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325U -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325U
CN219226325U CN202223550461.5U CN202223550461U CN219226325U CN 219226325 U CN219226325 U CN 219226325U CN 202223550461 U CN202223550461 U CN 202223550461U CN 219226325 U CN219226325 U CN 219226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management
fuel cell
cell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irculation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04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苗丰
曹桂军
郭跃新
罗必典
付苏明
陈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04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承载有空调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用于为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三循环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的冷侧,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为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称PEMFC)由于其对功率突增和突减的响应速度比较慢,只靠燃料电池发电无法应对功率突变的工况,所以目前燃料电池的应用通常和动力电池(锂电池)结合使用,利用动力电池可以迅速响应功率突变的工况,弥补燃料电池的短板。因此无论是燃料电池在船舶发电、分布式发电、车用领域的应用都需要动力电池辅助使用。高温下,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都需要进行散热;低温下,两者都需要进行加热。因此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都需要热管理系统。而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一般又分为热管理主系统和热管理辅助系统,热管理主系统主要给燃料电池电堆、中冷器等部件温度调节,热管理辅助系统主要给空压机、空压机控制器以及升压变换器等部件温度调节。
目前行业上,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系统的。具体的,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需要一套带有水泵、散热器和水加热器闭环循环回路;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也需要一套带有水泵、散热器闭环循环回路。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需要一套带有水泵、水加热器和制冷空调系统中板式换热器的闭环循环回路。由于当前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都是独立系统,集成度低,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旨在实现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
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用于为燃料电池电堆以及中冷器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水加热器以及散热器;
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用于为空压机、空压机控制器以及升压变换器进行温度调节,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为动力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二水泵、第一电磁三通阀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热侧,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端,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水加热器的入口端,所述水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端;
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承载有空调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用于为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三循环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的冷侧,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为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所述散热器、水过滤器以及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水加热器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并联连接;还包括有去离子器,所述去离子器与所述水加热器并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还包括第一稳压支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输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水箱。
可选的,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三通阀,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旁通支路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水过滤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所述空压机以及所述空压机控制器,还包括升压变换器,所述升压变换器与串联设置的所述空压机以及所述空压机控制器并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所述动力电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稳压支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的输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
可选的,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储液罐、视液镜、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侧以及气液分离器。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支路,所述蒸发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你所述视液镜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之间,所述蒸发支路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侧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所述蒸发支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接入至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二者同样采用板式换热器与空调制冷系统进行热交换,这样可以减少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中原有的水泵以及散热器的设置;同时取消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水加热器,将其与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共用一个水加热器,这样可以减少水加热器的设置数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以减少水泵、散热器以及水加热器的设置数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Figure BDA0004025136280000041
