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1715A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1715A
CN115841715A CN202211628932.1A CN202211628932A CN115841715A CN 115841715 A CN115841715 A CN 115841715A CN 202211628932 A CN202211628932 A CN 202211628932A CN 115841715 A CN115841715 A CN 11584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module
legally
bluetooth terminal
connec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89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1715B (zh
Inventor
刘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na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nake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nake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nake Pa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89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1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1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1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1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蓝牙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认证模块;蓝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以及实时图像摄取模块;当蓝牙检测模块检测到预定距离内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时从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实时图像摄取模块用于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认证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快捷认证访问,同时确保访问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电控制防盗报警、蓝牙通信等可编程定时控制等。例如,除传统的钥匙开锁方式之外,为了提高防盗安全性能,现有的智能家居设备还支持密码开锁或是生物指纹开锁等多种更加智能便捷的开锁方式。
例如,公开号CN1141876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及门禁管理系统,可解决现有门禁系统开启门禁不方便和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加强防盗门与已有智能家居的一体化程度以及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控制效率。
然而,不管是采用人脸识别认证还是采用生物指纹认证,都必须事先将使用者的人脸信息或者生物指纹信息注册到设备中或者注册到云端;在用户需要开锁时,通过采集当前用户的指纹或者人脸信息与已经注册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来完成权限认证。这种在本地或者云端注册个人信息的方式,一方面存在极大的数据泄露风险,另一方面注册过程对用户也不友好,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只想暂时允许某个访客有开锁权限,因此不愿意将访客的生物信息进行注册(访客本人可能也不愿意留存自身的生物信息)。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确保访问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快捷认证访问的智能家居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蓝牙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认证模块;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以及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检测到预定距离内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时,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并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所述第一目标图片包含第一人脸信息;
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用于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
所述第二目标图片包含第二人脸信息;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
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锁、智能保险柜、智能服务器设备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
预先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确定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所述蓝牙存储空间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当所述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时,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的第一目标图片应当是包含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的图片,所述蓝牙传输标识为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蓝牙标识符,所述蓝牙传输路径表征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从所述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发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通信;
当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成功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时,开启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休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1:按照预设周期开启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S2: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开启期间,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
否则,返回步骤S1;
S3: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S4:激活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5: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判断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图片;如果是,进入步骤S6;
否则,返回步骤S0;
当所述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时,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的第一目标图片应当是包含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的图片,所述蓝牙传输标识为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蓝牙标识符,所述蓝牙传输路径表征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从所述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发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S6: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并激活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S7: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
S8: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返回步骤S0。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所述唯一设备标识符包括蓝牙终端设备的MAC地址、IMEI串号、MEID串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S0之前,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多个,每个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可以看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无需用户在本地或者云端预先注册涉及个人隐私的生物信息,即无需注册诸如声音、人脸图像、指纹信息等信息,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性。
相反,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虽然也要用到个人生物信息(人脸图像)进行比对,但是必须是在用到的时候才获取,并且只获取不存储,即单次有效过后失效,每次的生物信息(人脸图像)匹配认证都是针对实时的单次信息,不会产生个人隐私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不同用户(包括主人或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获取目标用户(主人)的人脸信息来完成认证,当访客需要认证时,只需要将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的相关识别码预先注册(存储),并通过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通过近场蓝牙接收目标用户(主人)现场通过主人终端设备拍摄的访客人脸信息图片存储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即可完成,这个过程并不涉及任何个人生物信息的存储,而只需要存储访客的设备信息,提高了访客配合的意愿以及认证便捷性。
本发明的更多实施例和改进效果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场景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的主体流程图;
图4是使用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访客认证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具体应用于家居环境大门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是一个嵌入式模块设备或者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与各种智能家居设备配合使用,通过与用户的便携式蓝牙终端设备,以实现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访问权限控制。
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锁、智能保险柜、智能服务器设备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以智能锁为例,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可嵌入至大门安装的智能锁中,以实现智能锁的开锁功能。
以智能保险柜为例,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可嵌入智能保险柜中,以实现智能保险柜的安全开锁功能。
以智能服务器设备为例,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可嵌入智能服务器设备中,以实现智能服务器设备的安全开机功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办公设备或者居家设备,只需要将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最后的认证模块输出的认证指令转化为这些办公设备或者居家设备的开机指令、开锁指令即可。
