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1455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455A
CN115811455A CN202111083177.9A CN202111083177A CN115811455A CN 115811455 A CN115811455 A CN 115811455A CN 202111083177 A CN202111083177 A CN 202111083177A CN 115811455 A CN115811455 A CN 115811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qual
domain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signal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31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千里
黄煌
瞿辉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31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4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4851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6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1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第一信号中的相位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6G以上频段,主要包括28G、39G、60G、73G等)因其丰富的频段资源成为业界用于解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高频可以为通信提供大带宽,高集成天线阵列,以实现高吞吐量。然而,高频段的相位噪声(phase noise,PHN)问题非常突出。现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高频段通信中引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用作相位噪声的估计和补偿。
现有的相位噪声导频方案是基于传统的DFT-s-OFDM波形,或者OFDM波形,针对正交时频变换的波形,如何处理相位噪声,还没有方案设计。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第一信号中的相位噪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B={x:a≤x≤b,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着多个等差数列组成,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A与C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A={x:p≤x≤q,x是整数},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x:p≤x≤q,x是整数};B={j},其中,a≤j≤b;D={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c是正整数;或者,B={k,k+1},其中,a≤k≤b-1;D={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B={x:a≤x≤b,x是整数};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E∪A。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A={x:p≤x≤k,x是整数},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E;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B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x:p≤x≤q,x是整数};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p,k]所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G,G={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或者,G={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c是正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通信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用于与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示例,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处理器,用于从该存储器中调用该程序代码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信号;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该第一信号;该逻辑电路还用于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信号;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该第一信号;该逻辑电路还用于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被实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的发送端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这样,可以使得信号的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有效地处理相位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QAM技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FT-s-OFDM技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FS技术在信号发送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域-多普勒域与时域-频域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FS技术在信号接收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DFT-s-OFDM信号的Block-PTRS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的示意图;
图10A-图10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端处理第一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端处理第二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4A-图14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发送端处理第一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接收端处理第二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通常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各个设备数量以及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举例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站点传输(同一个UE同时与多个传输点间传输信号)、回传、无线宽带到户(wireless to the x,WTTx)、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等可能应用多层单载波的场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采用单载波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系统(internet of things,IoT)、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第六代移动通信(6th-generation,6G)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网络,还可以应用于车联网(Vehicle-to-X,V2X)网络,还可以应用于非陆域(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卫星和高空平台(satellites andHigh-Altitude Platforms,HAP)、增强物联网(LTE enhanced MTO,eMTC),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网络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通信雷达一体化,太赫兹,以及更高频率的通信系统,等等,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基站可以向多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多个基站也可以向同一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设备可以是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基站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基站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基站设备还可以是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基站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无人驾驶飞机(或简称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drones,UVA)、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车与任何事物通信的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下一代微波场景、基于NR的微波场景或回传(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IAB)场景等。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应用于上行传输场景,即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场景;也可以应用于下行传输场景,即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1)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
无线信号从时域上观测是幅度不断变化的正弦波,幅度并不恒定,一个周期内的信号幅度峰值和其他周期内的幅度峰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周期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是不一样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峰值功率是以某种概率出现的最大瞬态功率,通常概率取为0.01%(即10^-4)。在这个概率下的峰值功率跟系统总的平均功率的比就是PAPR。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要发往远处,需要进行功率放大。由于技术和设备成本的限制,一个功率放大器往往只在一个范围内是线性放大的,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会导致信号失真。信号失真会导致接收信号的接收端无法正确解析信号。为了保证信号的峰值仍然在功率放大器可以正常放大功率的线性范围内,就必须降低发送信号的平均功率。这种方式会导致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低,或者等效为覆盖范围变小。
由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某一个载波上的信号体现为辛格(sinc)函数,在左右两侧会有拖尾。多个载波的拖尾在一定概率下可能在远处叠加形成一个峰值功率很大的点,也即是说,采用OFDM波形容易引起PAPR过高的问题。
(2)单载波
