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6543A -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6543A
CN115836543A CN202180049020.6A CN202180049020A CN115836543A CN 115836543 A CN115836543 A CN 115836543A CN 202180049020 A CN202180049020 A CN 202180049020A CN 115836543 A CN115836543 A CN 115836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specific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90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谷茂
田中悠介
平田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36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其使得可以更合适地优先发送关于特定属性的数据。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估计用于在每个规定发送间隔以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关于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并且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以根据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要发送的规定发送容量,并且发送关于特定属性的数据。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例如构成无线LAN系统的设备。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更适当地优先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LAN)系统中,在多个通信设备之间构建和操作网络,并且因此采用了其中任何通信设备可以在经过预定的随机发送等待时间之后发送数据的访问控制方法。
此外,当发送用于实时应用的数据时,需要较短的延迟,并且因此需要优先于其他数据发送该数据。例如,作为用于优先发送这样的数据的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配置:其中调度装置将与通过调度而计算的新优先级相关的信息重新添加至数据,并且发送控制装置基于与添加至存储在发送队列中的数据的新优先级相关的信息来设置发送等待时间。
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技术:从通过多个通信协议接收到的多个包中提取属性信息、基于所提取的属性信息的配置为多个包确定多个通信协议共有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基于所确定的优先级顺序来处理所述包。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第2011-18845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第2019-02199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在发生随机访问控制延迟的环境例如无线LAN系统中,当需要较短延迟的数据作为要优先处理的数据进行发送时,存在数据不能优先发送的情况,并且需要用于更适当地优先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技术。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并且能够更适当地优先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通信设备是以下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要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方法是以下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要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中,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要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且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设备是以下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特定属性的数据。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方法是以下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设备: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进行控制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特定属性的数据。
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中,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特定属性的数据。
注意,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构成一个设备的内部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在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频带和频道分配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其中划分并使用具有预定带宽的频道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实时应用对需要低延迟的数据使用发送缓冲器的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在优先发送实时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的发送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在优先发送实时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指定实时应用的数据量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8是示出估计发送容量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示出用于基于使用带宽估计发送容量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发送参数的设置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发生访问控制延迟的情况下的数据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在通过应用前向纠错(FEC)技术计算发送容量的情况下的计算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在通过应用ACK返回和重发控制技术计算发送容量的情况下的计算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时应用通信序列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时应用通信序列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应用本技术的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7是示出图16中无线通信模块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与实时应用设定相关的命令配置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应用的参数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用于提供实时应用设置的通知的信息元素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1是示出实时应用数据的帧配置示例的图。
图22是描述设置和取消实时应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3是描述设置和取消实时应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4是描述发送侧通信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5是描述发送侧通信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6是描述接收侧通信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7是描述接收侧通信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常规上,在无线LAN系统中,由于在多个通信设备之间构建和操作网络,因此采用了其中任何通信设备可以在经过预定的随机发送等待时间之后发送数据的访问控制方法。
可替选地,已经设计了以下方法:预先确保宽带信道,使得在通信信道上的发送中不会发生拥塞,并且通过使用任何信道以短的发送等待时间发送数据。
另一方面,在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的公共通信系统中,特定通信运营商负责管理其通信资源,并且因此可以在由运营商确定的预定延迟时间内无延迟地发送期望的数据。
这些通信处于其中从基站向通信终端分配频率资源并使用这些频率资源的系统中,并且因此,如果频率资源被分配,则易于提供用于无延迟地从特定通信设备发送数据的机制。
也就是说,在公共通信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并且因此通常使用其中预先确保用于控制的通信信道并使用该控制信道设置与数据发送相关的信道的技术。
在应用IEEE 802.11系统的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LAN系统中,即使在其中发送实时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也需要如由常规无线通信协议所限定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公平地使用发送路径。
特别地,IEEE 802.11规范公开了通过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EDCA)控制基于要发送的数据的访问类别(AC)设置发送等待时间的技术。
因此,作为IEEE 802.11的下一代技术,公开了能够将需要低延迟的数据存储在专用发送缓冲器中并优先于其他数据发送该数据的技术。
如已经描述的,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技术:其中调度装置将与通过调度而计算的新优先级相关的信息重新添加至数据,并且发送控制装置基于与添加至存储在发送队列中的数据的新优先级相关的信息来设置发送等待时间。
如已经描述的,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技术:从通过多个通信协议接收到的多个包中提取属性信息、基于所提取的属性信息的配置为多个包确定多个通信协议共有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基于所确定的优先级顺序来处理所述包。
根据IEEE 802.11-19/1851r1中公开的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在使用多个链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为每个链路限定链路负载,在具有高链路负载的链路(链路#2)中仅发送具有低延迟的数据,并且在具有低链路负载的链路(链路#1)中发送具有低延迟的数据和其他数据两者。
顺便提及,在无线LAN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在自身设备周围有许多通信设备等待发送,则存在其中即使在经过随机发送等待时间之后,也会执行从其他通信设备的发送,而自身设备无法执行其自身发送的情况。
因此,认为难以快速发送需要可靠性并要求在预定延迟时间内发送的数据。
特别地,在其中基于时间限制等需要输入密码的情况下,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送需要高可靠性的这样的数据。
此外,在无线LAN系统中,为了使从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公平地执行,一旦数据发送结束,除非重置预定的发送等待时间,否则无法再次发送数据,并且因此存在由于该发送等待时间的重置而导致延迟不会无休止地收敛的问题。
