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2503A -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2503A
CN115942503A CN202111080503.0A CN202111080503A CN115942503A CN 115942503 A CN115942503 A CN 115942503A CN 202111080503 A CN202111080503 A CN 202111080503A CN 115942503 A CN115942503 A CN 115942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sg4
rnti
terminal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05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殊伦
王森
金婧
王启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05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25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514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8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2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2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所述基站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基站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确定方法、终端、基站。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的5G系统只支持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因此对于在相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资源上发送消息(Msg)3的多个终端来说,最多只能有一个终端的Msg3被基站成功接收,其余终端的Msg3将无法被基站成功接收。也就是说,在基站端的冲突解决过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终端的终端标识被基站识别,其余终端的终端标识对于基站都是未知的。被基站识别终端标识的唯一终端将作为随机接入成功的终端收到基站下发的Msg4,而其余终端将作为随机接入失败的终端从Msg1重新开始进行随机接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终端、芯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基站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C-RNTI)。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第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第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通过使用非正交多址技术进行Msg3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可以实现在基站端识别多个碰撞终端的终端标识,并为这些终端分配各自的C-RNTI,从而实现多个碰撞终端的一次性接入,提升了随机接入成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步随机接入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联Msg4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终端110和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通过空口与终端110通信。终端110和网络设备120之间支持多业务传输。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仅以通信系统100进行示例性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eMTC)系统、5G通信系统(也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网络设备120可以是与终端110通信的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110(例如UE)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12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Access Network,NG RAN)设备,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120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终端110可以是任意终端,其包括但不限于与网络设备120或其它终端采用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终端。
例如,所述终端11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IoT设备、卫星手持终端、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等。
终端110可以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核心网设备130,该核心网设备130可以是5G核心网(5G Core,5GC)设备,例如,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又例如,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Function,AUSF),又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又例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可选地,核心网络设备130也可以是LTE网络的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设备,例如,会话管理功能+核心网络的数据网关(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Core Packet Gateway,SMF+PGW-C)设备。应理解,SMF+PGW-C可以同时实现SMF和PGW-C所能实现的功能。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上述核心网设备也有可能叫其它名字,或者通过对核心网的功能进行划分形成新的网络实体,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通信系统100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之间还可以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G)接口建立连接实现通信。
例如,终端通过NR接口与接入网设备建立空口连接,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信令;终端可以通过NG接口1(简称N1)与A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接入网设备例如下一代无线接入基站(gNB),可以通过NG接口3(简称N3)与UPF建立用户面数据连接;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2(简称N2)与A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4(简称N4)与S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6(简称N6)与数据网络交互用户面数据;AMF可以通过NG接口11(简称N11)与SM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SMF可以通过NG接口7(简称N7)与PCF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基站、一个核心网设备和两个终端,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设备并且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以示例的形式示意本申请所适用的系统,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系统。此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预定义”或“预定义规则”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以下相关技术作为可选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结合,其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四步随机接入(4-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4-step RACH)技术中,终端和基站间需要进行4次信息交互才能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如图2所示,分别为:
步骤201: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