单载波具有比OFDM波形更低的PAPR,因此高频场景中考虑使用单载波的波形传输数据。单载波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波形:单载波-正交幅度调制(single carrier-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SC-QAM)波形、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OFDM(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波形、实虚部分离的DFT-s-OFDM波形、单载波-偏移正交幅度调制(Single carrier-Offset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SC-OQAM)波形、采用基于单载波变换扩展的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DFT-s-OFDM with FTSS)波形、携带的是脉冲振幅调制(pulse amplitudemodulation,PAM)星座的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PAM星座加成型滤波器的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加成型滤波器的实虚部分离的DFT-S-OFDM波形、单一码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unique wor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ing OFDM,uw-DFT-s-OFDM)波形、实虚部分离的uw-DFT-s-OFDM波形、频域截断的频谱成型的uw-DFT-s-OFDM(uw-DFT-s-OFDM with FTSS)波形、携带的是PAM星座的uw-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加成型滤波器的实虚部分离的uw-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PAM星座加成型滤波器的uw-DFT-s-OFDM波形、添零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zero tail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 spreading OFDM,zt-DFT-s-OFDM)波形、频域截断的频谱成型的zt-DFT-s-OFDM(zt-DFT-s-OFDM with FTSS)波形、实虚部分离的zt-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PAM星座的zt-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加成型滤波器的实虚部分离的zt-DFT-s-OFDM波形、携带的是PAM星座加成型滤波器的zt-DFT-s-OFDM波形,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波形的命名是以波形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命名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波形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命名方式。
SC-QAM是一种常用的单载波波形技术,被广泛使用于第二代移动通信(2nd-generation,2G)、Wi-Fi的通信系统中。SC-QAM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图2所示。具体的,针对于发送端,从编码器(encoder)获取到通信信号,依次进行调制(modulation)、上采样(up-sampling)、脉冲成形(pulse shaping)处理后,通过射频(radiofrequency,RF)单元进行信号发送。针对接收端,从射频单元获取到通信信号,依次经过匹配滤波(match filtering),下采样(down-sampling)和解调(de-mod)处理后,发送给编码器(encoder)进行处理。可以看到,SC-QAM的发送和接收均在时域完成,不涉及时域-频域变换,因此没有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过程,只需要时域匹配滤波和上、下采样即可。因此,SC-QAM比多载波系统相比,具有低复杂度、低PAPR的优点。
DFT-s-OFDM是基于OFDM实现架构的单载波波形技术。在相同的功放下,DFT-s-OFDM波形相比OFDM波形,可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功放效率,从而可以提升覆盖和降低能耗。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和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或称为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DFT-s-OFDM波形可以应用于上行传输,但在高频通信中,由于器件能力受限,PAPR问题较严重,因此未来也可能将DFT-s-OFDM波形应用于下行传输。其中,高频通信的频段可以是NR系统中的24250MHz至52600MHz,还可以是NR系统后续演进所支持的52600MHz以上频段,或者还可以是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更高频段,例如太赫兹(THz)频段。
DFT-s-OFDM技术在OFDM处理过程之前有一个额外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DFT)处理,因此DFT-s-OFDM技术也可以称为线性预编码OFDM技术。
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FT-s-OFDM技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发送端对时域离散序列依次进行串并(serial-to-parallel)转换、N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子载波映射、M点反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IDFT)、并串(parallel-to-serial)转换、添加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以及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处理,之后通过天线端口以及信道(channel)发送信号。接收端通过信道和天线端口接收到信号时,对信号依次进行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去循环前缀、串并(serial-to-parallel)转换、M点DFT、去子载波映射、N点IDFT以及并串(parallel-to-serial)转换,以得到时域离散序列。
发送端通过N点DFT,可以获取时域离散序列的频域序列。该频域序列子载波映射后输入IDFT,进行M点IDFT,N<M。由于IDFT的长度大于DFT的长度,因此IDFT多的那一部分输入时用零补齐。在IDFT之后,添加循环前缀可以避免符号干扰。
DFT-s-OFDM相比于OFDM,有PAPR更低和发送机复杂度低的优点。对于高频大带宽,单载波波形SC-QAM或DFT-S-OFDM与OFDM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3)子载波
OFDM技术,不同于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采用的扩频技术,每个符号(symbol)占用的带宽都是3.84M,通过扩频增益来对抗干扰。OFDM则是每个Symbol都对应一个正交的子载波,通过载波间的正交性来对抗干扰。协议规定,通常情况下子载波间隔15khz,常规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的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时隙(slot)有7个symbol;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的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有6个symbol。
(4)基于正交时频变换的二维波形
正交时频空间/正交时频扩展(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space/spread,OTFS)技术是一种新的二维调制技术,其最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将信号(例如:星座符号)放置在新创立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上,并通过二维对偶傅里叶变换与传统的时域-频域进行等效变换,最终形成常见的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OFDM波形进行传输。
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FS技术在信号发送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与传统波形产生方式不同的是,OTFS技术中,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需要经历一个OTFS预处理过程。OTFS预处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的信号映射、OTFS预编码和维度变换三个部分。也可以将OTFS技术理解为在DFT-s-OFDM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符号间的傅里叶变换。之后,再基于OTFS预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调制(modulation)生成基带波形,通过功率放大器处理之后,生成发送信号。
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域-多普勒域与时域-频域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具体的,时延域-多普勒域可以用一个二维的,长度为N*M的D矩阵表示。其中,第一维代表时延域,第二维代表多普勒域。所有传输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导频信息,例如,数据信息可以为PSK信号,QAM星座符号等,导频信息即包括接收端已知的导频序列,用于信道估计。传输信息被映射到D矩阵中。其中,为了准确估计时延域-多普勒域的信道信息,导频信号往往占用D矩阵中的一个子矩阵位置。可选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一个单元格可以称为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
映射完成后,需要对长度为N*M的D矩阵进行OTFS编码,即OTFS编码操作。OTFS编码包含对长度为N*M的D矩阵左乘一个维度为N*N的正交基矩阵U1,右乘一个维度为M*M的正交基矩阵U2。编码正交基矩阵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正交基矩阵为DFT/IDFT矩阵。OTF编码所达到的效果为使得OTFS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上的信号被映射到时域-频域,从而可以映射为传统的时域波形进行信号的最终发送。
OTFS编码完成后,会得到一个二维,长度为N*M的时域-频域信号。如图5所示,时域-频域信号中任意一点(n,m)信号的物理意义为在第m个单位时间第n个频域上的信号。为了后序处理方便,将每个单位时间的频域信号顺序排列,以便生成最终的时域信号。
生成基带波形流程即等效于传统的波形调制。例如,可以使用LTE系统中下行传输所使用的OFDM波形的调制或者上行传输使用的DFT-S-OFDM波形对数据流进行调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波形可以为任意的已知波形,选择不同的波形做不同的调制即可,OTFS编码输出的数据流可用于任意的波形调制。
最后,调制好的波形经过一个功率放大器后通过一个射频端口发送出去。
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TFS技术在信号接收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在接收端,接收机先对发送端使用的波形,例如OFDM/DFT-S-OFDM波形做相应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需要处理连续的M个接收符号。然后对M个处理过后的接收符号进行维度变换,生成大小为N*M的二维等效信号。之后,再进行OTFS解码,进行的处理与发送端的处理为一个逆变换。例如,左乘一个正交基矩阵U1的共轭矩阵,右乘正交基矩阵U2的共轭矩阵,得到二维,大小为N*M的时延域-多普勒域的接收信号。接下来,按照发送端与接收端约定的导频放置方式和导频信号,对时延域-多普勒域的等效信道进行信道估计。最后,利用信道估计结果对时延域-多普勒域的数据信号进行均衡、解调,恢复发送端的数据信息。
(5)相位噪声(phase noise,PN)
相位噪声(或简称为相噪)是指发送信号的通信设备(如各种射频器件)在各种噪声的作用下引起的通信设备的输出信号相位的随机变化。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通信系统中越来越多使用高频(6G以上频段,主要包括28G、39G、60G、73G等)的频段资源来传输信号。高频可以为通信提供大带宽,高集成天线阵列,以实现高吞吐量。然而,高频段的相位噪声问题非常突出,随着频段的增加,相位噪声功率谱密度越高,对接收信号影响越大。当发送信号的频段较高时,相位噪声的恶化将导致信号的解调性能变差,降低通信质量。为了估计以及补偿信号的相位噪声,本领域引入了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
示例性的,相位噪声的影响可以参照公式1-1所示:
Figure BDA0003264754610000101
其中,n=0,1,…,N-1,为时域采样点。简单而言,相位噪声即是在每一个采样点n上产生一个随机的相位值。PTRS估计相位噪声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放入已知的PTRS(即已知的x(n),在接收端读取出接收到的PTRS(即已知的y(n)),根据x(n)和y(n)可以计算出相位噪声值(即θ值)。
针对5G高频场景,现有协议的OFDM波形引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负责对相位噪声的跟踪和估计。示例性的,以DFT-s-OFDM信号为例,一个DFT-s-OFDM信号包括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块(Block-PTRS)(示例性的,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Block-PTRS),Block-PTRS中包括PTRS和数据信号。参见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DFT-s-OFDM信号的Block-PTRS的示意图。在图7中,每个格子表示一个采样点(或者称为一个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符号或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符号或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QPSK)符号)。Block-PTRS图案的参数(示例为:2*2、2*4、4*2、4*4、8*4)用于表示一个DFT-s-OFDM信号中的PTRS的组数P和组内的采样点数Q,即总的PTRS数量为P*Q。需要说明的是,PTRS具体的映射位置与这两个参数和调度带宽有关。另外,信号的映射位置可以理解为信号在时域上的发送顺序。两个信号在Block-PTRS中的映射位置相邻,可以视为,在时域上两个信号的发送时间相邻。
