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1948A - 操作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1948A
CN115801948A CN202211193886.7A CN202211193886A CN115801948A CN 115801948 A CN115801948 A CN 115801948A CN 202211193886 A CN202211193886 A CN 202211193886A CN 115801948 A CN115801948 A CN 115801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oper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38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38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19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1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1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操作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操作信息;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Description

操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终端如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部分越来越多。 不同的厂家的手机在形态上差异较小,基本以单个大屏为主,但软件操作各 有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周边的同事、朋友等使用的手机经常是不同的,不 同的手机操作方式存在差异。例如,有的手机用户从屏幕侧边向内滑动时实 现的功能为返回,有的手机则点击屏幕上的虚拟返回键实现返回功能。在用 户需要暂时使用他人手机,或者更换新手机时,因为操作方式的差异,用户 需要询问技术人员,或者重新适应、学习新手机的操作方式,效率较低、也 容易导致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统一不同设 备的操作方式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 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操作 信息;
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为所 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 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 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 信息中包括第二操作信息;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 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 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操作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 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 操作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 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 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操作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 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 操作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与第一电子 设备的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 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指令,从而实现采用相同的操作,控制不同的设备的执 行统一的指令的效果,统一不同设备的操作方式,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当 用户操作不同设备时,无需学习不同设备各自的操作方式,能够减少时间成 本,并且也能够避免因设备之间操作方式不同,而导致误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中关联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中关联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 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 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 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 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 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操作方法、操作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可由第一电子设备执 行。示例性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虚 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也可以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 器等电子设备,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该操作设置信息中包括第 二操作信息。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指的是除了第一电子设备之外的其他电子设备,如 手机、个人计算机等。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同一类型的电子 设备,例如均为手机、均为智能手表等,并且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 可以是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品牌。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BlueTooch)、Wi-Fi等连接方式 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从而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上操作设置信息。操作设备信 息中可以包括第二操作信息。
第二操作信息指的是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操作的信息,具体可以包 括用户操作的类型,例如滑动操作、点击操作、按键操作等;还可以包括操 作路径,例如滑动的长度、滑动的方向;或者操作名称、操作时长等等,本 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第二操作信息通常与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指令相关联,因此第二电子设备 的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第二指令指 的是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 时,会触发关联的第二指令,从而实现用户需要的功能。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通常能够支持用户通过语音信号的方式对其进行控 制。因此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语音信息,该第二语音信息也与第 二指令相关联。第二语音信息指的是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语音控制信号,第 二电子设备通过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语音控制信号后,先通过语音识别确定 语音控制信号的语义信息,然后再查询该语义信息对应的指令,即第二指令。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第二语音信息、语义信息与第二指令之间的关系, 将第二语音信息与第二指令进行直接关联。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直接 记录第二语音信息与第二指令的关联关系。
此外,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用户 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如设备型号、设备地址等等,本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之后, 可以将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二指令的关联关系,第二语音信息与第二指令的关 联关系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操作信息、第二语音信息与第二指令的关联关系, 并将该关联关系保存在第一集合中。通常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是通 过键值对来保存多个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举例来说,第二指令可以作为键 (key),将与该key关联的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二语音信息作为值(value), 可以得到键值对,例如,一个键值对为“第二指令1:{第二操作信息1;第 二操作信息2;第二语音信息1}”。将由第二操作信息、第二语音信息以及第 二指令构成的所有键值对可以保存在第一集合中,便于第一电子设备查询。
