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6199A -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6199A
CN115826199A CN202211653395.6A CN202211653395A CN115826199A CN 115826199 A CN115826199 A CN 115826199A CN 202211653395 A CN202211653395 A CN 202211653395A CN 115826199 A CN115826199 A CN 115826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image
lens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3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官秋和
文志忠
吴锦昇
刘青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eading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33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6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6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6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镜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液态镜头、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液态镜头连接有FPC线和热敏电阻,加入液态镜头的内对焦方式,实现镜头的自动聚焦,噪声小,反应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镜头在生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工业扫码镜头或者扫描镜头在使用时需要在不同物距的镜头对不同距离和大小的物件进行扫描,不带自聚焦功能的镜头无法同时在不同物距下均输出高清图像,常规自聚焦功能镜头的聚焦速度慢,成像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能解决不带自聚焦功能的镜头无法同时在不同物距下均输出高清图像,常规自聚焦功能镜头的聚焦速度慢,成像效果较差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液态镜头、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或平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液态镜头连接有FPC线和热敏电阻。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0.6<f4/f<1.2,其中f4为第四透镜焦距,f为光学系统焦距。
进一步的,符合系列条件式,0.18<TTB/TTL<0.3,其中TTB为第一透镜到液态镜头的总长,TTL为光学系统成像系统的总长。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48<FOV*f/IMH<55,其中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视野范围,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IMH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像高。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0.4<(SD1+SD5)/TTL<0.7,SD1为第一透镜外径,SD5为第五透镜外径。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0.5<(R31+R32)/(R31-R32)<0.8,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0.6<(α3/α4)<1.2,其中α3为第三透镜的膨胀系数,α4为第四透镜的膨胀系数。
进一步的,符合下列条件式,Nd3>1.8其中Nd3为第三透镜折射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液态镜头,所述液态镜头通过FPC线与外部软件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安装在安装通道内,所述液态镜头的FPC线穿过底座向外延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加入液态镜头的内对焦方式,实现镜头的自动聚焦,噪声小,反应速度快。通过对透镜的外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等参数的管控,具有前端口径小,总长短的特点,且液态镜头采用裸装的方式植入图像拾取装置内,不带液态镜头外壳,大大减小镜头的体积,更具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光路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点列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色差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光路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点列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色差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光路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点列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色差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光路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点列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色差图;
图13本发明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光阑;7、滤光片;8、保护片;9、成像面;10、液态镜头;101、热敏电阻;102、FPC线;11、底座;111、安装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液态镜头10、第三透镜3、光阑6、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或平面;
第二透镜2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液态镜头10连接有FPC线102和热敏电阻101,液态镜头10的电压范围为34V-60V。
符合下列条件式,0.6<f4/f<1.2,其中f4为第四透镜4焦距,f为光学系统焦距。通过对第四透镜4焦距的管控,保证光线在光轴方向汇聚,减小透镜的外径,实现小型化,同时也可以校正系统像差。
符合系列条件式,0.18<TTB/TTL<0.3,其中TTB为第一透镜1到液态镜头10的总长,TTL为光学系统成像系统的总长。当TTB/TTL大于0.3时,物方入射角度变大,则前端口径会变大,不利于小型化;当TTB/TTL小于0.18时,系统的光学总长会拉长,长度无法控制,也不利于小型化,合理配置各个透镜厚度及其间隔,使得光学成像系统结构紧凑,利于小型化设计。
