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6392U - 一种喷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6392U
CN220666392U CN202322143022.0U CN202322143022U CN220666392U CN 220666392 U CN220666392 U CN 220666392U CN 202322143022 U CN202322143022 U CN 202322143022U CN 220666392 U CN220666392 U CN 220666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ssembly
water inlet
spray hea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30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伊凡
黄亚魁
谢伟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jie Intelligent Sanitary War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jie Intelligent Sanitary 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jie Intelligent Sanitary War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jie Intelligent Sanitary 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30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6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6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6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头,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水道组件,过渡水道组件具有顶面开口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具有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被配置用于使多路水分别进入不同的水道,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胶垫被配置用于使进水口的端面与喷枪的接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的进水口所在管道一体成型,不存在安装累计误差,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头。
背景技术
智能马桶,又称电子坐便器、智能坐便器,是与智能科技相结合,利用微电脑控制的马桶,一般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坐圈加热等功能。常见的智能马桶分为一体式智能马桶和分体式智能马桶。温水冲洗功能是智能马桶的核心功能。温水冲洗功能由用于喷水的喷枪实现。
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产生多种水型的需要,喷枪上的喷头通常设置多个进水口。各个进水口位于不同的水道组件上,水道组件需要组装起来,然后焊接为一体。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喷头各个进水口位于不同水道组件上,水道组件在安装时会产生累计误差,造成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的密封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头,解决现有喷头的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之间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喷头,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水道组件,所述过渡水道组件具有顶面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被配置用于使多路水分别进入不同的水道,所述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所述胶垫被配置用于使所述进水口的端面与喷枪的接头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头,由于多个进水口都集成过渡水道组件的第一侧壁,整个过渡水道组件是一体成型的,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因此当喷头与喷枪的接头连接时,与现有技术中各个进水口通常设置在不同的组件上,多个组件在安装时产生累计误差,各个进水口的位置存在偏移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的进水口所在管道一体成型,不存在安装累计误差,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口包括第一至第四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四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水道组件设置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绕所述过渡水道组件设置,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底板水道组件,所述底板水道组件与所述过渡水道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喷射组件、上水道组件和上水道盖组件,所述喷射组件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水道组件的底面与所述喷射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水道组件的顶面与所述上水道盖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水道组件上设置有助便水喷射管和围挡部,所述喷射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助便水喷射管相适应的导向缺口,所述喷射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围挡部相适应的凸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射组件上设置有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上水道组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适应的第一凹陷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水道组件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上水道盖组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水道组件的两侧设有导向臂,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被配置用于与喷枪的支架的安装导向。