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1975B -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1975B
CN115841975B CN202310047941.XA CN202310047941A CN115841975B CN 115841975 B CN115841975 B CN 115841975B CN 202310047941 A CN202310047941 A CN 202310047941A CN 115841975 B CN115841975 B CN 115841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fixedly connected
silicon wafer
air
main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79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1975A (zh
Inventor
董文鹏
刘海林
李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run New Energy C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run New Energy C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run New Energy C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run New Energy C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79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1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1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1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1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1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属于硅片输送架技术领域,包括一对主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为工形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吸气槽,一对所述主框架上均设置有与主框架相匹配的输送带,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下端设置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若干个滚筒和电机,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输送带在主框架上转动。本发明通过将输送架轻量化设计从而能够增加气缸带动输送架移动的频率,从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输送架输送硅片的数量,增加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增加输送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片输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缺点,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利用方便、洁净无污染,因此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的比重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一般为:将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制作成单品硅棒或多晶硅锭,然后切割成硅片,再将硅片经过前清洗(制绒)、扩散(制PN结)、后清洗(边缘刻蚀/去PSG)、PECVD(镀SiNx膜)、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选等工序制作成太阳能电池。
在加工硅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输送架对硅片进行输送,输送架一般是直线输送硅片,但有时受限于场地的大小还需要将硅片上下移动从而进行中转,现有的一般是使用气泵带动气缸,输送架与气缸内的活塞杆连接,从而带动输送架进行上下移动,现有的输送架整体较重,不能更快的上下移动,从而增加了输送硅片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包括一对主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为工形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吸气槽,一对所述主框架上均设置有与主框架相匹配的输送带,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下端设置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若干个滚筒和电机,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输送带在主框架上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一对主框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部为空心,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气缸和电磁阀和气泵,所述顶升装置能够顶升第一加强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吸气口,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吸气槽的槽口位于第一通孔的竖直投影范围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内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与第一加强筋相匹配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伸缩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吸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远离电磁阀的第二加强筋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泵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主框架内均开设有一对出气槽,一对所述主框架内均开设有一对出气槽,所述出气槽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槽贯穿主框架的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输送架轻量化设计从而能够增加气缸带动输送架移动的频率,从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输送架输送硅片的数量,增加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增加输送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的第二加强筋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的固定板的剖面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框架、201.吸气槽、202.出气槽、203.第二通孔、204.第二加强筋、3.输送带、4.第一通孔、5.滚筒、6.电机、7.第一加强筋、701.第三通孔、8.活塞杆、9.电磁阀、10.第一进气管、11.气缸、12.吸气管、13.抽气泵、14.抽气管、15.出气管、17.密封板、18.限位板、19.伸缩杆、20.泄压阀、21、第二进气管、22.硅片、23.通气管、2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参图1~图8所示,包括一对主框架2,主框架2为工形框架,即减少了原有框架的厚度,减少了主框架2的重量,同时也能使主框架2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一对主框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24,固定板24位于一对主框架2的前后两端,通过固定板24能够将一对主框架2连接在一起,保证主框架2的稳定性。
主框架2内开设有吸气槽201,吸气槽201的长度与主框架2的长度接近,即通过吸气槽201能够进一步减少主框架2的重量,一对主框架2上均设置有与主框架2相匹配的输送带3,主框架2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一对主框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7,第一加强筋7的下端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
