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2516A -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2516A
CN115852516A CN202211548403.0A CN202211548403A CN115852516A CN 115852516 A CN115852516 A CN 115852516A CN 202211548403 A CN202211548403 A CN 202211548403A CN 115852516 A CN115852516 A CN 115852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ntibacterial
preparation
silica aerogel
antibacteri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84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2516B (zh
Inventor
杨惠明
杨健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Qingfe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Qingfe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Qingfe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Qingfe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84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2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2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2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2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2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按重量份计,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0‑120份、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8‑10份、抗菌母粒20‑30份;所述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由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偏铝酸钠交联得到;所述抗菌母粒的制备原料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所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5‑2):(8‑10)。本申请提供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和保温长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易洗易干等优点,加上涤纶纤维价廉,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纺织面料的卫生保健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但传统的涤纶纤维不具有抗菌性能,同时涤纶纤维的保暖性较差,限制了涤纶纤维用于种抗菌保暖面料。
公开号为CN11377454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保暖化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保暖复合纤维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腈、聚氨酯弹性体、磺胺嘧啶银、壳聚糖季铵盐、硅酸钙纳米微片、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加工助剂制成。该专利通过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腈、聚氨酯弹性体作为基体材料,聚丙烯腈提升了基体材料的保暖性,硅酸钙纳米微片具有微孔结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轻质纳米多孔材料,提高了抗菌保暖化纤面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磺胺嘧啶银和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效果。
但本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中磺胺嘧啶银遇光或遇热易变质,导致抗菌保暖化纤面料水洗晾干或烘干后的抗菌抑菌效果降低,且磺胺嘧啶银和壳聚糖季铵盐的抑菌抗菌成分与硅酸钙纳米微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相容性差,降低了硅酸钙纳米微片和二氧化硅气凝胶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从而降低了抗菌保暖复合纤维的抑菌长久性和保温长久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和保温长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按重量份计,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0-120份;
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 8-10份;
抗菌母粒 20-30份;
所述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由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偏铝酸钠交联得到;
所述抗菌母粒的制备原料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所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5-2):(8-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在纤维中的分散性,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抗菌母粒、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偏铝酸钠交联得到的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交联网络结构,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抗菌母粒的结合力,从而明显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同时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也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制成的抗菌母粒,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提高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聚乙烯的相容性,提高了壳聚糖季铵盐的稳定性,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提高了抗菌母粒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结合力,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母粒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力和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也有一定提高。
优选的,所述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硅烷偶联剂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得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质量比为(0.2-0.3):1;
S2、将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偏铝酸钠水溶液中,75-85℃交联反应20-40min,得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不会破坏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洞率,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网络结构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力,从而明显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由氨基硅烷和巯基硅烷按质量比(1.3-1.7):1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基硅烷迅速水解,可以促进巯基硅烷的水解,氨基硅烷和巯基硅烷共同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不仅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分散性,还提高了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网络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和抑菌长久性。这可能是由于巯基硅烷中巯基水解后与二氧化硅气凝胶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S-Si键更牢固,氨基硅烷与抗菌母粒的亲和力更强,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和抑菌长久性。
优选的,所述氨基硅烷为双氨基硅烷。
双氨基硅烷由于双氨基,氨基硅烷与抗菌母粒的亲和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抗菌母粒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
优选的,所述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25wt%;更优选的,所述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0wt%。
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0wt%时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交联效果较优佳,且能保持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8:9。
本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8:9时,涤纶纤维的抑菌率和水洗后的抑菌率较高。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季铵盐的取代度为95%-99%。
取代度为95%-99%的壳聚糖季铵盐,抗菌活性较高,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S2、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经冷水冷却,进行干燥,后牵引至切粒机进行切粒,得到抗菌母粒。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原料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9份和抗菌母粒25份组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和抗菌母粒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干燥设备中,通入蒸汽并同时打开抽真空装置,加热至使各制备原料干燥结晶,纺丝,得保温隔热抗菌纤维。
本申请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能提高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和保温长久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偏铝酸钠交联得到的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在纤维中的分散性,进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和保温长久性。
2、本申请采用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制成的抗菌母粒,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母粒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力和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制备例
制备例1-9提供了一种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以下以制备例1为例进行说明。
