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7050B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7050B
CN115937050B CN202310216209.0A CN202310216209A CN115937050B CN 115937050 B CN115937050 B CN 115937050B CN 202310216209 A CN202310216209 A CN 202310216209A CN 115937050 B CN115937050 B CN 115937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riginal image
size
filling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62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37050A (zh
Inventor
王博
曾宇
郑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x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x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x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x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162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7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3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色彩和属性不同的图像,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属性相一致。通过以上过程,能够在对目标图像拼接后,实现拼接区域的自然过渡,避免出现明显的拼接线。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数据的质量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拼接技术,将单幅遥感图像拼接为巨幅遥感影像。但是,由于拼接来源不同、传感器相机不同、拍摄时间以及拍摄天气等的不同,不同的拼接图像很容易出现色调不一致、灰度不均匀,亮度、色相、对比度差异大等问题。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通过拼接得到的遥感影像还会存在非常明显的拼接线。
因此,如何消除不同的拼接图像之间的色彩差异,以及去除不同拼接图像之间的拼接线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属性相一致。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变换单元,用于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属性相一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及色彩映射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如此,在对目标图像拼接后,可以实现拼接区域的自然过渡,避免出现明显的拼接线,同时使得处理后的图像有着统一的色彩分布。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表示位于待处理5×7张拼接型图像集(M=5,N=7)中第m行n列的第一原始图像;
图2(b)表示供参考的5×7张拼接型图像集(M=5,N=7)中第m行n列的第二原始图像;
图2(c)表示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以及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后,对目标图像进行拼接后的结果;
图3是根据本公开确定结果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确定周边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确定第一填充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7是根据本公开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8是根据本公开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的电子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S102: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属性相一致。
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服务器集群等。
为描述方便,原始图像可以表示为,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色彩不同的图像。具体地,第一原始图像可以是待处理的/>张拼接型图像集中第m行n列的图像,表示为/>。其中,M、N均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m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M的正整数,n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正整数。第二原始图像可以是用于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的参考图像,具体的,可以是供参考的M×N张拼接型图像集中第m行n列的图像,表示为/>
示例性地,图2(a)表示的第一原始图像可以是待处理5×7张拼接型图像集(M=5,N=7)中第m行n列的图像,其中,各个第一原始图像均具备高分辨率,但受到不同采集设备、不同采集时间、不同采集光线等的限制,不同第一原始图像具备不同的色彩,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拼接缝。图2(b)表示的第二原始图像是供参考的5×7张拼接型图像集(M=5,N=7)中第m行n列的图像,不同的第二原始图像具备相接近的色彩,但分辨率较低。图2(c)表示的是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以及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后,对目标图像进行拼接后的结果。可见,对目标图像拼接后在保持较高分辨率的同时,统一了各个图像单元的颜色,并消除了拼接缝,观看体验较好。
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分别对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其中,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的变换处理步骤可以相同,但变换处理的具体参数可以不同。
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色彩相一致。其中,色彩映射的方式可以采用伽马校正算法,或者其他校正算法,此处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原始图像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的情况下,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包括:
S301:对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第一填充图像的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S302: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S303: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结果图像;结果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
其中,原始图像的尺寸包括图像的长和宽,具体可以用像素数量表示,例如,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可以是1031pix×811pix,其中,pix表示像素单元。也就是说,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在长度方向有1031个像素单元,宽度方向有811个像素单元。第一尺寸还可以有其它取值,此处不做限定。
如图4所示,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可以是与原始图像相邻的上、下、左、右位置对应的区域。对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将特定图像内容填充在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中,将填充结果和原始图像形成的整体作为第一填充图像。
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首先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下采样,以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特征提取的结果进行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其中,清晰度调整的实现过程可以是利用插值处理以提高清晰度,或者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清晰度调整,此处不做限定。
在得到中间图像后,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结果图像。其中,裁剪得到的结果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具体地,可以是根据第一尺寸,以原始图像的中心点作为结果图像的中心点选择裁剪轨迹进行裁剪,以使裁剪后得到的结果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包括:
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以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局部均值图像;
对局部均值图像进行插值处理以进行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
其中,卷积处理的过程可以是以预设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进行滑窗。具体地,以尺寸为adw_size×adw_size、步长为adw_stride、权重为的卷积核对填充后的进行滑窗。卷积核在每个滑窗位置进行运算后,得到/>区域的均值/>。将每次滑窗运算的结果/>值都对应的填入滑窗窗口的中心位置,以此得到局部均值图像。