此外,在无线LAN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在发送侧通信设备周围未执行数据发送,则发送数据,但存在如果在接收侧通信设备周围执行通信,则无法正确解码该数据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公共通信系统中,易于提供用于从特定通信设备无延迟地发送数据的机制,但为了执行通信,存在必须并入由特定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中,并支付昂贵的预定使用费用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由于对于数据通信的爆炸性需求,充足的频率资源的使用已经增加,并且确保数据通信信道变得困难。
在限定常规无线LAN系统中数据发送的优先级顺序时,根据要发送的数据的访问类别来确定该顺序,并且因此基于此机制,对实时应用需要短延迟的数据执行发送控制。
因此,对于实时应用中发送的数据,在其他访问类别中存在具有高优先级的数据的情况下,可能优先发送该数据,并且可能无法再满足期望的延迟要求。
同样,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中,在将需要低延迟的数据存储在专用发送缓冲器中并优先于其他数据发送该数据的技术中,仅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设置有短的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因此,存在该数据以外的数据的发送机会不会到来的问题。
此外,如果数据未存储在发送缓冲器中,则数据不会优先发送,并且在接收到实时应用中使用的数据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在期望的定时处接收数据,除非由发送侧的通信设备优先发送该数据。
相反,如果仅优先发送由实时应用发送的数据,则无法根据基于常规访问类别的优先级顺序执行发送,这是不公平的。
此外,在混合实时应用的语音数据、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当基于常规EDCA控制的优先级顺序执行发送时,按照语音数据、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顺序进行发送,并且存在以下问题:即使该应用在同一定时处发出发送请求,也会在无线LAN的发送路径中重新排列发送顺序。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技术,基于关于由优先级分析处理单元设置的新优先级的信息来统一设置数据的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因此存在每次从设置有最高优先级的数据首先执行发送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技术中,由于接收到的数据根据由公共优先级顺序确定单元确定的优先级顺序传送至上层,因此存在优先级顺序一旦被确定则不能改变的问题。
在IEEE 802.11-19/1851r1中公开的技术中,由于为每个链路限定了链路负载,因此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仅具有低延迟的数据才在具有高链路负载的链路(链路#2)上进行发送,而其他数据无法发送。
因此,在本技术中,提出了以下配置:其中,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要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且发送具有特定属性的数据,例如实时应用的数据,并且因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网络的配置)
图1示出了通过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配置示例。此处,示出了无线LAN系统的配置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在图1中,构成无线LAN系统1-1的通信设备10在附图中由白色圆圈指示,并且附图中的实心箭头A1和A2指示在通信终端STA10-1和通信终端STA10-2连接至接入点AP10的状态下,各个通信设备10是可通信的。
在无线LAN系统1-1附近,附图中由阴影圆圈指示的接入点AP20和通信终端STA20构成另一无线LAN系统1-2,并且附图中的实心箭头B1指示各个通信设备20是可通信的。
此外,在无线LAN系统1-1附近,附图中由阴影圆圈指示的接入点AP30和通信终端STA30还构成另一无线LAN系统1-3,并且附图中的实心箭头D1指示各个通信设备30是可通信的。
接入点AP10位于可以接收到来自接入点AP20和通信终端STA20的信号以及来自接入点AP30和通信终端STA30的信号的位置处,其在附图中由虚线箭头C2和C3以及箭头E2和E3表示。
通信终端STA10-1位于可以接收到来自接入点AP20和接入点AP30的信号的位置处,其在附图中由虚线箭头C1和箭头E1表示。此外,通信终端STA10-2位于可以接收到来自通信终端STA20和通信终端STA30的信号的位置处,其在附图中由虚线箭头C4和箭头E4表示。
如上所述,由于存在无线LAN系统1-2和无线LAN系统1-3,构成无线LAN系统1-1的接入点AP10、通信终端STA10-1和通信终端STA10-2需要在这些通信设备之间执行公平接入。
注意,在下文中,发送数据的通信设备将称为发送侧通信设备,并且接收数据的通信设备将称为接收侧通信设备。例如,在无线LAN系统1-1中,从诸如接入点AP10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发送的数据由诸如通信终端STA10-1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
(频带和频道分配的示例)
图2示出了在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频带和频道分配示例。
在2.4GHz频带中,在应用于IEEE 802.11g标准中的20MHz的带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法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设置至少两个信道的频率(附图中最高层(第一层)中的“2.4GHz频带”)。
在5GHz频带中,可以确保要应用于例如IEEE 802.11a的标准的20MHz的带宽的OFDM方法的无线信号的多个频道(附图中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5GHz频带A、5GHz频带B、5GHz频带C”)。
此处,在5GHz频带中的操作被设置具有用于确定在各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可用频带、发送功率和发送可能性的条件。
信道编号32、36、40等被分配给图2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并且在日本可以使用信道36至信道64中的8个信道和信道100至信道140中的11个信道。
注意,在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也可以使用信道32、信道68、信道96和信道144,并且此外,在上面的频带中,可以使用信道149至信道173。
此外,目前正在将6GHz频带标准化为可用频带(附图中第三行和第四行中的“6GHz频带A、6GHz频带B、6GHz频带C和6GHz频带D”)。作为使用6GHz频带的方法,可以在6GHz频带A的Unii-5频带中布置25个信道,可以在6GHZ频带B的Unii-6频带中布置5个信道,可以在6GHz频带C的Unii-7频带中布置17个信道,并且可以在6GHZ频带D的Unii-8频带中布置12个信道。
图3示出了其中通过组合自由可用的频带来划分和使用具有预定带宽的频道,同时避免使用其用途受限的频带的配置。
图3示出了以下示例:其中,作为可以自由使用的频带,针对6GHz频带B的Unii-6频带的四个信道,确保80MHz的带宽以形成第一链路(链路#1),针对6MHz频带D的Unii-8频带的12个信道,确保240MHz的带宽,以形成第二链路(链路#2),并且组合多个带宽的这些链路以对总共16个信道使用320MHz的带宽。
在频道的这样的使用配置的情况下,存在以下可能性:在第一链路(链路#1)和第二链路(链路#2)的外围操作不同的系统,并且单独执行访问控制。
例如,在图1中,在其中无线LAN系统1-1使用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多个链路(多链路)执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无线LAN系统1-2使用第一链路时或当无线LAN系统1-3使用第二链路时,需要对这些链路中的每一个分别执行公平的访问控制。
(缓冲器的配置)
图4示出了实时应用对需要低延迟的数据使用发送缓冲器的配置。
如图4所示,在通信设备10中,为每个访问类别配置发送缓冲器103,以执行由IEEE802.11系统限定的预定EDCA控制。通过使用此访问类别执行分类,数据根据数据类型顺序存储在相应的缓冲器中,并根据数据的优先级执行发送控制。
在常规的EDCA控制中,数据分为四种访问类别:AC_VO(语音)、AC_VI(视频)、AC_BE(尽力而为(Best effort))以及AC_BG(背景)。
AC_VO表示与需要低延迟和带宽保证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对应的类型。AC_VI表示与需要带宽保证的数据例如视频数据对应的类型。AC_BE表示与正常数据(尽力而为型数据)对应的类型。AC_BG表示与不受时间限制的大容量数据(背景数据)对应的类型。
在图4中,在发送缓冲器103中,语音数据存储在与AC_VO对应的AC_VO缓冲器103-2中,视频数据存储在与AC_VI对应的AC-VI缓冲器103-3中,尽力而为型数据存储在与AC_BE对应的AC_BE缓冲器103-4中,并且背景数据存储在与AC_BG对应的AC_BG缓冲器103-5中。
然后,配置为在已经经过了针对每个访问类别限定的退避时间和发送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执行发送,并且优先级顺序为AC_VO、AC_VI、AC_BE和AC_BG的顺序。
此外,此处除了常规EDCA控制的发送缓冲器103外,还配置了具有低延迟的数据存储在专用缓冲器中。
也就是说,需要以短延迟发送的低延迟数据被给予优先于其他数据发送的机会,并且因此,例如,可以以比AC_VO的常规语音数据的发送等待时间短的发送等待时间来发送。
在图4的示例中,将用于存储实时应用(RTA)的数据(在下文中,也称为RTA数据)的RTA缓冲器103-1添加至发送缓冲器103。RTA数据是低延迟数据的示例。
因此,在通过发送机会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0被配置成基于数据的优先级顺序从每个缓冲器中取出数据并发送该数据。
(数据发送的示例)
图5示出了在优先发送实时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的发送示例。
图5的上部示出了第一链路(链路#1)中的数据流,并且图5的下部示出了第二链路(链接#2)中的数据流。注意,在图5中,时间的方向是附图中从左侧到右侧的方向。
也就是说,此处,在上面描述的多链路配置中,在使用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执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器103中的数据的优先级顺序,按照RTA、AC_VO、AC_VI、AC_BE和AC_BG的顺序依次发送数据。
此外,由于其他无线LAN系统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在每个链路中操作,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其他系统的发送来设置无法执行发送的时段(繁忙)。
因此,在第一链路中,如附图中由带有RTA、AC_VO、AC_VI和AC_BE的四边形指示的,在经过预定的短等待时间之后,按来自RTA缓冲器103-1的RTA数据、来自AC_VO缓冲器103-2的语音数据、来自AC_VI缓冲器103-3的视频数据和来自AC_BE缓冲器103-4的尽力而为型数据的顺序发送数据。
类似地,在第二链路中,如附图中由带有RTA、AC_VO、AC_VI、AC_BE和AC_BG的四边形指示的,在经过预定的短等待时间之后按RTA数据、语音数据、视频数据、尽力而为型数据和背景数据的顺序发送数据。
在这样的配置的情况下,当存在实时应用的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时,需要公平地执行数据发送,并且因此存在实时应用的数据不易发送的问题。
图6示出了在优先发送实时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的修改示例。
此处,在上述多链路配置中,使用第一链路(链路#1)和第二链路(链路#2),但在上层的第一链路中,在经过预定的短等待时间之后,依次发送RTA数据(RTA)、语音数据(AC_VO)、视频数据(AC_VI)数据和尽力而为型数据(AC-BE)。
另一方面,在下层的第二链路中,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RTA数据(RTA)。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二链路中仅发送RTA数据,因此在没有RTA数据的情况下无法发送其他数据,并且因此存在发送路径的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注意,在图6中,“NAV”指示由其他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数据发送来设置其中不能在第一链路或第二链路上执行数据发送的时段(网络分配向量(NAV))。