当组内采样点数Q=2时,则将调度带宽均匀分成P段或P个间隔,在每段的中间映射一个PTRS组,如图7中第一行(对应于P=2的情况)和第三行(对应于P=4的情况)所示。当组内采样点数Q=4时,则将调度带宽均匀分成P段或P个间隔,然后每段或每个间隔均会映射一个PTRS组,其中第一段的PTRS组映射在第一段的头部,第P段的PTRS组映射在第P段的尾部,其他段(或称为间隔)的PTRS组映射在中间,如图7的第二行(对应于P=2的情况,由于此时只有两段,因此不存在映射在段中间的PTRS组)、第四行(对应于P=4的情况)、第五行(对应于P=8的情况)所示。
上述两个参数在传输过程中会基于预配置的映射关系(调度带宽与参数的对应的关系,如表1所示,NRB0~NRB4为预配置的值),由当前的调度带宽NRB隐式确定。
表1
Figure BDA0003264754610000111
现有的相位噪声导频方案是基于传统的DFT-s-OFDM波形,或者OFDM波形,针对正交时频变换的波形,如何处理相位噪声,还没有方案设计。
基于此,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OTFS波形(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的波形),通过设计相位噪声跟踪方案,使得接收端可以对该波形中的相位噪声进行处理。
下面基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网络架构、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位噪声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来实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
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自身生成该第一信号。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生成该第一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该第一信号的部分信号。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接收其他通信装置向该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再结合该数据信号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是信号的发送端(第一通信装置)提供给信号的接收端(第二通信装置)的。具体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或者称为估计)所述第一信号中的相位噪声。示例性的,第二参考信号可以为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也可以是其他命名的参考信号,可能的,这些参考信号还可以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参考信号的命名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一信号中还可以包括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由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数据信号变换得到。可以理解为,在时域-频域中,第一信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承载有第一参考信号,在第一信号中的另一些符号上,承载有由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数据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信号。还可以表达为,在频域上放置了第一参考信号,在多普勒轴或者时延轴上放置了第二参考信号。
参见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的示意图。其中,时延域-多普勒域与时域-频域的映射关系可以参照图5对应的实施例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在图9中,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时域的第1个符号,而第2个符号到第9个符号(示意为图9中虚线框所包含的图案)的信号由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数据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参考信号的所承载的位置仅为示例,可选的,第一参考信号还可以承载于时域的多个符号中,例如,承载于第1、2个符号中,那么,第3个符号到第9个符号的承载的信号由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数据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可选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位置也可以不从第一个符号开始。
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第一维代表时延域,第二维代表多普勒域,假设时延域和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从0开始,以1为单位索引(此处仅为示例,还可以其他的位置索引的设计方式,在另一示例中,位置索引可以从1开始,以1为单位索引)。那么,图9中的时延域-多普勒域的左下角的信号的位置索引为(0,0),右上角的信号的位置索引为(5,7)。也即是说,第一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为{0,1,2,3,4,5},这个取值集合可以理解为第二参考信号在时延域的取值范围。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为{0,1,2,3,4,5,6,7},这个取值集合可以理解为第二参考信号在多普勒域的取值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对应的下述内容中,该第一信号的介绍均可以参照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后续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仅为示例,可以存在更多的取值可能。
以下对第二参考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介绍。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该位置索引集合可以理解为信号对应的位置索引组成的集合,或者称之为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x:a≤x≤b,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每个多普勒符号中均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换句话而言,在[a,b]这个取值范围中,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连续的。或者称为,B与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相同。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7],那么,B={1,2,3,4,5,6,7}。
以下介绍A中的元素的一些可能的取值情况。
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示例性的,N1=3,N2=1;N1=3,N2=2;N1=5,N2=2;等等。
示例性的,参见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1个取值,A={2,5}。B={x:0≤x≤7,x是整数},也即是说,B={0,1,2,3,4,5,6,7},B与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在另一示例中,参见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相比于图10A,不同之处是,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2个取值,A={1,2,4,5},其他的均可参照图10A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A,图10B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可选的,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示例性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q],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在[p,q]这个取值范围中,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或者,A可以由两个等差数列{1,5,9,13}、{2,6,10,14}组成,即A={1,2,5,6,9,10,13,14}。此处的取值仅为示例,A中的元素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能的取值,在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这个取值情况占满了整个取值范围。在另一示例中,A也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组成,即A={1,5,9},这个取值情况占据了取值范围的部分。
示例性的,参见图10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一个等差数列{2,5,8}组成,即A={2,5,8}。B={x:a≤x≤b,x是整数},其中,a=0,b=7,即B={0,1,2,3,4,5,6,7}。
在又一示例中,参见图10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两个等差数列{2,5,8}以及{1,4,7}组成,即A={1,2,4,5,7,8}。B={x:a≤x≤b,x是整数},其中,a=0,b=7,即B={0,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C,图10D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M1个多普勒格中存在M2个取值。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M1、M2是正整数,且M1大于M2。示例性的,N1=3,N2=1,M1=2,M2=1;N1=3,N2=2,M1=3,M2=1;等等。
示例性的,参见图10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1个取值,A={2,5},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2个多普勒格中存在1个取值,B={0,2,4,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A-图10D,图10E所示的方式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信号,可以提升数据信号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着多个等差数列组成,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示例性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q],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在[p,q]这个取值范围中,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示例性的,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其中,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在[a,b]这个取值范围中,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需要说明的是,A或者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
示例性的,参见图10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中的元素由两个等差数列{2,5,8}以及{1,4,7}组成,即A={1,2,4,5,7,8}。B中的元素由一个等差数列{0,2,4,6}组成,即B={0,2,4,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A-图10D,图10F所示的方式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信号,可以提升数据信号的传输效率。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减小第一信号中的干扰(示例性的,符号间干扰(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信道间干扰(inter-channelinterference,ICI),也称载波间干扰,频率干扰,等等),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可以包括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该第三参考信号用于实现保护间隔的作用,该第三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为0。
