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9673A -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9673A
CN115919673A CN202211633134.8A CN202211633134A CN115919673A CN 115919673 A CN115919673 A CN 115919673A CN 202211633134 A CN202211633134 A CN 202211633134A CN 115919673 A CN115919673 A CN 115919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gothioneine
chlorogenic acid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3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毓萍
黄政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31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9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9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9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氧化组合物,其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本申请还提供绿原酸在促进麦角硫因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以及麦角硫因在促进绿原酸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本申请提供的抗氧化组合物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具有抗自由基的能力,尤其是麦角硫因和绿原酸以特定质量比存在时,组合物具有增强的抗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用于制备化妆品,以改善肌肤暗沉、无光泽、松弛、色斑、皱纹等衰老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指含有一个或者多个未成对电子、能够独立存在的任何化学粒子,最常见的自由基包括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等。在正常机体中,自由基处于不断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之中。但是当体内的自由基过量或者生物系统内的抗氧能力降低时,即体内自由基处于非动态平衡时,自由基就会氧化损伤细胞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DNA等。众所周知,过度暴晒于太阳辐射、吸烟和环境污染等会激发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而过量的自由基会破坏皮肤的生理结构,导致肌肤暗沉、无光泽、松弛、色斑、皱纹等衰老症状。
近年来,抗氧化、抗衰一直是化妆品业界的热门话题,对于抗氧化功效的原料也是备受关注,寻找相互之间能够协同增效的抗氧化原料,从而拓展抗氧化原料新的应用范围,一直是本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所述麦角硫因能够促进绿原酸的抗氧化作用,所述绿原酸能够促进麦角硫因的抗氧化作用,因此,上述组合物在实现抗氧化作用时,不仅可以兼具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双重功效,实现抗衰老等功效,而且可以降低二者的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
2.根据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8-3):(2-7)。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氧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他活性成分。
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0.0001wt%-7.5wt%。
6.绿原酸在促进麦角硫因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7.根据项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优选为(8-3):(2-7)。
8.麦角硫因在促进绿原酸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9.根据项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优选为(8-3):(2-7)。
10.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用途。
11.根据项10所述的用途,所述化妆品包括抗衰老的化妆品。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将这样的组合物应用于化妆品时,不仅可以兼具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功效,实现抗衰老等功效,而且降低了二者使用的量,节省了生产成本,拓展了两种原料应用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应当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说明和阐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
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中有关技术的和科学的术语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虽然在实验或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与此间所述相似或相同的方法和材料,本文还是在下文中对材料和方法做了描述。在相冲突的情况下,以本说明书包括其中定义为准,另外,材料、方法和例子仅供说明,而不具限制性。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紫外辐射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麦角硫因被人体或其他动物从饮食中迅速吸收后,不会被快速代谢或排泄到尿液中,而是以硫酮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因而不易发生自动氧化并能在某些组织和体液中累积至较高水平。强体外抗氧化性和天然安全性使麦角硫因在食品添加、保健制药、化妆护肤等各个领域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
绿原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8O9,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半水合物为针状结晶(水)。110℃变为无水化合物。25℃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易溶于乙醇及丙酮,极微溶于醋酸乙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其中(10-1)可以为10、9.5、9、8.5、8、7.5、7、6.5、6、5.5、5、4.5、4、3.5、3、2.5、2、1.5、1,(1-8.5)可以为1、1.5、2、2.5、3、3.5、4、4.5、5、5.5、6、6.5、7、7.5、8、8.5。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例如可以为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8.5、9:1、9:2、9:3、9:4、9:5、9:6、9:7、9:8、9:8.5、8:1、8:2、8:3、8:4、8:5、8:6、8:7、8:8、8:8.5、7:1、7:2、7:3、7:4、7:5、7:6、7:7、7:8、7:8.5、6:1、6:2、6:3、6:4、6:5、6:6、6:7、6:8、6:8.5、5:1、5:2、5:3、5:4、5:5、5:6、5:7、5:8、5:8.5、4:1、4:2、4:3、4:4、4:5、4:6、4:7、4:8、4:8.5、3:1、3:2、3:3、3:4、3:5、3:6、3:7、3:8、3:8.5、2:1、2:2、2:3、2:4、2:5、2:6、2:7、2:8、2:8.5、1:1、1:2、1:3、1:4、1:5、1:6、1:7、1:8、1:8.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9-2):(1-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8-3):(2-7)。
在本申请的组合物中,麦角硫因和绿原酸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含量存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0.0001wt%-7.5wt%,例如可以为0.0001wt%、0.0002wt%、0.0003wt%、0.0004wt%、0.0005wt%、0.0006wt%、0.0007wt%、0.0008wt%、0.0009wt%、0.001wt%、0.005wt%、0.01wt%、0.02wt%、0.05wt%、0.1wt%、0.2wt%、0.5wt%、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5.5wt%、6wt%、6.5wt%、7wt%、7.5wt%。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组合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001wt%-0.01wt%,例如可以为0.0001wt%、0.0005wt%、0.001wt%、0.005wt%、0.01wt%。
本申请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除了麦角硫因和绿原酸,还可以包含其他组分,例如辅料、溶剂、其他活性成分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可以由麦角硫因、绿原酸和辅料和/或溶剂组成,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防腐剂、稳定剂、增稠剂、助溶剂、油脂等,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一元醇、多元醇等。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可以添加其他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活性成分。
