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2302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2302A
CN115812302A CN202180048313.2A CN202180048313A CN115812302A CN 115812302 A CN115812302 A CN 115812302A CN 202180048313 A CN202180048313 A CN 202180048313A CN 115812302 A CN115812302 A CN 115812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processing
network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83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阵内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12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2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04N23/662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by using master/slave camera arrangements for affecting the control of camera image capture, e.g. placing the camera in a desirable condition to capture a desired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07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remote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通信设备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并且尤其涉及通信制式和通信目的地的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将由成像设备捕获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发送到其他设备,例如诸如云服务器之类的计算机设备。
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图像数据和元数据的发送有关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第2007-15078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为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分发等进行报道的目的,存在如下情况:紧接在相机操作员在诸如体育场地或活动场地之类的场所捕获图像之后,通过将所捕获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上传到外部服务器设备来交付图像。
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成像设备和移动终端具有诸如移动通信和本地通信之类的各种通信功能,并且在各种场合从这些设备发送图像。
然而,在成像设备等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同样的通信制式并不总是适当的。特别地,取决于地点、应用、日期和时间等,适当的通信制式可能会不同,以及用户很难总是做出这样的判定并且切换通信制式等。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成像设备、终端设备等(即可以被称为通信装置的设备)中适当地选择通信制式、通信目的地等的技术。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进行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在状况判定处理中,例如判定通信状况、设备状况、使用状况等,并且基于该判定来切换通信制式、通信目的地等。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包括作为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之间的切换的切换处理。
例如,在可以选择包括第一和第二通信制式的多个通信制式的通信的配置的情况下,基于状况来选择通信制式。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第一通信制式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
即,在可以一起使用4G通信和5G通信的配置中,选择任一种通信。
可以想到,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成像设备,以及通信单元经由外部通信网络向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发送图像数据。
在捕获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成像设备中,在向诸如云服务器设备之类的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基于状况来选择通信制式。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通信单元可以通过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经由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切换处理。
作为本地通信,例如假定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通信、家庭网络通信、局域网(LAN)通信等。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其他终端设备是能够经由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
其他终端设备例如是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并且该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外部通信网络向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发送数据。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通信单元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兼容设备进行主/从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进行主/从通信的切换处理。
例如,可以在可以支持主/从的设备(诸如多个成像设备)之间执行可以用于参数集体设定等的主/从通信。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由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支持的通信制式。
例如,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是兼容4G通信制式还是5G通信制式。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外部通信网络是否能连接。
例如,通过判定当前是否可以连接到外部通信网络,选择适当的通信并且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速度。
例如,基于当前外部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速度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发送数据量。
例如,基于要发送的数据量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电池容量。
例如,判定通信装置自身的剩余电池电量,并且基于剩余电池电量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充当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发送目的地的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
例如,通过来自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响应来判定运行状况,并且进行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通信装置中,可以想到,作为状况判定处理,控制单元判定用户的用途设定。
例如,作为用户的用途,根据新闻报道工作/兴趣成像等的设定、诸如图像处理之类的处理存在与否的设定来进行切换。
本技术的通信方法是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因此,根据地点、日期和时间、设备状况、用途等进行适当的通信。