对局部均值图像进行插值处理可以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利用待求象素四个邻象素的灰度在两个方向上作线性内插,以提升局部均值图像的清晰度,得到中间图像。插值处理还可以采用最邻近元法、三次内插法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选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卷积处理的方式,包括:
根据原始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以及全局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确定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全局图像包括第一全局图像或第二全局图像,第一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一原始图像拼接而成,第二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二原始图像拼接而成;
根据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
其中,确定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原始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以及第一全局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确定第一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根据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以及第二全局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确定第二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
其中,卷积核的尺寸可以根据公式一来确定:
其中,表示卷积核的尺寸;/>为取整函数;/>表示概率参数;/>表示n列原始图像的宽度和,即全局图像的宽;/>表示m行原始图像的高度和,即全局图像的高。
也就是说,和/>分别对应全局图像的宽和高,根据预先获取的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概率参数/>,可以确定卷积核的尺寸。举例来说,确定的卷积核的尺寸可以是3×3,即,卷积核在横向和列向均包括3个像素单元。由于每次滑窗卷积的结果local_mean值,都对应的填入滑窗窗口的中心位置,因此/>必须为奇数。
卷积核的步长可以根据公式二来确定:
其中,表示卷积核的步长,/>表示卷积核的尺寸,int[ ]为取整函数,/>表示相邻两个卷积滑窗的重叠区域在一个卷积滑窗中占据的比率。
概率参数可以根据公式三来确定:
其中,p表示输入参数,std表示M×N张原始图像的总标准差;mean表示M×N张原始图像的像素平均值;constant表示图像理想情况下均值与标准差的常数比值。
输入参数p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优选的,p=10%。
常数比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优选的,考虑到图像理想情况下均值为128,标准差为45,因此常数比值/>,即优选为2.844。
M×N张原始图像的像素平均值mean可以是对全局图像整体求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是分别对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求像素平均值后,再对M×N张原始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加权求平均值,此处不做限定。
M×N张原始图像的总标准差std可以根据公式四来确定:
其中,SST表示张图像的总离差,/>表示是原始图像/>的总像素个数,/>表示全局图像的总像素
张图像的总离差SST可以根据公式五来确定:
其中,表示原始图像的像素均值,/>表示原始图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的像素值,mean表示/>张图像的总像素均值。
根据以上公式确定出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后,可以基于确定的卷积核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得到局部均值图像。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包括:
S501: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第一填充区域是对全局图像中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进行填充的区域;m、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S502:根据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填充内容;
S503:根据第一填充区域和填充内容,对原始图像进行填充,得到第一填充图像。
其中,每个第一填充图像可以是以对应位置的原始图像为基准,向相邻位置的八邻域方向进行填充后得到的,其中,八邻域方向包括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坐下、左八个方向。为描述方便,将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对应的第一填充图像记作;/>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分别记作/>;/>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填充宽度分别记作/>,其中:
这里填充的尺寸是经过严格计算后确定的,具体需要满足两个约束条件:
其一,每张原始图像通过填充操作之后,卷积核经过多次滑窗能恰好完整覆盖与/>对应的第一填充图像/>,也就是说,填充后的的宽/>高/>分别满足:
其二,每张填充后图像与周围相邻领域的图像都有大量重叠区域,滑窗卷积时需要确保重叠区域的滑窗轨迹是严格重合的。
基于以上两个约束条件,需要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对每个原始图像对应的第一填充区域做出协调设计。具体地,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的滑窗轨迹,然后基于滑窗轨迹,确定每个原始图像对应的第一填充区域。
确定第一填充区域后,根据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对应位置处的填充内容。填充内容可以是与原始图像相邻位置处的填充图像,或者对原始图像内部进行截取所确定的填充图像,此处不做限定。
在确定处第一填充区域以及填充内容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和填充内容,对原始图像进行填充,得到第一填充图像。
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第一填充区域,包括:
S601: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S602:根据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第二填充图像是对全局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后得到的图像;
S603: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
其中,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包括横向滑动次数和列向滑动次数,具体可以根据公式六来确定:
其中,表示卷积核在全局图像的横向滑动次数;/>表示卷积核在全局图像的列向滑动次数;/>表示取整函数;/>表示全局图像的宽度;/>表示全局图像的高度;/>表示卷积核的尺寸;/>表示卷积核的步长。
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可以包括横向以及列向方向的尺寸,具体可以根据公式七来确定:
其中,表示第二填充图像的宽度,/>表示第二填充图像的高度,/>表示卷积核的尺寸,/>表示卷积核的步长, /> 表示卷积核在全局图像的横向滑动次数,/>表示卷积核在全局图像的列向滑动次数,/>表示全局图像的宽度,表示全局图像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中,为确保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需使得卷积核的中心点位于原始图像范围外。在卷积核的中心点位于原始图像/>范围内的情况下,横向、列向滑窗的滑动次数分别累加1次,直到根据累加结果确认卷积核的中心点位于原始图像/>范围外为止。
在确定处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后,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
如图7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包括:
S701: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
S702: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确定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S703: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终止位置。
其中,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可以根据相对于原始图像的上侧填充宽度/>和左侧填充宽度/>进行确定。
对于位于不同位置的原始图像而言,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的方式有所差异。举例来说,对于位于第1行第1列的原始图像而言,/>和/>可以根据公式八来确定:
其中,表示第二填充图像的宽度,/>表示第二填充图像的高度。
和/>可以根据公式七进行计算,此处不做赘述。
对于位于第m+1行的原始图像以及第n+1列的原始图像/>而言,为了确保在滑窗卷积过程中,任一填充后的/>与相邻位置的第一填充图像的重叠区域内滑窗轨迹能够重合,需要根据公式九更新第m+1行的/>、第n+1列的
其中,表示位于第m+1行的原始图像/>的上侧填充高度;/>表示位于第n+1列的原始图像/>的左侧填充宽度;/>表示卷积核的尺寸,表示卷积核的步长;/>表示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的下侧填充高度;/>表示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的右侧填充宽度。
为了确保被边缘位置的滑窗中心点构成的矩形框所覆盖,/>、/>需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
在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确定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其中,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包括横向滑动次数和列向滑动次数,分别表示为。具体的,/>和/>可以根据公式十来确定:
