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8023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8023A
CN115848023A CN202211733300.1A CN202211733300A CN115848023A CN 115848023 A CN115848023 A CN 115848023A CN 202211733300 A CN202211733300 A CN 202211733300A CN 115848023 A CN115848023 A CN 115848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box
ink cartridge
cartridge body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33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李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33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8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8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应用于打印机,墨盒上设有芯片、液位检测部以及出墨口;打印机上设有触针,触针用于与芯片的触点电连接;墨盒具有卡勾部,卡勾部可伸入卡勾槽内,以将墨盒可拆卸的卡固在安装部内;墨盒设置有端面和周向壁面,端面位于墨盒的沿安装方向的前端,周向壁面与端面相连且位于墨盒的周向,液位检测部位于墨盒的端面上;周向壁面包括顶壁面和底壁面,芯片位于墨盒的顶壁面上,且位于墨盒靠近端面的一端;出墨口位于墨盒的端面上,卡勾部设置在墨盒的端面上或设置在周向壁面靠近端面的一侧。本发明中墨盒的液位检测部的晃动幅度较小,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常用的办公用具,用于在纸张上喷墨,以形成预设的文字、图像等。
打印机包括墨盒,打印机上设有容置墨盒的安装部,墨盒通过连接组件与安装部固定连接,墨盒内的墨水可以导入打印机内,以实现打印任务。其中,墨盒上设有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墨盒内墨水余量,且液位检测部通常设置在墨盒的与安装部的槽底壁相对的位置处。
其中,为便于用户拆装墨盒,连接组件通常设置在安装部的开口位置处。这样,也就导致了打印机发生晃动时,墨盒能够以连接组件为支点相对本体晃动,液位检测部的晃动幅度较大,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其中,墨盒的液位检测部晃动幅度较小,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应用于打印机,所述打印机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卡勾槽,所述墨盒用于存储墨水,所述墨盒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打印机的触针进行接触的芯片、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液位检测部以及用于将墨水供应到所述打印机的出墨口;所述打印机上设有触针,所述触针用于与所述芯片的触点电连接;
所述墨盒具有拆装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拆装方向、所述宽度方向和所述高度方向两两垂直,其中,所述拆装方向包括安装方向和拆卸方向,所述安装方向和所述拆卸方向相互平行且朝向相反;
所述墨盒具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可伸入所述卡勾槽内,以将所述墨盒可拆卸的卡固在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墨盒设置有端面和周向壁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墨盒的沿安装方向的前端,所述周向壁面与所述端面相连且位于所述墨盒的周向,所述液位检测部位于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所述周向壁面包括顶壁面和底壁面,所述顶壁面和所述底壁面分别位于所述墨盒沿高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芯片位于所述墨盒的顶壁面上,且位于所述墨盒靠近所述端面的一端;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所述卡勾部设置在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或设置在所述周向壁面靠近所述端面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具有如下优点:墨盒用于存储墨水,墨盒与打印机相连,则可以将墨水输送至打印机内以实现打印任务。
打印机上设有安装部,墨盒可通过卡勾部和卡勾槽之间的卡接可拆卸的固定在安装部内。其中,墨盒具有沿拆装方向的端面以及周向的侧壁面,墨盒安装在安装部内后,端面位于安装部内,侧壁面与安装部的内壁面相对。即墨盒的与端面相对的另一壁面暴露在安装部的开口位置处,打印机的外观较为简洁。
墨盒上设有液位检测部,打印机上相对应的设置有液位检测件,以通过液位检测件发射的检测光线检测墨水余量,液位检测部设置在墨盒的端面上。卡勾部设置在墨盒外壁面的靠近液位检测部的位置处,这样,连接组件与液位检测部之间的间距较小。即使墨盒相对于打印机发生晃动,墨盒整体以连接组件为支点进行晃动,而由于液位检测部与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较小,液位检测部相对于连接组件的晃动幅度较小,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较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卡接组件包括卡勾部和卡勾槽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卡接组件包括摆杆、滑动部和滑槽时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E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图13中F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图13中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图13中遮挡件与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为图18中G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与滑槽的导入段相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位于导入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与卡接段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位于导出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打印机;11:安装部;12:顶杆结构;13:卡勾槽;14:竖板;