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喷头翻转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及其接头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喷射的线状水水型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喷射的扇形颗粒水型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喷射的线性片状水水型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喷射的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喷射的助便水水型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接头和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射组件,2-过渡水道组件,3-底板水道组件,4-上水道组件,5-上水道盖组件,6-导向槽,7-导向臂,11-第一定位凸起,12-凸块,13-第二定位凸起,14-喷射管,15-出射口,16-导向缺口,18-第一上水道,19-第二上水道,100-喷头,131-第一对射口,132-第二对射口,141-侧射口流道,151-喷射口,152-涡旋腔,161-槽口,1311-第一导流管,1321-第二导流管,21-助便水喷射管,22-环形过渡水道,23-均分孔,24-第一进水口,25-第二进水口,26-第三上水道,27-第三进水口,28-第四上水道,29-第四进水口,201-围挡部,202-第一侧壁,203-第二侧壁,211-助便水喷射口,212-导向肋条,219-第三下水道,221-第五上水道,241-第一下水道,251-第二下水道,31-扇形水进水过渡水道,34-防滑凸条,321-第一垂直转水道,322-直水过渡水道,41-第一横向水道,42-第二横向水道,43-第一开口,44-夹紧部,45-支撑条,46-第一凹陷部,47-第二凹陷部,411-第一入口,412-第一出口,421-第二入口,422-第二出口,51-第二开口,52-外凸起,501-接头,502-接头管件,600-支架,601-安装槽,602-滑道,60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现有的喷头各个进水口位于不同水道组件上,水道组件在安装时会产生累计误差,造成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的密封性能下降。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喷头100,能够解决现有喷头的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之间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喷头100,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水道组件2,过渡水道组件2具有顶面开口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具有第一侧壁202,第一侧壁202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进水口被配置用于使多路水分别进入不同的水道,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胶垫被配置用于使进水口的端面与喷枪的接头501密封连接。
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喷头100是由多个组件固定连接而成的,组件的材料可以选用塑料或者金属。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诸如焊接、胶合或螺纹固定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喷头100也具有喷管,使水道中的水向外喷出。在每个组件内设计有不同流向的水道,使水流最终从一个或多个喷管射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水口的端面设置有密封槽,胶垫能够适配地安装在密封槽中。进水口所在管道贯穿胶垫,与接头50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进水口的排布和与之连接的水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头501在靠近出水口的这一端为平面,进水口的端面平齐,节约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由于多个进水口都集成过渡水道组件的第一侧壁,整个过渡水道组件是一体成型的,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因此当喷头与喷枪的接头连接时,与现有技术中各个进水口通常设置在不同的组件上,多个组件在安装时产生累计误差,各个进水口的位置存在偏移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头的进水口所在管道一体成型,不存在安装累计误差,进水口与喷枪的接头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口包括第一至第四进水口(24,25,27,29),第一进水口24和第三进水口27位于第一侧壁202的第一端,第二进水口25和第四进水口29位于第一侧壁202的第二端。为了实现造型的美观和空间节约,第一进水口24和第三进水口27所在管道垂直堆叠,第二进水口25和第四进水口29所在管道垂直堆叠。第一侧壁2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即第一侧壁202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6。参照图16,喷枪的接头501在靠近出水口的这一端平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导向块,该导向块与导向槽6适配,因此两者可以卡接在一起。
另外,过渡水道组件2设置有第二侧壁203,第二侧壁203围绕过渡水道组件2设置,第二侧壁2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202的两端连接,第二侧壁203的高度低于第一侧壁202的高度。第二侧壁203的顶部被配置用于与喷枪的支架600的安装导向。具体的,参照图16,支架600的内壁上设置有滑道602,第二侧壁203的顶部可以与滑道滑动连接,便于喷头100的拆卸。过渡水道组件2的两侧还设有导向臂7,支架600的下边缘设置有L形的卡槽603,导向臂7可以沿卡槽603的开口进入并与卡槽603卡紧,再利用一个锁紧块(图中未示出)插入在支架600内壁和喷头100之间的空隙内,完成喷头100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100还包括底板水道组件3,底板水道组件3与过渡水道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水道组件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条34。防滑凸条34能够增大与人手指的摩擦力,更轻松地将喷头100安装在支架600或者从支架600卸下喷头100。
结合图2、图3所述,喷头100还包括喷射组件1、上水道组件4和上水道盖组件5,喷射组件1的底面与壳体结构内部的底面即过渡水道组件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水道组件4的底面与喷射组件1的上部固定连接,上水道组件4的顶面与上水道盖组件5的底面固定连接。
喷射组件1上设置有喷射管14,喷射管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1和第二定位凸起13,上水道组件4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11相适应的第一凹陷部46以及与第二定位凸起13相适应的第二凹陷部47。换言之,第一定位凸起11能够伸入第一凹陷部46内,第二定位凸起13能够伸入第二凹陷部47内,起到限位作用。
上水道盖组件5的两端设置有外凸起52,上水道组件4的两端设置有与外凸起52相适配的夹紧部44。换言之,当上水道组件4和上水道盖组件5组合在一起后,每一个夹紧部44能够牢固夹紧对应的外凸起52,起到限位的作用。
