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8851A -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8851A
CN115928851A CN202211701867.0A CN202211701867A CN115928851A CN 115928851 A CN115928851 A CN 115928851A CN 202211701867 A CN202211701867 A CN 202211701867A CN 115928851 A CN115928851 A CN 115928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pipeline
spray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1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18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88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8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该喷水机构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容置腔将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通;喷嘴件,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并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弹性件被配置为在从进水管道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时,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以使喷嘴件相对壳体保持静止,或压缩弹性件伸入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使该间隙与容置腔相连通或相间隔,从而使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该间隙或出水管道的管口排出。上述方式,本申请的喷水机构在提供喷水清洗的过程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冷水。

Description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今,智能马桶均带有清洗功能,而实现清洗功能的部件通常是具有可伸缩功能的清洗器。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马桶在使用清洗器时,通常均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清洗器在上次使用结束后,其内部会存留部分未喷出的冷水,以在用户需要启用清洗功能时,这些被存储在清洗器中的冷水便需要被排出后,用户才能使用到通过加热器加热后的温热水。
然而,因清洗器在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以将喷头伸出的时间通常较短,在启动清洗器的前期,由于冷水还未完全排出,因此用户在启动清洗功能的前几秒内,感受到的将会是冷水,以致将极大的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水机构在提供喷水清洗服务时,无法及时排出喷水机构内部残留的冷水,以致在启用清洗功能的前期,喷出的会是冷水,从而极大的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水机构,其中,该喷水机构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容置腔将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通;喷嘴件,喷嘴件对应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且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弹性件被配置为在从进水管道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时,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以使喷嘴件相对壳体保持静止,从而使水流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间隙溢出;或,喷嘴件压缩弹性件,以伸入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从而使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
其中,喷嘴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过水管道和第二过水管道,弹性件套设在第二过水管道的外侧壁上,且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壳体的内侧壁和第一过水管道面向出水管道的第一侧面上。
其中,喷水机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套设在弹性件的外侧壁上,并抵接于第一过水管道的第一侧面上。
其中,壳体的内侧壁上环绕第二过水管道的中心轴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筋,第二过水管道的外侧壁抵接于至少两个限位筋。
其中,喷水机构还包括底盖,壳体背离出水管道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凹陷部,底盖连接于壳体的第二侧面,以封闭凹陷部的一侧开口形成容置腔。
其中,底盖面向第一过水管道一侧面的中部位置还凸出设有支杆,第一过水管道背离第二过水管道的第三侧面抵接于支杆;其中,支杆在底盖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过水管道在底盖上的投影之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其中,该喷水装置包括:分配阀机构、导流管以及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分配阀机构,其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道,并将分配阀机构内部的水流通道与进水管道相连通;其中,喷水机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喷水机构。
其中,分配阀机构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内部间隔设有自洁流道和喷洗流道,阀芯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导流管的一端连接于阀座,并与喷洗流道相连通,阀芯转动连接于阀座,以在阀芯相对阀座转动时,过水孔将与自洁流道和/或喷洗流道相互对位。
