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5462B -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5462B
CN115935462B CN202211275947.4A CN202211275947A CN115935462B CN 115935462 B CN115935462 B CN 115935462B CN 202211275947 A CN202211275947 A CN 202211275947A CN 115935462 B CN115935462 B CN 115935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odel
outer package
determining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59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35462A (zh
Inventor
廖莺
张华�
肖广兵
杨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59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5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5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5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35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5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通过对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后,基于目标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可通过灵活配置偏移距离和细化网格尺寸,实现各种产品的模型外包装网格模型自动高效的生成,减少人工操作同时能避免人工操作不标准及引起的干涉穿透等问题。

Description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在生产厂房内以及配送过程中可能会各种突发状况导致磕碰,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品质,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包装并仿真模拟各突发状态下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现有方法常采用3D外包装建模仿真技术设计不同的家电产品的外包装,通常会根据三维模型及模型测量,手工创建3D外包装模型。
手工创建的3D外包装模型耗时费力,同时,工程师根据模型测量结果自由确定外包装边界,要么可能导致3D外包装模型跟产品模型干涉,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劳动来调整干涉穿透问题;要么可能导致3D外包装模型与产品模型实际偏差较大,后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调整3D外包装模型减少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涉及外包装建模方法,针对产品模型进行3D外包装自动化标准化建模,通过对目标边界识别从而进行外包装网格模型的自动生成,提高了仿真置信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外包装建模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包括:
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
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方法,通过扫描目标的3D模型对目标的3D模型进行分析后,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可通过灵活配置便宜距离和细化网格尺寸,实现各种产品的模型外包装网格模型自动高效的生成,减少人工操作同时能避免人工操作不标准及引起的干涉穿透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确定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所述极大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大值,所述极小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小值;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包括:
采用所述顶点偏移距离对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进行修正,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点顶点和极小值点顶点,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除所述极大值顶点和所述极小值顶点之外的其他顶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为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和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模型和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坐标,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包括:
将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任一坐标轴方向坐标值相同的顶点相互连接,生成所述目标外包装模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装置,包括:
目标扫描模块,用于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
顶点生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输出模块,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装置,通过目标扫描模块获取目标的3D模型,对目标的3D模型进行分析后,顶点生成模块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可生成目标外包装的顶点。通过灵活配置便宜距离和细化网格尺寸,输出模块能实现各种产品的模型外包装网格模型自动高效的生成,减少人工操作同时能避免人工操作不标准及引起的干涉穿透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外包装建模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外包装建模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外包装建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可以依据偏移距离自动去调整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坐标,不依赖人工手动调整,即可保证模型不会出现模型干涉穿透等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建模方法能够自动、高效、保证无干涉穿透地实现标准化的3D外包装网格模型的输出,减少了人工成本及外包装模型的反复调整,避免手工操作或建模,降低研制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更进一步的,根据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和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来确定偏移距离,能在保证偏移距离最大程度贴近目标的3D模型的基础上,与目标的3D模型保证充足的距离和空间,防止穿透问题。
再进一步的,根据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能确定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从而生成的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外包装模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包装建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家电产品在生产厂房内、物流环节以及配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堆码、冲击、振动、冲击、跌落等突发状况,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品质,需要对模型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中的CAE前处理,以便进行结构模态、振动与冲击等分析从而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其中3D自动化外包装建模仿真技术被用来构建CAE前处理中的模型3D外包装。具体而言,3D自动化建模通过对目标边界识别从而进行外包装网格模型的自动生成。
