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9602A -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9602A
CN115939602A CN202211692428.8A CN202211692428A CN115939602A CN 115939602 A CN115939602 A CN 115939602A CN 202211692428 A CN202211692428 A CN 202211692428A CN 115939602 A CN115939602 A CN 115939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heat exchange
exchange plate
storage device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2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马林
蒙浩
郭郑道
周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24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9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9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涉及能源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储能设备对温度和湿度调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储能设备包括调控装置、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电池;调控装置包括第一换热板、散热器、除湿组件和阀体组件;第一换热板设置在箱体内并与电池导热接触;除湿组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位于箱体内,用于冷凝箱体内的水汽;阀体组件连接于第一换热板和散热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一换热板与散热器之间的通路。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通过除湿组件可以有效降低箱体内的湿度,有利于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能够储存电能的储能设备开始广泛的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在储能设备中,通常将多个串并联的电池放置在箱体内,以使箱体对电池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保证电池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使用安全性。另外,箱体内的湿度过高时,会对一些电子器件形成腐蚀,甚至会出现短路等不良情况,因此,不能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电池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调控的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可以包括调控装置、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池。所述调控装置包括第一换热板、散热器、除湿组件和阀体组件。第一换热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导热接触,用于与电池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对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用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除湿组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冷凝所述箱体内的水汽,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箱体外侧。阀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路。在实际应用时,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电池和第一换热板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散热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在进行部署时,可以将通过阀体将第一换热板和散热器进行连接,从而使介质可以在第一换热板和散热器之间进行流通,能提升部署时的灵活性。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还可以通过除湿组件来降低箱体内的湿度,以使电池能够处于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保证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阀体组件还可以连接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后,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便可进行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调控装置还可以包括湿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湿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压缩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压缩机开启或关闭,从而可以实现除湿工作的自动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示例中,调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其中,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后,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便可进行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阀体组件还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后,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便可进行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调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换热板和储能变流器,所述第二换热板与所述储能变流器导热接触。其中,所述储能变流器可以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阀体组件还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通路后,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便可实现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阀体组件还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路后,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便可实现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当阀体组件接通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后,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便可实现有效的热交换。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换热板、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阀体组件可以串联连接。即第二换热板和冷凝器可以集成设置在同一个管路中,以便于与阀体组件进行对接,能节省阀体组件的接口的数量。
在一种示例中,调控装置中还可以包括电热器,所述电热器用于加热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介质。
在具体设置时,阀体组件中的阀体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其中,每个阀体均具有多个接口,且每个接口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可以包括逆变器和上述的储能设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提供给所述电池,或者,将来自所述电池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通过应用上述的储能设备,可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防潮性能,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站,可以包括发电设备和上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设备中的电池电连接,所述发电设备用于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至所述储能设备中的电池内。通过应用上述的储能设备,可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防潮性能,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网络,可以包括充电桩和上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储能设备中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用于将电能提供给所述充电桩。通过应用上述的储能设备,可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防潮性能,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常规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另一种储能设备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站的结构框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网络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其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可以应用在家庭储能、工业储能、数据中心、电站和车辆充电等场景中,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和释放。
