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8179B -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8179B
CN115858179B CN202310140954.1A CN202310140954A CN115858179B CN 115858179 B CN115858179 B CN 115858179B CN 202310140954 A CN202310140954 A CN 202310140954A CN 115858179 B CN115858179 B CN 115858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units
computing unit
uni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0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8179A (zh
Inventor
唐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09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8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8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8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8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8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根据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将功能需求发送给计算单元组合,以使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并得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接收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执行结果,并将执行结果发送给用户终端。通过本文实施例,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自动发现并组网,协同处理高算力要求的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XR单体设备的硬件能力低,很难进行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XR产品方案中的诸多功能对算力要求很高,比如图像处理,AI计算等,这些技术指标通常会超越单体XR设备的硬件能力,因此在面对高算力要求的业务(例如3D视频渲染等)时,现有技术只能通过提高单体XR设备的硬件能力或远端服务器的硬件能力,但这种方法极大地增加了XR设备的成本。
现在亟需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从而解决现有XR单体设备的硬件能力低,很难进行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针对算力要求大、计算单元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格式多的XR云业务的特点,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可扩展性更强的边缘云计算方法,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自动发现并组网,协同处理高算力要求的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XR单体设备的硬件能力低,很难进行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执行所述业务需求所需的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多个目标计算类型按照执行顺序排列;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和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初始计算单元,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与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
将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发送给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使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并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需求包括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
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
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
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
将多个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
进一步地,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
将排列后的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作为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目标计算单元分别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重复执行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得到所述目标计算单元的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不存在计算单元。
进一步地,构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的步骤包括,
任意两个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之间交互计算能力信息;
交互所述计算能力信息的两个计算单元之间根据所述计算能力信息协商是否建立联合计算关系;
将建立联合计算关系的计算单元添加到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其中,上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入。
另一方面,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装置,包括,
业务需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计算单元组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功能需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执行结果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另一方面,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
最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利用本文实施例,根据业务需求中的服务需求从多个计算单元中选择出计算能力信息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的计算单元,作为计算单元组合,计算单元组合中的每一个计算单元都对应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然后将业务需求中的功能需求发送给计算单元组合,计算单元组合中的计算单元执行与自己的计算类型相对应的功能,得到执行结果,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执行与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中的一个项目,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自动发现并组网,协同处理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相比于现有的XR单体设备自己执行业务需求的方法,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中的服务需求,提高业务需求的执行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XR单体设备的硬件能力低,很难进行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的实施系统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中根据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的过程;
图4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中按照执行顺序对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计算单元组合的过程;
图5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中构建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的步骤;
图6所示为本文实施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XR终端;
102、XR服务器;
601、业务需求接收单元;
602、计算单元组合确定单元;
603、功能需求发送单元;
604、执行结果转发单元;
702、计算机设备;
704、处理设备;
706、存储资源;
708、驱动机构;
710、输入/输出模块;
712、输入设备;
714、输出设备;
716、呈现设备;
718、图形用户接口;
720、网络接口;
722、通信链路;
7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的实施系统示意图,可以包括:多个XR终端101以及XR服务器102,XR终端101和XR服务器102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L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简称为WAN)、因特网或其组合,并连接至网站、用户设备(例如计算设备)和后端系统。任意一个XR终端都可以作为用户终端,处理用户的业务。XR终端101和XR服务器102中均嵌入了多个不同计算类型的计算单元,例如AI计算单元、渲染单元、编码单元、解码单元、合流单元等,多个XR终端101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确定对端XR终端101中的计算单元的算力。可选地,XR处理器102可以是云计算系统的节点(图中未显示),或者每个XR处理器102可以是单独的云计算系统,包括由网络互连并作为分布式处理系统工作的多台计算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仅仅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多个终端101,本说明书不做限制。