制备例1提供的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制备步骤为:
S1、将800mL乙醇和200mL去离子水混合,加入200g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000g二氧化硅气凝胶,25℃搅拌反应6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S2、将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5L浓度为15wt%偏铝酸钠水溶液中,加热至75℃交联反应40min,得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
制备例2,与制备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交联反应温度由75℃替换为85℃,交联反应时间由40min替换为20min。
制备例3,与制备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由200g替换为300g。
制备例4,与制备例3不同之处仅在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质量替换为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制备例5,与制备例3不同之处仅在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质量替换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3:1。
制备例6,与制备例5不同之处仅在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7:1。
制备例7,与制备例6不同之处仅在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质量替换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制备例8,与制备例7不同之处仅在于: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由15wt%替换为25wt%。
制备例9,与制备例7不同之处仅在于: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由15wt%替换为20wt%。
制备例10-16提供了一种抗菌母粒,以下以制备例10为例进行说明。
制备例10提供的抗菌母粒,其制备步骤为:
S1、将1kg壳聚糖季铵盐、1.5kg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8kg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混合搅拌2h,得混合料;
S2、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控制主机转速200r/min、喂料机转速12r/min、双螺杆一区温度110℃、双螺杆二区温度160℃、双螺杆三区温度160℃、双螺杆四区温度170℃、双螺杆五区温度160℃、机头温度150℃、熔体温度150℃),经冷水冷却,进行干燥,后牵引至切粒机进行切粒(控制切粒机转速7r/min),得到抗菌母粒;
其中,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为90%,购买自西安展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为月桂基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木棉织物纤维素,型号为Macol LA-790 ,购买自嶅稞新材料科技(上海);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接枝率为8%,购买自麦克林。
制备例11-14,与制备例10不同之处仅在于:抗菌母粒各制备原料的质量不同,具体见表1。
表1 制备例10-14抗菌母粒各制备原料的质量/kg
Figure 280422DEST_PATH_IMAGE001
制备例15,与制备例14不同之处仅在于:壳聚糖季铵盐的取代度由90%替换为95%(购买自麦克林)。
制备例16,与制备例14不同之处仅在于:壳聚糖季铵盐的取代度由90%替换为99%(购买自湖北汉达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对比例
制备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与制备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等质量替换为二氧化硅气凝胶。
制备对比例2提供了一种抗菌母粒,与制备例10不同之处仅在于: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等质量替换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制备对比例3提供了一种抗菌母粒,与制备例10不同之处仅在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等质量替换为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
制备对比例4提供了一种抗菌母粒,与制备例10不同之处仅在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等质量替换为聚乙烯。
实施例
实施例1-21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提供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制备步骤为:
将0.8kg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和2kg抗菌母粒混合均匀后,再加入9k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干燥设备中,以蒸汽压5MPa通入蒸汽进行干燥和加热,同时打开抽真空装置,加热至150℃后使各制备原料干燥结晶,纺丝,得保温隔热抗菌纤维;
其中,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来源于制备例1;
抗菌母粒来源于制备例10。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各制备原料的质量不同,具体见表2。
表2 实施例1-7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各制备原料的质量/kg
Figure 869667DEST_PATH_IMAGE002
实施例8-15,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仅在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来源不同,具体见表3。
表3 实施例7-15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来源
Figure 383825DEST_PATH_IMAGE003
实施例16-21,与实施例15不同之处仅在于:抗菌母粒来源不同,具体见表4。
表4 实施例15-21抗菌母粒来源
组别 实施例1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实施例21
抗菌母粒来源 制备例10 制备例11 制备例12 制备例13 制备例14 制备例15 制备例16
对比例
对比例1,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来源于制备对比例1。
对比例2,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等质量替换为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对比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等质量替换为二氧化硅气凝胶。
对比例4,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抗菌母粒来源于制备对比例2。
对比例5,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抗菌母粒来源于制备对比例3。
对比例6,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抗菌母粒来源于制备对比例4。
性能检测试验
针对本申请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进行如下的性能检测。
1.抑菌率:按照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检测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见表5。
2.抑菌长久性:将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按照FZ/T73023-2006附录C4.简化洗涤条件及程序中的洗涤方法进行100次洗涤、烘干后,按照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检测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见表5。
3.导热系数:利用球壁导热仪测试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见表5。
4.导热长久性:将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制备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按照FZ/T73023-2006附录C4.简化洗涤条件及程序中的洗涤方法进行100次洗涤、烘干后,利用球壁导热仪测试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见表5。
表5 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497143DEST_PATH_IMAGE004
以下针对表5的测试数据,详细说明本申请。
从实施例2和对比例1的测试数据可知,二氧化硅气凝胶经硅烷改性后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抗菌母粒、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使二氧化硅气凝胶在纤维中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了纤维的保温效果,尤其是保温长久性;同时,纤维的抑菌长久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从实施例2和对比例2的测试数据可知,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经偏铝酸钠交联后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抗菌母粒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
从实施例2和对比例3的测试数据可知,二氧化硅气凝胶经硅烷改性后再与偏铝酸钠交联,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抗菌母粒、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和结合力,从而提高了纤维洗涤100次后的抑菌率,明显降低了纤维洗涤100次后的导热系数。
从实施例2和对比例6的测试数据可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提高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聚乙烯的相容性,也提高了抗菌母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相容性,使抗菌母粒均匀分布在纤维中,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抑菌效果及抑菌长久性。
从实施例2和对比例4-5的测试数据可知,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提高了抗菌母粒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结合力,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母粒与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力和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了纤维洗涤100次后的抑菌率,同时降低了纤维洗涤100次后的导热系数。
从实施例1-7的测试数据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导热系数在0.051-0.055W/m•℃、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98.4%,保温隔热抗菌纤维水洗100次后导热系数在0.054-0.061W/m•℃,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97.2%。
从实施例9-11的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1采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同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实施例9采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实施例10采用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实施例11对应纤维的洗涤前的抑菌率高于实施例9、10对应纤维的洗涤前的抑菌率,尤其是实施例11对应纤维的洗涤100次后的抑菌率更明显高于实施例9、10对应纤维的洗涤100次后的抑菌率,实施例11对应纤维洗涤100后的导热系数也更低,说明氨基硅烷和巯基硅烷共同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提高了涤纶纤维的保温长久性和抑菌长久性。