具体的,在这种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可选的,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一个或者连续的两个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其他的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第三参考信号。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是连续的多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其他的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第三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为,该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的并集为空,且两者共同组成了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
以下介绍A以及C中的元素的一些可能的取值情况。可选的,A与C相等。
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A与C相等。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示例性的,N1=3,N2=1;N1=3,N2=2;N1=5,N2=2;等等。
示例性的,参见图10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1个取值,A={2,5};B={0}。C={2,5},D={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在另一示例中,参见图10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2个取值,A={1,2,4,5};B={0,1}。C={1,2,4,5},D={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G,图10H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可选的,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A与C相等。示例性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q],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在[p,q]这个取值范围中,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或者,A可以由两个等差数列{1,5,9,13}、{2,6,10,14}组成,即A={1,2,5,6,9,10,13,14}。此处的取值仅为示例,A中的元素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能的取值,在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这个取值情况占满了整个取值范围。在另一示例中,A也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组成,即A={1,5,9},这个取值情况占据了取值范围的部分。示例性的,参见图10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一个等差数列{2,5,8}组成,即A={2,5,8};B={0}。C={2,5,8},D={1,2,3,4,5,6,7}。
在又一示例中,参见图10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两个等差数列{2,5,8}以及{1,4,7}组成,即A={1,2,4,5,7,8}。B={0,1},D={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0I,图10J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x:p≤x≤q,x是整数},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可以理解为,在[p,q]这个取值范围中,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连续的。或者称为,A与第一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相同。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7],那么,A={1,2,3,4,5,6,7}。
以下介绍B中的元素的一些可能的取值情况。
可选的,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M1个多普勒格中存在M2个取值。其中;M1、M2是正整数,且M1大于M2。示例性的,M1=2,M2=1;M1=3,M2=1;M1=5,M2=2;等等。
可选的,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示例性的,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其中,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在[a,b]这个取值范围中,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B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B={1,5,9,13};或者,B可以由两个等差数列{1,5,9,13}、{2,6,10,14}组成,即B={1,2,5,6,9,10,13,14}。此处的取值仅为示例,B中的元素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能的取值,在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B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B={1,5,9,13},这个取值情况占满了整个取值范围。在另一示例中,B也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组成,即B={1,5,9},这个取值情况占据了取值范围的部分。
示例性的,参见图10K,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x:p≤x≤q,x是整数},即A={0,1,2,3,4,5}。B={0,2,4,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减小第一信号中的干扰(示例性的,符号间干扰,信道间干扰,等等),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可以包括保护间隔。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该第三参考信号用于实现保护间隔的作用,该第三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为0。
具体的,在这种方式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其中,C={x:p≤x≤q,x是整数}。也即是说,A与C相等。
B={j},其中,a≤j≤b;D={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也可以表达为,D={x:mod(j-c,b)≤x≤mod(j+b,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c是正整数。或者,B={k,k+1},其中,a≤k≤b-1;D={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其中,max(B)表示为集合B中元素中的最大值。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一个或者连续的两个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是连续的多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由于第三参考信号是为了减少信号中的干扰,第三参考信号的在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的选取,可以基于第二参考信号的位置来确定,以使得第二参考信号所受到的干扰更小。
示例性的,参见图10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可选的,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x:p≤x≤q,x是整数},即A={0,1,2,3,4,5}。那么,C={0,1,2,3,4,5}。B={0}。D={x:mod(max(B)-c,b)≤x≤mod(max(B)+b,b),D={1,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S102、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的第一信号,例如,进行信号映射、信号域变换、子载波映射(subcarrier mapping)、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及添加循环前缀(add CP)等等处理之后的信号。处理之后,第一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无线信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
示例性的,参见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端处理第一信号的流程示意图。第一信号的处理流程示例如下:
步骤a1:信号映射。第一参考信号映射到时域-频域上,第二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映射到时延域-多普勒域上。
步骤a2:信号域变换。对于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信号,进行时延域-多普勒域到时域-频域的变换。在这个过程中,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一变换信号。示例性的,该变换可以通过逆辛对偶傅里叶变换(Inverse Symplectic Finite Fourier Transform,ISFFT)处理来实现,可选的,也可以通过其他等效的变换实现。例如,可以对时延轴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后对多普勒轴做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或者变换顺序。
步骤a3:子载波映射(subcarrier mapping)。将整体的时域-频域上的信号映射到预先设置的子载波上。
步骤a4: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子载波映射后的信号进行IFFT处理,之后,对处理后的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add CP)。可选的,可以每个符号加CP,或着整个信号加CP,得到最终的时域波形。可选的,不限于上述介绍的处理方式,还可以对第一信号有更多或者更少的处理。在信号发送端(即第一通信装置)处理之后,第一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无线信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
S103、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为接收到的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即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与发送端(即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一信号存在差异,是因为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第一信号会受到到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以及相位噪声的影响,等等。
S104、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二信号确定相位噪声。
第二通信装置需要对实际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例如,去除循环前缀(-CP)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子载波解映射(subcarrier de-mapping)、信道均衡(channel equalization)处理(消除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信号域变换等处理。
示例性的,参见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端处理第二信号的流程示意图。第二信号的处理流程示例如下:
步骤b1:去除循环前缀(CP)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于第二信号中的每个符号进行FFT(去CP之后)处理,得到频域信号。
步骤b2:子载波解映射。将整体的频域信号取相应的预先设置的子载波位置上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好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频域上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在子载波解映射之后,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第一参考信号的值。
步骤b3:信道均衡。通过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估计出频域的信道信息,基于该信道信息对所有信号进行频域的信道均衡,消除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