其中,喷水装置还包括喷杆机构,喷杆机构包括喷管组件和动力组件,喷管组件连接动力组件和喷水机构,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喷管组件的内部空间,以连接于进水管道,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喷管组件带动喷水机构远离分配阀机构运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其中,该喷水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分配阀机构、导流管以及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壳体、喷嘴件以及弹性件,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控制机构连接分配阀机构,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分配阀机构,其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道,并将分配阀机构内部的水流通道与进水管道相连通,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将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通,喷嘴件对应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且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机构控制分配阀机构通过导流管向进水管道输入第一水流,以使第一水流带动残留于喷水机构中的冷水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间隙溢出;其中,第一水流的流量不高于第一流量阈值;控制分配阀机构通过导流管向进水管道输入第二水流,以使第二水流带动喷嘴件压缩弹性件并伸入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通过喷嘴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第二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其中,第一水流的流量不低于第二流量阈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坐便器,其中,该智能坐便器包括:喷水装置和储水机构,喷水装置包括分配阀机构,分配阀机构连接储水机构;其中,该喷水装置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喷水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喷水机构的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且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该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通过容置腔实现连通,喷嘴件具体是对应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且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而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且该弹性件被配置为在从进水管道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时,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以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小时,该弹性件施加给喷嘴件的作用力能够与水流施加给喷嘴件的作用力达到平衡状态,以使喷嘴件相对壳体保持静止,而使该间隙与该容置腔保持连通,从而使水流能够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该间隙溢出,以将残留在喷水机构内部及与其相连通的水流通道中的冷水排出,而达到排冷水的效果,并有效缩短排冷水及用户的等待时间;且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大时,也即该水流作用于喷嘴件的推力较大时,还能够带动喷嘴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以使喷嘴件伸入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以使该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排出,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将冷水喷向用户,也便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喷水机构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喷水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水流作用于图1中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的有效区域A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喷水机构一运行状态中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喷水机构另一运行状态中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和密封圈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喷水机构中的壳体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喷水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喷水装置中的分配阀机构一实施例的详细爆炸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座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芯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座和阀芯一运行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座和阀芯另一运行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喷水装置中的喷杆机构和喷水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智能坐便器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申请喷水机构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中喷水机构的组装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喷水机构10包括:壳体11、喷嘴件12以及弹性件13。