这里,终端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基站发送Msg1,其中,Msg1为前导(preamble)序列,用于基站进行定时提前(Time Advance,TA)估计。
步骤202:基站向终端发送Msg2。
这里,Msg2为Msg1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其中包含前导序列标识、TA指示、上行授权信息、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
其中,前导序列标识是基站接收到的终端发送的前导序列的标识,前导序列标识也可以称为前导索引(preamble index)。上行授权信息用于确定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的PUSCH资源。TC-RNTI用于终端对发送给基站的Msg3进行加扰。
步骤203: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
这里,当终端在Msg2中读取到Msg1对应的前导序列标识时,终端利用Msg2中的上行授权信息在PUSCH资源上向基站发送Msg3。
步骤204:基站向终端发送Msg4。
这里,Msg4为解决竞争冲突的响应。当终端检测到Msg4中包含对应Msg3中的竞争解决标识信息时,视为随机接入成功,终端可以由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迁移至RRC连接态,之后,进入RRC连接态的终端才可以开始上行业务数据的传输。
在4-step RACH中,随机接入的第一步是终端从基站配置的正交的前导序列中随机选取一个,并在某个随机接入时机(RACH Occasion,RO)中传输。然而,在目前的4-stepRACH中,单小区的前导序列候选集合大小最大为64个。因此,一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在相同的RO上选择了相同的前导序列进行随机接入,就会产生碰撞。未来6G网络将有可能达到每平方千米1000万设备的连接数密度,即使每个终端激活概率低至0.01%,在同一时刻同一小区内将仍会有1000个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请求,如果还维持现有的前导序列候选集合大小,则很有可能发生碰撞。
对于发生碰撞的多个终端而言,在Msg2中会收到相同的RAR,其中包含相同的TA、相同的前导序列标识、相同的上行授权信息、相同的TC-RNTI。因此,这些碰撞的终端会使用相同的PUSCH资源发送Msg3,并使用同一个TC-RNTI加扰Msg3。在Msg3的内容中将携带终端的唯一标识,如果终端对于接入网是已知的,那么已经分配的C-RNTI就用作终端标识携带在Msg3中,否则该终端就需要使用核心网终端标识携带在Msg3中。
由于目前的5G系统只支持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因此对于在相同PUSCH资源上发送Msg3的多个终端来说,最多只能有一个终端的Msg3被基站成功接收,其余终端的Msg3将无法被基站成功接收。也就是说,在基站端的冲突解决过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终端的终端标识被基站识别,其余终端的终端标识对于基站都是未知的。被基站识别终端标识的唯一终端将作为随机接入成功用户收到基站下发的Msg4,而其余终端将作为随机接入失败用户从Msg1重新开始进行随机接入。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受到广泛关注。如果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引入NOMA技术,那么多个终端就可以在相同的PUSCH资源上以功率域和/或码域非正交方式发送Msg3,基站端也可以通过串行干扰删除(Successive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或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等方式对Msg3实现正确解调。因此,在使用NOMA技术后,发生碰撞的多个终端各自的终端标识也有望作为Msg3的内容被基站识别。综上所述,本申请考虑一种全新的Msg4配置方案,为发生碰撞的多个终端分配多个不同的C-RNTI,从而让上述碰撞终端一次性接入成功,而不需要从Msg1重新开始。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上相关技术作为可选方案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结合,其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有多个终端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中利用相同RO发送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即这些终端发生碰撞时,若这些终端所在的小区支持非正交多址技术,则这些终端的Msg3可以采用非正交多址方式发送与接收,从而使基站端解出多个碰撞终端各自的终端标识。1)如果上述被基站识别的碰撞终端中有一个或多个终端已经分配了C-RNTI,那么基站就以单播的方式为这些终端各自发送Msg4,这些具有C-RNTI的终端用各自的C-RNTI在PDCCH上进行寻址,如果检测到自己的C-RNTI即视为随机接入成功。2)如果上述被基站识别的碰撞终端中有一个或多个终端没有C-RNTI,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那么基站就以组播的方式为这些终端发送级联Msg4,级联Msg4包括级联的一个或多个Msg4,每个Msg4对应一个没有C-RNTI但其核心网终端标识已被基站识别的碰撞终端。这些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的终端中只有一个可以将Msg2中收到的TC-RNTI升级为C-RNTI,其余终端的C-RNTI由基站在各自对应的Msg4中唯一给定。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如图3所示,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301:基站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1,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所述基站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Msg2,其中,所述基站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2携带相同的RAR,所述RA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A、前导序列标识、上行授权信息、TC-RNTI。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是指: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采用了相同的前导序列以及相同的随机接入时机资源。这里,随机接入时机资源可以是RO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3时采用相同的PUSCH资源,所述PUSCH资源基于所述Msg2中的上行授权信息确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3时采用相同的TC-RNTI进行加扰,所述TC-RNTI即为所述Msg2中的TC-RNTI。
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发送: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发送Msg3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终端采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和/或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发送Msg3。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接收:SIC的方式、MPA的方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接收Msg3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基站采用SIC的方式或MPA的方式接收Msg3。
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携带终端标识。在一种情况下,若一个终端已经具有C-RNTI(即已经被分配了C-RNTI),则该终端发送的Msg3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在另一种情况下,若一个终端未有C-RNTI(即未被分配C-RNTI),则该终端发送的Msg3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为该终端的核心网终端标识。
步骤302:所述基站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因而所述基站端可以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作为示例:所述基站端可以识别出m个终端中的n个终端的终端标识,m为正整数,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步骤303:所述基站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