针对于家电产品的外包装网格建模问题,已有技术方案的局限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是需要成熟工程师纯手工进行熟练地3D前处理建模工作。由于因为每一个产品的外包装模型都必须通过手工创建,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次,手工进行3D外包装仿真建模容易发生网格干涉穿透问题,同样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劳动来解决干涉穿透问题。最后,手工进行3D外包装仿真建模会造成3D外包装网格非常不标准,每个人建立同一个模型的3D外包装网格都可能不同,难以确定标准模型,导致辛苦建成的模型却缺乏普适性。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包装建模方法,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
步骤102、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顶点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步骤103、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针对步骤10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标一般为产品,具体可以为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内的工业产品。应用在家电领域时,目标的3D模型可以为直接获取的产品设计时的3D模型,也可以是通过扫描实体产品获取的3D模型,家电产品可以为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形状为规则长方体的家电,也可以为空气炸锅、破壁机等形状不为规则长方体的其他形状家电。获取目标模型的同时,会基于目标模型上的任一点构建基于XYZ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局部坐标系,并获取目标的3D模型上每个点的坐标。
针对步骤102,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包括目标的3D模型对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坐标极值,需要注意的是,若目标的3D模型为形状是长方体的家电产品,其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组成的极值点处于目标的3D模型上。若目标的3D模型为形状不规则的家电产品,其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组成的极值点可能不在目标的3D模型上。
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干涉穿透,根据实际外包装与3D数模之间的间距,而设立的调整范围。可以通过制造企业的经验值设置,还可以根据目标3D模型的形状基于规则设置,例如,对于形状为长方体的家电产品,偏移距离一般设置的较小,更加贴近产品的目标的3D模型,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家电产品,偏移距离设置较大,保证不会有形状不规则的部分从外包装模型中穿透。
确定了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后可以得到目标外包装的初始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然后可根据偏移距离调整顶点后,获得目标外包装的所有顶点。
针对步骤10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目标外包装的顶点进行连接,可以获得目标外包装的基础模型,然后为基础模型添加网格尺寸,最终可以获得目标外包装的网格模型。生成的网格模型可以为后续的结构模态、振动与冲击等分析提供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方法,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了3D外包装网格建模。减少了人工成本,缩短了建模时间,还避免了对外包装模型的反复调整,可以达到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的效果。其次,本方法能够设置和改变偏移距离与网格尺寸参数,这将快速生成具有不同网格尺寸及3D模型不同距离的外包装网格模型,且生成的外包装网格模型不需要手工操作调整或者建模。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步骤201、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其中,极大值点的坐标值为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大值,极小值点的坐标值为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小值;
步骤202、基于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
步骤203、基于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顶点偏移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为X轴极大值、Y轴极大值和Z轴极大值组成的点,目标的3D模型的极小值点为X轴极小值、Y轴极小值和Z轴极小值组成的点。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不一定在目标的3D模型上,也可能在目标的3D模型之外,这样能保证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目标的3D模型构建的外包装也不会发生干涉和穿模现象。
由于无论目标的3D模型的形状如何,目标外包装的形状一定为长方体,这样方便打包存储和运输。因此当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后,目标外包装尺寸比例也会随之确定。根据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可以使得偏移距离能够更加适应目标外包装的形状,例如,在产品目标的3D模型与正方体的相似度较高时,尺寸比例会更接近1,此时产品形状规则,偏移距离可以设置的小一些。例如,产品的形状与长方体的差别越大,尺寸比例会越大,偏移距离就可以大一些,给形状特殊的产品预留足够的包装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步骤301、采用顶点偏移距离对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进行修正,确定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
步骤302、基于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确定目标外包装除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之外的其他顶点。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偏移距离对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进行修正是指,将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的各个坐标轴的坐标值均增加偏移距离,将目标的3D模型的极小值点的各个坐标轴的坐标值均减少偏移距离,最终得到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
根据极大值顶点的坐标值和极小值顶点坐标值,可以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对应的立方体其余六个顶点的坐标值。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包括:
步骤401、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为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
步骤402、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和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顶点偏移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需要基于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需要在各个坐标轴方向对极大值点到极小值点的坐标进行作差,获得目标外包装对应的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由于坐标系不同,坐标值相减计算出的数据有可能存在负数,因此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是指目标外包装对应的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任意两两相比后的绝对值最大值。
具体的,步骤402中可以用外包装长宽高的绝对值比例最大值乘以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是指目标的3D模型自带网格标准的平均单元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包括:
步骤501、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步骤502、基于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