输送带3的数量为两个,传动装置包括若干个滚筒5和电机6,电机6的数量为两个,电机6能够带动电机6内的轴杆转动,通过电机6和滚筒5能够带动输送带3转动,即通过传动装置能够带动输送带3在主框架2上转动,电机6内设置有相应的控制模块,即当硅片22由上一个输送带全部输送到输送带3时,电机6停止转动,输送带3停止转动,然后通过气缸11将主框架2顶升从而使硅片22向上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由其他的输送带将硅片22输送到下一道工序加工处,当硅片22完全离开输送带3时,活塞杆8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主框架2向下移动。
优选的,可在滚筒5上包裹防滑胶如橡胶、硅胶等,即能够增加与输送带3之间的摩擦,从而使输送带3稳定的转动。
第一加强筋7位于一对主框架2的中间位置,即受力均匀,第一加强筋7的内部为空心,顶升装置能够顶升第一加强筋7,顶升装置包括气缸11和电磁阀9和气泵,活塞杆8也位于一对主框架2的中间位置,即受力均匀,在顶升第一加强筋7时,能够使主框架2不易发生偏移。
具体的,第一进气管10与气泵相连接,气泵的安装位置可根据现场空间合理安装,电磁阀9与气缸1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出气管,即通过电磁阀9改变第一进气管10的进气方向从而能够实现活塞杆8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主框架2上下移动。
参图3、图4所示,主框架2内开设有第二通孔203,第二通孔203与吸气槽201相通。
具体的,吸气槽201上窄下宽,输送带3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4,通过第一通孔4能够增加输送带3的吸风功能,即输送带3能够更好的吸住硅片22,使硅片22不易从输送带3上掉落,同时通过第一通孔4也便于安装其他的夹具。吸气槽201的槽口位于第一通孔4的竖直投影范围内,即吸气槽201槽口的宽度小于第一通孔4的直径,即槽口的吸力较大,能够通过第一通孔4将硅片22吸住,第一通孔4均位于吸气槽201的上方,即当输送带3输送硅片22时,抽气泵13能够通过第一通孔4将硅片22吸附在输送带3上
参图1、图2所示,一对主框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加强筋204,一对第二加强筋204均匀固定在第一加强筋7的上下两侧,即通过第二加强筋204能够增加一对主框架2之间的稳定性,第二加强筋20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伸缩杆19,通过伸缩杆19能够保证主框架2的稳定性,当主框架2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
参图4所示,第一加强筋7内开设有第三通孔701,主框架2内开设有与第三通孔70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203,即当第一通孔4经过吸气槽201时,第一通孔4上的空气能够依次经过第一通孔4、吸气槽201、第二通孔203和第三通孔701进入到第一加强筋7内,一对第二加强筋204内均开设有与第三通孔701相匹配的第四通孔,主框架2内开设有与第四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即一对第二加强筋204和第一加强筋7均与吸气槽201相通。
参图1、图2所示,一对第二加强筋204与第一加强筋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2,吸气管12为不锈钢管,即能连接第二加强筋204和第一加强筋7,增强第二加强筋204和第一加强筋7之间的稳定性,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3,抽气泵13与远离电磁阀9的第二加强筋204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气管14,抽气泵13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5。
具体的,吸气管12均与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204相通,抽气管14与远离电磁阀9的第二加强筋204的内部相通,即通过抽气泵13的抽气能够使吸气槽201内形成负压,当输送带3上输送硅片22时,第一通孔4始终位于吸气槽201的上方,即抽气泵13产生的气体通过吸气槽201能够穿过第一通孔4将硅片22稳定的吸附输送带3上,同时能够将硅片22上的灰尘吸到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204内,当主框架2上下移动时硅片22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偏移从而脱离预先设定好的位置,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参图2、图5和图6所示,抽气泵13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一端连接有泄压阀20,泄压阀2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1,一对主框架2内均开设有一对出气槽202,出气槽202与第二进气管21相连接,出气槽202贯穿主框架2的上壁。
具体的,出气槽202为倾斜槽,倾斜方向为一对出气槽202的槽口远离吸气槽201,一对出气槽202的槽底壁靠近吸气槽201,第二进气管21能够将抽气泵13的抽出的气体输送到出气槽202内,出气槽202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气管23,通气管23位于固定板24内且穿过固定板24,即通过通气管23,能够使一对主框架2内的出气槽202相通。
即能够使抽气泵13抽出的气体经过出气槽202排出,即气体经过出气槽202排出时能够将位于出气槽202槽口上方的输送带3吹起微小的高度,使输送带3与主框架2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可以实现输送带3与主框架2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够降低电机6的负荷,具有节能效果的同时,同等的功率消耗下,还能够使输送带3更快的输送硅片22。
值得注意的是,出气槽202排出的气流,不会影响吸气槽201对于硅片22的负压吸附,由于出气槽202的出口是倾斜远离吸气槽201的,其喷出的气流不会直接被吸气槽201吸入。同时,由于出气槽202的数量为吸气槽201数量的二倍,其出气强度相对吸气强度较弱,更能进一步确保出气槽202的设置不会影响吸气槽201对于硅片22的负压吸附,即同时不影响输送带3输送硅片22。
此外,吸气槽201和出气槽202的设置,可以对抽气泵13为了制造负压抽离的气流进行较好的利用,无需额外对抽气泵13抽离的气流进行单独额外处理和排放,更加方便。
经过出气槽202排出的气体由于出气槽202的倾斜方向和输送带3的阻挡,大部分的气体会向远离吸气槽201的方向水平吹出,即能够在硅片22的下方形成一定流速的气流,参图6所示。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在硅片22的下方形成负压环境,根据空气动力学等原理,即空气能够向下挤压硅片22,从而使硅片22与输送带3贴合的更加紧密,同时不影响硅片22随着输送带3移动,出气槽202和吸气槽201内的气体方向参图6中的箭头所示。
同时通过泄压阀20能够排出一部分气体,即防止经过出气槽202流出的气体将输送带3吹起的过高,从而影响输送带3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可在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204的上表面上开设吸尘孔,即当输送带3输送硅片22时,位于硅片22下方的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204在抽气泵13的作用下能够将硅片22下方的灰尘吸入到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204内。
抽气泵13内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即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抽气泵13内的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抽气泵13的抽气量,具体的,可在输送带3的上一个输送架上设置与智能控制模块相匹配的重量感应装置,即通过重量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到硅片22的重量,当上一个输送架将硅片22输送到输送带3上时,抽气泵13可根据硅片22的重量改变抽气量从而使硅片22稳定的随着输送带3移动。
气缸11、伸缩杆19、电磁阀9和抽气泵13均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底座1上,便于安装和拆卸,即便于移动主框架2或旋转主框架2从而改变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以适应各作业场景。参图4、图5和图6所示。
参图3、图7和图8所示,吸气管12远离抽气泵13的一端内设置有防尘网,抽气管14远离抽气泵13的一端内同样设置有防尘网,即通过防尘网能够使灰尘堆积在第一加强筋7内,不易进入到抽气泵13内,从而影响抽气泵13的使用,第一加强筋7的下端铰接有密封板17,即当第一加强筋7的灰尘较多时,可将密封板17打开对第一加强筋7的灰尘进行清理,第一加强筋7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18,通过限位板18对密封板17的限位能够使密封板17不易自动开启。
