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4579A -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4579A
CN115874579A CN202211620153.7A CN202211620153A CN115874579A CN 115874579 A CN115874579 A CN 115874579A CN 202211620153 A CN202211620153 A CN 202211620153A CN 115874579 A CN115874579 A CN 115874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ersion
river
flow guide
main frame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01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4579B (zh
Inventor
蔡运忠
梁爱萍
董良泼
王少生
张健奇
叶明�
徐健峰
李鑫
张程浩
张逸群
贺路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uqian City Sucheng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uqian City Sucheng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uqian City Sucheng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01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4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4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4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导流河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直线段导流结构包括拼接而成的主框架和可拆卸设置在主框架上的导流气囊,主框架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弯曲段导流结构包括能够改变弯曲角度的导流通道,以及固定设置于导流通道两端的第二连接单元;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沙土区域导流河施工经济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流河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河道上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需要在河道内修建临时性围护结构即围堰,为永久性水利设施提供干作业施工环境。此时需要对河道内的流水进行导流,使得上游的河水绕过水利设施的施工场地流向下游。
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分期围堰导流和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两类。其中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的方式又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
对于地势平缓且水流量不大的河流,通常采用施工难度较低的明渠导流法进行导流。
明渠导流是指在河边滩地和缓坡中开挖明渠,然后修筑拦河围堰,使河水通过明渠下泄,开挖形成的明渠即为导流河。
在沙土地带进行导流河开挖,由于土质松散致使开挖形成的河床和河岸强度不稳,若直接将河水排入导流河内,河岸容易在河水的冲刷下发生垮塌,从而对导流河两侧的设施或农田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通常在沙土地带进行导流河施工时,会在导流河两侧向地底打入拉森钢板桩,并在河岸上进行护坡施工,例如施工膜袋砼,如此施工导流河的成本会增加,工期也会延长,使得导流河施工的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沙土区域导流河施工的经济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河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河结构,包括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
所述直线段导流结构包括拼接而成的主框架和可拆卸设置在主框架上的导流气囊,所述主框架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
所述弯曲段导流结构包括能够改变弯曲角度的导流通道,以及固定设置于导流通道两端的第二连接单元;
所述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实现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河通过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连接形成导流河结构,使得导流的河水能够从导流河结构内的导流气囊上流过,而不直接冲刷导流河基坑侧壁,降低了导流河基坑侧壁垮塌的风险;且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实现可拆卸连接,当该施工项目施工完成后,能够将导流河结构的各部分拆开回收,从而实现导流河机构的多次利用,提高导流河结构的经济性;设置导流河结构能够取消拉森钢板桩和护坡施工,仅需通过拼装导流河结构即可实现导流河的设置,施工简单方便,且施工工期短,能够提高导流河施工的经济效益。
可选的,所述主框架包括多根轴线与河道长度方向平行的主杆以及多个沿河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框架单元;