步骤b4:信号域变换。对于映射在时域-频域上的信号进行变换,将其变换到时延域-多普勒域。在这个过程中,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一变换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示例性的,该变换可以通过辛对偶傅里叶变换(SymplecticFinite Fourier Transform,SFFT)处理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等效的变换实现。例如,先对时延轴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后对多普勒轴做FFT,或者变换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好第二参考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上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在子载波解映射之后,基于第二参考信号的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第二参考信号的值。根据该第二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估计(或称为确定、计算)出相位噪声。进一步的,通过导频之间的相噪影响内插,可以消除导频之间数据上的导频影响。
对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言,信号接收端可以通过频域估计出信道信息,进而获得消除信道影响后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信号,具有较小的开销。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可以在多普勒域上获得相位噪声的影响,通过时延域的内插估计相噪的影响,在大带宽场景下该实现方式具有较优的性能。这是因为,大带宽场景下,时延轴之间的相噪变换相较小带宽变换的变换慢,因此通过多普勒轴上的相噪导频获得充分的相噪信息,时延轴之间进行内插,获得更好的相噪估计和补偿性能。
对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四种、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言,信号接收端可以通过频域估计出信道信息,进而获得消除信道影响后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信号,具有较小的开销。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在时延域上获得相位噪声的影响,通过多普勒域估计相噪的影响,在小带宽/相噪变化剧烈的场景下该实现方式具有最优的性能。这是因为,在小带宽/相噪变化剧烈的场景下,时延轴之间的相噪变换相较大带宽变换的变换快,通过时延轴的相噪导频内插会损失相噪剧烈变化所造成的估计损失,因此,需要将每个时延轴上都放置参考信号,去估计每个时延轴的相位噪声而不做内插。
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来实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自身生成该第一信号。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生成该第一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该第一信号的部分信号。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接收其他通信装置向该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再结合该数据信号生成第一信号。
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具体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为DMRS。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或者称为估计)所述第一信号中的相位噪声。示例性的,第二参考信号可以为PTRS。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也可以是其他命名的参考信号,可能的,这些参考信号还可以具备一些其他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参考信号的命名不作限制。可选的,第一信号中还可以包括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由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数据信号变换得到。该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信号与时域-频域中的信号的转换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为了减小第一信号中的干扰(示例性的,符号间干扰,信道间干扰,等等),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可以包括保护间隔。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该第三参考信号用于实现保护间隔的作用,该第三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为0。
以下对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介绍。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x:a≤x≤b,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每个多普勒符号中均承载有该第二参考信号。换句话而言,在[a,b]这个取值范围中,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连续的。或者称为,B与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集合相同。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7],那么,B={1,2,3,4,5,6,7}。
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可以理解为,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一个或者连续的两个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一参考信号,其他的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第三参考信号。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是连续的多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该第一参考信号,其他的多普勒符号中承载有第三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为,该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的并集为空,且两者共同组成了第一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
以下介绍A、C、E中的元素的一些可能的取值情况。可选的,C和E相等。
可选的,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示例性的,N1=3,N2=1;N1=3,N2=2;N1=5,N2=2;等等。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示例性的,参见图1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示意图。在图14A中,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第一维代表时延域,第二维代表多普勒域,假设时延域和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从0开始,以1为单位索引(此处仅为示例,还可以其他的位置索引的设计方式)。那么,图14A中的时延域-多普勒域的左下角的信号的位置索引为(0,0),右上角的信号的位置索引为(8,7)。也即是说,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0,1,2,3,4,5,6,7,8},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0,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后续图中的时延域-多普勒域均可以参照此处的描述,后续内容中不再赘述。
图14A中,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1个取值,A={2,5};B={0,1,2,3,4,5,6,7}。C={x:k+1≤x≤q,x是整数},即,C={6,7,8},D={1,2,3,4,5,6,7};E={x:k+1≤x≤q,x是整数},即E={6,7,8},F={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在另一示例中,参见图1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2个取值,A={1,2,4,5};B={0,1,2,3,4,5,6,7}。C={6,7,8},D={2,3,4,5,6,7};E={6,7,8},F={0,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4A,图14B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可选的,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或者,A可以由两个等差数列{1,5,9,13}、{2,6,10,14}组成,即A={1,2,5,6,9,10,13,14}。此处的取值仅为示例,A中的元素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能的取值,在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举例而言,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A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A={1,5,9,13},这个取值情况占满了整个取值范围。在另一示例中,A也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组成,即A={1,5,9},这个取值情况占据了取值范围的部分。
示例性的,参见图1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11;k=8。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9}。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一个等差数列{2,5,8}组成,即A={2,5,8}。B={x:a≤x≤b,x是整数},其中,a=0,b=9,即B={0,1,2,3,4,5,6,7,8,9}。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C={x:k+1≤x≤q,x是整数},即C={9,10,11},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8,9}。
在又一示例中,参见图1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11;k=8。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9}。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两个等差数列{2,5,8}以及{1,4,7}组成,即A={1,2,4,5,7,8}。B={x:a≤x≤b,x是整数},其中,a=0,b=9,即B={0,1,2,3,4,5,6,7,8,9}。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1}。C={x:k+1≤x≤q,x是整数},即C={9,10,11},D={x:a≤x≤b,x≠k,x≠k+1,x是整数},其中,k=0,k+1=1,即D={2,3,4,5,6,7,8,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4C,图14D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占据有更多的时延域,这样可以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信号域变换后的第一变换信号,估计得到更多时域上的相位噪声,可以提升估计相位噪声的准确性。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选的,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M1个多普勒格中存在M2个取值。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M1、M2是正整数,且M1大于M2。示例性的,N1=3,N2=1,M1=2,M2=1;N1=3,N2=2,M1=3,M2=1;等等。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示例性的,参见图1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2个取值,A={1,2,4,5},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2个多普勒格中存在1个取值,B={0,2,4,6}。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C={x:k+1≤x≤q,x是整数},即C={6,7,8},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相比于图14A、图14B,图14E所示的方式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信号,可以提升数据信号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需要说明的是,A或者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示例性的,参见图14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11;k=8。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a=0,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9。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9}。具体的,A中的元素的由两个等差数列{2,5,8}以及{1,4,7}组成,即A={1,2,4,5,7,8}。B由一个等差数列{0,3,6,9}组成,即B={0,3,6,9}。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C={x:k+1≤x≤q,x是整数},即C={9,10,11},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8,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图14F所示的方式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信号,可以提升数据信号的传输效率。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N1个时延格中存在N2个取值。其中,N1、N2是正整数,且N1大于N2。示例性的,N1=3,N2=1;N1=3,N2=2;N1=5,N2=2;等等。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E∪A。