现有技术中在一个XR终端处理用户的业务时,该XR终端将业务发送给XR服务器102,由XR服务器102和该XR终端共同处理XR业务,但由于单体XR终端101的算力不强,在面对计算量较大的业务时,可能导致算力耗尽,不能正常完成用户的业务。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针对算力要求大、计算单元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格式多的XR云业务的特点,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可扩展性更强的边缘云计算方法,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自动发现并组网,协同处理高算力要求的业务。图2所示为本文实施例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图中描述了多个计算单元根据业务需求自动发现组网,对业务需求进行处理的过程,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的如图2所示,可以由XR处理器102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步骤202: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步骤203: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步骤204: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通过本文实施例的方法,根据业务需求中的服务需求从多个计算单元中选择出计算能力信息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的计算单元,作为计算单元组合,计算单元组合中的每一个计算单元都对应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然后将业务需求中的功能需求发送给计算单元组合,计算单元组合中的计算单元执行与自己的计算类型相对应的功能,得到执行结果,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执行与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中的一个项目,实现了多个计算单元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自动发现并组网,协同处理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相比于现有的XR单体设备自己执行业务需求的方法,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中的服务需求,提高业务需求的执行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XR单体设备的硬件能力低,很难进行高算力要求的业务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和服务器中均可以部署多个不同计算类型的计算单元,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每个用户终端都可以为用户提供XR业务,也就是说,用户终端在处理自己用户的XR业务的同时,也可以处理其他用户终端的XR业务,服务器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XR终端的XR业务。每个XR业务的计算量都不同,可能某个用户终端自己的XR业务不需要太多的计算量,即这个用户终端在处理自己的XR业务时,部分计算单元可能仍有剩余的算力,因此某个用户终端自己的XR业务需要的计算量较大时,即这个用户终端在处理自己的XR业务时,全部计算单元的算力都已耗尽,但仍不能满足该XR业务的计算量要求,因此就可以借用其他XR终端的计算单元剩余的计算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需求可以是渲染3D视频等XR业务需求,功能需求表示完这个业务需求需要哪些步骤,每个步骤由一个计算单元执行,服务需求表示每个步骤的计算量要求、延时要求等,因此在借用其他XR终端的计算单元剩余的计算量时,需要根据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也就是确定哪些计算单元共同完成业务需求。
在确定好计算单元组合后,将功能需求发送给计算单元组合,以使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功能需求,得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最后再将执行结果发送给发起业务需求的用户终端即可,从而实现了根据业务需求自动发现组网计算单元组合,充分地利用多个业务终端的计算单元的计算量。
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执行所述业务需求所需的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多个目标计算类型按照执行顺序排列;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和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初始计算单元,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与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
将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发送给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使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并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在本文实施例中,目标计算类型也就是完成业务需求所要顺序执行的步骤,例如渲染、编码、解码等,每个目标计算类型都能匹配到一个对应的计算单元,例如渲染单元、编码单元、解码单元等。
在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时,可以先根据服务需求和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初始计算单元,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与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满足服务需求中该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算力要求。然后将服务需求以及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发送给初始计算单元,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
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需求包括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
如图3所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
步骤301: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
步骤302: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
步骤303:将多个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
进一步地,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步骤401: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
步骤402:将排列后的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作为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初始计算单元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可以理解为,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计算单元的顺序也就是执行多个业务需求的通用顺序,例如执行业务需求需要先执行A步骤,再执行B步骤,再执行C步骤,最后执行步骤D,那么A步骤的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单元A1、A2和A3,B步骤的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单元B1和B2,C步骤的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单元C1、C2和C3以及D步骤的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单元D1和D2就都可以记录在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若初始计算单元是计算单元B1,那么初始计算单元B1的上游计算单元可以是A1、A2和A3,下游计算单元是C1、C2、C3、D1和D2,其中计算单元A1、A2和A3和初始计算单元B1是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C1、C2、C3和初始计算单元B1是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D1和D2和初始计算单元B1是间接关联的。但无论是直接相关联还是间接相关联,都可以存储在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
然后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从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选择出上下游计算单元,也就是从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多个计算单元中选择出计算能力信息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例如,目标计算类型中包括对应的步骤A、B和D,那么初始计算单元就从上游的待选计算单元A1、A2和A3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服务需求中步骤A的算力要求相符的一个计算单元(例如A1),从下游的待选计算单元D1和D2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服务需求中步骤D的算力要求相符合的一个计算单元(例如D1),将选择出的计算单元作为上下游计算单元。最后按照步骤A、步骤B、步骤D执行顺序对初始计算单元B1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A1和D1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A1、B1、D1。
最后,将功能需求发送给计算单元组合A1、B1、D1进行执行即可。
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其中,上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入。
示例性地,将首先由计算单元A1执行功能需求,得到执行结果1,然后将执行结果1发送给计算单元B1执行,得到执行结果2,然后将执行结果3发送给计算单元C1执行,得到执行结果3,执行结果3也就是业务需求的执行结果,因为每个计算单元都是根据服务需求选择出来的,因此每个计算单元执行时的效率也能够满足要求。
