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5957A -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5957A
CN115905957A CN202211588147.8A CN202211588147A CN115905957A CN 115905957 A CN115905957 A CN 115905957A CN 202211588147 A CN202211588147 A CN 202211588147A CN 115905957 A CN115905957 A CN 115905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erged
target user
information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8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海亮
袁大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ICB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15881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5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5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5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用户信息合并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跨系统进行用户信息合并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例如,多个企业合并场景中,需要将不同企业在各自系统下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但是,由于各企业均采用各自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对应的用户标识方式。所以,跨系统的用户信息合并会面临很多问题。
目前,跨系统用户信息合并时采用人工合并的方式,合并效率低且合并质量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大量重复性的客户信息需要合并,现有的人工合并的方式不能彻底解决跨系统客户合并的问题。因此,提高用户信息合并效率和质量,并保持用户信息系统的动态合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信息合并效率和质量的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包括:
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其中,目标用户为需要进行目标用户信息调整的待合并用户;
若包含,则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待合并用户属于不同系统下的注册用户,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包括:
根据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确定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其中,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记录在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
若是,则确定待合并用户为目标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
对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包括:
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则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将存在相同的第二关键信息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关键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关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包括: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
根据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包括:
针对每组目标用户集,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则对至少两个新增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用户集;
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将各新增用户添加到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并将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包括:
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若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均不相同,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是否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
若是,则将其他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作为该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分组模块,用于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合并模块,用于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上述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通过获取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并对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用户信息。根据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各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之后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及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多个目标用户集。将所有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所有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由于在对每一个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之前,都会对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转化为同一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为后续对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处理时提供基础。并且,针对同一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时,合并过程会比对多系统下的原始用户信息直接合并更加方便简单,合并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另外,在用户信息合并之前,会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采用不同的分组策略进行分组,更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型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提高用户信息的分组质量,针对各类用户分组后得到的各目标用户集,在目标用户集中进行目标用户信息的合并,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的合并质量和效率。进而能够达到提高用户信息合并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新增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合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
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进行用户信息合并的相关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其中,待合并用户可以是需要进行用户信息合并的系统中的所有用户,以企业系统为例,待合并用户可以是在各个待合并的企业中注册过的用户。原始用户信息可以是待合并用户在其注册系统下记录的用户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归一化处理可以是将待合并用户在不同系统下的原始用户信息归一化为同一种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信息可以是利用合并后的新系统的标识方式标识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对此不进行限定。一种可实现方式为,利用提前训练好的用户信息归一化模型,将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输入至用户信息归一化模型中,自动输出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可以是,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根据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可选的,以多个企业合并的场景为例,获取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并将原始用户信息分类为多个类别的信息。可选的,本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待合并用户,其原始用户信息包括不同类别信息。具体的,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类型,则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归属法人类别信息、证件类型类别信息、证件号码类别信息及用户姓名类别信息等。根据预先确定好的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在新系统的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类型,则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归属法人类别信息和客户名称类别信息。根据预先确定好的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在新系统的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
示例性地,归属法人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由用户开设用户编号或开设账号时的企业所属的法人信息进行确定,并对每一个法人设定相应的法人标识码。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企业所属的法人只会有一个。证件类型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使用预先设定的证件类型代码,对原系统证件类型代码进行转码,并且,将身份证、户口本和临时身份证统一识别为身份证并进行转码;对证件类型为空的直接使用原系统用户编号替代,以保证该类别信息不会为空。证件号码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对各类证件号码进行统一大写转码,对有效的15位身份证统一升为18位身份证号码。姓名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直接使用原系统中客户的有效姓名。客户名称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直接使用有效客户名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类别中,若某个类别中的信息为空,则使用原系统中的用户编号来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保证各类别中的信息不为空,为后续对用户信息的合并提供保障。
另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信息在归一化处理时,若类别中的信息为空,不进行处理。其中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类别、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归一化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类别、企业非法人营业执照号码类别、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号码类别、国税登记证号码类别、地税登记证号码类别、其他证件类型类别和其他证件号码类别。对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类别、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类别、企业非法人营业执照号码类别、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号码类别、国税登记证号码类别和地税登记证号码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均可以是只进行转大写处理。归一化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若信息不为空,则直接使用原始信息,若为空,则判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类型对应的信息是否为18位有效号码,若是,则截取其中的9-17位作为归一化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对应的信息。其中证件类型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可以是:按照预先确定的码值标准进行转码,需要说明的是,其他证件类型只在上述各类型证件号码均未提供时才采集,否则置空。
