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3260A -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3260A
CN115943260A CN202180045585.7A CN202180045585A CN115943260A CN 115943260 A CN115943260 A CN 115943260A CN 202180045585 A CN202180045585 A CN 202180045585A CN 115943260 A CN115943260 A CN 115943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lectronics
pump motor
stator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55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豪加德
斯滕·米克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undfos Holdings
Original Assignee
Grundfos Holding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undfos Holdings filed Critical Grundfos Holdings
Publication of CN115943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3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13Cooling the control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86Mechanical details of the pump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groun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泵马达(1),包括:安装到沿着转子轴线(L)延伸的驱动轴(3)的转子(2),该转子(2)被定子周向环抱;包围定子的定子壳体(5),其中,该定子壳体(5)包括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电子器件,用于为马达操作供电并控制马达操作,其中,该电子器件的第一部布置在第一PCB上,该电子器件的第二部布置在第二PCB(51)上;以及容纳第一PCB的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其中,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布置在定子壳体(5)的周缘处,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第二PCB(51)的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其中,该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布置在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处,其中,该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至少部分地环绕驱动轴(3)。

Description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泵马达,即,通常用于驱动任何类型的泵的泵马达,特别是速度受控的多级或单级离心泵。优选地,泵马达是包括泵的泵组件的一部分。本公开特别适用于具有超过0.7kW的功率的泵马达。
背景技术
通常,泵马达包括容纳定子的定子壳体,该定子环抱安装在转子轴上的转子。转子轴沿着转子轴线延伸并从定子壳体的驱动端突出以驱动泵的叶轮。例如从WO2013/135465A1已知,将冷却风扇布置在定子壳体的非驱动端处,使得冷却空气沿着定子壳体的轴向延伸的横向冷却肋(rib)流动。冷却风扇通常由转子轴驱动,该转子轴从定子壳体的非驱动端突出。
在WO2013/135465A1中,电子器件壳体安装到定子壳体的周缘。电子器件壳体容纳用于控制马达操作的控制电子器件,即,控制电子器件包括用于控制马达速度的变频器。在马达操作期间,控制电子器件会产生热量,必须将该热量疏散掉,以避免电子器件的损坏和故障。WO2013/135465A1建议电子器件壳体突出超过定子壳体的非驱动端以接收冷却风扇的部分径向流,从而冷却电子器件壳体内的控制电子器件。
然而,WO2013/135465A1的解决方案具有的缺点在于,相比于定子壳体,电子器件壳体相对较大。先前减小电子器件壳体的尺寸的尝试遇到了由控制电子器件充分散热的要求所设置的限制。
因此,本公开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紧凑的泵马达,该泵马达具有对控制电子器件的充分冷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马达,其中,该泵马达包括:
-转子,该转子被安装到沿着转子轴线延伸的驱动轴,其中,该转子被定子周向环抱,
-定子壳体,该定子壳体包围定子,其中,该定子壳体包括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
-用于为马达操作供电并控制马达操作的电子器件,其中,该电子器件的第一部布置在第一PCB上,该电子器件的第二部布置在第二PCB上,以及
-第一电子器件壳体,该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容纳第一PCB,其中,该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布置在定子壳体的周缘处。
此外,泵马达包括容纳第二PCB的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其中,该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布置在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处,其中,该第二电子器件壳体至少部分地环绕驱动轴。
术语“环绕”或“环绕着”在本文中表示驱动轴至少部分地被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表面围住。换言之,驱动轴突出通过第二电子器件壳体而不突出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体积中。
可选地,电子器件的第一部可以包括功率电子器件,电子器件的第二部可以包括线路滤波器。优选地,电子器件包括用于控制马达速度的变频器。功率电子器件可以包括变频器的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电路在马达操作期间产生大量热量。产生较少热量的组件(例如,变频器的整流器电路或DC链路)优选地布置在第一PCB上。然而,整流器电路和/或DC链路可以替代地布置在第二电子器件壳体中的第二PCB上。连接到整流器电路的输入侧的线路滤波器优选地布置在第二电子器件壳体中的第二PCB上,因为第二PCB的相当庞大的组件允许第一电子器件壳体的较小设计。此外,线路滤波器的组件也产生大量热量,必须将该热量疏散掉以避免对电子器件的任何损坏。