步骤503、基于目标外包装模型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针对步骤50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外包装的形状统一为长方体或立方体,因此,当在平面坐标系下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的坐标确定后,即可以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形状,将相邻顶点依次相连即可得到目标外包装模型。
针对步骤502,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是在扫描获得3D模型的同时获得的,3D模型的网格可以对任何产品的3D表面进行重现。因此,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可以代表目标产品建模的精细化程度。因此根据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来确定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能够实现针对不同产品的结构特点,对网格的精细化程度进行不同的限定。对于复杂的产品结构其网格的平均单位偏小,对应的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也会相应偏小。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一般为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的两到三倍。
针对步骤503,需要说明的是,实际操作时,在建模软件中输入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后,即可在基础的目标外包装模型表面生成网格得到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外包装模型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的简化模型,其仅可以表示目标外包装的轮廓信息。为了对目标外包装能进行进一步的碰撞或受力分析,为目标外包装模型添加网格是十分必要的。进行网格分割后,网格会均匀分布在模型的每个面上,方便对于任意位置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计算。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坐标,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包括:
将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任一坐标轴方向坐标值相同的顶点相互连接,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将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X轴坐标一致的顶点相互连接,得到目标外包装对应长方体平行于Y轴与Z轴组成的平面的两个侧面。将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Y轴坐标一致的顶点相互连接,得到目标外包装对应长方体平行于X轴与Z轴组成的平面的两个侧面。将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Z轴坐标一致的顶点相互连接,得到目标外包装长方体平行于Y轴与X轴组成的平面的两个侧面。最终获得长方体的六个面,该六个面组成目标外包装模型。目标外包装一共包括8个顶点,将8个顶点按照长方体的六个面上的顶点依次连接后,可以生成不带网格的目标外包装模型。相比直接构建带网格的外包装模型的复杂程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先构建准确的外包装简化模型,再将与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相关的外包装网格尺寸叠加在外包装简化模型上,构建出了拥有细化网格的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避免了人工操作不标准、及引起的干涉穿透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清晰的阐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洗衣机为例参照图2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分别提取洗衣机3D模型在X、Y、Z方向坐标均最小及最大的M1、M1′二点坐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如图3所示洗衣机3D模型进行扫描,得到洗衣机3D模型对应的X、Y、Z方向3坐标值均为最小的点M1坐标(XM1,YM1,ZM1),及均为最大的点M1′坐标(XM1′,YM1′,ZM1′),如图4所示。
步骤602、设置距离L,将M1、M1′二点的坐标分别在x、y、z负向与正向分别偏移L;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干涉穿透,根据实际外包装与3D洗衣机3D模型的距离,设置偏移距离L。根据偏移距离L、M1坐标和M1′坐标,获取目标外包装模型各顶点的坐标值:X1=XM1-L,Y1=YM1-L,Z1=ZM1-L;X2=XM1′+L,Y2=YM1′+L,Z2=ZM1′+L。
步骤603、生成N2、N3、N4及N2′、N3′、N4′点的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分别计算得到N1~N4,N1′~N4′8个顶点坐标为N1(X1,Y1,Z1)、N2(X2,Y1,Z1)、N3(X2,Y2,Z1)、N4(X1,Y2,Z1);N1′(X2,Y2,Z2)、N2′(X1,Y2,Z2)、N3′(X1,Y1,Z2)、N4′(X2,Y1,Z2),根据具体坐标位置生成各顶点如图5所示。
步骤604、根据N1~N4、N1′~N4′8个坐标顶点成6个面的外包装简化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依次连接N1-N2-N3-N4、N1-N2-N4′-N3′、N4-N1-N3′-N2′、N3-N2-N4′-N1′、N3-N4-N2′-N1′、N4′-N3′-N2′-N1′得到6个面网格,得到图6所示的外包装简化模型。
步骤605、设置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m,得到细化后的6个面的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外包装网格尺寸m是洗衣机3D模型的网格平均单位尺寸的3倍,细化后的外包装网格如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对目标洗衣机3D模型的边界进行识别找到关键2点,进而通过算法找到3D外包装网格的其余6点,最后通过外包装8个顶点生成外包装的6个面网格。该方法能精确识别3D几何外包装边界,而外包装网格可以根据算法进行统一标准化生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对3D模型进行识别并能够适应新的或更新后的模型从而得到3D外包装网格;不依赖人工能够建立标准化的外包装网格模型,且模型与实际3D模型偏差较少不会出现模型干涉穿透等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外包装建模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外包装建模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如图8所示,外包装建模装置,包括:
目标扫描模块701,用于获取目标的3D模型;
顶点生成模块702,用于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输出模块703,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包装建模装置,通过目标扫描模块获取目标的3D模型,对目标的3D模型进行分析后,顶点生成模块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可生成目标外包装的顶点。通过灵活配置便宜距离和细化网格尺寸,输出模块能实现各种产品的模型外包装网格模型自动高效的生成,减少人工操作同时能避免人工操作不标准及引起的干涉穿透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偏移距离,包括:
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其中,极大值点的坐标值为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大值,极小值点的坐标值为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小值;
基于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包括:
采用偏移距离对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进行修正,确定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极大值点和顶点极小值点,确定目标外包装除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之外的其他顶点。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包括:
确定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为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和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的3D模型的偏移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包括: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基于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
