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2782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42782A CN115942782A CN202211616676.4A CN202211616676A CN115942782A CN 115942782 A CN115942782 A CN 115942782A CN 202211616676 A CN202211616676 A CN 202211616676A CN 115942782 A CN115942782 A CN 1159427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opening
- light emitting
- reflective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阳极层、反射层、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且覆盖所述阳极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且覆盖所述阳极层,所述反射层上开设有裸露所述阳极层的第一开口,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所述发光层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所述阳极层上;所述阴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本申请旨在可以解决现有OLED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因具有高亮度、全视角、响应速度快以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已在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OLED显示装置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只有小视角的光能被输出,大视角的光会被发射至像素定义层的侧面损失,进而导致OLED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可以解决现有OLED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电路层;
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且覆盖所述阳极层,所述反射层上开设有裸露部分所述阳极层的第一开口,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所述阳极层上;以及
阴极,所述阴极至少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延伸并至少覆盖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侧壁。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上,并位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开设有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裸露部分所述阳极层。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延伸至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侧壁上,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阳极层绝缘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的边界与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的边界共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朝向所述反射层的表面、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形成台阶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厚度D1,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D2,D1-D2≥0.5μm。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的倾斜角a,40°≤a≤80°。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延伸并覆盖所述反射层,所述阴极朝向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为半反射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置的反射子层,相邻两所述反射子层的材质不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波长λ,所述发光层的厚度d,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n,满足以下公式:nd=k/4λ,k为正奇数。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层和设置在驱动电路层上的阳极层,以及设置在驱动电路层上且覆盖阳极层的像素定义层和设置在像素定义层上的反射层。反射层上开设有裸露部分阳极层的第一开口,反射层于第一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同时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层和阴极,该发光层至少设置于第一开口内的阳极层上,该阴极至少设置在发光层上。
如此通过设置反射层,从而使得发光层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在通过第一开口时会照射到反射层呈倾斜设置的侧壁面上,从而通过反射层调整大角度光线的光路至较小角度发出,降低发光层的光线损失,增加整体的出光效率,以解决现有OLED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红光发光层的反射层的倾斜角为60度和70度时的亮度和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绿光发光层的反射层的倾斜角为60度和70度时的亮度和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蓝光发光层的反射层的倾斜角为60度和70度时的亮度和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光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下文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参照图1,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驱动电路层10、阳极层20、反射层30、发光层40以及阴极50。阳极层20设置在驱动电路层10上。反射层30设置在驱动电路层10上且覆盖阳极层20,反射层30上开设有裸露部分阳极层20的第一开口31,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发光层40至少设置于第一开口31内的阳极层20上。阴极50至少设置在发光层40上。
如此通过设置反射层30,从而使得发光层4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在通过第一开口31时会照射到反射层30呈倾斜设置的侧壁面上,从而通过反射层30调整大角度光线的光路至较小角度发出,降低发光层40的光线损失,增加整体的出光效率,以解决现有OLED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其中,该驱动电路层10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其可以为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TFT、氧化物半导体(Oxide)TFT、固相晶化(Solid Phase Crystallization,SPC)TFT、以及其他常用于显示领域的TFT,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反射层30可以为非金属的反光材料,如布拉格反射镜等。
而该阳极层20可以由氧化铟锡(ITO)、银(Ag)、铝(Al)、或钼(Mo)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或几种形成。发光层40可以由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形成。发光层40可以通过蒸镀或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发光层40可以产生预设颜色的光,如蓝光、绿光、红光以及白光等,即该发光层40包括蓝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也还可以包括白光发光层等。阴极50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阴极50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或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形成。此外,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封装层90,该封装层90设置于阴极50层上以对显示面板100进行封装,比如封装层90可以为由第一无机层、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层的三层薄膜依次层叠形成的叠层结构或更多层的叠层结构。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可选的,发光层40延伸并至少覆盖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内的侧壁。需要说明的是,该发光层40既可以仅延伸至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内的侧壁,以增加从第一开口31处发出的光线比例,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发光效率,同时避免使得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厚度过厚。当然该发光层40还可以延伸至完全覆盖反射层30,如此以进一步增大发光层40的出光效果。