在本文实施例中,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是不断的更新的,可以实时地根据每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不同计算类型的哪些计算单元之间可以建立关联,相比于在接收到业务需求后再建立关联,能够节约计算量、提高效率。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构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的步骤包括,
步骤501:任意两个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之间交互计算能力信息;
步骤502:交互所述计算能力信息的两个计算单元之间根据所述计算能力信息协商是否建立联合计算关系;
步骤503:将建立联合计算关系的计算单元添加到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
示例性地,任意两个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1和2之间可以将各自的计算能力信息发送给对方,这两个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中的任意一个计算单元也会收到其他计算单元发送的计算能力信息,例如计算单元1接收到与计算单元2的计算类型相同的计算单元2’发送的计算能力信息,也可以接收到与计算单元2的计算类型不同的计算单元3、3’发送的计算能力信息,然后计算单元1和计算单元2和2’之间以各自的计算能力信息进行协商,确定计算单元1是否和计算单元2或2’建立联合计算关系,计算单元1和计算单元3和3’之间以各自的计算能力信息进行协商,确定计算单元1是否和计算单元3或3’建立联合计算关系,最后将建立联合计算关系的计算单元添加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例如,若协商结果为计算单元1和计算单元2或2’建立联合计算关系,计算单元1和计算单元3建立联合计算关系,若计算单元2或2’的计算类型b在计算单元1的计算类型a上游,计算单元3的计算类型c在计算单元1的计算类型a的下游(即通用计算步骤为计算类型b、a、c),则计算单元1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计算单元2、2’和3,其中,计算单元2和2’位于计算单元1的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计算单元3在计算单元1的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
根据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目标计算单元分别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重复执行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得到所述目标计算单元的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不存在计算单元。
在本文实施例中,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1:确定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执行顺序中的位置;
步骤2:若为最先执行,则在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下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作为待选计算单元,然后从所述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然后判断该目标计算单元的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是否存在计算单元,若是,则将所述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并执行在该初始计算单元的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下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均存在的目标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每个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步骤3:若为最后执行,则在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上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作为待选计算单元,然后从所述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然后判断该目标计算单元的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是否存在计算单元,若是,则将所述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并执行在该初始计算单元的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上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均存在的目标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每个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步骤4:若为中间执行,则在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上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作为上游待选计算单元,然后从所述上游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然后判断该目标计算单元的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是否存在计算单元,若是,则将所述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并执行在该初始计算单元的上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上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并在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下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作为下游待选计算单元,然后从所述下游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然后判断该目标计算单元的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是否存在计算单元,若是,则将所述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并执行在该初始计算单元的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计算类型与所述执行顺序中所述初始计算单元对应的目标计算类型的下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均存在的目标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每个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业务需求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计算单元组合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功能需求发送单元603,用于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执行结果转发单元604,用于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通过上述装置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方法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一致,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赘述。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装置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本发明的方法。计算机设备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7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资源7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资源706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资源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资源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资源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7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设备7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资源或存储资源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7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7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资源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7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7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7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7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71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输入设备712以及输出设备7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7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7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7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7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7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其中的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10)

