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3451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3451A
CN115943451A CN202080103290.6A CN202080103290A CN115943451A CN 115943451 A CN115943451 A CN 115943451A CN 202080103290 A CN202080103290 A CN 202080103290A CN 115943451 A CN115943451 A CN 115943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bile terminal
rivet
display unit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3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仁秀
李仁善
朴昶洙
金敏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943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3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其包括第一框架以及可在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框架滑动的第二框架;柔性显示单元,其围绕主体的一部分并且根据第二框架的滑动移动改变位于前表面上的面积;铆钉轨道,其形成在第二框架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滑动铆钉,其从柔性显示单元的面向主体的表面突出并且当第二框架滑动时沿着铆钉轨道移动,从而可使柔性显示单元的可变部分的抬升现象最小化。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柔性显示器并且能够在显示器同时卷曲和滑动的同时扩展屏幕的尺寸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根据其移动性,终端可大致分类为移动/便携式终端或固定终端。根据用户是否可直接携带终端,移动终端还可被分类为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
近年来,由于广播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功能也已相当多样化,并且显示装置的性能也已相应改进。即,显示装置已发展至不仅向用户提供广播内容,而且提供各种其它内容。
例如,显示装置可使用各种应用提供游戏、音乐收听、互联网购物、用户定制信息等以及从广播台接收的节目。为了执行这些扩展功能,显示装置可基本上使用各种通信协议连接到其它装置或网络,并且可向用户提供普适计算环境。换言之,显示装置已演进至允许与网络连接和连续计算的智能装置。
最近,已开发出具有足够的弹性并且能够大变形的柔性显示器。可使用柔性显示器的可变形性质来变化移动终端的尺寸。对于具有这种可变结构的移动终端,改变移动终端的尺寸应该稳定地执行,并且需要支撑扩展显示单元以维持显示单元的平坦状态的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防止柔性显示器弯曲的点被限制到特定位置来改进柔性显示器的耐久性的移动终端。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通过防止柔性显示器起伏来改进柔性显示器的实用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和广义描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可包括:主体,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二框架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并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柔性显示器,其被配置为覆盖主体的一部分,其中,柔性显示器的前表面面积被配置为根据第二框架的滑动而变化;铆钉轨道,其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滑动铆钉,其从柔性显示器的面向主体的表面突出并且被配置为当第二框架滑动时沿着铆钉轨道移动。
柔性显示器可包括:第一区域,其始终位于前表面上;第二区域,其始终位于后表面上;以及第三区域,其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其中,第三区域根据第二框架的滑动而位于前表面或后表面上。滑动铆钉可位于第二区域或第三区域中。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三区域的后表面上并且响应于第三区域的弯曲变形而弯曲的滚动铰链,其中,第三区域弯曲,使得第三区域覆盖主体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滑动铆钉可包括从滚动铰链突出的第一滑动铆钉。
滚动铰链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支撑杆,各个支撑杆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一滑动铆钉可被紧固到支撑杆。
多个第一滑动铆钉可布置在第一方向上。
移动终端可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多个第一滑动铆钉的连接片。
连接片可包括具有切口图案的薄金属板。
多个支撑杆中的至少一个可设置在多个第一滑动铆钉之间。
第一滑动铆钉可与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框架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滑动框架,其中,滑动框架联接到第二区域。滑动铆钉可包括从滑动框架突出的第二滑动铆钉。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联接到第二框架的辊,其中,柔性显示器在辊上卷曲。多个辊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布置并彼此间隔开,并且铆钉轨道可被设置为使得铆钉轨道不与辊交叠。
铆钉轨道可具有第一宽度。滑动铆钉可包括:小于第一宽度的主体部分;以及大于第一宽度的翼部分,其中,翼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端部上。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具有环形状的垫圈,其中,该垫圈设置在滑动铆钉的主体部分的外周上。垫圈和滑动铆钉二者可设置在铆钉轨道上。
铆钉轨道还可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第二框架的后部的前表面上的延伸槽。延伸槽的宽度可大于翼部分的直径。
铆钉轨道可包括:直轨,其形成在第二框架的后部;
以及弯轨,其从直轨延伸并设置在第二框架的面向第一方向的侧面。
铆钉轨道可包括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布置并且彼此间隔开的一对轨带,其中,各个轨带的一侧固定到第二框架的后表面,其另一侧固定到第二框架的前表面。各个轨带可弯曲成第二框架的面向第一方向的侧面的弯曲形状。
各个轨带可从弯轨延伸到直轨。
移动终端可包括带联接部分,带联接部分具有用于在直轨的两侧安装一对轨带的台阶。
一对轨带可彼此间隔开第一宽度,并且直轨可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滑动铆钉可包括:小于第一宽度的主体部分;以及大于第一宽度且小于第二宽度的翼部分,其中,翼部分从主体部分的端部延伸。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可根据需要调节屏幕的尺寸,从而满足便携性和实用性二者。
由于应力未集中在显示器的特定点处,所以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可防止显示器损坏。
当第二框架移动时,移动终端可防止显示器起伏,即,当第二框架移动时保持显示器的平坦度。
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引导框架平行移动的结构,从而实现稳定的状态转变。本公开的进一步适用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由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从该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所以在指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同时,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仅通过例示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前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后视图。
图4和图5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三方向看时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驱动单元的视图。
图8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和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和卷曲板的视图。
图10是示出可扩展移动终端中出现的问题的视图。
图11是沿着图2中的线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线E-E和F-F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膨胀(expanded)侧部和引导钩的视图。
图14是示出移动终端的滑动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视图。
图15是示出移动终端中的相位失真的曲线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相位失真的原因的概念图。
图17是示出滚动铰链和显示单元从移动终端的主体拆卸的后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当移动终端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前立体图。
图19是铆钉轨道和滑动铆钉的放大视图。
图20是铆钉轨道和滑动铆钉设置在第二状态下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1是示出铆钉轨道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22是示出轨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23是沿着图20的线I-I、J-J和K-K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4是示出移动终端的第一滑动铆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根据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给出描述。为了参照附图简要描述,可为相同或等同的组件提供相同的标号,其描述将不再重复。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可用于指代元件或组件。本文使用这种后缀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书的描述,后缀本身并非旨在给予任何特殊含义或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明起见,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内容已被省略。使用附图来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应该理解,本文呈现的实施方式不受附图的限制。因此,除了附图中具体示出的那些以外,本公开应该被解释为扩展至任何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将理解,尽管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通常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相区分。
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作“与”另一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与该另一元件直接连接,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作“与”另一元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示可包括复数表示,除非它根据上下文表示明确不同的含义。
本文中使用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应该理解它们旨在指示存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个组件、功能或步骤,还应该理解为同样可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功能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的组件。现在参照图1,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配置有多个通常实现的组件的无线通信单元110。将理解,不要求实现所示的所有组件,可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更具体地,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通信(例如,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此外,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为了方便这些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关于无线通信单元110,广播接收模块111通常被配置为经由广播频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频道可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或这二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广播接收模块111以方便同时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广播频道或者支持在广播频道之间切换。