这里,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具体地,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在确定出各自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各自是否已经具有C-RNTI,分别以单播方式或组播方式发送Msg4,通过所述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方案一:基站以单播方式发送Msg4的方案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包括n个终端,所述n个终端中的a个终端已经具有C-RNTI;n为正整数,a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基站以单播方式向所述a个终端分别发送Msg4,其中,所述a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对应的Msg4通过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加扰,该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成功后确定该终端的C-RNTI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
这里,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成功,是指: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解扰PDCCH,如果解扰成功(也即寻址成功),则认为该PDCCH调度的Msg4是该终端的Msg4,以及认为该终端随机接入成功。终端的C-RNTI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其中,终端的C-RNTI作为随机接入成功后该终端在小区中的唯一标识。
作为示例:若基站在Msg3的接收过程中共识别了n个在Msg1中发生碰撞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则对于其中的a个已经具有C-RNTI的终端,基站以单播方式向这a个终端分别发送Msg4,每个终端用各自的C-RNTI寻址PDCCH成功后即表示随机接入成功,已经具有的C-RNTI即作为随机接入成功后该终端在小区中的唯一标识。
方案二:基站以组播方式发送Msg4的方案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包括n个终端,所述n个终端中的b个终端没有C-RNTI;n为正整数,b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基站以组播方式向所述b个终端发送级联Msg4,所述级联Msg4通过TC-RNTI加扰,所述b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成功后获取到所述级联Msg4,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
这里,TC-RNTI是指Msg2中的TC-RNTI。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成功,是指:终端采用TC-RNTI解扰PDCCH,如果解扰成功(也即寻址成功),则认为该PDCCH调度的级联Msg4包含该终端的Msg4,进而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确定出该终端的C-RNTI后,认为该终端随机接入成功。其中,终端的C-RNTI作为随机接入成功后该终端在小区中的唯一标识。
具体地,若基站在Msg3的接收过程中共识别了n个在Msg1中发生碰撞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则对于b(b=n-a)个没有C-RNTI的终端,基站以组播方式向这b个终端发送级联Msg4(包括级联的b个Msg4),每个终端用TC-RNTI寻址到级联Msg4后,再从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自己的ID MAC CE匹配的Msg4内容,并根据各自的Msg4内容确定各自的C-RNTI,从而宣布随机接入成功。
以下对级联Msg4的实现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Msg4header)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Msg4content);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进一步,所述Msg4内容包括ID MAC 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MAC sub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C-RNTI indicator)字段,所述ID MAC 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这里,对于Msg4内容来说,其构成方式如下:在每个MAC子PDU上添加C-RNTI指示字段,可选地,C-RNTI指示字段位于ID MAC CE字段后,可选地,C-RNTI指示字段的长度为16bit,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共同构成一个Msg4内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头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NOMA indicator)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序列为全0序列。若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全0序列时,则代表基站端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只有1个Msg4内容,只有ID MAC CE与Msg4内容匹配的终端才接入成功,该终端将TC-RNTI升级为C-RNTI。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序列为全1序列。若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全1序列,则代表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分别对应b个被基站解出核心网终端标识的终端。
方案2-1)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的情况下,满足以下条件的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终端的ID MAC CE与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
方案2-2)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的情况下,所述b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获取C-RNTI的方式,包括:
该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其中,所述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是指包含有该终端的ID MAC CE的MAC子PDU;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一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二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将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全0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非全0比特序列。终端的ID MAC CE与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的情况下,1)若该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后的C-RNTI指示字段为全0比特序列,则表示终端可以将Msg2中收到的TC-RNTI升级为C-RNTI,并完成随机接入过程。2)若该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后的C-RNTI指示字段为非全0比特序列,则该非全0比特序列即为终端对应的C-RNTI,该终端也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该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该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的第一个MAC子PDU开始搜索,直到其中一个MAC子PDU中含有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ID MAC CE为止。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方式发送与接收,如此,基站可以解出多个在Msg1中发生碰撞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基站端根据这些终端各自是否已经具有C-RNTI,分别以单播或组播的方式为这些终端在Msg4中确定各自的C-RNTI,并宣布这些发生碰撞的终端全部随机接入成功。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如图4所示,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401: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4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其中,所述终端在发送Msg1时与其他终端发生碰撞。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2,其中,所述基站向发生碰撞的多个终端发送的Msg2携带相同的RAR,所述RA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A、前导序列标识、上行授权信息、TC-RNTI。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是指: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采用了相同的前导序列以及相同的随机接入时机资源。这里,随机接入时机资源可以是RO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发送: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接收:SIC的方式、MPA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Msg3携带终端标识。在一种情况下,若一个终端已经具有C-RNTI(即已经被分配了C-RNTI),则该终端发送的Msg3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在另一种情况下,若一个终端未有C-RNTI(即未被分配C-RNTI),则该终端发送的Msg3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为该终端的核心网终端标识。