可选地,驱动轴可以从定子壳体的第一轴向端突出以驱动泵,驱动轴可以从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突出以驱动冷却风扇。换言之,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布置在泵马达的非驱动端处,并且泵耦合到泵马达的驱动端。优选地,泵马达还可以包括安装到驱动轴的冷却风扇,其中,第二电子器件壳体轴向地布置在冷却风扇与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之间。这具有的优点在于,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外表面由冷却风扇驱动的气流冷却。
可选地,泵马达还可以包括风扇罩,其中,冷却风扇为径向风扇,该径向风扇轴向地布置在风扇罩与第二电子器件壳体之间,其中,该风扇罩被构造为沿着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横向侧朝向轴向延伸的横向定子壳体冷却肋轴向地引导冷却风扇出口流。优选地,风扇罩可以包括完全地封闭的轴向正面。这具有的优点在于,由泵马达产生的噪音被冷却风扇罩显著地吸收。因此,泵马达的噪音显著地变小。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限定驱动轴延伸通过的中心轴向通道。优选地,这种通道可以限定冷却风扇吸入口,该冷却风扇吸入口用于安装到驱动轴的冷却风扇。因此,径向冷却风扇不通过封闭的轴向正面吸入空气,而是通过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中心轴向通道吸入空气。因此,冷却风扇和风扇罩沿着180°转弯引导冷却气流,这使用冷却风扇的入口流和出口流来冷却泵马达的组件。入口流主要用于冷却电子器件,而出口流主要用于冷却定子壳体。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包括面向第一电子器件壳体的输出连接件。该输出连接件可以是有线连接件和/或插接连接件(plug-socket connection)。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作为预组装单元可安装到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这有利于并加快马达泵的组装过程。
可选地,第二PCB可以在垂直于转子轴线的平面中延伸,并且第二PCB可以包括驱动轴延伸通过的孔。因此,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限定基本上环状的内部体积,第二PCB以垂直于转子轴线的环形平面的形式布置在该环状的内部体积中。这种布置进一步减少了空间消耗并允许非常紧凑的泵马达设计。
可选地,入口流动路径被限定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之间。因此,冷却风扇的入口流在通过由第二电子器件壳体限定的中心轴向通道到达冷却风扇之前冷却定子壳体和第一电子器件壳体的组件。然后径向冷却风扇径向地向外驱动出口流,其中,风扇罩沿着带肋的定子壳体的横向侧轴向地重新定向出口流。
可选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其中,第一壳体部分热耦合到定子壳体,并且其中,包括第一PCB的第二壳体部分与第一壳体部分和定子壳体热解耦。优选地,第一壳体部分可以由与定子壳体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壳体部分甚至可以整体模制为定子壳体的一部分。优选地,第一壳体部分可以布置成比第二壳体部分更靠近转子轴线。
可选地,第一壳体部分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热导率的第一材料,第二壳体部分可以包括具有第二热导率的第二材料,其中,第一热导率显著地高于第二热导率。例如,第一材料可以是金属,而第二材料可以是塑料。
可选地,第一PCB可以热耦合到布置在第一PCB与定子壳体之间的散热器,其中,散热器包括面向定子壳体的散热器冷却肋,其中,定子壳体包括面向散热器的定子壳体冷却肋,其中,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相互补充以限定朝向冷却风扇吸入口的入口流动路径,该冷却风扇吸入口由第二电子器件壳体限定。优选地,入口流动路径遵循弯曲路径,该弯曲路径的入口布置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的横向面,该弯曲路径的出口轴向地布置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内。
可选地,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以距离彼此热解耦。因此,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彼此足够接近以限定入口流动路径,但彼此之间具有足够大的距离以减少散热器冷却肋与定子壳体冷却肋之间的热传递。因此,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可能具有不同的温度,因为散热器冷却肋主要地散发由第一PCB的功率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而定子壳体冷却肋主要地散发由定子产生的热量。散热器冷却肋与定子壳体冷却肋之间的热解耦尤其降低了热量从热的定子壳体冷却肋传递到散热器冷却肋的风险,这将降低它们散发由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的能力。热解偶有效地允许更紧凑的第一电子器件壳体设计,因为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都沿着它们一起限定的入口流动路径的同一入口流彼此独立地冷却。
可选地,散热器冷却肋和定子壳体冷却肋限定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该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从横向流动路径入口朝向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有利于冷却流入物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可以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轴向地突出超过定子壳体的第二轴向端,其中,该突出部接收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和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一起限定L形,沿着L形在两个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之间存在沿着L形的内部入口流动路径。