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3118A -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3118A
CN115843118A CN202111307869.7A CN202111307869A CN115843118A CN 115843118 A CN115843118 A CN 115843118A CN 202111307869 A CN202111307869 A CN 202111307869A CN 115843118 A CN115843118 A CN 115843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set
indication unit
indication
signa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78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瑜新
吴昊
鲁照华
李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8328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3924A/zh
Priority to CN202111307869.7A priority patent/CN1158431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7007 priority patent/WO2023077871A1/zh
Priority to EP22888906.9A priority patent/EP4325763A1/en
Priority to CA3216286A priority patent/CA3216286A1/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38891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69304A/ko
Publication of CN11584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3118A/zh
Priority to US18/382,19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397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指示方法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Description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时隙偏移指示(SlotOffset Indication,SOI)域,用于指示终端在特定时隙上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或一个载波内配置了多个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情况下,网络侧跨CC或者跨BWP触发SRS,不同CC或者不同BWP上发送SRS的时隙偏移可能不同,这使得SRS发送时隙的指示变得复杂。如果无法正确指示发送SRS的时隙,则会导致SRS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包括:
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时隙偏移指示SOI域,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指示方法或参考信号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或通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指示方法,通过统一设置各指示单元的SOI域的比特宽度,使一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比特可用于对其他指示单元的指示,实现对SRS发送时隙的跨指示单元的指示,提高参考信号发送时隙指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例如网络侧设备,如基站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110和步骤120。
在步骤110中,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
在步骤120中,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本实施例中,指示单元为指示SRS发送时隙的单位,可以是CC或BWP。参考信号主要指非周期SRS。DCI中的SOI域,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例如终端)在第t+1个可获得的(Available)时隙上发送参考信号,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是用于确定发送参考信号的关键参量。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其计数的参考点可以为时隙n或时隙n+k,其中,时隙n为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触发参考信号的DCI所在的时隙,k为高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参数(slotOffset)配置的一个时隙偏移参数。
本实施例中,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可能配置了多个时隙指示参量t,例如配置了3个CC,分别记为CC 0、CC 1和CC 2,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根据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可以确定SOI域的比特宽度。例如,对于CC 0,配置了2个t值,则SOI域的比特宽度可以为log22,即,使用1比特即可指示采用哪个t值。又如,为了使CC 0对应的SOI域中有足够的比特可用于指示CC 1的t值,可以将CC 0的SOI域扩展为2比特,从而可以指示CC 1采用其配置的4个t值中的哪个t值。
在上述基础上,第一通信节点可以统一配置各指示单元SOI域的比特宽度,可以实现对SRS发送时隙的跨指示单元的指示,提高参考信号发送时隙指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域SOI域的比特宽度,包括: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各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且该比特宽度取决于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例如,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其中,非周期SRS资源集里面配置的t值的最大数量为4,则各CC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都为log24,即为2。
类似的,如果一个CC中,BWP 0上的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BWP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BWP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其中,非周期SRS资源集里面配置的t值的最大数量为4,则各BWP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都为log24=2。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本实施例中,各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且该比特宽度取决于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指示单元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指示单元,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即为各指示单元对应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也就是说,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就是由其自身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决定的;另一类是第二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不是各指示单元对应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也就是说,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是由其他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决定的。例如,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则CC 0和CC 2均为第一指示单元,CC 1为第二指示单元。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指示单元内部的时隙指示参量t的指示,可以用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指示自身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者选择自身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例如,对于CC 0上的SOI域(比特宽度为2比特),可使用高1位比特或低1位比特指示或者选择CC 0上t的取值;对于CC 2上的SOI域(比特宽度为2比特),可使用高1位比特或低1位比特的SOI指示或者选择CC 2上t的取值。
本实施例中,对于跨指示单元的时隙指示参量t的指示,可以用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指示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例如:使用CC 0上的SOI域指示或者选择CC 1上的t值,则可以使用CC 0的SOI域的全部比特(2比特)指示或者选择CC 1上t的取值,共可以指示或者选择四种;也可以使用CC 0的SOI域的部分比特(1比特,可以是高位或者低位)指示或者选择CC 1上t的取值,共可以指示或者选择两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同样适用于CC中的多个BWP。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本实施例中,各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且该比特宽度取决于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指示单元分为两类。例如,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则CC 0和CC 2均为第一指示单元,CC 1为第二指示单元。
本实施例中,对于跨指示单元的时隙指示参量t的指示,还可以用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指示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例如:使用CC 1上的SOI域指示或者选择CC 0或CC 2上的t值,可以使用CC 1上的SOI域的高1位比特或低1位比特的SOI指示或者选择CC 0或CC 2上t的取值,从而实现跨时域单元的指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同样适用于CC中的多个BWP。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域SOI域的比特宽度,包括: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分别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
本实施例中,各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可能不同,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取决于该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例如,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 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则CC 0上的SOI比特宽度为log22=1,CC 1上的SOI比特宽度为log24=2,CC 2上的SOI比特宽度为log22=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同样适用于CC中的多个BWP。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本实施例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取决于该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指示单元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指示单元,另一类是第四指示单元,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少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也就是说,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小于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例如,CC 0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CC 1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4,CC2上的非周期SRS资源集中配置的t值的数量为2,则CC 0和CC 2均为第三指示单元,CC 1为第四指示单元。