步骤402: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第一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为C-RNTI,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具体地,所述终端在确定出自身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方案A:所述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寻址成功后获取到Msg4,并确定自身的C-RNTI为所述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
这里,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成功,是指: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解扰PDCCH,如果解扰成功(也即寻址成功),则认为该PDCCH调度的Msg4是该终端的Msg4,以及认为该终端随机接入成功。终端的C-RNTI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其中,终端的C-RNTI作为随机接入成功后该终端在小区中的唯一标识。
方案B:所述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寻址成功后获取到级联Msg4,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
这里,TC-RNTI是指Msg2中的TC-RNTI。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成功,是指:终端采用TC-RNTI解扰PDCCH,如果解扰成功(也即寻址成功),则认为该PDCCH调度的级联Msg4包含该终端的Msg4,进而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确定出该终端的C-RNTI后,认为该终端随机接入成功。其中,终端的C-RNTI作为随机接入成功后该终端在小区中的唯一标识。
以下对级联Msg4的实现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进一步,所述Msg4内容包括ID MAC 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所述ID MAC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序列为全0序列。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序列为全1序列。
方案b-1)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的情况下,若所述终端的ID MACCE与所述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方案b-2)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的情况下,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其中,所述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是指包含有该终端的ID MAC CE的MAC子PDU;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一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二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全0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非全0比特序列。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的第一个MAC子PDU开始搜索,直到其中一个MAC子PDU中含有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ID MAC CE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所示的方案与图4所示的方案可以进行任意的结合进行实施。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终端为UE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步骤501:m个UE发送Msg1,其中,m个UE发送Msg1时产生碰撞。
步骤502:m个UE收到相同的RAR。
这里,m个UE收到相同的RAR,可以理解为,m个UE收到相同的TA、相同的前导序列标识(也即preamble index)、相同的上行授权信息、以及相同的TC-RNTI。
步骤503:m个UE在相同的PUSCH资源上发送Msg3。
步骤504:基站接收m个UE的Msg3。
步骤505:基站识别出其中n个UE的终端标识,执行步骤506或步骤510。
这里,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这里,n个UE中有a个UE已具有C-RNTI,其余的b个UE没有C-RNTI,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a+b=n。
步骤506:对于已具有C-RNTI的a个UE,基站以单播方式发送a个Msg4。
步骤507:a个UE使用各自的C-RNTI寻址PDCCH。
步骤508:UE寻址PDCCH成功。
步骤509:UE随机接入成功,流程结束。
步骤510:对于没有C-RNTI的b个UE,基站以组播方式发送级联Msg4,级联Msg4包括级联的b个Msg4。
步骤511:b个UE使用TC-RNTI寻址PDCCH。
步骤512:UE寻址PDCCH成功。
步骤513:b个UE从级联Msg4中找到与自己的ID MAC CE匹配的Msg4。
步骤514:若匹配的Msg4指示将TC-RNTI升级为C-RNTI,则UE将TC-RNTI升级为C-RNTI。
步骤515:若匹配的Msg4指示一个新的C-RNTI,则UE将该新的C-RNTI作为该UE的C-RNTI,执行步骤509。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应用实例可以与本申请的上述方案进行任何的结合进行实施。
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中,发生碰撞的终端的数目为5(即m=5),具体地,5个终端在Msg1中使用相同RO传输相同前导序列,那么,这5个终端发生碰撞。
如果基站按照传统的正交多址方案进行冲突解决,则基站最多只需要解出一个终端(如终端1)的Msg3并获取其终端标识即可,其余终端(如终端2、终端3、终端4、终端5)的终端标识对于基站都是未知的。终端1将收到基站以单播方式发送的Msg4,并宣布随机接入成功。而终端2、终端3、终端4、终端5由于没有收到Msg4,均会随机接入失败,并从Msg1开始重新进行随时接入。可见现有随机接入方案在碰撞时的接入失败概率很高,容易引起较大的接入时延。
为此,本申请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终端采用码域域非正交方式和/或功率域非正交方式发送Msg3,基站端在收到上述5个终端的Msg3后采用SIC或MPA等方式进行解析,并成功解出其中4个终端(即n=4)的终端标识,则这4个终端在本方案下均可实现一次性随机接入成功。
若这4个终端中已经获取C-RNTI和使用核心网终端标识的终端均为2个,即a=b=2。则对于2个已经拥有C-RNTI的终端,基站以单播方式分别向这2个终端发送Msg4。这2个终端使用C-RNTI在PDCCH上寻址成功后即视为随机接入成功。对于另外2个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的终端而言,基站以组播方式发送级联Msg4,该级联Msg4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1个Msg4头部和2个Msg4内容(分别为Msg4内容1和Msg4内容2),其中,Msg4内容1对应一个MACsubPDU,该MAC subPDU包括ID MAC CE1和C-RNTI指示信息1,Msg4内容2对应另一个MACsubPDU,该MAC subPDU包括ID MAC CE2和C-RNTI指示信息2。两个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的终端在用TC-RNTI寻址到PDCCH后获取到级联Msg4,对Msg4header进行判断,发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全1序列,表明基站端对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之后的Msg4内容是数目可能多于一个。因此,这两个终端用自己的ID MAC CE(携带在Msg3传输过程中使用的CCCH SDU中)与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进行匹配,找到各自对应的Msg4内容。例如终端4对应的Msg4内容为Msg4内容1,终端5对应的Msg4内容为Msg4内容2。
