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7701B -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7701B
CN115847701B CN202211573748.1A CN202211573748A CN115847701B CN 115847701 B CN115847701 B CN 115847701B CN 202211573748 A CN202211573748 A CN 202211573748A CN 115847701 B CN115847701 B CN 115847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reversing valve
pip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37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7701A (zh
Inventor
徐小军
易浩
周照杨
刘润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rri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rri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rri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rri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37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7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7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7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7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7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包括发泡箱和螺栓安装在发泡箱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安装座,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发泡箱前端,通过控制第一增压气泵在电磁阀的导流作用下将储气罐内部气流导出,并通过第一换向阀的换向导流作用将该气流分别导入发泡箱和第一滤气组件内部,有利于提高对发泡气流的导流效果,通过设置了第一滤气组件在安装座顶部,通过导流管和第一检测管为发泡气流提供导流动作,并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和第二气体检测器分别对该气体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控制器总成为两组数据计算,再通过第二换向阀将不符合标准的气体通过第一导出管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气体的导流和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气是氮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N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超临界混合气体指的是多种能形成超临界流体的气体混合体;超临界发泡成型是一种物理发泡成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微孔发泡成型技术,常用于注塑、挤出以及吹塑等成型工艺中。
现有技术主要缺点: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气体在混合过后静止时,在考虑到重力因素使分子量更大的粒子在碰撞后会出现气体浓度梯度,从而出现一种模糊意思上的分层现象,影响多种气体的混合程度较差,进而影响超临界成型效率;
此外:现有装置在进行发泡混合时,需要较多的部件对不同气体进行导流和增压,较难在同一套装置中完成,进而导致现有技术的整体成本较高;
最后:同时现有技术缺少对制备发泡工序中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工序,从而导致整体发泡所使用的气体体量较大,进而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发泡箱和螺栓安装在发泡箱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左前侧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发泡箱前端的导流机构,螺栓安装在安装座顶部右前侧的制备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座顶部右侧的回收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螺栓安装在发泡箱前端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螺栓安装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底部与合流管顶部开口管道安装,所述合流管前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一增压气泵,所述第一增压气泵右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滤气组件,所述第一换向阀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回流作用的第一回流管,所述电磁阀和第一增压气泵以及第一换向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气组件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换向阀右端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密封箱左端通孔相接触,所述导流管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检测管,所述第一检测管左端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第一气体检测器和第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管顶部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左端出气口,所述密封箱后端左侧螺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控制器总成,所述第二换向阀后端管道安装有第一导出管,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第二气体检测器和控制器总成以及第二换向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备机构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右端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通过支架螺栓安装在安装座顶部,所述缓冲罐右端固定焊接有制备罐,所述缓冲罐左端和制备罐右端均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罐和制备罐前端均管道安装有压力阀,所述缓冲罐和制备罐顶部管道安装有第三换向阀,所述压力阀分别管道安装在第二增压气泵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换向阀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真空泵,所述缓冲罐和制备罐内部均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