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1209A -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1209A
CN115931209A CN202211093282.5A CN202211093282A CN115931209A CN 115931209 A CN115931209 A CN 115931209A CN 202211093282 A CN202211093282 A CN 202211093282A CN 115931209 A CN115931209 A CN 115931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pore pressure
optical fiber
cabi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3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
贾永刚
王振豪
范智涵
孙志文
薛凉
李晓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NR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0932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12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1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1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和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包括转接舱、杆体和套管,转接舱的底面连接多个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下部在杆体内设有杆体孔隙流体通道,相邻套管之间在连接处设置有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套管内孔隙流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杆体孔隙流体通道和套管孔隙流体通道连接;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包括立架、观测仪器和数据采集耐压舱,数据采集舱安装有第一多通道光纤解调仪。本发明可多观测节点协调配合采集、海陆远距离数据实时传输,输出观测数据相对稳定。

Description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沉积物颗粒间的孔隙压力作为认知土体性质和变化的参数,其重要性早已经被普遍认识。海底环境具有高环境静水压力和高腐蚀性的特点,并且对于人类来说难以直接进行干预,因此在海底环境中对沉积物进行原位孔隙压力测量是相对困难和复杂的。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观测设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研发的NGI-UI孔隙压力探杆、美国SEASWAB观测项目中使用的NOAA孔隙压力探杆和里海大学孔隙压力探杆、英国研发的PopUp Pore Pressure Instrument(PUPPI)孔隙压力探杆、法国NKE海洋仪器公司研制的Piezometers系列孔隙压力探杆等。这些孔隙压力原位观测设备都进行了广泛的海底应用,但是大都局限于海底单点观测,无法解决海底沉积物三维立体孔隙压力观测和海底大尺度孔隙压力观测问题。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组网观测是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是深入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方法。国外已经初步尝试应用多根海底孔隙压力探杆进行多点观测,如:Sultan等2009年在Niger三角洲海域的某海底麻坑中布放了9根Piezometer孔隙压力观测探杆进行海底多点观测,研究海底沉积物内部的浅层气体释放问题。但是,目前使用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海底组网观测都是多观测节点的定点、连续、独立观测,各观测节点各自形成系统,观测节点间并无相互协调联系,而且观测数据采用自容存储的方式,回收数据时需要将各观测节点的孔隙压力观测探杆观测数据逐一进行回收。这种海底组网观测方式往往设备造价高昂,后续设备维护繁琐,并且自容存储的数据传递方式难以及时获取观测数据,难以实现对风暴潮、内孤立波等快速变化的大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带来的海底沉积物的快速响应和长期连续实时观测,因此需要在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这一技术难题上取得突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可实现多观测节点协调配合采集、海陆远距离数据实时传输、输出观测数据相对稳定。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以及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转接舱、杆体和套管,转接舱的底面通过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与多个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上部连接,转接舱侧面通过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连接外部光纤传输线缆,多个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的感应光纤通过安装在转接舱内的一分多光纤连接器和内部光纤传输线缆与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连接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封装外壳开有可联通外部海水并作为静水压力通道的通道口,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下部在杆体内设有杆体孔隙流体通道,相邻套管之间在连接处设置有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并密封嵌入安装有透水石,套管内设孔隙流体管道,孔隙流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杆体孔隙流体通道和套管孔隙流体通道连接;
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包括立架,立架上分别安装有观测仪器和数据采集耐压舱,数据采集舱用于采集和存储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数据采集舱顶端安装有顶端水密接插件,并与转接舱的水密接插件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数据采集舱内置锂电池模块并安装有可解调各孔隙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变化量的第一多通道光纤解调仪。
进一步的,杆体与套管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限位件包括杆体限位板和缓冲支架,杆体限位板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杆体限位板的表面与杆体底部连接,缓冲支架为中空的倒锥型结构,其上端与杆体限位板底面连接,其下端与套管连接。
缓冲支架通过螺丝紧固与限位板连接,缓冲支架为中空圆锥型结构,上部与限位板连接的位置直径较大,下部与套管连接的位置直径较小,缓冲支架在装置贯入过程中起到缓冲贯入冲击力的作用,防止过度贯入沉积物内部。
进一步的,位于端部的套管末端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固定有锥尖,锥尖角度为60°。
套管末端连接锥尖,便于贯入海底,60°的角度用于承受锥尖贯入阻力。
进一步的,观测仪器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波潮仪、深海摄像机和深海照明灯,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和波潮仪为自容式观测仪器,内置采集系统和锂电池;深海摄像机和深海照明灯通过水密电缆连接至安装在立架上的锂电池舱和深海摄像机控制舱。
进一步的,立架还安装有用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之间的数据通讯的声学通讯机,声学通讯机内置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并通过RS232线缆分别与锂数据采集耐压舱、电池舱、深海摄像机控制舱、观测仪器以及声学通讯机外部的声学换能器通讯连接,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通过声学换能器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声学换能器通讯。
