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7112A -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7112A
CN115857112A CN202211401389.1A CN202211401389A CN115857112A CN 115857112 A CN115857112 A CN 115857112A CN 202211401389 A CN202211401389 A CN 202211401389A CN 115857112 A CN115857112 A CN 115857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iniaturized
groove
end connecting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13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E Servic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E Servic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E Servic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E Servic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13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7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7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1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3615 priority patent/WO202409870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适配器本体的一端为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前端连接部,适配器本体的另一端为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后端连接部,适配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前端连接部包括上悬臂和下悬臂,上悬臂与下悬臂在前端连接部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与后端连接部配合连接的向外凸起;连接器外壳内设置有后装槽,多芯插芯安装于后装槽内,后装槽的尾部设置有台阶槽,台阶槽与后装槽相连通,两个准直PIN均安装于多芯插芯上,准直PIN的尾部卡接于台阶槽内。本发明减少了塑料的使用,尺寸更小;达到了模块集成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连接,以及光纤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基本都是通过连接器来实现的,随着信息互联网和云服务爆炸式的增长,光纤连接密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即在单位体积内要实现更多路的光纤连接,随着人类对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现有的通信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其中速率和能耗是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人们期望在更小的空间、更低的能耗条件下提供更大的带宽。因此能够进行并行光纤收发的多芯光纤连接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传统多芯光纤连接器(MPO)结构包含零件数量比较多,产品长度比较长,高度高,宽度宽,占用了太多的布线空间;同时,光纤连接作为一种活动耦合对接的连接器,在大部分使用场合,需要能够方便自由的解耦,目前市场上连接器,尤其小尺寸连接器不能方便解耦,给工程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MPO连接器在宽度方向上与长度方向上尺寸比较大,使应用MPO连接器的模块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一般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连接器对接都是通过光纤适配器实现的,在小尺寸对接空间的需求背景下,仅仅缩小连接器尺寸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缩小光纤适配器尺寸,才能使整个对接点器件的空间缩小,目前传统多芯光纤MPO适配器尺寸比较大,尤其在尺寸比较敏感的高度方向上,传统多芯光纤MPO适配器都有比较厚的侧壁,导致适配器厚度方向的尺寸过大,给模块布局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适配器材料由塑料材质制造以便在机械锁栓结构处具有弹性,那么尺寸越大的适配器对于模块布局的电磁屏蔽性能就会越差;众所周知,金属材料对电磁屏蔽信号具有阻断与屏蔽作用,而塑料材质却没有对电磁信号有这种功能;在模块设计中,如何扩大金属材料的使用,与减小塑料材料的使用是电磁屏蔽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故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包括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连接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和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的适配器本体,所述适配器本体的一端为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前端连接部,适配器本体的另一端为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后端连接部,适配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连通前端连接部和后端连接部的容纳腔;所述前端连接部包括位于容纳腔上侧的上悬臂和位于容纳腔下侧的下悬臂,其中,所述上悬臂与下悬臂在前端连接部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
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包括多芯插芯、连接器外壳和两个准直PIN,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与后端连接部配合连接的向外凸起;所述连接器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的后装槽;所述后装槽内设置有容纳准直PIN的台阶槽,两个准直PIN均安装于多芯插芯上并连接于台阶槽中。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准直PIN为圆柱体结构,且准直PIN的尾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台阶槽内设置有C型限位凸起,C型限位凸起通过其开口处连通后装槽,C型限位凸起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C型限位凸起的内径,台阶槽内的C型限位凸起与准直PIN的环形凹槽配合卡接,且环形凹槽与C型限位凸起的内壁间隙配合。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适配器本体由弹性塑料制成,连接器外壳由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片制成。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芯插芯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准直孔,两个准直PIN各匹配的安装于一个准直孔内。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悬臂梁在连接器外壳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下沉于连接器外壳并且相对于连接器外壳部分悬空设置;所述连接器外壳上侧和/或下侧设置有与悬臂梁对应的侧凹槽,悬臂梁设置于对应的侧凹槽内;所述侧凹槽尺寸大于下沉于侧凹槽内部的所述悬梁臂部分,且侧凹槽与所述悬臂梁左右两侧具有可活动的间隙;所述侧凹槽的底部与悬臂梁具有弹性变形间隙,此弹性变形间隙的高度大于向外凸起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均连通容纳腔且使得容纳腔贯穿前端连接部的厚度方向,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贯穿整个前端连接部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使适配器本体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较小。