20:墨盒本体;21:液位检测部;221:端面;222:顶壁面;223:底壁面;224:侧壁面;225:外壁面;23:芯片;231:触点;24:出墨口;25:进气孔;26:握持件;
30:连接组件;31:摆杆;311:滑动部;32:滑槽;321:导入段;322:卡接段;3221:卡接壁面;323:导出段;33:第二弹性件;35:卡勾部;351:避让缺口;
40:遮挡组件;41:驱动件;411:第一卡接部;42:遮挡件;421:第二卡接部;43:第三弹性件;44:第四弹性件;
X:拆装方向;Y:宽度方向;Z: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墨盒包括墨盒本体和连接组件,墨盒本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打印机的安装部内。那么,墨盒本体与打印机相连后,墨盒本体能够以连接组件为支点相对本体发生晃动,且墨盒本体上与连接组件的距离越大的位置,墨盒本体的晃动幅度越大。
现有技术中,为便于拆装墨盒,连接组件通常设置在墨盒本体的靠近安装部开口的位置处,以便于用户操作。而液位检测部通常设置在墨盒本体的端面位置处,这样,液位检测部与连接组件之间的间距较大,液位检测部的晃动幅度较大,也就导致液位检测部的检测精度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设置在墨盒本体的靠近液位检测部的位置处,以减小连接组件与液位检测部之间的间距,这样,液位检测部相对于连接组件的晃动幅度较小,提高了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卡接组件包括卡勾部和卡勾槽13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应用于打印机10,墨盒包括墨盒本体20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将墨盒本体20可拆卸的连接在打印机10上,墨盒本体20用于存储墨水,墨盒本体20上设有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液位检测部21;打印机10设有安装部11,墨盒本体20可沿拆装方向X伸入或伸出安装部11;连接组件和液位检测部21均位于墨盒本体20的沿最大尺寸方向的同一端。
具体的,打印机10用于在纸张上喷射墨水,以形成预设的文字、图像等。打印机10上设置有储存墨水的墨盒。打印机10上设置有供墨组件(未示出),以将墨盒内的墨水导入至打印机10的打印喷嘴处(未示出),打印机10以及供墨组件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种类,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墨盒包括墨盒本体20和连接组件30。打印机10上设有安装部11,墨盒通过连接组件30与安装部11固定连接,安装部11可以为凹槽状结构,墨盒本体20伸入并容置在安装部11内。这样,墨盒本体20只有外壁面225暴露在安装槽的开口处,墨盒本体20与安装部11之间的连接组件30均隐藏在安装部11内,打印机10的外观较为简洁。
打印机10可以并列设置多个安装部11,每个安装部11内可以对应设置一个墨盒,以使打印机10可以同时安装多个墨盒。
根据不同需求,墨盒本体2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且当墨盒本体20为不同形状时,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也不同。例如墨盒本体20为圆柱状,当圆柱状墨盒本体20的轴向尺寸大于圆柱状墨盒本体的径向尺寸时,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即为墨盒本体20的轴向。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墨盒本体20可以为近似立方体结构,墨盒本体20具有六个壁面。为便于说明,墨盒本体20具有拆装方向X、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拆装方向X、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两两垂直设置,且拆装方向X、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分别与墨盒本体20的相邻的三个侧边平行设置。根据墨盒本体20沿各个的尺寸不同,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可以为拆装方向X、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中的任意一者。
墨盒本体20沿拆装方向X朝向靠近打印机10的一侧移动时,墨盒本体20可安装在打印机10上;墨盒本体20沿拆装方向X朝向远离打印机10的一侧移动时,墨盒本体20可从打印机10上拆卸下来。
那么,墨盒本体20的位于拆装方向X前端的壁面为端面221,墨盒本体20的与该端面221相对的另一壁面为外壁面225,墨盒本体20安装在打印机10上时,端面221位于安装部11内,外壁面225暴露在安装部11的开口位置处。墨盒本体20的其他四个壁面构成周向壁面并沿墨盒本体20的周向设置,周向壁面位于端面221与外壁面225之间,且该周向壁面包括沿高度方向Z的顶壁面222、底壁面223以及沿宽度方向Y的两个侧壁面224。
墨盒本体20为容器状结构,墨盒本体20的内部中空以容置墨水。墨盒本体20的内腔中还设有多个加强筋,以提高墨盒本体20的强度。墨盒本体20的具有与供墨组件相连的出墨口24,墨盒本体20内的墨水经由出墨口24导出至供墨组件内。墨盒本体20还具有进气孔25,进气孔25可以连通墨盒本体20内腔与大气,这样,墨水减少时,可以相应的补充空气,以维持墨盒本体20内部的气压。墨盒本体20还包括用于与检测墨水余量的液位检测部21。
液位检测部21凸出墨盒本体20设置,液位检测部21围成的空腔与墨盒本体20的内腔连通,以使墨水可进入液位检测部21内。液位检测部21的材质为可透光的树脂结构件。打印机10上相对应的设置有光传感器,光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液位检测部21的两侧,发射器用于发射检测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透过液位检测部21的检测光线。其中,液位检测部21、墨水均可衰减检测光线,通过接收器接收到的检测光线的光量大小,可以判断墨盒本体20内是否有墨水以及墨水余量的多少。当然,墨盒本体20内还可以设置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检测摇臂,检测摇臂可相对墨盒本体20转动,检测摇臂可伸入液位检测部21内,以用于衰减光、偏转光等,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液位检测部21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任一壁面上。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部21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端面221上。