其中,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喷水机构10具体可应用在智能坐便器中,以用于从智能坐便器的储水机构中取水,并定向喷出,以对用户的特定部位进行清洗。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喷水机构10具体还可以用在玩具水枪,或喷淋器等其他任一合理的机械装置中,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具体地,该喷水机构10的壳体1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图未标出),且在壳体11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111和出水管道112,而该进水管道111和出水管道112具体是经由壳体11内部的容置腔实现连通。
其中,该喷水机构10中的喷嘴件12具体是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并与出水管道112相对应,且该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112的内侧壁之间还形成有间隙。
可理解的是,该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具体是与该出水管道112相对位,并在该喷嘴件12伸入至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时,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的部分能够位于出水管道112内。
进一步地,该弹性件13具体是套设在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上,以在外部水路通道中的水流,或者外部储水机构中的水流经进水管道111流入到容置腔中,以作用于喷嘴件12时,该弹性件13能够与壳体11的内侧壁相配合,以同步向喷嘴件12施加一作用力,且该作用力具体与水流施加于喷嘴件12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以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小,比如,该水流的流量不高于第一流量阈值时,该弹性件13和水流施加给喷嘴件12的作用力能够达到平衡状态,以使喷嘴件12与壳体11保持相对静止,而维持在初始状态,也即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1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且该间隙与容置腔相连通的状态,从而5使该水流能够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从该间隙处溢
出,以将残留在喷水机构10内部及与其相连通的水流通道中的冷水排出,而达到排冷水的效果,并有效缩短排冷水及用户的等待时间。
且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大,比如,该水流的流量不低于第二流量阈值
时,该水流施加于喷嘴件12的作用力将大于弹性件13施加给喷嘴件120的作用力,以能够通过喷嘴件12压缩弹性件13,并使喷嘴件12继续沿
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并将该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以使该水流能够经由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112的管口喷出,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将冷水喷向用户,也便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在一实施例中,喷水机构10中的喷嘴件12还进一步包括相连接的
第一过水管道121和第二过水管道122,而弹性件13具体是套设在第二过水管道122的外侧壁上,且弹性件13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在壳体11的内侧壁和第一过水管道121面向出水管道112的第一侧面上。
且在从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的流量不低于第二流量0阈值时,具体是该水流带动喷嘴件12压缩弹性件13,以使该第一过水
管道121伸入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而第二过水管道122的第一侧面抵接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以将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11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
可理解的是,该第一过水管道12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第二过水管道5 122的横截面尺寸,以在水流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到容置腔中时,能够作用于横截面尺寸较大的第一过水管道121的一侧面上,以便于推动喷嘴件12对弹性件13进行压缩,以沿出水管道112的内部通道运动。且便于隔断该间隙和容置腔。
在一实施例中,在该出水管道112的侧壁上具体还可以设有吸气口1121,以在通过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和出水管道112向外喷出水流时,能够利用文丘里原理产生的负压会将空气压入该水流中,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从而能够有效增加相应的清洗力。
需说明的是,该文丘里原理具体可以解释为: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
其中,在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的流量高于第一流量阈值时,该水流具体还可以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11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及该吸气口1121和出水管道112的管口溢出。
为方便理解,如图3所示,图3是水流作用于图中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的有效区域A的示意图。其中,在以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12背离出水管道112一侧面的有效区域A呈圆环状,且该有效区域A的外径为R,内径为r,而弹性件13具体为螺旋弹簧,且弹性系数为k,线材的刚性模数为G(N/mm2,切变模量),线径为d(mm),外径为D0(mm),中径Dm=D0-d(mm),总圈数为N,有效圈数为Nc=N-2为例,进行说明,则可知,该有效区域A的面积S=π(R2-r2),水流作用于喷嘴件12的推力F=P*S=P*π(R2-r2),其中,P为标准水压;该弹性件13作用于喷嘴件12的弹力F=k*x,其中,x是形变量。