移动通信模块112可向一个或更多个网络实体发送无线信号和/或从其接收无线信号。网络实体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这些网络实体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法(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CDMA 2000(码分多址2000)、EV-DO(增强语音数据优化或仅增强语音数据)、宽带CDMA(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高级长期演进)等)来构建。
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示例包括音频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支持文本和多媒体消息的通信的各种格式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被配置为方便无线互联网接入。此模块可从内部或外部联接到移动终端100。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无线互联网技术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
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的示例包括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高级长期演进)等。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这些无线互联网技术以及其它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根据(例如)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实现无线互联网接入时,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执行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因此,互联网模块113可与移动通信模块112协作或用作移动通信模块112。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被配置为方便短距离通信。用于实现这些短距离通信的合适的技术包括BLUETOOTH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近场通信(NFC)、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等。短距离通信模块114通常经由无线局域网支持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或者移动终端与另一移动终端100(或外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之间的通信。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示例是无线个域网。
位置信息模块115通常被配置为检测、计算、推导或者标识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示例,位置信息模块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Wi-Fi模块或这二者。如果需要,位置信息模块115可另选地或另外地与无线通信单元110的任何其它模块一起工作,以获得与移动终端的位置有关的数据。作为一个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GPS模块时,可利用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另一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模块时,可基于与无线接入点(AP)有关的信息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所述无线接入点(AP)向Wi-Fi模块发送无线信号或者从Wi-Fi模块接收无线信号。
输入单元120包括用于获得图像或视频的相机121、麦克风122(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一种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允许用户输入信息的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按键、机械键、软键等)。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通过输入单元120来获得,并且可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及其组合来由控制器180分析和处理。
这些相机121可对在视频或图像拍摄模式下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画面或视频的图像帧进行处理。经处理的图像帧可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在一些情况下,相机121可按照矩阵配置布置,以使得具有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图像能够被输入至移动终端100。作为另一示例,相机121可按照立体布置方式来设置,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通常被实现为允许对移动终端100的音频输入。音频输入可根据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来按照各种方式处理。如果需要,麦克风122可包括各种噪声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频的过程中生成的不期望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23是允许用户输入的组件。这种用户输入可使得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可包括机械输入元件(例如,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或背面或侧面的键、按钮、薄膜开关、滚轮、触合式开关等)或者触敏输入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作为一个示例,触敏输入可以是通过软件处理显示在触摸屏上的虚拟键或软键、或者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屏以外的位置处的触摸键。另一方面,虚拟键或视觉键可按照各种形状(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其组合)显示在触摸屏上。
感测单元140通常利用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来实现。例如,感测单元140可另选地或另外地包括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或装置,例如接近传感器141和照度传感器142、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相机121)、麦克风122、电池电量计、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和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移动终端100可被配置为利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得的信息,具体地讲,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合。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配置为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输出单元15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显示单元151可具有与触摸传感器的中间层结构或集成结构,以便方便触摸屏。触摸屏可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并且用作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音频输出模块152通常被配置为输出音频数据。这些音频数据可从多种不同的源中的任何源获得,使得所述音频数据可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或者可存储在存储器170中。所述音频数据可在诸如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录制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的模式下输出。音频输出模块152可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所执行的特定功能有关的可听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消息接收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还可被实现为受话器、扬声器、蜂鸣器等。
触觉模块153可被配置为产生用户感觉、感知或者体验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动。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振动的强度、模式等可通过用户选择或控制器的设定来控制。例如,触觉模块153可按照组合方式或顺序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输出用于利用光源的光指示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移动终端100中发生的事件的示例可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闹钟、日程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
接口单元160用作与可联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任何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响应于外部装置连接到接口单元160而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各种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用于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的数据。例如,存储器170可被配置为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指令等。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应用程序可经由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其它应用程序可在制造或出厂时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针对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通常是这种情况。常见的是,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由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操作以外,控制器180通常还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控制器180可通过处理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激活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适合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
为了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控制器180可被实现为控制上面参照图1提及的预定数量的组件。此外,控制器180可被实现为组合地操作设置在移动终端100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以驱动应用程序。
电源单元190可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以便供应对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元件和组件进行操作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被配置为嵌入终端主体中,或者被配置为可从终端主体拆卸。
一些或更多个组件可协同操作以具体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另外,可在移动终端上通过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应用程序的驱动来实现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前视图,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后视图。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是示出移动终端收缩的第一状态的视图,图2中的(b)和图3中的(b)是示出移动终端扩展的第二状态的视图。