(RTA数据的发送)
图7示出了指定实时应用的数据量的处理流程。
图7假设由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接收特定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例如,实时应用的数据的到达不是根据应用预先确定的情况。
也就是说,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以任何接收间隔(间隔)从应用输出并到达,并且定时具有周期性的可能性高。例如,在图7中,RTA数据的第一到达定时(RTA输出定时#1)、第二到达定时(RTA输出定时#2)和第三到达定时(RTA输出定时#3)具有任意接收间隔(间隔)。
此外,实时应用的数据可以包括例如诸如视频数据(R视频)、语音数据(R音频)和控制信息数据(R控制)的数据,并且被配置成这些数据的全部或部分以预定外围到达。
(发送容量的概述)
图8示出了估计发送容量(可用发送容量)的处理流程。
图8示出了以下配置:其中,例如,在存在视频数据(R视频)、语音数据(R音频)和控制信息数据(R控制)作为以每个接收间隔(间隔)到达的RTA数据的情况下,计算通过向这些数据添加小的余量获得的信息量作为发送容量(容量)。也就是说,可发送容量可以通过将根据通信设备之间的发送速率的余量添加至诸如视频数据的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来计算。
图9示出了用于基于使用带宽估计发送容量(容量)的配置示例。
图9示出了其中将上述图8中计算的发送容量应用于要使用的频率带宽以计算一个发送时段中的可发送时间的配置。
上部分示出了在多个链路(频带)用作多链路的情况下的配置,其中计算通过添加所有链路的带宽获得的发送容量,并且例如,当带宽为320MHz时,计算多链路的发送容量的持续时间。
中间部分示出了仅使用第一链路(频带)的情况下的配置,其中计算通过添加第一链路的频带获得的发送容量,并且例如,当第一链路的带宽为240MHz时,计算第一链路的发送容量的持续时间。
下部分示出了仅使用第二链路(频带)的情况下的配置,其中计算通过添加第二链路的频带获得的发送容量,并且例如,当第二链路的带宽为80MHz时,计算第二链路的发送容量的持续时间。
(参数的设置)
图10示出了用于数据发送的发送参数的设置示例。
在图10中,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被配置成从通过由沿附图中从左侧到右侧的方向的时间轴指示的应用的最大允许延迟时间(最大延迟)开始,每次添加用于输入处理所需的延迟时间和用于访问控制所需的延时时间,并且在使用上述图9中的链路的情况下,在发送容量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的范围内执行数据发送。
另一方面,在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中,由于用于输出处理所需的时间是必要的,因此期望计算这些时间,并在发送容量持续时间的最短状态与最长状态之间实际发送数据。此外,此处发送侧和接收侧的一系列处理被视为以每个恒定发送间隔(间隔)到达的配置。
也就是说,指示了在一个发送间隔(间隔)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执行与高达发送容量(容量)的持续时间的时段对应的预定数据发送,并且剩余时间可以用于其他数据的通信。
注意,为了便于描述,图10中所示的访问控制延迟示出为固定的,但可以看出,在实践中,根据通过随机访问控制的发送机会的获得状态即使延迟发生高达与允许延迟时间对应的时间,影响也是小的。
此外,在发送变得可能超过允许延迟时间的情况下,到达下一发送间隔(间隔),并且因此,进行配置使得在获得一个发送机会时的定时处发送通过将要在当前发送间隔(间隔)发送的发送容量(容量)和下一发送容量(容量)相加而获得的信息量。
(访问控制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在其中发生访问控制延迟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示例。
图11示出了以下情况,在存在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发送设备)、其他通信设备(其他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设备)的环境中,在从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到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执行应用了本技术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发送路径由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使用,并且发生繁忙状态。
首先,当在预定发送间隔(间隔)到达的情况下根据预定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时,从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到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执行预定发送容量(容量)的数据发送(附图中的“数据”)。
数据发送结束之后,执行从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附图中的“其他数据”),并且这是通过与下一发送间隔(间隔)交叠来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下一发送间隔(间隔)到达,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也被配置成在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结束之后延迟地执行发送间隔(间隔)的数据发送(附图中“繁忙”之后的“数据”)。
之后,执行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附图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指示,由于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的结束,发送间隔(间隔)的剩余时间短于发送容量(容量)的数据发送所需的时间(附图中用“发送容量”指示的箭头)。
此时,达到当前发送容量(容量)的数据发送与下一发送间隔(间隔)交叠,并且因此,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被配置成添加达到下一发送间隔(间隔)的发送容量(容量)的数据并一起发送该数据。
也就是说,通过根据通过访问控制在预定发送间隔(间隔)内获得发送机会时的定时来改变要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容量(容量),可以获得以预定发送间隔(间隔)重复发送期望的发送容量(容量)的数据的方法,而不需要花费时间,直到获得了比所需更多的发送机会。
因此,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被配置成根据预定的访问控制过程与其他通信设备的数据发送共存地执行特定应用例如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等),而不会导致超过必要的延迟。
图12示出了在其中通过应用前向纠错(FEC)技术计算发送容量(容量)的情况下的计算示例。
图12示出了通过将前向纠错(FEC)技术应用于实时应用的数据来计算一个发送容量的示例。
也就是说,示出了,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根据通过将前向纠错(FEC)信息添加至在提供预定参数通知的报头部分(报头)之后的视频数据(R视频)、语音数据(R音频)以及控制信息数据(R控制)等中的每一个而获得的总的数据量估计最小必要发送机会(TXOP),并且可以将其用作发送容量。
图13示出了在其中通过根据发送路径的状态应用ACK返回和重发控制技术计算发送容量的情况下的计算示例。
图13示出了其中通过将在数据发送后返回ACK并重发未递送的数据的技术应用于实时应用的数据来计算一个发送容量的示例。
首先,在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中,向提供预定参数通知的报头(报头)部分配置视频数据(R视频)、语音数据(R音频)和控制信息数据(R控制)作为聚合帧并在其中发送。
在该数据发送之后,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被配置成从接收侧通信设备接收接收确认(ACK)的返回。然后,例如,当需要重发约一半视频数据(R视频)的信息时,配置成执行未递送数据的重发。
也就是说,示出了其中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通过优化和估计ACK返回和重发数据来估计完全执行一个数据发送所需的时间作为一个发送机会(TXOP)的示例。
(序列的示例)
图14示出了实时应用通信序列的示例。
图14示出了其中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发送设备)在应用被发送源应用(源应用)等激活的情况下设置各种发送参数的示例。该示例示出了其中通过发送侧的发送源应用执行设置实时应用的通信参数的处理的示例。
在发送源应用中,在分配特定内容的应用被激活等的情况下,获得实时应用的通信参数(应用参数设定),并且将用于一系列实时应用通信的请求命令(应用参数)发送至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2)。
在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中,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预定信标信号以预定发送定时发送(S11),但是此处包括指示未设置实时应用的状态的信息元素。
已经从发送源应用接收到请求命令(应用参数)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设置识别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的标识符,指定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设备),并发送请求命令(RTA请求)(S13)。
在已经接收到请求命令(RTA请求)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中,开始命令(应用开始)被递送至目的地应用(S14),并且在开始命令(RTA开始)中描述并返回接收侧通信装置10Rx的缓冲器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参数(S15)。
已经接收到开始命令(RTA开始)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根据开始命令(RTA开始)中描述的信息,计算上述发送间隔(间隔)和发送容量(容量)作为实时应用的发送参数,并且根据需要进一步确保专用缓冲器空间(例如,RTA缓冲器103-1)(设置实时操作)。
注意,当计算发送间隔(间隔)时,通过从当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从实时应用接收到RTA数据时开始估计预定时间间隔来确定预定发送间隔。此外,当在计算发送容量(容量)中时,在使用带宽的任何带宽中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仅需根据当时的可用带宽确定预定的发送容量。
此外,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被配置成构造指示RTA的参数已设置的信息元素,并以预定发送定时发送信标信号(S16)。这些RTA参数的通知可以通过将包含此信息元素的信标信号发送至周围存在的其他通信设备来给出。
然后,在内容数据以预定周期从发送源应用到达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根据需要将内容数据存储在专用缓冲器中,并以预定发送间隔将内容数据作为预定发送容量的RTA数据(RTA数据)进行发送(S17和S18)。
此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发送的RTA数据(设置有标识符的数据),将RTA数据存储在专用缓冲器(例如,RTA接收缓冲器115-1)中,并将内容数据输出至目的地应用(S19)。
如上所述,在接收的数据是RTA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优先输出RTA数据的专用缓冲器中,并根据RTA数据的输出格式输出至目的地应用。此时,RTA数据在最大可允许延迟时间过去之前输出至目的地应用。
此外,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将RTA数据输出至目的地应用,并根据需要返回ACK信息(S20)。注意,在RTA数据无法正确解码的情况下,配置成返回请求重发的NACK信息。此处,由于必须在最大允许延迟时间过去之前将RTA数据输出至目的地应用,因此ACK信息或NACK信息是基于最大允许延迟时间构建的。
此外,在已经接收到接收确认(ACK/NACK)信息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中,在返回NACK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根据允许的延迟时间执行重发,并且在是ACK信息的情况下,结束该发送间隔处的RTA数据的发送。