本实施例中,对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每一类信息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可以使归一化处理后的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更加统一,提高了归一化处理的质量,并且提高了归一化处理的严谨性,为后续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提供了保障。
S202,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其中,用户类型可以是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注册类型,例如,可以是自然人用户,也可以是非自然人用户。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其不同的用户类型。相应的,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的方式可以是,基于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根据预先设定的用户类型确定规则来确定;也可以直接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用于表征用户类型的某个目标用户信息来确定,对此不进行限定。
S203,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目标用户集可以是待合并用户中,用于表征同一目标对象的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组成的用户集合。
可选的,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确定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将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都可以包括多个类别信息,获取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所有类别对应的信息,将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例如,可以将自然人类型的用户对应的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设置为归属法人类别、证件类型类别、证件号码类别和姓名类别这四个类别,则将这四个类别的用户信息均相同的待合并的自然人类型的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可以将非自然人类型的用户对应的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设置为归属法人类别和客户名称类别这两个类别,将这两个类别的用户信息均相同的待合并的非自然人类型的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每一类型的待合并用户,可以有不同的用户分组方法,即,不同类型的待合并用户在进行用户分组时,所依据的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不同。
S204,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其中,通用用户信息可以是代表每组目标用户集中所有用户信息的信息。
可选的,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对此不进行限定。一种可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每组目标用户集中的所有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每一类信息均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每一类信息再进行合并,得到该组目标用户集中所有待合并用户的所有目标用户信息,将其作为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可以为:针对每组目标用户集,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其中,用户标识信息可以是用于区分用户的数字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系统中,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都是唯一的。可选的,对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的方式可以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排序规则,将每组目标用户集中的所有待合并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进行排序,例如,可以是从小到大排序,也可以是从大到小排序,对此不进行限定。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排序结果,可以将排序最靠前的(即用户标识信息最小或最大的)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作为该组目标用户集中所有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一组目标用户集中所有待合并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并将排序结果中显示的排序最靠前的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作为该组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可以使用户信息合并的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提高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的合并效果与合并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在对每一个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之前,都会对所有待合并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所有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转化为同一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为后续对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处理时提供基础。并且,针对同一标识方式下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时,合并过程会比对多系统下的原始用户信息直接进行合并更加方便简单,合并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另外,在用户信息合并之前,会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采用不同的分组策略进行分组,更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型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组,提高用户信息的分组质量,针对各类用户分组后得到的各目标用户集,在目标用户集中进行目标用户信息的合并,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的合并质量和效率。进而能够达到提高用户信息合并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时,若待合并用户为自然人用户,可能会存在部分待合并用户需要进行信息调整才可以进行分组的情况,为了使用户信息的合并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包括:
S301,开始。
S302,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若是,则执行S303,若否,则执行S304。
其中,目标用户为需要进行目标用户信息调整的待合并用户。例如,目标用户可以为用户信息中包含多个身份类别信息的待合并用户。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获取其中的某类信息,查看该类信息是否具有多个信息要素,例如,查看是否具有多个归属法人类别信息;若是,则将其作为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中,当待合并用户为自然人时,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某类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为后续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提供了基础。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可以是在不同系统下都进行注册的待合并用户。若待合并用户属于不同系统下的注册用户,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确定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其中,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记录在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若是,则确定待合并用户为目标用户。
其中,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该系统的归属法人的信息,注册系统可以是用户账户的所属单位的系统,即用户在该系统下注册过账户。子系统可以是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其他系统,子系统的用户信息需要承接在注册系统中。示例性地,注册系统可以是一个总公司A的系统,总公司A中可以包括子公司A1和子公司A2,需要说明的是,子公司A1和子公司A2虽然可以处理业务,也具有归属法人,但是其没有线上系统,需要将其用户的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总公司A的系统中。例如,子公司A1和子公司A2的用户信息存储在总公司A的系统中,某用户在子公司A1和子公司A2均注册过账户,在总公司A需要合并到公司B时,统计出来的该用户的用户信息中,归属法人信息为总公司A对应的归属法人,但其实该用户对应的归属法人应该是子公司A1和子公司A2对应的归属法人。此时,将该用户视为目标用户。
可选的,可以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中的某类信息确定该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也可以是对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根据解析结果判断该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将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中包含子系统的用户作为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中,根据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归属信息,可以确定该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若包含,则将该待合并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利用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归属信息判断待合并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方便了确定目标用户的过程,为后续对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调整提供了基础。
S303,若包含,则对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可选的,对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将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用户信息调整模型中,用户信息调整模型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处理,输出调整后的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也可以是根据预先设置的目标用户信息调整策略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调整的策略可以是:根据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用户信息;对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
其中,系统归属信息可以是归属法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归属于哪个子系统。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先确定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根据子系统的数量,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子系统的数量,复制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并将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对应地复制到各子系统下,生成与子系统数量相当的多个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即,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并对各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调整为该子系统对应的归属法人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将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对应地复制多个,将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对应在各子系统下,并将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调整为该子系统对应的归属信息。