如图中所示,第一状态的移动终端100处于收缩位置,并且具有小于第二状态的移动终端100的尺寸。另外,位于移动终端100前面的显示单元151的尺寸也小于第二状态。第一状态的移动终端100可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以切换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如图2中的(b)所示,移动终端100的尺寸和位于移动终端100前面的显示单元151的尺寸大于第一状态,而位于移动终端100后面的显示单元151的尺寸减小,如图3中的(b)所示。即,在第一状态下位于移动终端151后面的显示单元151的一部分在第二状态下移动到移动终端100前面。
在以下描述中,移动终端100及其显示单元151延伸或扩大的方向被定义为第一方向D1,移动终端收缩或缩回或减小以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方向被定义为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方向被定义为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是垂直方向的假设下进行描述。然而,根据移动终端100的布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垂直方向,第三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
因此,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单元151可用作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的位置可变化。柔性显示单元151可以是能够像传统平板显示器一样维持平坦状态并且能够像纸一样翘曲、弯曲、折叠、扭曲或卷曲的显示单元。柔性显示单元151是指在薄且柔性的基板上制造,因此重量轻并且因不易断裂而坚固的显示器。根据本公开的柔性显示单元可在特定方向上弯曲,并且可被布置为使得其曲率可在第一方向上改变。
另外,电子纸是应用普通墨水的性质的显示技术。电子纸可在使用反射光方面不同于传统平板显示器。电子纸可使用扭球或使用胶囊的电泳来改变信息。
在柔性显示单元151没有变形的状态(例如,具有无限曲率半径的状态,下文中称为基本状态)下,柔性显示单元151的显示区域变得平坦。在柔性显示单元151通过外力从基本状态变形的状态(例如,具有有限曲率半径的状态,下文中称为变形状态)下,显示区域可变为曲面。如所示,在变形状态下显示的信息可以是在曲面上输出的视觉信息。这种视觉信息通过独立地控制布置成阵列的子像素的光发射来实现。子像素是指用于实现一种颜色的最小单元。当外力施加到柔性显示单元151时,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变形,以从作为平坦状态的默认状态切换为不是平坦状态的弯曲状态。
柔性显示单元151可与触摸传感器组合以实现柔性触摸屏。当在柔性触摸屏上进行触摸时,控制器180(参见图1)可执行与这种触摸输入对应的控制。柔性触摸屏可被配置为检测变形状态以及基本状态下的触摸输入。
触摸传感器使用各种触摸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来检测施加在触摸屏上的触摸(或触摸输入),例如电阻膜方案、电容方案、红外方案、超声波方案、磁场方案等。
作为示例,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将施加在触摸屏的特定部分上的压力、特定部分处生成的电容的变化等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使得在触摸屏上施加触摸的触摸对象可检测触摸传感器上的触摸位置和面积、触摸期间的压力、触摸期间的电容等。
此外,移动终端100可具有用于检测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的变形检测装置。这种变形检测装置可包括在感测单元140中(参见图1)。
变形检测装置可设置在柔性显示单元151或壳体(稍后描述的第一框架101至第二框架102)中以检测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有关的信息。在这方面,与变形有关的信息可包括柔性显示单元151变形的方向、变形程度、变形位置、变形时间、变形的柔性显示单元151恢复的加速度等。另外,与变形有关的信息可包括由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弯曲而可检测的各种类型的信息。
另外,控制器180可基于变形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有关的信息来改变显示在柔性显示单元151上的信息或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控制信号。
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可根据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的位置而变化。如图2所示,由于根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位置来确定柔性显示单元151上的弯曲位置,所以代替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检测装置,可基于第一框架101和第一框架102的位置来计算位于前面的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弯曲变形位置及其面积。
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状态转换(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即,基于移动终端100的尺寸变化的显示单元151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背面的尺寸变化)可通过用户所施加的力来手动执行,但是可不限于这种手动方案。例如,当移动终端100或柔性显示单元151处于第一状态时,移动终端100或柔性显示单元151可由用户或应用命令转换为第二状态而无需用户施加外力。因此,为了使柔性显示单元151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动变形,移动终端100可包括驱动单元200(将稍后描述)。
本公开的柔性显示单元151通过绕移动终端100的面向第一方向的侧部卷曲来弯曲180度。因此,基于移动终端100的侧部,柔性显示单元151的一部分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前面,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后面。为了简单,柔性显示单元151的位于前面的部分被称为正面,柔性显示单元151的位于后面的另一部分被称为背面。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或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收缩。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显示单元151的位于前面的面积改变。即,正面和背面的尺寸可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改变而改变。
柔性显示单元151的位于移动终端100前面的部分可以不可移动地固定到第一框架101的前表面,其位于移动终端100后面的另一部分可以可移动地布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后面。
另外,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在移动终端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侧部上卷曲或释放。因此,显示单元151的背面移动,以使得可调节显示单元151的正面的尺寸。由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尺寸确定并且柔性显示单元151由一个连续主体形成,所以随着显示单元151的正面的面积增加,显示单元151的背面的面积减小。这种显示单元151可在第二框架102中卷曲,更准确地,在第二框架102的一侧卷曲,第二框架102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01(稍后描述)移动。显示单元151可在第二框架102中沿着第二框架102的移动方向卷曲的同时从第二框架102被抽出或拉出或者被插入或推入第二框架102中,以调节移动终端100的正面上的显示单元151的面积。这种操作将在下面连同移动终端100的其它相关组件一起更详细地描述。
通常,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壳体或外壳中,但是由于不仅覆盖移动终端100的正面而且覆盖其背面的柔性显示单元151,在壳体或外壳中安装天线的部分可能有限。因此,天线可实现在柔性显示单元151上。显示器上天线(AOD)是通过层叠分别雕刻有图案的电极层和介电层来形成透明膜的天线。显示器上天线可被实现为比使用传统铜镍镀方案使用激光直接成型(LDS)技术实现的天线更薄,以使得显示器上天线可不暴露于外,而不影响厚度。另外,显示器上天线可直接向显示单元151发送信号或从其接收信号。因此,显示器上天线可用在如本公开中显示单元151位于移动终端100的两面的移动终端100中。
图4和图5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前侧看时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后侧看时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包括安装有组件的框架101和102,并且本公开的框架101和10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可变化,如图2所示。一个或更多个框架101和102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其尺寸可在第一方向上变化。电子组件安装在框架101和102中,并且柔性显示单元151位于框架101和102之外。
由于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柔性显示单元151,所以柔性显示单元151可按照围绕框架101和102的正面和背面的形式组合。框架可包括第一框架101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框架101移动的第二框架102。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分别包括前部、后部和侧部,并且彼此联接。
首先,第一框架101对应于移动终端100的主体,并且可在其中的第一前部1011和第一后部1012之间具有空间以用于容纳各种组件。另外,第一框架101可在这种空间中容纳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框架101的第二框架102。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框架101可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部并支撑显示单元151的正面的第一前部1011以及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后部并安装有各种组件的第一后部1012。前装饰1016可覆盖第一面积151a的前边缘以保护第一面积151a的边缘。
第一前部1011和第一后部1012可彼此间隔开预定间距以在其间限定预定空间,并且可通过第一侧部1013彼此连接。第一侧部1013可与第一后部1012或第一前部1011一体地形成。相机121、音频输出模块152和输入/输出端子、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可作为移动终端100的组件被容纳在第一框架101中的空间中。例如,控制器180可以是包括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操作的处理器和电子电路的电路板181,并且电源单元190可以是电池191和相关组件。另外,控制第二框架102的滑动移动的驱动单元200(将稍后描述)也可被容纳在第一框架101中。
如上所述,显示单元151具有连续主体,因此可在移动终端100中卷曲的同时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背面二者上。显示单元151可包括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的正面、位于移动终端100的背面的背面以及位于其正面和背面之间并围绕移动终端的侧面的侧面。显示单元151的正面和背面是平坦的,并且显示单元151的侧面可形成为曲面。柔性显示单元151在以一定角度弯曲时可能损坏。因此,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形成为在侧面以预定曲率弯曲。
显示单元151可被分成固定部分151a和151b和可变部分151c。固定部分151a和151b意指固定到框架的部分。由于固定到框架,固定部分151a和151b维持恒定形状而不改变弯曲程度。另一方面,可变部分151c意指弯曲部分的弯曲角度或位置改变的部分。弯曲部分的位置或弯曲角度改变的可变部分151c需要用于响应于改变而支撑可变部分151c的背面的结构。
固定部分151a、151b联接到显示单元的第一框架并且始终位于显示单元的正面以形成显示单元的正面的一部分。可变部分151c包括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部的侧面,并且侧面的位置根据第二框架的位置而变化。基于侧面,设置在显示单元的正面的部分的面积和设置在显示单元的背面的部分的面积变化。即,基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变部分151c的一部分可以是正面,可变部分151c的另一部分可以是背面。可变部分151c相对于移动终端关于固定部分151a、151b位于第一方向上,并且可变部分151c的端部朝着移动终端的背面弯曲并且在第二框架的背面上滑动。