然后,配置成使得在下一发送间隔到来之前,执行其他通信设备和其他数据的发送,并且在下一发送间隔到来的情况下,重复执行RTA数据的一系列发送(S21至S24、S25至S28以及S29至S32)。
另一方面,在发送源应用中确定这些特定应用已结束的情况下,将实时应用的释放命令(应用结束)发送至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以重置RTA发送(S33)。
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释放(取消)识别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的标识符、取消专用缓冲器空间的设置,并向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发送释放命令(RTA释放)(S34)。
在同一时间处,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被配置成取消现有RTA信息元素的设置,并以预定的发送定时发送信标信号,以指示RTA的参数被释放(S36)。
此外,在已经接收到释放命令(RTA释放)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中,结束命令(应用结束)被递送至目的地应用(S35),以提供一系列通信结束的通知。注意,同样在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中,在接收到释放命令(RTA释放)时,可以释放(取消)识别RTA数据的标识符,并且可以取消专用缓冲器空间的设置。
图15示出了实时应用通信序列的另一示例。
图15示出了以下示例,其中指定了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发送设备),并且在应用被目的地应用等激活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设置各种发送参数。在该示例中,首先,示出其中通过接收侧的目的地应用执行设置实时应用的通信参数的处理的示例。
在目的地应用中,在递送特定内容的应用被激活等的情况下,获得实时应用的通信参数(应用参数设定),并且将一系列实时应用中的请求命令(应用参数)发送至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设备)(S52)。
注意,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以预定的发送定时发送预定信标信号(S51)。
已经从目的地应用接收到该请求命令(应用参数)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指定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设置识别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的标识符,并向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发送包括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的缓冲器容量和处理能力的参数的请求命令(RTA请求)(S53)。
已经接收到请求命令(RTA请求)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向发送源应用递送开始命令(应用开始)(S54),计算上述发送间隔和发送容量,一起作为实时应用的发送参数,并根据需要还确保专用缓冲器空间(例如,RTA缓冲器103-1)(设置实时操作)。
此外,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被配置成构造指示RTA的参数已设置的信息元素,并以预定发送定时发送信标信号(S56)。这些RTA参数的通知可以通过将包含此信息元素的信标信号发送至周围存在的其他通信设备来给出。
然后,在内容数据以预定周期从发送源应用到达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被配置成根据需要将内容数据存储在专用缓冲器中,并以预定发送间隔将内容数据作为预定发送容量的RTA数据(RTA数据)进行发送。此处的RTA数据发送操作类似于上述图14中的操作,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S57至S60、S61至S64、S65至S68以及S69至S72)。
另一方面,在目的地应用中,在确定这些应用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实时应用的释放命令(应用结束)被发送至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以重置RTA发送(S73)。
在接收到该通知时,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释放识别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的标识符,并将释放命令(RTA释放)发送至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74)。
在已经接收到释放命令(RTA释放)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中,取消专用缓冲器空间的设置,向发送源应用递送结束命令(应用结束)(S75),并提供一系列通信结束的通知。
同时,例如,在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被配置成取消现有RTA信息元素的设置,并以预定的发送定时发送信标信号,以指示RTA的参数被释放(S76)。
<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16示出了应用本技术的通信设备的配置示例。
图16所示的通信设备10是无线LAN系统1-1(图1)中配置为接入点AP10或通信终端STA10的无线通信设备,即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或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
在图16中,通信设备10包括网络连接模块11、信息输入模块12、设备控制模块13、信息输出模块14和无线通信模块15。
网络连接模块11包括,例如,具有经由作为接入点AP10的服务提供商将光纤网络或另一通信线连接至因特网网络的功能的电路及其外围电路、微控制器、半导体存储器等。
网络连接模块11在设备控制模块13的控制下执行与因特网连接相关的各种处理。例如,在通信设备10作为接入点AP10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网络连接模块11具有其中安装了诸如用于连接至因特网网络的通信调制解调器的功能的配置。
信息输入模块12包括例如输入设备诸如按钮、键盘或触摸面板。信息输入模块12具有将与来自用户的命令对应的命令信息输入至设备控制模块13的功能。
设备控制模块13包括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半导体存储器等。设备控制模块13控制每个单元(模块),以操作通信设备10作为接入点AP10或通信终端STA10。
设备控制模块13对从网络连接模块11、信息输入模块12或无线通信模块15提供的信息执行各种处理。此外,设备控制模块13将作为其自身处理的结果获得的信息供应至网络连接模块11、信息输出模块14或无线通信模块15。
例如,设备控制模块13在数据发送时将从协议上层的应用等传递的发送数据供应至无线通信模块15,并在数据接收时将从无线通信模块15供应的接收到的数据传递至协议上层的应用等。
信息输出模块14包括:例如显示元件诸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或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或者包括输出声音或音乐的扬声器的输出设备。
信息输出模块14具有基于从设备控制模块13供应的信息向用户显示必要信息的功能。此处,由信息输出模块14处理的信息包括,例如,通信设备10的操作状态、经由因特网网络获得的信息等。
无线通信模块15包括例如无线芯片、外围电路、微控制器、半导体存储器等。无线通信模块15在设备控制模块13的控制下执行与无线通信相关的各种处理。稍后将参照图17描述无线通信模块15的配置细节。
注意,此处,将以安装有无线通信芯片、外围电路等的无线通信模块为例进行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无线通信模块,并且可以应用于例如无线通信芯片和无线通信LSI等。此外,在无线通信模块中,是否包括天线是可选的。
此外,在图16的通信设备10中,设备控制模块13和无线通信模块15是必要的部件,但除设备控制模块13和无线通信模块15之外的网络连接模块11、信息输入模块12和信息输出模块14是否包括在部件中是可选的。
也就是说,作为接入点AP10或通信终端STA10进行操作的通信设备10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成仅具有必要的模块,并且可以简化或不合并不必要的部分。
更具体地,例如,可以仅将网络连接模块11并入接入点AP10中,并且可以仅将信息输入模块12和信息输出模块14并入通信终端STA10中。
图17示出了图16中无线通信模块15的配置示例。
无线通信模块15包括连接至其他模块并交换各种类型信息和数据的接口101、从访问类别确定发送数据属性的RTA数据确定单元102以及临时存储每个类别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缓冲器103。
发送缓冲器103是包括以下缓冲器的缓冲器组:存储实时应用的RTA数据的RTA缓冲器103-1、存储语音数据的AC_VO缓冲器103-2、存储视频数据的AC-VI缓冲器103-3、存储尽力而为型数据的AC_BE缓冲器103-4和存储背景数据的AC_BG缓冲器103-5。
该配置包括:RTA操作管理单元104,其控制实时应用的发送接收操作,这是本技术的特征配置;发送控制单元105,其使发送数据的顺序出队;定时控制单元106,其控制发送定时;发送帧构造单元107,其构造要发送的数据帧;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访问控制单元108;以及在每个链路中执行发送操作的发送处理单元109-1和109-2。
发送处理单元109-1执行与第一链路(链路#1)相关的发送操作。发送处理单元109-2执行与第二链路(链路#2)相关的发送操作。此外,提供了天线控制单元110,其执行用于将发送信号从天线组111发送至其他通信设备10,并经由天线组111接收从其他通信设备10发送的发送信号的控制。注意,天线控制单元110和天线组111可以不包括在无线通信模块15中。
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模块15包括接收处理单元112-1和112-2,接收处理单元112-1和112-2使用由天线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每个链路中的预定信号来执行接收操作。接收处理单元111-1执行与第一链路(链路#1)相关的接收操作。接收处理单元111-2执行与第二链路(链路#2)相关的接收操作。
此外,包括从接收信号中提取预定数据帧的接收帧提取单元113、分析接收数据帧中包括的数据的数据分析单元114和临时存储接收到的数据的接收缓冲器115。
接收缓冲器115是包括以下缓冲器的缓冲器组:存储除RTA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接收缓冲器115-2以及作为用于存储实时应用的RTA数据的专用缓冲器空间的RTA接收缓冲器115-1。
此外,包括输出数据构造单元116,其以输出格式构造数据以将数据递送至预定应用,并且该数据最终经由接口101递送至连接设备的应用等。
注意,在图17所示的配置中,每个块之间的箭头表示数据(信号)的流和控制,并且每个块与由箭头连接的另一块协作操作,以实现其自身功能。
也就是说,例如,RTA操作管理单元104与接口101、发送控制单元105、定时控制单元106和接收缓冲器115中的每一个协同操作,以实现与实时应用的RTA数据的发送控制相关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特征功能。
此外,例如,访问控制单元108与定时控制单元106、发送帧构造单元107、发送处理单元109-1和109-2、天线控制单元110以及接收处理单元112-1和112-2中的每一个协同操作,以实现与数据发送和接收控制相关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特征功能。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无线通信模块15中,特别地,RTA操作管理单元104和访问控制单元108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从而例如执行以下处理。
也就是说,在通信设备10(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的无线通信模块15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控制以估计用于针对每个预定发送间隔(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具有特定属性的数据(例如,RTA数据)的发送容量(容量),并且在通过与其他通信设备(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的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间隔)的经过时间确定要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容量),并发送具有特定属性的数据(例如,RTA数据)。