连接组件30连接固定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10,且连接组件30和液位检测部21均位于墨盒本体20的沿最大尺寸方向的同一端。这样,连接组件30与液位检测部21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墨盒本体20固定在打印机10上后,即使墨盒本体20相对于打印机10发生相对晃动,墨盒本体20以连接组件30为支点相对于打印机10晃动,而由于液位检测部21与连接组件30之间的间距较小,液位检测部21相对于自身预设位置的晃动幅度,也就是偏移量较小,提高了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
根据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的不同,连接组件30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不同壁面上。示例性的,当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为高度方向Z,最小尺寸方向为拆装方向X时,液位检测部21设置在端面221上,连接组件30可以设置在端面221上或者设置在外壁面225的与液位检测部21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本体20的沿拆装方向X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墨盒本体20周向的截面尺寸。即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为拆装方向X或者高度方向Z。示例性的,墨盒本体20的沿拆装方向X的尺寸可以近似与墨盒本体20的沿高度方向Z的尺寸相当,且墨盒本体20的沿拆装方向X的尺寸大于墨盒本体20的沿宽度方向Y的尺寸。
本实施例以墨盒本体20的最大尺寸方向为拆装方向X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墨盒本体20设置有端面221和周向壁面,端面221位于墨盒本体20的沿拆装方向X的端部,周向壁面与端面221相连且位于墨盒本体20的周向,液位检测部21位于墨盒本体20的端面221上;连接组件30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端面221上或设置在周向壁面的靠近端面221的一侧。
当连接组件30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端面221上,请参阅图5,连接组件30可以与液位检测部21沿宽度方向Y并列设置。当然,此时,连接组件30也可以设置在液位检测部21的沿高度方向Z的不同位置处。
当连接组件30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周向壁面上时,连接组件30可以设置在顶壁面222、底壁面223(如图9和图10所示)或者侧壁面224中的任一者上,且连接组件30位于周向壁面的靠近端面221的一侧,以减小连接组件30与液位检测部21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5和图6以及图13和图14打印机10上设有触针,墨盒本体20上设有芯片23,芯片23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周向壁面上,墨盒本体20安装在打印机10上时,触针与芯片23的触点231电连接,以实现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10之间的通信。
可以理解的,触针为弹性件,触针与芯片23电连接时,触针发生弹性变形并抵压在芯片23的触点231上,并使得墨盒本体20与安装部11的与触针相对的另一侧相抵接。
芯片23可固定在墨盒本体20的周向壁面的任意位置处。可选的,本实施例以芯片23设置在顶壁面222上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顶壁面222上设有芯片固定座,芯片23设置在芯片固定座上,芯片23与高度方向Z垂直设置,或者如图5和图13所示芯片相对于顶壁面222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不对触针、芯片23以及芯片固定座的结构等进行限制。
其中,请参阅图13,芯片23具有与触针电连接的触点231,触点231个数为三个,三个触点231沿墨盒的宽度方向Y并列设置。
请参阅图5和图6以及图13和图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墨盒具有结合面,结合面为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通过连接组件30形成的结合面,结合面与触点231的表面在墨盒本体20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宽度方向Y与拆装方向X垂直设置。
这样,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投影平面上,芯片触点231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以及结合面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沿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
例如,芯片23的三个触点231沿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芯片23具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宽度方向Y垂直设置,且芯片23的靠近连接组件30的触点231的边缘位于第一平面上。连接组件30具有第二平面,结合面的靠近芯片23的边缘也位于第二平面上。当结合面与芯片触点231的表面在墨盒本体20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具有沿宽度方向Y的间距。
其中,当连接组件30设置在侧壁面224时,由于芯片23不会凸出侧壁面224,此时,芯片23可以设置在顶壁面222、底壁面223或者与连接组件30相对的另一侧壁面224上。当连接组件设置在顶壁面222上时,芯片23可以设置在侧壁面224上,或者,芯片23也可以设置在顶壁面222或底壁面223上,只要触点231和连接组件30形成的结合面沿宽度方向Y错开设置即可。
这样,在宽度方向Y上,墨盒与安装部11之间具有多个固定位置,墨盒本体20可以较为稳固的固定在安装部11内。
当结合面和触点231在宽度方向Y上间隔设置时,连接组件30与端面221沿拆装方向X的间距小于芯片23与端面221沿拆装方向X的间距;连接组件30与液位检测部21沿高度方向Z的间距小于芯片23与液位检测部21沿高度方向Z的间距。
示例性的,当连接组件设置在端面221上,芯片23设置在顶壁面222时,连接组件与端面221的沿拆装方向X的间距为零,芯片23与端面221的沿拆装方向X的间距大于零。同时,连接组件位于芯片23沿高度方向Z的下方,连接组件与液位检测部21沿高度方向Z的间距小于芯片23与液位检测部21沿高度方向Z的间距。