显示单元的可变部分的端部与引导可变部分在第二框架的背面上滑动移动的滑动框架联接,并且滑动框架在第二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结果,滑动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的移动距离是第二框架相对于第一框架的移动距离的两倍。此外,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的第一后部1012包括即使在第一状态下也暴露于外而不被显示单元151覆盖的暴露后部1015。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纵的物理输入单元120(例如各种按钮、开关、相机121和闪光灯)和感测单元140(例如接近传感器141或指纹传感器)可布置在暴露后部1015上。除了暴露后部1015之外的第一后部1012可在如图3中的(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被显示单元151覆盖,并且可在如图3中的(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向后暴露。
在传统条形终端中,显示单元仅设置在终端的正面。因此,主相机被放置在终端的背面,以便于用户在浏览显示单元的同时拍摄对面的对象。另一方面,附加辅助相机需要设置在终端的正面,以便于用户在通过显示单元查看自己的同时拍摄自己。
另一方面,在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中,显示单元151布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面和后面。因此,当用户自拍时,可使用显示单元151的位于与相机121相同的表面上的部分(即,显示单元151的背面)。当用户拍摄用户周围的对象时,可使用显示单元151的在背离相机121一侧的部分(即,显示单元151的正面)。因此,移动终端100可使用一个相机121拍摄用户或位于用户周围的对象。相机可包括具有不同视角(例如广角、超广角和远摄角)的多个相机。不仅相机而且接近传感器和音频输出单元可设置在暴露后部1015上,并且天线可安装在后部1015上。后部1015可用于保护暴露后部1015上的相机、传感器等并且不使外部设计劣化。后部1015的与相机121或传感器140对应的部分可被配置为透明的,并且考虑到设计方面,其它部分可具有预定图案或颜色而不暴露内部零件。
第一侧部1013可沿着第一前部1011和第一后部1012的边缘延伸以围绕第一框架101的外周,并且可限定移动终端100的外观。然而,如上所述,第二框架102被容纳在第一框架101中并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框架101,因此第一框架101的一部分需要敞开以允许第二框架102相对于第一框架101移动。作为示例,如图2中最佳地示出的,第二框架102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一框架101的面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因此第一侧部1013可不形成在面向第一方向的侧表面上,使得该侧表面敞开。由于第一侧部1013暴露于移动终端100的外部,所以用于连接电源端口或耳机插孔的接口单元160或诸如音量控制按钮的用户输入单元120可设置在第一侧部1013上。当第一侧部1013包含金属材料时,第一侧部1013可用作天线。
第二框架102可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部的第二前部1021和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后部的第二后部1022。类似于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前部1011和第一后部1012,第二前部1021和第二后部1022可由大致平坦的板状构件形成。另外,第二框架102还容纳各种组件,并且在移动期间不得干扰容纳在第一框架101中的组件。因此,第二前部1021和第二后部1022可在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预定空间的状态下彼此联接,并且可具有不干扰第一框架101中的组件的形状。
图6是从第三方向看时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图6示出第一框架101的第一侧部1013和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由于柔性显示单元151位于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所以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不应暴露于外。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二方向的端部应该敞开以不干扰第一框架101。在第一状态下,第二框架102的位于面向第三方向(在图中是指向上或向下方向,或者可包括向上和向下方向二者)的一侧的第二侧部1023可不暴露于外,因为它与第一框架的第一侧部1013交叠。然而,在第二状态下,其可暴露于外,因为第二框架102被抽出。
另外,显示单元151可在第二框架102中卷曲的同时弯曲180度,以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背面二者上。对于显示单元151的这种布置,第二框架102可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其中的辊210。辊210可设置在第二框架102内的任何位置。然而,显示单元151应该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背面上平坦展开,以向用户提供良好质量的屏幕。此外,为了这种展开,必须在显示单元151上提供适当张力。为了提供适当张力,辊210可设置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一方向端部。辊210可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框架102。
显示单元151可在以预定曲率柔和弯曲的同时绕辊210卷曲。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包括输出视频并暴露于外的第一面以及在相对侧面向框架的内面。辊210可被安装成在与显示单元151的内面接触的同时在第二框架102中自由地旋转。因此,辊210可在移动终端100的横向方向上(即,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实际移动显示单元151。如稍后将描述的,当第二框架102滑动时,由于第二框架102所施加的张力,显示单元151相对于第二框架102在不同方向(即,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上移动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或背面。辊210可在旋转的同时引导这种移动。
辊210可与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相邻设置。侧框架1024可设置在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以防止绕辊210卷曲的显示单元151的损坏。
侧框架1024可在第二框架102的纵向方向(第三方向)上延伸以覆盖面向第一方向的侧部,从而保护辊210和绕其卷曲的显示单元151。
侧部以预定曲率弯曲,并且侧框架的内表面可包括与侧部的曲率对应的曲面。
侧框架1024可与第一框架101的第一侧部1013协作地基本上限定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另外,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二方向的侧部可被省略,以使在移动期间对布置在第一框架101中的组件的干扰最小化。
在这种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的膨胀和收缩期间,第二框架102可与第一框架101(更准确地,其第一前部1011和第一后部1012)交叠,以不干扰第一框架101。更具体地,如上所述,显示单元151可联接到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前部1011并由其支撑。因此,显示单元151不需要由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前部1021另外支撑。相反,当第二前部1021被插置在第一前部1011和显示单元151之间时,显示单元151可能由于与反复移动的第二前部1021的摩擦而变形或损坏。因此,第二前部1021可设置在第一前部1011下方,或者可被插置在两个第一前部1011之间。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可设置在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后部1012后方。即,第二后部1022的正面可面向第一后部1012的背面。另外,第一后部1012的背面可与第二后部1022的正面接触,以稳定地支撑第二框架102的移动。由于这种布置,第二后部1022可暴露于第一框架(更准确地,第一后部1012)的外部,并且可联接到显示单元151。
另外,第二框架102可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延伸和收缩以改变移动终端100的尺寸,特别是,延伸或收缩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因此,显示单元151必须移动这种扩展或缩小的正面尺寸,以获得预期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然而,当固定到第二框架102时,显示单元151可能无法平滑移动以适应移动终端100的延伸或收缩的正面。因此,显示单元151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第二框架102。
更具体地,显示单元151可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前面的第一区域151a、联接到位于移动终端100后面的滑动框架103的第二区域151b以及位于第一区域151a和第二区域151b之间并绕辊210弯曲的第三区域151c。第三区域151c可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状态改变而向前或向后移动。
滑动框架103可由在移动终端100的纵向方向(第三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形成,并且可联接到第二后部1022,从而可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上移动。
第一至第三区域151a、151b和151c可彼此连接,并且可形成显示单元151的连续主体。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使第三区域151c根据第二框架102的移动方向而朝着移动终端100的正面或背面移动,第一区域151a可被固定以不向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移动,并且第二区域151b可被设置成可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上移动。显示单元151的这种配置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第一区域151a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更具体地,第一框架101)的正面上(即,第一前部1011的正面上)。第一区域151a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01(即,第一前部1011的正面)以在第二框架102移动期间不移动,因此,第一区域151a可始终暴露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
第三区域151c可在第二端151e的方向上与第一区域151a相邻。第三区域151c可延伸到第二框架102中并在辊210上卷曲。第三区域151c可延伸出第二框架102并部分地覆盖第二框架102(即,第二后部1022的前后)。由于第二框架102(即,第二后部1022)与第一框架101(即,第一后部1012)相邻,并且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形成移动终端100的后壳体,所以可以说第三区域151c也设置在第一框架101的前后)。
第二区域151b可与第三区域151c相邻,并且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背面上,更具体地,第二框架102(即,其第二后部1022的背面)上。第二区域151b可联接到滑动框架103,而不直接联接到第二框架102。
结果,第一区域151a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上,并且不管第二框架102的移动如何,可始终暴露于正面,第二区域151b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背面上,并且不管第二框架102的移动如何,可始终暴露于背面。另外,第三区域151c可设置在第一区域151a和第二区域151b之间,并且可根据第二框架102的移动方向D1和D2而选择性地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或背面上。
由于第三区域151c的这种选择性放置,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后部1012可暴露于移动终端100的外部,因为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后部1012被显示单元151的第二区域151b和第三区域151c和第二后部1022覆盖,但是在第二状态下,第三区域151c移动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并且第二后部1022也在第一方向D1上移动。另外,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前部1021在第一状态下被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前部1011隐藏,但是在第二状态下移出第一框架101以支撑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正面上的显示单元151的第三区域151c。