接下来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蓝牙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认证模块,通过与目标用户的蓝牙终端设备进行交互认证,以完成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访问权限控制。
具体的,参见图2。图2是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场景应用原理示意图。
其中,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具体的,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
预先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确定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作为唯一设备标识符的具体例子,所述唯一设备标识符包括蓝牙终端设备的MAC地址、IMEI串号、MEID串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蓝牙终端设备例子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便携式电脑等,只需要具备蓝牙通信和连接功能即可,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上述唯一设备标识符并不涉及用户本身的生物隐私信息,而是对设备本身的标识。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例子: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的缩写。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它与每台手机一一对应,每个IMEI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
MEID:(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移动设备识别码是CDMA手机的身份识别码,也是每台CDMA手机或通讯平板唯一的识别码。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目前最广泛应用的UUID,是微软公司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其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信息的指定。
mac地址:硬件标识符,包括WiFi mac地址和蓝牙mac地址。
虽然唯一设备标识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称得上是隐私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本身如果单独存储,而没有其他信息配合(例如连接至设备本身),其本身也是毫无价值的。
例如,仅仅识别出一个独立的mac地址串号、一个独立的MEID是无价值的。
因此,相对于预先保存或者注册用户本身的生物隐私信息,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仅保存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不会存在数据隐私风险,更不会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图2示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以及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检测到预定距离内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时,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并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所述第一目标图片包含第一人脸信息;
具体的,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所述蓝牙存储空间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强调的是蓝牙终端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是为了强调后续当访客需要访问主人家居时,访客需要事先通过蓝牙从主人的蓝牙终端设备接收包含自身人脸信息的第一目标图片。
此时,第一目标图片即存储于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中,该第一目标图片带有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以确保该第一目标图片是经过主人允许,由主人的蓝牙终端传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
显然,此种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方式,杜绝了访客私自访问主人家居的可能性。
具体的,当访客需要访问主人家居或者主人不便陪同访客访问主人家居时,需要主人通过自身的主人蓝牙终端设备拍摄访客,以获得包含访客面部信息的第一目标图片;然后,主人蓝牙终端设备与访客蓝牙终端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一目标图片发送至访客蓝牙终端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中,该第一目标图片带有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以确保该第一目标图片是经过主人允许,由主人的蓝牙终端传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
接下来,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用于实时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所述第二目标图片包含第二人脸信息;
具体的,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通信;
当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成功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时,开启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在获得第一目标图片和第二目标图片的基础上,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
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的相似度大于阈值,则允许当前目标任务访问所述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开锁、开门、开机等。
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家居系统并不保存第一目标图片或者第二目标图片;或者说,智能家居系统仅暂存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或者第二目标图片用于比对,当比对完毕后,删除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或者第二目标图片。
在上述的例子中,当目标用户为家居主人时,家居主人携带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已经预先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
当家居主人携带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靠近智能家居系统后,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即连接至所述蓝牙终端管理设备,而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蓝牙终端管理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此时,无需将第一目标图片存储于特定区域,只要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保存有第一目标图片即可,即所述第一目标图片直接来自于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不是经过蓝牙传输,不包含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
因此,当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的第一目标图片不包含蓝牙传输标识时,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应当是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
当然,为快速建立连接实现图片传输,家居主人可以选择将预先拍摄的第一目标图片存储至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中;
在上述的例子中,当目标用户为家居主人的访客时,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需要事先与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建立近场蓝牙通信连接,请求主人通过蓝牙终端管理设备拍摄并发送至少一张包含访客面部信息的第一目标图片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此时,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接收第一目标图片存储于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中,此时该第一目标图片带有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以确保该第一目标图片是经过主人允许,由主人的蓝牙终端传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
访客携带蓝牙终端访问设备靠近智能家居系统后,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即连接至所述蓝牙终端访问设备,而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蓝牙终端访问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因此,当所述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时,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的第一目标图片应当是包含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的图片,所述蓝牙传输标识为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蓝牙标识符,所述蓝牙传输路径表征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从所述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发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此种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方式,杜绝了访客未经主人允许私自访问主人家居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来区分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与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
图3是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的主体流程图。
在图3中,示出图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休眠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1:按照预设周期开启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S2: 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开启期间,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
否则,返回步骤S1;
S3: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S4:激活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5: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判断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图片;如果是,进入步骤S6;
否则,返回步骤S0;
S6: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并激活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S7: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