这样,沿拆装方向X和高度方向Z上,连接组件与液位检测部21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连接组件与芯片23之间的间距,即沿拆装方向X和高度方向Z上,连接组件均设置在液位检测部21与芯片23之间。这样,连接组件与液位检测部21之间以及连接组件与芯片23之间均具有较小的间距,即能减小液位检测部21晃动幅度,提高墨水余量的检测精度,又能避免因连接组件30与芯片23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墨盒本体20相对打印机10晃动时,芯片23与触针之间的晃动幅度较大,芯片23与触针之间出现电连接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连接组件30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端面221和/或墨盒本体20的侧壁面224上,且多个连接组件30沿墨盒本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多个连接组件30可以同时设置在周向壁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端面221上,并沿墨盒本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或者多个连接组件30可以同时设置在周向壁面以及端面221上,以提高墨盒本体20的固定稳定性,避免墨盒本体20相对打印机10晃动。
示例性的,连接组件30的个数为两个,两个连接组件30均设置在端面221上,并对称设置在液位检测部21的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两个连接组件30还可以分别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顶壁面222、底壁面223上或者分别设置在端面221和底壁面223上。本实施例不对连接组件30的个数以及设置位置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墨盒本体20固定在安装部11内,连接组件30相应的也隐藏在安装部11内,连接组件30并未暴露在安装部11的开口位置处。
为便于用于拆装墨盒本体20,请参阅图2至图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卡勾部35和卡勾槽13,卡勾部35和卡勾槽13中的一者设置在墨盒本体20上,另一者设置在安装部11上,卡勾部35可伸入卡勾槽13内,以将墨盒卡固在安装部11内;且墨盒卡固在安装部11内时,墨盒与安装部11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以通过墨盒与安装部11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卡勾部35脱离卡勾槽13。
具体的,卡勾部35可以形成在打印机10的安装部11上,卡勾槽13形成在墨盒本体20上。可选的,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以卡勾槽13形成在安装部11上,卡勾部35形成在墨盒本体20上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安装部11上设有竖板14,竖板14远离墨盒本体20一侧的空腔可以构成卡勾槽13,卡勾部35与竖板14背离墨盒本体20的侧面勾接,即可实现将墨盒卡固在安装部11内。
其中,卡勾部35可以为弹性件,这样,通过卡勾部35的弹性变形,可以使卡勾部35伸入或伸出卡勾槽13。
可以理解的,墨盒与安装部11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以便于推拉墨盒。为避免卡勾部35断裂,本实施例可以利用该配合间隙,示例性的,用户握持墨盒本体20,使得墨盒相对安装部11移动或者使得墨盒以自身某一点为支撑进行转动,卡勾部35随墨盒本体20相对安装部11移动,以伸入或伸出卡勾槽13,提高卡勾部35的使用寿命。
卡勾部35可以与墨盒本体20一体成型。为了提高墨盒的使用寿命,卡勾部35也可以与墨盒本体20可拆卸连接,例如卡勾部35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墨盒本体20紧固相连。
此时,连接组件30形成的结合面为竖板14与卡勾部35之间的接触面。当卡勾部35沿宽度方向Y的延伸长度较大时,竖板14与卡勾部35之间的接触面在宽度方向Y上具有较大尺寸。
为避免竖板14与卡勾部35的接触面与触点231的表面在宽度方向Y上相交,请参阅图7和图8,可以在卡勾部35上设有避让缺口351,避让缺口351设置在卡勾部35的靠近芯片23的一侧。这样,卡勾部35沿宽度方向Y的尺寸减小,接触面的靠近芯片23一侧的边缘朝向远离芯片23的一侧偏移,以使触点231与接触面之间具有沿宽度方向Y的间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勾部35设置在墨盒本体20上,卡勾槽13设置在安装部11上,且卡勾槽13的开口朝向上方,卡勾部35可在墨盒本体20的重力作用下伸入卡勾槽13内。
这样,当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内,墨盒本体20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搭接在安装槽的底壁面223上,此时,卡勾部35随墨盒本体20沿高度方向Z向下移动,并伸入卡勾槽13内,以实现墨盒与安装部11之间的卡接固定。当需要拆卸墨盒时,用户沿高度方向Z向上提拉墨盒本体20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1为图1中卡接组件包括摆杆、滑动部和滑槽时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E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4为图13中F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的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16为图13中墨盒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17为图13中遮挡件与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1中墨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9为图18中G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1至图19,为便于用于拆装墨盒本体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0还可以包括摆杆31、滑槽32以及第一弹性件(未示出),第一弹性件与打印机10和墨盒本体20中的一者相连,并可受压压缩在打印机10与墨盒本体20之间;滑槽32设置在打印机10和墨盒本体20中的一者上,打印机10和墨盒本体20中的另一者与摆杆31转动连接,摆杆31上设有凸出的滑动部311;其中,墨盒本体20相对打印机10移动时,摆杆31可绕自身转轴转动,以使滑动部311沿滑槽32的延伸方向相对滑槽32移动;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10相对固定时,滑动部311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顶在滑槽32的内壁面上。
