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6442A - 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6442A
CN115836442A CN202180038340.1A CN202180038340A CN115836442A CN 115836442 A CN115836442 A CN 115836442A CN 202180038340 A CN202180038340 A CN 202180038340A CN 115836442 A CN115836442 A CN 115836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ba
antenna device
contac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8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教星
郑培墨
金丁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MW Inc
Original Assignee
KMW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MW Inc filed Critical KMW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667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63546B1/ko
Publication of CN115836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75Stripline f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6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尤其是包括:印制板组件(以下,简称为“PBA”),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在另一面装贴多个滤波器;天线板,层叠配置在所述PBA的一面侧,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元件,而且与在另一面紧贴的所述滤波器连接,以建立电信号线;蛤壳部,介入于所述PBA的另一面与所述滤波器的一面之间,以执行信号屏蔽功能。其中,在所述蛤壳部的内部配置带状线条连接体,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在紧贴结合所述滤波器时,通过所述滤波器的紧贴力一部分形状发生变形的同时吸收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蛤壳部之间的组装公差,并且建立所述电信号线,通过配置在周边的接地面屏蔽信号,进而提供节省滤波器的制造成本,并且防止阻抗特性被轻易破坏的优点。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在蛤壳部内部配置带状线条连接体,来在代替在滤波器内设置RF连接器,进而可将滤波器的结构简单化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大幅度增加数据传输容量的技术,是在发送器中通过各个发送天线传输相互不同的数据,在接收器中通过适当的信号处理区分发送数据的空间复用方法。
从而,随着同时增加收发天线的数量,频道容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例如,若将天线数量增加至10个,则相比于目前的单一天线系统,可使用相同的频带来确保约10倍的频道容量。在使用这种MIMO技术的收发装置的情况下,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收发器与滤波器的数量也在一同增加。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MIMO天线装置的多个层的分解立体图及部分扩大图;图2是示出与图1的结构中相关PCB板与天线基板之间的滤波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及部分剖面图。
参照图1及图2,作为现有技术的MIMO天线装置1的一示例,包括:主外壳10,一侧开口并且具有预定的设置空间,而在另一侧则封闭而且将多个散热鳍片15形成一体;印制板组件30(以下,简称为“PBA”),在主外壳10的设置空间内部首次层叠,在另一面装贴未示出的第一天线相关零部件,在一面装贴多个滤波器40,在多个滤波器40之间配置蛤壳50;天线板60,在主外壳10的设置空间内部第二次层叠,而且另一面与PBA 30的滤波器40连接,以建立预定的电信号线,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元件65。
在此,滤波器40可采用空腔滤波器、波导滤波器及介质滤波器中的任意一个。同时,在此的滤波器40不排除覆盖多频带的多频带滤波器(MBF)。
另外,蛤壳50介入于PBA 30与滤波器40之间,屏蔽与在PBA 30装贴的其他天线相关零部件之间的电磁波,执行信号屏蔽功能,以防止影响在滤波器40内建立的电信号线。
但是,在应该通电配置PBA 30与滤波器40的这一点,如图1所示,在滤波器40配置至少一个壳体延伸部45,在蛤壳50可形成供壳体延伸部45贯通的至少一个贯通孔55。
在此,如图2所示,内置RF连接器43,以贯通滤波器40的壳体延伸部45内侧,PBA 30与滤波器40通过RF连接器43电连接。
然而,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的一示例为,在将RF连接器43设置并固定在壳体延伸部45内侧时,存在内部的阻抗匹配空间的阻抗特性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的一示例为,RF连接器43的结构非常复杂,不仅如此还存在在滤波器40侧固定RF连接器43而提高制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在蛤壳部内部具有结构简单的带状线条连接体,来代替在滤波器内设置RF连接器,进而可将多频带滤波器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在蛤壳部的内外部构成接地屏蔽线,进而能够确保更加稳定的滤波器。
本发明的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印制板组件(以下,简称为“PBA”),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在另一面装贴多个滤波器;天线板,层叠配置在所述PBA的一面侧,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元件,而且与在另一面紧贴的所述滤波器连接,以建立电信号线;及蛤壳部,介入于所述PBA的另一面与所述滤波器的一面之间,以执行信号屏蔽功能。其中,在所述蛤壳部的内部配置带状线条连接体,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在紧贴结合所述滤波器时,通过所述滤波器的紧贴力一部分形状发生变形的同时吸收所述滤波器与所述蛤壳部之间的组装公差,并且建立所述电信号线,通过配置在周围的接地面屏蔽信号。