S8: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返回步骤S0。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所述唯一设备标识符包括蓝牙终端设备的MAC地址、IMEI串号、MEID串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S0之前,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多个,每个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接下来简单介绍部分步骤的具体实施例与改进效果:
S0:休眠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在步骤S0中,在大部分时间下,休眠所述图像摄取模块的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蓝牙图片传输模块,能够降低能耗。
当智能家居系统是充电式的嵌入式模块设备或者便携式终端设备时,可显著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续航。
S1:按照预设周期开启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可以理解,按照预设周期开启所述蓝牙检测模块意味着按照预设周期开启和关闭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显然,并不需要时刻进行蓝牙检测。
作为优选,可基于历史数据统计所述智能家居系统执行所述比对操作的历史常用时间段。
例如,基于统计得出,所述智能家居系统通常在工作日的18:00-21:00执行所述比对操作,即用户经常在这个时段开门;则工作日的18:00-21:00为史常用时间段;
在所述历史常用时间段中,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开启和关闭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而在所述历史常用时间段之外的其他时段中,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开启和关闭所述蓝牙检测模块;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周期。
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可配置有一键蓝牙开启功能,用户可主动通过触摸按钮等方式直接激活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S2: 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开启期间,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
否则,返回步骤S1;
如果检测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例如访客携带蓝牙终端访问设备靠近,或者主人携带蓝牙终端管理设备靠近,则继续后续流程;
否则,应当关闭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返回步骤S1。
S3: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S4:激活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5: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判断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图片;如果是,进入步骤S6;
否则,返回步骤S0;
如前所述,当所述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时,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的第一目标图片应当是包含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的图片,所述蓝牙传输标识为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的蓝牙标识符,所述蓝牙传输路径表征所述第一目标图片从所述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发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S6: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并激活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可以看到,步骤S4激活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以及步骤S6蓝牙图片传输模块获取第一目标图片、激活实时图像摄取模块都是有条件的,在不满足条件时不激活或者进入休眠,整体上仍然可以降低系统能耗。
如前所述,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主人的访问控制,还可以在不获取访客个人生物信息的情况下,实现访客的访问控制。
具体的,图4示出了使用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访客认证的原理示意图。
在图4中,主人的蓝牙终端设备称之为蓝牙终端管理设备;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称之为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预先将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和蓝牙终端访问设备的MAC地址、IMEI串号、MEID串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
当目标用户为家居主人的访客时,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需要事先与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建立近场蓝牙通信连接,请求主人的蓝牙终端管理设备拍摄并发送至少一张包含访客面部信息的第一目标图片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
此时,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接收第一目标图片存储于访客的蓝牙终端访问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中,此时该第一目标图片带有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以确保该第一目标图片是经过主人允许,由主人的蓝牙终端传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
访客携带蓝牙终端访问设备靠近智能家居系统后,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即连接至所述蓝牙终端访问设备,而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蓝牙终端访问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此种获取第一目标图片的方式,杜绝了访客私自访问主人家居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锁、智能保险柜、智能服务器设备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图5示出图1所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具体应用于家居环境大门的场景示意图。
在图5中,所述智能家居系统作为嵌入式设备与智能门锁的开锁单元配合,嵌入式设备包括蓝牙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认证模块。
其工作原理参见前述实施例,当所述认证模块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的结果为认证通过时,将认证模块输出的认证指令转化为智能门锁的开锁单元的开锁指令实现开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改进效果:
(1)无需用户在本地或者云端预先注册涉及个人隐私的生物信息,即无需注册诸如声音、人脸图像、指纹信息等信息,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性。
(2)虽然也要用到个人生物信息(人脸图像)进行比对,但是必须是在用到的时候才获取,并且只获取不存储,即单次有效过后失效,每次的生物信息(人脸图像)匹配认证都是针对实时的单次信息,不会产生个人隐私问题;
(3)可以通过不同用户(包括主人或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获取目标用户(主人)的人脸信息来完成认证,当访客需要认证时,只需要将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的相关识别码预先注册,并通过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接收第一目标图片存储至访客的蓝牙终端设备的蓝牙存储空间即可完成,这个过程系统并不涉及任何存储本人的个人生物信息,而只需要访客的设备信息,提高了访客配合的意愿以及认证便捷性;
(4)整个使用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时段实现节能和休眠,降低了能耗,提升了系统的续航;
(5)访客的蓝牙终端存储的第一目标图片带有蓝牙传输标识和蓝牙传输路径,以确保该第一目标图片是经过主人允许,由主人的蓝牙终端传送至访客的蓝牙终端,杜绝了访客私自访问主人家居的可能性。
当然,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实现其中一个效果,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组合可以实现上述所有效果,但是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都实现上述所有优点和效果,因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都能构成单独的技术方案并对现有技术作出一个或者多个贡献。
本发明未特别明确的部分模块结构,以现有技术记载的内容为准。本发明在前述背景技术部分以及具体实施例部分提及的现有技术可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部分技术特征或者参数的含义。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实际记载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蓝牙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认证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以及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连接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检测到预定距离内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时,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并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所述第一目标图片包含第一人脸信息;
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用于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
所述第二目标图片包含第二人脸信息;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
预先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确定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当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所述蓝牙存储空间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通信;
当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成功获取到所述第一目标图片时,开启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家居设备包括智能锁、智能保险柜、智能服务器设备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休眠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实时图像摄取模块与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1:按照预设周期开启所述蓝牙检测模块;
S2: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开启期间,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
否则,返回步骤S1;
S3:蓝牙检测模块连接至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S4:激活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
S5: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判断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图片;如果是,进入步骤S6;
否则,返回步骤S0;