Figure BDA000402513628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501热管理集成系统,参考附图1,包括第一循环回路1,第一循环回路1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其中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用于为燃料电池电堆201以及中冷器202进行温度调节;第一循环回路1包括第一水泵203、水加热器204以及散热器205;第二循环回路3,第二循环回路3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以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其中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用于为空压机401、空压机控制器402以及升压变换器503进行温度调节,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用于为动力电池501进行温度调节;第二循环回路3包括第二水泵8、第一电磁三通阀7以及板式换热器6的热侧,第一电磁三通阀7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6的热侧入口端,第一电磁三通阀7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701连接水加热器204的入口端,水加热器204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702连接板式换热器6的热侧出口端;第三循环回路9,第三循环回路9承载有空调制冷系统10,其中空调制冷系统10用于为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第三循环回路9包括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板式换热器6用于为第二循环回路3以及第三循环回路9中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将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接入至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中,二者同样采用板式换热器6与空调制冷系统10进行热交换,这样可以减少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中原有的水泵以及散热器205的设置;同时取消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中的水加热器204,将其与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共用一个水加热器204,这样可以减少水加热器204的设置数量。本实施例通过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进行集成化设计,以减少水泵、散热器205以及水加热器204的设置数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具体的,第一电磁三通阀7是一进两出的三通阀(一个进口端,两个出口端),且第一电磁三通阀7只是开关量,即只能开和关,无法调节任意开度。当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温度较高需要降温时,板式换热器6路全开且水加热器204路全关,控制液体介质流向板式换热器6,不流向水加热器204,通过板式换热器6给动力电池501和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的设备降温。当冬天温度较低时,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需要升温加热时,板式换热器6路全关且水加热器204路全开,控制液体介质经过第一管路701流向水加热器204,通过水加热器204给液体介质加热升温后,再通过第二管路702流回至第二循环回路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上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燃料电池电堆201、散热器205、水过滤器206以及第一水泵203,中冷器202、水加热器204以及电磁阀209串联连接后与燃料电池电堆201并联连接;还包括有去离子器2012,去离子器2012与水加热器204以及电磁阀209并联连接。
其中关于水加热器204:水加热器204可选择为PTC水加热器,利用PTC芯体通电发热原理,将第一循环回路1以及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流过PTC芯体时进行加热,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由于在冬天或者低温环境下,燃料电池以及动力电池501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正常启动,因此上燃料电池以及动力电池501任意一个有加热需求时,水加热器204就会启动;水加热器204一直运行直至燃料电池以及动力电池501都无加热需求时则关闭。
其中关于中冷器202:中冷器202其中一个流道流经空气,另一个流道流经液体介质,主要作用给空压机40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空气降温,以满足燃料电池电堆201入口空气温度需求。
其中关于去离子器2012:考虑到燃料电池电堆201对电导率比较敏感,液体介质中电导率过高,会使得整个系统绝缘阻值下降,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去离子器2012,以专门去除液体介质中的导电离子,降低整个系统液体的电导率,提高系统绝缘阻值,提高燃料电池电堆201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系统电气安全。
其中关于电磁阀209:电磁阀209只有开关量,即只能开和关,无法调节任意开度。此电磁阀209作用是当动力电池501有加热需求,而燃料电池无加热需求时,则控制电磁阀209关闭,此时位于第一循环回路1中液体介质只流过去离子器2012,不流过水加热器204,而位于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仍然流经水加热器204。当燃料电池有加热需求时,电磁阀209开启,让第一循环回路1以及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均流经水加热器204进行辅助加热。
其中关于第一水泵203:第一水泵203是第一循环回路1中液体介质的动力源,其中第一水泵203可选择为高压水泵,转速高,转速可调以满足燃料电池不同运行功率工况下的流量需求。具体的通过调节第一水泵203的转速以控制燃料电池电堆201进出口温差。
其中关于水过滤器206:由于燃料电池电堆201成本很高,若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中有杂质容易把燃料电池电堆201中液体流道堵塞导致燃料电池电堆201损坏,所以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中需要设置水过滤器206来去除杂质,防止杂质进入燃料电池电堆201,从而损坏燃料电池电堆201。
其中关于散热器205:散热器205主要由散热芯体、风扇、固定芯体和风扇的结构件组成,液体介质流经芯体流道,风扇开启通过芯体将液体介质热量吹向空气,属于液体-气体换热形式。不同功率运行工况下,调整风扇转速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散热需求。散热器205主要用来散热控制燃料电池电堆201入口温度。
进一步的,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还包括第一稳压支路207,第一稳压支路207的输水端设置在第一水泵203的入口端,第一稳压支路207上设置有第一膨胀水箱2071。如此设置,第一膨胀水箱2071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第一循环回路1中液体介质的膨胀空间、补水、稳压、排气等。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安装完毕后,需要加注液体介质,通过第一膨胀水箱2071的加注口(附图未示出)加注液体介质;后续长时间运行后,液体介质减少也是通过加注口进行补液。并且第一循环回路1会引两路接到第一膨胀水箱2071的小管径排气口(附图未示出),液体介质通过这两路将第一循环回路1中气体带到第一膨胀水箱2071,当带到第一膨胀水箱2071中的气体越来越多,直至第一膨胀水箱2071上方气体压力高于加注口盖子压力阀压力时,压力阀打开,通过加注口上的排气口将第一循环回路1中气体排出空气。由于第一循环回路1中不同时刻的运行压力会有波动,且不同第一水泵203转速下的第一循环回路1中压力也不一样,当第一循环回路1中压力有变化波动时,第一膨胀水箱2071可以起到稳压作用。不同环境温度下,第一循环回路1中的液体介质体积会发生变化,第一膨胀水箱2071提供膨胀空间,以满足系统不同温度下第一循环回路1中液体介质发生的体积变化。
进一步的,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还包括旁通支路208,旁通支路208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201与散热器205之间;旁通支路208的输出端设置在散热器205与水过滤器206之间。如此设置,利用具有一进口端以及二出口端的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通过调节其通阀开度可以任意调节两个出口端的开度,从而调节两路流量。当开度为0时,则散热器205路全关、旁通支路208全开,当开度为100时,则散热器205路全开,旁通支路208全关。在实际运作时,当环境温度比较低时,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为0,使得液体介质不流经散热器205;当液体介质逐渐接近目标温度时,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逐渐调大,同时启动散热器205,使得部分液体介质流经散热器205;当液体介质达到目标温度后,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为100,进行正常的散热降温操作,并依靠调节散热器205功率来满足不同散热量需求。