所述主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段,相邻两根主杆之间的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正反丝套筒;
所述框架单元包括轴线与河道长度垂直的横杆以及与所述主杆固定连接的斜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两根主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框架结构通过主杆、横杆、斜杆以及正反丝套筒拼接而成,使得主框架结构能够拆分成多个单个构件,便于主框架结构的运输搬运,且能够多次回收利用。
可选的,所述横杆与所述主杆之间设置有锁定件,所述横杆两端通过锁定件分别与两根主杆固定连接;
所述主杆外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盘,所述斜杆靠近横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斜杆端头固定连接用于套设在所述主杆外,且所述连接环内环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卡盘插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件实现横杆与两根主杆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卡盘和连接环实现主杆和斜杆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横杆、主杆和斜杆成为一个整体框架,稳定性更好;且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供卡盘插接的卡槽,通过该结构实现斜杆的角度调节和自锁,使得主框架结构能够适配不同坡度的基坑侧壁。
可选的,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杆安装至主杆上时,先将第二连接环一端与第一连接环解除锁定,并转动第二连接环,将主杆上卡盘设置到连接环内后,锁定第二连接环至第一连接环上,从而实现斜杆和主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安装简单,便于操作。
可选的,所述导流气囊一端端头设置有固定部,另一端端头设置有搭接部,相邻两个导流气囊之间通过固定部和搭接部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施工环境设计的直线段导流河道长度不一样,使用多个导流气囊拼接,能够使得导流河结构适用于更多的施工场景,通过设置搭接部和固定部,实现两个导流气囊之间的首尾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流气囊包括基础部和扩张部,所述扩张部设置于导流气囊倾斜面的顶端,且所述扩张部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基础部材料的弹性模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流河内的水并非匀速流动,遇到汛期或者是暴雨,导流河内的河水将会更加湍急,因此导流气囊侧壁所受的挤压力也会增大,设置弹性模量小于导流气囊基础部材料的扩张部,使得当导流气囊的侧壁挤压力增大时,挤压部能够产生更大的弹性形变,以减少导流气囊内的压强,从而减少导流气囊在挤压力增大时导流气囊侧壁出现裂纹的可能性发生;当水流恢复正常后,在挤压部的弹性恢复力下,挤压部的弹性形变恢复,且整个导流气囊内的气压恢复正常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上游的第一连接槽和设置在主框架下游的第一连接盘;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导流通道上游的第二连接槽和设置在导流通道下游的第二连接盘;
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上固定设置有卡沿,所述卡沿能够卡接至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实现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的连接,且在直线段导流结构的上游设置第一连接槽,下游设置第一连接盘,在弯曲段导流结构的上游设置第二连接槽,下游设置第二连接盘,使得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的卡沿均能够卡接至凹槽内;由于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当直线段导流结构和弯曲段导流结构的连接处的上游为连接盘结构,下游为连接槽结构,能够降低河水从连接处渗流至基坑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导流通道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导流通道侧壁多段弯折形成褶皱状;所述导流通道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缓冲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通道通过橡胶制成,且在导流通道呈褶皱状,一方面使得导流通道具有弹性,另外褶皱状的导流通道能够弯曲,使得弯曲段导流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弯曲半径的导流河结构,适用性更广;
在导流通道内设置缓冲片,当水流冲击导流河道的弯曲部位时,缓冲片能够对水流的冲击产生缓冲,并对水流的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降低水流直接冲刷导流通道侧壁的可能性,降低导流通道的损坏,使得导流通道的使用寿命更长。
可选的,所述导流气囊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平行的固定杆;