具体的,摆杆31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20上,滑槽32设置在打印机10上。本实施例以摆杆31设置在打印机10上,滑槽32设置在墨盒本体20上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摆杆31通过自身转轴与打印机10转动连接,摆杆31的转轴可以与宽度方向Y平行设置,也可以与高度方向Z平行设置,或者与宽度方向Y呈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摆杆31的转轴可以沿高度方向Z设置。
第一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性橡胶件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可与打印机10和墨盒本体20中的一者相连,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与打印机10和墨盒本体20中的另一者相抵接。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与安装部11相连,避免墨盒本体20的壁面上设置凸出的零部件,以简化墨盒本体20的外观。
摆杆31相对于打印机10转动时,滑动部311绕摆杆31的转轴转动,并同时在滑槽32内滑动,且滑动部311位于滑槽32的不同位置时,墨盒本体20相对于打印机10具有不同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当需要安装墨盒本体20时,用户沿拆装方向X推动墨盒本体20,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过程中,滑动部311经由滑槽32的入口伸入滑槽32内,随着墨盒本体20继续伸入安装部11内,第一弹性件受压压缩,滑动部311沿滑槽3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滑槽32移动。
当墨盒本体2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用户脱离墨盒本体20,墨盒本体20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拆装方向X朝向伸出安装部11的一侧移动,直至滑动部311与滑槽32的内壁面抵接,墨盒本体20固定在安装部11内。
当需要拆卸墨盒本体20时,摆杆31可继续转动,以抵抗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墨盒本体20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拆装方向X朝向伸出安装部11的一侧移动,直至滑动部311从滑槽32内滑出。此时,墨盒本体20从打印机10上分离。
即用户推压墨盒,通过摆杆31与滑槽3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墨盒本体20相对于打印机10的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其中,滑槽32可以呈盲孔状结构,滑动部311与滑槽32的端部卡接,并从盲孔状滑槽32的端口处伸入或伸出滑槽32。
此时,连接组件30形成的结合面为摆杆31与滑槽32之间的抵接面,其中,滑动部311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球状、圆柱状等。当滑动部311具有不同的形状时,该抵接面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可为投影面或投影线。
通过将触点231表面以及摆杆31与滑槽32的抵接面沿宽度方向Y间隔设置,可以使墨盒本体20较为稳固的固定在安装部11内。
图20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与滑槽的导入段相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位于导入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与卡接段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11中摆杆的滑动部位于导出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1至图23,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滑槽32可以包括导入段321、卡接段322以及导出段323,卡接段322连通导入段321和导出段323;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时,摆杆31与导入段321的端口相对设置,以使滑动部311可伸入导入段321并沿导入段321朝向卡接段322一侧移动;卡接段322设有卡接壁面3221,卡接壁面3221朝向摆杆31转轴的一侧弯折设置以容置滑动部311,滑动部311可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与卡接壁面3221抵接;其中,滑槽32和摆杆31朝向相互靠近彼此的一侧移动时,滑动部311可沿卡接壁面3221滑出卡接段322,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导出段323伸出,以使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10相互分离。
具体的,导入段321用于在墨盒本体20安装在打印机10的过程中,引导滑动部311伸入滑槽32内。也就是说,墨盒本体20相对打印机10移动过程中,导入段321的端口始终与摆杆31的滑动部311相对设置。同时,为便于滑动部311脱离导出段323,导出段323的端口也与摆杆31相对设置。这样,滑槽32呈类似U型的结构。
为有效卡接摆杆31,避免因打印机晃动导致滑动部311相对滑槽32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卡接段322内设有卡接壁面3221,卡接壁面3221朝向摆杆31转轴的一侧凹陷设置,以围成容置滑动部311的容置区域,滑动部311移动至卡接壁面3221位置处后,滑动部311可与卡接壁面3221抵接接触,即通过卡接壁面3221对滑动部311构成限位,以将墨盒本体20固定在打印机10上。
可以理解的,卡接壁面3221具有三个部分,即沿摆杆31转轴周向的两个第一部分以及位于两个部分之间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连接两个第一部位,并围成上述容置区域。
此时,沿摆杆31转轴的周向,滑动部311与卡接壁面3221的第一部分抵接;沿拆装方向X,在第一弹性件弹性力作用下,滑动部311与卡接壁面3221的第二部分卡接。这样,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33的共同作用下,摆杆31的滑动部311可以适应性的相对卡接壁面3221移动,并与卡接壁面3221有效相抵接,墨盒本体20的固定稳定性较高
