。例如,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节点中或者核心网络150的节点中提供。在这方面,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可以是宏接入节点110的一部分,与宏接入节点110集成在一起,或者与宏接入节点110并置。可替代地,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功能可以分布在至少两个装置或者节点之间。这至少两个节点或者装置可以是同一网络部分(例如(无线电)接入网或者核心网络150)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分布在至少两个这样的网络部分之间。一般而言,与不需要实时执行的指令相比,需要实时执行的指令可以在可操作地更靠近小区的装置或者节点中执行。
因此,指令的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的第一部分可以在第一装置中执行,并且指令的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第二装置中执行;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可以在其上执行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的指令的任何特定数量的装置。因此,根据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由驻留在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来执行。因此,尽管图5中图示出单个处理电路210,但是处理电路210可以分布在多个装置或者节点当中。这同样适用于图6的功能模块210a-210c和图7的计算机程序720。
图7示出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3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710的一个示例。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30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720,计算机程序720可以使处理电路210以及与其可操作地耦接的实体和装置(诸如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执行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720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710因此可以提供用于执行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步骤的手段。
在图7的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710被图示出为诸如CD(压缩盘)或者DVD(数字通用盘)或者蓝光盘的光盘。计算机程序产品710还可以被实施为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存储器,并且更具体地,被实施为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者闪存(诸如小型闪存)的外部存储器中的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因此,虽然计算机程序720在这里示意性地示出为所描绘的光盘上的轨道,但是计算机程序720可以以适合于计算机程序产品710的任何方式存储。
图8是图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中间网络420连接到主机计算机430的电信网络的示意图。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包括包含诸如图1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接入网络411以及诸如图1中的核心网络150的核心网络414的电信网络410(诸如3GPP类型的蜂窝网络)。接入网络411包括诸如NB、eNB、gNB的多个无线电接入网节点412a、412b、412c(与图1的接入节点110、120相对应)或者其他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无线接入点限定对应的覆盖区域或小区413a、413b、413c。每个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412a、412b、412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415可连接到核心网络414。位于覆盖区域413c中的第一UE 491被配置成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网络节点412c或者被对应的网络节点412c寻呼。覆盖区域413a中的第二UE 492可以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网络节点412a。虽然在该示例中图示出多个UE 491、4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单独的UE在覆盖区域中的情况或者单独的终端装置连接到对应的网络节点412的情况。
电信网络410本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430,主机计算机430可以实施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作为服务器群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430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拥有或者控制,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操作或者代表服务提供商操作。电信网络410和主机计算机430之间的连接421和422可以直接从核心网络414延伸到主机计算机430,或者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420。中间网络420可以是公共、私有或者托管网络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组合;中间网络420(如果有)可以是主干网络或者互联网;具体地,中间网络42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图8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连接的UE 491、492和主机计算机430之间的连接。连接可以被描述为过顶(OTT)连接450。主机计算机430和连接的UE 491、492被配置成使用接入网络411、核心网络414、任何中间网络420和可能的其他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经由OTT连接450传送数据和/或信令。在OTT连接450所经过的参与通信装置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上,OTT连接450可以是透明的。例如,网络节点412可以不被通知或者不需要被通知关于传入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其中源自主机计算机430的数据被转发(例如,移交)到连接的UE 491。类似地,网络节点412不需要知道从UE 491向主机计算机430发起的传出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图9是图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主机计算机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与UE通信的示意图。根据实施例,现在将参考图9描述上文段落中讨论的UE、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和主机计算机的示例实现方式。在通信系统500中,主机计算机510包括包含通信接口516的硬件515,通信接口516被配置成建立并维护与通信系统5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机计算机510包括进一步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的处理电路518。具体地,处理电路518可以包括适用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510进一步包括存储在主机计算机510中或者由主机计算机510可访问并由处理电路518可执行的软件511。软件511包括主机应用512。主机应用512可操作以向远程用户(诸如经由以UE 530和主机计算机510为端点的OTT连接550所连接的UE 530)提供服务。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5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550传输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500进一步包括在电信系统中提供的并且包括使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510和UE 530通信的硬件525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与图1的接入节点110、120相对应。硬件525可以包括用于建立并维护与通信系统5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526以及用于建立并维护至少与位于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服务的覆盖区域(图9中未示出)中的UE 530的无线连接570的无线电接口527。通信接口526可以被配置成促进到主机计算机510的连接560。连接560可以是直接的,或者它可以经过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图9中未示出)和/或经过电信系统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的硬件525进一步包括可以包括适用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未示出)的处理电路528。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进一步具有存储在内部或者经由外部连接可访问的软件521。