S304,若不包含,则将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本实施例中,若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不包含目标用户,则直接将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上述实施例中,当待合并用户为自然人用户时,则判断其中是否包含需要进行用户信息调整的待合并用户(即目标用户),若包含,则对该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之后再进行分组。可以使分组后和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更加完善,为后续合并目标用户信息提供了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给出了当待合并用户为非自然人用户时,如何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的过程的详细介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则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其中,非自然人可以包括法人、个体工商户和团体社会组织等,法人也可以包括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第一关键信息可以是用户信息中某个或某些具有最常用的用于表征用户非自然人用户身份的信息。第一关键信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非自然人用户信息中的归属法人类别信息和客户名称类别信息。初始用户集可以是用于存储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待合并用户的用户集合。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划分初始用户集的方式可以是,获取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的所有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将非自然人用户的用户信息中各类别的信息进行分类,根据预先确定好的第一关键信息,比较各非自然人用户的第一关键信息是否相同,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S402,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将存在相同的第二关键信息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关键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关键信息。第二关键信息可以是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中除第一关键信息之外的其他任一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获取其中所有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判断两两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中,是否还具有其他类别信息相同的情况,若有,则将其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若某一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中,不包含与其他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中对应的该类别信息相同情况,则将其单独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目标用户集的确定方式更加严谨可靠,若在对某两个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进行比较时,存在某一待比较类别信息缺失的情况,可以在该待合并用户的第二关键信息中寻找是否存在其他可以代替该类别信息的其他类别信息。例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类别可以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归一化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类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类别、企业非法人营业执照号码类别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号码类别代替;国税登记证号码类别可以用地税登记证号码类别代替。
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待合并用户为非自然人用户的情况,先将第一关键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初始用户集,再在每一组初始用户集中判断是否具有第二关键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将第二关键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再次划分,划分为目标用户集。使得非自然人用户确定目标用户集的方式更加完整,提高非自然人用户目标用户集的准确性。
另外,在将所有存量待合并用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之后,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系统可以动态合并,则也需要对新增的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还包括:
S501,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则对至少两个新增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用户集。
其中,参考用户集可以是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的信息相同的的新增用户组成的用户集合。
本实施例中,对于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获取新增用户的各类别信息,对比各新增用户的各类别信息,将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的信息相同的新增用户组成一个参考用户集。需要说明的是,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的信息可以是预先指定好的,且与存量待合并用户合并时依据的类别相同。当然,若新增用户中某一用户的各类别用户信息与其他用户的各类别用户信息均不相同,则将该新增用户单独作为一个参考用户集。
S502,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可以是: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判断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中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的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中对应的信息是否均相同,若是,则将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添加至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若否,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是否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若是,则将其他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作为该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若否则将该组参考用户集作为一个新的目标用户集。
具体的,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获取用户信息中的各类别信息,并将各类别信息与与各组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中对应的该类别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待比对的用户信息类别的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将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添加至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若否,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的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B是否可以确定对应的目标用户集,若该新增用户所属的参考用户集中包含已确定目标用户集的某新增用户B,则将该新增用户添加至新增用户B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若该新增用户所属的参考用户集中没有已确定目标用户集的某新增用户B,则将该组参考用户集作为一个新的目标用户集。
S503,将各新增用户添加到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并将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可选的,将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将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更新前该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也可以是针对更新后的目标用户集,再次执行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的操作。进而完成目标用户集的更新。
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将其进行分组,得到参考用户集,并将各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完成新增用户的分组与用户信息合并,可以达到保持用户信息系统的动态合并,提高用户信息合并的效率。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理解本实施例的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用户信息合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
S602,根据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S603,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若是自然人类型,则执行S604,若是非自然人类型,则执行S608。
S604,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则根据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确定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若是,则执行S605,若否,则执行S607。
其中,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记录在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
S605,确定待合并用户为目标用户则根据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
S606,对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S607,将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S608,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S609,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将存在相同的第二关键信息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关键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关键信息。
S610,针对每组目标用户集,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
S611,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S612,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则对至少两个新增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用户集。
S613,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若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均不相同,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是否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若是则执行S614,若否,则执行S615。
S614,将其他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作为该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S615,将该组参考用户集作为一个新的目标用户集,将确定该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S616,将各新增用户添加到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并将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合并方法的用户信息合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用户信息合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用户信息合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1,包括:处理模块10、确定模块11、分组模块12和合并模块13,其中:
处理模块10,用于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第一分组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所述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合并模块13,用于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分组模块12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20和调整单元121。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120,用于若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则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