基于目标外包装模型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坐标,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包括:
将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任一坐标轴方向坐标值相同的顶点相互连接,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图9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获取目标的3D模型;
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
获取目标的3D模型;
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例如包括:
获取目标的3D模型;
基于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偏移距离,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基于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外包装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
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其中,所述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确定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所述极大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大值,所述极小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小值;
基于所述目标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模型和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包括:
采用所述顶点偏移距离对所述目标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进行修正,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顶点和极小值顶点;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极大值点顶点和极小值点顶点,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除所述极大值顶点和所述极小值顶点之外的其他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为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长宽高的比例最大值和所述目标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装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坐标,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包括:
将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中,任一坐标轴方向坐标值相同的顶点相互连接,生成所述目标外包装模型。
5.一种外包装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扫描模块,用于获取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目标的3D模型;
顶点生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和所述顶点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
输出模块,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其中,所述确定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值,确定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所述极大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大值,所述极小值点的坐标值为所述目标的3D模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极小值;
基于所述目标模型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尺寸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偏移距离;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和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的顶点,生成目标外包装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的3D模型的网格尺寸,确定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
基于所述目标外包装模型和所述目标外包装的网格尺寸,确定目标外包装网格模型。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外包装建模方法。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外包装建模方法。
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外包装建模方法。
CN202211275947.4A 2022-10-18 2022-10-18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935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5947.4A CN115935462B (zh) 2022-10-18 2022-10-18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5947.4A CN115935462B (zh) 2022-10-18 2022-10-18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5462A CN115935462A (zh) 2023-04-07
CN115935462B true CN115935462B (zh) 2023-12-26

Family

ID=8664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5947.4A Active CN115935462B (zh) 2022-10-18 2022-10-18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5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5656A (zh) * 2023-09-25 2023-12-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跌落工况的建模方法、仿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1117A (ja) * 2000-04-07 2001-10-19 Nkk Corp 外装設計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1337235A (ja) * 2000-05-29 2001-12-07 Kyocera Corp 光回路
RU2248273C1 (ru) * 2003-06-09 2005-03-20 Шухардин Андр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Ли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ермостойких панелей
CN102564403A (zh) * 2012-01-06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引导的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系统
CN109064563A (zh) * 2018-08-22 2018-12-21 重庆环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开发的边缘融合程序中实时控制模型顶点的方法
CN110222680A (zh) * 2019-05-19 2019-09-10 天津大学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物品外包装文本检测方法