其中,表示取整函数;/>表示原始图像/>的左侧填充宽度;/>表示原始图像/>的上侧填充宽度;/>表示原始图像/>的宽度;/>表示原始图像的高度;/>表示卷积核的尺寸;/>表示卷积核的步长。
在确定处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之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终止位置。其中,第一填充区域的终止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填充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的下侧填充宽度/>和右侧填充宽度/>进行确定。具体而言,/>和/>可以根据公式十一来确定:
其中,表示卷积核的尺寸;/>表示卷积核的步长;表示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列向滑动次数;/>表示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横向滑动次数;/>表示/>相对于/>的上侧填充宽度;/>表示/>相对于/>的左侧填充宽度;/>表示第m行原始图像的高度;/>表示第n列原始图像的宽度。
同样的,为了确保被边缘位置的滑窗中心点构成的矩形框所覆盖,需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
在确定出位于第1行第1列位置的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后,更新位于m+1行、第n+1列的起始位置以及终止位置,直至完整遍历张图像,可以确定所有原始图像/>对应的第一填充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填充内容,包括:
在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填充内容包括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以及原始图像的镜像图像;相邻图像是在全局图像中与原始图像相邻的图像;镜像图像是与原始图像具有轴对称关系的图像;
在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非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填充内容为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图像的裁剪方式,包括:
以原始图像的中心点作为中间图像中心位置;
根据第一尺寸和中心位置,确定裁剪轨迹;
沿裁剪轨迹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
其中,经过卷积以及插值处理,生成的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根据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对原始图像进行裁剪后,生成结果图像。具体的裁剪实现方式可以是,以原始图像的中心点作为中间图像中心位置,根据第一尺寸和中心位置,确定裁剪轨迹后,沿裁剪轨迹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结果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的像素值,确定校正系数;
利用校正系数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目标图像。
其中,校正系数可以根据公式十二来确定:
其中,表示目标图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对应的校正系数;/>表示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的第一结果图像/>的坐标为/>的像素值;表示对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的坐标为/>的像素值。
利用校正系数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其中,校正算法可以根据公式十三来确定:
其中,表示位于第m行第n列的目标图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的像素值;表示亮度系数;/>表示位于第m行第n列的第一原始图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的像素值;/>表示目标图像中第i行第j列像素对应的校正系数。
其中,亮度系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具体地,在亮度系数大于1的情况下,亮度增强;在亮度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亮度减弱。
如此,在对得到的多个目标图像拼接后,可以实现拼接区域的自适应拼接过渡,避免出现明显的拼接线,同时使得处理后的图像有着真正统一的色彩分布。
如图8所示,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变换单元801,用于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或第二原始图像,第一原始图像和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映射单元802,用于根据结果图像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目标图像与第二原始图像的属性相一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原始图像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的情况下,变换单元801,包括:
填充子单元,用于对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第一填充图像的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中间图像确定子单元,用于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第一尺寸;
裁剪子单元,用于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结果图像;结果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图像确定子单元,包括:
特征提取子单元,用于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以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局部均值图像;
插值子单元,用于对局部均值图像进行插值处理以进行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卷积处理的方式,包括:
根据原始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以及全局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确定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全局图像包括第一全局图像或第二全局图像,第一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一原始图像拼接而成,第二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二原始图像拼接而成;
根据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对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填充子单元,包括:
第一填充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第一填充区域是对全局图像中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进行填充的区域;m、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填充内容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填充内容;
填充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和填充内容,对原始图像进行填充,得到第一填充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填充区域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一滑动次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第二填充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第二填充图像是对全局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后得到的图像;
第一填充区域确定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填充区域确定执行子单元,包括:
起始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原始图像的位置和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
第二滑动次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确定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终止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卷积核在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一填充区域的终止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填充内容确定子单元,用于:
在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填充内容包括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以及原始图像的镜像图像;相邻图像是在全局图像中与原始图像相邻的图像;镜像图像是与原始图像具有轴对称关系的图像;
在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非边缘位置的情况下,填充内容为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图像的裁剪方式,包括:
以原始图像的中心点作为中间图像的中心位置;
根据第一尺寸和中心位置,确定裁剪轨迹;
沿裁剪轨迹对中间图像进行裁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映射单元,包括:
校正系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的像素值,确定校正系数;