喷射管14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同时喷射管14可以射出一种或多种水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上设置有助便水喷射管21和围挡部201,喷射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与助便水喷射管21相适应的导向缺口16,喷射组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围挡部201相适应的凸块12。换言之,凸块12能够卡在围挡部201内,起到限位作用。在一个示例中,为了使助便水喷射管21的结构强度增大,在便水喷射管2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导向肋条212,相适应地,在缺口16的内部也设置有槽口161。
上水道组件4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43,上水道盖组件5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51。喷头100的各个组件固定连接后,喷射管14依序穿过第一开口43和第二开口51,从整体上结构更加紧凑。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喷头。
结合图1至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头100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喷射组件1、过渡水道组件2、底板水道组件3、上水道组件4和上水道盖组件5。过渡水道组件2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四个进水口,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进水口(24,25,27,29)。
上水道组件4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水道41和第二横向水道42,在第一横向水道41内的两侧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411和第一出口412,在第二横向水道42内的两侧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421和第二出口422。上水道组件4的正面还设置有支撑条45,对上水道盖组件5起承接作用。
喷射组件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上水道18和第二上水道19,背面设置有侧射口流道141。喷射管14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对射口131和第二对射口132,第一对射口131向斜下方与第一导流管1311连通,第二对射口132向斜下方与第二导流管1321连通。喷射管14内靠下位置设置有涡旋腔152,涡旋腔152的顶端具有喷射口151,喷射口151与喷射管14连通,涡旋腔152的底端具有底板。喷射口151位于喷射管14的中部,喷射口151的内径小于喷射管14的前端的出射口15的内径。涡旋腔152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椎体。涡旋腔152的顶端与喷射口151连通。
过渡水道组件2作为涡旋腔152的底板,其上设置有贯穿的均分孔23。过渡水道组件2的正面还设置有与第三进水口27连通的第三上水道26以及与第四进水口29连通的第四上水道28。过渡水道组件2的正面还设置有22。过渡水道组件2的反面设置有与第一进水口24连通的第一下水道241和与第二进水口25连通的第二下水道251。过渡水道组件2还贯穿设置有第五上水道221和第三下水道219。环形过渡水道22在过渡水道组件2的正面的投影为圆弧,该圆弧绕过均分孔23所在区域,该圆弧的两端位于第一导流管1311和第二导流管1321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喷头100的喷射管14内集成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出射口。均分孔23作为第一出射口,均分孔2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均分孔23的作用是将涡旋腔152的底板下的水道的水均分为若干股水,这若干股水碰到涡旋腔152的斜面后交集汇聚,可以形成湍流水。第二出射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对射口131和第二对射口132。第三出射口为侧射口流道与涡旋腔152的交汇口。第三出射口的出水可控制均分孔23射出的水,使其形成螺旋水。
可选地,均分孔23的数量为3个,3个均分孔23的内径一致,3个均分孔23沿喷射管14的轴线旋转对称,这种设置结构简单,加工较容易。
喷头100的内部水道可以分为A管路、B管路、C管路和D管路。A管路包括依序连通的第一进水口24、第一下水道241、直水过渡水道322、第一垂直转水道321、均分孔23(第一出射口)。B管路包括第二进水口25、扇形水进水过渡水道31、第五上水道221、环形过渡水道22、第一导流管1311和第二导流管1321、第一对射口131和第二对射口132(第二出射口)。C管路包括第三进水口27、第三上水道26、第一入口411、第一横向水道41、第一出口412、第一上水道18、侧射口流道141、侧射口流道与涡旋腔152的交汇口(第三出射口)。D管路包括第四进水口29、第四上水道28、第二入口421、第二横向水道42、第二出口422、第二上水道19、第三下水道219和助便水喷射口211。
结合图2、图3和图11所示,当仅有A管路输水时,3个均分孔形成的3股水在涡旋腔152加压后,从喷射口151形成线状水,从喷射管14的出射口15射出,线状水的水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此种水型的水柱的截面积为圆柱形,截面积小,力度大。
结合图7、图12所示,当仅有B管路输水时,第一对射口131和第二对射口132两股出水对射相撞会形成扇形颗粒水型,并且第一导流管1311和第二导流管1321的轴线夹角F的不同,形成的扇形的张开角度也不同。通过调整第一对射口131和第二对射口132的流量,两对射口流量越大,扇形角度越大,可以通过调整出水流量动态调节扇形展开角,其就会动态调整清洗面积,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清洗面积的需求,并且由于颗粒感饱满,使得自带冲击按摩效果。
结合图7、图13所示,将A管路和B管路同时输水时,将形成扇形片状水。B管路形成基础的扇形颗粒水型后,通过配搭A管路的线状水,三柱水交集,可以控制扇形颗粒水的颗粒化程度,线状水流量越大,颗粒化程度越低。当线状水流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在一定的出水行程下,交集的水型是充沛的片状水为主的水型。通过A管路的线状水可以减小扇形出水角度,增加水的柔度。
结合图2、图3、图14所示,当A管路和C管路同时输水时,这两个管路的水流在涡旋腔152中旋转,然后从喷射口151增压喷射。由于出射后压力释放,螺旋环绕水会在离心作用下贴着喷射管14在喷射口151上方的内壁整形成一定形的中空环绕水后从出射口15射出,以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出射,此种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环绕速度快,相当沿着环状连续碰撞体表,在保证清洗面积下,自带按摩冲击效果。C管路可以控制螺旋程度,A管路可以控制集中程度。在螺旋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下,第一对射口131、第一导流管1311、环形过渡水道22、第二导流管1321和第二对射口132形成动态平衡循环管道,从喷射口151增压喷射的一部分螺旋环绕水的小部分会从第一对射口131或第二对射口132进入内循环管道,再从第一对射口131或第二对射口132射出,形成动态平衡,对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形成补偿功能。当水流量过大时,此动态平衡管道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流,避免螺旋状过大。当流量过小时,动态平衡循环管道内水流量降低,旋风螺旋状的薄片水型的形状还能维持所需要求。