可选的,参照图1,反射层30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置的反射子层32,相邻两反射子层32的材质不同。如此不仅可以使得相邻的膜层的折射率不同,且不同的材料的折射率差异较大,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反射层30的反射率。
可选的,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的倾斜角a,40°≤a≤80°。
其中,在反射层30高度为1.55um情况下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调整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的倾斜角a比较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结合图1至图4,以及下表1所示,蓝光(B),绿光(G)、红光(R)和白光(W),分别在无反射层30、反射层30的倾斜角为60度以及反射层30的倾斜角为70度时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提升效率的情况。其中D为显示面板100无反射层30的情况,D1为显示面板100的反射层30的倾斜角为60度,D2为显示面板100的反射层30的倾斜角为70度。如此可知通过增大反射层30的倾斜角的角度,以使得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得以提升。
表1
可选的,定义发光层40发出的光线的波长λ,发光层40的厚度d,发光层40的折射率n,满足以下公式:nd=k/4λ,k为正奇数。其中,k为1、3、5、7等正奇数,一般取5。
蓝光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400nm-480nm,绿光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492nm-577nm,红光的波长的取值范围为620nm-760nm。当λ为400nm-480nm时,发光层40可选择透过蓝光;当λ为492nm-577nm时,发光层40可选择透过绿光;当λ为620nm-760nm时,发光层40可选择透过红光。
对应于蓝光发光层来说,可以取λ为460nm,对于绿光发光层可以取λ为530nm。对于红光发光层可以取λ为620nm。那么在发光层40的折射率n和k(k为5)取相同的情况下,则蓝光发光层的厚度d为d=5/4n×460;绿光发光层的厚度d为d=5/4n×530;红光发光层的厚度d为d=5/4n×620。
可推导得出该蓝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以及红光发光层相应的厚度d的关系,即蓝光发光层的厚度小于绿光发光层的厚度,而绿光发光层的厚度会小于红光发光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蓝光发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红光发光层的折射率,红光发光层的折射率小于绿光发光层的折射率,和/或,对应于蓝光发光层的k值大于对应红光发光层的k值,红光发光层k值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绿光发光层的k值,使得蓝光发光层的厚度大于绿光发光层的厚度,而绿光发光层的厚度会大于红光发光层的厚度。由于蓝光的发光亮度低于红光的发光亮度,红光的发光亮度低于绿色的发光亮度。因此上述的设置,不仅能选择性的透过特定的波长光,而且能提高显示面板100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如此以根据不同颜色发光层40来对应设置其发光层40的厚度,进而通过根据发光层40的类型以限定发光层40的厚度可以使得仅限定特定波长的光线可穿过对应的发光层40后被反射层30所反射,而其他波长的光线会对应的发光层40被阻挡。即通过调整发光层40的厚度d,以使得可以控制特定波长的光穿过该发光层40,以减少其他杂光的影响,提高发光层40特定颜色光的出光效率。
参照图5和图6,在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60,像素定义层60设置于阳极层20上,并位于阳极层20和反射层30之间,像素定义层60上开设有对应连通于第一开口31的第二开口61,第二开口61裸露部分阳极层20。其中,像素定义层60可以由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有机光阻材料形成。像素定义层60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蒸镀的方法制备。可以在阳极层20设置后再设置像素定义层60,再将反射层30形成于像素定义层60上,之后进行分布刻蚀,先刻蚀反射层30以形成第一开口31,再刻蚀像素定义层60以形成第二开口6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像素定义层60隔离反射层30和阳极层20,从而该反射层30可采用具有反射作用的金属材质制成。如当反射层30包括多层层叠设置的反射子层时,反射子层可以由如Ti、Ag、Al、Mo等金属材料制成,且相邻的两个膜层的材料不同,即该反射层30可以依次由Ti层、Al层、Ti层构成。
进一步地,发光层40沿着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延伸至并覆盖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进而以增大了发光层40在像素定义层60的侧壁面上的面积,以增加了发光层40朝向显示方向发射的光线,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像素定义层60的侧壁面对偏离显示方向的光线遮挡,以使得发光层40的更多偏离显示方向的光线可以照射到反射层30的侧壁。
进一步地,反射层30延伸至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内的侧壁上,且反射层30与阳极层20绝缘设置。如此以进一步获得更大面积的反射面,进一步降低发光层40的光线损失,增加整体的出光效率,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该反射层30由非金属的反光材料制成以与阳极层20绝缘设置,如布拉格反射镜等。
更进一步地,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且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面的边界与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的边界共线。其中,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面的边界与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的边界共线,如此以减少像素定义层60阻挡发光层40的光线,进而使得更多偏离显示方向的光线可以照射到反射层30的侧壁面处,进而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进一步地,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且像素定义层60朝向反射层30的表面、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面以及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的侧壁面形成台阶面。其中,通过使像素定义层60和反射层30形成台阶面,以便于反射层30延伸覆盖像素定义层60于第二开口61内的侧壁,以提高反射层30设置后的稳定性。同时当发光层40形成于反射层30于第一开口31的侧壁时更加稳定,提高发光层40设置后的稳定性。
可选的,反射层30的厚度D1,像素定义层60的厚度D2,D1-D2≥0.5μm。可以理解的是,如此使得反射层30的侧壁面的面积大于像素定义层60的侧壁面的面积,从而以增大反射层30的反射面积,从而可以使反射层30可以反射更多偏离显示方向的光线,进而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可选的,阴极50层延伸并覆盖反射层30,阴极50朝向发光层40的表面为半反射面。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利用热蒸镀的方式将透明金属蒸镀在发光层40的表面以形成阴极50。透明金属包括Al/Ag,Ca/Ag等。或者利用磁控溅镀工艺在发光层40的表面生长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比如ITO,形成阴极50。当阴极50覆盖反射层30后,而当发光层40发射的光线经过阴极50时会有部分光线因被阴极50朝向发光层40的表面所反射而损耗,导致出光效率下降。当发光层40的部分光线可以直接通过阴极50后射出外界,而部分反射光线则被阴极50的半反射面反射回来后并在阴极50和反射层30之间来回振荡,最终以使得该来回振荡的部分反射光线依旧可以通过阴极50发射到外界,以避免发光层40的光线因阴极50的反射而损耗的情况发生,进而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此外,当发光层40完全延伸覆盖反射层30时,则该阴极50层覆盖发光层40上以覆盖反射层30,即反射层30、发光层40以及阴极50层呈层叠设置。