本申请还提供绿原酸在促进麦角硫因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9-2):(1-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8-3):(2-7)。
本申请还提供麦角硫因在促进绿原酸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如上所述的比例。
本申请还提供所述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用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妆品包括抗衰老的化妆品。
本申请提供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具有抗自由基的能力,尤其是麦角硫因和绿原酸以(10-1):(1-8.5)的质量比存在时,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ABTS清除自由基实验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结果中的至少一项显示出协同作用,即抗氧化组合物具有增强的抗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化妆品中以改善肌肤暗沉、无光泽、松弛、色斑、皱纹等衰老问题。
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9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1μg/mL。
实施例2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8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2μg/mL。
实施例3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6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4μg/mL。
实施例4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4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6μg/mL。
实施例5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3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7μg/mL。
实施例6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2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8μg/mL。
对比例1
按照表1中所示绿原酸的含量,称取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0μg/mL。
对比例2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含量,称取麦角硫因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10μg/mL。
对比例3
按照表1中所示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含量,称取麦角硫因和绿原酸溶于水中,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1μg/mL,绿原酸的含量为9μg/mL。
表1
Figure BDA0004006585640000061
试验例
通过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ABTS清除自由基实验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三种实验评估本申请组合物的抗氧化能力。
试验例1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
DPPH自由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自由基,其有单电子,在517nm处有一强吸收,其醇溶液呈紫色。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由于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消失,其褪色程度与其接受的电子数量成定量关系,因而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DPPH清除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4006585640000062
式中,T——样品与DPPH反应后的吸光值;
T0——样品溶液空白的吸光度值;
C——DPPH自溶液的吸光度值;
C0——溶剂本底吸光度。
麦角硫因和绿原酸单一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回归方程及清除能力如表2所示。
表2
抗氧化剂组合 回归方程 <![CDATA[相关系数R<sup>2</sup>]]> <![CDATA[IC<sub>50</sub>/μg/mL]]>
麦角硫因 y=6.2508x+2.2652 0.9957 7.64±0.32
绿原酸 y=5.6933x-0.5627 0.9977 8.88±0.62
其中,麦角硫因回归方程中,x是麦角硫因浓度(单位为μg/mL),y是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单位为%)。IC50在本申请中是指抗氧化剂清除50%的DPPH自由基所消耗麦角硫因的浓度。
绿原酸回归方程中x是绿原酸浓度(单位为μg/mL),y是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单位为%)。IC50在本申请中是指抗氧化剂清除50%的DPPH自由基所消耗绿原酸的浓度。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组合物进行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4006585640000071
其中,协同作用评判是定义两者的协同系数SE为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值,即SE=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单个物质抗氧化活性值之和。当SE>1时,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当SE=1时,两者为加和效应;当SE<1时,两者为拮抗效应。
试验例2 ABTS清除自由基实验
ABTS与一定浓度的过硫酸钾在室温暗处反应12-16h,经活性氧氧化后生成稳定的蓝绿色阳离子自由基ABTS+,然后通过抗氧化剂与ABTS+发生反应而使反应体系褪色。
计算公式如下:
ABTS清除率(%)=[1-(A2-A3)/A1]×100%
式中,A1表示ABTS+试剂本底的吸光度;A2表示样品和ABTS+试剂反应后的溶液吸光度;A3表示样品本底吸光度。
麦角硫因和绿原酸单一组分ABTS方法消除自由基的回归方程及清除能力如表4所示。
表4
抗氧化剂组合 回归方程 <![CDATA[相关系数R<sup>2</sup>]]> <![CDATA[IC<sub>50</sub>/μg/mL<!-- 5 -->]]>
麦角硫因 y=5.2071x-1.2893 0.9983 9.85±0.39
绿原酸 y=5.8483x+1.012 0.9965 8.38±0.22
其中,麦角硫因回归方程中x是麦角硫因浓度(单位为μg/mL),y是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单位为%)。IC50在本申请中是指抗氧化剂清除50%的ABTS自由基所消耗麦角硫因的浓度。
绿原酸回归方程中x是绿原酸浓度(单位为μg/mL),y是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单位为%)。IC50在本申请中是指抗氧化剂清除50%的ABTS自由基所消耗绿原酸的浓度。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组合物进行ABTS清除自由基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4006585640000081
试验例3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
FRAP是最常用的一种对试样总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方法,原理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比色法:在酸性环境中,体系中加入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将Fe3+-TPTZ还原成蓝色的Fe2+-TPTZ,该物质在593nm处有强吸收,吸光度的大小可显示出其中Fe2+离子的含量,即吸光度越大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实验步骤如下:
以浓度依次为5、10、20、40、80、160、320μg/mL的FeSO4为对照品,分别取20μL FeSO4溶液与180μL FRAP反应液混合,37℃保温5min,测定其在593nm处的吸光度值。Fe2+TPTZ吸光度值A与对应FeSO4浓度可制成校准曲线,以FeSO4浓度为横坐标(x,μg/mL),吸光度为纵坐标(y),其校准曲线为y=0.002x-0.0009,R2=0.9982。
本申请组合物样品的测试同FeSO4对照品,记录吸光值,通过吸光度值换算对应的FeSO4浓度。
本申请组合物的FRAP的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4006585640000091
表3、表5和表6的结果显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含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抗氧化组合物,在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ABTS清除自由基实验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中显示出至少一项的协同效果,这表明本申请的抗氧化组合物能够实现协同抗氧化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麦角硫因和绿原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8-3):(2-7)。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氧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他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0.0001wt%-7.5wt%。