进一步的,深海摄像机控制舱内置摄像机总控系统,总控系统主体部分包括ARM微控制器和大容量机械硬盘。
总控系统通过ARM处理器向各摄像机发送总体控制命令,通过大容量机械硬盘存储观测视频图像。锂电池舱内部为大容量可充电锂电池组,可为用电设备提供电量供应。
进一步的,转接舱和立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
转接舱上的吊环用于连接缆绳和挂钩,以用于吊置观测装置,立架的顶部设置吊环,以便于连接缆绳和挂钩吊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
进一步的,立架的底部安装有立架限位板,立架限位板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
限位板设计有镂空的沉积物渗流作用孔,防止由于限位板的过度阻隔,导致近海底的底层海水与海底沉积物的孔隙流体之间无法进行正常交换,从而影响正常观测结果的问题,同时有助于降低限位板和海底沉积物之间的吸附力。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上位机调试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和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中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利用上位机设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中各观测仪器机各舱的工作参数;
S2、利用工作船的地质缆绳和水声释放器进行布放直至抵达海底,在布放过程中,通过水面水声通讯机与水下水声通讯机实现双向通讯,实时获取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海底布放姿态、海底工作状态、实时观测数据等信息,辅助判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水下状态;待完全坐底后,通过发送声学释放命令控制水声释放器释放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地质缆绳携带水声释放器上提回收;
S3、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在海底选用环形的布放方式以得到一个监测区,监测区的环形中心布放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通过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手完成各光纤线缆与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连接;
S4、布放数据通讯系统:
当监测区位于海岸带区域时,通过潜水员直接将通讯电缆连接至陆上实验室,由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位于深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水声通讯机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水声通讯机,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位于浅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通讯电缆连接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附近有海洋平台时,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通讯电缆连接至海洋平台实验室,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可以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
S5、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完成海底观测任务后,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下潜辅助挂钩,将船载地质缆绳与观测系统的吊环连接以回收观测系统。
进一步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还包括:S6、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回收完成后,使用一分二数据通讯线缆一端连接水密接插件,另一端分别通过USB接口和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脑上位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脑上位机查看系统状态信息,调试各传感器工作状态,下载观测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通过一个数据采集中枢装置,耦合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可以同时观测获取多个观测点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信息指标,结构简单,活动部件少,整体稳定性高,可靠度好。
二、通过一个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统一调控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建造成本较低,输出数据稳定,可用于对组网观测节点协调性要求高的海域。
三、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集成孔隙压力传感器全部采用光纤压差传感技术,抗电磁、射频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耐腐蚀,能在深海恶劣环境下工作,同时传感器本身无需供电,可靠性强,延长了海底连续工作时间。
四、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具体实施区域,自由调整观测节点数量和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观测仪器类型,易于拆卸和组装,具有十分强的适应性与兼容性。
五、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高置于海床面以上,有助于防止海底沉积物堵塞静水压力通道,导致观测数据失效的情况。同时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位于观测装置顶部,便于更换传感器和监测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底部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上部结构。
图7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孔隙水连接通道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传感器连接结构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孔隙压力传感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正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左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右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后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水声通讯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方法。
图17为本发明中电缆通讯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方法。
图18为本发明中海岸带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方法。
图19为本发明中海洋平台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方法。
图20为本发明中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技术路线。
图中所示:
1、吊环,2、转接舱,3、杆体,4、杆体限位板,5、渗流作用孔,6、透水石,7、套管,8、锥尖,9、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10、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11、缓冲支架,12、孔隙流体管道,13、杆体孔隙流体通道,14、静水压力通道,15、封装外壳,16、深海摄像机,17、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18、深海照明灯,19、数据采集耐压舱,20、锂电池舱,21、深海摄像机控制舱,22、立架限位板,23、立架,24、波潮仪,25、声学通讯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以及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作为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的测量节点,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实现多个测量节点的组网观测,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作为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唯一数据采集及实时传输终端。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转接舱2、杆体3和套管7,转接舱2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1,转接舱2为316L不锈钢材质,整体水密结构,用于将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10的感应光纤通过一分多光纤连接器合为一根光纤传输线缆。
转接舱2的顶面安装有吊环1,用于起吊设备。吊环1安装在转接舱2上方,直接嵌套进转接舱2内,通过紧固螺丝安装固定。吊环1起到起吊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承受拉力的作用。转接舱2一方面起到保护内部一分多光纤连接器等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承受上部吊环1拉力、下部探杆3贯入杆体3和海床沉积物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转接舱2的底面通过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与五个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10的上部连接,转接舱2侧面通过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9连接外部光纤传输线缆,五个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的感应光纤通过安装在转接舱2内的一分多光纤连接器和内部光纤传输线缆与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9连接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10的封装外壳15开有可联通外部海水并作为静水压力通道14的通道口,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10的下部在杆体3内设有杆体孔隙流体通道13,相邻套管7之间在连接处设置有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并密封嵌入安装有透水石6,套管7内设孔隙流体管道12,孔隙流体管道12的两端分别与杆体孔隙流体通道12和套管孔隙流体通道连接。
套管7为空心不锈钢,相互之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固定,套管7连接处设计有微小管道,作为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外部安装有环状透水石6,环状透水石6直接嵌套进套管7外部,通过上下两侧的套管夹持安装固定,环状透水石6与套管7连接处设置有双层隔水O型橡胶圈,保证孔隙流体仅可以从透水石6处进入套管7内部。环状透水石6为316L不锈钢粉末高温烧结成型的滤芯结构,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孔径均匀的特点,可以使孔隙流体渗入而沉积物颗粒阻隔在外。
杆体3为316L不锈钢材质,整体开放式结构,杆体3内部充满海水。杆体3与转接舱2之间通过三根不锈钢丝杆螺纹连接,杆体3一方面起到保护内部传感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承受上部吊环1拉力、下部杆体3和海床沉积物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杆体3与套管7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限位件包括杆体限位板4和缓冲支架11,杆体限位板4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5,杆体限位板4的表面与杆体3底部连接,缓冲支架11为中空的倒锥型结构,其上端与杆体限位板4底面连接,其下端与套管7连接。位于端部的套管7末端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固定有锥尖8,锥尖角度为60°,用于承受锥尖8贯入阻力。
杆体限位板4用于防止观测海底布放完成后,由于观测装置自身重量导致的过度沉降,影响现场布放效果和观测数据质量的问题。杆体限位板4通过螺丝紧固与下部缓冲支架11连接,杆体限位板4设计有镂空的沉积物渗流作用孔,防止由于限位板的过度阻隔,导致近海底的底层海水与海底沉积物的孔隙流体之间无法进行正常交换,从而影响正常观测结果的问题。
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包括立架23,立架23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1,立架23的底部安装有立架限位板22,立架限位板22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5。立架23上分别通过POM夹具夹持固定安装有观测仪器和数据采集耐压舱19,POM夹具与立架23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安装固定。
其中:观测仪器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17、波潮仪24、深海摄像机16和深海照明灯18,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17和波潮仪24为自容式观测仪器,内置采集系统和锂电池;观测仪器用于直接测量近海底水体的流速,以及观测点的波浪、潮汐等水动力条件指标。
深海摄像机16和深海照明灯18通过水密电缆连接至安装在立架23上的锂电池舱20和深海摄像机控制舱21。深海摄像机控制舱21内置摄像机总控系统,总控系统主体部分包括ARM微控制器和大容量机械硬盘。深海摄像机16用于监控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海底状态。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密封于摄像机控制舱21内部,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通过RS232线缆与摄像机控制舱21内部的总控系统连接,用于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与摄像机控制舱21总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摄像机控制舱21内部的总控系统和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之间施行双向数据通讯,一方面总控系统可以向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发送控制命令(设备唤醒、设备休眠、获取设备状态信息、重置设备参数等),另一方面总控系统可以接收各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信息和反馈的各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状态信息。深海摄像机16和深海摄像机16的多通道光纤解调仪与锂电池舱20之间通过供电线缆连接,接受电量供应。
数据采集耐压舱19用于采集和存储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数据采集耐压舱19顶端安装有顶端水密接插件,并与转接舱2的水密接插件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数据采集耐压舱19内置锂电池模块并安装有可解调各孔隙压力传感器10采集到的信号变化量的第一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通过光纤传输线缆连接至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转接舱的水密接插件,用于光纤感应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数据采集舱内部安装有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多通道光纤解调仪用于解调各孔隙压力传感器10采集到的信号变化,并将信号变化信息转换为观测物理量-超孔隙压力ΔU。数据采集舱内部内置锂电池模块,用于第一多通道光纤解调仪的电量供应。