在此,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可连接于所述PBA的另一面,以通过以在所述蛤壳部的内部面及所述PBA的另一面涂敷信号屏蔽材料的形式配置的接地面接地。
另外,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可配置在所述蛤壳部,而且配置在信号线连接空间,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一侧被所述PBA遮蔽,而另一侧被所述滤波器遮蔽。
另外,在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的内壁面涂敷信号屏蔽材料,以防止与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通电。
另外,在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的内壁面涂敷的所述信号屏蔽材料可执行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周围的接地作用。
另外,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可包括:第一接点面板,水平地点接触并固定在所述PBA的另一面;第二接点面板,与所述第一接点面板平行配置,以与所述滤波器点接触;及连接面板,连接所述第一接点面板与所述第二接点面板的端部。
另外,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并且可弹性变形。
另外,在所述蛤壳部中与所述滤波器紧贴的部位形成与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连通的销贯通孔;在所述滤波器可固定加压端子销,所述加压端子销贯通所述销贯通孔的同时端部加压并点接触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中的所述第二接点面板。
另外,所述加压端子销可通过焊接结合方式装贴并固定在所述滤波器的点接触面。
另外,在所述蛤壳部的外侧面中紧贴所述滤波器的面可设置弹性接地垫圈,所述弹性接地垫圈静电屏蔽所述电信号线,并且被所述滤波器弹性支撑。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一实施例,可达成如下的各种效果:
第一,在蛤壳部内部具有结构简单的带状线条连接体,来代替在滤波器内设置RF连接器,进而将滤波器的结构简单化,因此具有节省成本的效果。
第二,在蛤壳部的内外部构成接地屏蔽线,进而具有可确保更加稳定的滤波器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MIMO天线装置的多个层的分解立体图及部分扩大图;
图2是示出与图1的结构中相关PCB板与天线基板之间的滤波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及部分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一部分设置状态的切割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图3的结构中的带状线条连接体的面接触状态的反射损失结果的模式图;
图6a至图6d分别是根据以X轴方向及/或者Y轴方向的预定量歪曲的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3的结构中将带状线条连接体对于PBA的另一面漂浮预定长度的状态下的反射损失结果的模式图;
图8a至图8d分别是根据X轴方向及/或者Y轴方向的预定量歪曲的频率特性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外壳 15:多个散热鳍片
60:天线板 130:PBA(印制板组件)
200:滤波器 210:滤波器的接点部
211:加压毂 220:加压端子销
300:蛤壳部 305:信号线连接空间
307:接地面 310:带状线条连接体
311:第一接点面板 312:第二接点面板
313:连接面板 320:弹性接地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一实施例。
需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构件赋予附图标记时,即使出现在不同附图,但对相同的构件尽可能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有可能妨碍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则将省略该具体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件的过程中,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的用语。这种用语仅用于区别一构件与其他构件,不得由该用语限制构件的本质或次序、顺序等。另外,除非另行定义,否则包括技术用语或科学用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用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诸如通常使用的词典定义的用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文献中所具有的含义相同,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性的含义。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一部分设置状态的切割立体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包括:印制板组件130(以下,简称为“PBA”),形成前方(附图中的上侧)开口的容纳空间,并且在主外壳(参照图1的附图标记10)的容纳空间内侧首次层叠,其中所述主外壳大致形成为以上下方向延长且前后容纳宽度缩窄的直角六面体形状;及至少一个天线板(参照图1的附图标记60),以在PBA 130的前方(在图1的附图中的上侧)第二次层叠。
参照图3,在PBA 130的一面(附图中的下面)装贴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未示出),在另一面(附图中的上面)可装贴多个滤波器200。如图1及图2所示,在多个滤波器200的另一面可层叠配置天线板60。在此,多个滤波器200可采用空腔滤波器、波导滤波器及介质滤波器中的任意一种。同时,在此的滤波器40不排除覆盖多重频带的多频带滤波器(MBF)。
若配置在PBA 130一侧的供电单元组件(以下,简称为“PSU组件”;参照图1的附图标记70)供电,则所述PBA130可执行控制作用,以将接收的电源输入于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及为了执行频率滤波而配置的滤波器200侧,或者从滤波器200接收输出。在此,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可以是DTU(数字收发单元)相关的电气部件。对于该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预测在电源驱动时产生相当大的热,因此通过在主外壳10的一面形成一体的多个散热鳍片(参照图1的附图标记15)可直接向后方进行散热。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滤波器200作为配置在PBA 130与天线板60之间以执行频率滤波的滤波装置,可通过在PBA130与天线板60之间建立的预定的电信号线执行频率滤波。