所述主框架还包括多根导槽,所述导槽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斜杆上,且导槽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杆,多根所述固定杆能够同时滑移在多根导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导流气囊时,仅需将固定杆和导槽对齐,并将固定杆滑移至导槽内,即可实现导流气囊与主框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且导流气囊与主框架结构连接稳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河施工方法,使用如上述的导流河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河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导流河河道基坑开挖;
S2.基坑两侧开挖排水沟;
S3.吊装第一连接槽,并拼装主框架;
S4.在导流气囊预定安装位置的接缝处开挖排水沟,且将排水沟与基坑两侧排水沟连通;
S5.安装导流气囊、吊装弯曲段导流结构至设计位置并吊装第一连接盘;
S6.导流气囊充气;
S7.导流河结构两端端口的封闭处理;
S8.挖通导流河和河道;
S9.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并封闭导流河结构,使得河水从河道内流过;
S10.排空导流气囊内的气体;
S11.将第一连接盘和弯曲段导流结构吊离导流河基坑并回收;
S12.拆除并回收导流气囊、后拆除主框架并回收各组成构件;
S13.回填导流河基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开挖的导流河基坑内搭设导流河结构,节省了在基坑两侧施工拉森钢板桩的工序以及在基坑侧壁上的护坡施工,节省了导流河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另外利用本申请导流河施工方法,当整个项目施工完成后,可以将整个导流河结构拆除回收,并将土方回填至导流河基坑内,恢复土地原状;相较于在导流河内施工钢板桩和膜袋砼等拆除较为繁琐的且昂贵的措施而言,本申请施工方法更加经济,且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在导流河基坑两侧开挖排水沟能够将基坑内上涌的地下水排出基坑,为施工人员提供干作业施工环境,且减少地下水对导流河机构的上浮力;并在导流气囊的拼接处开挖排水沟,使得从导流气囊拼接处渗流至基坑内的河水能够沿着排水沟排除;
在导流河两端进行封闭处理,使得河道内的水只能从导流河结构内部通过,而不会流动至导流河基坑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沙土地区施工导流河,由于地基土质的问题,当河水长期冲刷导流河的河床或河岸时,容易造成河岸垮塌,因此设置本申请导流河结构,减少了河水对河岸或河床的冲刷,使得周边的边坡更加稳定;
2.本申请导流河结构均为可拆卸可拼装结构,能够多次循环利用且搭接拆卸方便,相较于在导流河两侧施工钢板桩并在河岸进行护坡施工,更加经济,且大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
3.通过设置导流气囊使得河水对基坑侧壁的冲刷不是集中于一个小范围区域冲刷,通过导流气囊使得水流的局部冲击力转换为垂直于导流气囊平面的对基坑侧壁的均匀挤压力,且形成的挤压力有助于对抗基坑的土方侧压力,使得整个导流结构受力平衡;
4.在导流通道内设置缓冲片,降低了水流在弯曲处对导流通道甚至是基坑侧壁的冲击力,不易造成基坑侧壁的土方垮塌,也降低了对导流通道侧壁的损伤,使得导流通达的使用寿命更长;
5.为保证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场地的干作业施工环境,通常在设计导流河时会尽可能延长导流河的路线,使得导流河离永久性水利设施的施工场地较远,从而减少导流河内的水渗入地下并流至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基坑内的可能性,通过本申请的导流河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导流河对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场地的影响,使得设计人员设计的导流河路径时,能够减少导流河流通的路径长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费用,而且能够减少对周边土地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河结构施工效果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主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环和卡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导流气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导槽固定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导流河结构铺设完成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主杆和第一连接槽连接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直线段导流结构;2、主框架;21、主杆;211、螺纹段;212、卡盘;213、凸块;22、框架单元;221、横杆;2211、限位片;222、斜杆;223、连接环;2231、卡槽;2232、第一连接环;2233、第二连接环;23、导槽;231、固定孔;3、导流气囊;31、密封卡槽;32、橡胶片;33、基础部;34、扩张部;35、固定杆;41、第一连接槽;411、凹槽;412、第一锁定孔;413、第二锁定孔;414、让位槽;42、第一连接盘;421、卡沿;5、弯曲段导流结构;6、导流通道;61、缓冲片;71、第二连接槽;72、第二连接盘;8、正反丝套筒;9、锁定件;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原先的河道上修建永久性水利工程,需对河水进行引流改道,因此需修建导流河。在划定的导流河施工区域进行基坑开挖,先进行导流河中部的土方开挖,逐渐向导流河的两端口开挖,直至将导流河与河道挖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参照图1,导流河结构包括直线段导流结构1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三段直线段导流结构1之间通过两段弯曲段导流结构5连接形成连通的导流河。