如图1所示,在储能设备10中,可以包括箱体12和设置在箱体12内的多个电池13。箱体12能够为电池13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能避免电池13遭受日晒、雨淋等影响,从而提升电池13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将电池13设置在箱体12内后,还有利于提升部署时的便利性。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部署需求将箱体12设置在所需的安装位置。
在电池13的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此,需要对电池13进行降温。目前,主要采用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对电池13进行降温。采用风冷的方式中,主要依靠空气的流动来带走电池13表面的热量,具有散热效率低的劣势。并且,空气中的灰尘会不断的积累在电池13的表面,会对电池13形成腐蚀,不利于保证电池13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采用液冷的方式中,主要依靠在冷却管路中流通的介质(如水)对电池13进行散热,具有散热效率高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采用液冷的方式对电池13进行散热。但是,在液冷的方式中,箱体12内的水汽不易排出,当水汽在箱体12内长时间存在后,会对电池13和相关的电子器件形成腐蚀,甚至出现短路等不良情况,影响储能设备1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目前的一些储能设备10中,通常会在箱体12内放置活性炭或除湿剂来降低箱体12内的湿度,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长期使用,而且会增加工作人员对储能设备10的维护频率。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电池13的温度和箱体12内的湿度进行有效调控的储能设备10。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储能设备10包括箱体12、位于箱体12内的电池13和调控装置11,其中,调控装置11可以对电池13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并且,还能降低箱体12内空气的湿度。
如图3所示,调控装置11可以包括第一换热板111、散热器112、除湿组件113和阀体114。具体来说,第一换热板111设置在箱体12内,并与电池13导热接触,用于与电池13进行热交换。散热器112设置在箱体12外侧,可用于与第一换热板111进行热交换。另外,阀体114连接于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一换热板111与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当阀体114接通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后,第一换热板111的热量可以通过管路传递至散热器112,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电池13进行降温。
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箱体12以及位于箱体12内的电池13和第一换热板111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散热器112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模块,在进行部署时,可以将通过阀体114将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进行连接,从而使介质可以在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之间进行流通,能提升部署时的灵活性。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还可以通过除湿组件113来降低箱体12内的湿度。
具体来说,除湿组件113可以包括通过循环管路依次连通的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第一蒸发器1133位于箱体12内,用于冷凝箱体12内的水汽。介质在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组成的通路中循环流通时,第一蒸发器1133的温度会比较低,从而使箱体12内的水汽冷凝成水,以降低箱体12内的湿度。
另外,由于第一蒸发器1133的温度较低,因此,还可以降低箱体12内空气的温度,有利于使箱体12内的电池13处于较低的温度环境中。
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储能设备10中,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组成的通路可以有效降低电池13表面的温度。而且,除湿组件113中的第一蒸发器1133的温度较低,因此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箱体12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对电池13的散热效果。同时,除湿组件113中的第一蒸发器1133还能够将箱体12内的水汽进行冷凝,从而可以降低箱体12内空气的湿度,以使电池13能够处于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保证电池13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具体设置时,储能设备10中还可以包括湿度检测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湿度检测器可以设置在箱体12内用于检测箱体12内的湿度。控制器与湿度检测器、第一节流阀1132和压缩机1134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湿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节流阀1132和压缩机1134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箱体12内的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产生相应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器可以根据该第一检测信号使第一节流阀1132和压缩机1134开启,从而进行除湿工作。随着箱体12内湿度的逐渐降低,当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箱体12内的湿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产生相应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器可以根据该第二检测信号使第一节流阀1132和压缩机1134关闭,从而停止除湿工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值指的是箱体12内空气湿度较大,且需要进行除湿的阈值;第二预设值指的是箱体12内空气湿度较小,且不需要进行除湿的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以是厂家在出厂前设定的,也可以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如图3所示,在具体设置时,阀体114还可以连接于散热器112和冷凝器1131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散热器112与冷凝器1131之间的通路。在除湿组件113进行除湿工作时,冷凝器1131的温度较高,因此,为了降低冷凝器1131的温度,可以通过阀体114将冷凝器1131和散热器112进行连通,使得散热器112能够对冷凝器1131进行降温,从而能防止冷凝器1131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在具体设置时,散热器112的附近可以设置风扇118,风扇118可用于加速流经散热器112的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提升散热器112的散热性能。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在冷凝器1131的附近也可以设置风扇118,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调控装置11中还设有两个水泵,分别为水泵119a和水泵119b。其中,水泵119a设置在第一换热板111的一端,用于加速流经第一换热板111的介质的流通速度,从而提升第一换热板111的换热效率。水泵119b设置在散热器112的一端,用于加速流经散热器112的介质的流通速度,从而提升散热器112的散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水泵119a和水泵119b的设置位置可以进行灵活设置。例如,水泵119a能够加速流经第一换热板111的介质的流通速度即可;水泵119b能够加速流经散热器112的介质的流通速度即可,本申请对水泵119a和水泵119b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制。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当水泵119a与水泵119b位于同一个循环路径中时,也可以选择性的拆除一个水泵,以节省水泵的使用数量,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调控装置11中还包括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二节流阀115。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阀体114还连接于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的通路。当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的通路为连通状态时,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对第一换热板111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提升对电池13的散热能力。