对于收到Msg4内容1的终端而言,若其C-RNTI指示字段为全0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可以将Msg2中收到的TC-RNTI升级为C-RNTI,并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对于收到Msg4内容2的终端而言,若其C-RNTI指示字段为非全0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将该非全0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该终端也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综上所述,在小区应用非正交多址技术后,4个被基站识别终端标识的碰撞终端都完成了接入,避免了从Msg1重新开始发送preamble,大幅降低了接入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相关技术来说,至少具有以下区别:1)相关技术中在Msg3阶段基站最多只能识别一个碰撞终端的终端标识,其他终端的终端标识均无法识别,也就无法收到Msg4,只能从Msg1开始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非正交多址技术,在基站端识别多个碰撞终端的终端标识,并为这些终端分配多个C-RNTI,从而实现多个碰撞终端的一次性接入。2)相关技术中的Msg4都是单播的,终端使用C-RNTI或TC-RNTI寻址到属于自己的Msg4即可。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能出现多个被识别的碰撞终端均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并共用一个TC-RNTI的情况。因此,考虑对没有C-RNTI的终端采用组播的方式发送级联Msg4,并根据ID MAC CE寻找到属于自己的Msg4,进而根据Msg4确定自己的C-RNTI。3)对于多个碰撞终端均只有核心网终端标识,并共用一个TC-RNTI的情况,引入C-RNTI指示字段,由该字段确定终端使用的C-RNTI。若该字段为全0比特序列,则终端确认自己可以将唯一的TC-RNTI升级为C-RNTI使用;若该字段为非全0比特序列,则终端确认自己应该将该字段对应的值作为自己的C-RNTI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相关技术来说,至少具有以下优势:1)升随机接入成功概率。在目前的5G NR系统中,一旦在Msg1传输阶段发生碰撞,最终最多有一个终端能够在Msg3阶段胜出,其余终端都会随机接入失败。其原因就在于使用了正交多址技术,因此在多个终端在相同PUSCH资源上传输的Msg3内容最多只有一份被解出,其余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基站而言都是未知的。本申请引入非正交多址技术,基站利用SIC或MPA等方式可以解出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也就可以为多个终端分配多个不同的C-RNTI,从而让多个碰撞终端一次性接入成功。2)降低随机接入平均时延。在相关技术中,如果终端在冲突解决中失败,需要等待定时器ra-ContensionResolutionTimer超时后,确认自己没有成功译码Msg4或者在冲突解决中失败,随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发送Msg1,可见相关方案的随机接入过程对于失败终端不够友好,接入时间较长。本申请在Msg3的接收过程中利用非正交多址技术,使得基站解出多个终端的终端标识,那么就可以通过分配多个C-RNTI让多个碰撞终端均接入成功,实现系统随机接入平均时延的降低。3)不会增加终端的信号处理复杂度。由于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会增加接收方的信号处理复杂度,但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复杂度的提升是由基站来承担的,相比于终端,基站侧的信号处理能力明显更高,因此该方案不会增加终端侧的信号处理复杂度。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基站,如图7示,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收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
处理单元702,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发送单元703,用于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具体第,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在确定出各自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发送: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接收:串行干扰删除SIC的方式、消息传递算法MPA的方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各自是否已经具有C-RNTI,分别以单播方式或组播方式发送Msg4,通过所述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包括n个终端,所述n个终端中的a个终端已经具有C-RNTI;n为正整数,a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703,用于以单播方式向所述a个终端分别发送Msg4,其中,所述a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对应的Msg4通过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加扰,该终端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成功后确定该终端的C-RNTI为该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包括n个终端,所述n个终端中的b个终端没有C-RNTI;n为正整数,b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703,用于以组播方式向所述b个终端发送级联Msg4,所述级联Msg4通过TC-RNTI加扰,所述b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成功后获取到所述级联Msg4,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内容包括ID MAC 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所述ID MAC 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序列为全0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全1序列。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的情况下,满足以下条件的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终端的ID MAC CE与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的情况下,所述b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获取C-RNTI的方式,包括:
该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其中,所述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是指包含有该终端的ID MAC CE的MAC子PDU;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一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二比特序列,则该终端将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全0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非全0比特序列。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该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CE匹配的MAC子PDU,包括:
该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的第一个MAC子PDU开始搜索,直到其中一个MAC子PDU中含有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ID MAC CE为止。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701,还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1,其中,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也即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1时采用相同的前导序列和随机接入时机资源;所述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Msg2,其中,所述基站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2携带相同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定时提前TA、前导序列标识、上行授权信息、T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3时采用相同的PUSCH资源,所述PUSCH资源基于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确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3时采用相同的所述TC-RNTI进行加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7所示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终端,如图8所示,所述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801,用于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