通信系统500进一步包括已经提到的UE 530。其硬件535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建立并维护与服务于UE 530当前所位于的覆盖区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的无线连接570的无线电接口537。UE 530的硬件535进一步包括可以包括适用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未示出)的处理电路538。UE 530进一步包括存储在UE 530中或者由UE 530可访问并由处理电路538可执行的软件531。软件531包括客户端应用532。客户端应用532可以在主机计算机510的支持下,经由UE 530向人类或者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510中,执行的主机应用512可以经由以UE 530和主机计算机510为端点的OTT连接550与执行的客户端应用532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532可以从主机应用512接收请求数据,并响应于请求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550可以传输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532可以与用户交互,以生成其提供的用户数据。
注意,图9中图示出的主机计算机510、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和UE 530可以分别与图8的主机计算机430、网络节点412a、412b、412c中的一个以及UE491、492中的一个相似或者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可以如图9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8的拓扑。
在图9中,已经抽象地绘制了OTT连接550,以说明主机计算机510和UE 530之间经由网络节点520的通信,而没有明确提及任何中间装置和经由这些装置的消息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路由,其可以被配置成对UE 530或者对操作主机计算机510的服务提供商或者两者隐藏。当OTT连接550是活动的时,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做出动态改变路由的决定(例如,基于负载平衡考虑或网络的重新配置)。
UE 530和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之间的无线连接570是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改进了使用OTT连接550向UE530提供的OTT服务的性能,其中无线连接570形成最后一段。更准确地说,这些实施例的教导可以减少干扰,这是因为改进了能够生成显著干扰的空中UE的分类能力。
可以提供测量过程,用于监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的数据速率、等待时间和其他因素的目的。还可以存在可选的网络功能,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510和UE 530之间的OTT连接550。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5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可以在主机计算机510的软件511和硬件515中实现,或者在UE 530的软件531和硬件535中实施,或者在两者中实施。在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被部署在OTT连接550所经过的通信装置中或者与该通信装置相关联;传感器可以通过供给上文举例说明的被监控量的值或者供给软件511、531可以从中计算或者估计被监控量的其他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550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网络节点520,并且它对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520可能是未知的或者不可察觉的。这样的程序和功能在本领域中可能是已知的和实践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以涉及促进主机计算机510测量吞吐量、传播时间、等待时间等的专有UE信令。测量可以这样实现,即软件511和531使用OTT连接550传输消息,具体是空消息或者“伪”消息,同时监视传播时间、错误等。
上文已经参考几个实施例主要描述了本发明的概念。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在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除了上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的其他实施例同样是可能的。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在异构网络(100)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S102)所述异构网络(100)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以及
通过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负载调整所述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在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和所述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S104)所述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宏接入节点(110)被配置成在第一服务区域(130)中提供服务,并且所述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服务区域(130)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二服务区域(140)中提供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130)与所述第二服务区域(140)重叠的情况下,调整服务于所述第一服务区域(130)的小区成形波束。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的功率来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功率包括从默认功率水平降低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的所述功率,并且其中,所述当前业务负载越高,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的所述功率降低得越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的波束形成权重来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包括将至少一个小区成形波束分成两个新的小区成形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两个新的小区成形波束具有互不相同的波束形状和/或大小。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调整具有垂直向下指向的所述小区成形波束。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的具有水平指向的子集。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业务负载仅与所述宏接入节点(110)的所述当前业务负载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默认波束形状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其中,从所述默认波束形状调整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由所述宏接入节点(110)的所述当前业务负载高于第一阈值来触发,并且其中,当所述当前业务负载低于比所述第一阈值低的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小区成形波束调整回所述默认波束形状。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业务负载与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和所述微接入节点(120)的组合当前业务负载有关。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业务负载由所述异构网络(100)中的频谱资源利用来限定。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宏接入节点(110)被配置成在第一频带中操作,并且所述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在第二频带中操作,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至少部分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宏接入节点(110)被配置成在第一频率范围中操作,并且所述微接入节点(120)被配置成在第二频率范围中操作,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是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子范围。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区成形波束由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在其中传输参考信号的那些波束来限定。