虽未在附图示出,但是滤波器200利用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滤波器主体部与配置在空腔内的陷波条实现衰减特性(陷波),进而只可滤波特定频带的频率。陷波条的衰减特性的实现是可通过调节与未示出的调频螺钉的间隔实现。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还可包括蛤壳部300,所述蛤壳部300介入于PBA 130的另一面与滤波器200的一面之间以执行信号屏蔽功能。所述蛤壳部300可以是屏蔽信号的屏蔽盖。
PBA 130与滤波器200贯通蛤壳部300可建立电信号线。为此,在蛤壳部300可配置信号线连接空间305。
在蛤壳部300的信号线连接空间305可配置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带状线条连接体310配置在信号线连接空间305,一侧与PBA130的接点部135连接,而另一侧可与滤波器200的接点部210连接。
如图3及图4所示,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为,在蛤壳部300紧贴结合滤波器200时,通过滤波器200的紧贴力,一部分形状发生变形的同时吸收滤波器200与蛤壳部300之间的组装公差,可执行建立上述的电信号线的作用。
在此,在蛤壳部300的内部(即,信号线连接空间305)可形成接地面307。
如图3的灰色阴影区域所示,接地面307可配置成在包括信号线连接空间305的内壁面的蛤壳部300的内部面及PBA 130的一面与另一面中相当于接点部135周围的另一面涂敷信号屏蔽材料的形态。从而,至少与PBA 130的另一面(后述的接点部135)连接的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部位可通过接地面307接地连接。
但是,从结构名称中可以知道,接地面307与上述的电信号线执行独立的接地端子作用,并且与带状线条连接体310未通电的导电性材料也可包括于形成上述的接地面307的信号屏蔽材料的涂层。如此,用信号屏蔽材料涂敷于信号线连接空间305的内壁面配置的接地面307可执行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周围的接地作用。对此,将在之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带状线条连接体310配置在信号线连接空间305,即,蛤壳部300的内部,信号线连接空间305可配置成一侧被PBA 130遮蔽,而另一侧被滤波器200遮蔽。但是,应注意的是形成在蛤壳部300,但是通过为使滤波器200的后述的加压端子销220插入而形成的销贯通孔335未完全遮蔽信号线连接空间305。
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可包括:第一接点面板311,水平地点接触并固定于PBA 130的另一面;第二接点面板312,与第一接点面板311平行配置,以与滤波器200点接触;及连接面板313,连接第一接点面板311与第二接点面板312的端部。
第一接点面板311、第二接点面板312及连接面板313作为一体型的导电性金属板,以向PBA 130与滤波器200的间隔方向配置的连接面板313为准,第一接点面板311及第二接点面板312可分别弯曲形成,以使所述第一接点面板311及第二接点面板312一侧或者另一侧中的一侧分别以同一方向正交。然而,第一接点面板311及第二接点面板312不一定要弯曲成正交于连接面板313,而是配置成各个连接部分弯曲成圆弧状,进而在从后述的加压端子销220接收加压力时能够更加有效弹性变形。
更详细地说,如图3及图4所示,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可如下配置:第一接点面板311平行于PBA 130的另一面配置,以面接触于配置在PBA 130的另一面上的接点部135,第二接点面板312以所述间隔方向从第一接点面板311间隔预定距离配置,而且所述第二接点面板312与第一接点面板311平行配置,以使后述的滤波器200的加压端子销220以所述间隔方向移动来进行加压,并且可使连接面板313连接第一接点面板311的一端及第二接点面板312的一端或者第一接点面板311的另一端及第二接点面板312的另一端。同时,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可形成为可通过后述的加压端子销220的加压发生弹性变形。如此,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以通过加压端子销220发生弹性变形的动作可吸收PBA 130及蛤壳部300之间的组装公差。
另一方面,滤波器200还可包括加压端子销220,在产生预定的紧贴力的同时所述滤波器200紧贴结合至蛤壳部300的一面时,所述加压端子销220贯通销贯通孔335的同时端部加压并点接触第二接点面板312,所述销贯通孔335是为使信号线连接空间305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在信号线连接空间305另一侧。
如图3及图4所示,加压端子销220的一端贯通开口信号线连接空间305而成的销贯通孔335来加压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结构中的第二接点面板312,而加压端子销220的另一端被与滤波器200的接点部210形成一体的加压毂211加压的同时可通过焊接结合方式装贴并固定在滤波器200的接点部2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示例了单独制造加压端子销220来结合于滤波器200,但是并不一定要单独制造加压端子销220,而是当然也可与滤波器200的接点部210形成一体。
若产生预定的紧贴力的同时将滤波器200紧贴至蛤壳部300的另一面侧,则加压端子销220加压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第二接点面板312来变形形状,通过这种动作容易吸收蛤壳部300与滤波器200之间的组装公差,不仅如此还可建立上述的预定的电信号线。
另一方面,在蛤壳部300的外侧面中紧贴滤波器200的面还可配置弹性接地垫圈320,所述弹性接地垫圈320静电屏蔽上述的电信号线并且被滤波器200弹性支撑。
弹性接地垫圈320固定在蛤壳部300的外侧面,而且与形成上述的接地面307的信号屏蔽材料的涂层通电,前端部弹性支撑配置在滤波器200的弹性支撑槽235以包围电信号线的周边部,同时执行实际接地端子的作用。
从而,信号线连接空间305通过连接PBA 130与滤波器200之间的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即用于滤波特定频带频率主要结构建立所述电信号线,同时通过用信号屏蔽材料涂敷的部位,诸如接地面307及弹性接地垫圈320防止外部信号进入及内部信号泄漏,进而可防止信号线连接空间305的阻抗匹配特性被轻易破坏。