参照图7,在第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电子传输层70和空穴传输层80,空穴传输层设置于发光层40和反射层30之间,电子传输层70设置于发光层40和阴极50之间。其中,可以通过利用喷墨打印(Ink JetPrinting,IJP)的方式形成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40。通过蒸镀的方式形成电子传输层70。如此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50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70和空穴传输层80,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70和空穴传输层80迁移到发光层40,并在发光层40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以发出可见光。而电子传输层70和空穴传输层80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以保证发光层40的光线传输。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路层;
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且覆盖所述阳极层,所述反射层上开设有裸露部分所述阳极层的第一开口,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所述阳极层上;以及
阴极,所述阴极至少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延伸并至少覆盖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上,并位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开设有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裸露部分所述阳极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延伸至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侧壁上,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阳极层绝缘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的边界与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的边界共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朝外倾斜设置,且所述像素定义层朝向所述反射层的表面、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面形成台阶面。
7.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D1,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D2,D1-D2≥0.5μm。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面的倾斜角a,40°≤a≤80°。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延伸并覆盖所述反射层,所述阴极朝向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为半反射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两层叠设置的反射子层,相邻两所述反射子层的材质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波长λ,所述发光层的厚度d,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n,满足以下公式:nd=k/4λ,k为正奇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16676.4A CN115942782A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16676.4A CN115942782A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42782A true CN115942782A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655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16676.4A Pending CN115942782A (zh) | 2022-12-15 | 2022-12-15 | 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42782A (zh) |
-
2022
- 2022-12-15 CN CN202211616676.4A patent/CN11594278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11683A1 (en) | Top emission oled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7923920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s of LED with light reflection layers in each spac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 |
US10629661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substrate with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layer on a pixel electrode layer and an electrode layer on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lay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with the same | |
CN109817832B (zh) |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11289669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pixel uni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ixel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337249B2 (en) |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JP6286941B2 (ja) |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
US20200035770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JP6379347B2 (ja) | 有機発光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750559B2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rray | |
KR102514938B1 (ko) | 표시장치 | |
KR20140106868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00323277A (ja)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多色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50133184A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 |
JP2003142277A (ja) | 有機el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6278128A (ja)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 |
CN111341943A (zh) | 用于制造oled微型显示器的像素的方法 | |
JP6724973B2 (ja) |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19061927A (ja) | 表示装置 | |
WO2020118916A1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 |
JP2012252984A (ja) | 表示装置 | |
CN110199402B (zh) |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设备 | |
CN109638037B (zh) | 一种全彩化显示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
JP6458886B2 (ja) |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5942782A (zh) | 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