步骤20:建立操作设置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指令为第 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第一电子设备中也记录有第一操作信息、第一语音信息和与其关联的第 一指令,同样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第一操作信息、第一语音信息和第一 指令之间关联关系的集合为第二集合。例如,第二集合中的一个键值对可以 为:第一指令1:{第一操作信息3;第一操作信息5;第一语音信息4}。通 常,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时,可以在该第二集合中查询用户操 作匹配的第一操作信息,然后响应该第一操作信息,执行关联的第一指令, 实现用户需要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与 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令中包 括的关键字来对第一指令进行匹配,得到第一指令中与该关键字相匹配的目 标指令,从而将该目标指令与第二指令进行关联,确定第二指令与第一指令 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电子设备中的指令通常由英文字符构成,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 第二指令中特定位置的字符串作为关键字,来与第一指令相同位置处的字符 串进行对比,确定是否能够匹配。如果第一指令的相同位置处的字符串中包 含第二指令中的关键字,则可以确定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相匹配。举例来说, 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指令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第二设备操作信息 第二设备指令 实现功能
屏幕侧边向内滑动 Xxx.return 返回
屏幕底边向上滑动 Xxx.desktop 返回桌面
屏幕底边向上滑动悬停 Xxx.background 调出后台
其中,第二设备操作信息即为第二操作信息,第二设备指令即为第二指 令,实现功能指的是第二指令实现的功能。
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指令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第一设备操作信息 第一设备指令 实现功能
右下角虚拟按键点击 Yyy.return 返回
底边中间虚拟按键点击 Yyy.backdesktop 返回桌面
点击电源键 Yyy.closescreen 息屏
左下角虚拟按键点击 Yyy.callbackground 调出后台
其中,第一设备操作信息即为第一操作信息,第一设备指令为即第一指 令。
按照第二指令中的关键字对第一指令进行匹配后,可以将包含的关键字 相同的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关联。同样的,通过键值对可以将第一指令与第 二指令关联,例如,将第一指令“Yyy.return”作为key,将相匹配的第二指 令“Xxx.return”作为value,形成键值对,进行保存。
确定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的关联关系后,还可以根据第二指令关联的第 二操作信息,进一步来确定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 数据库表、键值对可以记录两个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按照如下表3 所示的表结构来构建第二操作信息、第二指令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3
Figure BDA0003870054930000061
Figure BDA0003870054930000071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查询上述表3来确定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 令。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支持用户用语音进行控制。示例性 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语音信息,即 第二语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 时执行的第一指令,并将该第一指令与第二语音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操作设 置信息与第一指令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语音信息后,可以 在记录的第一语音信息中进行匹配,确定与第二语音信息相同的第一语音信 息,进而查询上述第二集合,确定该第一语音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并将该 第一指令与第二语音信息进行关联。
或者,用户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语音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 到该第二语音信息后,可以确定触发执行的第一指令,进而将该第二语音信 息以及触发执行的第一指令进行关联。举例来说,根据上述第二集合中的键 值对,可以将第一指令作为key,将与该第一指令关联的第一操作信息、第一 语音信息,作为value,并将与该第一指令关联的第二语音信息加入value中, 生成新的键值对,存储在第三集合中。例如,第三集合中的一个键值对为: 第一指令1:{第一操作信息3;第一操作信息5;第一语音信息4;第二语音 信息1}。
通常,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语音信息时,会先查询对应的第一指令,然 后执行查询到的第一指令。本实施方式中,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语音信 息,是为了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时触发的指令。因此,第 一电子设备可以只查询第一指令,而不执行第一指令,避免误操作。示例性 的,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所有第一指令添加一个标志位,来控制第一指 令的执行。假设该标志位的值为1时,表示第一指令生效;标志位的值为0, 表示第一指令无效。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将所有的标志位设置为0,当接收到 第二语音信息时则查询对应的第一指令,若确定该第一指令的标志位为0,则 查询到第一指令结束,若确定第一指令的标志位为1,则执行第一指令直到执 行完毕。
确定与第二语音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关联 关系进一步确定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对于 每个第二语音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操作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第二语 音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相同的目标操作信息,确定该目标操作信息与该第二 语音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目标操作信息对应 的第一指令,与该目标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实现的功能相同,例如均为 关机、均为返回桌面等等。
举例来说,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集合中查询与第二语音信息关联的 第二指令相同的目标操作信息,然后将目标操作信息也与第二语音信息对应 的第一指令进行关联。例如,第一集合中键值对为:第二指令1:{第二操作 信息1;第二操作信息2;第二语音信息1};则与第二语音信息1关联的第二 指令相同的为:第二操作信息1、第二操作信息2。将这两个操作信息作为 value,添加到第三集合对应的键值对:第一指令1:{第一操作信息3;第一 操作信息5;第一语音信息4;第二语音信息1},在该键值对中,第二语音信 息1与第一指令1相关联,则将第二操作信息1、第二操作信息2添加为 value后,可以得到新的键值对:第一指令1:{第一操作信息3;第一操作信 息5;第一语音信息4;第二语音信息1;第二操作信息1;第二操作信息2}, 生成的新的键值对可以保存在第四集合中。
如图2所示,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第二操作信息包括操作信息1与操作 信息2,支持的第二语音信息包括语音信息1。该操作信息1、操作信息2与 语音信息1对应的第二指令相同,均为指令1,实现的功能也相同。那么对于 该语音信息1来说,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查询与该语音信息1关联的第二指令 相同的第二操作信息,从而得到操作信息1与操作信息2作为为该语音信息1对应的目标操作信息。例如,该语音信息1与第一指令A相关联,则可以 构建操作信息1、操作信息2分别与第一指令A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指令与第二语音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指令与第二操作信息之 间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步骤30:在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对应关系,执 行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第一电子设备如果接收到用户的操作信息,可以在第一集合中查询,确 定该操作信息是否为第二操作信息。如果用户当前的操作信息为第二操作信 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步骤20中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操作信息 对应的第一指令,进而执行该第一指令,实现对第二操作信息的响应。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中还存储有自己的第一操作信息和第一语音信 息,当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或第一语音信息时,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响应第 一操作信息或第一语音信息,执行与其关联的第一指令。
