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6205A - 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6205A
CN115826205A CN202111373662.XA CN202111373662A CN115826205A CN 115826205 A CN115826205 A CN 115826205A CN 202111373662 A CN202111373662 A CN 202111373662A CN 115826205 A CN115826205 A CN 115826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ens
lens element
imaging
parax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36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靖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u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2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6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摄像模组,包含:镜筒;成像透镜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以及影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所述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光圈;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并满足下列条件:0.34<TL/(IMH*CRA)<0.66。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摄像模组的成像透镜组有关,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的普及化,小型摄影镜头可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装置,例如游戏机、行车纪录器、监视器摄像镜头等。其中,监视器摄像镜头为了实现全日皆可使用,因此会具有可见光与红外光的双波段光学系统。为满足日夜摄像皆有较高的成像品质,监视器摄像镜头往往会由两个单独的光学系统组成,此种设计不仅造成体积大,且整体结构也较为复杂。若监视器摄像镜头是可见光波段和红外光波段共享的光学系统,其红外光波段的摄像品质较差。
另外,一般镜头设计需要与芯片规格匹配,目前大多超广角镜头是搭配大主光线入射角之芯片,原因是设计大主光线入射角的镜头长度才可以比较短。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搭配小主光线入射角需求之芯片时仍可以达到短镜头长度,并同时保有高分辨率、大温度范围运用、且兼顾可见光波段和红外光波段即是目前急欲克服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透镜组包含七片具屈折力的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像透镜组就能在可见光波段及红外光波段都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质量,且在搭配小主光线入射角需求之芯片时仍可以达到短镜头长度与高分辨率。
另外,当透镜材料为玻璃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像透镜组可使用在大温度范围的环境。
本发明所提供之一种摄像模组,包含:镜筒;成像透镜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以及一影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
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光圈;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以及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并满足下列条件:0.34<TL/(IMH*CRA)<0.66。
较佳地,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总数为七片。
本发明功效在于:当上述七片具屈折力透镜搭配0.34<TL/(IMH*CRA)<0.66时,则有助于在解像力和微型化取得适当的平衡,且让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满足小角度要求。更佳地,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42<TL/(IMH*CRA)<0.55。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或第三透镜为玻璃材质时,所述成像透镜组可使用于大温差的环境。
较佳地,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0.65<f/f2<-0.29。由此,第二透镜焦距与透镜组焦距比例可加强其广角特性,以提供较大的视角并维持透镜组的照度。
较佳地,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并满足下列条件:0.21<f/f7<0.4。由此,第七透镜焦距与透镜组焦距比例可缩小透镜组体积,并缩小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
较佳地,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并满足下列条件:-0.87<f5/f6<-0.3。由此,透镜组的屈折力分配较为合适,有利于修正透镜组像差,以提高透镜组成像质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并满足下列条件:1.05<f1/f5<1.92。由此,透镜组的屈折力分配较为合适,可减少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的焦点偏移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并满足下列条件:0.27<CT1/CT3<0.62。由此,可以平衡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厚度,有助于在微型化与透镜成形性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并满足下列条件:3.3<R1/R2<6.57。由此,提供较大的视角并提升透镜组照度。
较佳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0.65<R5/R6<-0.28。由此,减少制造性公差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且保有透镜较好的成形性。
较佳地,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3,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4,并满足下列条件:0.32<R13/R14<0.78。由此,有利于修正透镜组像差并缩小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3.0<(R1*R5)/(R2*R6)<-1.17。由此,有助于在微型化与透镜成形性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较佳地,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3.16<CRA/BFL<6.2。由此,得以缩小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提升透镜组照度。
较佳地,所述成像透镜组中最大视角为FOV,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并满足下列条件:1.43<FOV/(CRA*R1)<2.3。可提供大视角并满足主光线小角度入射成像面之特性。
较佳地,所述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0.22<IMH/(TL-BFL)<0.35。由此,有助于在解像力和微型化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满足足够的后焦长度。
上述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最大视角为FOV,并满足下列条件:147.00(度)<FOV<224.90(度)。较佳地,也可满足165.38(度)<FOV<206.16(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3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5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6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7A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
图7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
图中:
100、200、300、400、500、6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物侧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像侧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物侧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像侧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第三透镜
131、231、331、431、531、631:物侧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像侧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第四透镜
141、241、341、441、541、641:物侧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像侧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第五透镜
151、251、351、451、551、651:物侧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像侧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第六透镜
161、261、361、461、561、661:物侧表面
162、262、362、462、562、662:像侧表面
170、270、370、470、570、670:第七透镜
171、271、371、471、571、671:物侧表面
172、272、372、472、572、672:像侧表面
181、281、381、481、581、681:滤光组件
182、282、382、482、582、682:保护组件
183、283、383、483、583、683:成像面
184、284、384、484、584、684:影像传感器
190、290、390、490、590、690:光轴
10:摄像模组
11:镜筒
12:成像透镜组
f: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
Fno:成像透镜组的光圈值
FOV:成像透镜组的最大视角
EPD:成像透镜组的入射瞳孔径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3: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4:第七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TL: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IMH: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CRA: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
BFL: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应用于监视器摄像镜头,但不以此为限,也可应用在游戏机、行车纪录器等电子装置上。所述摄像模组10并包含镜筒11、成像透镜组12及影像传感器184。另外,图1所绘制的成像透镜组的各透镜为显示出未取光的周边部分,而与图2A所绘制的各透镜略显不同。所述成像透镜组12设置在所述镜筒11内。所述影像传感器184,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组12的成像面183,且为一感亮度佳及低噪声的电子感光组件(如CMOS、CCD),以真实呈现成像透镜组的成像质量。
如图2A及图2B,其中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2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1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光圈10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组件181、保护组件182以及成像面1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所述影像传感器1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
所述第一透镜1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11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1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2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2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13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3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4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4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141及像侧表面1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51近光轴1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5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151及像侧表面1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1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6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6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161及像侧表面1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1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7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7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171及像侧表面1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1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170及成像面1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1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181及成像面1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071
其中z为沿光轴190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的位置值;c是透镜表面靠近光轴190的曲率,并为曲率半径(R)的倒数(c=1/R),R为透镜表面靠近光轴190的曲率半径,h是透镜表面距离光轴190的垂直距离,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而A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成像透镜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成像透镜组中最大视角为FOV,所述成像透镜组的入射瞳孔径为EPD,其数值如下:f=2.01(公厘);Fno=2.00;FOV=186.1(度);以及EPD=0.96(公厘)。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3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TL,所述影像传感器184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183之角度为CRA,并满足下列条件:TL/(IMH*CRA)=0.4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f/f2=-0.54。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并满足下列条件:f/f7=0.33。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160的焦距为f6,并满足下列条件:f5/f6=-0.5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五透镜150的焦距为f5,并满足下列条件:f1/f5=1.46。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11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1,所述第三透镜13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3,并满足下列条件:CT1/CT3=0.5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110的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R2,并满足下列条件:R1/R2=4.18。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130的像侧表面132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R5/R6=-0.54。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七透镜170的物侧表面171的曲率半径R13,所述第七透镜170的像侧表面172的曲率半径R14,并满足下列条件:R13/R14=0.49。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110的像侧表面112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三透镜130的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130的像侧表面132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R1*R5)/(R2*R6)=-2.25。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七透镜170的像侧表面172至成像面183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CRA/BFL=5.1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最大视角为FOV,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183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R1,并满足下列条件:FOV/(CRA*R1)=1.87。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中,所述影像传感器183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3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TL,所述第七透镜170的像侧表面172至成像面183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IMH/(TL-BFL)=0.28。