管道安装在加热箱左端和后端,所述加热箱螺栓安装在安装座顶部右侧,所述压力传感器、压力阀、第二增压气泵、第三换向阀和真空泵以及加热箱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回流管后端的第四换向阀,所述第四换向阀通过连管固定安装在冷凝器前端,所述第四换向阀左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回流管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五换向阀,所述冷凝器后侧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流液泵,所述冷凝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座顶部,所述导流液泵后端出水口管道安装有滤气箱,所述滤气箱内部设有第二滤气组件,所述第四换向阀、冷凝器和导流液泵以及第五换向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气组件包括管道安装在导流液泵出水口处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前后两侧弯曲部设有高压气膜,所述连接管道前后两端均管道安装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二导出管管道安装在第五换向阀底部,所述第二导出管左端螺栓安装有第三气体检测器,所述滤气箱内壁螺栓安装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出气泵,所述防爆阀和第三气体检测器以及导出气泵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部共设有四组储气罐和电磁阀,且合流管顶部共设有四组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和检测管之间的直径比为2:1,且检测管与导流管呈90度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增压气泵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止回作用的单向阀,且第二增压气泵左右两侧均设有压力阀。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呈S形状分布,且连接管道内侧共设有两组防爆阀。
优选的,所述合流管材质为材料钢。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发明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发泡箱前端,通过控制第一增压气泵在电磁阀的导流作用下将储气罐内部气流导出,并通过第一换向阀的换向导流作用将该气流分别导入发泡箱和第一滤气组件内部,有利于提高对发泡气流的导流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第一滤气组件在安装座顶部,通过导流管和第一检测管为发泡气流提供导流动作,并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和第二气体检测器分别对该气体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控制器总成为两组数据计算,再通过第二换向阀将不符合标准的气体通过第一导出管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气体的导流和检测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制备机构在安装座顶部,通过缓冲罐为第二换向阀导出的气体提供缓冲效果,并通过换热管和加热箱进行初步加热,然后通过第二增压气泵和压力阀等部件将该气流送入制备罐进行二次加热和增压,此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气压进行检测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氮气等气体的超临界制备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回收机构在安装座顶部,通过第四换向阀将回流的混合气流送入冷凝器内部进行冷凝,然后通过导流液泵带动气液混合体进入滤气箱进行滤气,再通过第二回流管和第五换向阀将滤气后的液体重新送入冷凝器内部,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分离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第二滤气组件在滤气箱内部,通过高压气膜和防爆阀利用气压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压滤动作,并通过导出气泵将滤出的气体进行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流机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滤气组件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滤气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备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回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回收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发泡箱-1、安装座-2、导流机构-3、制备机构-4、回收机构-5、控制面板-6、安装架-31、储气罐-32、电磁阀-33、合流管-34、第一增压气泵-35、第一换向阀-36、第一滤气组件-37、第一回流管-38、导流管-371、密封箱-372、第一检测管-373、第一气体检测器-374、第二气体检测器-375、控制器总成-376、第二换向阀-377、第一导出管-378、缓冲罐-41、制备罐-42、压力传感器-43、压力阀-44、第二增压气泵-45、第三换向阀-46、真空泵-47、换热管-48、加热箱-49、单向阀-451、第四换向阀-51、冷凝器-52、导流液泵-53、滤气箱-54、第二回流管-55、第五换向阀-56、第二滤气组件-57、连接管道-571、高压气膜-572、防爆阀-573、第二导出管-574、第三气体检测器-575、密封板-576、导出气泵-5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包括发泡箱1和螺栓安装在发泡箱1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安装座2,安装座2顶部左前侧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6。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还包括安装在发泡箱1前端的导流机构3,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前侧的制备机构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侧的回收机构5;导流机构3包括螺栓安装在发泡箱1前端的安装架31,安装架31内部螺栓安装有储气罐32,通过安装架31为储气罐32提供限位效果,储气罐32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电磁阀33,电磁阀33底部与合流管34顶部开口管道安装,通过合流管34为电磁阀33提供合流效果,合流管34前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一增压气泵35,第一增压气泵35右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一换向阀36,通过第一换向阀36为第一增压气泵35提供导向效果,第一换向阀36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滤气组件37,第一换向阀36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回流作用的第一回流管38,电磁阀33和第一增压气泵35以及第一换向阀36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为电磁阀33和第一增压气泵35以及第一换向阀36提供电能,安装架31内部共设有四组储气罐32和电磁阀33,且合流管34顶部共设有四组进气口,提高储气罐32和电磁阀33的储气导流效果。