其中,假设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的水压挡位有三档,且各个挡位的流量分别为350ml/min,400ml/min,450ml/min时,通过对弹性件13的适应性设计,当作用于喷嘴件12的水流的流量为250ml/min时,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中的水压大约在0.03Mpa,水流作用的有效区域A的面积S=π(R2-r2)=3.14*(2.752-1.32)=18.5mm2,则可得出推力F=P*S=30000*0.0000185=0.56N=56g;而当该水流的流量为300ml时,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中的水压将为0.05Mpa左右,水流对喷嘴件12的作用力F=P*S=50000*0.0000185=0.92N=92g。
进一步地,当该弹性件13选用SUS304(304不锈钢,密度为7.93g/cm3),中径为Φ3.7mm,线径为Φ0.3mm,总圈数为12,原始长度为8.5mm。经过计算,当弹性件13压缩到4.5mm时,其提供的弹力将为56g,而当弹簧压缩到3.5mm时,其提供的弹力将为70g。经过对比,当流经喷嘴件12内部水流通道的流量为250ml/min时,该水流提供的压力F=56g,而弹性件13的推力F=56g,既F=F,水流无法推动喷嘴件12靠近出水管道112运动,此时喷嘴件12的状态,如图4所示,图4是图2中喷水机构一运行状态中的剖视图。由此可知,该喷嘴件12此时将维持在初始位置,也即该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112的内侧壁之间将形成间隙,且该间隙与容置腔相连通的状态,该水流将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12的内部水流通道从该间隙处溢排出,或从该间隙、吸气口1121以及出水管道112的管口溢出,以带走残留在喷水机构10内部及与其相连通的水流通道中的冷水,而达到排冷水的效果,并有效缩短排冷水及用户的等待时间。
而当作用于喷嘴件12的水流的流量大于250ml/min时,F>F,该水流将推动喷嘴件12上移,也即压缩弹性件13沿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且当流经喷嘴件12内部水流通道的流量达到300ml/min时,此时水流提供的推力F=92g,将远远大于喷嘴件12移动到出水管道112内部最顶端时,弹性件13提供的推力F(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F=70g),如图5所示,图5是图2中喷水机构另一运行状态中的剖视图。由此可知,该喷嘴件12此时将被水流带动沿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伸入到喷嘴件12内部的水流通道中,并将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11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以使该水流能够经由喷嘴件12的内部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112的管口喷出,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将冷水喷向用户,也便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流量阈值具体可以为250ml/min,第二流量阈值具体可以为300ml/min。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水流作用于喷嘴件12的有效区域A具体还可以呈椭圆环状、圆形状或方形状等任意合理的形状,而弹性件13具体也可以具有其他任意合理的特征参数,该第一流量阈值具体还可以为200ml/min、300ml/min等任意合理的流量参数,且该第二流量阈值具体还可以为270ml/min、320ml/min等任意合理的流量参数,而具体可以由实际的应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经实验验证及产品使用反馈,该喷水机构10能够有效提高整机的热水性能,而使接触到人体的第一股水流的水温大于35℃,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排冷水的时间,以提高用户体验。且该喷水机构10中实现排冷水的结构布局简单,方便实现,也能够有效降低相应的制造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6,图6是图1中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和密封圈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喷水机构10还包括密封圈14,且该密封圈14具体是套设在弹性件13的外侧壁上,并抵接于第一过水管道121的第一侧面上,以在从进水管道111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12,并推动喷嘴件12压缩弹性件13,以沿出水管道112的内部水流通道运动时,该密封圈14能够抵接在壳体11对应容置腔的内侧壁上,以封堵住喷嘴件12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112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并将该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避免水流从该间隙流出,从而能够通过该出水管道112的管口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
请继续参阅图7,图7是图1中喷水机构中的壳体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在喷水机构10的壳体11的内侧壁上具体还环绕第二过水管道122的中心轴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筋113,至少两个限位筋113具体是朝垂直第二过水管道122中心轴的方向延伸布置,并对应抵接于第二过水管道122的外侧壁上,以使该喷嘴件12能够更稳定的沿出水管道112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而不产生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该喷水机构10具体还包括底盖15,而壳体11背离出水管道112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凹陷部(图未标出),该底盖15对应连接于壳体11的第二侧面,以封闭凹陷部的一侧开口形成容置腔。
进一步地,在该底盖15面向第一过水管道121一侧面的中部位置还对应第一过水管道121凸出设有支杆151,且该第一过水管道121背离第二过水管道122的第三侧面具体是抵接在支杆151上。
其中,该支杆151在底盖15上的投影位于第一过水管道121在底盖15上的投影之内,也即该支杆15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一过水管道121的横截面尺寸,以在水流从进水管道111进入到壳体11内部的容置腔中后,能够从第一过水管道121的第三侧面的边缘位置对第一过水管道121进行冲击,以在流量足够大时,方便推动喷嘴件12压缩弹性件13沿出水管道112的内部水流通道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在底盖15的边缘位置还设有限位缺口152,而壳体11背离出水管道112的第二侧面上对应该限位缺口152还设有限位台阶114,以能够通过将限位台阶114嵌设于限位缺口152中的方式,使喷嘴件12能够对应与支杆151同中心轴的相互抵接,以方便水流推动喷嘴件12远离支杆151运动。