其中,目标用户为需要进行目标用户信息调整的待合并用户。
调整单元121,用于当待合并用户中包含目标用户时,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120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和第二确定子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确定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
其中,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记录在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注册系统中包含子系统,则确定待合并用户为目标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单元121包括迁移子单元和调整子单元。其中:
迁移子单元,用于根据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对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
调整子单元,用于对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分组模块12包括第一划分单元122和第二划分单元123。其中:
第一划分单元122,用于当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则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第二划分单元123,用于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将存在相同的第二关键信息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关键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关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处理模块10包括策略确定单元100和处理单元101。其中:
策略确定单元100,用于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
处理单元101,用于根据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合并模块13包括排序单元130和第二确定单元131。其中:
排序单元130,用于针对每组目标用户集,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
第二确定单元131,用于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如图7所示的用户信息合并装置1还包括第二分组模块14、第二确定模块15和调整模块16。其中:
第二分组模块14,用于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则对至少两个新增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用户集。
第二确定模块15,用于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调整模块16,用于将各新增用户添加到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并将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确定模块15包括判断单元150和第三确定单元151。其中:
判断单元150,用于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若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均不相同,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是否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
第三确定单元151,用于若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则将其他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作为该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上述用户信息合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用户信息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目标用户信息,对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别信息、原始用户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用户信息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所述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所述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包括:
若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自然人,则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其中,所述目标用户为需要进行目标用户信息调整的待合并用户;
若包含,则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目标用户信息相同的待合并用户作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合并用户属于不同系统下的注册用户,则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中是否包含目标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对应的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确定所述注册系统中是否包含子系统;其中,所述注册系统的系统归属信息记录在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
若是,则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为目标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注册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的数量,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迁移,得到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
对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系统归属信息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所述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包括:
若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非自然人,则将第一关键信息完全相同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初始用户集;
针对每一组初始用户集,将存在相同的第二关键信息的待合并用户划分为一组目标用户集;
其中,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关键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关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包括:
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
根据每一类别对应的归一化策略,对对应类别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包括:
针对每组目标用户集,根据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信息,对该组目标用户集中的待合并用户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则对所述至少两个新增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参考用户集;
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将所述各新增用户添加到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中,并将所述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调整为所属目标用户集的通用用户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一参考用户集中各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各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包括:
针对每一参考用户集中的每一新增用户,若该新增用户的用户信息与各组目标用户集对应的通用用户信息均不相同,则判断该新增用户所属参考用户集中的其他新增用户是否已确定对的目标用户集;
若是,则将所述其他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作为该新增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集。
10.一种用户信息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合并用户的原始用户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
分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合并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所述待合并用户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组目标用户集;
合并模块,用于对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进行合并,得到每组目标用户集中待合并用户的通用用户信息。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588147.8A 2022-12-12 2022-12-12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5905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147.8A CN115905957A (zh) 2022-12-12 2022-12-12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8147.8A CN115905957A (zh) 2022-12-12 2022-12-12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5957A true CN11590595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8147.8A Pending CN115905957A (zh) 2022-12-12 2022-12-12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59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5809B (zh)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3198090A (zh) 用于优化虚拟桌面环境中的存储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70173A (zh) 用户管理系统、相关身份信息创建方法和请求校验方法
CN109299892A (zh) 一种物流渠道的推荐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2948274A (zh) 测试用例评分模型训练方法和测试用例选择方法
CN114187449A (zh) 车辆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73130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035980A (zh) 资源借调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50043A (zh) 业务数据的推送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5905957A (zh) 用户信息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759742A (zh) 企业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65641A (zh) 多分类梯度提升树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81551A (zh) 基于证据融合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421717B (zh) 账号授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US1203264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user data
CN117112206B (zh) 交易资源隔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79895B (zh) 协议准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93352A (zh)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23435A (zh) 资源借调审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7408695A (zh) 信息报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35651A (zh)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861398A (zh) 认证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08352A (zh) 凭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9062A (zh) 基础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34345A (zh) 数据脱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