L形的第一支腿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之间轴向延伸,L形的第二支腿在第二电子器件壳体与定子壳体之间径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可以限定外部横向流动路径入口和朝向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定向的内部流动路径出口。因此,在第二电子器件壳体面向定子壳体的轴向侧处存在径向向内流。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导电螺钉固定到定子壳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钉将第二PCB的接地电连接到定子壳体。这是将电子器件壳体固定到定子壳体并为第二PCB和定子壳体两者提供电气接地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包括在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横向侧处的电源连接器,使得第一电子器件壳体中的第一PCB经由第二电子器件壳体中的第二PCB被供电。优选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的第一壳体部分可以包括横向开口,电源插头可以通过该横向开口连接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电源连接器。优选地,电源插头是有角度的,以有助于泵马达的整体紧凑设计。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至少部分地突出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中。
可选地,第二PCB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孔,至少一个螺钉突出通过该至少一个孔,其中,第二PCB包括围绕孔的接地触点。这是通过将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固定到定子壳体的螺钉来提供接地接触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可选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螺钉的至少一个导向孔,其中,第二电子器件壳体包括在导向孔处的导电元件,用于电连接至少一个螺钉和第二PCB的接地触点,其中,紧固至少一个螺钉将导电元件压到第二PCB的接地触点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马达,该泵马达包括用于插入电源插座的电源插头,电源插座由第二电子器件壳体限定,其中,该电源插头包括:
-至少一个压接连接器,该至少一个压接连接器具有朝向电源插座的插接端和与插接端相对的压接端,
-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该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具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以及
-至少一个电缆线,
其中,每个压接连接器的压接端被插入到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中的一个的第一插孔中,并且其中,每个电缆线被插入到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中的一个的第二插孔中。
当电缆线直接压接到压接连接器时,该特定的电源插头提供了可选择的选项,从而在没有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的情况下使用电源插头,如果维修人员有机会轻松地将电缆线与螺钉端子元件连接和断开,则使用螺钉端子元件作为电缆线与压接连接器之间的中介。
可选地,电源插座位于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横向侧处。
可选地,每个电缆线通过以下方式的任一个选择性地可连接到压接连接器:将电缆线直接地压接到压接端,或通过第一螺钉将每个压接连接器的压接端固定在至少一个螺钉端子中的一个的第一插孔中,或通过第二螺钉将电缆线固定在至少一个螺钉端子元件中的一个的第二插孔中。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以下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泵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半剖立体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半剖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组件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电子器件壳体的分解图;
图6a-图6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处于不同构造的电源插头的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紧凑型泵马达1。为了便于本公开的技术描述,图示出了局部右手笛卡尔坐标系,其中,泵马达1的转子轴线L沿着z轴延伸,横轴沿着x轴延伸,竖轴沿着y轴延伸。请注意,局部笛卡尔坐标系可以具有任何空间取向,取决于泵马达1实际上如何布置。然而,为了便于本公开的技术描述,如“竖直”、“上”、“下”、“向前”、“向后”、“前”、“后”、“左”或“右”等空间术语指代对在负z方向上的泵马达1的视角。因此,正z轴表示向前方向,正x轴表示向右的横向方向,正y轴表示向上的方向。
泵马达1包括转子2(参见图4),转子2被安装到沿着转子轴线L延伸的驱动轴。转子2被定子(不可见)周向环抱,该定子被定子壳体5包围。定子壳体图5包括面向前的第一轴向端和面向后的第二轴向端。泵马达1还包括用于将泵马达1安装到外部主体(例如,地面层、墙壁或天花板)的安装支架7或支脚。安装支架7固定到定子壳体5的下侧。定子壳体5的左横向侧包括基本上平行于转子轴线L延伸的横向定子壳体冷却肋9。定子壳体5的右横向侧在图1中不可见,但包括类似于基本上平行于转子轴线L延伸的横向定子壳体冷却肋9。
泵马达1还包括在定子壳体5的上侧处的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电子器件壳体11包括开口13,电源插头15通过该开口13插入。开口13布置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后部35的左横向侧。在开口13旁边稍微向前一点,信号连接器17布置在电子器件壳体11的左横向侧。在电子器件壳体11的向前的部段中,电子器件壳体11的左横向侧还限定了冷却流入口19,冷却空气被冷却风扇39吸入到该冷却流入口19中(参见图4)。泵马达1的后轴向端由风扇罩21限定,该风扇罩21包括完全封闭的轴向正面23。风扇罩21朝向冷却流出口25引导空气流,该冷却流出口25被定向为在定子壳体5的左右横向侧处,沿着横向定子壳体冷却肋9引导冷却空气向前流出。