如图3所示,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语音信息、第二 操作信息以及第二指令后,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有自己的指令库301,以及 第二电子设备的指令库302。指令库301中包括多个第一指令,如第一指令1、 第一指令2。其中,第一指令1关联的是第一操作信息1、第一语音信息2; 第一指令2关联的是第一操作信息3。指令库302中包括多个第二指令,如第 二指令1、第二指令2。其中,第二指令1关联的是第二操作信息4、第二语 音信息5;第二指令2关联的是第二操作信息5。通过上述步骤20后,第一 设备可以确定第二操作信息4与第一指令1有对应关系,第二语音信息5与 第一指令2有对应关系,则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4时,可以 响应该第二操作信息4,执行对应的第一指令1,在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1时, 响应该第一操作信息1也会执行关联的第一指令1。
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将第二操作信息与对应的第一指令关联,则第一指 令1上关联的是第一操作信息1、第一语音信息2以及第二操作信息4,第一 指令2上关联的为第一操作信息3与第二语音信息5。在接收到任何操作信息 或语音信息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执行关联的第一指令。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可以按照之前在第二电子设备的 操作方式进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时,能够响应用户的操 作,实现对应的功能。当用户需要更换电子设备时,无需适应学习新设备的 操作方式,可以直接使用旧设备的操作方式操作新设备,更加方便快捷。
示例性的,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时,第一电子设备 可以先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更换设备。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显示一个用 户界面,记为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用于显示设备更换提示。然后根据用户 在该第一界面的输入来确定是否触发设备替换。举例来说,该第一界面中可 以包括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触发设备更换”和“不触发设备更换”。当第 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触发设备更换”选项的第一输入时,第一电子 设备可以确定触发设备更换。其中,第一输入可以为选中选项的点击操作、 长按操作等,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第一电子设备确定触发设备更换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获取 到的第二操作信息与原有的第一操作信息进行合并,共同作为可响应的用户 操作。然后,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 可以按照正常响应操作的流程,执行与第一操作信息相关联的第一指令。而 在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查询第二操作信息对应 的第一指令,从而执行对应的第一指令。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查询上述第 四集合,确定第一操作关联的第一指令,或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
对于第一电子设备来说,用户既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原有的操作方式 来操作,也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方式来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 作,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第一电子设备上同时保存有自己原有的第一操作信息和从第二电子设备 上获取的第二操作信息,不同的操作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指令,但当第一操 作信息与第二操作信息相同时,存在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可能与第 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不同的情况。例如,第一操作信息为“屏幕侧边 向内滑动”,其关联的第一指令实现的功能为“返回”;第二操作信息也为 “屏幕侧边向内滑动”,关联的第二指令实现的功能为“调出后台”。在这种 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的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可能也为“调出 后台”。当用户需要实现“调出后台”功能时,通过“屏幕侧边向内滑动”反 而实现了“返回”的功能,导致响应出错。
为了避免第一操作信息与第二操作信息相同,而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 一指令,与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不同,导致响应出错的情况,第一 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操作信息与第二操作信息重复的情况下,按照原有的关 联关系执行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显示提 示信息,用来提示用户与第二操作信息重复的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 的功能,便于用户了解到该操作对应的功能,防止用户误操作。当第一电子 设备接收到与第一操作信息相重复的第二操作信息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直 接执行相同的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例如,第一操作信息与第二操 作信息均为“屏幕顶边向下滑动”,该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为“调出 任务栏”,则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屏幕顶边向下滑动”的信息时,可以直接 查询第一操作信息,进而执行与查询到的第一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一指令,即 “调出任务栏”。
示例性的,在更换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本次更换操作进行 鉴权,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因此,在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步骤10之前,本实施 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确定当前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信息;在用户 身份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的第一用户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再获取第二 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
其中,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生物特征、如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等,也可以包括用户账户信息,如账户名称、密码等。第一用户信息指的是 注册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信息,如手机机主的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账户 信息、生物特征等,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当前使用设备的用户人脸信 息,然后将采集到的用户人脸与第一用户信息中的人脸进行对比,如果两张 人脸匹配,则可以确定当前的用户通过鉴权。在鉴权通过后,第一电子设备 再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备信息。
举例来说,用户A为手机P1的机主,用户B为手机P2的机主,当用户 A需要操作手机P2时,手机P2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手机P1则为第二电 子设备。当手机P1与手机P2建立连接后,手机P2可以显示用户界面,确定 是否触发设备更换。如果手机P2接收到用户选择“触发设备更换”选项的第 一输入时,手机P2可以确定触发设备更换。在设备更换的情况下,手机P2 可以开启摄像头获取当前使用手机P2的人脸,如果当前获取到的人脸信息与手机P2存储的用户B的人脸相匹配,则鉴权通过。也就是说,如果用户A需 要短暂使用用户B的手机P2时,需要用户B的授权,从而避免在用户不知情 的情况下,被他人使用手机,保证手机上数据的安全性。
在得到用户B的授权后,手机P2可以获取手机P1的操作设置信息,并 确定其中第二操作信息、第二语音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从而响应用户B所 做的操作,即第二操作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获取第二电子设 备上的第二用户信息,如用户人脸、用户账户等等。在鉴权时,第一电子设 备采集到当前使用设备的用户身份信息后,可以将该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二用 户信息进行对比,如果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能够与第二用户信息匹配,则第 一电子设备也可以确定鉴权通过。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采集一次用户 身份信息,与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对比,匹配通过之后,再采集当前的用户身 份信息,与第二用户信息进行对比,均匹配通过之后,确定鉴权通过,响应 用户接下来的操作。