参照图1和图2,直线段导流结构1包括铺设在基坑底的主框架2,主框架2包括沿直线段河道路径铺设的两排主干线,两排主干线平行铺设,每排主干线包括多根首尾相接的主杆21,主杆21具体可以是外径48mm,壁厚3.5mm的脚手架钢管。主杆21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段211,相邻两根主杆21之间设置有正反丝套筒8,相邻两根主杆21通过正反丝套筒8连接固定。
参照图2,主框架2还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在主干线上的框架单元22,多个框架单元22沿主干线长度方向设置。框架单元22包括一根横杆221和两根斜杆222,横杆221轴线方向与主杆21轴线方向垂直,且横杆221两端与主杆21之间设置有锁定件9,横杆221两端分别通过锁定件9实现与两根主杆21的可拆卸连接,锁定件9具体可以是施工扣件式脚手架时所采用的直角扣件。
参照图3,主杆21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卡盘212,卡盘212具体为由Q345钢制成的齿轮盘,斜杆222一端端头固定设置有连接环223,连接环223为Q345钢制成的圆环型钢盘,连接环223的内环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供卡盘212上的齿头卡接的卡槽2231。
参照图3,连接环223包括第一连接环2232和第二连接环2233,第一连接环2232的中间位置与斜杆222一端端头焊接固定,第二连接环223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环2232的一端端头转动连接,具体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销轴连接,第二连接环2233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环223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栓和螺帽实现。
参照图2和图3,进行斜杆222安装时,施工者可以根据导流河河道边坡开挖的坡度,调整斜杆222的安装角度,将第二连接环2233打开后,将连接环223套设于卡盘212上,通过相互啮合的卡盘212和卡槽2231锁定斜杆222的转动角度,并利用螺栓螺帽将第二连接环2233和第一连接环2232锁定,从而实现斜杆222与主杆21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4,直线段导流结构1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主框架2上的多个导流气囊3,导流气囊3由丁基橡胶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防水且耐磨不易破损。导流气囊3包括基础部33和扩张部34,扩张部34设置在导流气囊3的顶部,附图中虚线以上部分位扩张部34,其余部分为基础部33。扩张部34采用弹性模量小的橡胶材料制成,使得扩张部34的导流气囊3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且扩张部34和基础部33的导流气囊3一体制作成型。当导流河内的局部区域水压力过大,挤压基础部33的导流气囊3,使导流气囊3基础部33局部区域受到的挤压力增大,基础部33内的气体能够向扩张部34扩散,通过扩张部34的弹性形变,降低导流气囊3内的气压,降低因为水流冲击致使导流气囊3内局部区域气压过大,导流气囊3炸裂的可能性。当水流趋于平缓后,在扩张部34橡胶材料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得扩张部34内的气体回流至基础部33,且扩张部34恢复自然状态。
参照图4和图5,所有横杆221和斜杆222的正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两块平行的限位片2211,在主框架2搭设完成后,在斜杆222和横杆221上的两个限位片2211之间安装导槽23,导槽23具体为燕尾槽,在导槽23、斜杆222以及横杆22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231,导槽23和斜杆222、导槽23和横杆221均通过穿设在固定孔231内的螺栓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栓上的螺帽实现固定连接。导槽23的轴线方向与河道直线段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个导流气囊3上均固定设置有三根固定杆35,三个固定杆35的设置位置和三个导槽23的位置对应,三根固定杆35具体为能够和导槽23配合使用的梯形导轨。安装导流气囊3时,将导流气囊3上的三根固定杆35同时插至三个导槽23内,滑动导流气囊3使得导流气囊3铺设于主框架2上。
参照图4,导流气囊3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和搭接部,固定部具体为固定在导流气囊3远离固定杆35一侧面的密封卡槽31,密封卡槽31的长度方向与横杆2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密封卡槽31设置在导流气囊3的一端端头;搭接部具体为与导流气囊3一体制作成型的橡胶片32,橡胶片32一端与导流气囊3远离固定部的端头固定连接,橡胶片32的自由端能够搭接在相邻导流气囊3的固定部上。橡胶片32与导流气囊3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密封条能够卡接至相邻导流气囊3的密封卡槽31内。为提高两个相邻导流气囊3搭接处的防水性能,在搭接部和固定部之间还涂设有胶粘剂,胶粘剂具体可以是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导流气囊3的铺设顺序为上游导流气囊3的搭接部铺设于下游导流气囊3的固定部上。
参照图6,直线段导流结构1施工完成后,进行弯曲段导流结构5施工,弯曲段导流结构5包括由橡胶制成的导流通道6,导流通道6的横截面形式与直线段导流结构1的横截面形式一致,导流通道6的侧壁沿导流通道6的延伸方向多段弯折形成褶皱状,通过设置褶皱状导流通道6使得弯曲段导流结构5能够根据设计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折,从而使得导流通道6能够适用的河道弯曲范围更大,适用性更好。