结合图7、图15所示,助便水喷射管21的内径是呈阶段性缩小的并且整个助便水喷射管21的长度较长,因此当仅有D管路输水时,从助便水喷射口211射出的助便水集中度非常高,并且设计小孔径配上大流量水流,使得射出水柱的射速较高,可对肛门括约肌刺进行有效刺激,改善便秘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喷射管集成多个出射口的喷头,展示的只是四种基础水型,在配合水泵,气泵,电磁泵等电动类控制器,可以在原来四种基础水型下,变化出更多水型,并且结合电控程序,可以实现不同的按摩刺激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头100在安装时,接头501在远离喷头100的一侧连接接头管件502,接头501卡在支架600内壁的两个安装槽601内。喷头100上的第二侧壁203的顶部与滑道602滑动连接,喷头100的导向臂7可以沿卡槽603的开口进入并与卡槽603卡紧,接头501上凸起的导向块伸入喷头100上的导向槽6,胶垫与接头501密封,完成喷头100和接头501的连接。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头100可以从喷枪的支架拆卸,实现喷头维修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过渡水道组件(2),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具有顶面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具有第一侧壁(202),所述第一侧壁(202)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被配置用于使多路水分别进入不同的水道,所述进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胶垫,所述胶垫被配置用于使所述进水口的端面与喷枪的接头(501)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第一至第四进水口(24,25,27,29),所述第一进水口(24)和所述第三进水口(27)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进水口(25)和所述第四进水口(29)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02)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202)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设置有第二侧壁(203),所述第二侧壁(203)围绕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设置,所述第二侧壁(2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02)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20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壁(20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水道组件(3),所述底板水道组件(3)与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组件(1)、上水道组件(4)和上水道盖组件(5),所述喷射组件(1)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结构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水道组件(4)的底面与所述喷射组件(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水道组件(4)的顶面与所述上水道盖组件(5)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上设置有助便水喷射管(21)和围挡部(201),所述喷射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助便水喷射管(21)相适应的导向缺口(16),所述喷射组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围挡部(201)相适应的凸块(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1)上设置有喷射管(14),所述喷射管(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1)和第二定位凸起(13),所述上水道组件(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相适应的第一凹陷部(46)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3)相适应的第二凹陷部(4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道组件(4)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43),所述上水道盖组件(5)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口(5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道组件(2)的两侧设有导向臂(7),所述第二侧壁(203)的顶部被配置用于与喷枪的支架(600)的安装导向。
CN202322143022.0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喷头 Active CN220666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022.0U CN2206663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喷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3022.0U CN2206663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喷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6392U true CN22066639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3022.0U Active CN220666392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喷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6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00983A1 (en) Shower Head
CA2607864C (en) Power sprayer
CN220666392U (zh) 一种喷头
CN201988464U (zh) 对撞式花洒及其喷淋通道
CN117051929A (zh) 一种喷头
CN115354725A (zh) 一种马桶喷射头、冲刷系统及马桶
CN215669891U (zh) 一种新型旋转切换起泡器
CN220377441U (zh) 一种喷头
US20180250693A1 (en) Power sprayer
CN212143099U (zh) 一种集束喷枪花洒
CN220790001U (zh) 一种电解水喷头
CN113550388A (zh) 一种新型旋转切换起泡器
KR200425310Y1 (ko) 절수장치를 갖춘 샤워기
CN116607613A (zh) 一种喷头
CN218148734U (zh) 一种雾化喷头组件、喷枪及智能坐便器
CN112832344A (zh) 一种马桶喷头及马桶
CN219825471U (zh) 出水装置
CN220580134U (zh) 一种喷头
CN112081208A (zh) 喷嘴组件及其清洗装置、智能便座和智能马桶
JP2008200261A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CN221084162U (zh) 一种蒸脸仪的微孔喷雾结构及蒸脸仪
CN213233691U (zh) 喷嘴组件及其清洗装置、智能便座和智能马桶
CA2671178A1 (en) Shower head
CN218078461U (zh) 一种片状水花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
CN216379825U (zh) 一种冲刷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