图2更详细地描述了冷却空气流。冷却空气流在横向冷却流入口19处进入泵马达1,该横向冷却流入口19由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限定。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容纳第一印刷电路板(PCB)(未示出),第一印刷电路板(PCB)被热耦合到内部散热器27,该散热器27布置在第一PCB与定子壳体5的上侧之间。第一PCB在水平xz平面中延伸,并且散热器27包括散热器冷却肋29,该散热器冷却肋29在水平xz平面中延伸并面向定子壳体5的上侧。定子壳体5的上侧包括面向散热器27的定子壳体冷却肋31。散热器冷却肋29和定子壳体冷却肋31相互补充以限定入口流动路径33。入口流动路径33遵循从横向冷却流入口19朝向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后部的弯曲路径。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后部限定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突出部35,该突出部35轴向地突出超过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突出部35包括径向面向内(即,面向下)的开口37,冷却空气流穿过该开口37径向地向内朝向驱动轴3,该驱动轴3从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向后突出。冷却风扇39安装到驱动轴3的后轴向端,并通过中心轴向通道41吸入冷却空气流,该中心轴向通道41在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与冷却风扇39之间轴向地延伸,并且周向地围绕驱动轴3。冷却风扇39是径向向外驱动冷却空气的径向风扇。然后风扇罩21沿着定子壳体5的左右横向侧向前重新定向冷却空气流,其中,冷却空气流在冷却流出口25处离开泵马达1以沿着横向定子壳体冷却肋9穿过。应当注意,通过泵马达1的冷却空气流在冷却流入口19与冷却流出口25之间完全是内部的。
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包括径向内部(即,下部)的第一壳体部分43和径向外部(即,上部)的第二壳体部分45。第一壳体部分热耦合到定子壳体5。实际上,第一壳体部分43整体模制为定子壳体5的一部分,因此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相比之下,第二壳体部分45由塑料制成并且与第一壳体部分43和定子壳体5热解耦。第二壳体部分45包括具有功率电子器件的第一PCB和散热器27。第二壳体部分45包括基部分46和盖部分48,其中,基部分46用作第一壳体部分43与盖部分48之间的热障。第一PCB和散热器27被安装到基部分46,而盖部分48覆盖第一PCB上的电子器件。如图3中所看到的,共同限定入口流动路径31的散热器冷却肋29和定子壳体冷却肋31以距离R彼此热解耦。优选地,距离R小于散热器冷却肋29的高度H1的20%,即,R≤0.2·H1。对应的定子壳体冷却肋31具有高度H2,该高度H2显著地小于散热器冷却肋29的高度H2,即H2≤H1。实际上,定子壳体冷却肋31是可选的,从而入口流动路径31可以仅由散热器冷却肋29限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距离R,在散热器27与定子壳体5之间存在非常有限的热流或没有热流。因此,散热器27和定子壳体5由沿着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31的冷却空气流的特定部分被独立地冷却。这防止了从热的定子壳体5到散热器27的不期望的热传递,从热的定子壳体5到散热器27的不期望的热传递会降低散热器27冷却第一PCB上的功率电子器件的能力。由于散热器冷却肋29的较大高度H1,冷却空气流沿着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31的冷却能力中的较大部分用于冷却散热器27,从而冷却第一PCB上的功率电子器件。
图4中示出的分解图示出了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该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布置在定子壳体5在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突出部35下方的后轴向端处。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容纳第二PCB 51(参见图5)并完全地环绕驱动轴3。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限定驱动轴3延伸通过的中心轴向通道41。中心轴向通道41的直径显著地大于延伸通过该中心轴向通道41的驱动轴3的直径。由此,中心轴向通道41限定用于冷却风扇39的冷却风扇吸入口。当完全组装好时,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将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的上部至少部分地突出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突出部35中。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还包括电源插座49,该电源插座49位于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突出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中的上部的左横向侧处。当完全组装好时,电源插座49位于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开口13处,使得电源插头15可以通过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开口13被插入到电源插座49中。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还限定从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突出部35中的下部开口37朝向中心轴向通道41的竖直冷却空气流路径。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是预组装单元,该预组装单元可安装到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如图4所示。
图5以分解图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限定环绕中心轴向通道41的环状的内部体积,其中,第二PCB 51布置在所述内部体积中。第二PCB51在垂直于转子轴线L的xy平面中延伸。第二PCB 51还包括孔56,中心轴向通道41通过该孔56,并且当泵马达1完全组装好时,驱动轴3延伸通过该孔56。第二PCB 51包括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线路滤波器或EMI滤波器的庞大电子组件52。第二PCB 51的线路滤波器电子器件经由输入线缆53连接到电源插头。第二PCB 51还包括输出连接器54,该输出连接器54在第二PCB 51的上端处,面向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的突出部35。第一电子器件壳体51中的第一PCB上的电子器件通过与第二PCB 51的输出连接器54的连接而被供电。接地连接器元件55提供电源插座49的接地与第二PCB 51和定子壳体5两者的接地之间的接地连接。
