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1136B -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1136B
CN115941136B CN202110905772.XA CN202110905772A CN115941136B CN 115941136 B CN115941136 B CN 115941136B CN 202110905772 A CN202110905772 A CN 202110905772A CN 115941136 B CN115941136 B CN 115941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ivision duplex
window
windows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57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1136A (zh
Inventor
朱剑驰
杨姗
李南希
郭婧
尹航
佘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57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11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9545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4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1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1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1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1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其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包括: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满足了联合信道估计的前提要求,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和吞吐量。

Description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通信部门国际移动通信工作组第35次会议确定3GPP系标准成为唯一被ITU认可的5G标准。
Rel-16作为3GPP 5G的第二阶段标准版本,主要关注垂直行业应用及整体系统的提升,主要功能包括面向智能汽车交通领域的5G V2X,5G V2X即5G与车联网的融合,应用5G技术,实现车与X(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也是5G在车联网的垂直应用。
在工业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和URLLC(Ultra 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增强方面增加可以在工厂全面替代有线以太网的5G NR(New radio,新的无线接入)能力如时间敏感联网等,包括LAA(LicenseAssisted Access,授权频谱辅助)接入与独立非授权的非授权频段的5G NR,其他系统提升与增强包括定位、MIMO增强和功耗改进等,但是在NR系统中,第一阶段标准版本和第二阶段标准版本(Rel-16)都没有实现广播多播的标准化。
Rel-15和Rel-16系统中也有广播功能,但该广播功能主要是用来发送系统消息的,这个还不能成为广播多播系统。因为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广播多播系统指的是以广播多播方式传输用户数据的系统,而不是以广播多播传输系统消息的系统。
3GPP 5G Rel-17作为第三阶段标准版本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终端能同时处理广播业务和单播业务,而不仅仅是只能接收广播业务,也即在单播系统的基础上添加广播多播的功能而不影响现有单播的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无线信道由于随机性强和时变性强,因此,接收信号存在幅度、相位和频率失真的情况,必须要通过信道估计来解决信道通信质量差的问题,信道估计根据接收到的信道影响在幅度和相位上产生了畸变并叠加高斯白噪声的接收序列来准确识别出信道的时域或频域的传输特性。
进一步地,在3GPP 5G Rel-17的框架下,需要采用更高要求的联合信道估计来保证通信质量,实现联合信道估计的前提之一是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
但是,在3GPP 5G Rel-17的框架下,如何在时分双工模式下实现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尚无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包括: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一个所述时间窗口内的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根据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将所述一个时间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子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子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配置为多个所述时间窗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多个时间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时间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子窗口,所述子窗口包括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一个起始点时隙,且所述一个时间窗口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被配置为根据下行指示信息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通信装置,包括:配置模块,设置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不仅达到了联合信道估计的前提要求,进而能够通过联合信道估计来进一步地提高信道通信质量和覆盖率,也完善了3GPP 5G Rel-17的标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的交互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时隙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配置时间窗口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配置时间窗口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配置时间窗口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场景下配置时间窗口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时分双工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3示出了本公开示的一个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2,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不仅达到了联合信道估计的前提要求,进而能够通过联合信道估计来进一步地提高信道通信质量和覆盖率,也完善了3GPP 5G Rel-17的标准,有利于减少基站的部署时间和成本。
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时分双工通信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包括:
步骤S202,为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
步骤S204,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一个所述时间窗口内的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步骤S206,根据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将所述一个时间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模式作为5G的首选工作模式之一,其上下行的占用时长可以灵活配置,比如对于下载业务,可以把下行时间设为80%,上行时间设为20%,频谱利用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且TDD上下行使用同一段频谱,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零碎的频谱。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特殊时隙可配置为:10个下行符号、2个特殊符号和2个上行符号。其中,两个特殊符号用作上下行之间转换的隔离,不用于收发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把特殊时隙中的上下行符号也考虑进来计算可得,2毫秒单周期的上行资源占比约为29%,2.5毫秒单周期的上行资源占比约为23%,2.5毫秒双周期的上行资源占比约为33%。因而导致了几种帧结构在上下行性能上的差异。
由上述时隙示例可以看出,5G对TDD的实现是非常灵活的,不需要预定义子帧配比,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上下行时隙数量,以满足5G场景下的各种应用的要求。
如图3所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
步骤S302,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
步骤S304,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
步骤S306,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子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子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基站的下行指示信息确定起始点时隙和预设长度,即时间窗口的子窗口的起点位置和长度,基于此将时间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
如图4所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
步骤S402,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步骤S404,将多个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配置为多个所述时间窗口。
如图5所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
步骤S502,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
步骤S504,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多个时间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时间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子窗口,所述子窗口包括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一个起始点时隙,且所述一个时间窗口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被配置为根据下行指示信息确定。
如图6所示,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602与终端604之间的接收和传送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信道608和传送信道606。在该模式在不对称业务中有着不可比拟的灵活性,其每载波为1.6MHz。由于每个时隙内时域上下行切换的切换点可灵活变动,所以对于对称业务(语音和多媒体等)和不对称业务(包交换和因特网等),可充分利用无线频谱。
上述TDD系统有如下特点:
1.不需要成对的频率,能使用各种频率资源,适用于不对称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特别适用于IP型的数据业务。
2.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电波传播的对称特性使之便于使用。
3.设备成本较低,比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低20%-50%,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达到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4.系统只需使用频谱的一个信道,没有必要浪费频谱资源设置“安全频段”或采取信道隔离措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TDD为了满足不同的上下行性能需求,在5G收发频段3.5GHz上,采用30KHz子载波间隔,具体如下三种主流的帧格式:
(1)如图7所示,每个帧保持2毫秒单周期T:每个周期内2个下行时隙D 702、1个上行时隙U 706和1个特殊时隙S 704。
(2)每个帧保持2.5毫秒单周期:每个周期内3个下行时隙D、1个上行时隙U和1个特殊时隙S。
(3)每个帧保持2.5毫秒双周期:双周期是指两个周期的配置不同,一起合成一个大的循环,其中含有5个下行时隙D、3个上行时隙U和2个特殊时隙S。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时隙、下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均包括14个符号,每个时隙时长为0.5ms。
下面结合图8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说明为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或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或称为上行物理链路控制信道)传输配置一个时间窗口的具体步骤。