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悬臂的前端和下悬臂的前端均设置有卡扣,两个卡扣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的机械闩锁配合卡接。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端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窗口,限位窗口与向外凸起配合卡接。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窗口设置于后端连接部上端和/或下端,所述后端连接部的一个内侧壁上设置有方向键凸台,后装槽的一侧与方向键凸台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端连接部上端的内壁上和/或后端连接部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让滑槽。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适配器本体的前端连接部和后端连接部连接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和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的一端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均设置于容纳腔内,实现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对接,并且在适配器本体的作用下保证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稳定连接,具体的,前端连接部通过上悬臂和下悬臂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实现连接,上悬臂与下悬臂在前端连接部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前端连接部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的稳定连接,而且在适配器本身的材质不变,仍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采用塑料材质的情况下,利用左让位缺口与右让位缺口减少了现有适配器前端的两个侧壁,进而减少了塑料的使用,可以使得整个前端连接部的尺寸更小,其中减少的塑料部分在实际中因为外部会有金属材质的模块结构进行电磁屏蔽,因此也不必担心有电磁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在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向外凸起,向外凸起方便与适配器卡接,进而达到快速装卸的目的,这样在大部分使用场合,就可以方便实现自由的解耦;连接器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的后装槽,多芯插芯连接的光纤可以通过后装槽进入连接器外壳的内腔中,此处可以实现多芯插芯与连接器外壳的装配顺序的灵活引用,可以实现在制作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前与连接器外壳装配,也可以实现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后在与连接器外壳装配,连接方便;后装槽内设置有容纳准直PIN的台阶槽,两个准直PIN均安装于多芯插芯上并连接于台阶槽中,形成准直PIN的安装与固定结构,连接方便,且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进而对多芯插芯形成限位,更加方便多芯插芯的安装,两个准直PIN均安装于多芯插芯上,完成基本的使用结构,且准直PIN的尾部卡接于台阶槽内,通过台阶槽对准直PIN形成限位,进而保证准直PIN的稳定性,使得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减小了尺寸,进而达到了应用多芯插芯的模块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在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适配器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适配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适配器本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适配器本体外安装模块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外壳与准直PIN配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外壳与准直PIN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多芯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所展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现有的多芯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与现有多芯光纤连接器的长度对比示意图;
图15为现有多芯光纤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包括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连接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和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适配器本体4,小所述适配器本体4的一端为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耦合对接的前端连接部41,适配器本体4的另一端为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后端连接部42,适配器本体4内部设置有连通前端连接部41和后端连接部42的容纳腔43,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一端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均设置于容纳腔43内,实现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对接,并且在适配器本体4的作用下保证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稳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前端连接部41包括位于容纳腔43上侧的上悬臂411和位于容纳腔43下侧的下悬臂412,前端连接部41通过上悬臂411和下悬臂412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实现连接,其中,所述上悬臂411与下悬臂412在前端连接部41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前端连接部41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稳定连接,而且在适配器本身的材质不变,仍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采用塑料材质的情况下,本申请利用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减少了现有适配器(如图12所示)前端的两个侧壁,进而减少了塑料的使用,可以使得整个前端连接部41的尺寸更小,其中减少的塑料部分在实际中因为外部会有金属材质的模块结构进行电磁屏蔽,因此也不必担心有电磁泄漏的问题。