根据本技术的程序是使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上述切换处理的程序。这便于上述通信装置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说明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判定成像设备的状况并且切换连接目的地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判定成像设备的状况并且切换通信制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主成像设备向副成像设备的示例性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按照以下顺序说明实施例。
<1.系统配置>
<2.成像设备、服务器设备和移动终端的配置>
<3.成像设备的通信处理>
<4.移动终端的通信处理>
<5.主副成像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
<6.总结和变型例>
注意,在实施例中,作为通信装置的示例,给出了发送图像数据等的成像设备1。此外,服务器设备2被例示为外部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1经由外部通信网络向其发送图像数据。
<1.系统配置>
图1示出了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示例。该系统是这样的通信系统,其中,一个或多个成像设备1和服务器设备2可以经由网络6相互通信,由此可以将由成像设备1捕获的图像上传到服务器设备2。
注意,在本公开中,术语“图像”包括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
作为成像设备1,假定作为摄像机和静止相机的各种成像设备。所示的成像设备1可以被假定为专业摄影师在体育或活动会场进行捕获的相机,或者可以被假定为一般用户在日常生活、旅行等中用于进行成像的相机。用例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成像设备1,可以使用多个成像设备1。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设备被设定为主设备,其他设备被设定为从设备,并且可以进行用于在成像设备1之间共享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等的从主设备向从设备的通信,来自从设备的经由主设备的网络通信等。
在附图中,示出了作为主设备的成像设备1(1M)和作为从设备的成像设备1(1S)。在说明中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它们被称为“主成像设备1M”和“副成像设备1S”。
注意,副成像设备1S也可以例如独立于主成像设备1M、经由网络6与服务器设备2通信。主成像设备1M和副成像设备1S不需要是具有不同功能的设备,并且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操作来实现,在设定操作中,用户仅选择其中一个设备作为主成像设备1M,而其他设备是副成像设备1S。
此外,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成像设备1,当然假定了仅使用一个成像设备1作为用于上传图像等的通信系统。
服务器设备2是由计算机设备形成的信息处理设备,但是被假定为充当所谓的云服务器的设备。当然,它不限于作为云服务器的方面。服务器设备2存储所上传的图像等。
网络6表示作为外部通信网络的网络,并且例如假定了作为因特网、电话线、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其他各种通信网络的网络。
在图1的示例中,成像设备1经由基站4与服务器设备2通信。基站4是例如4G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和5G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移动边缘运算(MEC)5可以被部署在基站4中。每个成像设备1的通信可以经由MEC5的处理来进行。此外,服务器设备2的一些功能可以由MEC 5来执行。
成像设备1可以通过例如文件传输协议(FTP)通信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诸如图像之类的信息。
替选地,在相机操作员具有诸如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移动终端9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短距离无线通信从成像设备1向移动终端9传输诸如图像之类的信息,并且从移动终端9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该信息。
注意,在本公开中,作为成像设备1和移动终端9之间的通信或主成像设备1M和副成像设备1M之间的通信,假定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或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通信,以及这些通信被称为“本地通信”,并且区别于经由网络6的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作为本地通信,例如假定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有线连接通信、家庭网络通信、局域网(LAN)通信等。
此外,对于经由作为外部通信网络的网络6的通信,可以使用术语“外部网络”(诸如“通过外部网络的通信”),以便区别于这些“本地通信”。
从成像设备1上传到服务器设备2的图像可以处于被转换成诸如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之类的格式的文件的状态,或者可以是诸如RGB数据之类的没有被转换成文件的二进制信息。特别地,数据格式不受限制。
<2.成像设备、服务器设备和移动终端的配置>
在下文中,将说明成像设备1、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终端9的配置示例。
首先,将参考图2说明成像设备1的配置示例。
例如,成像设备1包括透镜系统11、成像元件单元12、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记录控制单元14、显示单元15、通信单元16、操作单元17、相机控制单元18、存储器单元19、驱动器单元22、传感器单元23和电源单元24。
透镜系统11包括诸如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之类的透镜、光圈机构等。来自被摄体的光(入射光)被透镜系统11引导并且聚集在成像元件单元12上。
例如,成像元件单元12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型、电荷耦合器件(CCD)型等图像传感器12a(成像元件)。
成像元件单元12对于通过对由图像传感器12a接收到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获得的电信号进行例如相关双采样(CDS)处理、自动增益控制(AGC)处理等,并且进一步进行模拟/数字(A/D)转换处理。接着,作为数字数据的成像信号被输出到后续阶段中的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和相机控制单元18。
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被配置为由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构成的图像处理处理器。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对来自成像元件单元12的数字信号(所捕获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例如,作为相机处理,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进行预处理、同步处理、YC生成处理、分辨率转换处理、文件形成处理等。
在预处理中,对来自成像元件单元12的所捕获的图像信号进行如下处理:将R、G和B的黑色电平钳位(clamp)到预定电平的钳位处理,R、G和B的颜色通道之间的校正处理等。
在同步处理中,进行颜色分离处理,使得每个像素的图像数据具有所有R、G和B颜色分量。例如,在使用拜耳阵列滤色器的成像元件的情况下,进行去马赛克处理作为颜色分离处理。
在YC生成处理中,从R、G和B图像数据中生成(分离)亮度(Y)信号和颜色(C)信号。
在分辨率转换处理中,对经受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的图像数据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
在文件形成处理中,例如使经受上述各种处理的图像数据经受例如用于记录或通信的压缩编码、格式化、元数据的生成或添加等,以生成用于记录或通信的文件。
例如,作为静止图像文件,生成诸如JPEG、标记图像文件格式(TIFF)或图形交换格式(GIF)之类的格式的图像文件。此外,还可以想到,生成作为MP4格式等的图像文件,用于记录符合MPEG-4的运动图像和音频。
注意,还可以想到,生成作为原始(RAW)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