参照图6和图7,导流通道6弯曲区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缓冲片61,缓冲片61固定连接在导流通道6内部的褶皱突起上,且缓冲片61为长条形橡胶条。当水流冲向导流通道6的弯曲区时,缓冲片61能够对水流的冲劲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能对水流起到导流的作用的,能够减少水流对导流通道6内壁的冲击,从而减少对导流通道6的磨损,延长导流通道6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7和图8,主框架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导流通道6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框架2上游的第一连接槽41和设置在主框架2下游的第一连接盘42,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导流通道6上游的第二连接槽71和设置在导流通道6下游的第二连接盘72。第一连接槽41、第一连接盘42、第二连接槽71和第二连接盘72均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U型槽。第一连接盘42和第二连接盘72的U型槽外环侧壁上一体浇筑成型有卡沿421;第一连接槽41和第二连接槽71的U型槽内环侧壁上开设有供卡沿421插接的凹槽411。
参照图6和图7,第二连接槽71和第二连接盘72均与导流通道6固定连接,导流通道6的两端浇筑至第二连接槽71或第二连接盘72内。
参照图9和图10,第一连接盘42和第一连接槽41为独立结构,且第一连接盘42和第一连接槽41靠近主框架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锁定孔,两根主杆21均插接至锁定孔内。斜杆222与第一连接盘42或第一连接槽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具体为圆形钢管,连接杆10一端与斜杆222通过直角扣件连接固定,另一端插接至锁定孔内。
参照图9和图10,与第一连接单元连接的主杆21或连接杆10端头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213,锁定孔包括同轴开设在U型槽侧壁上的第一锁定孔412和第二锁定孔413,第一锁定孔412与外界连通,第二锁定孔413与第一锁定孔412连通,且第二锁定孔413直径大于第一锁定孔412。第一锁定孔412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供凸块213插入的让位槽414,让位槽414与第二锁定孔413连通。在进行主杆21与U型槽连接时,先将凸块213与让位槽414对齐,使凸块213从让位槽414滑移至第二锁定孔413内,旋扭主杆21,使得凸块213与第二锁定孔413的侧壁相抵,从而实现主杆21与U型槽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7和图8,与第一连接单元相邻的导流气囊3的两端均设置有搭接部,处于上游的导流气囊3靠近第一连接单元的搭接部铺设至凹槽411内;处于下游的导流气囊3靠近第一连接单元的搭接部绕过U型槽并铺设至凹槽411内。
参照图7和图8,在进行导流河结构施工时,首先将直线段导流结构1的第一连接槽41定位吊装固定,再进行主杆21的搭设安装,随后将主框架2搭设完成。在主框架2上铺设导流气囊3,并将导流气囊3靠近第一连接槽41的搭接部铺设至第一连接槽41的凹槽411内,施工完成后吊装两段弯曲段导流结构5,将弯曲段导流结构5的第二连接盘72的卡沿421卡接至直线段导流结构1的第一连接槽41的凹槽411内,此时导流气囊3的搭接部固定在卡沿421和凹槽411之间,使得直线段导流结构1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的接缝处不易渗水。施工完成后,吊装直线段导流结构1的第一连接盘42,并将第一连接盘42的卡沿421卡接至第二连接槽71的凹槽411内,在将第一连接盘42吊装至第二连接槽71的正上方时,将导流气囊3一端的搭接部环绕过第一连接盘42,使得搭接部的端头处于第一连接盘42的正下方,再将第一连接盘42放下至第二连接槽71上,此时到导流气囊3的搭接部环绕过第一连接盘42后固定至第一连接盘42和第二连接槽71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流河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导流河基坑内吊装三段直线段导流结构1的第一连接槽41至设计位置,再从三个第一连接槽41处开始搭设三段主框架2,主框架2搭设完成后,可以在斜杆222与基坑侧壁之间设置抛撑,以增强主框架2结构的稳定性。三段主框架2搭设完成后进行导流气囊3的安装,将导流气囊3固定至主框架2后,进行相邻两个导流气囊3之间的连接施工,使得相邻两个导流气囊3之间通过固定部和搭接部稳固连接。导流气囊3安装完成后进行弯曲段导流结构5的吊装,将带有第二连接单元的两个弯曲段导流结构5吊装至设计位置后,将两个第一连接盘42吊装至直线段导流结构1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之间的连接处,完成导流河结构的拼装。拼装完成后,向导流气囊3内充气,以实现导流河结构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使用上述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导流河河道基坑开挖,且从导流河中部向导流河两端侧开挖;
S2.在基坑两侧开挖排水沟,将基坑内的地下水排出;
S3.利用吊装机械将第一连接槽41吊装至设计位置,在直线段基坑坑底拼装主框架2结构;
S4.在多个导流气囊3预定安装位置的接缝处开挖排水沟,且将导流气囊3接缝处的排水沟与基坑两侧的排水沟连通;
S5.将导流气囊3固定连接至主框架2上,并将多段导流气囊3搭接固定,吊装弯曲段导流结构5至设计位置,并在吊装过程中将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一连接单元卡接固定,吊装第一连接盘(42);
S6.向导流气囊3内充气;
S7. 对导流河结构两端端口进行封闭处理,在导流河基坑侧壁和导流河结构之间砌筑混凝土墙或施工止水围堰,使得河道内的河水仅能流入导流河结构内,而不能流入导流河的基坑内;