18.一种用于在异构网络(100)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所述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包括处理电路(210),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所述网络节点控制器(200):
获取所述异构网络(100)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以及
通过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负载调整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在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和所述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所述业务。
19.一种用于在异构网络(100)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所述网络节点控制器(200)包括:
获取模块(210a),被配置成获取所述异构网络(100)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以及
分配模块(210b),被配置成通过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负载调整所述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在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和所述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所述业务。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网络节点控制器(200),进一步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用于在异构网络(100)中的宏接入节点(110)和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业务的计算机程序(720),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代码,所述计算机代码当在网络节点控制器(200)的处理电路(210)上运行时,使所述网络节点控制器(200):
获取(S102)所述异构网络(100)中的当前业务负载的信息;以及
通过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负载调整所述宏接入节点(110)的小区成形波束,在所述宏接入节点(110)和所述微接入节点(120)之间分配(S104)所述业务。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71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720)以及存储有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30)。
CN202080102227.0A 2020-06-16 2020-06-16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Pending CN1159437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0/066644 WO2021254602A1 (en) 2020-06-16 2020-06-16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between a macro access node and a micro access nod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717A true CN115943717A (zh) 2023-04-07

Family

ID=7110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2227.0A Pending CN115943717A (zh) 2020-06-16 2020-06-16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9738A1 (zh)
EP (1) EP4165841A1 (zh)
CN (1) CN115943717A (zh)
WO (1) WO20212546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3267T5 (de) * 2013-08-09 2016-04-07 Lg Electronics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einer Zellformungsangabe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5841A1 (en) 2023-04-19
WO2021254602A1 (en) 2021-12-23
US20230239738A1 (en)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3847B (zh) 支援移動性之方法以及使用者設備
CN102474743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站点、控制站点及程序
TWI522001B (zh) 行動網路,對應之存取節點,處理單元及操作該行動網路之方法
CN109314547B (zh) 混合无线通信系统
EP2103163B1 (en)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for diversity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a multi-station network
JP201550862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190025518A (ko) 셀간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빔 전송 전력 조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374627B1 (en) Restricting uplink MIMO assignment based on fading in an mmWave system
KR102191368B1 (ko) 무선 프론트홀 지원을 위한 ccc 기반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가상화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13632385B (zh)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波束成形接收
JP568708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クロ基地局の送信アンテナのチルト角制御方法
CN112154710B (zh)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CN115943717A (zh) 异构网络中宏接入节点和微接入节点之间的业务分配
US20230361979A1 (en) Selection of tdd patterns for dl and ul communication
EP3525517B1 (en) High-rate multihop network with beamforming
CN115462004A (zh) 在终端设备处参考信号的极化接收
US201403155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wi-fi-integrated small cell environment
CN113812095B (zh) 朝向终端设备的组的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CN116349144A (zh) 使用双极化天线阵列的通信
EP4233194A1 (en) Technique for allocating spatial radio resources for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CN115398815A (zh) 用于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的波束管理过程
WO2024074212A1 (en) Selection of acess points to serve user equipment in a d-mimo network
WO2021151472A1 (en) Efficient scheduling of terminal devices
CA3127959A1 (en) Generation of a beam 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