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包括多芯插芯1、连接器外壳3和两个准直PIN2,连接器外壳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梁31,悬臂梁31上设置有与后端连接部42配合连接的向外凸起311,进而达到快速装卸的目的,这样在大部分使用场合,就可以方便实现自由的解耦;所述连接器外壳3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的后装槽34,多芯插芯1连接的光纤可以通过后装槽34进入连接器外壳3的内腔中,此处可以实现多芯插芯1与连接器外壳3的装配顺序的灵活引用,可以实现在制作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前与连接器外壳装配,也可以实现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后在与连接器外壳装配,连接方便;所述后装槽34内设置有容纳准直PIN2的台阶槽32,两个准直PIN2均安装于多芯插芯1上并连接于台阶槽32中,形成准直PIN的安装与固定结构,连接方便,且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进而对多芯插芯1形成限位,更加方便多芯插芯1的安装,两个准直PIN2均安装于多芯插芯1上,完成基本的使用结构,且准直PIN2的尾部卡接于台阶槽32内,通过台阶槽32对准直PIN2形成限位,进而保证准直PIN2的稳定性,使得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简单,与如图13、图14和图15所展示的现有技术相比,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减小了尺寸,进而达到了应用多芯插芯的模块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本发明通过适配器本体4的前端连接部41和后端连接部42连接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和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一端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均设置于容纳腔43内,实现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对接,并且在适配器本体4的作用下保证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和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稳定连接,具体的,前端连接部41通过上悬臂411和下悬臂412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实现连接,上悬臂411与下悬臂412在前端连接部41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前端连接部41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稳定连接,而且在适配器本身的材质不变,仍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采用塑料材质的情况下,利用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减少了现有适配器前端的两个侧壁,进而减少了塑料的使用,可以使得整个前端连接部41的尺寸更小,其中减少的塑料部分在实际中因为外部会有金属材质的模块结构进行电磁屏蔽,因此也不必担心有电磁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在连接器外壳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梁31,悬臂梁3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311,向外凸起311方便与适配器卡接,进而达到快速装卸的目的,这样在大部分使用场合,就可以方便实现自由的解耦;连接器外壳3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的后装槽34,多芯插芯1连接的光纤可以通过后装槽34进入连接器外壳3的内腔中,此处可以实现多芯插芯1与连接器外壳3的装配顺序的灵活引用,可以实现在制作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前与连接器外壳装配,也可以实现多芯插芯与光纤组合后在与连接器外壳装配,连接方便;后装槽34内设置有容纳准直PIN2的台阶槽32,两个准直PIN2均安装于多芯插芯1上并连接于台阶槽32中,形成准直PIN的安装与固定结构,连接方便,且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进而对多芯插芯1形成限位,更加方便多芯插芯1的安装,两个准直PIN2均安装于多芯插芯1上,完成基本的使用结构,且准直PIN2的尾部卡接于台阶槽32内,通过台阶槽32对准直PIN2形成限位,进而保证准直PIN2的稳定性,使得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减小了尺寸,进而达到了应用多芯插芯的模块集成化、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准直PIN2为圆柱体结构,且准直PIN2的尾部设置有环形凹槽21,所述台阶槽32内设置有C型限位凸起33,C型限位凸起33通过其开口处连通后装槽34,C型限位凸起33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C型限位凸起33的内径,台阶槽32内的C型限位凸起33与准直PIN2的环形凹槽21配合卡接,这样可以使得准直PIN2更方便和稳定的卡接在台阶槽32的C型限位凸起33内,且环形凹槽21位置不能从C型限位凸起33的开口处自由脱落出来,且环形凹槽21与C型限位凸起33的内壁间隙配合,准直PIN2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可以晃动。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适配器本体4由弹性塑料制成,适配器本体4的材质并未做出改变,连接器外壳3由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片制成,进而可以方便的实现准直PIN2尾部环形凹槽21位置与C型限位凸起33之间的卡接,且可以保证卡接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多芯插芯1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准直孔11,两个准直PIN2各匹配的安装于一个准直孔11内,可以轻松快捷的实现两个准直PIN2与多芯插芯1的配合安装。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悬臂梁31在连接器外壳3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下沉于连接器外壳3并且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部分悬空设置,悬梁臂31一端与连接器外壳3相连,以及悬臂梁3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311,这样可以使得悬臂梁31的悬空部位可以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效果,进而利用悬臂梁31上的向外凸起311与适配器4配合卡接;所述连接器外壳3上侧和/或下侧设置有与悬臂梁31对应的侧凹槽35,悬臂梁31设置于对应的侧凹槽35内;所述侧凹槽35尺寸大于下沉于侧凹槽35内部的所述悬梁臂31部分,且侧凹槽35与所述悬臂梁31左右两侧具有可活动的间隙;所述侧凹槽35的底部与悬臂梁31具有弹性变形间隙,此弹性变形间隙的高度大于向外凸起311的高度,保证向外凸起311具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在与适配器4配合连接时,允许悬臂梁31发生的一定的变形,以使得向外凸起311快速与适配器4配合卡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器外壳3和两个准直PIN2可以一体成型,提供一种精度要求不高的准直PIN2,但是却可以提高设备的设计成本和组装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均连通容纳腔43且使得容纳腔43贯穿前端连接部41的厚度方向,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贯穿整个前端连接部41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使适配器本体4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较小,在安装模块时,模块上会设计与左让位缺口413相对应的左侧凸起513和与右让位缺口414相对应的右侧凸起514,如图6所示,左侧凸起513与左让位缺口413配合,使模块设置的左侧凸起513结构通过左让位缺口413进入容纳腔43左侧,右侧凸起514与右让位缺口414配合,使模块设置的右侧凸起514结构通过右让位缺口414进入容纳腔43右侧,上悬臂411、下悬臂412、模块的左侧凸起513与模块的右侧凸起514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形成一个可以对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四个面限位的通道。