S8.挖通导流河结构和河道,使得河道的水从导流河结构内留至下游区域;
S9.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并封闭导流河结构,使得河水从河道内流过;
S10.排空导流气囊3内的气体;
S11.将第一连接盘42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吊离导流河基坑并回收;
S12.拆除并回收导流气囊3、拆除主框架2并回收各组成构件;
S13.回填导流河基坑。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段导流结构(1)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
所述直线段导流结构(1)包括拼接而成的主框架(2)和可拆卸设置在主框架(2)上的导流气囊(3),所述主框架(2)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
所述弯曲段导流结构(5)包括能够改变弯曲角度的导流通道(6),以及固定设置于导流通道(6)两端的第二连接单元;
所述直线段导流结构(1)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2)包括多根轴线与河道长度方向平行的主杆(21)以及多个沿河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框架单元(22);
所述主杆(21)两端设置有螺纹段(211),相邻两根主杆(21)之间的螺纹段(211)上螺纹连接有正反丝套筒(8);
所述框架单元(22)包括轴线与河道长度垂直的横杆(221)以及与所述主杆(21)固定连接的斜杆(222),所述横杆(221)两端分别与两根主杆(2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21)与所述主杆(21)之间设置有锁定件(9),所述横杆(221)两端通过锁定件(9)分别与两根主杆(21)固定连接;
所述主杆(21)外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卡盘(212),所述斜杆(222)靠近横杆(22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环(223),所述连接环(223)与所述斜杆(222)端头固定连接用于套设在所述主杆(21)外,且所述连接环(223)内环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卡盘(212)插接的卡槽(2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23)包括第一连接环(2232)和第二连接环(2233),所述第二连接环(223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2232)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环(223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223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气囊(3)一端端头设置有固定部,另一端端头设置有搭接部,相邻两个导流气囊(3)之间通过固定部和搭接部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气囊(3)包括基础部(33)和扩张部(34),所述扩张部(34)设置于导流气囊(3)倾斜面的顶端,且所述扩张部(34)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基础部(33)材料的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框架(2)一端的第一连接槽(41)和设置在主框架(2)另一端的第一连接盘(42);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导流通道(6)一端的第二连接槽(71)和设置在导流通道(6)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盘(72);
所述第一连接槽(41)和第二连接槽(71)侧壁上开设有凹槽(411),所述第一连接盘(42)和第二连接盘(72)上固定设置有卡沿(421),所述卡沿(421)能够卡接至所述凹槽(4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6)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导流通道(6)侧壁多段弯折形成褶皱状;所述导流通道(6)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缓冲片(6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气囊(3)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平行的固定杆(35);
所述主框架(2)还包括多根导槽(23),所述导槽(2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斜杆(222)上,且导槽(23)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杆(21),多根所述固定杆(35)能够同时滑移在多根导槽(23)内。
10.一种导流河施工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导流河河道基坑开挖;
S2.基坑两侧开挖排水沟;
S3.吊装第一连接槽(41),并拼装主框架(2);
S4.在导流气囊(3)预定安装位置的接缝处开挖排水沟,且将排水沟与基坑两侧排水沟连通;
S5. 安装导流气囊(3)、吊装弯曲段导流结构(5)至设计位置后吊装第一连接盘(42);
S6.导流气囊(3)充气;
S7.导流河结构两端端口的封闭处理;
S8.挖通导流河和河道;
S9.永久性水利设施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并封闭导流河结构,使得河水从河道内流过;
S10.排空导流气囊(3)内的气体;
S11.将第一连接盘(42)和弯曲段导流结构(5)吊离导流河基坑并回收;
S12.拆除并回收导流气囊(3)、后拆除主框架(2)并回收各组成构件;