可选地,该支杆151、第一过水管道121以及第二过水管道122均呈圆管状或椭圆管状等任意合理的管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喷水机构10中的进水管道111、出水管道112、喷嘴件12以及弹性件13的数量具体可以为1个、2个或3个等任意合理的数量,且在该数量大于1时,由不同的进水管道111、出水管道112、喷嘴件12以及弹性件13构成的喷水通道具体是相互独立的,以能够满足对用户的不同部位进行喷水清洗,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喷水装置,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喷水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喷水装置20包括:分配阀机构21、导流管22以及喷水机构23。
具体地,该喷水机构23还进一步包括进水管道231,该导流管22的一端具体是连接于分配阀机构21,而其另一端对应连接于进水管道231,并将分配阀机构21内部的水流通道与进水管道231相连通。
可理解的是,在喷水机构23中由不同组的进水管道231、出水管道232、喷嘴件(图未标出)以及弹性件(图未标出)构成的喷水通道具有至少两个时,该分配阀机构21内部的水流通道也对应为至少两个,从而能够接受相应控制,向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喷水通道输入水流,以进行相应的喷水清洗服务;或,不向喷水机构23内部输入水流,具体由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该喷水机构23具体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喷水机构10,具体5请参阅图1-图7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9-图11,其中,图9是图8中喷水装置中的分配阀机构一实施例的详细爆炸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座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中的阀芯一实施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在一实施例中,该分配阀机构21具体还进一步包括阀座211和阀
芯212,该阀座211内部间隔设有自洁流道2111和喷洗流道2112,且
该阀芯212的侧壁上还设有过水孔2121,而导流管22的一端具体连接于阀座211,并与喷洗流道2112相连通。
且该阀芯212具体是转动连接于阀座211,以在阀芯212相对阀座5 211转动时,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将与阀座211上的自洁流道2111
和/或喷洗流道2112相互对位。
可理解的是,在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转动至与阀座211上的自洁流道2111对位时,该分配阀机构21便能够通过该过水孔2121向
自洁流道2111输入水流,以对喷水装置20内部的水流通道进行清洁;0而在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转动至与阀座211上的喷洗流道2112对位时,该分配阀机构21便能够通过该过水孔2121和喷洗流道2112向导流管22输入水流,进而通过该导流管22向喷水机构23内部的相应喷水通道输入水流,以通过喷水机构23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在
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转动至与阀座211上的自洁流道2111和喷洗5流道2112均部分对位时,该分配阀机构21便能够该过水孔2121同步
向自洁流道2111和喷洗流道2112输入水流,以同步实现对喷水装置20进行自洁,并向导流管22中输入水流,以为用户提供喷洗服务。
其中,在喷洗流道21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相应的导流管22及喷水机构23内部形成的喷水通道也为至少两个,而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能够转动至与自洁流道2111及至少两个喷洗流道2112中的任一个,或任意相邻的两个相对位,以实现对喷水装置20进行自洁和/或为用户提供喷洗服务。
可选地,阀座211上的喷洗流道2112面向阀芯212的一侧开口具5体可以呈弯月状或其他在环绕阀座211中心轴的方向上截面尺寸逐渐变
小的任意合理的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12和图13,其中,图12是图9中分配阀机构21中的阀座211和阀芯212一运行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9中分
配阀机构21中的阀座211和阀芯212另一运行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0可理解的是,在阀座211上的喷洗流道2112的数量具体为两个,
且对应为臀洗流道和妇洗流道时,通过对分配阀机构21内部的水流通道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当分配阀机构21内中的阀芯212转到设定角度时,便可实现臀洗和自洁同时出水,或者妇洗和自洁同时出水,且具
体的流量分配可以通过控制自洁流道2111的截面大小和臀洗流道/妇洗5流道截面大小来实现。
其中,当喷水装置20内部水流通道中的冷水排完之后,分配阀机构21中的阀芯212在转到阀座211上的臀洗流道/妇洗流道的设定挡位,由于该阀芯212在转动过程中,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将与阀座211
上的臀洗流道/妇洗流道相互对位的截面会慢慢变大,而与阀座211上的0自洁流道2111的截面会慢慢变小,从而保证了分配阀机构21在切换流
道过程中,相应水流的流量不会出现较大的突变,从而能够实现对该水流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功率的稳定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该分配阀机构21具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217、分配阀体216、密封套215、传动轴214以及弹性连接件213,而5该传动轴214和弹性连接件213又对应连接于阀芯212,以能够通过该
驱动电机217、分配阀体216、密封套215、传动轴214以及弹性连接件213接收外部水路通道中的水流,或者外部储水机构中的水流,并驱动阀芯212相对阀座211旋转,并在阀芯212上的过水孔2121与阀座211上的自洁流道2111和/或喷洗流道2112相互对位时,将该水流从阀芯212的过水孔2121及自洁流道2111和/或喷洗流道2112输送至喷水装置20内部需要进行自洁的水流通道中,和/或导流管22中,以进而通过喷水机构23为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