从实施例12-13的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3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实施例12采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实施例13采用双氨基硅烷,提高了纤维洗涤前后的抑菌率,降低了纤维的导热系数。
从实施例13-15的测试数据可知,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0wt%时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交联效果较优佳,且能保持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效果;而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5wt%时,虽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交联效果最优但会降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效果;而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wt%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交联效果较差。
从实施例19-21的测试数据可知,取代度为95%、99%的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活性比取代度为90%的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活性高,从而具有较高的抑菌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0-120份;
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 8-10份;
抗菌母粒 20-30份;
所述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由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偏铝酸钠交联得到;
所述抗菌母粒的制备原料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所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5-2):(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硅烷偶联剂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得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质量比为(0.2-0.3):1;
S2、将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置于偏铝酸钠水溶液中,75-85℃交联反应20-40min,得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由氨基硅烷和巯基硅烷按质量比(1.3-1.7):1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为双氨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2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1.8: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季铵盐的取代度为95%-9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壳聚糖季铵盐、聚氧乙烯醚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纤维素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混合均匀,得混合料;
S2、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混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经冷水冷却,进行干燥,后牵引至切粒机进行切粒,得到抗菌母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原料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9份和抗菌母粒25份组成。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保温隔热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交联二氧化硅气凝胶和抗菌母粒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干燥设备中,通入蒸汽并同时打开抽真空装置,加热至使各制备原料干燥结晶,纺丝,得保温隔热抗菌纤维。
CN202211548403.0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52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8403.0A CN11585251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8403.0A CN11585251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2516A true CN115852516A (zh) 2023-03-28
CN115852516B CN115852516B (zh) 2024-04-16

Family

ID=8566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8403.0A Active CN11585251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251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7531A (zh) * 2017-12-11 2018-05-18 五邑大学 一种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9536A (zh) * 2019-08-23 2019-12-06 张昌录 一种轻便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8817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润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抑菌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63406A (zh) * 2021-07-16 2021-10-01 李妮头 一种柔软耐磨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4542A (zh) * 2021-09-28 2021-12-10 晋江万兴隆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保暖化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2531A (zh) * 2021-02-20 2022-03-15 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质改性抗菌阻燃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50070A (zh) * 2022-03-03 2022-04-15 安徽海铭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载银抗菌母粒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7531A (zh) * 2017-12-11 2018-05-18 五邑大学 一种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9536A (zh) * 2019-08-23 2019-12-06 张昌录 一种轻便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8817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润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抑菌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82531A (zh) * 2021-02-20 2022-03-15 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质改性抗菌阻燃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63406A (zh) * 2021-07-16 2021-10-01 李妮头 一种柔软耐磨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4542A (zh) * 2021-09-28 2021-12-10 晋江万兴隆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保暖化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070A (zh) * 2022-03-03 2022-04-15 安徽海铭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载银抗菌母粒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多仁: "《绿色化工助剂》", vol. 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pages: 130 - 1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2516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7763B (zh) 基于麦芽糖醇的用于矿棉的胶料组合物和获得的隔绝性产品
CN101302731B (zh) 有机硅改性纸张增湿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12301508B (zh)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保温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2802B (zh) 一种抗紫外抗菌丙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8248B (zh) 一种增强型负离子抗菌防螨多功能纤维及制备与应用
CN108411621A (zh) 一种多功能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16462976B (zh) 一种食品级抗菌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2032A (zh) 一种纸张湿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00197A (zh) 一种舒适性涤纶长丝的制造方法
CN110804286A (zh) 一种利用淀粉包覆聚磷酸铵制备阻燃复合材料的工艺
CN116288768A (zh) 一种远红外负离子抗菌防螨保健多功能纤维及制备与应用
CN115852516B (zh) 一种保温隔热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5673A (zh) 一种抗菌涤纶混纤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6138B (zh) 一种具有抗菌效果的纱线以及生产方法
CN103388195A (zh) 一种抗菌大豆蛋白纤维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11636148A (zh) 一种提高pp-pe复合无纺布耐磨亲肤性的方法
CN111826740A (zh) 抗菌阻燃纤维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8191B (zh) 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7751A (zh) 一种舒适性共聚酯的合成方法
CN108610559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1181B (zh) 一种高强度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539674A (zh) 适用于高倍率发泡工艺的聚丙烯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1798B (zh) 一种透气抗静电新型气凝胶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4141A (zh) 一种抗静电抗菌涤纶纤维的联合制备方法
CN117904745B (zh) 抗菌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