那么,当需要拆卸墨盒本体20时,需要将滑动部311从容置区域处取出,即使得滑槽32和摆杆31朝向相互靠近彼此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沿拆装方向X朝向安装部11的内侧按压墨盒本体20。这样,摆杆31继续转动,即可将滑动部311由容置区域内滑出,并沿导出段323继续滑动。同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墨盒本体20朝向伸出安装部11的一侧弹出,即墨盒本体20从打印机10上分离。
其中,打印机上可设置电机等,以驱动摆杆31绕自身转轴转动。为简化摆杆31的驱动结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3,第二弹性件33与摆杆31相连,第二弹性件33与滑动部311分别位于摆杆31转轴的两端;且第二弹性件33在自然状态时,摆杆31朝向导出段323延伸,第二弹性件33可以为弹簧、弹性金属片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结构简单,且墨盒本体20拆装方便。
其中,第二弹性件33可以绕设在摆杆31的转轴上,以带动摆杆31转动。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33与摆杆31相连,且第二弹性件33的一端与摆杆31相连,第二弹性件33的另一端与打印机10相连;第二弹性件33在自然状态时,摆杆31朝向导出段323延伸。
此时,请参阅图20,导入段321的开口尺寸较大,以至少在安装方向上覆盖部分导出段323,使得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时,滑动部311可伸入导入段321内。
这样,请参阅图21,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过程中,滑动部311伸入导入段321,摆杆31绕自身转轴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第二弹性件33拉伸变形。这样,第二弹性件33具有收缩的趋势,摆杆31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随着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滑动部311一方面沿着导入段321的延伸方向移动,另一方面也在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顶在导入段321的内壁面上,直至滑动部311在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落入卡接壁面3221围成的容置区域内(请参阅图22)。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可以有助于驱动滑动部311进入卡接段322内。此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滑槽32和摆杆31有相互分离的运动趋势,滑动部311与卡接壁面3221相抵接,以实现墨盒本体20与打印机10的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3,当需要拆卸或更换墨盒本体20时,用户可以沿拆装方向X按压墨盒本体20,此时,摆杆31和滑槽32相互靠近,由于第二弹性件33在自然状态时,摆杆31朝向导出段323延伸,滑动部311可以在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沿卡接壁面3221移出卡接段322。此时,墨盒本体20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逐渐移出安装部11,同时,滑动部311在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继续逆时针转动,直至滑动部311移动至导出段323内,第二弹性件33恢复自然状态。即通过第二弹性件33,可以避免滑动部311移出卡接段322时朝向导入段321一侧移动。
然后,墨盒本体20可以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或者在用户的操作下继续移出安装部11,滑动部311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可沿导出段323继续移动,直至滑动部311从导出段323内移出,墨盒本体20从打印机10上脱离。此时,第二弹性件33拉伸变形,第二弹性件33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
墨盒本体20从打印机10上脱离后,摆杆31可在第二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直至第二弹性件33恢复自然状态。此时,打印机10的安装部11空置。
即通过第二弹性件33,可以方便的实现墨盒本体20的拆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为便于用户握持墨盒本体20,墨盒本体20上设有握持件26,握持件26设置在外壁面225或者周向壁面的靠近外壁面225的一侧。示例性的,握持件26可以设置在顶壁面222上。
可以理解的,墨盒本体20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板的壁面构成顶壁面222,握持件26可与顶板固定相连。
可选的,打印机10与握持件26相对的位置处还可以设置锁止件,相应的,握持件26活动连接在墨盒本体20上。
具体的,锁止件可转动的与安装部11相连,且安装部11上设有第五弹性件,第五弹性件可将锁止件朝向墨盒本体20的一侧伸出。这样,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的过程中,锁止件可与墨盒本体20的顶壁面222抵接并相对墨盒本体20滑动。
墨盒本体20的顶壁面上相应的设有可与锁止件抵接的抵接凹槽,墨盒本体20移动到位后,锁止件落入抵接凹槽内并与抵接凹槽的内壁面抵接,阻止了墨盒本体20伸出安装部11的移动趋势。
此时,握持件26可转动的连接在顶板上,沿高度方向Z向下按压握持件26,握持件26的另一端向上抬起并抬动锁止件转动,此时,锁止件可脱离抵接凹槽,墨盒本体20可从安装部11内取出。
可选的,顶板可以呈台阶状设置,部分顶板用于与握持件26转动相连,另一部分顶板可朝向远离墨盒本体20的一侧凸出,这样,握持件26与凸出设置的部分顶板大致平齐设置,墨盒的外观较为平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设有光检测件,光检测件设置在安装部11内;墨盒上设有遮挡组件,墨盒本体20安装在打印机10上时,遮挡组件40遮挡光检测件发出的检测光线,以提示墨盒本体20安装在安装部11内。
光检测件可以包括发射件和接收件,发射件用于发射检测光线,接收件可以接收检测光线。遮挡组件40可以是形成在墨盒本体20壁面上的凸出结构,且当墨盒本体20固定在安装部11内后,遮挡组件40设置在发射件和接收件之间,遮挡组件40可以衰减或遮挡检测光线,这样,通过接收器接收到的检测光线的光量大小,可以判断墨盒本体20是有固定在安装部11内。
这样,当墨盒本体20安装在打印机10上时,遮挡组件40设置在发射件和接收件之间,接收件检测到的光量较小或为零,可以判断墨盒本体20已经固定在安装部11内。当接收件检测到的光量即为发射件发出处的检测光线的光量时,可以判断墨盒本体20尚未固定在安装部11内或者打印机10的安装部11为空置状态。