请继续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喷水装置20中的喷杆机构24和喷水机构23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喷水装置20具体还包括喷杆机构24,且该喷杆机构24又进一步包括喷管组件241和动力组件242,该喷管组件241具体连接于动力组件242和喷水机构23,而导流管22的另一端具体是穿过该喷管组件241的内部空间,以连接于进水管道231,动力组件242具体用于驱动喷管组件241带动喷水机构23远离分配阀机构21运动,以朝向用户待清洗的部位伸出,而为用户提供清洗服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控制机构控制分配阀机构通过导流管向进水管道输入第一水流,以使第一水流带动残留于喷水机构中的冷水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间隙溢出。
其中,该喷水装置具体包括:控制机构、分配阀机构、导流管以及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壳体、喷嘴件以及弹性件,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控制机构连接分配阀机构,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分配阀机构,其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道,并将分配阀机构内部的水流通道与进水管道相连通,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将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相连通,喷嘴件对应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且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
可理解的是,该控制机构具体是通过控制分配阀机构将外部水路通道中的第一水流,或者外部储水机构中的第一水流利用导流管输入至进水管道中,以使该第一水流带动残留于喷水机构中的冷水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溢出,而达到排冷水的效果,并有效缩短排冷水及用户的等待时间。
其中,第一水流的流量不高于第一流量阈值。
可选地,该第一流量阈值具体可以为250ml/min、200ml/min、300ml/min等任意合理的流量参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32:控制分配阀机构通过导流管向进水管道输入第二水流,以使第二水流带动喷嘴件压缩弹性件并伸入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通过喷嘴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第二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
进一步地,在将喷水机构中的冷水排出,该控制机构便能够控制该分配阀机构通过导流管再次向进水管道输入第二水流,以使该第二水流带动喷嘴件压缩弹性件并伸入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通过喷嘴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则此时,该第二水流将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
其中,第一水流的流量不低于第二流量阈值。
可选地,该第二流量阈值具体可以为300ml/min、270ml/min、320ml/min等任意合理的流量参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是,该喷水装置具体可以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水装置20,以能够对应实现更具体的控制方法,比如,控制分配阀机构的阀芯相对阀座转动,以对喷水装置进行自洁的同时,向导流管中输入水流,以为用户提供喷洗服务;或,驱动喷水装置中的喷管组件带动喷水机构远离分配阀机构运动,以朝向用户待清洗的部位伸出,而为用户提供清洗服务等,具体请参阅请参阅图8-图14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是图15中的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的一细化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41:主控板收到清洗指令。
可理解的是,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喷水装置中具体还可以包括控制机构(图未示出)和按键(图未示出),该控制机构对应通信连接于按键和分配阀机构,以用于接收按键对应输入的清洗指令或其他任意合理的控制指令,进而对分配阀机构进行程序控制,以实现喷水装置内部水流通道的自洁,和/或排冷水,并为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
其中,该控制机构具体还可以接收上位机的编程指令,以对其程序数据进行更新迭代,以优化对喷水装置的控制;且该分配阀机构中的阀座上的喷洗流道的数量具体为两个,且对应为臀洗流道和妇洗流道。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按键具体还可以是安装在喷水装置相应构件上的控制面板,或通信连接于该控制机构的任意合理的智能终端,比如,用户的手机或智能手表等,以使该控制机构能够对应接收控制面板或智能终端对应发送的清洗指令或其他任意合理的控制指令,进而对分配阀机构进行程序控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该控制机构中的主控板接收按键、控制面板或智能终端对应发送的清洗指令,比如妇洗指令/臀洗指令。
S42:分配阀自洁流道出水。
进一步地,控制机构控制喷杆机构中的动力组件带动喷管组件伸出,并同步控制分配阀机构中的驱动电机驱动阀芯上的过水孔转动至与阀座上的自洁流道相对位,以使流经分配阀机构的水流从该自洁流道出水。
S43:分配阀机构自洁流道和妇洗流道/臀洗流道(流量<250ml/min)出水。
又进一步地,在自洁流道出水1S后,驱动阀芯上的过水孔转动至与阀座上的自洁流道和妇洗流道/臀洗流道相对位,以使该水流切换到从自洁流道和妇洗流道/臀洗流道出水,并同时通过对自洁流道和妇洗流道/臀洗流道与过水孔相互对位的截面积进行控制,以使流经妇洗流道/臀洗流道的流量在250ml/min以下,比如220ml/min左右,而自洁流道中的流量为330ml/min左右,以通过从自洁流道喷出的水流对喷管组件进行清洗,并使从妇洗流道/臀洗流道喷出的水流通过相应的导流管输送至喷水机构中。
S44:喷水机构排冷水。
可理解的是,由于此时输送至喷水机构的进水管道中的水流的流量低于250ml/min,该水流无法推动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上移,也即相对出水管道运动,该水流将自该喷嘴件外侧壁与喷水机构中的出水管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和/或通过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自喷水机构中的出水管道上的吸气口和/或该出水管道的管口溢出,进而将之前残留在喷水装置内部水流通道中的冷水带出喷水装置之外。
且由于此时的出水面积偏大,而无法形成喷射流,在排冷水的过程中将不会喷射到用户的身体上,并维持排冷水2S左右。