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第一滤气组件37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换向阀36右端的导流管371,导流管371与密封箱372左端通孔相接触,导流管371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检测管373,通过密封箱372为导流管371提供防护效果,第一检测管373左端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第一检测管373顶部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377左端出气口,通过第二换向阀377为第一检测管373内部气体提供换向效果,密封箱372后端左侧螺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控制器总成376,第二换向阀377后端管道安装有第一导出管378,第一气体检测器374、第二气体检测器375和控制器总成376以及第二换向阀377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为第一气体检测器374、第二气体检测器375和控制器总成376以及第二换向阀377提供电能,导流管371和检测管373之间的直径比为2:1,且检测管373与导流管371呈90度角,提高检测管373的检测效果。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制备机构4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377右端的缓冲罐41,缓冲罐41通过支架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缓冲罐41右端固定焊接有制备罐42,通过缓冲罐41为制备罐42提供安装限位效果,缓冲罐41左端和制备罐42右端均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压力传感器43,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前端均管道安装有压力阀44,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顶部均管道安装有第三换向阀46,压力阀44分别管道安装在第二增压气泵45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增压气泵45为压力阀44提供导流效果,第三换向阀46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真空泵47,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内部均设有换热管48,换热管48管道安装在加热箱49左端和后端,通过换热管48为加热箱49内部气体提供导流效果,加热箱49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侧,压力传感器43、压力阀44、第二增压气泵45、第三换向阀46和真空泵47以及加热箱49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为压力传感器43、压力阀44、第二增压气泵45、第三换向阀46和真空泵47以及加热箱49提供电能,第二增压气泵45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止回作用的单向阀451,且第二增压气泵45左右两侧均设有压力阀44。
请参阅图7,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回收机构5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回流管38后端的第四换向阀51,第四换向阀51通过连管固定安装在冷凝器52前端,第四换向阀51左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回流管55,通过第二回流管55为第四换向阀51内部气体提供回流效果,第二回流管55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五换向阀56,冷凝器52后侧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流液泵53,冷凝器52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座2顶部,导流液泵53后端出水口管道安装有滤气箱54,滤气箱54内部设有第二滤气组件57,第四换向阀51、冷凝器52和导流液泵53以及第五换向阀56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为第四换向阀51、冷凝器52和导流液泵53以及第五换向阀56提供电能。
请参阅图8,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第二滤气组件57包括管道安装在导流液泵53出水口处的连接管道571,连接管道571前后两侧弯曲部设有高压气膜572,所述连接管道571前后两端均管道安装有防爆阀573,通过防爆阀573为连接管道571内部气体提供阻流效果,防爆阀573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二导出管574,第二导出管574管道安装在第五换向阀56底部,第二导出管574左端螺栓安装有第三气体检测器575,通过第三气体检测器575为第二导出管574内部气体提供检测效果,滤气箱54内壁螺栓安装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板576,密封板576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出气泵577,防爆阀573和第三气体检测器575以及导出气泵577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为防爆阀573和第三气体检测器575以及导出气泵577提供电能,连接管道571呈S形状分布,且连接管道571内侧共设有两组防爆阀573,提高连接管道571的导流效果。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密封箱372底部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前侧,通过安装座2为密封箱372提供安装限位效果,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分别通过电缆与控制器总成376控制端固定连接,制备罐42后端通过连管与发泡箱1右端管道安装,通过制备罐42为发泡箱1提供发泡气流。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第二,在进行制备发泡工作时,工作人员先将制备固体放置进发泡箱1内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运载有氮气气体的储气罐32底部的电磁阀33进行工作,从而使氮气气流通过电磁阀33流入第一增压气泵35内部,并通过第一增压气泵35的导流动作将该气流导入第一换向阀36,此时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36带动该气流通过第一回流管38流入发泡箱1内部,从而通过氮气对发泡固体材料进行预浸泡动作,有利于提高后续发泡固体和超临界流体的混合发泡效果;