符合下列条件式,48<FOV*f/IMH<55,其中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视野范围,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IMH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像高。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系统的光学性能,实现大的扫描视野及保障图像不失真。
符合下列条件式,0.4<(SD1+SD5)/TTL<0.7,SD1为第一透镜1外径,SD5为第五透镜5外径。对第一透镜1和第五透镜5的外径进行管控,有助于小型化的设计。
符合下列条件式,0.5<(R31+R32)/(R31-R32)<0.8,其中R31为第三透镜3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3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表征透镜的弯曲程度,对第三透镜3的弯曲程度进行管控,合理调整光线,对从液态镜头10出射的光线进行控制,既可以控制边缘像差,也可以控制光学成像系统后端的口径。
符合下列条件式,Nd3>1.8其中Nd3为第三透镜3折射率。对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进行管控,采用高折射率材料有利于控制液态镜头10出射光线进入第三透镜3的高度,实现小型化。
符合下列条件式,0.6<(α3/α4)<1.2,其中α3为第三透镜3的膨胀系数,α4为第四透镜4的膨胀系数。同归材料合理搭配,减小温度对光学成像系统的影响,使得光学成像系统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后焦差异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液态镜头10,液态镜头10通过FPC线102与外部软件连接。利用热敏电阻101构成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对光学成像系统的温度信息进行采集,控制液态镜头10依据温度调整进行聚焦。
请参照图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包括上述光学成像系统和底座11,底座11上开设有安装通道111,光学成像系统安装在安装通道111内,液态镜头10的FPC线102穿过底座11向外延伸。液态镜头10采用裸装的方式植入底座11内,不带液态镜头10外壳,大大减小图像拾取装置的体积,更具小型化。本发明镜头的镜筒与底座11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有利于快速调焦,部件干扰性较小,稳定性较高。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视讯成像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液态镜头10、第三透镜3、光阑6、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2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液态镜头10连接有FPC线102和热敏电阻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与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一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间隔 材质 折射率 阿贝数 屈光度
1 第一透镜1 10.724 1.67 玻璃 1.57 56.04 35.76
2 21.323 0.1
3 第二透镜2 7.558 1.52 玻璃 1.73 54.68 12.51
4 39.751 1.8
5 保护片 无限 0.55 玻璃 1.52 54.52
6 液态介质 无限 0.215 液态 1.43 56.90
7 液态介质 无限 0.384 液态 1.49 36.92
8 液态介质 无限 0.1 液态 1.49 36.92
9 保护片 无限 0.3 玻璃 1.52 54.52
10 光阑6 无限 0.5
11 第三透镜3 -22.069 1.83 玻璃 1.95 17.94 -4.5
12 5.551 1.41
13 第四透镜4 22.604 1.56 玻璃 1.92 20.88 12.34
14 -22.604 1.15
15 第五透镜5 6.49 2.08 玻璃 1.74 27.76 22.72
16 9.082 1
17 滤光片7 无限 0.3 玻璃 1.52 64.20
18 无限 2.68
19 保护片8 无限 0.4 玻璃 1.52 64.20
20 无限 0.5
21 成像面9 无限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路图请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各个视场的点列图请参照附图2,由附图2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在各个视场下均方根半径值RMS的最大值为1.508,几何半径值GEO的最大值为4.396,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光线会聚较好,像差校正良好,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垂轴色差图请参照附图3,由附图3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的轴色差控制在2μm以内,轴向色差得到较好的校正,成像效果好。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6,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液态镜头10、第三透镜3、光阑6、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
第二透镜2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液态镜头10连接有FPC线102和热敏电阻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与表2所示。
表2实施例二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间隔 材质 折射率 阿贝数 屈光度
1 第一透镜1 8.457 1.9 玻璃 1.62 53.91 15.68
2 59.92 0.1
3 第二透镜2 9.765 1.32 玻璃 1.68 55.51 23.69
4 23.425 1.3
5 保护片 无限 0.55 玻璃 1.52 54.52
6 液态介质 无限 0.215 液态 1.43 56.90
7 液态介质 无限 0.384 液态 1.49 36.92
8 液态介质 无限 0.1 液态 1.49 36.92
9 保护片 无限 0.3 玻璃 1.52 54.52
10 光阑6 无限 0.6
11 第三透镜3 -20.67 1.75 玻璃 1.95 17.94 -4.71
12 6 2.15
13 第四透镜4 无限 1.47 玻璃 1.92 20.88 13.49
14 -12.556 0.1
15 第五透镜5 7.284 3.22 玻璃 1.70 41.15 27.56
16 9.529 1
17 滤光片7 无限 0.3 玻璃 1.52 64.20
18 无限 2.8
19 保护片8 无限 0.4 玻璃 1.52 64.20
20 无限 0.5