使用时,参图1~图8所示,通过将主框架2设计成H型,能够减少主框架2的重量同时增加主框架2的稳定性,当输送架运行时,输送带3输送硅片22,通过抽气泵13的抽气能够使吸气槽201内形成负压,当输送带3带着硅片22移动时,吸气槽20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通孔4能够将硅片22吸附在输送带3上从而使硅片22稳定的随着输送带3移动,同时将抽气泵13排出的气体经过出气槽202排出,能够吹动输送带3使输送带3与主框架2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不影响输送带3的正常使用,从而减少输送带3与主框架2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3的运行效率增加。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输送架轻量化设计从而能够增加气缸带动输送架移动的频率,从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输送架输送硅片的数量,增加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增加输送架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主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为工形框架,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吸气槽,一对所述主框架上均设置有与主框架相匹配的输送带,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下端设置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吸气槽的槽口位于第一通孔的竖直投影范围内;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远离电磁阀的第二加强筋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泵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
一对所述主框架内均开设有一对出气槽,所述出气槽之间固定连接有通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若干个滚筒和电机,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输送带在主框架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一对主框架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部为空心,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气缸和电磁阀和气泵,所述顶升装置能够顶升第一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内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主框架内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主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与第一加强筋相匹配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吸气管。
CN202310047941.XA 2023-01-31 2023-01-31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Active CN115841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7941.XA CN115841975B (zh) 2023-01-31 2023-01-31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7941.XA CN115841975B (zh) 2023-01-31 2023-01-31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1975A CN115841975A (zh) 2023-03-24
CN115841975B true CN115841975B (zh) 2023-09-29

Family

ID=8557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7941.XA Active CN115841975B (zh) 2023-01-31 2023-01-31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197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3543A (en) * 1990-04-26 1992-07-2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2001225987A (ja) * 2000-02-15 2001-08-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紙搬送装置
CN101783309A (zh) * 2010-02-10 2010-07-21 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并排输送机构
JP2013040007A (ja) * 2011-08-16 2013-02-28 Toray Eng Co Ltd 搬送コンベア
CN104609146A (zh) * 2015-02-02 2015-05-13 无锡市南亚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分片传送装置及硅片传送方法
CN115178481A (zh) * 2022-06-28 2022-10-14 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分选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3543A (en) * 1990-04-26 1992-07-2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JP2001225987A (ja) * 2000-02-15 2001-08-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紙搬送装置
CN101783309A (zh) * 2010-02-10 2010-07-21 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并排输送机构
JP2013040007A (ja) * 2011-08-16 2013-02-28 Toray Eng Co Ltd 搬送コンベア
CN104609146A (zh) * 2015-02-02 2015-05-13 无锡市南亚科技有限公司 硅片分片传送装置及硅片传送方法
CN115178481A (zh) * 2022-06-28 2022-10-14 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分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1975A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4136B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清洗的清洗小车
CN113714257B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纺织废料收集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93293U (zh) 激光刻线除尘设备
CN115841975B (zh) 高稳定性轻量化硅片输送架设备
CN210839460U (zh) 一种可跨板的太阳能光伏板无水清洁机器人
CN207167812U (zh) 一种自动拍绒拍棉机
CN210906992U (zh) 一种电路板装配模拟检测装置
CN211701951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的自动清洗装置支架结构
CN111489573A (zh) 一种具用自清洁功能的交通灯用光伏板
CN220635614U (zh) 一种异质结电池片丝网印刷前除尘装置
CN213036201U (zh) 一种笔记本用贴辅料装置
CN209476903U (zh) 一种废品回收用分拣装置
CN218873406U (zh) 一种压制板智能更换式水箱散热器生产用边板成型装置
CN212093053U (zh) 一种桌面级薄膜刮涂机
CN220861897U (zh) 一种蜂窝纸板上胶装置
CN117208547B (zh) 一种用于多种规格太阳能电池片的丝网印刷输送装置
CN218687648U (zh) 一种水能耗少的泡沫铝加工除尘装置
CN214914160U (zh) 一种用于工业制造露天场所具有节能功能的防霾设备
CN21120847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自动组装置
CN214347213U (zh) 一种基于高频电源运行模式的电除尘设备
CN212136466U (zh) 一种电池板安装设备
CN220051511U (zh) 一种质子膜生产真空吸附平台
CN21293084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纺织烘干装置
CN210230722U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智能清洗装置
CN210640203U (zh) 一种整组硅片横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