如图8和图9所示,为所有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或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传输配置一个时间窗口。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根据TDD(全双工通信)帧结构确定连续上行时隙,将一个时间窗口800分割为若干个子窗口,可例如第一子窗口802、第二子窗口804和第三子窗口806,子窗口可包括上行时隙U和/或特殊时隙S,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根据基站指示将一个时间窗口900分割为若干个子窗口,可例如第四子窗口902和第五子窗口904,第四子窗口902被配置为起始点时隙906和长度L1,第五子窗口904被配置为起始点时隙908和长度L2,每个子窗口可包括上行时隙U和/或特殊时隙S,但不限于此。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所有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或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传输配置多个时间窗口。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根据TDD帧结构,配置每个时间窗口由可用于上行传输的连续的时隙组成,时间窗口配置可例如第一时间窗口1002、第二时间窗口1004、第三时间窗口1006和第四时间窗口1008,时间窗口可包括上行时隙U和/或特殊时隙S,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根据基站指示配置每个窗口可例如第五时间窗口1102和第六时间窗口1104,具体地,第五时间窗口1102的起始点时隙1106和长度L3,第六时间窗口1104的起始点时隙1108和长度L4,时间窗口可包括上行时隙U和/或特殊时隙S,但不限于此。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时分双工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2,时分双工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
配置模块1202,设置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202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一个所述时间窗口内的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根据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将所述一个时间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202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子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子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202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配置为多个所述时间窗口。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202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多个时间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时间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子窗口,所述子窗口包括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一个起始点时隙,且所述一个时间窗口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被配置为根据下行指示信息确定。
由于时分双工通信装置12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300。图13显示的电子设备1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3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3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3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3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320和处理单元1310)的总线13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3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3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310可以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存储单元1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3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3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3203。
存储单元13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3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3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3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0通过总线1330与电子设备1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构思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9)

1.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所述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
确定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子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子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所述子窗口内,所述上行时隙是连续的,或所述上行时隙和所述特殊时隙是连续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所述时间窗口;
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一个所述时间窗口内的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根据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将所述一个时间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
根据所述时分双工通信的帧结构确定多个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将多个所述连续的上行时隙和特殊时隙配置为多个所述时间窗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多个所述时间窗口,包括:
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多个时间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时间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子窗口,所述子窗口包括连续的上行时隙和/或特殊时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时间窗口被配置为包括一个起始点时隙,且所述一个时间窗口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被配置为根据下行指示信息确定。
7.一种时分双工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设置为对工作于时分双工模式下的终端配置时间窗口,在所述时间窗口内终端保持功率一致性和相位连续性,包括:
为所述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所述时间窗口,所述时间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
确定基站发送的下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指示信息确定子窗口的起始点时隙和所述子窗口的预设长度,所述起始点时隙为上行时隙或特殊时隙,
在所述子窗口内,所述上行时隙是连续的,或所述上行时隙和所述特殊时隙是连续的。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分双工通信方法。
CN202110905772.XA 2021-08-06 2021-08-06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Active CN115941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772.XA CN11594113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PCT/CN2022/109545 WO2023011426A1 (zh) 2021-08-06 2022-08-01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772.XA CN11594113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1136A CN115941136A (zh) 2023-04-07
CN115941136B true CN11594113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515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5772.XA Active CN115941136B (zh) 2021-08-06 2021-08-06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1136B (zh)
WO (1) WO20230114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7693A (zh) * 2011-04-21 2013-12-25 瑞萨移动公司 在用于时分双工的动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改变中的错误防止
WO2022154515A1 (en) * 2021-01-14 2022-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104-e-NR-CovEnh-03] 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on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USCH";Moderator (China Telecom);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104-e R1-2102161;全文 *
"Discussion on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USCH";Apple Inc.;3GPP TSG RAN WG1 #104b-e R1-2103118;全文 *
"Discussion on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USCH";vivo;3GPP TSG RAN WG1 #105-e R1-2104378;第2节 *
"FL Summary of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USCH";Moderator (China Telecom);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105-e R1-2105979;全文 *
"Discussion on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USCH";Apple Inc.;3GPP TSG RAN WG1 #105-e R1-21051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1136A (zh) 2023-04-07
WO2023011426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01846A1 (zh) 资源指示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9136724A1 (zh) Srs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583523B (zh) 一种传输模式的指示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128932A1 (zh) 上行srs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00873A (zh) 一种上行链路切换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EP3965341A1 (en) Rate ma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3305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719367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90865B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15941136B (zh) 时分双工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KR20200138747A (ko) 업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41171A1 (en) Header Type Notification for Co-Existence Of Legacy Header And New Headers On Same Radio Link
US2023008359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266953A (zh) 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6470A (zh)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273764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53500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30993A1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40056282A1 (en) Optimizing Interframe Space in TDD
CN116567754B (zh) 切换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72518A1 (zh)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3006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1163929A1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22378A1 (zh) 发送或接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30205A1 (zh) 资源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