此外,在通信设备10(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的无线通信模块15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控制以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和接收侧通信设备(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并交换通信参数,设置具有特定属性的数据(例如,RTA数据)的接收,并且针对每个预定发送间隔(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容量)的特定属性的数据(例如,RTA数据)。
(命令的配置)
图18示出了与实时应用设定相关的命令配置示例。
这些命令用于提供参数信息通知,作为请求命令(RTA请求)、开始命令(RTA开始)、释放命令(RTA释放)和结束命令(RTA结束)的相应命令。
注意,由于这些命令是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所以符合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帧格式的配置在图18所示的配置示例中示出,但命令可以不限于此配置。
作为预定的报头信息,该帧包括指示帧类型的帧控制、指示持续时间的持续时间、指示发送侧地址的发送地址以及指示接收侧地址的接收地址。此外,该帧包括用于实现应用本技术的控制所必需的实时应用参数集(实时应用参数集),并通过将帧检查序列(FCS)添加至末尾进行配置。
实时应用参数集包括诸如以下的信息:类型,其指示命令格式;源地址,其指示发送源的源地址;目的地地址,其指示目的地的目的地地址;RTA ID,其指示RTA的标识符;组ID,其指示组;应用,其指示应用类型;延迟,其指示允许的延迟时间;缓冲器大小,其指示缓冲器大小;带宽,其指示要使用的带宽信息;通信量速率,其指示针对通信量假定的发送速率;最大延迟,其指示最大延迟时间;以及延迟输出,其指示发生延迟时的数据输出。
注意,这些信息被配置成使得在每个命令中描述必要的部分并从发送侧发送必要的部分,并且信息在接收侧使用。此外,图18所示的实时应用参数集的配置示例仅仅是示例,并且例如,只要将例如如图18所示的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的输出格式的信息的信息作为参数包括在内,就可以包括其他参数(例如,与图19所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等)。
(应用参数的配置)
图19示出了应用参数的配置示例。
应用的参数是应用设备与通信设备10之间交换的参数。应用设备是其中安装有特定应用例如实时应用的设备。
在图19的示例中,示出了符合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帧格式的配置,并将指示帧类型的帧控制、指示持续时间的持续时间、指示发送侧地址的发送地址以及指示接收侧地址的接收地址描述为预定报头信息,但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参数。要实际交换的参数被描述为应用参数信息(应用参数信息),并进一步添加FCS。
该参数被配置成使得在指示应用参数(应用参数)的通知、应用的开始(应用开始)、应用的结束(应用结束)等中的每一个的类型、指示发送源侧的地址的源地址以及指示发送目的地侧的地址的目的地地址中描述与每个应用对应的参数。
根据应用的参数包括例如,指示在移动图像信息的情况下的应用格式的应用类型、指示数据的帧大小的帧大小、指示帧速率的帧速率、指示最大延迟时间的最大延迟、指示缓冲器大小的缓冲器大小、指示输出数据的格式的输出类型、指示输出延迟时间的输出延迟、指示实时应用的属性的RTA属性等。
在本技术中,执行实时应用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设备10被配置成参考这些参数计算与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RTA数据相关的发送间隔(间隔)和发送容量(容量)。
也就是说,通信设备10被配置成根据诸如指示应用格式的应用类型、指示数据输出格式的输出类型以及指示输出延迟时间的输出延迟的信息计算最大允许延迟时间,并且考虑到图10所示的输入处理延迟时间和输出处理延迟时间,根据诸如指示帧大小的帧大小和指示帧速率的帧速率的信息确定发送间隔(间隔)和发送容量(容量)。
注意,图19所示的配置示例仅是示例,并且这些参数可以使用其他参数等进行估计。例如,作为根据应用的参数,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只要包括诸如如图19所示的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输出格式的信息的信息即可。
(信息元素的配置)
图20示出了用于提供实时应用设置的通知的信息元素的配置示例。
例如,该信息元素被包括在用于通知的信标帧等中,使得可以向周围的其他通信设备通知正在执行与实时应用相关的数据发送,并通知诸如发送间隔、发送容量和持续时间的参数。
作为信息元素的配置,描述了各种参数,例如指示元素标识符的元素ID、指示信息长度的长度、指示格式的类型、指示最大允许延迟时间的最大延迟、指示平均延迟时间的平均延迟、指示可用信道的可用信道、指示发送容量的发送容量、指示发送间隔的发送间隔以及指示最大持续时间的最大持续时间。
注意,描述了指示RTA ID数目的RTA ID数以及作为其标识符的RTA ID,使得可以设置多个RTA ID。
(帧的配置)
图21示出了实时应用数据的帧配置示例。
通过将识别实时应用的数据(RTA数据)的标识符或标志存储在数据的报头部分中,使用该数据帧配置易于将数据存储在在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中执行优先处理的缓冲器(例如,RTA接收缓冲器115-1)中。
例如,图21所示的配置示出了以下配置:其中识别RTA ID或RTA数据的标志在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报头的SIG-A字段中准备。此外,在图21所示的配置中,可以使用在构成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之前添加的分界符(DM)的空位来设置指示MPDU的数据被快速处理的标志(ASAP)。
(RTA的设置和取消)
接下来,将参照图22和图23的流程图描述设置和取消实时应用的处理流程。
在步骤S101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执行RTA通信的应用是否被激活并且RTA通信是否被激活,并且在确定执行RTA通信的应用被激活(S101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获得激活的应用的参数(例如,图19所示的参数)。
在步骤S103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自身设备是否为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并且在确定自身设备是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03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指定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并发送RTA请求命令。
在步骤S105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是否已从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到RTA开始命令,并且在确定已接收到RTA开始命令(S105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06,并且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执行步骤S106和S107的处理。
也就是说,在是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03中为“是”)的情况下,以及在从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到RTA开始命令(例如,图18所示的命令中包括的参数信息)的情况下,计算实时应用的操作时间(S106),并设置RTA的这些参数(S107)。注意,在直到预定时间还没接收到RTA开始命令(S105中为“否”)的情况下,可以重置参数并且可以重发RTA请求命令。
在步骤S108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通信设备是否为RTA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并且在确定通信设备是RTA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08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根据需要设置RTA ID的标识符和专用发送缓冲器103(RTA缓冲器103-1)。
在步骤S110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自身设备是否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并且在确定自身设备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S110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设置描述这些参数的RTA IE,将RTA IE添加至信标帧,并发送信标帧。
注意,在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或者在步骤S110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接入点不操作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01,并且重复后续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的确定处理中确定RTA通信未激活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图23的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是否已从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到RTA请求命令,并且在确定已接收到RTA请求命令(S112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13,并且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执行步骤S113和S114的处理。
也就是说,即使RTA通信未激活(S101中为“否”),在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从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到RTA请求命令(S112中为“是”)的情况下,如果可以参考请求参数设置RTA(S113中为“是”),则获得相应应用的参数(例如,图19中所示的参数)(S114)。然后,处理行进至上述图22中的步骤S106,并设置RTA的参数。
此外,在步骤S103的确定处理中确定自身设备是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S103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图23的步骤S115。在步骤S115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指定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并发送RTA请求命令。
随后,在步骤S116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是否已从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接收到RTA开始命令,并且在确定已接收到RTA开始命令(S116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17,并且步骤S117的处理和步骤S117之后的处理由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执行。注意,在确定直到预定时间还没接收到RTA开始命令(S116中为“否”)的情况下,可以重置参数并且可以重发RTA请求命令。
此外,在步骤S112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未接收到RTA请求命令(S112中为“否”)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13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无法设置RTA(S113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117。