第三,然后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四组电磁阀33先后工作,从而使四组储气罐32内部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增压气泵35导入导流管371内部,此处四组储气罐32内部气体分别为氮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在带动单组气流进入导流管371内部时,该气流会进入第一检测管373内部并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进行浓度检测动作,此时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的数据会传输给控制器总成376,当出现浓度较差时,控制器总成376控制第二换向阀377将浓度较低的气流通过第一导出管378导出到回收机构5,剩余浓度正常的气流送入缓冲罐41内部进行缓冲,有利于避免在切换气体时因上股气体的残余导致气体浓度较差的现象;
第四,然后进入缓冲罐41内部的气流在换热管48和加热箱49的换热和加热作用下进行加热动作,并通过缓冲罐41的缓冲作用对该气流进行初步加压动作,再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压力阀44和第二增压气泵45进行工作,从而使第二增压气泵45带动缓冲罐41内部的气流进入制备罐42内部的同时,能对该气流提供二次增压动作,从而制备形成超临界流体,此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43对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内部气体提供气压检测动作,有利于提高发泡流体的制备效果;
第五,然后再将其他气流通过上述步骤增压至制备罐42内部,再通过第二增压气泵45和加热箱49的增压增温作用,从而两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都能超过其临界点,此时两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均可以混溶,形成较为单一相的混合物,再通过导流管的导出而流入发泡箱1内部进行发泡工序;
第六,在进行发泡步骤之前,可将发泡箱1内部事先导入的氮气气流导出到第四换向阀51,并通过第四换向阀51将该气流和第一回流管38流出的气体分别导入冷凝器52内部,此时通过控制冷凝器52的冷凝温度,从而使混合气体中冷凝点较高的气体先形成液体而形成气液混合的混合体,然后通过导流液泵53将该混合体送入连接管道571内部,此时可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防爆阀573进行工作,从而使连接管道571和高压气膜572内部的压力升高,进而可通过压力将气液混合体中的气体从高压气膜572滤出,然后使液体通过第二导出管574流入第五换向阀56,并通过第三气体检测器575对其内部气体含量进行检测,可通过第五换向阀56带动该流体流回冷凝器52内部重新进行冷凝和滤气动作,再通过导出气泵577将滤出的气体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气体中不同气体的滤出和回收利用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通过控制第一增压气泵35在电磁阀33的导流作用下将储气罐32内部气流导出,并通过第一换向阀36的换向导流作用将该气流分别导入发泡箱1和第一滤气组件37内部,有利于提高对发泡气流的导流效果,通过导流管371和第一检测管373为发泡气流提供导流动作,并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分别对该气体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控制器总成376为两组数据计算,再通过第二换向阀377将不符合标准的气体通过第一导出管378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气体的导流和检测效果,通过缓冲罐41为第二换向阀377导出的气体提供缓冲效果,并通过换热管48和加热箱49进行初步加热,然后通过第二增压气泵45和压力阀44等部件将该气流送入制备罐42进行二次加热和增压,此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43对气压进行检测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氮气等气体的超临界制备效果,通过第四换向阀51将回流的混合气流送入冷凝器52内部进行冷凝,然后通过导流液泵53带动气液混合体进入滤气箱54进行滤气,再通过第二回流管55和第五换向阀56将滤气后的液体重新送入冷凝器52内部,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分离效果,通过高压气膜572和防爆阀573利用气压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压滤动作,并通过导出气泵577将滤出的气体进行导出,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回收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包括发泡箱(1)和螺栓安装在发泡箱(1)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顶部左前侧螺栓安装有控制面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发泡箱(1)前端的导流机构(3),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前侧的制备机构(4),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侧的回收机构(5);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螺栓安装在发泡箱(1)前端的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内部螺栓安装有储气罐(32),所述储气罐(32)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电磁阀(33),所述电磁阀(33)底部与合流管(34)顶部开口管道安装,所述合流管(34)前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一增压气泵(35),所述第一增压气泵(35)右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一换向阀(36),所述第一换向阀(36)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滤气组件(37),所述第一换向阀(36)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回流作用的第一回流管(38),所述电磁阀(33)和第一增压气泵(35)以及第一换向阀(36)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所述第一滤气组件(37)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换向阀(36)右端的导流管(371),所述导流管(371)与密封箱(372)左端通孔相接触,所述导流管(371)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一检测管(373),所述第一检测管(373)左端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所述第一检测管(373)顶部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377)左端出气口,所述密封箱(372)后端左侧螺栓安装有起到控制作用的控制器总成(376),所述第二换向阀(377)后端管道安装有第一导出管(378),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374)、第二气体检测器(375)和控制器总成(376)以及第二换向阀(377)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所述制备机构(4)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二换向阀(377)右端的缓冲罐(41),所述缓冲罐(41)通过支架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所述缓冲罐(41)右端固定焊接有制备罐(42),所述缓冲罐(41)左端和制备罐(42)右端均螺栓安装有起到检测作用的压力传感器(43),所述