为了防止第二前部1021在滑动移动期间影响内部组件,分离板1017可进一步设置在第二前部1021的后方并与第一前部1011紧固。第二前部1021可基于第二框架的滑动移动而在第一前部1011和分离板1017之间移动。
然而,第三区域151c可在辊210上卷曲并在第二框架102中弯曲。当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三区域151c可在辊210上在一个方向上卷曲的同时从第二框架102延伸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另一方面,当从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时,第三区域151c可在辊210上在相反方向上卷曲的同时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缩回到第二框架102,同时,可从第二框架102返回到移动终端100的背面。
像书一样展开的形式的可折叠移动终端的特定位置容易损坏,因为仅该特定位置被反复折叠。另一方面,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部分(即,在辊210上卷曲的部分)可基于移动终端1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即,第二框架102的移动)而变化。因此,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可显著减少反复施加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变形和疲劳,从而防止显示单元151的损坏。
基于上述配置,将如下描述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作为示例,状态转换可由用户手动执行,并且将描述在这种手动状态转换期间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然而,当使用用户的力以外的动力源时(例如,当应用下面将描述的驱动单元200时),下面将描述的第一框架101至第三框架103和显示单元151的操作可按相同的方式执行。
背面盖1025可进一步设置在第二后部1022的背面上,使得位于移动终端100的背面的显示单元的背面不暴露于外。当背面盖1025使用透明材料时,可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显示单元的背面,并且当背面盖1025使用不透明材料时,显示单元的背面可被覆盖,使得滑动框架103的移动不暴露。即,滑动框架103和显示单元151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在第二后部1022和背面盖1025之间的空间中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驱动单元200的视图。图7中的(a)示出第一状态,图7中的(b)示出第二状态。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可按照用户相对于第一框架101手动地在第一方向D1上拉第二框架102或在第二方向D2上推第二框架102的方式在状态之间切换。然而,在手动方法中,对移动终端100的主体施加过大的力可能使移动终端100损坏。因此,可进一步设置采用电机201的驱动单元200以使得第二框架102稳定地移动而不会变形。
作为电机201,可使用如图7所示被配置为提供旋转力的电机201或者被配置为进行线性运动的线性电机201。被配置为提供旋转力的电机201应该具有大直径以提供大的力。可如图7所示使用两个电机201以在移动终端100的有限空间中提供预定大小或更大的驱动力,而不会增加厚度。如果第二框架102移动过快,则可能发生损坏或故障。因此,可进一步设置被配置为减小电机201的速度以确保以稳定速度移动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202用于使用具有不同齿数的多个盘形齿轮来放大或衰减电机201的转数。如图7中的(a)所示,电机201可固定到第一框架101。如图7中的(b)所示,即使当第二框架10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将移动终端100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电机201的位置也固定。
由于第二框架102相对于第一框架101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线性地移动,所以可使用被配置为将电机201的旋转力转换为线性运动的齿条和小齿轮。接收电机201的旋转力的小齿轮可被布置为与由在第一方向上连续布置的齿组成的齿条齿轮205啮合。小齿轮可与电机201一起固定到第一框架101,并且齿条齿轮205可位于第二框架102上。另选地,齿条齿轮205可位于第一框架101上,并且电机201和小齿轮可布置在第二框架102上。由于电机201保持小齿轮,使得小齿轮不旋转,所以第二框架102可维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然而,当施加大的外力时,第二框架102可随着小齿轮旋转而移位。
可进一步设置被配置为固定第二框架102或齿条齿轮205和第一框架101的位置的止动器(未示出)以将移动终端100固定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电流流过电机201以驱动电机201时,止动器可被释放以允许第二框架102的移动。当电力没有施加到电机201,因此电机201没有旋转时,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可被紧固,使得其位置固定。
当一对驱动单元200在垂直方向(第三方向)上对称设置时,可进行稳定的移动。然而,为了布置电池等,如图7中的(a)所示,考虑到移动终端100的有限安装空间,驱动单元200应该偏向一侧布置。根据驱动单元200的这种不对称布置,由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移动速度差异,第二框架102可能在移动期间变形。为了解决此问题,可进一步设置线性引导件230。
线性引导件230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面向第三方向的两端(即,移动终端100的上侧和下侧),以便补充在第三方向上偏向一侧的一个驱动单元200的功能。线性引导件23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轨231以及被配置为沿着导轨231移动的导块232。导轨231可设置在第一框架101上,导块232可设置在第二框架102上,反之亦然。在此实施方式中,导轨231可设置在第二框架102上以在第二状态下覆盖第二框架102的延伸部分的上侧和下侧。
在导块232联接到第一框架101并且导轨231联接到第二框架102之后,导块232和导轨231可彼此可滑动地紧固。然而,为了紧固方便,导块232和导轨231彼此紧固。然后,导块232可首先固定到第一框架101,然后第二框架102可联接到导轨231。
导块232可设置有导槽,导轨231插入其中。另选地,导轨231可设置有轨槽,导块232的一部分插入其中。导轨231和导块232的紧固部分可形成为凹凸的。因此,可在移动终端100不在厚度方向上移位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为了减小导块232和导轨231之间的摩擦,可向导槽的内部添加具有高耐磨性和低摩擦阻力的自润滑构件,例如轴承或聚甲醛(POM)。
图8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和B-B截取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当第二框架102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切换为第二状态时,位于后侧的第三区域151c移动到前面,因此需要支撑移动到前面的第三区域151c的后表面的结构。在第二状态下,位于第二框架102的前表面上的第二前部1021可位于第三区域151c的后表面上。然而,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前部1021被设置为与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前部1011交叠,因此第一前部1011和第二前部1021形成台阶。通过第一前部1011和第二前部1021所形成的台阶在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第一区域151a和第三区域151c之间形成边界。滚动铰链104可用作支撑结构以填充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第二前部1021和第三区域151c之间的间隙。
滚动铰链104可位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上,并且具有与第二状态下第二前部1021和柔性显示单元151之间的间隙对应的厚度。如图8中的(a)所示,在第一状态下,滚动铰链104绕辊210卷曲,并且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横侧和后侧。柔性显示单元151和滚动铰链104可位于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和设置为覆盖显示单元151的背面的背面盖1025之间。如图8中的(b)所示,当发生向第二状态的切换时,滚动铰链104可移动到前面,并且滚动铰链104可位于第二框架102的前部。
显示单元151的设置有滚动铰链104的第三区域151c是当发生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时发生弯曲变形的部分。因此,滚动铰链104可根据第三区域151c的变形而变形。这里,滚动铰链104需要具有预定刚度以在柔性显示单元151位于移动终端的前面或后面时维持平坦状态。即,滚动铰链104需要能够在第三方向上维持平坦状态并在第一方向上执行弯曲变形的结构。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单元151和滚动铰链104的视图。滚动铰链104可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撑杆1041。多个支撑杆1041可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并且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因此,即使当柔性显示单元151绕辊210卷曲并因此弯曲时,也可避免支撑杆1041之间的干扰。支撑杆1041可利用为了刚度具有预定厚度的注塑成型材料实现,并且可包括诸如SUS或硅钢(FeSi)的材料。
多个支撑杆1041可直接附接到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然而,此操作可能花费较长时间并且生成大量缺陷,导致生产率低下。另外,直接处理显示单元151极有可能损坏显示单元151。因此,可进一步设置固定多个支撑杆1041的卷曲片1045。卷曲片1045可包括金属材料,并且可采用可弯曲变形并且在弯曲变形之后能够恢复平坦状态的超弹性材料。例如,可使用诸如0.05mm或更小的薄STS片的超弹性金属片。粘合带可附接到卷曲片1045的两个表面以将卷曲片1045粘结到支撑杆1041并将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粘结到卷曲片1045。
卷曲片1045可设置有切口图案,其中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切口图案中的槽可形成在多个支撑杆1041之间。槽可形成在卷曲片1045的粘结有支撑杆1041的表面上。切口图案可形成为通过从卷曲片1045的表面部分逐渐变窄而形成的楔形。
代替卷曲片1045,诸如硅树脂的弹性材料可设置在支撑杆1041之间以联结邻近支撑杆1041。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杆1041之间的角度可变化。弹性连接器可在与辊210对应的位置处弯曲。当位于移动终端的前面或后面时,弹性连接器可展开,使得支撑杆1041设置为形成平坦表面。
支撑杆1041可形成与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对应的平坦表面。另选地,如图8中的(b)所示,支撑杆1041可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的形状。当滚动铰链104绕辊210卷曲时,弯曲支撑杆1041可紧密接触辊210的弯曲表面。另选地,支撑杆1041的与显示单元151接触的一个表面维持平坦状态,其相对侧的另一表面可包括与辊210的曲率对应的弯曲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杆1041可在其面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端部较厚,在其中间具有最薄部分。
滚动铰链104可设置在与第三区域151c对应的位置,并且绕辊210卷曲和弯曲。因此,滚动铰链104可跨越前表面和后表面。滚动铰链104在前侧连接到第一框架101的第一前部1011并且在后侧连接到滑动框架103。为了使柔性显示单元151形成没有台阶的连续表面,第一框架101的位于第一区域151a的后表面上的第一前部1011、位于第二区域151b的后表面上的滑动框架103以及位于第三区域151c的后表面上的滚动铰链104可被布置为使得其与显示单元151接触的表面处于相同高度。特别是,由于滑动框架103在移动终端100的后面移动并且在与滚动铰链104相同的空间中移动,所以滚动铰链104可具有与滑动框架103的厚度对应的厚度。
图10是示出可扩展移动终端100中出现的问题的视图。该图示出当随着发生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位于与第一框架101交叠的第二框架102延伸时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三方向的端部。由于显示单元151包含柔性材料,所以显示单元151可在与辊210对应的位置处弯曲。然而,当在第二状态下显示单元151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前面时,它应该维持在平坦状态。由于滚动铰链104没有固定到第二框架102,所以显示单元151可能如图10中的(a)所示向下下垂或如图10中的(b)所示向上上升。
当上述滚动铰链104的支撑杆1041支撑显示单元151的第三区域151c的后表面并且第二框架102的前部支撑支撑杆1041时可解决显示单元151的下垂问题(图10中的(a)中)。然而,为了解决如图10中的(b)所示移动到前面的显示单元151没有平坦布置而是与第二框架102分离的问题,滚动铰链104和第二框架102还可包括滑动结构1043、1027。滑动结构1043和1027可紧固滚动铰链104(显示单元151)以不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框架102分离,同时允许其仅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移动。