校正执行子单元,用于利用校正系数对第一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目标图像。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9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9所示,设备900包括计算单元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可存储设备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设备9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输入单元9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9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9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9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909允许设备9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9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9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9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图像处理的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9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902和/或通信单元9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9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903并由计算单元9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图像处理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9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图像处理的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待变换处理的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第二原始图像,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和所述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所述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所述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所述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所述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根据所述结果图像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的色彩相一致;
所述根据所述结果图像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结果图像和所述第二结果图像的像素值,确定校正系数;
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的情况下,所述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包括:
对所述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所述第一填充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
对所述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所述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
对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所述结果图像;所述结果图像与所述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包括:
对所述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以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局部均值图像;
对所述局部均值图像进行插值处理以进行清晰度调整,得到所述中间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卷积处理的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以及全局图像的尺寸和像素值,确定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所述全局图像包括第一全局图像或第二全局图像,所述第一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一原始图像拼接而成,所述第二全局图像由多个第二原始图像拼接而成;
根据所述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对所述第一填充图像进行卷积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所述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第一填充区域;所述第一填充区域是对所述全局图像中位于第m行第n列的原始图像进行填充的区域;m、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填充内容;
根据所述第一填充区域和所述填充内容,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填充,得到所述第一填充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所述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第一填充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全局图像的尺寸以及所述卷积核的尺寸和步长,确定所述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根据所述卷积核在全局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所述第二填充图像是对所述全局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后得到的图像;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填充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填充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填充图像的尺寸,确定所述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所述原始图像的第一尺寸,确定所述卷积核在所述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填充区域的起始位置和所述卷积核在所述第一填充图像中的滑动次数,确定所述第一填充区域的终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在全局图像中的位置,确定填充内容,包括:
在所述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边缘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填充内容包括所述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以及所述原始图像的镜像图像;所述相邻图像是在所述全局图像中与所述原始图像相邻的图像;所述镜像图像是与所述原始图像具有轴对称关系的图像;
在所述原始图像位于全局图像的非边缘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填充内容为所述第一填充区域与相邻图像的重叠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图像的裁剪方式,包括:
以所述原始图像的中心点作为所述中间图像的中心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中心位置,确定裁剪轨迹;
沿所述裁剪轨迹对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裁剪。
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变换单元,待变换处理的原始图像包括第一原始图像、第二原始图像,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和所述第二原始图像是内容相同、属性不同的图像,所述属性包括色彩和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变换单元用于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结果图像;所述结果图像包括第一结果图像和第二结果图像,所述第一结果图像是根据所述第一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结果图像是根据所述第二原始图像处理得到的;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结果图像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色彩映射,得到目标图像,以使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第二原始图像的色彩相一致;
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校正系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结果图像和所述第二结果图像的像素值,确定校正系数;
校正执行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第一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原始图像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的情况下,所述变换单元,包括:
填充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原始图像的周边区域进行填充处理,得到第一填充图像;所述第一填充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
中间图像确定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填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清晰度调整,得到中间图像;所述中间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