也就是说,在执行RTA通信的应用被终止,并且RTA通信被终止(S117中为“是”)并且自身设备是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18中为“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取消设置的RTA ID的标识符和专用发送缓冲器103(RTA缓冲器103-1)(S119)。此外,在自身设备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S120中为“是”)的情况下,描述这些参数被释放的RTA IE被设置、被添加至信标帧并进行发送(S121)。
另一方面,在自身设备是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S118中为“否”)的情况下,RTA释放命令被发送至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S122)。此外,在步骤S117的确定处理中确定RTA通信未终止(S117中为“否”)并且接收到RTA释放命令(S123中为“是”)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从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接收到RTA释放命令,并且因此,处理行进至步骤S119,并且取消RTA通信的参数。
在完成图23中的步骤S121、S122和S123中的任何一个时,处理返回至图22中的步骤S101,并且重复上述处理。
上面已经描述了设置和取消实时应用的处理流程。
(发送侧的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24和图25的流程图描述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的操作处理。
在步骤S201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获得实时应用的发送参数,并根据设置为获得的发送参数的发送间隔设置与间隔对应的定时的到来时间(S202)。
在步骤S203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确定设置的发送间隔是否已经到来,并且在确定发送间隔已经到来(S203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发送控制单元105确定RTA数据是否存储在预定发送缓冲器103(RTA缓冲器103-1)中,并且在确定存储了RTA数据(S204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图25中的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访问控制单元108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无线发送路径,并且根据其确定结果执行步骤S206至S213的处理。
也就是说,例如,在可以使用多个链路使用所有频带进行通信(S206中为“是”)的情况下,获得所有频带的发送容量持续时间(S207)。另一方面,在仅可以使用链路中的一部分的频带进行通信(S208中为“是”)的情况下,获得部分频带的发送容量持续时间(S209),获得其他链路的发送等待时间(S210),并根据获得的信息计算仅可用链路的发送容量(S211)。
然后,获得所有频带或部分频带的发送容量数据(S212),并获得当前发送间隔中的经过时间(S213)。
当步骤S213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行进至步骤S214。在步骤S215中,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根据获得的当前发送间隔中的经过时间,确定发送容量的发送是否在允许的发送时间内结束,并且根据其确定结果由发送控制单元105、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步骤S215至S217的处理。
也就是说,在发送容量的发送在允许的发送时间内结束(S214中为“是”)的情况下,发送RTA数据(S217)。另一方面,在发送容量的发送不在允许的发送时间内结束(S214中为“否”)的情况下,在下一发送间隔处存在要发送的数据(S215中为“是”)的情况下,获得下一发送容量的RTA数据(S216),并发送RTA数据(S217)。
注意,在步骤S217的处理结束或在步骤S215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没有要发送的数据(S215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图24的步骤S202,并且重复后续处理。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03中的确定处理中确定发送间隔尚未到来(S203中为“否”)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204中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没有RTA数据(S204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图24中的步骤S218。在步骤S218中,发送控制单元105确定常规访问类别的数据(语音数据等),即预定数据是否存储在发送缓冲器103中,并且根据其确定结果由发送控制单元105、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步骤S219至S221的处理。
也就是说,在存储了访问类别的数据(S218中为“是”)的情况下,在由访问类别限定的发送等待时间经过之后(S219中为“是”)发送访问类别的数据(S220)。然后,在RTA通信设置不再存在(S221中为“是”)的情况下,终止一系列RTA数据发送处理。注意,在RTA通信设置继续(S221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202,并且RTA数据发送处理继续。
以上描述了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的操作的处理流程。
(接收侧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6和图27的流程图描述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的操作处理。
在步骤S301中,数据分析单元114获得在访问控制单元108等的控制下获得的接收数据,并执行确定获得的接收数据是否是寻址到自身设备的数据的处理(S302)并执行确定寻址到自身设备的数据是否是RTA数据的处理(S303)。
在步骤S302和S303的确定处理中,在接收到的数据是寻址到自身设备的数据(S302为“是”)并且是RTA数据(S303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304,并且由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数据分析单元114、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步骤S304至S312的处理。
也就是说,参考实时应用(RTA)的设置参数(S304),并且在数据在允许延迟时间内到来(S305中为“是”)的情况下,构造接收确认(ACK/NACK)信息(S306)。然后,在收集了一个发送容量的所有数据(S307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数据的输出时间到来(S308中为“是”)之后,将RTA数据输出至应用(S309)。
另一方面,在已经经过允许延迟时间(S305中为“否”)的情况并且是与延迟后RTA数据的输出对应的情况(S310中为“是”)下,构造延迟ACK信息(S311),并将RTA数据输出至应用(S309)。另一方面,在不支持延迟后RTA数据的输出(S310中为“否”)的情况下,构造延迟NACK信息,并丢弃RTA数据而不输出。
当步骤S309或S312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行进至图27的步骤S313。在步骤S313中,数据分析单元114确定是否需要返回接收确认(ACK/NACK)信息,并且在确定需要返回接收确认(ACK/NACK)信息(S313中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行进至步骤S314。在步骤S314中,由访问控制单元108等发送接收确认(ACK/NACK)信息。
此外,在上述图26中步骤S303的确定处理中确定数据不是RTA数据的情况下,即,例如,正常数据(S303中为“否”),处理行进至图27中的步骤S315,并且由RTA操作管理单元104、数据分析单元114、访问控制单元108等执行步骤S315和S316的处理。
也就是说,数据作为非RTA数据的正常数据输出(S315),并进一步构造ACK信息(S316)。然后,在执行上述图27中的步骤S313和S314的处理并且需要应答(S313中为“是”)的情况下,发送ACK信息(S314)。
当步骤S314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行进至步骤S317。在步骤S317中,数据分析单元114确定是否存在要重发的数据,并且在没有要重发数据(S317中为“是”)的情况下,终止一系列接收处理。注意,在存在要重发的数据(S317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图26中的步骤S301,并且继续数据的接收处理。
以上描述了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的操作的处理流程。
<2.修改示例>
(另一配置示例)
如上所述,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可以被配置为例如接入点AP10(基站),而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可以被配置为例如通信终端STA10(终端站)。然而,发送侧通信设备10Tx或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可以被配置为配置接入点AP10或通信终端STA10的设备(部件)的一部分(例如,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芯片等)。
此外,例如,配置为通信终端STA10的接收侧通信设备10Rx可以被配置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话、平板型终端、游戏设备、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电视接收器、可穿戴终端或扬声器设备。
此外,通信终端STA10可以是仅支持数据发送的设备,例如根据用户的操作发送命令数据的控制器,或者仅支持数据接收的设备,例如接收和显示视频数据的显示设备。
(多个链路)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例举了当实现多链路时,将第一链路(链路#1)和第二链路(链路#2)的两个链路用作多个链路的情况,但是在使用三个或更多链路的情况下,例如还包括第三链路(链路#3)的情况下,可以类似地执行控制。
如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了优先发送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以预定周期发送一定量的信息,从而即使在发生随机访问控制延迟的无线通信方法例如无线LAN系统中,也使延迟的影响最小化,使得可以在短延迟时间内输出由在诸如实时应用的特定应用中操作的用户指定的内容。
也就是说,在发生随机访问控制延迟的环境中,例如无线LAN系统中,提出了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其优先发送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数据,使得在预定发送间隔的周期中获得发送机会,使得以短延迟时间输出在特定应用中操作的数据。也就是说,为了尽可能抑制延迟的影响,提出了其中以预定周期优先发送一定量信息的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此外,提出了以下方法:其中,在无法在预定发送间隔的周期内执行发送的情况下,与下一预定数据一起发送,并设置指示以短延迟时间输出这些数据的组的标识符。此外,提出了以下控制方法,其中,确定允许延迟时间,并且在不能以允许延迟时间开始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与下一发送间隔处要发送的数据一起临时增加发送容量,并发送数据。
此处,要优先发送的数据可以是由用户预先指定的内容数据、特定应用的数据、预定的数据类型、特定时间内从特定通信设备到特定通信设备的数据或者针对这些通信设备的组的数据,并且执行访问控制,使得设置指示以短延迟时间输出这些任意数据的组的标识符(标志),并且以预定周期优先获得发送机会。
此外,为了即使执行了优先发送也与其他通信共存,配置成使得控制执行优先发送的频率,并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发送,设置了一次的发送容量和作为优先发送间隔的发送间隔。然后,在数据发送在发送间隔内执行的情况下,配置成使得在下一发送间隔到来之前不执行数据发送,并且通过允许由其他通信设备用于发送,发送路径不会被占用超过必要的时间。
也就是说,预先确定预定的发送间隔,并且在数据发送在发送间隔内执行的情况下,在下一发送间隔到来之前,不执行数据发送,并且允许由其他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从而获得其中发送路径不被占用超过必要的时间的通信控制方法。