立架23还安装有用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之间的数据通讯的声学通讯机25,声学通讯机25内置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并通过RS232线缆分别与锂数据采集耐压舱19、锂电池舱20、深海摄像机控制舱21、观测仪器以及声学通讯机25外部的声学换能器通讯连接,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通过声学换能器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声学换能器通讯。立架一方面起到保护观测仪器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承受上部吊环1拉力,以及下部限位板和海床沉积物之间的吸附力的作用。
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上位机调试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和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中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利用上位机设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中各观测仪器机各舱的工作参数。
甲板组装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使用一分二数据通讯线缆一端连接转接舱水密接插件,另一端分别通过USB接口和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脑上位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脑上位机查看各传感器状态信息,调试各传感器工作状态。甲板组装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使用一分二数据通讯线缆一端分别连接各观测仪器和数据采集舱、锂电池舱、深海摄像机控制舱、声学通讯机等,另一端分别通过USB接口和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脑上位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脑上位机查看各观测仪器和各舱的状态信息,调试各观测仪器和各舱的工作状态,设置各观测仪器和各舱的工作参数。设置完成后,断开线缆连接,使用水密接插件帽密封水密接插件,此时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可以下水。
S2、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深海布放可以通过工作船的地质缆绳和水声释放器来完成。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吊环连接水声释放器,水声释放器的吊环连接工作船的地质缆绳的挂钩,连接完成后通过地质缆绳绞车起吊入水;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起吊入水之后下放地质缆绳,直至抵达海底,通过观测地质缆绳的张力变化判断设备是否完全坐底;在布放过程中,可以通过水面水声通讯机与水下水声通讯机实现双向通讯,实时获取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海底布放姿态、海底工作状态、实时观测数据等信息,辅助判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水下状态;完全坐底之后,通过发送声学释放命令控制水声释放器释放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地质缆绳携带水声释放器上提回收,此时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完全布放在海底。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浅海布放可以通过工作船的地质缆绳和潜水员配合来完成。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吊环连接脱钩插销,脱钩插销连接工作船的地质缆绳的挂钩,连接完成后通过地质缆绳绞车起吊入水;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起吊入水之后下放地质缆绳,直至抵达海底,通过观测地质缆绳的张力变化判断设备是否完全坐底;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在布放过程中,可以通过水面水声通讯机与水下水声通讯机实现双向通讯,实时获取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海底布放姿态、海底工作状态、实时观测数据等信息,辅助判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水下状态;设备完全坐底之后,潜水员下水目视观察设备状态,通过潜水员手动拔出脱钩插销的方式断开地质缆绳与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吊环的连接;潜水员完成拔销动作之后返回工作船,此时地质缆绳携带脱钩插销上提回收,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完全布放在海底。
S3、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布放完成之后,开始执行海底监测任务。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海底布放监测点位置依据监测区的范围和地质灾害监测类型进行确定,每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监测点可以覆盖一定的监测范围,通常可以选用环形的布放方式,尽可能覆盖整个监测区的海底薄弱带区域。监测区的环形中心布放海底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集成有多个光纤线缆接口,各个光纤线缆接口通过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手配合,完成各光纤线缆与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连接。当监测区位于浅海海域时,各个光纤线缆接口通过潜水员的配合,完成各光纤线缆与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连接。
S4、布放数据通讯系统:
当监测区位于海岸带区域时,通过潜水员直接将通讯电缆连接至陆上实验室,由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实现最长的海底观测周期,同时数据的传输速度最快,达到实时观测的效果。
当监测区位于深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水声通讯机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水声通讯机,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深海和浅海、海岸带等各种海洋环境,但仅可由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提供电量供应,海底观测周期短,同时水声通讯系统存在耗电量大,信道不稳定,大水深信号传输速率慢等问题,而且卫星通讯速率较慢,仅可以达到近实时观测的效果,该方法可由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提供电量供应或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实现最长的海底观测周期。但卫星通讯速率较慢,仅可以达到近实时观测的效果。
当监测区位于浅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通讯电缆连接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该方法可由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提供电量供应或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实现最长的海底观测周期。但卫星通讯速率较慢,仅可以达到近实时观测的效果。
当监测区附近有海洋平台时,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通讯电缆连接至海洋平台实验室,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可以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实现最长的海底观测周期,同时数据的传输速度最快,达到实时观测的效果。但卫星通讯速率较慢,仅可以达到近实时观测的效果。
S5、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完成海底观测任务后,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下潜辅助挂钩,将船载地质缆绳与观测系统的吊环连接以回收观测系统。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还包括:
S6、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回收完成后,使用一分二数据通讯线缆一端连接水密接插件,另一端分别通过USB接口和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脑上位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脑上位机查看系统状态信息,调试各传感器工作状态,下载观测数据。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以及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转接舱、杆体和套管,转接舱的底面通过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与多个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上部连接,转接舱侧面通过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连接外部光纤传输线缆,多个底面光纤水密接插件的感应光纤通过安装在转接舱内的一分多光纤连接器和内部光纤传输线缆与侧面光纤水密接插件连接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封装外壳开有可联通外部海水并作为静水压力通道的通道口,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下部在杆体内设有杆体孔隙流体通道,相邻套管之间在连接处设置有套管孔隙流体通道并密封嵌入安装有透水石,套管内设孔隙流体管道,孔隙流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杆体孔隙流体通道和套管孔隙流体通道连接;
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包括立架,立架上分别安装有观测仪器和数据采集耐压舱,数据采集舱用于采集和存储光纤孔隙压力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数据采集舱顶端安装有顶端水密接插件,并与转接舱的水密接插件的外部光纤传输线缆连接,数据采集舱内置锂电池模块并安装有可解调各孔隙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变化量的第一多通道光纤解调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杆体与套管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限位件包括杆体限位板和缓冲支架,杆体限位板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杆体限位板的表面与杆体底部连接,缓冲支架为中空的倒锥型结构,其上端与杆体限位板底面连接,其下端与套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套管末端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固定有锥尖,锥尖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观测仪器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波潮仪、深海摄像机和深海照明灯,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和波潮仪为自容式观测仪器,内置采集系统和锂电池;深海摄像机和深海照明灯通过水密电缆连接至安装在立架上的锂电池舱和深海摄像机控制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立架还安装有用于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之间的数据通讯的声学通讯机,声学通讯机内置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并通过RS232线缆分别与锂数据采集耐压舱、电池舱、深海摄像机控制舱、观测仪器以及声学通讯机外部的声学换能器通讯连接,第二多通道光纤解调仪通过声学换能器与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声学换能器通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深海摄像机控制舱内置摄像机总控系统,总控系统主体部分包括ARM微控制器和大容量机械硬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转接舱和立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立架的底部安装有立架限位板,立架限位板上开设有镂空的渗流作用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上位机调试数据采集中枢装置和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中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利用上位机设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中各观测仪器机各舱的工作参数;
S2、利用工作船的地质缆绳和水声释放器进行布放直至抵达海底,在布放过程中,通过水面水声通讯机与水下水声通讯机实现双向通讯,实时获取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海底布放姿态、海底工作状态、实时观测数据等信息,辅助判断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水下状态;待完全坐底后,通过发送声学释放命令控制水声释放器释放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地质缆绳携带水声释放器上提回收;
S3、多个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在海底选用环形的布放方式以得到一个监测区,监测区的环形中心布放数据采集中枢装置,数据采集中枢装置通过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手完成各光纤线缆与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装置的连接;
S4、布放数据通讯系统:
当监测区位于海岸带区域时,通过潜水员直接将通讯电缆连接至陆上实验室,由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位于深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水声通讯机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水声通讯机,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位于浅海区域时,布放水面数据通信浮标进行通讯配合,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数据采集中枢装置的通讯电缆连接至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由水面数据通信浮标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陆上实验室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监测区附近有海洋平台时,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配合,将通讯电缆连接至海洋平台实验室,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直接提供海底电量供应,以及接收海底观测数据,检查海底观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也可以由海洋平台实验室的北斗通讯模块经通讯卫星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陆上实验室;
S5、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完成海底观测任务后,通过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下潜辅助挂钩,将船载地质缆绳与观测系统的吊环连接以回收观测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6、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回收完成后,使用一分二数据通讯线缆一端连接水密接插件,另一端分别通过USB接口和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脑上位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脑上位机查看系统状态信息,调试各传感器工作状态,下载观测数据。