另外,不需要诸如如图2所示的现有的RF连接器(参照图2的附图标记43)的复杂且高价的零部件,而是利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即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也可建立所述电信号线,不仅如此还可从滤波器200删除RF连接器43的一部分,因此具有可降低单一滤波器200的制造成本的优点。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图3的结构中的带状线条连接体的面接触状态的反射损失结果的模式图;图6a至图6d分别是根据以X轴方向及/或者Y轴方向的预定量歪曲的频率特性曲线图;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3的结构中将带状线条连接体对于PBA的另一面漂浮预定长度的状态下的反射损失结果的模式图;图8a至图8d分别是根据X轴方向及/或者Y轴方向的预定量歪曲的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5作为为了说明根据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面接触状态的反射损失结果而导入的模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在3GHz频带下正常接触的状态(参照图6a)、以X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参照图6b)、以Y轴方向歪曲的情况(参照图6c)及分别以X轴及Y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参照图6d)下的频率特性试验结果。
在正常接触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3GHz的频带下出现了21.4dB的反射损失;在以X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2.9dB的反射损失;在以Y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6c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1.9dB的反射损失;在以X轴及Y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6d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1.5dB的反射损失。
据此,可确认到,为了确保最低的反射损失,带状线条连接体310正常的面接触设置为佳,不以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歪曲。另外,可以知道以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歪曲0.3mm的范围,即带状线条连接体310的组装公差允许范围内的反射损失也是允许范围内的损失。
另一方面,图7作为用于说明将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以z轴方漂浮在PBA 130的另一面的状态(即,接点面倾斜的状态)下的反射损失结果的模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在3GHz频带下将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以z轴方向漂浮0.1mm的状态的正常状态(参照图8a)、以X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参照图8b)与以Y轴方向歪曲的情况(参照图8c)及以X轴及Y轴方向分别歪曲0.3mm的情况(参照图8d)下的频率特性的实验结果值。
对于将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从PBA 130的另一面以z轴方向漂浮0.1mm的状态的正常状态下,如图8a所示,在3GHz的频带下出现了24.1dB的反射损失;在以X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2.9dB的反射损失;在以Y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8c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3.9dB的反射损失;在以X轴及Y轴方向歪曲0.3mm的情况下,如图8d所示,在3GHz频带下出现了23.6dB的反射损失。
在此,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以预定的倾斜度点接触于PBA 130侧接点部135及滤波器200侧接点部的情况下,检测出相比于并非如此的情况(即,图5的情况)下出现更多的反射损失,然而可以确认到这也是包括在允许范围内的损失。
另外,在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从PBA 130漂浮预定高度的状态下,为了确保最低的反射损失,设计成以X轴方向及Y轴方向歪曲带状线条连接体310更加有利,但是如上所述可以确认到将带状线条连接体310以面接触于PBA 130的另一面的状态进行焊接为最佳设计方向。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利用带状线条连接体310,即最简单的弹性结构,贯通蛤壳部300来建立预定的电信号线时,防止阻抗特性被轻易破坏,不仅如此还减少RF连接器的数量,进而提供大幅度节省产品的成本的优点。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必限于上述的一实施例,而是当然可被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进行各种变形及同等范围中的实施。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权利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定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在蛤壳部内部配置带状线条连接体,来在代替在滤波器内设置RF连接器,进而可将滤波器的结构简单化。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印制板组件(以下,简称为“PBA”),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相关零部件,在另一面装贴多个滤波器;
天线板,层叠配置在所述PBA的一面侧,在一面装贴多个天线元件,而且与在另一面紧贴的所述滤波器连接,以建立电信号线;
蛤壳部,介入于所述PBA的另一面与所述滤波器的一面之间,以执行信号屏蔽功能;及
带状线条连接体,配置在所述蛤壳部的内部,在紧贴结合所述滤波器时,通过所述滤波器的紧贴力一部分形状发生变形的同时吸收所述蛤壳部之间的组装公差,并且建立所述电信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连接于所述PBA的另一面,以通过以在所述蛤壳部的内部面及所述PBA的另一面涂敷信号屏蔽材料的形式配置的接地面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配置在所述蛤壳部,而且配置在信号线连接空间,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一侧被所述PBA遮蔽,而另一侧被所述滤波器遮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的内壁面涂敷信号屏蔽材料,以防止与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的内壁面涂敷的所述信号屏蔽材料执行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周围的接地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包括:
第一接点面板,水平地点接触并固定在所述PBA的另一面;
第二接点面板,与所述第一接点面板平行配置,以与所述滤波器点接触;及
连接面板,连接所述第一接点面板与所述第二接点面板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并且可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蛤壳部中与所述滤波器紧贴的部位形成与所述信号线连接空间连通的销贯通孔;
在所述滤波器固定加压端子销,所述加压端子销贯通所述销贯通孔的同时端部加压并点接触所述带状线条连接体中的所述第二接点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端子销通过焊接结合方式装贴并固定在所述滤波器的点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蛤壳部的外侧面中紧贴所述滤波器的面设置弹性接地垫圈,所述弹性接地垫圈静电屏蔽所述电信号线,并且被所述滤波器弹性支撑。
CN202180038340.1A 2020-05-25 2021-05-25 天线装置 Pending CN1158364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62576 2020-05-25
KR10-2020-0062576 2020-05-25
PCT/KR2021/006488 WO2021241977A1 (ko) 2020-05-25 2021-05-25 안테나 장치
KR1020210066748A KR102463546B1 (ko) 2020-05-25 2021-05-25 안테나 장치
KR10-2021-0066748 2021-05-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442A true CN115836442A (zh) 2023-03-21

Family

ID=7874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8340.1A Pending CN115836442A (zh) 2020-05-25 2021-05-25 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5969A1 (zh)
JP (1) JP2023528304A (zh)
CN (1) CN115836442A (zh)
WO (1) WO2021241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08629S (ja) * 2020-12-08 2022-03-01 アンテ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9949B1 (en) * 2000-03-09 2001-12-11 Avaya Technology Corp. Transceiver stacked assembly
JP5241909B2 (ja) * 2011-12-22 2013-07-1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
KR102002060B1 (ko) * 2013-04-22 2019-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방사 필터
CN110521056B (zh) * 2017-03-31 2021-08-03 株式会社Kmw 天线组件及包括天线组件的装置
KR102233029B1 (ko) * 2018-10-30 2021-03-30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안테나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28304A (ja) 2023-07-04
WO2021241977A1 (ko) 2021-12-02
US20230085969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1904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8365308B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贴装方法
KR101037898B1 (ko) 무선 데이터 전송을 채택한 디바이스용 전자파 적합성 장치
KR100605816B1 (ko) 가요성 다이버시티 안테나
CN109638457B (zh) 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JP498800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KR102652776B1 (ko) 저손실 플러그 연결 배열체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이러한 플러그 연결 배열체를 갖는 시스템
CN108336478B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CN107645054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EP1821368A1 (en) Connector between substrates, and circuit board device using connector between substrates
US20230085969A1 (en) Antenna device
CN113193335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JP201107760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EP3881396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hf signal transmission
US11342669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CN212412206U (zh) 馈电网络、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08155459B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KR102463546B1 (ko) 안테나 장치
CN116349089A (zh) 天线装置
CN209526213U (zh) 天线主板和天线装置
CN112038752A (zh) 一种低频天线组件及其移动终端
WO2014049920A1 (ja) 電磁波伝播システム及び電磁波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コネクタ
CN111063998A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KR102529334B1 (ko) Mimo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mimo 안테나 장치
CN210957005U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