图11至图13是示出设置在滚动铰链104和第二框架102上的滑动结构1043和1027的视图。图11是沿着图2中的线C-C和D-D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线E-E和F-F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的膨胀侧部1042和引导钩1043的视图。
如图13所示,滚动铰链104可包括朝着位于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第二侧部1023突出的滑钩1043。如图11所示,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可包括滑轨1027,滑钩1043可移动地插入其中。图11示出形成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上的滑轨1027。滑轨1027可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并排布置的一对水平部分1027a和1027b以及连接水平部分1027a和1027b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的弯曲部分1027c。一对水平部分1027a和1027b以及弯曲部分1027c可形成U形,并且滑钩1043可沿着滑轨1027移动。
在第一状态下,如图11中的(a)所示,滑钩1043可位于位于后侧的水平部分1027a、1027b中。在第二状态下,如图11中的(b)所示,滑钩1043可移动到位于前侧的水平部分1027a、1027b。当从后水平部分1027a、1027b移动到前水平部分1027a、1027b时,滑钩1043可穿过弯曲部分1027c。当滑钩1043穿过弯曲部分1027c时,滚动铰链104可弯曲并且滑钩1043之间的空间可变窄。
滑钩1043沿其移动的滑轨1041可同时引导滑钩1043的移动和滑动框架103的移动。由于滑动框架103也与支撑杆相邻设置,所以可进一步设置从滑动框架103突出的滑钩1033。
图12中的(a)示出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彼此交叠的第一状态下的第二框架102,图12中的(b)示出在第二状态下从第一框架10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二框架102。如图12中的(a)所示,支撑杆1041和滑钩1043在第一状态下位于后面。在第二状态下,如图12中的(b)所示,支撑杆1041和滑钩1043位于前面。从显示单元151的正面到前水平部分1027a和1027b的距离可等于从显示单元151的背面到后水平部分1027a和1027b的距离。
当在滑钩1043沿着滑轨1027移动期间发生大的摩擦时,可对驱动单元200施加大的载荷,从而生成摩擦噪声或影响产品的耐久性。可使用具有高耐磨性和低摩擦阻力的自润滑构件(例如,聚甲醛(POM))来方便滑钩1043在滑轨1027上的移动。通过将滑钩1043形成为圆柱形,其与滑轨1027接触的面积可最小化。
如图13所示,可进一步设置配合到滑钩1043上的滑辊1044。滑辊1044可配合到圆柱形滑钩1043上以绕在滑钩1043突出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当滑钩1043沿着滑轨1027移动时滑辊1044可旋转,从而减小滑辊1044和滑轨1027之间生成的摩擦。
轴承结构可有助于减小摩擦,但是它可能增加总体尺寸。因此,可使用简单的环形滑辊1044。可进一步设置紧固槽1043a和紧固突起1044a以防止滑辊1044与滑钩1043分离。当紧固突起1044a被插入到紧固槽1043a中时,以环形形成在滑钩1043的外周表面上的紧固槽1043a和从滑辊1044的内表面突出的环形紧固突起1044a彼此紧固。
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框架101的第一侧部1013交叠设置,并且在第二状态下暴露于外。由于在第一状态下第二侧部1023位于第一框架101的第一侧部1013内,所以可能难以将位于第一侧部1013上的接口单元160、用户输入单元123、音频输出模块152、天线等连接到位于内的印刷电路板181。
第二侧部1023可包括通过省略第二侧部1023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开口1023a,以将位于第一侧部1013上的组件连接到位于第一框架101内的印刷电路板181。通过开口1023a,连接器可布置在位于第一侧部1013上的组件和印刷电路板之间。开口1023a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细长的形状,以即使当第二框架102移动时也防止连接器和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之间的干扰。
然而,为了防止在第二状态下移动终端100的内部通过开口1023a暴露,膨胀侧部1042可形成在支撑杆1041的端部以在第二状态下覆盖开口1023a。膨胀侧部1042可具有比支撑杆1041的端部处的支撑杆1041的横截面更大的面积。滑钩1043可形成在沿远离显示单元15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膨胀侧部1042a上。当滑钩1043平行于支撑杆1041设置时,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应该与显示单元151相邻延伸,这可使得难以形成开口1023a。因此,滑钩1043可形成在与显示单元151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第一膨胀侧部1042a可形成为扇形以具有随着第一膨胀侧部1042a在远离显示单元151的方向上延伸而减小的宽度。图13是示出移动终端100的滚动铰链104的实施方式的视图。由于滑轨1027的弯曲部分1027c上与显示单元151间隔开的位置处的卷曲板彼此相邻设置,所以第一膨胀侧部1042a可形成为扇形以防止卷曲板彼此交叠。
当滚动铰链104位于滑轨1027的弯曲部分1027c中时,由于邻近膨胀侧部1042在与显示单元151间隔开的部分中(即,在设置滑钩1043的位置处)彼此靠近。膨胀侧部1042可具有扇形,其中其宽度随着膨胀侧部1042远离支撑杆1041而减小,以防止第一膨胀部分1042a之间交叠。
膨胀侧部1042也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因此可覆盖邻近支撑杆1041之间的空间。如图13所示,膨胀侧部1042还可包括相对于第一膨胀侧部1042a形成台阶的第二膨胀侧部1042b。第二膨胀侧部1042b可被设置为与相邻的第一膨胀侧部1042a交叠,以覆盖支撑杆1041之间的空间。第二膨胀侧部1042b可具有与形成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中的开口1023a的厚度方向尺寸对应的尺寸。第二膨胀侧部1042b可形成为在与显示单元151间隔开的一侧比第一膨胀侧部1042a短。
第二膨胀侧部1042b可形成为比第一膨胀侧部1042a短,以防止当卷曲板穿过滑轨1027的弯曲部分1027c时第二膨胀侧部1042b彼此交叠。第二膨胀侧部1042b可形成为具有与开口1023a的尺寸对应的尺寸以覆盖第一膨胀侧部1042a之间的空间,以防止第二框架102的内部暴露于外。
图14是示出移动终端100的滑动框架103和第二框架102的视图。类似于滚动铰链104,滑动框架103位于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上并且与显示单元151一起移动。滚动铰链104向移动终端100的后面和前面移动,但是滑动框架103仅在移动终端100的后面(即,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上)移动。需要用于引导滑动框架103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线性地移动而不变形的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可形成在第二框架102的后表面中,并且滑动框架103可被配置为沿着引导槽移动。
然而,由于第二框架102的第二侧部1023如上所述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滑轨1027,所以可通过滚动铰链104的滑钩1043插入其中的滑轨1027引导滑动框架103的移动,而无需形成单独的导轨。如图15所示,滑钩1033可形成在滑动框架103的两端以引导滑动框架103沿着滑轨1027移动。滑动框架103的滑钩1033可具有与滚动铰链104的滑钩1043类似的形状。滑钩1033在远离显示单元151的方向上从显示单元151突出。然而,由于滑动框架103的滑钩1033不向前面移动,所以它们仅在第一水平部分上移动。
由于滑动框架103和滚动铰链104沿着滑轨1027移动,所以可稳定地引导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和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可解决显示单元151与第二框架102分离的问题。然而,由于滑轨1027位于面向第三方向的端部,所以滑动框架103在第三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可与第二框架102分离。为了在滑动框架103的两端固定到框架102的同时防止在滑动框架103的中间部分处分离,可使用磁性材料。
图15是示出移动终端100中的相位失真的曲线图,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相位失真的原因的概念图。
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包括附接到第一框架101的部分(固定部分)和未附接到第一框架101的部分(可变部分)或弯曲部分。第一区域151a固定到第一框架101,但第二区域151b未固定到第一框架101,以使得它能够向前侧和后侧弯曲或移动。
在图15中,①、②和③分别示出在固定部分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显示单元151中的相位失真,④、⑤和⑥分别示出在可变部分的顶部、中心和底部显示单元151中的相位失真。由于固定部分固定到第一框架101,所以相位失真的量相对低。特别是,由于中心部分比顶部和底部更稳定地附接到第一框架101,所以中心部分处的相位失真的量低于顶部和底部。
然而,由于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即,图中的左端)在如图16所示弯曲的同时附接到第一框架101,所以其可能对显示单元151的平坦度有排斥力。结果,可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发生相位失真。另外,固定部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与可变部分相邻,由于可变部分的变形,在那里可能发生相位失真。
可变部分的后表面由滚动铰链104支撑。然而,由于与框架不同,滚动铰链104具有可变形结构,所以固定部分处的相位失真可能增加。在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之间其后表面上部分地省略支撑结构(例如,框架或滚动铰链)的点处,相位失真可能增加。此外,在可变部分在辊210上卷曲的点处,相位失真也可能增加。
参照图16,固定部分的面向第二方向的端部、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之间的点以及可变部分在辊210上卷曲的点处的相位失真可能向外凸出,而固定部分的附接到第一框架101的中心处的相位失真可能与前一种失真相反。
可变部分的中心处的相位失真与固定部分相似。在显示单元151上可出现区分支撑杆1041和后表面上与滚动铰链104的支撑杆1041组合的部分的线。
为了使相位失真最小化,显示单元151需要处于拉紧状态。为了减小显示单元151中的垂直失真,显示单元151的可变部分应该平坦。
由于第三区域(可变部分)的面向垂直方向(第三方向)的端部由线性引导件230固定,所以可不存在起伏。然而,由于在其面向第三方向的中心处可能存在起伏,所以可使用铆钉轨道1029或滑动铆钉1049和1039来防止第二区域151b或第三区域151c与第二框架102分离。
图17是示出滚动铰链104和显示单元151从移动终端的主体拆卸的后分解立体图,图18是示出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的前立体图。具体地,图17示出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框架101与第二框架102交叠,图18示出第二框架102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最远离第一框架101,即,第二框架102完全延伸。
滚动铰链104设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第三区域151c对应的位置处,滑动框架103设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第二区域151b对应的位置处。显示单元151的第一区域151a联接到第一框架101的前表面。
根据第二框架102的移动,第三区域151c可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第三区域151c可由包括多个支撑杆1041的滚动铰链104支撑。
滚动铰链104可沿着形成在第二框架102中的滑轨1027移动到前表面或后表面。由于联接到滑轨1027的滑钩1043被包括在滚动铰链104的面向第三方向的两端,所以滚动铰链104在厚度方向上可不与第二框架102分离。然而,由于在第三方向上其中心没有固定到框架,所以可能存在起伏。因此,铆钉轨道1029和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用于防止滚动铰链104与第二框架102分离并辅助滚动铰链104在其中滑动。
铆钉轨道1029形成在第二框架102中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如图17和图18所示,多个铆钉轨道1029可在第三方向上设置并彼此间隔开。铆钉轨道1029可被设置为使得其不与联接到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的辊210和驱动单元200交叠。