图4示出了四个轴向地延伸的安装螺钉57,用于将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固定到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四个安装螺钉57中较长的一个提供第二PCB 51与定子壳体5之间的接地连接。当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安装到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时,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的导向孔61接收螺钉57。安装螺钉57还穿过第二PCB 51中的孔63。围绕第二PCB 51的前后两侧处的孔63设置有环形连接表面65。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还包括盖元件67,该盖元件67也包括孔69,安装螺钉57延伸通过该孔69。盖元件67的孔69被连接器套管71围绕,以在安装螺钉57的头部与围绕第二PCB 51的后侧处的孔63的环形接触表面65之间建立电接触。连接器元件55是有角度的刚性金属结构,具有限定电源插座49的接地的第一端73和包括孔77的第二端75,安装螺钉57延伸通过该孔77。连接器元件55的第二端75连接到围绕第二PCB 51前侧处的孔63的环形连接器表面65。安装螺钉57的前端被拧入定子壳体5的金属螺纹中。因此,当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被完全组装好并被安装到定子壳体5的后轴向端时,安装螺钉57以夹层方式将所有连接元件71、65、75压在一起以提供电接地接触。
图6a-图6c更详细地示出了处于两种不同构造的电源插头15。电源插头15包括有角度的插头壳体79,其中,电缆(未示出)基本上竖直地延伸出电源插头壳体79。电源插头15的隔离元件81将不同的相分开并且限定用于将电源插头15插入对应形状的电源插座49中的引脚结构。对于电源插头15的每个相,即,在该示例中包括接地的四个相,电源插头15包括压接连接件83,该压接连接件83具有朝向电源插座49的插接端85和与插接端85相对的压接端87。插接端被递送到隔离元件81中的关联的开口内。电源插头15提供两个可选择的构造选项,用于将电力电缆的线路连接到压接连接器83的压接端87。
如图6a所示,电缆线(未示出)可以直接地压接到压接连接器83的压接端87。电源插头15通过包括具有第一插孔91和第二插孔93的螺钉端子元件89提供其他选项。因此,在如图6b和图6c中示出的第二构造中,电缆线可以经由螺钉端子元件89间接地连接到压接连接器83,其中,每个压接连接器83的压接端87被插到螺钉端子元件89的第一插孔91中,并且其中,每个电缆线被插到螺钉端子元件89的第二插孔93中。这便于维修人员执行维护任务。
本公开的不同方面单独或以任何相互组合的方式有助于提供更紧凑且噪音更小的泵马达,该泵马达组装起来更快且更便宜。
在前面的描述中,当提及具有已知的、明显的或可预见的等同物的整体或元件时,这些等同物如同单独阐述那样被并入本文。应当参考权利要求以确定本公开的真实范围,其应当被解释为涵盖任何这样的等同物。读者还将理解的是,被描述为可选的、优选的、有利的、方便的等的本公开的整体或特征是可选的,并且不限制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说明性示例。应当理解,关于任何一个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组合使用,并且还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使用,或者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组合组合使用。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他修改、替换和替代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文描述的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并且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讨论的具体实施例的任何改编或变化。
另外,“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不排除复数。此外,参考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以与上述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组合使用。方法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应用或并行应用,或者可以构成另一方法步骤的一部分或更详细的版本。应当理解,在赋予本文的专利的范围内,应当包含所有这些合理且适当的修改,这些修改都落入对本领域的贡献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这样的修改、替换和替代方案,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物确定。
附图标记列表
1 泵马达
2 转子
3 驱动轴
5 定子壳体
7 安装支架
9 定子壳体冷却肋
11 第一电子器件壳体
13 开口
15 电源插头
17 信号连接器
19 冷却流入口
21 风扇罩
23 正面
25 冷却空气出口
27 内部散热器
29 散热器冷却肋
31 定子壳体冷却肋
33 入口流动路径
35 突出部
39 冷却风扇
41 中心轴向通道
43 第一壳体部分
45 第二壳体部分
46 第二壳体部分的基部分
47 第二电子器件壳体
48 第二壳体部分的盖部分
49 电源插座
51 第二PCB
52 线路滤波器的电子组件
54 输出连接器
55 连接器元件
56 孔
57 安装螺钉
61 导向孔
63 第二PCB中的孔
65 连接表面
67 盖元件
69 盖元件中的孔
71 连接器套管
73 连接器元件的第一端
75 连接器元件的第二端
77 连接器元件中的孔
79 电源插头壳体
81 隔离元件
85 插接端
89 螺钉端子元件
91 第一插孔
93 第二插孔
L 转子轴线
R 距离
H1 散热器冷却肋的高度
H2 定子壳体冷却肋的高度

Claims (23)

1.一种泵马达(1),包括:
-转子(2),所述转子(2)安装到沿着转子轴线(L)延伸的驱动轴(3),其中,所述转子(2)被定子周向地环抱,
-定子壳体(5),所述定子壳体(5)包围所述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壳体(5)包括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
-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用于为马达操作供电并控制所述马达操作,其中,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一部布置在第一PCB上,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二部布置在第二PCB(51)上,以及