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二节流阀115的组合与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一节流阀1132的组合并联设置,使得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在进行除湿工作时,可以打开第一节流阀1132、关闭第二节流阀115,使得制冷介质可以在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组成的通路中循环流通,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1133具有较低的温度,以实现除湿功能。另外,还可以同时打开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二节流阀115。即制冷介质可以在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组成的通路中循环流通,并且,还能在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组成的通路中循环流通。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二蒸发器116均具有较低的温度,即通过第一蒸发器1133可以实现除湿功能,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能够实现对电池13(第一换热板111)的降温功能。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打开第二节流阀115、关闭第一节流阀1132,使得制冷介质可以在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组成的通路中循环流通,从而使得第二蒸发器116具有较低的温度,以实现对电池13(第一换热板111)的降温功能。
概括来说,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调控装置11中的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二蒸发器116相互解耦,能避免两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一节流阀1132的组合与第二蒸发器116和第二节流阀115的组合共用同一个冷凝器1131和压缩机1134,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零部件的使用数量,有利于降低调整装置的体积和成本,便于实现集成化设计。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二蒸发器116也可以串联设置,使得第一蒸发器1133和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共用一个节流阀。例如,可以仅设置第一节流阀1132或第二节流阀115,从而可以降低零部件的使用数量,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还能利用热泵原理对电池13进行加热。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阀体114还连接于冷凝器1131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冷凝器1131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的通路。当冷凝器1131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的通路为接通状态时,冷凝器1131中的热量可以通过介质传递至第一换热板111,从而对电池13进行加热。
概括来说,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通过对阀体114的不同接口的接通和断开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控,可以对不同模块的接入状态进行灵活调整,以便于对电池13的温度进行多方面的调整。
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还包括第二换热板117和储能变流器14,第二换热板117与储能变流器14导热接触,用于对储能变流器14进行散热。其中,储能变流器14与电池13连接,用于控制电池13的充电或放电功能。其中,储能变流器具体可以是直流-交流变流器,也可以是直流-直流变流器。即储能变流器14中可以包括直流电-交流电转换器件,也可以包括直流电-直流电转换器件、控制单元等。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储能变流器14的具体类型作合理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5所示,在具体应用时,阀体114还可以连接于第二换热板117和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一换热板111和第二换热板117之间的通路。由于储能变流器14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当电池13的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第一换热板111和第二换热板117之间的通路将热量传递至电池13的表面,从而能够合理利用储能变流器14产生的废热,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
另外,阀体114组件还可以连接于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在实际应用中,当储能变流器14产生的热量较高时,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器112,从而能够提升对储能变流器14的散热性能,以使储能变流器14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阀体114组件还可以连接于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在实际应用中,当储能变流器14产生的热量较高时,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板117和散热器112之间的通路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器112,从而能够提升对储能变流器14的散热性能,以使储能变流器14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或者,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调控装置11还包括电热器15,电热器15用于加热流经第一换热板111的介质,从而可以提升电池13表面的温度。在具体设置时,电热器15的设置位置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如图所示,电热器15可以串联设置在第一换热板111或第二蒸发器116的一端。或者,在其他的示例中,电热器15也可以位于独立的管路中,管路的两端可以与阀体114连通,从而可以实现该管路与第一换热板111之间的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阀体114为十通阀,即阀体114具有十个接口,并且,每个接口均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或者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接口都能够与其他任一个接口连通或断开,并且,每个接口能够同时与至少两个接口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阀体114中不同接口的连通状态进行有效调整,为了便于理解,阀体114中的每个接口通过标号进行区分。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6中,示出有五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处于较低的温度,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进行降温。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8、第二蒸发器116、接口3和接口4。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第二换热板117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9。
在第五个循环路径中,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冷凝器1131、接口5、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电热器15处于关闭状态。
另外,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一换热板111也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例如,可以将阀体114的接口7与接口4接通、将接口1与接口2接通。此时,介质的流通路径还包括: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4。使得介质能够在第一换热板111和散热器112之间循环流通,从而可以通过散热器112对第一换热板111进行散热。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7中,示出有四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处于较低的温度,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进行降温。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8、第二蒸发器116、接口3和接口4。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冷凝器1131和第二换热板117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接口6、冷凝器1131、接口5和接口9。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8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接口5、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和接口4。储能变流器14产生的热量也可以传递至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从而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其中,电热器15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开启或关闭,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节流阀115和压缩机1134均设置为开启状态。即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使得冷凝器1131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向第一换热板111提供热能。