示例性的,参见图14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中的元素的取值是每3个时延格中存在2个取值,A={1,2,4,5},B={0}。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C=E∪A,即,C={1,2,4,5,6,7,8},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可选的,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E∪A。
示例性的,参见图14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11;k=8。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a=0,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9。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8,9}。A中的元素由一个等差数列{2,5,8}组成,即A={2,5,8},B={0}。E={x:k+1≤x≤q,x是整数},即E={9,10,11},F={0}。C=E∪A,即C={2,5,8,9,10,11},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x:p≤x≤k,x是整数},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E。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以下介绍B中的元素的一些可能的取值情况。
可选的,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是每M1个多普勒格中存在M2个取值。其中;M1、M2是正整数,且M1大于M2。示例性的,M1=2,M2=1;M1=3,M2=1;M1=5,M2=2;等等。
可选的,B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示例性的,B中的元素的取值是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B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B={1,5,9,13};或者,B可以由两个等差数列{1,5,9,13}、{2,6,10,14}组成,即B={1,2,5,6,9,10,13,14}。此处的取值仅为示例,B中的元素还可以存在其他可能的取值,在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B中的元素的取值可以占满整个取值范围,也可以占据取值范围的部分,举例而言,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1,16],B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13}组成,即B={1,5,9,13},这个取值情况占满了整个取值范围。在另一示例中,B也可以由一个等差数列{1,5,9}组成,即B={1,5,9},这个取值情况占据了取值范围的部分。
示例性的,参见图14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a=0;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7。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x:p≤x≤k,x是整数},即A={0,1,2,3,4,5};B中元素由一个等差数列{0,2,4,6}组成,即B={0,2,4,6}。E={x:k+1≤x≤q,x是整数},即E={6,7,8};F={0}。C=E,即C={6,7,8}。D={x:a≤x≤b,x≠j,x是整数},其中,j=0,即D={1,2,3,4,5,6,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x:p≤x≤k,x是整数},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x:p≤x≤q,x是整数}。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p,k]所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G,G={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或者,G={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c是正整数。
示例性的,参见图14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图案的示意图。其中,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p=0;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q=8;k=5。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a=0;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7。其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B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1,2,3,4,5,6,7}。具体的,A={x:p≤x≤q,x是整数},即A={0,1,2,3,4,5};B={0}。E={x:k+1≤x≤q,x是整数},即E={6,7,8},F={0}。C={x:p≤x≤q,x是整数},即,C={0,1,2,3,4,5,6,7,8};D={x:a≤x≤b,x≠j,x是整数},j=0,D={1,2,3,4,5,6,7}。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p,k]所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G,G={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即,G={1,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取值仅为示例,还可以存在其他取值。
S202、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的第一信号,例如,进行信号映射、信号域变换、子载波映射(subcarrier mapping)、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及添加循环前缀(add CP)等等处理之后的信号。处理之后,第一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无线信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
示例性的,参见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端处理第一信号的流程示意图。第一信号的处理流程示例如下:
步骤c1:信号映射。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和数据信号映射到时延域-多普勒域上。
步骤c2:信号域变换。对于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信号,进行时延域-多普勒域到时域-频域的变换。在这个过程中,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二变换信号,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一变换信号。示例性的,该变换可以通过ISFFT处理来实现,可选的,也可以通过其他等效的变换实现。例如,可以对时延轴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后对多普勒轴做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或者变换顺序。
步骤c3:子载波映射(subccrrier mcpping)。将整体的时域-频域上的信号映射到预先设置的子载波上。
步骤c4: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对子载波映射后的信号进行IFFT处理,之后,对处理后的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cdd CP)。可选的,可以每个符号加CP,或着整个信号加CP,得到最终的时域波形。可选的,不限于上述介绍的处理方式,还可以对第一信号有更多或者更少的处理。在信号发送端(即第一通信装置)处理之后,第一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无线信道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
S203、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为接收到的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即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与发送端(即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一信号存在差异,是因为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第一信号会受到到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以及相位噪声的影响,等等。
S204、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二信号确定相位噪声。
第二通信装置需要对实际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例如,去除循环前缀(-CP)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子载波解映射(subcarrier de-mapping)、信道均衡(channel equalization)处理(消除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信号域变换等处理。
示例性的,参见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端处理第二信号的流程示意图。第二信号的处理流程示例如下:
步骤d1:去除循环前缀(CP)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于第二信号中的每个符号进行FFT(去CP之后)处理,得到频域信号。
步骤d2:子载波解映射。将整体的频域信号取相应的预先设置的子载波位置上的信号。
步骤d3:信号域变换。对于映射在时域-频域上的信号进行变换,将其变换到时延域-多普勒域。在这个过程中,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二变换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映射在时域-频域中的第一变换信号将变换为映射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示例性的,该变换可以通过SFFT处理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等效的变换实现。例如,先对时延轴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后对多普勒轴做FFT,或者变换顺序。
步骤d4:信道均衡。通过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估计出时延-多普勒域的信道信息,基于该信道信息对所有信号进行频域的信道均衡,消除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好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上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参照上述内容中的介绍),在子载波解映射之后,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第一参考信号的值。根据该第一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估计出时延-多普勒域的信道信息。
在消除了无线信道传输的影响之后,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基于第二参考信号的位置信息可以获取到第二参考信号的值,可以估计(或称为确定、计算)出相位噪声。进一步的,通过导频之间的相噪影响内插,可以消除导频之间数据上的导频影响。