关于优先执行发送控制的参数,具体地,提出了以下发送控制方法:其中,根据允许输出特定应用内容的最大延迟时间信息、递送内容的数据信息的接收周期的信息、接收侧通信设备的缓冲器容量信息、发送路径的访问控制的延迟状态等,基于链路的带宽信息计算每次发送的信息量作为发送容量,并且在允许的延迟时间内执行发送。
注意,在内容的输出没有明确限定的情况下,可以监视要由发送侧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状态,并且在周期性发送寻址到特定通信设备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估计上述最大允许延迟时间。
此外,其中描述了这些标识符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专用发送缓冲器中,并且可以通过执行控制以基于发送参数将数据从发送侧通信设备优先地发送至接收侧通信设备来实现特定应用期望的实时通信。
注意,在根据常规方法基于根据发送控制的优先级顺序执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根据本技术,在实时应用不期望的定时处执行数据发送,并且根据本技术,在实时应用所期望的定时处,基于发送参数执行通信。然后,在通信结束或数据未到来的情况下,释放这些设置标识符和专用发送缓冲器。
在本技术中,通过具有上述配置,可以优先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并且此外,例如,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也就是说,通过提供用于在预定周期内优先发送一定量的信息的通信控制方法,即使在发生随机访问控制延迟的无线LAN系统中,也可以在预定周期中优先获得发送机会,并且可以尽可能地抑制由于访问控制引起的延迟的影响。
此外,预先确定预定的发送间隔,并且在在发送间隔内执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在下一发送间隔到来之前,不执行数据发送,并且通过允许由其他通信设备用于发送,可以获得与其他数据公平地使用发送路径而不占用发送路径超过必要时间的方法。
此外,确定了允许的延迟时间,并且在数据发送不能以允许的延迟时间开始的情况下,发送容量暂时增加,并与下一发送间隔处要发送的数据一起发送,使得可以抑制访问控制的延迟。
通过设置和管理要优先发送的数据中的标识符(标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以短延迟时间输出任意数据组,例如由用户预先指定的内容数据、特定应用的数据、由预定属性限定的内容数据、在特定时间内从特定通信设备到特定通信设备的数据以及针对这些通信设备的组的数据。
注意,通过将描述这些标识符的数据存储在专用发送缓冲器中,可以在区分该数据和其他数据的同时,根据预定的发送参数执行将数据从发送侧通信设备优先发送至接收侧通信设备的控制。
此外,在通过根据相关技术的EDCA方法基于根据发送控制的优先级顺序执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在应用本技术的实时应用不期望的定时处执行数据发送,并且在实时应用所期望的定时处,基于发送参数执行通信。
此外,在特定应用的数据通信结束的情况下或在没有更多数据的情况下,配置成释放设置的标识符和专用发送缓冲器的设置,并且因此获得必要时执行优先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
(计算机的配置)
上述流程图的各个步骤的处理可以由硬件或软件执行。在其中由软件执行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软件的程序安装在每个设备的计算机中。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由计算机根据程序执行的处理不一定必须按照如流程图中描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执行的处理还包括并行执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对象处理)。
此外,程序可以通过一个计算机(处理器)处理或者可以由多个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处理。此外,程序可以被传送至远程计算机并被执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多个部件(设备、模块(部件)等)的组,并且所有部件是否都在同一壳体中并不重要。
注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上述流程图中描述的每个步骤可以由一个设备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设备以共享的方式执行。此外,在其中一个步骤中包括多个处理的情况下,该一个步骤中包括的多个处理除了可以由一个设备执行以外,还可以由多个设备以共享的方式执行。
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示例而不进行限制,并且可以提供其他效果。
注意,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执行如下控制:
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
在与其他通信设备通过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应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通信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在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数据的发送之后,在预定发送间隔到来之前,停止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执行。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获得所述发送机会时的定时处,在预定发送容量的数据发送的结束时间超过预定发送间隔的结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下一发送间隔处添加应发送的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预定发送间隔和预定发送容量。
(5)根据上述(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数据的接收侧通信设备发送对所述通信参数的请求,所述通信参数包括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的输出格式的信息。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设置识别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设置的标识符添加至要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缓冲器,其存储由用户指定的特定属性的数据,其中,
在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从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从应用接收到特定属性的数据时开始估计预定时间间隔来确定预定发送间隔。
(9)根据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接收侧通信设备的缓冲器容量的信息以及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通过估计能够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的预定信息量来确定预定发送容量。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使用带宽中的任何一个使用带宽中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时间点处可用的带宽来确定预定发送容量。
(11)根据上述(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完成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取消所述标识符的设置。
(12)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设备:
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
在与其他通信设备通过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应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1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执行如下控制:
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
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通信参数的通知,所述通信参数包括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的输出格式的信息。
(15)根据上述(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识别接收到的数据中设置了特定标识符的数据作为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以及
将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存储在优先进行输出的缓冲器中。
(16)根据上述(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经过最大允许延迟时间之前将接收到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输出至应用。
(17)根据上述(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接收到设置了所述特定标识符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输出格式将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输出至应用。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完成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取消所述标识符的设置和所述缓冲器的设置。
(19)根据上述(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大允许延迟时间来构造和发送关于数据的正常接收或重发的信息。
(2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设备:
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
进行控制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附图标记列表
1-1无线LAN系1、0通信设备、11网络连接模块、12信息输入模块、13设备控制模块、14信息输出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01接口、102RTA数据确定单元、103发送缓冲器、103-1RTA缓冲器、103-2AC_VO缓冲器、103-3AC_VI缓冲器、103-4AC_BE缓冲器、103-5AC_BG缓冲器、104RTA操作管理单元、105发送控制单元、106定时控制单元、107发送帧构造单元、108访问控制单元、109-1、109-2发送处理单元、110天线控制单元、111天线组、112-1、112-2上层接收处理单元、113接收帧提取单元、114数据分析单元、115接收缓冲器、115-1RTA接收缓冲器、115-2接收缓冲器、116输出数据构造单元。

Claims (20)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执行如下控制:
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
在与其他通信设备通过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应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数据的发送之后,在预定发送间隔到来之前,停止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获得所述发送机会时的定时处,在预定发送容量的数据发送的结束时间超过预定发送间隔的结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下一发送间隔处添加应发送的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预定发送间隔和预定发送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数据的接收侧通信设备发送对所述通信参数的请求,所述通信参数包括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的输出格式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设置识别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标识符,以及