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生成元数据,该元数据包括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中的处理参数的信息、从相机控制单元18获取的各种控制参数、指示透镜系统11或成像元件单元12的操作状态的信息、模式设定信息、成像环境信息(日期和时间、地点等)、成像设备自身的识别信息、安装的透镜的信息、先前登记的相机操作员的信息(姓名和识别信息)、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IPTC)元数据等。
注意,IPTC元数据是由媒体公司协会设计的格式的元数据,并且可以描述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描述/说明”、“描述作者”、“标题”和“关键词”。
例如,记录控制单元14对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再现。例如,记录控制单元14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诸如运动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之类的图像或元数据的处理。
可以考虑记录控制单元14的各种实际形式。例如,记录控制单元14可以被配置为内置于成像设备1中的闪存及其写入/读取电路。此外,记录控制单元14可以是卡记录/再现单元的形式,该卡记录/再现单元对可从成像设备1拆卸的记录介质(例如存储卡(便携式闪存等))进行记录/再现访问。此外,记录控制单元14可以被实现为作为内置于成像设备1中的形式的硬盘驱动器(HDD)等。
显示单元15是向成像者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单元,并且例如是由布置在成像设备1的壳体中的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设备构成的显示面板或取景器。
显示单元15基于来自相机控制单元18的指令在显示画面上执行各种显示。
例如,显示单元15显示从记录控制单元14中的记录介质中读取的图像数据的再现图像。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其中,分辨率已经被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转换成用于显示的捕获图像的图像数据被供应给显示单元15,并且显示单元15响应于来自相机控制单元18的指令、基于捕获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因此,显示在构图确认或运动图像记录期间捕获的所谓的直通图像(对象监视图像)。
此外,显示单元15基于来自相机控制单元18的指令在画面上执行各种操作菜单、图标、消息等,即作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显示。
通信单元16全面地指示成像设备1上安装的各种通信设备和通信处理电路。
作为通信单元16的通信,提供了各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设备,各种通信电路和通信设备能够进行通过作为外部通信网络的网络6的通信(外部网络通信)、与移动终端9的本地通信、以及进一步作为本地通信的一个方面的在相应设备之间(即在主成像设备1M和副成像设备1S之间)的主/从通信。
因此,成像设备1向和从例如外部信息处理设备、成像设备、显示设备、记录设备、再现设备等发送和接收所捕获的图像数据(静止图像文件或运动图像文件)、元数据、各种参数等。
更具体地,作为网络通信单元,通信单元16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进行通过诸如4G或5G之类的移动通信网络、因特网线路、家庭网络、局域网(LAN)等的通信的功能,进行诸如蓝牙(注册商标)、Wi-Fi(注册商标)通信、或近场通信(NFC)之类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功能,进行红外线通信等的功能,进行与其他设备的有线连接通信的功能等。
操作单元17集体性地指示供用户进行各种操作输入的输入设备。具体地,操作单元17指示成像设备1的壳体中设置的各种操作元件(键、拨盘、触摸面板、触摸板等)。
操作单元17检测用户的操作,并且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信号被发送到相机控制单元18。
相机控制单元18包括微型计算机(算术处理设备),该微型计算机(算术处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单元19存储用于相机控制单元18的处理的信息等。作为所示的存储器单元19,例如,全面地示出了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
存储器单元19可以是内置于作为相机控制单元18的微型计算机芯片中的存储器区域,或者可以通过单独的存储器芯片来配置。
相机控制单元18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9的ROM、闪存等中的程序以控制整个成像设备1。
例如,相机控制单元18控制需要单元的操作,诸如成像元件单元12的快门速度的控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3中的各种信号处理的指示,与用户操作相应的成像操作和记录操作,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再现操作,诸如透镜镜筒中的变焦、聚焦和光圈调整之类的透镜系统11的操作,用户界面操作,以及通信单元16的通信制式和发送目的地的设定。
作为相机控制单元18的CPU的各种数据处理时的工作区域,存储器单元19中的RAM用于数据、程序等的临时存储。
存储器单元19中的ROM和闪存(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供CPU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系统(OS)、诸如图像文件之类的内容文件、用于各种操作的应用程序、固件、各种类型的设定信息等。
各种类型的设定信息包括通信设定信息、作为关于成像操作的设定信息的曝光设定、快门速度设定、模式设定、作为关于图像处理的设定信息的白平衡设定、颜色设定、关于图像效果的设定、作为关于可操作性的设定信息的自定义键设定和显示设定等。
驱动器单元22设置有例如用于变焦透镜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器、用于聚焦透镜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器、用于光圈机构电机的电机驱动器等。
这些电机驱动器根据来自相机控制单元18的指示向相应的驱动器施加驱动电流,并且使驱动器执行聚焦透镜和变焦透镜的移动、光圈机构的光圈叶片的打开和关闭等。
传感器单元23全面地指示成像设备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
例如,作为传感器单元23,安装惯性测量单元(IMU)。例如,俯仰、偏航和滚转的三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检测角速度,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加速度。
此外,作为传感器单元23,例如,可以安装位置信息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等。
此外,作为传感器单元23,假定设置测距传感器。可以在成像时由测距传感器测量从成像设备1到被摄体的距离,并且可以将距离信息作为元数据添加到所捕获的图像。
将由传感器单元23检测出的各种信息(例如位置信息、距离信息、照度信息、IMU数据等)与由相机控制单元18管理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一起作为元数据添加到所捕获的图像。
电源单元24使用作为电源的电池24a输出由每个单元所需的电源电压Vcc。相机控制单元18控制由电源单元24进行的电源电压Vcc的供应的接通/断开,即成像设备1的电源的接通/断开。此外,相机控制单元18可以检测电池24a的容量,即剩余电池容量。
注意,电源单元24可以被配置为能够基于外部电源,例如通过连接交流(AC)适配器或接收直流(DC)电源电压的供应来输出电源电压Vcc。
接下来,在图3中示出了可作为服务器设备2或移动终端9应用的信息处理设备70的配置示例。
信息处理设备70的CPU 71根据诸如ROM 72或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74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单元79加载到RAM 73的程序来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RAM 73也适当地存储由CPU 71执行各种处理所需的数据等。
CPU 71、ROM 72、RAM 7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74经由总线83相互连接。输入/输出接口75也连接到总线83。
包括操作件和操作设备的输入单元76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5。
例如,作为输入单元76,假定各种操作件和操作设备,诸如键盘、鼠标、键、拨盘、触摸面板、触摸板和遥控器。
输入单元76检测用户的操作,并且CPU 71解释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信号。