1.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应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计算单元执行与自己的计算类型相对应的功能,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执行所述业务需求所需的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多个目标计算类型按照执行顺序排列;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和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确定初始计算单元,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与一个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
将所述服务需求以及多个目标计算类型发送给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使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并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需求包括每个目标计算类型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
所述初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目标计算类型以及记录的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确定上下游计算单元进一步包括,
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
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
将多个目标计算单元作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得到所述计算单元组合进一步包括,
按照所述执行顺序对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进行排列;
将排列后的所述初始计算单元以及上下游计算单元作为所述计算单元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包括与所述初始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多个计算单元;
从该目标计算类型的待选计算单元中选择计算能力信息与对应的计算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一个计算单元,作为该目标计算类型的目标计算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目标计算单元分别作为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重复执行所述初始计算单元针对一个目标计算类型在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确定所述计算类型与该目标计算类型相匹配的多个计算单元的步骤,直到得到所述目标计算单元的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不存在计算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的步骤包括,
任意两个计算类型直接相关联的计算单元之间交互计算能力信息;
交互所述计算能力信息的两个计算单元之间根据所述计算能力信息协商是否建立联合计算关系;
将建立联合计算关系的计算单元添加到所述上下游计算单元列表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进一步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按照所述执行顺序依次执行所述功能需求,其中,上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执行的计算单元的输入。
8.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需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服务需求;
计算单元组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需求、多个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信息以及计算单元的计算类型确定计算单元组合,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包括按照计算类型的先后关系排列的多个计算单元,一个计算单元对一个特定的计算类型;
功能需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功能需求发送给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以使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多个计算单元执行所述功能需求,所述计算单元组合中的计算单元执行与自己的计算类型相对应的功能,并得到所述功能需求的执行结果;
执行结果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计算单元组合发送的所述执行结果,并将所述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CN202310140954.1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5858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954.1A CN115858179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954.1A CN115858179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8179A CN115858179A (zh) 2023-03-28
CN115858179B true CN115858179B (zh) 2023-05-09

Family

ID=8565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0954.1A Active CN115858179B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81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868A (zh) * 2019-03-01 2019-06-1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能力共享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3535343B (zh) * 2020-04-15 2022-10-21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调度的算力共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095579B (zh) * 2020-08-04 2024-03-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5543615A (zh) * 2022-09-29 2022-12-30 上海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5281A (zh) * 2022-10-26 2023-02-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算力网络的节点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695282A (zh) * 2022-10-26 2023-02-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算力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8179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553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transaction data from network traffic data for an application system
CN105979007B (zh) 加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
CN102347867B (zh) 一种堆叠分裂检测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953139B (zh) 响应于网络层连通性的dhcp初始化
US200601958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sion negotiation of distributed objects
JP3857317B2 (ja) 自動交渉の進捗モニタ
EP3235199A1 (en) Multicast advertisement message for a network switch in a storage area network
CN1973282A (zh) 用于管理针对集群配置的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41662B (zh) 一种基于二进制通信协议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9123201A (ja) データ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サーバ‐プロセッサ・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5858179B (zh) 一种自动发现组网的计算单元协同服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268642B (zh) 串行群集
CN112131014B (zh) 决策引擎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12671869B (zh) 网桥透明代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9017B (zh) 异构平台之间的消息互通装置及方法
US75681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ailability checking on distributed objects
CN11478580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92382A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对等体及系统
CN108289165A (zh)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相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95331A (zh) 网管系统的系统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1600814B (zh) 一种vfc接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344573A (zh) 一种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13810313B (zh) 分布式会话报文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5118727B (zh) 分布式计算架构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47760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