裁剪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裁剪,得到所述结果图像;所述结果图像与所述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216209.0A 2023-03-02 2023-03-02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937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6209.0A CN115937050B (zh) 2023-03-02 2023-03-02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6209.0A CN115937050B (zh) 2023-03-02 2023-03-02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7050A CN115937050A (zh) 2023-04-07
CN115937050B true CN115937050B (zh) 2023-10-13

Family

ID=8670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6209.0A Active CN115937050B (zh) 2023-03-02 2023-03-02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705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9384A (zh) * 2020-04-15 2020-07-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38929A (zh) * 2020-05-08 2020-10-0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15521A (zh) * 2020-07-31 2020-11-10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拼接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930979A (zh) * 2020-07-29 2020-11-1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6474A (zh) * 2021-06-15 2021-10-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环视系统、汽车和存储介质
CN11372413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1356A (zh) * 2021-09-18 2021-12-10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去噪模型的训练方法、图像去噪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62856A (zh) * 2021-09-30 2022-01-2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962974A (zh) * 2021-10-27 2022-01-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963321A (zh) * 2021-10-27 2022-01-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278189A (zh) * 2022-07-28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色调映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375561A (zh) * 2022-07-29 2022-11-2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优化亮度、反差及色差的遥感影像匀光匀色方法
CN115719356A (zh) * 2022-11-24 2023-02-28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2437B (zh) * 2020-10-10 2021-03-05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9384A (zh) * 2020-04-15 2020-07-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38929A (zh) * 2020-05-08 2020-10-0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30979A (zh) * 2020-07-29 2020-11-13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5521A (zh) * 2020-07-31 2020-11-10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拼接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3496474A (zh) * 2021-06-15 2021-10-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环视系统、汽车和存储介质
CN11372413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1356A (zh) * 2021-09-18 2021-12-10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去噪模型的训练方法、图像去噪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62856A (zh) * 2021-09-30 2022-01-2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962974A (zh) * 2021-10-27 2022-01-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963321A (zh) * 2021-10-27 2022-01-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278189A (zh) * 2022-07-28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色调映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375561A (zh) * 2022-07-29 2022-11-2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优化亮度、反差及色差的遥感影像匀光匀色方法
CN115719356A (zh) * 2022-11-24 2023-02-28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片遥感图像的快速无缝拼接方法;李海超;郝胜勇;朱琦;;红外与激光工程(第07期);正文第1381-138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7050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519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記憶媒体、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US9824431B2 (en) Image synthesis apparatus, image synthesi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080678B2 (ja) 二次元画像の透視変換
CN109817170B (zh) 像素补偿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20210295546A1 (en) Satellit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train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07051A1 (en) Image super-resolu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7509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mage enhancement
JP200514942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可読記録媒体
CN110765384A (zh) 客户端的分辨率适配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93705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123052B2 (en) Elimination of artifacts from lossy encoding of digital images by color channel expansion
CN111010605B (zh) 一种视频画中画窗口的显示方法
JPWO2019041842A5 (zh)
US9594955B2 (en) Modified wallis filter for improving the local contrast of GIS related images
CN11576057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407180A1 (en) A method of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rendering engine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KR2018010984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WO2023070862A1 (zh) 校正广角镜头图像畸变的方法、装置及照相设备
US20170206637A1 (en) Imag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WO2020241337A1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6808575B2 (ja) 配色変換方法、配色変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294319A1 (en) Self-adaptive image edge corr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9330445B2 (en) Local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90185742A1 (en) Method for image compensation
KR102655332B1 (ko) 영상 왜곡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