可选的,为避免异物设置在发射件和接收件之间,导致光检测件误判墨盒本体20固定在安装部11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挡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遮挡件42以及第三弹性件43,第三弹性件43的两端分别与遮挡件42、墨盒本体20相连,驱动件4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411,遮挡件42上设有第二卡接部421,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分别设置在驱动件41和遮挡件42的朝向彼此的一侧;墨盒本体20相对打印机10移动时,驱动件41与打印机10抵接,并通过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之间的抵接带动遮挡件42朝向远离打印机10的一侧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其中,第一卡接部411上设有导向斜面,第二卡接部421可沿导向斜面朝向远离驱动件41的一侧移动,墨盒本体20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安装部11内时,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相互分离,遮挡件42可在第三弹性件43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并遮挡光检测件发出的检测光线。
即驱动件41和遮挡件42均可移动的与墨盒本体20相连。其中,遮挡件42通过第三弹性件43与墨盒本体20相连,驱动件41可以通过第四弹性件44与墨盒本体20相连,以便于拆卸墨盒本体20后,驱动件41可以通过第四弹性件44恢复相对于墨盒本体20的初始位置。遮挡件42可通过第三弹性件43的变形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驱动件41可通过第四弹性件44的变形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
驱动件41与墨盒本体20之间、遮挡件42与墨盒本体20之间均可设置导向结构,以使驱动件41和墨盒本体20均沿预设方向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避免驱动件41和遮挡件42发生偏移。导向结构可以为导向槽等,驱动件41和墨盒本体20分别通过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实现导向,本实施例不对导向结构进行限制。
遮挡件42与驱动件41可以设置在墨盒本体20壁面的任意位置,可选的,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1与遮挡件42沿高度方向Z并列设置在墨盒本体20的顶壁面222上。例如,遮挡件42位于驱动件41沿高度方向Z的上方。这样,驱动件41的第一卡接部411位于驱动件41沿高度方向Z的上方,遮挡件42的第二卡接部421位于遮挡件42的沿高度方向Z的下方。
安装部11内设有凸出的顶杆结构12,顶杆结构12凸出安装部11的内壁面,以用于与驱动件41抵接。
这样,墨盒本体20伸入安装部11内后,遮挡件42可首次遮挡发射件发射的检测光线。墨盒本体20抵抗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并继续朝向安装部11内侧移动时,顶杆结构12与驱动件41抵接,并顶推驱动件41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此时第四弹性件44受压压缩。
然后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相互抵接,这样,在驱动件41的带动下,遮挡件42也相对墨盒本体20移动,此时,第三弹性件43受压压缩。
第一卡接部411上设有导向斜面,第二卡接部421可沿导向斜面朝向远离驱动件41的一侧移动,即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相抵接过程中,第二卡接部421沿着导向斜面相对第一卡接部411移动,直至第一卡接部411和第二卡接部421相互分离,在第三弹性件43的弹性力作用下,遮挡件42恢复相对墨盒本体20的初始位置。
当墨盒本体20固定在安装部11内时,遮挡件42恢复相对墨盒本体20的初始位置,并再次遮挡发射件的检测光线。
即本实施例通过遮挡件42的二次遮挡动作来提示墨盒本体20安装到位,避免打印机10误判墨盒本体20安装到位。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应用于打印机,所述打印机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卡勾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用于存储墨水,所述墨盒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打印机的触针进行接触的芯片、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液位检测部以及用于将墨水供应到所述打印机的出墨口;所述打印机上设有触针,所述触针用于与所述芯片的触点电连接;
所述墨盒具有拆装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拆装方向、所述宽度方向和所述高度方向两两垂直,其中,所述拆装方向包括安装方向和拆卸方向,所述安装方向和所述拆卸方向相互平行且朝向相反;
所述墨盒具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可伸入所述卡勾槽内,以将所述墨盒可拆卸的卡固在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墨盒设置有端面和周向壁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墨盒的沿安装方向的前端,所述周向壁面与所述端面相连且位于所述墨盒的周向,所述液位检测部位于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所述周向壁面包括顶壁面和底壁面,所述顶壁面和所述底壁面分别位于所述墨盒沿高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芯片位于所述墨盒的顶壁面上,且位于所述墨盒靠近所述端面的一端;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所述卡勾部设置在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或设置在所述周向壁面靠近所述端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卡固在所述安装部内时,所述卡勾部具有与所述卡勾槽卡合接触的结合面,所述结合面和所述芯片分别位于所述墨盒的不同侧壁面上;