S45:喷杆机构伸出到设定档位。
进一步地,控制喷杆机构伸出到设定档位,也即伸出设定长度。
S46:分配阀机构妇洗流道/臀洗流道的水流量调到设定档位(流量>300ml/min)。
又进一步地,控制分配阀机构中的自洁流道和臀洗流道与过水孔相互对位的截面积逐渐增大,以使从妇洗流道/臀洗流道喷出的水流的流量达到设定清洗挡位,比如超过300ml/min。
S47:喷水机构正常出水实现清洗功能。
可理解的是,在从喷水机构进水管道流入壳体内部容置腔中的水流的流量大于300ml/min时,该水流将推动喷水机构中的喷嘴件压缩其弹性件沿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使密封圈与出水管道之间形成密封,进而将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而使水流只能从出水管道的管口流出,以实现妇洗/臀洗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坐便器,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智能坐便器一实施方式的框架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坐便器50包括:喷水装置51和储水机构52。
具体地,该喷水装置51还进一步包括分配阀机构511,而该分配阀机构511对应连接于储水机构52,以能够将该储水机构52中存储的水流引入到喷水装置51内部的水流通道,进而通过喷水装置51的其他构件将水喷出,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
其中,该喷水装置51具体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喷水装置20,具体请参阅图8-图14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喷水机构的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且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该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通过容置腔实现连通,喷嘴件具体是对应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中,且喷嘴件的外侧壁与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而弹性件套设在喷嘴件的外侧壁上,且该弹性件被配置为在从进水管道流入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喷嘴件时,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以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小时,该弹性件施加给喷嘴件的作用力能够与水流施加给喷嘴件的作用力达到平衡状态,以使喷嘴件相对壳体保持静止,而使该间隙与该容置腔保持连通,从而使水流能够经由容置腔和/或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该间隙溢出,以将残留在喷水机构内部及与其相连通的水流通道中的冷水排出,而达到排冷水的效果,并有效缩短排冷水及用户的等待时间;且在该水流的流量较大时,也即该水流作用于喷嘴件的推力较大时,还能够带动喷嘴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以使喷嘴件伸入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并将间隙与容置腔相隔断,以使该水流经由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出水管道的管口排出,以向用户提供喷水清洗服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将冷水喷向用户,也便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机构包括:
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容置腔将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
喷嘴件,所述喷嘴件对应所述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喷嘴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喷嘴件的外侧壁上,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在从所述进水管道流入所述容置腔中的水流作用于所述喷嘴件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以使所述喷嘴件相对所述壳体保持静止,从而使所述水流经由所述容置腔和/或所述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所述间隙溢出;或,所述喷嘴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伸入所述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并将所述间隙与所述容置腔相隔断,从而使所述水流经由所述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所述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过水管道和第二过水管道,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过水管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过水管道面向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弹性件的外侧壁上,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过水管道的第一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环绕所述第二过水管道的中心轴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筋,所述第二过水管道的外侧壁抵接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机构还包括底盖,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面,以封闭所述凹陷部的一侧开口形成所述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面向所述第一过水管道一侧面的中部位置还凸出设有支杆,所述第一过水管道背离所述第二过水管道的第三侧面抵接于所述支5杆;其中,所述支杆在所述底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过水管道在所述底盖上的投影之内。