或者,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9中,示出有五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开启了热泵模式。冷凝器1131的温度较高,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提供热量。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冷凝器1131和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接口5、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和接口4。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升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二蒸发器116、接口3、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接口8。可以理解的是,在热泵模式下,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转移至冷凝器1131,因此,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较低,为了对第二蒸发器116的冷量进行散发,而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热器15对第二蒸发器116进行升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散热器112与第二蒸发器116之间的热交换来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热量。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0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可以通过电热器15和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接口1、接口8、电热器15、第二蒸发器116、接口8、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和接口4。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第二节流阀115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介质在流经第二蒸发器116时,温度基本不会产生改变。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将电热器15和第二蒸发器116串联设置在同一个管路中,能够有效缩减阀体114的接口的数量。或者,可以理解的是,若将电热器15和第二蒸发器116均采用单独的管路与阀体114对接时,阀体114中则需要再增加两个接口,因此,会增加阀体114中接口的数量。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时(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1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和第二换热板117(或储能变流器14)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和接口4。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且湿度较高时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2中,示出有三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冷凝器1131、接口5、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和第二换热板117(或储能变流器14)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和接口4。
另外,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且湿度较高时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3中,示出有两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第二换热板117(或储能变流器14)和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冷凝器1131、接口5、接口9、第二换热板117、接口10、接口4、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6。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第一换热板111和水泵119a串联设置在同一个管路中,并且,该管路通过阀体114的接口1和接口4进行连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接口1与其他的至少一个接口进行连接,也可以将接口4与其他的至少一个接口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对流经第一换热板111的介质的流通路径进行灵活选择。
另外,在其他的示例中,水泵119a和第一换热板111也可以使用单独的管路与阀体114进行连接。在此不作赘述。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阀体114中不同接口的对接情况进行适应调整,以形成所需的介质流通路径。另外,阀体114中的接口也可以大于十个,以预留出用于与其他管路进行连接的接口,有利于提升调控装置11的可演变性。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阀体114中接口的数量也可以适当缩减。即一些部件可以进行串联集成设置。
例如,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第二换热板117与冷凝器1131串联在同一个管路中,从而可以节省两个接口。即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阀体114具有八个接口,并且,每个接口均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或者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接口都能够与其他任一个接口连通或断开,并且,每个接口能够同时与至少两个接口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第二换热板117位于冷凝器1131的前端,使得介质首先流经第二换热板117,然后在流经冷凝器1131。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二换热板117也可以位于冷凝器1131的后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阀体114中不同接口的连通状态进行有效调整。
例如,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4中,示出有四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处于较低的温度,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进行降温。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8、第二蒸发器116、接口3和接口4。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第二换热板117和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5、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电热器15处于关闭状态。
另外,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一换热板111也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例如,可以将阀体114中的接口7与接口4接通、将接口1与接口2接通。此时,介质的流通路径还包括:第一换热板111、水泵、接口1、接口2、水泵、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4。
另外,如图1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5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5、接口4、和电加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节流阀115和压缩机1134均设置为开启状态。即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使得冷凝器1131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向第一换热板111提供热能。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启电热器15,从而提升第一换热板111的温度。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当储能设备10部署在温度较低的地域中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安装电热器15。或者,当储能设备10部署在温度较高的地域中时,也可以不配备电热器15,从而可以降低部署成本。