如果其他用户只需要暂时使用第一电子设备,那么在其他用户使用完成 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删除第二操作信息,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第二操作信息 无效,从而恢复正常状态,只响应第一操作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一个固定时长,在鉴权通过后,每隔 该固定时长获取一次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信息,当获取的用户身份 信息与第一用户信息不匹配,而与第二用户信息匹配时,则可以确定其他用 户对第一电子设备没有使用完毕,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继续响应第二操作信 息。如果一段时间后,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用户信息匹配,则可以确 定其他用户已经对第一电子设备操作完毕,接下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只响 应第一操作信息,执行其关联的第一指令。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同一用户使用,例如用 户A不想再用旧手机,准备使用新手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 通过用户界面的方式确定用户是暂时使用第一电子设备,或更换为第一电子 设备。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在确定触发设备更换时,可以显示第二界面。 该第二界面可以包括“永久更换”和“暂时更换”两种选项,当第一电子设 备接收到用户针对“永久更换”的第二输入时,可以将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 操作信息合并,同时支持第一操作信息和第二操作信息。如果当第一电子设 备接收到用户针对“暂时更换”的第三输入时,可以在间隔一段时长T之后, 无效第二操作信息,只响应第一操作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需要更换设备使用的情况下,用户无需适应新设 备的操作方式,可以保留旧设备上的操作习惯,对用户来说,操作更方便, 操作效率更高。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 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
步骤401: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 通过蓝牙、wifi等各种通信协议建立连接。
步骤402:确定是否授权。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用户身份信息与第 一用户信息是否匹配的方式,来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授权。如果用户身份信 息与第一用户信息匹配,则授权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更改操作方式,然 后执行步骤403。如果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用户信息不匹配,则授权不通过, 结束连接。
步骤403:确定是否触发设备更换。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界面来询 问用户是否需要触发设备更换,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选择“触发设 备更换”选项的第一输入时,可以确定触发设备更换,然后执行步骤404。如 果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选择“不触发设备更换”选项的输入时,可以按 照原来的响应方式,即响应第一操作信息,供用户使用。
步骤404: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确定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 指令的对应关系。
步骤405: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时,响应该第二操作信息执行对应的第一 指令。
步骤406:确定是否使用结束。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间隔时长T后,再次采 集用户身份信息,如果用户身份信息为第二用户信息,则继续保留当前的操 作方式,即同时支持第一操作信息与第二操作信息,然后再次间隔时长T后, 再次判断是否使用结束。如果采集到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用户信息相匹配, 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使用结束,然后执行步骤407。
步骤407:恢复原始状态。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操作信息无效,例如 将第二操作信息删除,将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的关联关系解除等等,后 续只响应自己的第一操作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暂时使用第一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用 户之前使用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指令之间 的对应关系,进而响应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信息,能够按照用户之前的操作 习惯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操作。并且,在用户使用完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一电 子设备可以恢复原始状态,不会对第一电子设备本身的操作方式产生影响, 能够保证健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操作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操作方 法。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装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装置5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 51,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操作设置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 操作信息;第一构建模块52,用于建立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 关系,第一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第一执 行模块53,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对应关系,执行第二 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装置50,在用户需要在其他设备如第一电子设备上 操作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用户原来的设备,即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 备信息,从而建立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指令 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在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 实现对应的功能,满足用户按照原来的操作习惯操作其他设备的需求。
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设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语音信息,以及与 第二语音信息、第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第二指令为第二电子设备接 收到第二语音信息或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基于此,第一构建模块42 可以具体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语音信 息时执行的第一指令,并建立第二语音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关联关系;第 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操作信息中的目标操作信息,其中,目标操作信 息与第二语音信息关联同一第二指令;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语音信 息关联的第一指令,确定第一指令与目标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 系中目标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与目标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的功能 相同。
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包括与第二操作信息相关联的 第二指令;第二指令为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上 述第一构建模块52还可以包括: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指令中包括的 关键字,对第一指令进行匹配,将包含的关键字相同的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 关联;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令关联的第二指令,确定第一指令与 第二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该操作装置50还可以包括:第一合并模块,用于 将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操作信息进行合并;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 操作信息或接收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 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 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 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 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 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4中的方法实施例实现 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 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存储器10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001上运行 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上述操作方法实施例 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存储器1002上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时,可 执行: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操 作信息;建立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 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 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 指令。