21 成像面9 无限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路图请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各个视场的点列图请参照附图5,由附图5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在各个视场下均方根半径值RMS的最大值为1.959,几何半径值GEO的最大值为5.449,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光线会聚较好,像差校正良好,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垂轴色差图请参照附图6,由附图6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的轴色差控制在2μm以内,轴向色差得到较好的校正,成像效果好。在工作物距100mm到500mm范围内,均可达到高分辨率,超低色差,高还原度,来保障对扫描物体的清晰识别和判定。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7-9,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液态镜头10、第三透镜3、光阑6、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2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液态镜头10连接有FPC线102和热敏电阻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与表3所示。
表3实施例三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间隔 材质 折射率 阿贝数 屈光度
1 第一透镜1 9.218 2 玻璃 1.81 46.55 14.66
2 34.211 0.3
3 第二透镜2 10.714 1.32 玻璃 1.70 56.20 21.31
4 36.2 1.2
5 保护片 无限 0.55 玻璃 1.52 54.52
6 液态介质 无限 0.215 液态 1.43 56.90
7 液态介质 无限 0.384 液态 1.49 36.92
8 液态介质 无限 0.1 液态 1.49 36.92
9 保护片 无限 0.3 玻璃 1.52 54.52
10 光阑6 无限 0.6
11 第三透镜3 -20 1.04 玻璃 1.96 17.47 -4.78
12 6.15 3.38
13 第四透镜4 -32.3 1.56 玻璃 1.85 23.78 16.68
14 -10.1 0.1
15 第五透镜5 7.377 2.2 玻璃 1.88 39.20 19.14
16 11.165 1
17 滤光片7 无限 0.3 玻璃 1.52 64.20
18 无限 3.2
19 保护片8 无限 0.4 玻璃 1.52 64.20
20 无限 0.5
21 成像面9 无限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路图请参照附图7。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各个视场的点列图请参照附图8,由附图8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在各个视场下均方根半径值RMS的最大值为1.900,几何半径值GEO的最大值为5.255,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光线会聚较好,像差校正良好,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垂轴色差图请参照附图9,由附图9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的轴色差控制在2μm以内,轴向色差得到较好的校正,成像效果好。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10-12,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液态镜头10、第三透镜3、光阑6、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
第二透镜2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3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4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液态镜头10连接有FPC线102和热敏电阻101。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与表4所示。
表4实施例四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间隔 材质 折射率 阿贝数 屈光度
1 第一透镜1 26.14 1.57 玻璃 1.62 53.91 42.22
2 无限 0.1
3 第二透镜2 6.72 1.55 玻璃 1.68 55.50 12.35
4 30.63 1.8
5 保护片 无限 0.55 玻璃 1.52 54.52
6 液态介质 无限 0.215 液态 1.43 56.90
7 液态介质 无限 0.384 液态 1.49 36.92
8 液态介质 无限 0.1 液态 1.49 36.92
9 保护片 无限 0.3 玻璃 1.52 54.52
10 光阑6 无限 0.6
11 第三透镜3 -33.74 1.12 玻璃 1.95 17.94 -4.84
12 5.45 2.27
13 第四透镜4 无限 1.38 玻璃 1.92 20.88 14.71
14 -13.69 0.1
15 第五透镜5 6.816 2.8 玻璃 1.70 41.15 23.32
16 9.612 1
17 滤光片7 无限 0.3 玻璃 1.52 64.20
18 无限 3.5
19 保护片8 无限 0.4 玻璃 1.52 64.20
20 无限 0.5
21 成像面9 无限
本具体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路图请参照附图10。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各个视场的点列图请参照附图11,由附图11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在各个视场下均方根半径值RMS的最大值为1.907,几何半径值GEO的最大值为5.800,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光线会聚较好,像差校正良好,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垂轴色差图请参照附图12,由附图12可以看出光学成像系统的轴色差控制在2μm以内,轴向色差得到较好的校正,成像效果好。
表5为本发明四个实施例的相关重要参数的数值:
表5:各实施例的相关重要参数
参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实施例四
f4 12.34 13.49 16.68 14.71
f 15.9 16 15.98 16
f4/f 0.78 0.84 1.04 0.92
TTB 5.09 4.62 4.82 5.02
TTL 20.05 20.46 20.65 20.54
TTB/TTL 0.25 0.23 0.23 0.24
FOV 17.5 17.3 20 19
IMH 5.6 5.6 6 5.8
FOV*f/IMH 49.69 49.43 53.27 52.41
SD1 5.8 6 6.1 5.6
SD5 4.6 4.8 6.2 4.8
(SD1+SD5)/TTL 0.52 0.53 0.60 0.51
R31 -22.069 -20.67 -20 -33.74
R32 5.551 6 6.15 5.45
(R31+R32)/(R31-R32) 0.60 0.55 0.53 0.72
α3 60 64 64 64
α4 64 60 84 60
α3/α4 0.94 1.07 0.76 1.07