或者,如图1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6中,示出有四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开启了热泵模式。冷凝器1131的温度较高,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提供热量。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冷凝器1131和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5和接口4。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升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二蒸发器116、接口3、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8。可以理解的是,在热泵模式下,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转移至冷凝器1131,因此,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较低,为了对第二蒸发器116的冷量进行散发,而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可以通过散热器112与第二蒸发器116之间的热交换来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热量。
另外,如图1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时(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7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和第二换热板117(或储能变流器14)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5、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4。
另外,如图1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且湿度较高时,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8中,示出有三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第二换热板117和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1、接口6、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5、接口2、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7和接口4。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示例中,调控装置11中均采用一个阀体114的形式。另外,在其他的示例中,阀体114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
例如,如图19至图24所示,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两个阀体114的调控装置。
具体来说,如图19所示,两个阀体114分别为阀体114a和阀体114b。其中,阀体114a和阀体114b均为四通阀。即在每个阀体中均具有四个接口,并且,每个接口均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或者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接口都能够与其他任一个接口连通或断开,并且,每个接口能够同时与至少两个接口连通。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两个四通阀来代替上述的一个八通阀,从而具有高的灵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阀体中不同接口的连通状态进行有效调整。
例如,如图1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19中,示出有四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处于较低的温度,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进行降温。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1、第二蒸发器116、接口5和接口6。其中,电热器15为关闭状态,从而不会对介质的温度产生影响。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冷凝器1131和第二换热板117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降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接口7、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2和接口4。
另外,如图2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20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可以通过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4、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和接口6。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节流阀115和压缩机1134均设置为开启状态。即通过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使得冷凝器1131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向第一换热板111提供热能。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启电热器15,从而提升第一换热板111的温度。
或者,如图21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21中,示出有四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开启了热泵模式。冷凝器1131的温度较高,从而可以为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提供热量。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二节流阀115和第二蒸发器116。
在第三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可以通过冷凝器1131和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4、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和接口6。
在第四个循环路径中,第二蒸发器116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升温。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二蒸发器116、接口5、接口7、水泵119b、散热器112、接口2和接口1。可以理解的是,在热泵模式下,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第二蒸发器116转移至冷凝器1131,因此,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较低,为了对第二蒸发器116的冷量进行散发,而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温度,可以通过散热器112与第二蒸发器116之间的热交换来提升第二蒸发器116的热量。
另外,如图2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冬季低温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22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可以通过电热器15和第二换热板117进行加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4、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和接口6。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时,第二节流阀115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介质在流经第二蒸发器116时,温度基本不会产生改变。或者,第二节流阀115和压缩机1134可以处于开启状态,从而提升冷凝器1131的温度,使得冷凝器1131能够对第一换热板111进行加热。
另外,如图2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时(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23中,示出有一个循环路径。第一换热板111(或电池13)和第二换热板117(或储能变流器14)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4、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接口5、接口1、接口2、散热器112、水泵119b、接口7和接口6。
另外,如图2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示例中,当环境温度较为适宜(如春季或秋季情况下),且湿度较高时调控装置11的工作模式如下:
具体来说,在图24中,示出有两个循环路径。
在第一个循环路径中,除湿组件113可以进行除湿工作。其中,制冷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压缩机1134、冷凝器1131、第一节流阀1132和第一蒸发器1133。
在第二个循环路径中,第一换热板111、第二换热板117和冷凝器1131可以通过散热器112进行散热。其中,介质的流通路径依次为:第一换热板111、水泵119a、接口3、接口4、冷凝器1131、第二换热板117、接口8、接口5、第二蒸发器116、接口1、接口2、散热器112、水泵119b、接口7和接口6。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示例中,调控装置11中也可以包括三个或者更多个阀体,其中,每个阀体中接口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任意数量,在此不作赘述。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阀体中接口的对接情况进行灵活设置,以调整介质的流通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13可以应用在家庭储能、工业储能、数据中心、车辆等场景中,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和释放。