S13.回填导流河基坑。
CN202211620153.7A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874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0153.7A CN11587457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0153.7A CN11587457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579A true CN115874579A (zh) 2023-03-31
CN115874579B CN115874579B (zh) 2023-09-26

Family

ID=8575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0153.7A Active CN11587457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45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4863A (ja) * 1994-11-15 1996-05-28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停滞水の拡散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174885Y1 (ko) * 1999-09-30 2000-03-15 전안수 신축조절용 수로관
CN211773375U (zh) * 2019-12-29 2020-10-27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生态导流渠
CN212801428U (zh) * 2020-05-31 2021-03-26 朴善姬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CN212896163U (zh) * 2020-08-17 2021-04-06 张可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堤坝防护装置
CN213867654U (zh) * 2020-11-25 2021-08-03 欣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4863A (ja) * 1994-11-15 1996-05-28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停滞水の拡散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174885Y1 (ko) * 1999-09-30 2000-03-15 전안수 신축조절용 수로관
CN211773375U (zh) * 2019-12-29 2020-10-27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生态导流渠
CN212801428U (zh) * 2020-05-31 2021-03-26 朴善姬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CN212896163U (zh) * 2020-08-17 2021-04-06 张可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堤坝防护装置
CN213867654U (zh) * 2020-11-25 2021-08-03 欣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579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9640A (zh) 一种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698878B1 (ko) 강관 버팀보의 와이형 연결구조
CN112523233B (zh) 通水式拦河围堰施工方法
CN108589543B (zh) 适于岩层地质的筑岛钢板桩围堰式钻孔桩平台的施工方法
CN115874579A (zh) 一种导流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17959B (zh) 一种临近江河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1779022A (zh) 防沉降和倾斜的软土地基中地下综合管廊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3253644A (ja) 護岸構造
CN114657949A (zh) 一种泄洪渠导流的施工方法
KR100476839B1 (ko) 콘크리트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JP7250302B2 (ja) 橋の構築方法およびユニット構造物
CN112900364B (zh) 导流洞出口对岸道路边坡的防冲刷抗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227536B1 (ko) 벨 타입 강각(鋼殼) 케이슨 공법
CN116752623B (zh) 一种新旧污水井不停水接驳施工方法
JP2777540B2 (ja) トンネルの連結工法およびトンネル連結用セグメント
CN218405316U (zh) 一种土石坝除险加固防渗处理结构
CN216515403U (zh) 一种防洪排涝河道护坡用的生态卡接体
KR200340987Y1 (ko) 어도가 형성되고 심층수 배출이 용이한 공압식 가동보
CN220284709U (zh) 一种新型便于固定在河道边坡的护根丁坝
CN219908982U (zh) 一种钢板桩连接结构
KR100272838B1 (ko) 변화단면 지중연속벽 축조 공법
US6837655B2 (en) Submersible canal bypass
JP2777539B2 (ja) トンネルの連結工法およびトンネル連結用セグメント
CN115369806A (zh) 综合管廊跨河道施工排水方法
CN116255162A (zh) 一种陡崖条件下连拱隧道的反向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