CN111144019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创新奇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片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738262A (zh) * 2020-08-21 2020-10-02 北京易真学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6316A (zh) * 2018-10-17 2020-11-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远程控制的触觉交互生成压力点图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07490A (zh) * 2020-12-03 2021-03-16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装异形管轴线的建模方法
CN112581623A (zh) * 2020-12-09 2021-03-30 燕山大学 一种面向stl文件的三维模型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012145A (zh) * 2021-04-10 2021-06-22 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外包装字符缺陷检测的方法
CN114820979A (zh) * 2022-04-22 2022-07-29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网格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65792B2 (en) * 2017-09-07 2020-02-18 Dreamworks Animation Llc Approximating mesh deformations for character rig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1117A (ja) * 2000-04-07 2001-10-19 Nkk Corp 外装設計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1337235A (ja) * 2000-05-29 2001-12-07 Kyocera Corp 光回路
RU2248273C1 (ru) * 2003-06-09 2005-03-20 Шухардин Андр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Ли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ермостойких панелей
CN102564403A (zh) * 2012-01-06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引导的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系统
CN109064563A (zh) * 2018-08-22 2018-12-21 重庆环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开发的边缘融合程序中实时控制模型顶点的方法
CN111986316A (zh) * 2018-10-17 2020-11-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远程控制的触觉交互生成压力点图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22680A (zh) * 2019-05-19 2019-09-10 天津大学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物品外包装文本检测方法
CN111144019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创新奇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片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738262A (zh) * 2020-08-21 2020-10-02 北京易真学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7490A (zh) * 2020-12-03 2021-03-16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外包装异形管轴线的建模方法
CN112581623A (zh) * 2020-12-09 2021-03-30 燕山大学 一种面向stl文件的三维模型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012145A (zh) * 2021-04-10 2021-06-22 苏州诺维博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外包装字符缺陷检测的方法
CN114820979A (zh) * 2022-04-22 2022-07-29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网格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图像引导的交通事故现场实时测绘方法;苗新强;金先龙;韩学源;侯心一;;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5462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35462B (zh) 外包装建模方法及装置
JP5272025B2 (ja) 物体の構造応答を解析するための方法、前記方法を符号化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ェア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を処理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前記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に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5073065B2 (ja) 衝突判定装置および衝突判定プログラム
KR20130047822A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18805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构件碰撞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47649B (zh) 一种板件加工过程的模拟方法和装置
CN111581776B (zh) 一种基于几何重建模型的等几何分析方法
CN115618698A (zh) 基于跌落场景的有限元仿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iemann et al. A toolkit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polygonal maps-las vegas reconstruction
Sam et al. A robust and centered curve skeleton extraction from 3D point cloud
US84771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sh
CN113971718A (zh) 一种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布尔运算的方法
Chong et al. Automatic mesh-healing technique for model repair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 generation
CN104134207B (zh) 几何建模中表面模型完整包络的自动检测方法
CN115795971A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焊接结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的网格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2331B (zh) 一种基于cpu运算的模型体素化效率优化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297751A (zh) Bim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40234B (zh) 一种家居布局3d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93412A (zh) 基于二维平面模板图的核电厂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4022414A (zh) 一种基于双目感知学习的加油加电智能动作的执行方法
WO2021042376A1 (zh) 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装置、三维环境建模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平台
CN115618702B (zh) 采用重叠接触切割算法的二维超高体积分数混杂岩数值模拟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13048886B (zh) 计量工件不规则体尺寸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3450458B (zh) 家居参数化模型的数据转化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443891B (zh) 一种3d模型的网格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