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前端均管道安装有压力阀(44),所述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顶部管道安装有第三换向阀(46),所述压力阀(44)分别管道安装在第二增压气泵(45)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换向阀(46)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真空泵(47),所述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内部均设有换热管(48),所述换热管(48)管道安装在加热箱(49)左端和后端,所述加热箱(49)螺栓安装在安装座(2)顶部右侧,所述压力传感器(43)、压力阀(44)、第二增压气泵(45)、第三换向阀(46)和真空泵(47)以及加热箱(49)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5)包括管道安装在第一回流管(38)后端的第四换向阀(51),所述第四换向阀(51)通过连管固定安装在冷凝器(52)前端,所述第四换向阀(51)左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回流管(55),所述第二回流管(55)后端管道安装有起到导向作用的第五换向阀(56),所述冷凝器(52)后侧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流液泵(53),所述冷凝器(52)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座(2)顶部,所述导流液泵(53)后端出水口管道安装有滤气箱(54),所述滤气箱(54)内部设有第二滤气组件(57),所述第四换向阀(51)、冷凝器(52)和导流液泵(53)以及第五换向阀(56)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所述第二滤气组件(57)包括管道安装在导流液泵(53)出水口处的连接管道(571),所述连接管道(571)前后两侧弯曲部设有高压气膜(572),所述连接管道(571)前后两端均管道安装有防爆阀(573),所述防爆阀(573)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第二导出管(574),所述第二导出管(574)管道安装在第五换向阀(56)底部,所述第二导出管(574)左端螺栓安装有第三气体检测器(575),所述滤气箱(54)内壁螺栓安装有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板(576),所述密封板(576)顶部管道安装有起到导流作用的导出气泵(577),所述防爆阀(573)和第三气体检测器(575)以及导出气泵(577)均与控制面板(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内部共设有四组储气罐(32)和电磁阀(33),且合流管(34)顶部共设有四组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71)和检测管(373)之间的直径比为2:1,且检测管(373)与导流管(371)呈90度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压气泵(45)底部管道安装有起到止回作用的单向阀(451),且第二增压气泵(45)左右两侧均设有压力阀(4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571)呈S形状分布,且连接管道(571)内侧共设有两组防爆阀(57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的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进行制备发泡工作时,工作人员先将制备固体放置进发泡箱(1)内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运载有氮气气体的储气罐(32)底部的电磁阀(33)进行工作,从而使氮气气流通过电磁阀(33)流入第一增压气泵(35)内部,并通过第一增压气泵(35)的导流动作将该气流导入第一换向阀(36),此时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36)带动该气流通过第一回流管(38)流入发泡箱(1)内部,从而通过氮气对发泡固体材料进行预浸泡动作;
步骤二:然后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四组电磁阀(33)先后工作,从而使四组储气罐(32)内部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增压气泵(35)导入导流管(371)内部,此处四组储气罐(32)内部气体分别为氮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在带动单组气流进入导流管(371)内部时,该气流会进入第一检测管(373)内部并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进行浓度检测动作,此时第一气体检测器(37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375)的数据会传输给控制器总成(376),当出现浓度较差时,控制器总成(376)控制第二换向阀(377)将浓度较低的气流通过第一导出管(378)导出到回收机构(5),剩余浓度正常的气流送入缓冲罐(41)内部进行缓冲;
步骤三:然后进入缓冲罐(41)内部的气流在换热管(48)和加热箱(49)的换热和加热作用下进行加热动作,并通过缓冲罐(41)的缓冲作用对该气流进行初步加压动作,再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压力阀(44)和第二增压气泵(45)进行工作,从而使第二增压气泵(45)带动缓冲罐(41)内部的气流进入制备罐(42)内部的同时,能对该气流提供二次增压动作,从而制备形成超临界流体,此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43)对缓冲罐(41)和制备罐(42)内部气体提供气压检测动作;
步骤四:然后再将其他气流通过上述步骤增压至制备罐(42)内部,再通过第二增压气泵(45)和加热箱(49)的增压增温作用,从而两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都能超过其临界点,此时两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均可以混溶,形成较为单一相的混合物,再通过导流管的导出而流入发泡箱(1)内部进行发泡工序;
步骤五:在进行发泡步骤之前,可将发泡箱(1)内部事先导入的氮气气流导出到第四换向阀(51),并通过第四换向阀(51)将该气流和第一回流管(38)流出的气体分别导入冷凝器(52)内部,此时通过控制冷凝器(52)的冷凝温度,从而使混合气体中冷凝点较高的气体先形成液体而形成气液混合的混合体,然后通过导流液泵(53)将该混合体送入连接管道(571)内部,此时可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防爆阀(573)进行工作,从而使连接管道(571)和高压气膜(572)内部的压力升高,进而可通过压力将气液混合体中的气体从高压气膜(572)滤出,然后使液体通过第二导出管(574)流入第五换向阀(56),并通过第三气体检测器(575)对其内部气体含量进行检测,可通过第五换向阀(56)带动该流体流回冷凝器(52)内部重新进行冷凝和滤气动作,再通过导出气泵(577)将滤出的气体导出。
CN202211573748.1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847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748.1A CN115847701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3748.1A CN115847701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7701A CN115847701A (zh) 2023-03-28
CN115847701B true CN115847701B (zh) 2023-08-15