此外,包括LCD、有机EL面板等的显示单元77和包括扬声器等的音频输出单元78整体地或单独地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5。
显示单元77是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单元,并且包括例如信息处理设备70的壳体中设置的显示设备、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70的单独的显示设备等。
显示单元77基于来自CPU 71的指示在显示画面上执行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的图像、要处理的运动图像等的显示。此外,显示单元77基于来自CPU 71的指示来显示各种操作菜单、图标、消息等,即作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显示。
在一些情况下,包括硬盘、固态存储器等的存储单元79和包括调制解调器等的通信单元80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5。
通信单元80进行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传输路径的通信处理、与各种设备的有线/无线通信、总线通信等。
驱动器81也根据需要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75,并且适当地安装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可移动记录介质82。
通过驱动器81,可以从可移动记录介质82中读取诸如图像文件之类的数据文件、各种计算机程序等。所读取的数据文件被存储在存储单元79中,而数据文件中包括的图像和声音通过显示单元77和音频输出单元78来输出。此外,从可移动记录介质82中读取的计算机程序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存储单元79中。
在信息处理设备70中,例如可以经由通信单元80的网络通信或可移动记录介质82来安装用于本实施例的处理的软件。替选地,该软件可以预先存储在ROM 72、存储单元79等中。
例如,在信息处理设备70是服务器设备2的情况下,基于CPU71的控制来进行与来自成像设备1或移动终端9的信息发送相对应的接收处理、存储处理等。
此外,在信息处理设备70是移动终端9的情况下,基于CPU 71的控制来执行与来自成像设备1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接收处理、存储处理、诸如图像处理之类的处理,以及向服务器设备2的发送处理等。经由通信单元80来进行各种通信。
<3.成像设备的通信处理>
将说明成像设备1的通信处理的示例。下面要说明的成像设备1的处理主要指示相机控制单元18的状况判定和基于状况判定的与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相机控制单元18通过以下处理来控制通信单元16的通信。
首先,图4示出了当成像设备1判定连接目的地时的处理。
在图4的步骤S101中,相机控制单元18根据相机控制单元自身是否被设定在主成像设备1中对处理进行分支。
注意,在设定了主成像设备1M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3。注意,当没有特别设定主设备/从设备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相机控制单元18判定网络状况。这里,判定是否连接到作为外部通信网络的网络6,即“外部网络”。
如果当前不能连接到外部网络,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20,并且将连接目的地设定为本地通信连接。例如,进行使用移动终端9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切换处理。
注意,移动终端9的连接目的地不限于在步骤S103中判定是否可以连接外部网络,并且可以根据稍后说明的其他状况判定结果来判定。
在步骤S103中判定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04,并且判定是进行4G通信还是5G通信。
在判定4G通信合适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30,并且进行将连接的网络切换到4G通信网络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5G通信合适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31,并且进行将连接的网络切换到5G通信网络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132中,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与服务器设备2的连接设定。
在步骤S101中判定相机控制单元18自身被设定为副成像设备1S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进行到步骤S102,并且判定作为副成像设备1S的连接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判定是直接连接到外部网络还是经由主成像设备1M连接到外部网络。
在判定直接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03,并且进行上述判定。
在判定进行经由主成像设备1M的通信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10,并且将主成像设备1M设定为连接目的地。即,选择主/从通信。
如图4中所示,相机控制单元18在需要时执行连接目的地设定处理。
此外,在向外部发送信息时,例如在发送图像数据等时,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图5的处理。注意,要发送的信息不限于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数据,并且假定诸如音频文件、元数据和参数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息。
在步骤S150中,相机控制单元18判定是否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
这里,例如,在上述图4的处理中将服务器设备2设定为连接目的地,并且判定服务器设备2当前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在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60,并且判定目前4G通信和5G通信中的哪一个合适。
在判定4G通信合适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61,并且进行将连接的网络切换到4G通信网络的处理。注意,如果在进行到步骤S161时已经建立了与4G通信网络的连接,则只需要维持该连接。
另一方面,在判定5G通信合适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62,并且进行将连接的网络切换到5G通信网络的处理。注意,如果在进行到步骤S162时已经建立了与5G通信网络的连接,则只需要维持该连接。
接着,在步骤S163中,相机控制单元18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
当在信息发送时连接到除了服务器设备2以外的设备时,相机控制单元18从步骤S150进行到步骤S151,并且根据该设备是否连接到移动终端9对处理进行分支。
接着,如果连接到移动终端9,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65,并且向移动终端9发送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1中成像设备1没有连接到移动终端9,则假定成像设备1是副成像设备1S,并且在图4的步骤S110中连接到主成像设备1M。因此,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166,并且向主成像设备1M发送信息。
在上述图4和图5的处理中,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各种类型的状况判定,并且根据状况判定进行与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例如,进行如图4中的步骤S110、S120和S132中的切换连接目的地的处理或如步骤S130、S131、S161和S162中的切换通信制式(4G通信、5G通信)的处理。
这样的状况判定和基于状况判定的切换处理的具体示例如下。
首先,作为步骤S104、S130和S131或步骤S160、S161和S162中关于4G/5G的状况判定和切换处理,可以考虑以下示例。
·关于网络是否为5G兼容网络的状况
在可以连接到5G兼容网络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5G通信制式的处理。
在仅可以连接到5G非兼容网络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4G通信制式的处理。
·发送数据量的状况
当判定要发送的数据量较大时,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5G通信制式的处理。作为判定发送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例如,假定运动图像的FTP传输、大量静止图像的批量FTP传输等的情况。