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上悬臂411的前端和下悬臂412的前端均设置有卡扣415,两个卡扣415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机械闩锁61配合卡接,配合连接的方式简单,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后端连接部42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窗口421,限位窗口421与向外凸起311配合卡接,使得连接方式方式简单,稳定性好,而且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进而使得尺寸大小更加容易控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窗口421内远离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一面为竖直止位面4244,在竖直止位面4244,向外凸起102与限位窗口421的接触为面接触,可以保证向外凸起102在限位窗口421内的稳定性,也就是保证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本体4的稳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窗口421设置于后端连接部42上端和/或下端当设置有一个限位窗口421时,该限位窗口421可以是位于上端或下端,当设置有两个限位窗口421时,两个限位窗口421可以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设计灵活性强,所述后端连接部42的一个内侧壁上设置有方向键凸台422,后装槽34的一侧与方向键凸台422滑动连接,这样可以做到防呆设计,保证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内的纤序与适配器本体4内的纤序正确对接,只有在方向键凸台422与后装槽34的一侧对准时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内的纤序才可以与适配器本体4正确插接,否则,不能插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后端连接部42上端的内壁上和/或后端连接部42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让滑槽423,用于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滑动连接,通过一个或者两个避让滑槽423与弹性悬臂梁101配合,可以使得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更加稳定,并对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起到限位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还提供了另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其与实施例一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与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对偶的另一个光纤连接器也是同样的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时,只需要对应优化适配器结构,使适配的两端分别设置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配合对接的适配器窗口421,两端的适配器窗口421内靠近连接器外壳3尾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阻止向外凸起311脱开的竖直止位面424,防止向外凸起311从适配器窗口421退出,而两个连接器外壳3与适配器本体4两端的适配器窗口421配套设置,可以使得两个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组成一对传输光的节点或者系统。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还提供了另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其与实施例二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使两个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对接端面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可以在其中一个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的多芯插芯与连接器外壳直接设置弹性装置,只需要对应优化适配器结构,使适配的两端分别设置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配合对接的适配器窗口421,两端的适配器窗口421内靠近连接器外壳3尾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阻止向外凸起311脱开的竖直止位面424,防止向外凸起311从适配器窗口421退出,而两个连接器外壳3与适配器本体4两端的适配器窗口421配套设置,可以使得两个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组成一对传输光的节点或者系统;并且在两个插芯端面获得了一定的预紧力,使连接器对接更可靠与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例如本发明的技思路及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目前所有光纤连接器及未来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以及相关的光电混合连接器及适配器中,例如LC型、SC型、ST型、FC型、MPO型和MT型等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类型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包括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连接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和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适配器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本体(4)的一端为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耦合对接的前端连接部(41),适配器本体(4)的另一端为与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耦合对接的后端连接部(42),适配器本体(4)内部设置有连通前端连接部(41)和后端连接部(42)的容纳腔(43);所述前端连接部(41)包括位于容纳腔(43)上侧的上悬臂(411)和位于容纳腔(43)下侧的下悬臂(412),其中,所述上悬臂(411)与下悬臂(412)在前端连接部(41)区域的厚度方向形成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
所述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包括多芯插芯(1)、连接器外壳(3)和两个准直PIN(2),连接器外壳(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梁(31),悬臂梁(31)上设置有与后端连接部(42)配合连接的向外凸起(311);所述连接器外壳(3)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外部的后装槽(34);所述后装槽(34)内设置有容纳准直PIN(2)的台阶槽(32),两个准直PIN(2)均安装于多芯插芯(1)上并连接于台阶槽(3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PIN(2)为圆柱体结构,且准直PIN(2)的尾部设置有环形凹槽(21),所述台阶槽(32)内设置有C型限位凸起(33),C型限位凸起(33)通过其开口处连通后装槽(34),C型限位凸起(33)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C型限位凸起(33)的内径,台阶槽(32)内的C型限位凸起(33)与准直PIN(2)的环形凹槽(21)配合卡接,且环形凹槽(21)与C型限位凸起(33)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本体(4)由弹性塑料制成,连接器外壳(3)由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片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插芯(1)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准直孔(11),两个准直PIN(2)各匹配的安装于一个准直孔(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31)在连接器外壳(3)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下沉于连接器外壳(3)并且相对于连接器外壳(3)部