本实施例中,对于跨指示单元的时隙指示参量t的指示,可以使用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指示或者选择第三指示单元的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例如,使用CC 1上的2比特SOI域中的高1位比特或低1位比特,指示或者选择CC 0或CC 2上的t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同样适用于CC中的多个BWP。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其中,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本实施例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取决于该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指示单元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指示单元,另一类是第四指示单元,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少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对于跨指示单元的时隙指示参量t的指示,可以在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使其比特宽度与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等,然后再用于指示或选择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例如,使用CC 0或CC 2上的1比特SOI域,跨CC指示CC 1上的t值,则可在CC 0或CC 2上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1,使得其SOI域的比特宽度与CC 1上的SOI域比特宽度相同,然后再通过填值后的SOI域指示CC 1上的t的取值。所填的位与原有的位结合(共2比特),最多可以指示22=4种t的取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同样适用于CC中的多个BWP。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 2-3。
本实施例中,DCI的格式可以是除DCI 2-3以外的格式。如果DCI的格式是DCI 2-3,即参考信号资源集为DCI 2-3所使用或关联的资源集,则忽略t的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ca-SlotOffset)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DCI中的SOI域所指示的t值,可以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参考信号主要指SRS,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51
所述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DCI中的SOI域所指示的t值,可以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52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指示单元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5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5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在此基础上,无论终端是否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都可以根据SOI域的指示准确传输参考信号,提高参考信号传输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UE在时隙n上接收到触发非周期SRS的DCI,且排除SRS被配置高层参数SRS-PosResource-r16的情况。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DCI中的SOI域所指示的t值,可以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61
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62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6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6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根据跨指示单元的SOI域所指示的时隙偏移,可针对各指示单元准确发送SRS。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210和步骤S220。
在步骤210中,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时隙偏移指示SOI域,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在步骤220中,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分别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其中,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 2-3。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步骤220,包括: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71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1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2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步骤220包括: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4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5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6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087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装置。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宽度确定模块310,设置为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
信息发送模块320,设置为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本实施例的指示装置,通过统一各指示单元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实现对SRS发送时隙的跨指示单元的指示,提高参考信号发送时隙指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在一实施例中,宽度确定模块310,设置为:
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宽度确定模块310设置为: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分别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 2-3。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所述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包括SRS;
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1
所述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2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所述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5
所述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06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11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12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提出的指示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指示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指示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参考信号发送装置。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指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10,设置为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时隙偏移指示SOI域,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信号发送模块420,设置为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的指示装置,根据跨指示单元的SOI域所指示的时隙偏移,可针对各指示单元准确发送SRS。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分别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 2-3。
在一实施例中,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信号发送模块420,设置为: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21
/>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22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2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2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在一实施例中,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参考信号包括SRS;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发送模块420,设置为: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31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32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33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34089524000013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或者是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即最低载波间隔配置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提出的指示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上述应用于通信节点的指示方法可以由指示装置执行,该指示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通信节点(例如基站)中。上述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可以由参考信号发送装置执行,该参考信号发送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通信节点(例如终端)中。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示方法或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相应的,通信节点为网络侧或者为终端侧节点。
通信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装置52;该通信节点中的处理器5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为例;存储装置52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或资源配置方法。
通信节点还包括:通信装置53、输入装置54和输出装置55。
通信节点中的处理器51、存储装置52、通信装置53、输入装置54和输出装置55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5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通信节点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按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通信装置5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通信装置53设置为根据处理器51的控制进行信息收发通信。
存储装置5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指示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宽度确定模块310和信号发送模块320)。存储装置5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通信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信节点。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指示方法或参考信号发送方法。
其中,指示方法,包括: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k,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4)

1.一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SOI域的比特宽度;
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SOI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域SOI域的比特宽度,包括:
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时隙偏移指示域SOI域的比特宽度,包括:
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分别确定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探测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1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2
所述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3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4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所述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5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6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探测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27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31