在判定要发送的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4G通信制式的处理。作为判定发送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例如,假定一张静止图像的传输、仅元数据的传输等。
·电池状况
在判定电池24a的容量较小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4G通信制式的处理。
在判定电池24a的容量较大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系统切换到5G通信系统的处理。
注意,该切换是基于5G通信比4G通信消耗更多电力的前提。
·通信费的状况
在判定未达到预设的通信费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5G通信制式的处理。
在判定已经达到预设的通信费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通信制式切换到4G通信制式的处理。
注意,该切换假定如下情况,其中,4G通信与5G通信之间的每分组通信费不同,并且5G通信更高。
这些是示例,并且也可以想到4G/5G通信制式的切换。此外,这些通信制式的切换不仅可以应用于4G/5G通信制式的切换,而且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制式的切换。
对于如图4中的步骤S110、S120和S132中的连接目的地切换,可以想到以下示例。
·外部网络状况
当不能建立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时,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通过本地通信的移动终端9,并且进行发送信息(例如图像数据)的处理。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当移动终端9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可以想到将诸如图像数据之类的信息从移动终端9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
当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进行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
·外部网络的通信速度(带宽)
在网络带宽较窄的情况下,例如当判定传输速率比特每秒(bps)较低时,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通过本地通信的移动终端9,并且进行发送信息的处理。当移动终端9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移动终端9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从成像设备1接收到的信息。
在网络带宽较宽的情况下,例如当判定传输速率bps较高时,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
·根据外部网络的通信速度(带宽)的另一个示例
在判定网络带宽较窄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设定为移动终端9加上服务器设备2,并且进行向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终端9发送信息的处理。通过向移动终端9发送信息,也可以获得要发送的信息的备份功能。
在判定网络带宽较宽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
·4G或5G环境的状况
在4G网络环境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通过本地通信的移动终端9,并且进行发送信息的处理。当移动终端9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移动终端9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从成像设备1接收到的信息。
在5G网络环境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
·根据用户设定的用途的状况
例如,假定用户可以选择所捕获的图像的立即交付的设定或处理后交付的设定。
例如,在由于新闻等选择了立即交付的设定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因此,实现快速信息发送(交付)。
例如,在选择了处理后交付的设定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通过本地通信的移动终端9,并且进行发送信息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9适合进行图像处理等,并且当移动终端9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可以将诸如由移动终端9处理的图像之类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的运行状况
当在与服务器设备2的通信中没有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响应时,相机控制单元18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通过本地通信的移动终端9,并且进行发送信息的处理。当移动终端9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时,移动终端9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从成像设备1接收到的信息。
当在与服务器设备2的通信中从服务器设备2获得正常响应时,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直接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的处理。
<4.移动终端的通信处理>
在上述切换处理中,在将诸如图像之类的信息从成像设备1发送到移动终端9的情况下,移动终端9接着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
图3的移动终端9中的CPU 71根据需要进行图6的处理。
即,作为循环处理LP1,CPU 71重复从步骤S201到步骤S204的处理,直到存在结束请求为止。
在步骤S201中,CPU 71判定是否连接到外部网络。当没有连接时,CPU 71结束作为循环处理LP1的一次处理。
当连接到外部网络时,CPU 71进行到步骤S202,并且判定是否已经从成像设备1接收到信息。即,判定是否存在要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的信息。在未接收到来自成像设备1的信息的情况下,CPU 71结束作为循环处理LP1的一次处理。
在存在要发送的信息、即从成像设备1发送且未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的信息的情况下,CPU 71进行到步骤S203,通过外部网络通信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在步骤S204中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信息。
由于移动终端9进行图6的处理,即使当成像设备1根据状况将移动终端9切换为连接目的地时,要从成像设备1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的信息也从移动终端9发送到服务器设备2。
<5.主副成像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7说明在主成像设备1M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信息并且向副成像设备1S分发信息的情况下的处理示例,即在进行主/从通信的情况下的处理示例。
作为图7的循环处理LP2,主成像设备1M的相机控制单元18重复步骤S301到S330的处理,直到存在结束请求为止。
在步骤S301中,相机控制单元18判定是否已经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到信息。例如,假定可以将在多个成像设备1之间共享的诸如数据和参数之类的信息从服务器设备2发送到主成像设备1M。
如果没有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相机控制单元18结束作为循环处理LP2的一次处理。
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信息的情况下,相机控制单元18按照副成像设备1S的数目重复循环处理LP21和循环处理LP22。
在循环处理LP21的步骤S310中,相机控制单元18向副成像设备1S发送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到的信息。
在循环处理LP22的步骤S320中,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来自副成像设备1S的接收完成通知的接收处理。
当这些处理完成时,相机控制单元18进行到步骤S330,并且向服务器设备2发送接收完成通知。即,向服务器设备2提供多个成像设备1(主成像设备1M和一个或多个副成像设备1S)的信息共享完成的通知。