Family

ID=8567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3748.1A Active CN115847701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7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0885B (zh) * 2023-05-26 2023-12-29 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先处理的超临界模内发泡成型设备及其发泡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988A (en) * 1978-10-25 1983-12-27 Kornylak Corporation Fluid film continuou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1792452U (zh) * 2010-08-30 2011-04-13 乌鲁木齐联合恒利建筑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剂挤塑发泡自动计量注入系统
CN202878585U (zh) * 2012-11-02 2013-04-17 山东大学 一种超临界流体增压计量装置
CN104275767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宁波大学 一种超临界流体输送装置
KR20150018069A (ko) * 2013-08-09 2015-02-23 이실근 에너지 절약형 발포플라스틱 성형품 제조 장치
CN105754131A (zh) * 2016-02-04 2016-07-1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合物超临界气体发泡生产线
CN110027159A (zh) * 2019-03-19 2019-07-19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气体模压发泡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421971U (zh) * 2020-09-04 2021-01-29 广州绿和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发泡和染色一体化生产线
CN113733444A (zh) * 2021-09-28 2021-12-03 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装置及发泡材料制备方法
CN115069202A (zh) * 2022-08-03 2022-09-20 东莞海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5991B2 (ja) * 2006-11-23 2013-03-21 スルザー ケムテック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ポリマー粒子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プラン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988A (en) * 1978-10-25 1983-12-27 Kornylak Corporation Fluid film continuou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1792452U (zh) * 2010-08-30 2011-04-13 乌鲁木齐联合恒利建筑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剂挤塑发泡自动计量注入系统
CN202878585U (zh) * 2012-11-02 2013-04-17 山东大学 一种超临界流体增压计量装置
CN104275767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宁波大学 一种超临界流体输送装置
KR20150018069A (ko) * 2013-08-09 2015-02-23 이실근 에너지 절약형 발포플라스틱 성형품 제조 장치
CN105754131A (zh) * 2016-02-04 2016-07-1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合物超临界气体发泡生产线
CN110027159A (zh) * 2019-03-19 2019-07-19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气体模压发泡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421971U (zh) * 2020-09-04 2021-01-29 广州绿和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发泡和染色一体化生产线
CN113733444A (zh) * 2021-09-28 2021-12-03 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装置及发泡材料制备方法
CN115069202A (zh) * 2022-08-03 2022-09-20 东莞海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7701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47701B (zh) 一种氮气混合气体超临界发泡混合装置及方法
CN1256241A (zh) 分配液体化学品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23965B (zh) 一种无人机用制氢加氢中继站及控制方法
CN201236688Y (zh) 二氧化碳增压泵注车
CN114471757A (zh) 一种多级磁控三联检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US20090321370A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liquid with a gas
CN115636545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多功能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方法
CN108854611B (zh) 微气泡水产生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0343925U (zh) 液压试验台
CN209945791U (zh) 一种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取样装置
CN212991132U (zh) 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氢回收装置
CN201295552Y (zh) 在线气液分离器
CN116845277B (zh) 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的串联双极引射器装置
CN215027582U (zh) 射流式旋风喷淋塔
CN215480172U (zh) 一种带有微生物检测功能的纯水设备
CN220983070U (zh) 一种塑料管材振动测试装置
CN218911584U (zh) 一种静音增压箱式给水装置
CN215711752U (zh) 一种便携加油装置
CN220976697U (zh) 一种mbr膜架
CN201154098Y (zh) 一种提高臭氧水压力和流量的装置
CN212779391U (zh) 单喷嘴燃油流量台
CN210584557U (zh) 一种用于发泡材料生产的发泡机
CN220317823U (zh) 一种酶固定床连续反应器
CN217356509U (zh) 一种反光材料生产用缓冲罐
CN201299990Y (zh) 双螺杆液化气泵气液分离装置及加气站液化气抽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