S6:所述蓝牙图片传输模块从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中获取第一目标图片,并激活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
S7:所述实时图像摄取模块摄取在所述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人物的第二目标图片;
S8:比对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以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访问,返回步骤S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所述蓝牙检测模块获取在预定距离内可见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以检测在预定距离内是否存在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唯一设备标识符包括蓝牙终端设备的MAC地址、IMEI串号、MEID串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之一或者其任意组合。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S0之前,还包括:
预先在所述蓝牙检测模块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为多个,每个可合法连接的蓝牙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存储空间,所述蓝牙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目标图片。
CN202211628932.1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841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8932.1A CN115841715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8932.1A CN115841715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1715A true CN115841715A (zh) 2023-03-24
CN115841715B CN115841715B (zh) 2023-09-19

Family

ID=8557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8932.1A Active CN115841715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1715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6503A (zh) * 2016-12-06 2017-05-2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20180040184A1 (en) * 2015-06-22 2018-02-08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Multifunctional access control device
CN108091015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蓝牙功能的开锁方法、系统
CN108171853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深圳市爱克信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读卡器的蓝牙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实现方法
CN108510627A (zh) * 2018-03-27 2018-09-07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开锁方法、门锁及存储介质
CN109064599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389711A (zh) * 2018-08-31 2019-02-2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门禁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448164A (zh) * 2018-09-07 2019-03-08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终端、锁体、门锁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544737A (zh) * 2018-11-01 2019-03-29 深圳市靓工创新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通行方法及系统
CN209312117U (zh) * 2019-01-30 2019-08-27 广州中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无线通信充电式门锁
CN111429637A (zh) * 2020-03-04 2020-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2706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置安全认证设备、人机交互设备、通信系统和认证方法
CN114120495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马琴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系统及方法
CN114187684A (zh) * 2021-12-07 2022-03-15 深圳威富智慧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及门禁管理系统
CN114648796A (zh) * 2022-03-18 2022-06-21 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40184A1 (en) * 2015-06-22 2018-02-08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Multifunctional access control device
CN106716503A (zh) * 2016-12-06 2017-05-2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091015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蓝牙功能的开锁方法、系统
CN108171853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深圳市爱克信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读卡器的蓝牙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实现方法
CN108510627A (zh) * 2018-03-27 2018-09-07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开锁方法、门锁及存储介质
CN109064599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389711A (zh) * 2018-08-31 2019-02-2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门禁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448164A (zh) * 2018-09-07 2019-03-08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终端、锁体、门锁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544737A (zh) * 2018-11-01 2019-03-29 深圳市靓工创新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通行方法及系统
CN209312117U (zh) * 2019-01-30 2019-08-27 广州中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无线通信充电式门锁
WO2021102706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置安全认证设备、人机交互设备、通信系统和认证方法
CN111429637A (zh) * 2020-03-04 2020-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0495A (zh) * 2021-11-30 2022-03-01 马琴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系统及方法
CN114187684A (zh) * 2021-12-07 2022-03-15 深圳威富智慧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及门禁管理系统
CN114648796A (zh) * 2022-03-18 2022-06-21 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1715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7468B1 (ko) 태그 인증과 결합된 생체 인식을 사용한 자동화된 물리적 액세스 제어 시스템에 대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1836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to secure resources
CN104167041A (zh) 基于智能手机使用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23131U (zh) 基于安卓操作平台的智能访客管理系统
CN104517338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门禁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101931867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출입 관리시스템
EP3977418A1 (en) An authentication input device
WO2021017567A1 (zh) 门锁控制系统、方法、显示控制终端和门锁控制装置
US201200933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se by unauthorized users
KR20170094470A (ko) 스마트 도어락 시스템 및 동작 방법
CN102938031A (zh) 一种电器设备
CN115841715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使用方法
KR101407443B1 (ko) 근거리무선통신 기능을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및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CN107065579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1907108B1 (ko) 스마트 도어락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95852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像识别门禁设备
CN111768544B (zh) 智能门禁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3253940A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CN115719528B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智能锁及使用方法
CN112581663A (zh) 一种智能门锁远程开锁系统及其方法
JP2008266907A (ja)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認証を利用した無線鍵錠システム
JP2007217903A (ja) キーと解錠装置と鍵装置とキー用プログラムと解錠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KR20160098901A (ko) 사용자 인증 서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CN111583450A (zh) 智能门
CN116229614B (zh) 一种具有投影虚拟键盘的智能锁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E, No. 1, Haijing North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Xiamen, Fujian, 361026

Patentee after: XIAMEN DNA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area 402 on the fourth floor and area 502 on the fifth floor, building 1, 8 Zhongcang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DNAKE PARK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