进一步的,燃料电池电堆20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燃料电池电堆20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如此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为入堆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为出堆温度传感器;通过实时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数值,通过判断入堆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实际值偏差值,通过调节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和散热器205功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实际值控制到目标值,使燃料电池电堆201运行在合适的入堆温度内。通过检测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实际值,将目标温差与实际温差=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实际值-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第一水泵203转速来控制进出堆温差,使实际温差控制到目标温差。
进一步的,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包括串联设置的空压机401以及空压机控制器402,还包括升压变换器503,升压变换器503与串联设置的空压机401以及空压机控制器402并联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动力电池501。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动力电池501并联连接以形成动力电池组,从而提供动力电池501的发电功率。
进一步的,第二循环回路3还包括第二稳压支路11,第二稳压支路11的输水端设置在第二水泵8的入口端,第二稳压支路11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1101。如此设置,第二膨胀水箱1101的工作原理与上文中的第一膨胀水箱2071相同,故本申请不在对第二稳压支路11的工作原理作过多赘述,详情可参考上文的第一稳压支路207的相关记载。
进一步的,动力电池501与板式换热器6之间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2。如此设置,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12检测板式换热器6的出口温度(即动力电池501入口温度),将该温度信息传递至动力电池BMS系统,以便于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动力电池501单元,防止动力电池501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动力电池501的使用寿命,监控动力电池501的状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空调制冷系统10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1001、冷凝器1002、干燥过滤器1003、储液罐1004、视液镜1005、第一电子膨胀阀1006、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以及气液分离器1007。如此设置,通过视液镜1005观察空调制冷系统10中制冷剂的状况。
进一步的,压缩机1001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08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1009,压缩机100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010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10011。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空调制冷系统10还包括蒸发支路10012,蒸发支路10012的入口端设置在你视液镜1005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06之间,蒸发支路10012的出口端设置在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与气液分离器1007之间,蒸发支路100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电子膨胀阀10014以及蒸发器10013。如此设置,当使用大功率空调时,为避免板式换热器6无法满足大功率空调的散热要求,可在第三循环回路9上增设蒸发器10013与板式换热器6并联连接,利用蒸发支路10012上的蒸发器10013辅助散热热量,以确保大功率空调的有效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空间。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运行原理说明: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部分控制:
中冷器202、水加热器204以及去离子器2012流阻比较大,且流量需求小,而燃料电池电堆201流量需求大,所以将水加热器204与去离子器2012并联后与中冷器202串联,燃料电池电堆201与该三个部件并联,此种连接方式既可以减少总体阻力,同时可以满足不同部件的流量分配需求。因散热器205给其他部件散热,所以散热器205需要布置在第一循环回路1的主路上,散热器205与一条旁通支路208并联,通过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的不同开度控制流向两条支路的流量;第一膨胀水箱2071布置高度注意要比第一循环回路1中的最高点还高,第一膨胀水箱2071流向第一水泵203入口支路称为补水路,补水路注意要靠近第一水泵203入口,这样才有利于水及时补给第一水泵203,避免因没靠近第一水泵203入口导致液体介质可能加不进去;原理图流向第一膨胀水箱2071的虚线是第一循环回路1的排气路,第一循环回路1中气体通过这两路排气路回流至第一膨胀水箱2071中,再通过第一膨胀水箱2071排向外界环境中,一般排气路回流至第一膨胀水箱2071的回流点需要尽量布置于第一循环回路1最高点,这样有力排出第一循环回路1中气体。系统准备开机启动燃料电池电堆201时,先开启第一水泵203,第一水泵203初始以低转速运行,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检测到水温低于X1(具体根据实际燃料电池电堆201性能及启动拉载功率时长要求来定)时,此时电磁阀209以及水加热器204通电启动,液体介质流经水加热器204进行加热;此时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为0,水全部往旁通支路208流过,不流过散热器205。当加热到一定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检测到水温高于X2,则开始启动燃料电池电堆201,电磁阀209通电关闭,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2只通过去离子路进行循环,不流经水加热器204,同时给水加热器204发送关闭命令,而水加热器204是否关闭,需要同时接收到动力电池501以及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4控制器发送的关闭命令才关闭。当依靠系统启动后的燃料电池电堆201及部件发热将出堆水温加热到接近目标温度X3时,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逐渐变大,让液体介质流经散热器205,同时散热器205风扇开启,当达到目标温度X3时,第二电磁三通阀2081开度100。不同运行功率,以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检测到实际出堆水温与目标出堆水温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散热器205风扇转速,从而将实际温度控制到目标温度;将实际温差=第二温度传感器2011-第一温度传感器2010,与目标温差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水泵转速,将实际温差控制到目标温差。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部分控制:
冬天,当启动动力电池501后,动力电池BMS检测到最低单片电芯温度≤5℃,发送不启动命令给空调制冷系统10,空调制冷系统10不运行,启动第二水泵8,第一电磁三通阀7通电打开,此时板式换热器6路全关且水加热器204路全开;当动力电池BMS检测到最低单片电芯温度≤5℃与第三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温度≤32℃同时满足时,给水加热器204发送开启命令,水加热器204开启,使得第二循环回路3流体介质流经水加热器204,给该液体介质加热,以目标温度35℃为目标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的实际温度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水加热器204的加热功率,将水温控制在目标值35℃。加热一阶段后,动力电池501最低单片电芯温度≥10℃时,则发送水加热器204关闭命令(或当水温控制异常,水温≥45℃时,发送水加热器204关闭命令),同时第一电磁三通阀7不给电,切换为板式换热器6路全开且水加热器204路全关,第二水泵8关闭。夏天,动力电池501启动后,当动力电池501检测到最高单片电芯温度≥35℃,水加热器204发送关闭命令,第二水泵8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7切换至板式换热器6路全开且水加热器204路全关,当动力电池501检测到最高单片电芯温度≥35℃与第三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实际温度≥28℃同时满足时,则发送空调制冷系统10启动命令,空调制冷系统10开启,板式换热器6开始给第二循环回路3中的液体介质换热降温,把第三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的实际温度发送给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将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空调制冷系统10,将水温维持在25℃。当动力电池501检测到最高单片电芯温度≤33℃,则发送空调制冷系统10关闭命令(或当水温控制异常,水温≤15℃时,发送空调制冷系统10关闭命令),第二水泵8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的其它内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用于为燃料电池电堆以及中冷器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水加热器以及散热器;
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承载有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用于为空压机、空压机控制器以及升压变换器进行温度调节,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为动力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二水泵、第一电磁三通阀以及板式换热器的热侧,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端,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水加热器的入口端,所述水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端;
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承载有空调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制冷系统用于为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所述第三循环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的冷侧,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为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所述散热器、水过滤器以及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水加热器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并联连接;还包括有去离子器,所述去离子器与所述水加热器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还包括第一稳压支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输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主系统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电磁三通阀,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旁通支路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水过滤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辅助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所述空压机以及所述空压机控制器,还包括升压变换器,所述升压变换器与串联设置的所述空压机以及所述空压机控制器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所述动力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稳压支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的输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储液罐、视液镜、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侧以及气液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五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支路,所述蒸发支路的入口端设置在你所述视液镜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之间,所述蒸发支路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侧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所述蒸发支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
CN202223550461.5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Active CN219226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461.5U CN2192263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0461.5U CN2192263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325U true CN219226325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0461.5U Active CN2192263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5783B2 (en) Circulation system for a fuel cell vehicle
CN111029616B (zh) 一种考虑电堆寿命的港口运输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KR101136897B1 (ko) 공기조절제어시스템
CN209786084U (zh)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系统
CN113071376A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07069022A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a fuel cell
CN112976999B (zh) 针对多热源直流储能装置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88433A (zh) 带可控蒸发器阀的车辆蒸汽注入热泵系统
CN111169326B (zh) 燃料电池热交换系统及氢能有轨电车
CN113696715A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冷却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CN115503440A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097123U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922632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热管理集成系统
JP2011178365A (ja) 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15465089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5320321A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车辆及相关设备
CN115771372A (zh) 使用共享热管理系统平衡电池加热和车厢加热
KR20190064789A (ko) 연료전지용 공기 냉각장치
KR20220139757A (ko) 차량용 열관리시스템의 난방 제어방법
KR20220122391A (ko) 차량용 열관리시스템의 난방 제어방법
CN112002925A (zh) 燃料电池汽车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702613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18085008U (zh) 一种氢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JP2015115306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220764339U (zh) 换电站热泵热管理系统以及换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