CN202211093282.5A 2022-09-08 2022-09-08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931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282.5A CN115931209A (zh) 2022-09-08 2022-09-08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282.5A CN115931209A (zh) 2022-09-08 2022-09-08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1209A true CN115931209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9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3282.5A Pending CN115931209A (zh) 2022-09-08 2022-09-08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12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8136A (zh) * 2023-05-17 2023-09-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内孤立波作用下海底甲烷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4715A (en) * 1996-12-24 1998-09-0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Hydrodynamic dampening system for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dynamic sediment pore water pressure
WO2018067781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ismic imaging using fiber optic sensing systems
CN108955764A (zh) * 2018-06-14 2018-12-07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实时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9186559A (zh) * 2018-06-14 2019-01-11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座底式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09405810A (zh) * 2018-12-20 2019-03-01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原位实时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11722299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水合物诱发海底失稳的原位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4061664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海底孔隙水多参数原位观测探杆及方法
CN114062048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模块化多层次时间序列深海沉积物孔隙流体采样器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4715A (en) * 1996-12-24 1998-09-0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Hydrodynamic dampening system for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dynamic sediment pore water pressure
WO2018067781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ismic imaging using fiber optic sensing systems
CN108955764A (zh) * 2018-06-14 2018-12-07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实时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9186559A (zh) * 2018-06-14 2019-01-11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座底式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09405810A (zh) * 2018-12-20 2019-03-01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原位实时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11722299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水合物诱发海底失稳的原位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4061664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海底孔隙水多参数原位观测探杆及方法
CN114062048A (zh) * 2021-11-19 2022-02-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模块化多层次时间序列深海沉积物孔隙流体采样器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8136A (zh) * 2023-05-17 2023-09-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内孤立波作用下海底甲烷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方法
CN116738136B (zh) * 2023-05-17 2024-03-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内孤立波作用下海底甲烷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9787B1 (ja) 深海底混濁流のマルチパラメータ総合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106802132B (zh) 一种贯入式多功能海底沉积物原位观测探杆
CN102565870B (zh) 深海可视化地球化学多参量原位综合探测系统
CN114061664B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海底孔隙水多参数原位观测探杆及方法
CN113432648B (zh) 深海内波诱发海底软粘土变形滑动长期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02624586U (zh) 一种在线海洋水质监测浮标
CN108387713B (zh) 一种海底沉积物测试装置、贯入系统与贯入方法
CN115588276A (zh) 一种海洋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站及监测预警方法
CN103439082A (zh) 新型浮式海上多功能试验平台
CN107202632A (zh) 用于水下监听网的矢量传感器单元
CN104792452B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无缆式深海底孔隙水压力长期观测装置
CN105784408A (zh) 海底沉积物原位分层声学测量同步采样器
CN105911612B (zh) 一种多功能原位长期观测装置
CN111257413A (zh) 一种三维原位实时海底沉积物声学断面扫描装置
CN115931209A (zh)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KR20050102731A (ko) 해양관측용 부표
CN103776430A (zh) 潮滩近底边界层水沙观测方法及系统
CN105910598A (zh) 原位分层声学测量采样器检测系统
CN203705664U (zh) 一种海底地球物理观测装置
CN114609353B (zh) 一种自动沉浮式海洋剖面温、盐、深、浊监测装置
CN115598217A (zh) 一种海底沉积层的低频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13552634B (zh) 一种链式海底地震监测装置
CN113624195A (zh) 一种海底滑坡深部变形原位实时监测装置及分析方法
US20230408336A1 (en) Modular-reconfigurable long-term in-situ monitoring device and monitoring method
CN110789671A (zh) 一种实时传输的海洋地磁日变观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