所述终端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32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33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所述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34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35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12.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时隙偏移指示SOI域,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域的比特宽度根据所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中的最大值确定;其中,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全部或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二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一指示单元和第二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包括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等于所述最大值的指示单元;
所述第二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一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比特宽度,分别根据每个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中的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第三指示单元和第四指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配置的时隙指示参量的数量;
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用于指示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选择所述第四指示单元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
其中,所述第三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高位或低位填0或填1后的域大小,与所述第四指示单元对应的SOI域的大小相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集对应的DCI格式非DCI 2-3。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成员载波CC和/或带宽部分BWP。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41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42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第t+1个可获得的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可获得的时隙从如下时隙开始计算: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43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44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所述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45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1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域用于指示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的取值,或用于选择终端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的时隙指示参量;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时隙偏移指示域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在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2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3
在未被配置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的情况下,在如下时隙上每个被触发的参考信号资源集中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4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5
其中,t为时隙指示参量,n为接收所述DCI的时隙索引,k为高层参数为每个触发的SRS资源集配置的时隙偏移参数,k关联于触发SRS传输的子载波间距,μSRS为被触发的SRS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携带有触发命令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6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PDCCH为高层参数为接收PDCCH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Figure FDA0003340895230000057
为载波聚合-时隙偏移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主小区或主辅小区与辅小区之间的时隙偏移,μoffset,SRS为高层参数为发送SRS的小区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最低载波间隔配置。
23.一种通信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示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示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发送方法。
CN202111307869.7A 2021-11-05 2021-11-05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43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32893.1A CN117793924A (zh) 2021-11-05 2021-11-05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存储介质
CN202111307869.7A CN115843118A (zh) 2021-11-05 2021-11-05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07007 WO2023077871A1 (zh) 2021-11-05 2022-07-21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EP22888906.9A EP4325763A1 (en) 2021-11-05 2022-07-21 Indic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A3216286A CA3216286A1 (en) 2021-11-05 2022-07-21 Indic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237038891A KR20230169304A (ko) 2021-11-05 2022-07-21 표시 방법,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통신 노드, 및 저장 매체
US18/382,192 US20240063976A1 (en) 2021-11-05 2023-10-20 Indication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7869.7A CN115843118A (zh) 2021-11-05 2021-11-05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32893.1A Division CN117793924A (zh) 2021-11-05 2021-11-05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3118A true CN115843118A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7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7869.7A Pending CN115843118A (zh) 2021-11-05 2021-11-05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202311832893.1A Pending CN117793924A (zh) 2021-11-05 2021-11-05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32893.1A Pending CN117793924A (zh) 2021-11-05 2021-11-05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3976A1 (zh)
EP (1) EP4325763A1 (zh)
KR (1) KR20230169304A (zh)
CN (2) CN115843118A (zh)
CA (1) CA3216286A1 (zh)
WO (1) WO202307787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4610A (zh) * 2020-02-04 2022-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非周期性srs时隙偏移指示
EP4082137A4 (en) * 2020-02-14 2023-01-04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3541901A (zh) * 2020-04-22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周期srs的时隙偏移指示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16286A1 (en) 2023-05-11
KR20230169304A (ko) 2023-12-15
EP4325763A1 (en) 2024-02-21
WO2023077871A1 (zh) 2023-05-11
US20240063976A1 (en) 2024-02-22
CN117793924A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44488A1 (en)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255949B1 (ko) Harq의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방법, ue, 기지국과 시스템
US20220345266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388702B2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and system
CN110535604B (zh) 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EP4099790A1 (en) Serving cell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258557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0037488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domain value in dci
CN111953466A (zh) 一种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39218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KR20200056977A (ko) 채널 자원 세트의 지시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CN112867156A (zh) 信道占用时间确定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WO2024088415A1 (zh) 资源指示方法、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及存储介质
EP4013167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JP2023510366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第1通信ノード及び第2通信ノード
CN111953458B (zh) 一种pucch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EP3113401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5915449A (zh) 信息传输方法、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5843118A (zh) 指示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JP7068351B2 (ja) 時間領域リソース情報の指示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206940A1 (zh) 指示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089733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7939677A (zh) 资源确定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5334679A (zh) 基于pusch的重复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39610A (zh) 一种确定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