以此方式,在以下情况下,主成像设备1M首先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信息并且然后主成像设备1M向副成像设备1S分发该信息是合适的。
(a)副成像设备1S没有外部网络连接功能的状况。
(b)多个成像设备1连接到网络并且网络连接设定由于成像位置的改变等而频繁改变的状况。
(c)主成像设备1M想要管理信息(例如各种类型的设定信息、诸如成像指示等各种类型的指示信息)是否已经传播到副成像设备1S的状况。例如,主成像设备1M等待来自副成像设备1S的完成的状况。
此外,如上所述,还可以想到根据状况在主成像设备1M向副成像设备1S分发信息的情况与每个成像设备1直接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信息的情况之间进行切换。即,在判定状况是如(a)、(b)和(c)中那样的情况下,切换通信以使用图7中的主副成像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在判定状况不是如(a)、(b)和(c)中那样的情况下,每个成像设备1独立地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被切换以接收信息。
此外,例如,还可以想到以下示例。
·通信数据量
当通信数据量较小时,进行切换以便使用图7中的主副成像设备之间的通信。
当通信数据量较大时,每个成像设备1独立地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被切换以接收信息。
因此,可以降低主成像设备1M的处理负荷。
·外部网络的通信速度(带宽)
在网络带宽较窄的情况下,例如当判定传输速率bps较低时,进行切换以便使用图7中的主副成像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网络带宽较宽的情况下,例如当判定传输速率bps较高时,每个成像设备1独立地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被切换以接收信息。
因此,可以降低外部网络上的负荷。
<6.总结和变型例>
根据以上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包括通信单元16和相机控制单元18,通信单元16进行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相机控制单元18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通信单元16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因此,可以实现通过适合于诸如外部网络状况、成像设备1的电池状况和发送数据量的状况之类的各种状况的通信制式进行通信的设备,并且可以促进外部网络通信的通信效率的提高、整个外部网络的流量的稳定化、每个设备的负荷的降低和操作的稳定化等。
在实施例中,说明了相机控制单元18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包括作为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之间的切换的切换处理的示例(参见图4和图5)。例如,成像设备1被配置为能够选择包括第一和第二通信制式的多个通信制式的通信,并且基于状况来选择通信制式。因此,可以基于诸如地点、应用、日期和时间、设备状况和网络状况之类的状况判定处理,使用任意合适的通信制式进行通信。
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制式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以及第二通信制式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
因此,在可以一起使用4G通信和5G通信的配置中,根据网络状况、成像设备1的状况、发送内容、用途等进行适当的选择。
在实施例中,说明了成像设备1通过通信单元16经由外部通信网络向外部服务器设备2发送图像数据的示例。
当上传在使用成像设备1的图像捕获中的图像时,通过根据状况切换通信制式,可以实现适合于图像上传等的通信。特别地,将本技术应用于体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兴趣成像等,并且实现与当时的网络状况、数据量、用途等相应的通信制式的通信。
给出了如下示例,其中,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通信单元16可以通过本地通信与移动终端9进行数据通信,并且相机控制单元18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关于是通过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通过本地通信与移动终端9进行数据通信的切换处理(参见图5)。
成像设备1不仅可以经由网络6进行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而且可以进行针对移动终端9的本地通信,并且作为与状况相应的切换处理,本地通信也是切换选择对象。因此,不适合于外部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状况可以通过本地通信来处理。
例如,为了要上传的图像的临时存储、备份等,适合于向移动终端9发送图像。
根据实施例的移动终端9是能够经由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参见图6)。
因为移动终端9是能够经由网络6执行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的设备,所以可以代替成像设备1将从成像设备1传输的图像数据等上传到服务器设备2。
因此,当成像设备1不适合于上传时,也可以暂时向移动终端9传输图像,并且紧接在其后或在稍后的时间点从移动终端9向服务器设备2上传该图像。即,根据状况来形成可以使用本地通信执行需要的数据通信的环境。
给出了如下示例,其中,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通信单元16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兼容设备进行主/从通信,以及相机控制单元18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关于是经由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进行主/从通信的切换处理(参见图7)。
成像设备1不仅能够经由网络6进行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而且能够相对于自身设备与主设备或从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可以使与状况相应的通信多样化。
在实施例中,作为相机控制单元18的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由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支持的通信制式的示例。例如,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是兼容4G通信制式还是5G通信制式。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根据网络6和基站4的当前状况适当地选择通信制式。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外部通信网络是否能连接的示例。例如,通过判定当前是否可以连接到外部通信网络,选择适当的通信并且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判定当前是否可以通过网络6进行通信并且进行与通信有关的切换。例如,可以将与服务器设备2的通信切换到与移动终端9的通信。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速度的示例。例如,基于当前外部通信网络中的通信速度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根据网络6的当前通信速度进行与通信有关的切换。例如,在通信速度降低的情况下,避免大量的数据发送,或者选择能够应对低通信速度的通信制式。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发送数据量的示例。
例如,基于要发送的数据量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应用哪个通信制式、设定发送目的地为何处等进行切换。例如,在要发送的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假定进行5G通信,或者进行本地通信而不是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进行电池容量的判定的示例。
例如,判定通信装置自身的剩余电池电量,并且基于剩余电池电量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根据当前剩余电池电量来选择通信制式。例如,在5G通信的电力消耗比4G通信的电力消耗更大的情况下,假定在剩余电池电量较低时进行4G通信。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充当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发送目的地的服务器设备2的运行状况的示例。例如,通过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响应来判定运行状况并且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根据服务器设备2的状况来选择是进行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还是本地通信。即,当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服务器设备2的状况不适合于发送时,可以采取措施,从而使用移动终端9进行需要的通信。