再参照下列表1及表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09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09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01
表1为图2A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间隙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20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其中表面0为被摄物与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3、5、8、10、12、14、16、18分别为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第七透镜170、滤光组件181、保护组件182在光轴190上的厚度;表面2为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4为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6为第三透镜130与光圈10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7为光圈100与第四透镜140物侧表面141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9为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1为第五透镜150与第六透镜16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3为第六透镜160与第七透镜170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5为第七透镜170与滤光组件181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7为滤光组件181与保护组件182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表面19为保护组件182与成像面183之间在光轴190上的间隙。
表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2、A4、A6、A8、A10、A12、A14、A16为高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是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面弯曲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及表2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成像透镜组的设计。如图3A及图3B,其中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3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2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光圈20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第七透镜270、滤光组件281、保护组件282以及成像面2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一影像传感器2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影像传感器284设置于成像面283上。
所述第一透镜2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21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1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2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2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221及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23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3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4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4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241及像侧表面2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51近光轴2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5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251及像侧表面2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2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6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6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261及像侧表面2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2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7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7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271及像侧表面2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2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270及成像面2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2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281及成像面2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再参照下列表3、以及表4。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1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2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2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31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结合表3以及表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32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成像透镜组的设计。如图4A及图4B,其中图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4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3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光圈30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第七透镜370、滤光组件381、保护组件382以及成像面3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一影像传感器3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影像传感器384设置于成像面383上。
所述第一透镜3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31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1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2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2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21及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3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3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31及像侧表面33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四透镜3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4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4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41及像侧表面3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51近光轴3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5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51及像侧表面3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3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6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6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61及像侧表面3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3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7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7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371及像侧表面3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3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370及成像面3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3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381及成像面3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再参照下列表5以及表6。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4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5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52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结合表5以及表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53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61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成像透镜组的设计。如图5A及图5B,其中图5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5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4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光圈40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第六透镜460、第七透镜470、滤光组件481、保护组件482以及成像面4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一影像传感器4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影像传感器484设置于成像面483上。
所述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41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1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2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2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421及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43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3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4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4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441及像侧表面4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51近光轴4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5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4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6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6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461及像侧表面4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4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7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7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471及像侧表面4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4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470及成像面4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4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481及成像面4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再参照下列表7以及表8。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7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7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81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结合表7以及表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82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成像透镜组的设计。如图6A及图6B,其中图6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6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5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光圈500、第四透镜540、第五透镜550、第六透镜560、第七透镜570、滤光组件581、保护组件582以及成像面5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一影像传感器5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影像传感器584设置于成像面583上。