接收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第一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在发送Msg1时与其他终端发生碰撞。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为C-RNTI,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具体地,所述终端在确定出自身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发送: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接收:SIC的方式、MPA的方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802,用于采用其已经具有的C-RNTI寻址PDCCH,寻址成功后获取到Msg4,并确定自身的C-RNTI为所述终端已经具有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802,用于采用TC-RNTI寻址PDCCH,寻址成功后获取到级联Msg4,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内容包括ID MAC 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所述ID MAC 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序列为全0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全1序列。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的情况下,若所述终端的ID MAC CE与所述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的情况下,
所述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其中,所述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是指包含有该终端的ID MAC CE的MAC子PDU;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一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二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全0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非全0比特序列。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的第一个MAC子PDU开始搜索,直到其中一个MAC子PDU中含有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ID MAC CE为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8所示的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900示意性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或者基站,图9所示的通信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9所示,通信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可选地,如图9所示,通信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930,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9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9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9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9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并且该通信设备9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9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9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所示的芯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10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0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0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03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0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04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0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基站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基站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接收,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接收:串行干扰删除SIC的方式、消息传递算法MPA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包括n个终端,所述n个终端中的b个终端没有C-RNTI;n为正整数,b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基站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包括:
所述基站以组播方式向所述b个终端发送级联Msg4,所述级联Msg4通过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加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4内容包括标识ID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所述ID MAC 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1,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所述Msg1时采用相同的前导序列和随机接入时机资源;
所述基站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Msg2,其中,所述基站向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2携带相同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RA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定时提前TA、前导序列标识、上行授权信息、TC-RNTI。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
9.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第一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是指:所述Msg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发送:功率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码域非正交多址的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C-RNTI,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TC-RNTI寻址PDCCH,寻址成功后获取到级联Msg4,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Msg4包括1个Msg4头部和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其中,所述Msg4头部承载Msg4类型指示信息,所述一个或多个Msg4内容中的每个Msg4内容与一个终端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4内容包括ID MAC CE信息和C-RNTI指示信息;其中,
所述Msg4内容通过MAC子PDU携带,所述MAC子PDU包括ID MAC CE字段和C-RNTI指示字段,所述ID MAC CE字段用于携带所述ID MAC CE信息,所述C-RNTI指示字段用于携带所述C-RNTI指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通过所述Msg4头部中的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携带,其中,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执行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1个Msg4内容;