在实施例中,作为状况判定处理,说明了判定用户的用途设定的示例。例如,根据作为用户的用途的新闻报道工作/兴趣成像等的设定、诸如图像处理之类的处理存在与否的设定进行切换。
因此,成像设备1可以根据数据的用途来选择通信,诸如在要求立即交付的新闻应用的情况下选择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而在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设定的情况下选择本地通信。
注意,在实施例中,作为通信装置的示例,说明了成像设备1,并且主要说明了成像设备1的基于状况判定处理的切换处理。然而,本公开的通信装置的具体示例不限于成像设备1,并且可以想到各种设备。例如,只要通信装置具有通信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任何设备,并且具体地,假定了各种示例,诸如个人计算机设备、平板计算机型信息处理设备、移动电话设备、游戏设备、音频设备、视频设备、专用通信装置和电视设备。
尽管图1中示出了MEC 5,但是MEC 5可以具有成像设备1的功能中的一些(例如状况判定处理和切换处理的功能)。
实施例的程序是用于使CPU、DSP或包括CPU和DSP的设备执行上述成像设备1的相机控制单元18的处理的程序。
即,根据实施例的程序是用于使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执行与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的程序,该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
利用这样的程序,可以通过具有通信功能的各种设备来实现诸如上述成像设备1之类的通信装置。
这些程序可以预先记录在作为内置于诸如计算机设备之类的设备中的记录介质的HDD、具有CPU的微型计算机中的ROM等中。
替选地,程序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移动记录介质中,诸如软盘、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磁光(MO)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蓝光盘(注册商标)、磁盘、半导体存储器或存储卡。可以作为所谓的套装软件提供这样的可移动记录介质。
此外,这样的程序可以从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个人计算机等,或者可以经由诸如局域网(LAN)或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从下载网站下载。
此外,这样的程序适合于提供广泛的通信装置,诸如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例如,通过将程序下载到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游戏设备、视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可以使智能电话等用作本公开的通信装置。
注意,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效果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可以提供其他效果。
注意,本技术也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进行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2)
根据上述(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包括作为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之间的切换的切换处理。
(3)
根据上述(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第一通信制式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以及
第二通信制式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
(4)
根据上述(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成像设备,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向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发送图像数据。
(5)
根据上述(1)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经由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切换处理。
(6)
根据上述(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其他终端设备是能够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
(7)
根据上述(1)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兼容设备进行主/从通信,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进行主/从通信的切换处理。
(8)
根据上述(1)到(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由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支持的通信制式。
(9)
根据上述(1)到(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所述外部通信网络是否能连接。
(10)
根据上述(1)到(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速度。
(11)
根据上述(1)到(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发送数据量。
(12)
根据上述(1)到(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电池容量。
(13)
根据上述(1)到(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充当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发送目的地的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
(14)
根据上述(1)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用户的用途设定。
(15)
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16)
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操作,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
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参考标记列表
1成像设备
1M主成像设备
1S副成像设备
2 服务器设备
4 基站
5 MEC
6 网络
9 移动终端
16通信单元
18相机控制单元
70信息处理设备
71CPU。

Claims (16)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进行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包括作为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之间的切换的切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第一通信制式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以及