将所设置的标识符添加至要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缓冲器,其存储由用户指定的特定属性的数据,其中,
在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存储在所述缓冲器中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从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从应用接收到特定属性的数据时开始估计预定时间间隔来确定预定发送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接收侧通信设备的缓冲器容量的信息以及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通过估计能够以预定发送间隔发送的预定信息量来确定预定发送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使用带宽中的任何一个使用带宽中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获得所述发送机会的时间点处可用的带宽来确定预定发送容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完成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取消所述标识符的设置。
12.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设备:
估计用于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以预定信息量重复发送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容量;以及
在与其他通信设备通过随机访问控制获得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发送间隔的经过时间来确定应发送的预定发送容量,并发送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1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执行如下控制:
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
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通信参数的通知,所述通信参数包括关于数据的最大允许延迟的信息、关于缓冲器容量的信息、关于使用带宽的信息以及关于数据的输出格式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识别接收到的数据中设置了特定标识符的数据作为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以及
将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存储在优先进行输出的缓冲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经过最大允许延迟时间之前将接收到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输出至应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接收到设置了所述特定标识符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输出格式将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输出至应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在完成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取消所述标识符的设置和所述缓冲器的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大允许延迟时间来构造和发送关于数据的正常接收或重发的信息。
2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设备:
通过指定数据的发送侧通信设备和接收侧通信设备并交换通信参数来设置特定属性的数据的接收;以及
进行控制以每个预定发送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具有预定发送容量的所述特定属性的数据。
CN202180049020.6A 2020-07-17 2021-07-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5836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3090 2020-07-17
JP2020-123090 2020-07-17
PCT/JP2021/025086 WO2022014367A1 (ja) 2020-07-17 2021-07-02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543A true CN115836543A (zh) 2023-03-21

Family

ID=7955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9020.6A Pending CN115836543A (zh) 2020-07-17 2021-07-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7674A1 (zh)
EP (1) EP4185000A4 (zh)
JP (1) JPWO2022014367A1 (zh)
CN (1) CN115836543A (zh)
WO (1) WO2022014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1187094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5899B2 (ja) * 1997-03-27 2003-03-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アルタイム通信方法
JP2004248263A (ja) * 2003-01-10 2004-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渡る無線媒体を介してデータ・ストリーム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と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JP4488849B2 (ja) * 2004-09-14 2010-06-2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その無線端末
JP2011188451A (ja) 2010-03-11 2011-09-2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通信装置
US9094835B2 (en) * 2013-03-15 2015-07-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91712B2 (en) * 2013-12-20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SCH and PUCCH power control under coverage enhancements in LTE
CN107155218B (zh) * 2016-03-04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置上行半持续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TWI683561B (zh) * 2016-08-11 2020-01-21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用於潛時受限及可靠之無線通訊系統之排程增強技術
JP2019021992A (ja) 2017-07-12 2019-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4367A1 (ja) 2022-01-20
EP4185000A1 (en) 2023-05-24
JPWO2022014367A1 (zh) 2022-01-20
EP4185000A4 (en) 2023-11-22
US20230247674A1 (en)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33574B1 (en) Unified Channel Access for Support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US70580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pipelined execution data sets for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frame sequences conforming to a wireless network MAC protocol
KR100886202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 있어서의 반송파 감지 다중 접속프로토콜을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알고리듬 및 프로토콜을이용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601561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移動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9204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broadcast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over wireless LANs
CN106922034A (zh)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314997A (zh) 基于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006630B (zh) 多信道协作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TWI801633B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CN115836543A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KR101487718B1 (ko) 다수의 프래그먼트들을 갖는 프레임들의 익스프레스 포워딩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206481A1 (zh) 竞争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04082A (zh) 初始帧发送、响应帧回复、信道预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44502A (zh) 一种点到多点的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90234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230144638A (ko) Rta 트래픽과 edca txop 공유
WO2022014368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1087904A1 (zh) 非授权频谱上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97482B1 (en) Optimiz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1187094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2163265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3806572B1 (en) Wireless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wireless transmitting method
JP7435480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48375A1 (ja) 送信局、送信方法、及び送信プログラム
EP4236445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