6.绿原酸在促进麦角硫因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优选为(8-3):(2-7)。
8.麦角硫因在促进绿原酸抗氧化作用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角硫因和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0-1):(1-8.5),优选为(8-3):(2-7)。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包括抗衰老的化妆品。
CN202211633134.8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Pending CN115919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3134.8A CN11591967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3134.8A CN11591967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9673A true CN115919673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3134.8A Pending CN11591967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967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06654A1 (en) * 2014-10-21 2016-04-21 Us Cosmeceutechs, Llc Additive or synergistic sunscreen, antioxidant, and dna repair enzyme composition
WO2018062469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ロート製薬株式会社 皮膚外用組成物
CN110051552A (zh) * 2011-06-16 2019-07-26 欧莱雅 包含至少一个亲核官能团的化合物用于捕获羰基化合物的用途
CN110897923A (zh) * 2019-11-28 2020-03-24 修之妍(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抗氧化作用的化妆品辅料及化妆品
CN112315839A (zh) * 2020-10-21 2021-02-05 广州品域美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肌肽和麦角硫因的焕亮及抗糖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807263A (zh) * 2021-03-01 2021-05-18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04532A (zh) * 2022-03-02 2022-05-17 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氧化和舒缓皮肤功效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1552A (zh) * 2011-06-16 2019-07-26 欧莱雅 包含至少一个亲核官能团的化合物用于捕获羰基化合物的用途
US20160106654A1 (en) * 2014-10-21 2016-04-21 Us Cosmeceutechs, Llc Additive or synergistic sunscreen, antioxidant, and dna repair enzyme composition
WO2018062469A1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ロート製薬株式会社 皮膚外用組成物
CN110897923A (zh) * 2019-11-28 2020-03-24 修之妍(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抗氧化作用的化妆品辅料及化妆品
CN112315839A (zh) * 2020-10-21 2021-02-05 广州品域美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肌肽和麦角硫因的焕亮及抗糖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807263A (zh) * 2021-03-01 2021-05-18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04532A (zh) * 2022-03-02 2022-05-17 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氧化和舒缓皮肤功效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jurkar et al. Estimation of phytochemical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me selected traditional Indian medicinal plants
Charoenteeraboon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standardized water extract from frui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Park et al. Antioxidative and antigenotoxic effects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prepared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Wang et al.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Mandade et a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Hibiscus rosasinensis extract
Lee et al.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Sargassum horneri extract against urban particulate matter-induced oxidation
Razab et al. Antioxidants from tropical herbs
Moldovan et al. Comparison of poly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five Romanian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Xin-Bao et al.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arnassia wightiana W. extracts
Çol Ayvaz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rachystemon orientalis (L.) G. Don (Borage) grown and eaten as food in Ordu, Turkey
CN115919673A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Daci-Ajvazi et al.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heavy metals and colour intensity of honey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Kosovo
Da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oxidants and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various unifloral honeys procured from West Bengal, India
CA248769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reparations rich in tocotrienol
Haron et al. A comparis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Kelulut honey from different regions
CN112675077A (zh) 一种水溶性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45323A (zh) 一种包括葡糖基芦丁及甘油葡糖苷组合物的化妆品
Saliu et al. Free radical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potentials of Luffa cylindrica leaf extracts
KR20220074501A (ko) 항염/항진 화장품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품
KR20140145274A (ko) 피부 보습기능을 갖는 산소수 함유 고분자 조성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3142636A (zh) 黑木耳多糖和葡萄籽原花青素复合抗氧化胶囊
Giorgiana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eclared honeydew honeys produced in Transylvania.
Petkova et al. Green approach to obtain extracts of seven edible flowers
CN114886807B (zh) 一种具有全方位皮肤屏障修复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125901A (zh) 一种具有抗衰效果的美白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