第二通信制式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成像设备,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向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发送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经由本地通信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切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其他终端设备是能够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能够通过本地通信与兼容设备进行主/从通信,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状况判定处理进行是经由所述外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还是进行主/从通信的切换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由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支持的通信制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所述外部通信网络是否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连接目的地的外部通信网络的通信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发送数据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电池容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充当经由外部通信网络的发送目的地的外部信息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
作为所述状况判定处理,判定用户的用途设定。
15.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16.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操作,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进行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单元:
基于状况判定处理进行与所述通信单元的数据通信有关的切换处理。
CN202180048313.2A 2020-07-13 2021-06-11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158123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0118 2020-07-13
JP2020-120118 2020-07-13
PCT/JP2021/022388 WO2022014225A1 (ja) 2020-07-13 2021-06-11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2302A true CN115812302A (zh) 2023-03-17

Family

ID=7955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8313.2A Pending CN115812302A (zh) 2020-07-13 2021-06-11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9451A1 (zh)
EP (1) EP4178189A4 (zh)
JP (1) JPWO2022014225A1 (zh)
CN (1) CN115812302A (zh)
WO (1) WO20220142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7371B2 (ja) * 2005-09-29 2011-07-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7150781A (ja) 2005-11-29 2007-06-14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40443B2 (ja) * 2007-05-28 2012-10-03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サーバ迂回直接発信機能を有するip電話端末
JP5980027B2 (ja) * 2012-07-18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338700B2 (en) * 2013-03-20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RAT transitioning utilizing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ing
JP2015180043A (ja) * 2014-02-25 2015-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51879B2 (ja) * 2017-06-28 2021-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車両、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371810B1 (ko) * 2017-10-20 2022-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무선 접속 기술(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197990A (ja) * 2018-05-09 2019-1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09451A1 (en) 2023-06-29
JPWO2022014225A1 (zh) 2022-01-20
EP4178189A4 (en) 2023-12-27
WO2022014225A1 (ja) 2022-01-20
EP4178189A1 (en) 202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142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пособ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JP5554218B2 (ja) 電子機器、通信システム
US7805539B2 (en) Data transfer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US2019032740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944500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program
JP5755347B2 (ja) 通信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2023020901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5213602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417818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JP5164756B2 (ja) 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57407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947614B2 (ja) ビデオレコーダ
US1053098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not producing a notification sound
US986486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control access to content,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ystem
JP4883803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3989B2 (ja) 画像変倍処理装置
JP5535183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29497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2030055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7049632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05093A (ja) 撮影装置
JP2016122425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0433647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遠隔撮影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2101326A (ja) 撮像装置、その情報表示方法、及び記憶媒体、並びに通信装置、その通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086650A (ja) 撮像装置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