铆钉轨道1029可包括形成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中的直轨以及形成在显示单元151在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上折叠的弯曲表面上的弯轨。
图19是铆钉轨道1029和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放大视图。图19中的(a)示出滑动铆钉1049和1039,图19中的(b)和(c)分别是示出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立体图。图19中的(a)示出图17的滚动铰链104翻转的状态。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联接到显示单元151的后表面。具体地,滑动铆钉1049和1039中的每一个可从图像显示表面的相对侧突出并且联接到滚动铰链104的支撑杆1041。
翼部分1049b和1039b分别被包括在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端部。翼部分1049b和1039b比联接到支撑杆1041的主体部分1049a和1039a延伸更长。翼部分1049b和1039b可与铆钉轨道1029接合并防止滑动铆钉1049和1039从铆钉轨道1029脱离。
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被分成形成在支撑杆1041上的第一滑动铆钉1049和形成在滑动框架103上的第二滑动铆钉1039。第一滑动铆钉1049和第二滑动铆钉1039二者可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并且沿着铆钉轨道1029移动。
多个第一滑动铆钉1049可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多个第一滑动铆钉1049可至少交替地联接到支撑杆1041。这是为了防止滑动铆钉1049和1039在卷曲部分中(即,在辊210上卷曲的部分中)彼此接触。在此实施方式中,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联接到第三、第五和第七支撑杆1041。
图19中的(b)和(c)示出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实施方式。图19中的(b)示出第一滑动铆钉1049,图19中的(c)示出第二滑动铆钉1039。
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分别包括主体部分1049a和1039a、翼部分1049b和1039b以及紧固部分。具体地,主体1049a和1039a被插入到铆钉轨道1029中。翼部分1049b和1039b的宽度大于铆钉轨道1029的宽度。紧固部分设置在翼部分1049b和1039b的相对侧并且紧固到滑动框架103或支撑杆1041。
图19中的(b)所示的第一滑动铆钉1049可包括联接到支撑杆1041的紧固部分和与铆钉轨道1029接合的翼部分1049b。尽管图19中的(b)示出紧固部分具有两个突出部分并且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联接到支撑杆1041,但是其可被插入到形成在支撑杆1041中的孔中或者利用钩联接到支撑杆1041。
图19中的(c)所示的第二滑动铆钉1039可被插入到形成在滑动框架103或支撑杆1041中的孔中。第二滑动铆钉1039还可包括具有环形的垫圈1039c,其设置在主体部分1039a的外周上。当第二滑动铆钉1039沿着铆钉轨道1029移动时,垫圈1039c可保护第二滑动铆钉1039或铆钉轨道1029免于磨损。
如图19中的(c)所示,垫圈1039c可被插入到铆钉轨道1029中并充当缓冲以防止第二滑动铆钉1039的主体部分1039a与铆钉轨道1029直接接触。垫圈1039c可由诸如POM的耐摩擦材料制成。
图20是设置有移动终端100的铆钉轨道1029以及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0中的(a)示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滑动铆钉1049和第二滑动铆钉1039二者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方向上。图20中的(b)示出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一滑动铆钉1049位于移动终端100的侧表面或前表面方向上。
由于第二滑动铆钉1039始终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上,所以第二滑动铆钉1039不从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铆钉轨道1029脱离。然而,联接到滚动铰链104的第一滑动铆钉1049可不在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上,即,可在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弯曲表面上移动。
第一滑动铆钉1049可从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移动到移动终端100的侧表面或前表面。然而,第一滑动铆钉1049应该在铆钉轨道1029内。为了防止第一滑动铆钉1049从铆钉轨道1029脱离,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靠近第二区域151b(即,第三区域151c内的滑动框架103)设置。
图21是示出铆钉轨道1029的一部分的视图。图21中的(a)是图17的G的放大视图。铆钉轨道1029可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细长。具体地,铆钉轨道1029可延伸出第二后部1022。更具体地,铆钉轨道1029可延伸到第二框架102的端部及其前表面。为了描述方便,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铆钉轨道1029被称为直轨10291,延伸到移动终端100的侧表面和前表面的铆钉轨道1029被称为弯轨10292。
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可由金属板制成。具体地,第二后部1022可通过在金属板上形成长槽来实现。由于辊210需要联接到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所以第二框架102的端部可由厚材料制成以增加刚度。因此,与在第二后部1022中形成直轨10291相比,可能难以在第二框架102中形成孔。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可使用轨带262。
轨带262可指由诸如SUS的刚性金属制成的带形式的构件。当一对轨带262在第三方向上平行布置时,滑动铆钉1049和1039可在轨带262之间移动。换言之,一对轨带262可用于实现弯轨10292。
图21中的(b)是图18的H的放大视图。轨带262的一侧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上并且延伸以使得其围绕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轨带262的另一侧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前表面上。为了防止滑动铆钉1049和1039从铆钉轨道1029脱离,一对轨带262可在铆钉轨道1029的一侧彼此连接。
如图21中的(b)所示,可通过将轨带262连接到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直轨10291来形成弯轨10292。为了连续地连接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直轨10291和由轨带262形成的弯轨10292,轨带262可利用螺钉2623联接到第二框架102。
如果轨带262的端部不平坦,则滑动铆钉1049和1039在直轨10291和弯轨10292之间移动的同时可能被阻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轨带262可覆盖直轨10291,如图22所示。
图22是示出轨带262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铆钉轨道1029可利用轨带262实现,使得其从直轨10291到弯轨10292没有台阶。
当如图21中的(a)所示使用轨带262时,由于直轨10291需要连接到弯轨10292,所以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上的轨带262的一侧敞开。然而,当轨带262如图22中的(a)所示延伸到直轨10291时,轨带262的一侧可闭合。
当轨带262如图22中的(b)所示形成闭合曲线时,轨带262可维持其形状,以使得其可容易地联接到第二框架102。轨带262折叠并且联接到第二框架102的弯曲部分。轨带262的直轨10291可紧密联接到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但轨带262的弯轨10292的两端可固定到第二框架102,使得弯轨10292与弯曲表面设置在第二框架102的面向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第二侧部1023间隔开。
图23是沿着图20的线I-I、J-J和K-K截取的横截面图。图23中的(a)示出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滑动铆钉1049联接到直轨10291,图23中的(b)示出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滑动铆钉1049联接到弯轨10292。图23中的(c)示出第二滑动铆钉1039位于直轨10291上。由于第二滑动铆钉1039始终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后表面上,所以不管移动终端100的状态如何,其横截面始终相同。
图23中的(a)在滑动铆钉类型方面与图23中的(b)的相似之处在于示出第一滑动铆钉1049,图23中的(a)在铆钉轨道类型方面与图23中的(c)的相似之处在于示出直轨10291。在本实施方式中,轨带262用于实现直轨10291。然而,当如图21中的(a)所示轨带262不用于实现直轨10291时,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可在与轨带262对应的位置处突出以实现直轨10291。
为了安装轨带262,可在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槽中形成台阶。第一滑动铆钉1049的主体部分1049a可设置在轨带262之间,并且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槽的宽度(w2)可大于轨带262之间的宽度(w1)。第一滑动铆钉1049的翼部分1049b可设置在形成在第二后部1022中的槽中,并且第一滑动铆钉1049的主体部分1049a可设置在轨带262之间。
如图23中的(b)所示,弯轨10292可仅利用轨带262实现,而非直接形成在第二框架102中。翼部分1049b可设置在轨带262和第二框架102的侧部1023之间。
图23中的(c)是图19中的(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垫圈1039c可设置在主体部分1039a和直轨10291之间。
主体部分1039a的直径(d1)可小于铆钉轨道1029的宽度(w1),翼部分1039b的直径(d2)可大于铆钉轨道1029的宽度(w1)(d1<w1<d2)。由于翼部分1039b的直径大于铆钉轨道1029的宽度(w1),所以第二滑动铆钉1039可被紧固到铆钉轨道1029。此外,滑动框架103可在第二框架102的后表面上滑动。
为了防止第二滑动铆钉1039的翼部分1039b突出到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的前面,铆钉轨道1029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的前表面上的延伸槽1029b。
延伸槽1029b可意指在铆钉轨道1029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台阶部分。翼部分1039b可插入到延伸槽1029b中。延伸槽1029b可具有与翼部分1039b的直径相等的尺寸。特别是,考虑到公差,延伸槽1029b可略大于翼部分1039b的直径(d2≤w2)。延伸槽1029b的厚度可大于翼部分1039b的厚度,以防止翼部分1039b突出到第二框架102的第二后部1022的前表面。
图24是示出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滑动铆钉1049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当多个第一滑动铆钉1049布置在第一方向上时,可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滑动铆钉1049的连接片263以允许各个第一滑动铆钉1049沿着铆钉轨道1029移动。
如图24中的(a)和(b)所示,可通过形成滑动铆钉1049和1039插入其中的孔来实现连接片263。这里,图24中的(b)是图24中的(a)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另选地,如图24中的(c)和(d)所示,连接片263可联接到滑动铆钉1049和1039的主体1049a和1039a,然后充当其翼部分1049b和1039b。这里,图24中的(c)是图24中的(d)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连接片263可由柔性材料制成或者具有切口图案,以使得其可响应于显示单元151的弯曲变形而变形。切口图案可意指在第三方向上细长的多个槽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的图案。
在两个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片263对应于与铆钉轨道1029接触的表面,所以其可由诸如POM的耐摩擦材料制成。另选地,连接片263可由薄金属片制成,以使得其可容易地变形。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可根据需要来调节屏幕的尺寸,从而满足便携性和实用性二者。
由于应力没有集中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点处,所以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可防止显示单元151损坏。
移动终端100可在第二框架移动时防止显示单元151起伏,即,在第二框架移动时保持显示单元151的平坦度。