若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则所述Msg4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基站端执行非正交多址接收方案、Msg4头部后有b个Msg4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为全0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全1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一序列的情况下,若所述终端的ID MAC CE与所述Msg4内容中的ID MAC CE匹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正交多址指示字段为第二序列的情况下,
所述从所述级联Msg4中寻找一个与该终端匹配的Msg4,并根据所述匹配的Msg4确定该终端的C-RNTI,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其中,所述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是指包含有该终端的ID MAC CE的MAC子PDU;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一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TC-RNTI升级为C-RNTI;
若该匹配的MAC子PDU中的C-RNTI指示字段为第二比特序列,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作为该终端的C-RNTI。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为全0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为非全0比特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查找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MAC子PDU,包括:
所述终端从所述级联Msg4中的第一个MAC子PDU开始搜索,直到其中一个MAC子PDU中含有与该终端的ID MAC CE匹配的ID MAC CE为止。
20.根据权利要求9至13、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发送Msg1时与其他终端发生碰撞。
21.根据权利要求9至13、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C-RNTI,所述C-RNTI用于终端确定随机接入成功。
22.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消息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其中,所述多个终端在发送Msg1时发生碰撞;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Msg3,识别出所述多个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的终端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Msg4为所述至少部分终端确定各自的C-RNTI,其中,所述至少部分终端在确定出各自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23.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Msg3,所述Msg3采用非正交多址的方式进行发送以及接收;其中,所述终端在发送Msg1时与其他终端发生碰撞;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Msg4,基于所述Msg4确定自身的C-RNTI,其中,所述终端在确定出自身的C-RNTI后表征随机接入成功。
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80503.0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Pending CN115942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503.0A CN115942503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PCT/CN2022/118514 WO2023040839A1 (zh) 2021-09-15 2022-09-13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503.0A CN115942503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2503A true CN115942503A (zh) 2023-04-07

Family

ID=8560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0503.0A Pending CN115942503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2503A (zh)
WO (1) WO20230408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5504B (zh) * 2016-02-19 2021-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接入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A3024549A1 (en) * 2017-11-16 2019-05-1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10392443B (zh) * 2018-04-18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信道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0068251A1 (en) * 2018-09-27 2020-04-02 Convida Wireless, Llc Sub-band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s of new radio
CN111586861B (zh) * 2019-02-15 2022-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839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7446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813135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837352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9644503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929982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0168566A1 (zh) 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8271256B (zh) 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RU273416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терминал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9743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multi-USIM UE busy status
CN11306827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80048A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EP3955686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20230007703A1 (en)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539904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424641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随机接入
JP2019503613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の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CN114245471B (zh) 随机接入信号处理方法、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63282B (zh) 用于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2501938A (ja) 信号送信方法及び通信機器
CN115942503A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
CN109963349B (zh)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方法和系统
JP7297867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WO2020020348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0062473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164700A1 (en)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