Nd3 1.95 1.95 1.96 1.9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液态镜头、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或平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或平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液态镜头连接有FPC线和热敏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0.6<f4/f<1.2,其中f4为第四透镜焦距,f为光学系统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系列条件式,0.18<TTB/TTL<0.3,其中TTB为第一透镜到液态镜头的总长,TTL为光学系统成像系统的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48<FOV*f/IMH<55,其中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视野范围,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IMH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像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0.4<(SD1+SD5)/TTL<0.7,SD1为第一透镜外径,SD5为第五透镜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0.5<(R31+R32)/(R31-R32)<0.8,其中R31为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0.6<(α3/α4)<1.2,其中α3为第三透镜的膨胀系数,α4为第四透镜的膨胀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符合下列条件式,Nd3>1.8其中Nd3为第三透镜折射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液态镜头,所述液态镜头通过FPC线与外部软件连接。
10.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安装在安装通道内,所述液态镜头的FPC线穿过底座向外延伸。
CN202211653395.6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Pending CN115826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3395.6A CN115826199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3395.6A CN115826199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6199A true CN115826199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3395.6A Pending CN115826199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619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1873A (ja) * 2007-05-11 2008-11-20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
US20150362746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Pegavision Corporation Toric lens
JP2017116910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系
JP2020112664A (ja) * 2019-01-10 2020-07-27 OFILM.Japan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433659A (zh) * 2021-06-29 2021-09-24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81873A (ja) * 2007-05-11 2008-11-20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
US20150362746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Pegavision Corporation Toric lens
JP2017116910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系
JP2020112664A (ja) * 2019-01-10 2020-07-27 OFILM.Japan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433659A (zh) * 2021-06-29 2021-09-24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7271B (zh) 电子装置
KR20170051080A (ko) 단초점 렌즈 광학계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CN108594401B (zh) 一种大靶面定焦机器视觉线阵镜头
CN113156611A (zh) 光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13406779B (zh)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KR20120033866A (ko) 렌즈시스템
CN108828751B (zh) 影像撷取镜组及取像装置
CN111045190A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0348042U (zh) 一种高解析度镜头
JP2005181596A (ja) 広角レンズ
CN110673300B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296237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06778B (zh)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612115A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5248496B (zh) 一种高清晰度光学镜头及高性能激光雷达
JP4344229B2 (ja) 撮像レンズ
JP2006119262A (ja) 撮像レンズ
CN213780517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5826199A (zh)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电子设备及其图像拾取装置
CN114967044A (zh)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组
CN113156617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748540A (zh)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3582179U (zh) 一款结构简单的扫描镜头
CN216387545U (zh) 一种低畸变长焦镜头
CN113050252B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