-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容纳所述第一PCB,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布置在所述定子壳体(5)的周缘处,
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容纳所述第二PCB(5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布置在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处,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驱动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一部包括功率电子器件,并且其中,所述电子器件的第二部包括线路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驱动轴(3)从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一轴向端突出以驱动泵,并且其中所述驱动轴(3)从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突出以驱动冷却风扇(39)。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驱动轴(3)的冷却风扇(39),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轴向地布置在所述冷却风扇(39)与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还包括冷却风扇(39)和风扇罩(21),其中,所述冷却风扇(39)为径向风扇,所述径向风扇轴向地布置在所述风扇罩(21)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之间,其中,所述风扇罩(21)被构造为沿着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的横向侧朝向轴向延伸的所述定子壳体(5)的横向冷却肋(9)轴向地引导冷却风扇出口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风扇罩(21)包括完全封闭的轴向正面(23)。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限定中心轴向通道(41),所述驱动轴(3)延伸通过所述中心轴向通道(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通道限定冷却风扇吸入口,所述冷却风扇吸入口用于安装到所述驱动轴(3)的冷却风扇(39)。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包括输出连接件(54),其中,所述输出连接件(54)面向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作为预组装单元能够安装到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PCB(51)在垂直于所述转子轴线(L)的平面(xy)中延伸并且包括孔(56),所述驱动轴(3)延伸通过所述孔(56)。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入口流动路径(33)被限定在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与所述定子壳体(5)之间。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部分(43)和第二壳体部分(45),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43)热耦合到所述定子壳体(5),并且其中,包括所述第一PCB的第二壳体部分(45)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43)并且与所述定子壳体(5)热解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43)布置得比所述第二壳体部分(45)更靠近所述转子轴线(L)。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43)包括具有第一导热率的第一材料,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45)包括具有第二导热率的第二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热导率显著地高于所述第二热导率。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PCB热耦合到散热器(27),所述散热器(27)布置在所述第一PCB与所述定子壳体(5)之间,其中,所述散热器(27)包括面向所述定子壳体(5)的散热器冷却肋(29),其中,所述定子壳体(5)包括面向所述散热器(27)的定子壳体冷却肋(31),其中,所述散热器冷却肋(29)和所述定子壳体冷却肋(31)相互补充以限定朝向冷却风扇吸入口的入口流动路径(33),所述冷却风扇吸入口由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限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散热器冷却肋(29)和所述定子壳体冷却肋(31)以距离(R)彼此热解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散热器冷却肋(29)和所述定子壳体冷却肋(31)限定从横向流动路径入口(19)朝向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的弯曲的入口流动路径(33)。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包括突出部(35),所述突出部(35)轴向地突出超过所述定子壳体(5)的第二轴向端,其中,所述突出部(35)接收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的至少一部分。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壳体(11)限定横向流动路径入口(19)和朝向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定向的流动路径出口(37)。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通过至少一个导电的螺钉(57)固定到所述定子壳体(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螺钉(57)将所述第二PCB(51)的接地电连接到所述定子壳体(5)。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PCB(51)包括至少一个孔(63),所述至少一个螺钉(57)突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孔(63),其中,所述第二PCB(51)包括围绕孔(63)的接地触点(65)。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泵马达(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螺钉(57)的至少一个导向孔(6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壳体(47)包括在导向孔(61)处的导电元件(55),用于为所述第二PCB(51)的接地触点(65)提供接地连接,其中,紧固所述至少一个螺钉(57)将所述导电元件(55)压到所述第二PCB(51)的接地触点(65)上。