对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一种、第二种以及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言,通过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处理信道,可以获得消除信道后的时延-多普勒信号,在高速场景具有较好的性能。这是因为,高速场景下,信道在时延多普勒域的变化比时频域的变化要慢,因此信道估计性能优于在时频域的处理。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在多普勒轴上获得相位噪声的影响,通过时延轴上的内插估计相噪的影响,在大带宽下具有最优的性能。这是因为,大带宽场景下,时延轴之间的相噪变换相较小带宽变换的变换慢,因此通过多普勒轴上的相噪导频获得充分的相噪信息,时延轴之间进行内插,获得更好的相噪估计和补偿性能。
对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四种和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言,通过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处理信道,可以获得消除信道后的时延-多普勒信号,在高速场景具有较好的性能。这是因为,高速场景下,信道在时延多普勒域的变化比时频域的变化要慢,因此信道估计性能优于在时频域的处理。在时延域-多普勒域中,在时延轴上获得相位噪声的影响,通过多普勒轴上估计相噪的影响,在小带宽/相噪变化剧烈的场景下具有最优的性能。这是因为,在小带宽/相噪变化剧烈的场景下,时延轴之间的相噪变换相较大带宽变换的变换快,通过时延轴的相噪导频内插会损失相噪剧烈变化所造成的估计损失,因此,需要将每个时延轴上都放置参考信号,去估计每个时延轴的相位噪声而不做内插。
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硬件结构、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可以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
参见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70包括收发单元1701和处理单元1702,以下对这两个单元作出具体的介绍。
在一种实施例中:
处理单元1702,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具体的,该处理单元17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8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1中的介绍。
收发单元1701,用于发送第一信号。具体的,该收发单元17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8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2中的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B={x:a≤x≤b,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着多个等差数列组成,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A与C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A={x:p≤x≤q,x是整数},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x:p≤x≤q,x是整数};B={j},其中,a≤j≤b;D={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c是正整数;或者,B={k,k+1},其中,a≤k≤b-1;D={x: 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7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具体的,通信装置170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8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有关第一通信装置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上述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内容中的收发单元1701以及处理单元1702的功能可以由通信装置17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70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这样,可以使得信号的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有效地处理相位噪声。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
该处理单元1702,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具体的,该处理单元17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1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201中的介绍。
该收发单元1701,用于发送第一信号。具体的,该收发单元17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1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202中的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B={x:a≤x≤b,x是整数};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C=E∪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A={x:p≤x≤k,x是整数},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E={x:k+1≤x≤q,x是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E;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B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C={x:p≤x≤q,x是整数};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p,k]所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G,G={x: 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或者,G={x: 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c是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7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通信装置170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具体的,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170的各个单元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13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有关于第一通信装置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上述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内容中的收发单元1701以及处理单元1702的功能可以由通信装置17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70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这样,可以使得信号的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有效地处理相位噪声。
参见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8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1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1。处理器1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处理器1801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芯片、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18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802,其上可以存有程序代码1803,程序代码可在处理器1801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8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存储器18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可选的,存储器1802还可以位于通信装置180之外,通过一些方式与通信装置180耦合。
可选的,通信装置18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804。收发器1804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收发电路等,用于实现收发功能。收发器1804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可以称为接收机或接收电路等,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可以称为发送机或发送电路等,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
处理器1801,用于确定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处理器1801,还用于通过收发器1804发送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8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具体的,通信装置180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8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有关第一通信装置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80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这样,可以使得信号的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有效地处理相位噪声。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
处理器1801,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处理器1801,还用于通过收发器1804发送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8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具体的,通信装置180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13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有关第一通信装置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80发送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这样,可以使得信号的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有效地处理相位噪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80可以包括电路,该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8的限制。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程序代码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智能终端、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19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的芯片190包括逻辑电路1901和输入输出接口1902。其中,逻辑电路19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接口19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
逻辑电路1901,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输入输出接口1902,用于输出该第一信号。
该逻辑电路还用于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逻辑电路19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第一通信装置的介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输入输出接口1902,用于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逻辑电路1901,用于发送该第一信号。