例如,如图2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可以包括逆变器和电池。逆变器与电池电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提供给电池,或者,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另外,在储能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池的温度、荷电状态、健康状态等参数进行有效检测,并且,还可以对电池的充放电功能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保证储能设备10的正常运行。
或者,如图2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站,可以包括发电设备和电池。发电设备与电池电连接,发电设备用于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至电池内。通过应用上述的电池,可以有效提升电站的安全性和部署难度。
在具体应用时,发电设备可以是光伏发电设备、风能发电设备等,本申请对发电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发电设备和电池之间还可以通过配电柜进行连接。在配电柜中可以包括直流电-交流电转换器件,或者,也可以包括变压器等器件,以便于将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有效的传输至电池中进行存储。在具体设置时,配电柜中的器件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或者,如图2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网络,包括充电桩30和电池。充电桩30与电池通过电缆进行电连接,电池可以将自身储存的电能提供给充电桩30。充电桩30具有连接器31,连接器31可以与受电设备(如车辆)进行连接,从而可以向受电设备进行补能。通过应用上述的电池,可以有效提升充电网络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提升充电网络在部署时的灵活性。
在具体设置时,充电网络中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和多个充电桩30,每个电池可以向多个充电桩30提供电能,从而能有效提升部署的灵活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控装置、箱体和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池,所述调控装置包括:
第一换热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导热接触;
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
除湿组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冷凝所述箱体内的水汽,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箱体外侧;
阀体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器和控制器;
所述湿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湿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压缩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压缩机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节流阀;
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通;
其中,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的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板和储能变流器,所述第二换热板与所述储能变流器导热接触;
其中,所述储能变流器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或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板、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阀体组件串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器,所述电热器用于加热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一个阀体,其中,所述阀体具有多个接口,且每个接口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阀体,其中,每个阀体均具有多个接口,在每个阀体中的每个接口能与其他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断开。
14.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储能设备电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提供给所述储能设备,或者,将来自所述储能设备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15.一种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设备电连接,所述发电设备用于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至所述储能设备中的电池内。
16.一种充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储能设备电连接,所述储能设备中的电池用于将电能提供给所述充电桩。
CN202211692428.8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Pending CN115939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2428.8A CN115939602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2428.8A CN115939602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9602A true CN115939602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70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2428.8A Pending CN115939602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96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7387A (zh) * 2023-10-19 2023-11-24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7387A (zh) * 2023-10-19 2023-11-24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
CN117117387B (zh) * 2023-10-19 2024-02-06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88288A (ko) 태양광 에어컨 시스템
CN112339614B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系统的协同管理方法
CN112060981A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29028A (zh) 车辆电池控温装置和车辆电池控温方法
CN115939602A (zh) 一种储能设备、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CN114427758B (zh) 一种太阳能供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5000577A (zh) 一种储能柜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CN109631204B (zh) 房车/户用风-光-电互补储能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US20230118671A1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3258096A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784402A (zh) 应用于液冷储能系统的环境控制系统
CN217546575U (zh) 一种基于防凝露综合控制的水冷系统
CN219435912U (zh) 一种大功率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与电动汽车
CN216958212U (zh) 一种基于板式热交换器的蓄电池温度调节系统
US20240023294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7719755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
CN216958109U (zh) 一种燃料电池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CN117239285A (zh) 一种储能设备、光储系统和充电网络
CN21922632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CN114312484B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US20230135372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3150876U (zh) 一种锂电池模块及锂电池储能装置
KR20240048676A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
CN210110990U (zh) 一种直流快充液冷电池系统
CN219437431U (zh) 一种散热式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