移动终端100包括用于引导框架平行移动的结构,从而实现稳定的状态转变。
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应被解释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物而非由以上描述确定,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旨在被涵盖于其中。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
第一框架;以及
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
柔性显示器,该柔性显示器被配置为覆盖所述主体的一部分,其中,该柔性显示器的前表面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框架的滑动位置而变化;
铆钉轨道,该铆钉轨道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处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滑动铆钉,该滑动铆钉从所述柔性显示器的面向主体的表面突出并且被配置为随着所述第二框架滑动而沿着所述铆钉轨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器包括:
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被定位为始终面向所述移动终端的前面;
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被定位为始终面向所述移动终端的后面;以及
第三区域,该第三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区域根据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滑动位置而被定位在所述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滑动铆钉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三区域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的后表面上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弯曲变形而弯曲的滚动铰链,
其中,所述第三区域弯曲,使得所述第三区域覆盖所述主体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滑动铆钉包括从所述滚动铰链突出的第一滑动铆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滚动铰链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支撑杆,
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杆中的各个支撑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纵向延伸,并且
其中,各个所述第一滑动铆钉联接到所述多个支撑杆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铆钉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滑动铆钉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多个第一滑动铆钉的连接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连接片包括具有切口图案的薄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多个支撑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滑动铆钉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铆钉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框架,其中,所述第二区域联接到所述滑动框架,
其中,所述滑动铆钉是从所述滑动框架突出的第二滑动铆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二框架的辊,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器在所述辊上卷曲,
其中,多个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布置并且彼此间隔开,并且
其中,所述铆钉轨道被设置为使得所述铆钉轨道不与所述辊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铆钉轨道具有第一宽度,并且所述滑动铆钉包括:
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主体部分;以及
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翼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翼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铆钉还包括围绕所述滑动铆钉的所述主体部分设置的环形的垫圈,并且
其中,所述垫圈和所述滑动铆钉二者设置在所述铆钉轨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铆钉轨道还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后部的前表面上的延伸槽,并且其中,所述延伸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翼部分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铆钉轨道包括:
直轨,该直轨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后部中;以及
弯轨,该弯轨从所述直轨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侧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铆钉轨道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轨带,
其中,各个轨带的一侧固定到所述第二框架的后面,并且各个轨带的另一侧固定到所述第二框架的前面,并且
其中,各个轨带围绕所述第二框架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侧面弯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各个轨带从所述弯轨延伸到所述直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带联接部分,该带联接部分具有用于在所述直轨的两侧安装所述一对轨带的台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一对轨带彼此间隔开第一宽度,并且其中,所述直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滑动铆钉包括:
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主体部分;以及
大于所述第一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宽度的翼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翼部分从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部延伸。
CN202080103290.6A 2020-09-08 2020-09-08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59434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20/012095 WO2022054970A1 (ko) 2020-09-08 2020-09-08 이동 단말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451A true CN115943451A (zh) 2023-04-07

Family

ID=7418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3290.6A Pending CN115943451A (zh) 2020-09-08 2020-09-08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2451B2 (zh)
EP (1) EP3964918B1 (zh)
KR (1) KR20230061294A (zh)
CN (1) CN115943451A (zh)
WO (1) WO2022054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348A (zh) * 2021-03-31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5116343B (zh) * 2022-07-29 2023-04-25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31839A (ko) * 2008-06-19 2009-12-30 삼광공업(주) 휴대단말기의 슬라이드 힌지용 스프링모듈
KR20090132351A (ko) * 2008-06-20 2009-12-30 박정민 휴대전화용 슬라이딩 모듈
CN10208284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盖手机的滑动机构
CN201657561U (zh) * 2010-03-12 2010-11-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
KR102406091B1 (ko) 2015-04-01 2022-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WO2017003415A1 (en) 2015-06-27 2017-01-05 Intel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structure
KR102470945B1 (ko) 2016-06-15 2022-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595848B1 (ko) * 2016-10-11 2023-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CN108427476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翻转结构及终端
KR102269604B1 (ko) * 2018-02-23 2021-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가능한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24989A (ko) 2019-04-25 2020-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롤-슬라이드 이동 단말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4970A1 (ko) 2022-03-17
EP3964918B1 (en) 2024-03-06
KR20230061294A (ko) 2023-05-08
EP3964918A1 (en) 2022-03-09
US20220078270A1 (en) 2022-03-10
US11632451B2 (en)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4371B1 (en) Mobile terminal
US10880417B1 (en) Mobile terminal
EP3869297B1 (en) Mobile terminal
EP3885873B1 (en) Mobile terminal
EP3893472B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10326569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343364B2 (en)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display subjectable to bending deformation
KR20220139921A (ko) 이동 단말기
US11435783B2 (en) Mobile terminal
EP3869296B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095761B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10329106A1 (en) Mobile terminal
EP3964918B1 (en) Mobile terminal
EP3944597B1 (en) Slidable mobile terminal
EP4258631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30188630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30283697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497130B2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40015237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30231943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30185341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220408573A1 (en)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