7.一种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分配阀机构、导流管以及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配阀机构,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道,并将所述分配阀机0构内部的水流通道与所述进水管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喷水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阀机构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座内部间隔设有自洁流道和喷洗流道,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于5阀座,并与所述喷洗流道相连通,所述阀芯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以在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座转动时,所述过水孔将与所述自洁流道和/或所述喷洗流道相互对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水装置还包括喷杆机构,所述喷杆机构包括喷管组件和动力0组件,所述喷管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喷水机构,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喷管组件的内部空间,以连接于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喷管组件带动所述喷水机构远离所述分配阀机构运动。
10.一种喷水装置排冷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5包括:控制机构、分配阀机构、导流管以及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壳体、喷嘴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分配阀机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分配阀机构,其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道,并将所述分配阀机构内部的水流通道与所述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将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喷嘴件对应所述出水管道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喷嘴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出水管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喷嘴件的外侧壁上;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分配阀机构通过所述导流管向所述进水管道输入第一水流,以使所述第一水流带动残留于所述喷水机构中的冷水经由所述容置腔和/或所述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所述间隙溢出;其中,所述第一水流的流量不高于第一流量阈值;
控制所述分配阀机构通过所述导流管向所述进水管道输入第二水流,以使所述第二水流带动所述喷嘴件压缩所述弹性件并伸入所述出水管道内部的水流通道运动,以通过所述喷嘴件将所述间隙与所述容置腔相隔断,所述第二水流经由所述喷嘴件内部的水流通道从所述出水管道的管口喷出;其中,所述第一水流的流量不低于第二流量阈值。
11.一种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便器包括:喷水装置和储水机构,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分配阀机构,所述分配阀机构连接所述储水机构;
其中,所述喷水装置为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水装置。
CN202211701867.0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Pending CN115928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1867.0A CN1159288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1867.0A CN1159288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8851A true CN115928851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5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1867.0A Pending CN115928851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88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0295B2 (en) Shower handle water supply diverter system
KR100554720B1 (ko) 토수 장치
EP1104332B1 (en) Nutating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US20200376504A1 (en) Multifunctional pull-out spray head
CN115928851A (zh)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CN219450950U (zh) 一种喷水机构、喷水装置以及智能坐便器
EP3773101B1 (en) Foam-at-a-distance dispensing systems
JP4720382B2 (ja) 流体発振ノズル
KR20080030418A (ko) 비데용 노즐구조
JP2002021155A (ja) 人体洗浄装置
CN215843651U (zh)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CN213711983U (zh) 一种多功能出水龙头
CN21371202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侧出水龙头
CN115155835A (zh) 一种双出水装置
CN218952317U (zh) 一种操作省力的出水切换装置
CN213727270U (zh) 一种切换机构和出水装置
JP4622065B2 (j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CN114042549B (zh) 一种出水角度可调的花洒
CN210032011U (zh) 一种能产生倒圆锥发散水形的喷嘴及智能马桶喷枪
CN217313954U (zh) 一种用于扩散出水面积的结构和出水装置
CN213233691U (zh) 喷嘴组件及其清洗装置、智能便座和智能马桶
CN114405698B (zh) 一种变频脉动水花洒
CN211288847U (zh) 抽拉头及水龙头
CN219187338U (zh) 一种拨动给皂花洒
CN220666392U (zh) 一种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