CN202180045585.7A 2020-06-26 2021-06-17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Pending CN115943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82463.8 2020-06-26
EP20182463.8A EP3929446B1 (en) 2020-06-26 2020-06-26 Pump motor with cooled two-part electronic module
PCT/EP2021/066419 WO2021259754A1 (en) 2020-06-26 2021-06-17 Pump motor with cooled two-part electronic mod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260A true CN115943260A (zh) 2023-04-07

Family

ID=7117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5585.7A Pending CN115943260A (zh) 2020-06-26 2021-06-17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9646A1 (zh)
EP (1) EP3929446B1 (zh)
CN (1) CN115943260A (zh)
WO (1) WO2021259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1009B3 (de) * 2022-03-23 2023-05-04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Antrieb, aufweisend einen Elektromotor, ein Gehäuseteil und ein Elektronikmodu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2724A1 (de) * 1986-12-13 1988-06-23 Grundfos Int Elektromotor mit einem frequenzumrichter zur steuerung der motorbetriebsgroessen
JP4138111B2 (ja) * 1998-06-18 2008-08-20 アスモ株式会社 流体ポンプ装置
DE102010005767B4 (de) * 2010-01-25 2019-10-31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Umrichtermotor
EP2607709B1 (de) * 2011-12-23 2015-12-23 Grundfos Holding A/S Elektromotor
EP2639940B1 (de) 2012-03-15 2014-09-24 Grundfos Holding A/S Elektromotor
CN110446587B (zh) * 2017-03-31 2023-06-13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99646A1 (en) 2023-09-21
EP3929446A1 (en) 2021-12-29
WO2021259754A1 (en) 2021-12-30
EP3929446C0 (en) 2024-02-14
EP3929446B1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4149B2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3817298B2 (ja) カードケージ用電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ードケージシステム
JP4063888B2 (ja) 上流周波数変換器を備える電気モータ
JP5766431B2 (ja) 電動圧縮機
US20080018192A1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US20090189492A1 (en) Heat Dissipating Fan
EP1712799B1 (en) Fan
EP2233741A1 (en) Electrically driven compressor integral with inverter
JP2011236858A (ja) 電動圧縮機のアース接続構造
EP1085217A2 (de) Pumpengehäuse mit intergrierter Elektronik
CN115943260A (zh) 具有冷却的两部分电子模块的泵马达
JP2012092742A (ja) 電動ポンプ
EP3929447A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cooling of electronics arranged at a perimeter of the motor
US20090010782A1 (en) Fan Unit, Particularly for a Vacuum Cleaner
JP2008131792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5595461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3774863B2 (ja) 回転電機
CN215601730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17428001U (zh) 逆变器装置、马达单元及车辆
CN112385123A (zh) 旋转电机
CN218669888U (zh) 风扇装置组、风扇装置及衔接件
US202303079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cooling of intake air for a hybrid cooled belt starter generator
CN218276367U (zh) 一种改进型直流永磁电机
CN216599246U (zh) 驱动设备
CN114271687B (zh) 散热风机、底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