所述第一透镜5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51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1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2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2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521及像侧表面5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53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3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4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4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541及像侧表面5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5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51近光轴5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55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551及像侧表面5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5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6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6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561及像侧表面5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5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7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57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571及像侧表面5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5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570及成像面5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5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581及成像面5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再参照下列表9以及表10。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19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0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0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11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结合表9以及表10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12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成像透镜组的设计。如图7A及图7B,其中图7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之成像透镜组的示意图,图7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曲线图,以显示成像透镜组在可见光及红外光波段时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的状态。由图7A可知,成像透镜组沿光轴69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光圈600、第四透镜640、第五透镜650、第六透镜660、第七透镜670、滤光组件681、保护组件682以及成像面683,且所述成像透镜组搭配一影像传感器684使用。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七片,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影像传感器684设置于成像面683上。
所述第一透镜6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61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1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6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2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2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621及像侧表面62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63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3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6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4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4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641及像侧表面64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五透镜6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51近光轴690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65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651及像侧表面65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六透镜66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6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6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所述物侧表面661及像侧表面662皆为非球面。
所述第七透镜67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7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67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所述物侧表面671及像侧表面672皆为非球面。
所述滤光组件(filter)681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670及成像面6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滤光片切换器(IR-CutFilter Removable,简称ICR),是一组可自动切换的滤光片。滤光片的切换,决定影像传感器是否能接收红外线,滤光片切换的时机,则取决于摄像镜头的影像传感器侦测到的可见光强度,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选用可允许可见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选用可允许红外光波段通过的滤光片或者可允许可见光波段与红外光波段同时通过的滤光片。
所述保护组件682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所述滤光组件681及成像面683间且不影响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焦距。
再参照下列表11以及表12。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2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31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32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结合表11以及表12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Figure BDA0003363286280000233
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透镜组,透镜的材质可为塑料或玻璃,当透镜材质为塑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成像透镜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成像透镜组中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可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成像透镜组的总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透镜组,滤光组件与保护组件为玻璃材质,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高色散系数的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透镜组中,就以具有屈折力的透镜而言,若透镜表面系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系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透镜组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光学系统中,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质量的特色,可多方面应用于3D(三维)影像撷取、数字相机、行动装置、数字绘图板或车用摄影等电子影像系统中。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镜筒;
成像透镜组,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以及
影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成像面;
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
光圈;
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以及
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其中所述成像透镜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总数为七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并满足下列条件:0.34<TL/(IMH*CRA)<0.6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0.65<f/f2<-0.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并满足下列条件:0.21<f/f7<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并满足下列条件:-0.87<f5/f6<-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并满足下列条件:1.05<f1/f5<1.9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并满足下列条件:0.27<CT1/CT3<0.6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并满足下列条件:3.3<R1/R2<6.5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0.65<R5/R6<-0.2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3,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4,并满足下列条件:0.32<R13/R14<0.7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并满足下列条件:-3.0<(R1*R5)/(R2*R6)<-1.17。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3.16<CRA/BFL<6.2。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中最大视角为FOV,所述成像透镜组最大视角主光线入射成像面之角度为CRA,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并满足下列条件:1.43<FOV/(CRA*R1)<2.3。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H,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FL,并满足下列条件:0.22<IMH/(TL-BFL)<0.35。
CN202111373662.XA 2021-09-16 2021-11-18 摄像模组 Pending CN1158262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4523 2021-09-16
TW110134523A TWI783686B (zh) 2021-09-16 2021-09-16 攝像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6205A true CN115826205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5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3662.XA Pending CN115826205A (zh) 2021-09-16 2021-11-18 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2983A1 (zh)
CN (1) CN115826205A (zh)
TW (1) TWI7836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2288B2 (zh) * 1973-08-01 1981-12-11
JP3491578B2 (ja) * 1999-11-02 2004-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ビデオカメラ
CN101373261B (zh) * 2007-08-22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使用该广角镜头的车辆装置
TWI569036B (zh) * 2015-12-31 2017-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551593B2 (en) * 2016-04-08 2020-02-04 Young Optics Inc. Optical lens
CN106291882B (zh) * 2016-09-06 2018-08-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9324393B (zh) * 2017-07-31 2021-03-30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9270662B (zh) * 2018-11-27 2024-07-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031207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02983A1 (en) 2023-03-30
TWI783686B (zh) 2022-11-11
TW202314318A (zh) 202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450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21348B (zh) 摄像用光学镜组及电子装置
US10895718B2 (en) Optical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19020B (zh)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1740439B2 (en)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262545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391919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08659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KR102004423B1 (ko) 촬상 광학계
US11372204B2 (en) Imag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89015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CN113625426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280757A (zh) 影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5712193A (zh) 成像用光学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4967044B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组
CN115494612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826205A (zh) 摄像模组
CN115248493B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块
CN116430543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块
CN117666100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块
CN115407488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708006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块
CN112764193A (zh) 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