逻辑电路1901,用于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逻辑电路19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13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第一通信装置的介绍。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先后顺序。
本申请中各表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被配置,也可以是预定义的。各表中的信息的取值仅仅是举例,可以配置为其他值,本申请并不限定。在配置信息与各参数的对应关系时,并不一定要求必须配置各表中示意出的所有对应关系。例如,本申请中的表格中,某些行示出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不配置。又例如,可以基于上述表格做适当的变形调整,例如,拆分,合并等等。上述各表中标题示出参数的名称也可以采用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名称,其参数的取值或表示方式也可以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取值或表示方式。上述各表在实现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据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数组、队列、容器、栈、线性表、指针、链表、树、图、结构体、类、堆、散列表或哈希表等。
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2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上,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
B={x:a≤x≤b,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
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着多个等差数列组成,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或者,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A与C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
A={x:p≤x≤q,x是整数},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C={x:p≤x≤q,x是整数};
B={j},其中,a≤j≤b;D={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c是正整数;
或者,B={k,k+1},其中,a≤k≤b-1;D={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变换信号和第二变换信号;其中,在时域-频域中,所述第一变换信号是基于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所述第二变换信号是基于所述时延域-多普勒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变换得到的;
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息;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中的相位噪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B={x:a≤x≤b,x是整数};
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中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B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E={x:k+1≤x≤q,x是整数},C={x:k+1≤x≤q,x是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
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A中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p,k],且A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E={x:k+1≤x≤q,x是整数},C=E∪A。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A,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B,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E,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F;
A={x:p≤x≤k,x是整数},p<k<q,p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q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E={x:k+1≤x≤q,x是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C=E;
F={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或者,F={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B的取值范围为[a,b],且B中的元素由一个或者多个等差数列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多普勒域中还包括第三参考信号,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时延域中的位置索引集合为C,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D,
C={x:p≤x≤q,x是整数};
F={j},B={j},其中,a≤j≤b;D={x:a≤x≤b,x≠j,x是整数};a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小值,b是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多普勒域中的位置索引的最大值;
或者,或者,F={k,k+1},B={k,k+1}其中,a≤k≤b-1;D={x:a≤x≤b,x≠k,x≠k+1,x是整数};
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在时延域[p,k]所对应的多普勒域的位置索引集合为G,
G={x:mod(max(B)-c,b)≤x≤mod(max(B)+b,b),x≠j,x是整数};或者,G={x:mod(max(B)-c,b)≤x≤mod(max(B)+b,b),x≠k,x≠k+1,x是整数},c是正整数。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信号;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逻辑电路还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信号;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执行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83177.9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5811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177.9A CN11581145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2/114851 WO2023040621A1 (zh) 2021-09-15 2022-08-25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177.9A CN11581145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455A true CN115811455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3177.9A Pending CN115811455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1455A (zh)
WO (1) WO20230406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6969B2 (en) * 2022-08-12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Guard interval in delay-Doppler doma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1263B2 (ja) * 2016-07-28 2020-04-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受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19537856A (ja) * 2016-09-28 2019-12-26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基準信号設計
GB201802574D0 (en) * 2018-02-16 2018-04-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multi-transmission point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098818B (zh) * 2021-04-01 2022-04-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正交扩频数据的交织与映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621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9083B (zh) 用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的系统和方法
CA277621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lan system
AU2010312304B2 (en) Out-of-band emission cancellation
CN11239877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2449429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170134204A1 (en)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of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043037A (ko) 다중반송파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복전송 운용 방안 및 장치
CN107371383B (zh) 用于使用频谱掩模填充来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峰均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WO202304062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89392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QAM signal in filter bank-base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Samal et al.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modulation schemes for next-generation smart grids
WO202301156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206634A1 (zh) 一种相位噪声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07762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253116A1 (zh) 一种多用户通信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US20230327936A1 (en) Phase nois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KR101420523B1 (ko)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의 부반송파간 간섭 제거 방법
CN11097155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980959B1 (ko)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간 격자 변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CN116938661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3142237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84538A1 (en) Transform-precoding of a selective set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524490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9646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678146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