且所述墨盒的顶壁面上设置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时,遮挡所述打印机的检测光线;其中,所述遮挡组件位于所述芯片的沿安装方向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面沿所述宽度方向和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结合面朝向所述拆卸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结合面与所述液位检测部沿高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芯片与所述液位检测部沿所述墨盒高度方向的间距;
所述结合面与所述液位检测部沿拆装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芯片与所述液位检测部沿所述墨盒拆装方向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设置在所述墨盒的底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墨盒高度方向的上方,所述卡勾部可在所述墨盒的重力作用下伸入所述卡勾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与所述墨盒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勾部与所述出墨口沿所述墨盒高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卡勾部与所述液位检测部沿所述墨盒高度方向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勾部设置在所述墨盒的端面上时,所述结合面与所述触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面与所述端面沿所述拆装方向的间距小于所述芯片与所述端面沿所述墨盒拆装方向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与所述结合面位于所述墨盒的不同侧壁面上,且所述结合面位于所述遮挡组件的沿高度方向的下方。
CN202211733300.1A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Pending CN115848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3300.1A CN115848023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481.1A CN113147187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CN202211733300.1A CN115848023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481.1A Division CN113147187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8023A true CN115848023A (zh) 2023-03-28

Family

ID=7687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481.1A Pending CN113147187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CN202211733300.1A Pending CN115848023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481.1A Pending CN113147187A (zh) 2021-04-30 2021-04-30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4718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4528B (zh) * 2021-11-02 2023-04-11 极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墨盒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187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06078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выводов (варианты)
EP0940260B1 (en)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CN102407676B (zh) 可装卸液体容纳容器的保持器及液体容纳容器
JP2010023458A (ja)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WO2018081957A1 (zh) 一种电池收纳装置及无人机
CN115848023A (zh) 墨盒
KR20040028546A (ko) 잉크 용기 및 기록 장치
US6386681B1 (en) Carrier assembly and ink jet printhead assembly associated therewith
US8899734B2 (en) Holder, liquid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that is attachable to and detachable from holder,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393797B2 (en) Terminal unit, ink supply unit, and adapter
CN215620872U (zh) 墨盒
CN115593114A (zh) 容器和印刷系统
US11141985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10341314B (zh) 加盖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KR20150118038A (ko) 액체 용기, 어댑터 및 액체 분사 장치
JP618327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ケース
JPH0630516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残量検知装置
CN112743991B (zh) 墨盒
CN218399896U (zh) 一种墨盒以及喷墨打印机
CN214873626U (zh) 液体容纳体及图像形成设备
CN217373910U (zh) 墨盒与打印设备
CN214606596U (zh) 一种墨量检测机构、墨盒以及打印机
CN218547501U (zh) 一种条码扫描器及其外壳
CN220720637U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19202138U (zh) 芯片安装结构、处理盒及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