分悬空设置;所述连接器外壳(3)上侧和/或下侧设置有与悬臂梁(31)对应的侧凹槽(35),悬臂梁(31)设置于对应的侧凹槽(35)内;所述侧凹槽(35)尺寸大于下沉于侧凹槽(35)内部的所述悬梁臂(31)部分,且侧凹槽(35)与所述悬臂梁(31)左右两侧具有可活动的间隙;所述侧凹槽(35)的底部与悬臂梁(31)具有弹性变形间隙,此弹性变形间隙的高度大于向外凸起(31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均连通容纳腔(43)且使得容纳腔(43)贯穿前端连接部(41)的厚度方向,左让位缺口(413)与右让位缺口(414)贯穿整个前端连接部(41)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使适配器本体(4)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较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臂(411)的前端和下悬臂(412)的前端均设置有卡扣(415),两个卡扣(415)与普通多芯插芯MPO连接器(6)的机械闩锁(61)配合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连接部(42)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窗口(421),限位窗口(421)与向外凸起(311)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窗口(421)设置于后端连接部(42)上端和/或下端,所述后端连接部(42)的一个内侧壁上设置有方向键凸台(422),后装槽(34)的一侧与方向键凸台(422)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连接部(42)上端的内壁上和/或后端连接部(42)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避让滑槽(423)。
CN202211401389.1A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Pending CN115857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389.1A CN115857112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PCT/CN2023/093615 WO2024098704A1 (zh) 2022-11-09 2023-05-11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389.1A CN115857112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112A true CN115857112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1389.1A Pending CN115857112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7112A (zh)
WO (1) WO20240987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70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8503A (zh) * 2014-06-09 2016-04-20 扇港元器件有限公司 减小轮廓的连接器、适配器及其连接组件
US9684139B2 (en) * 2015-05-29 2017-06-20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ith changeable gender
US11353664B1 (en) * 2019-08-21 2022-06-07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113467002B (zh) * 2021-07-01 2023-05-23 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结构中的mt插芯的高容差固定结构
CN114779414B (zh) * 2022-05-13 2023-05-0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
CN218332062U (zh) * 2022-11-09 2023-01-17 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
CN218446081U (zh) * 2022-11-09 2023-02-03 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mt转mpo光纤适配器
CN115857112A (zh) * 2022-11-09 2023-03-28 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70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8704A1 (zh)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8062B1 (en) Fiber optic interface devi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496276B (zh) 双工微型lc连接器
US10684431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ransceiver interface, and ferrule
US20100266245A1 (en) Fiber termination for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
EP2856230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upling optical connectors
US9823424B2 (en) Ferrule assembly for a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20120033921A1 (en) Hermaphroditic optical fiber ferrule
US8858095B2 (en) Optical-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resilient member for urging ferrule against lens member
US20130216188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apparatus of facilitating to pull out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10809474B2 (en) Small footprint parallel optics transceivers
WO2011116167A1 (en) Fiber optic interface device with translatable ferrule
US20240085637A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its assembly
US9529159B2 (en) Ferrules with complementary mating geometry and related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N115857112A (zh)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及适配器组件
US20130011103A1 (en) Optoelectronic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module
CN218332062U (zh) 一种小型化mt光纤连接器
KR20130004236U (ko) 상보적인 짝맞춤 형상부를 갖는 페룰 및 관련 섬유 광학 컨넥터
CN218446081U (zh) 一种小型化mt转mpo光纤适配器
EP1801626B1 (en) Connector for two-wa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O2021114358A1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210243896U (zh) 新型lc适配器
CN214954226U (zh) 用于光纤布线系统的光纤耦合器
CN215867220U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插座及其组件
KR20130002936U (ko) 상보적인 짝맞춤 형상부를 갖는 페룰 및 관련 섬유 광학 컨넥터
CN213398978U (zh) Mpo光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