图7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101、网络模块11102、音频 输出单元1103、输入单元1104、传感器1105、显示单元1106、用户输入单 元1107、接口单元1108、存储器1109、以及处理器11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 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10逻辑相连,从 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7中示 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 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110可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 作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操作信息;建立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 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 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 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处理器1110还可用于:在操作设置信息包括第二语音信息,以及与所述 第二语音信息、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 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时执行的第一指令,并建立所述第二语 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中的目标操 作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关联同一所述第二指 令;根据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的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 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目标操作信息对 应的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的功能相同。
处理器1110还可用于:在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相 关联的第二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包括的关键字,对所述第一 指令进行匹配,将包含的关键字相同的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关联;根据所述 第一指令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之间 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1110还可用于:将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进行合 并;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或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所 述第一指令。
输入单元1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 1041和麦克风11042,图形处理器1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 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 1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 来配置显示面板11061。用户输入单元1107包括触控面板11071以及其他输 入设备11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 1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1072可以 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 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1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109可主要包 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 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 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 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 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 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 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 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 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 例中的存储器11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110集成应用 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 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 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 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操作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 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 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 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 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 操作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 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 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 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操作方法实施例的各个 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 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 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 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 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 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 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 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 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 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 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 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 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 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 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 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 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操作信息;
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语音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所述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确定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时执行的第一指令,并建立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之间的关联关系;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中的目标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关联同一所述第二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的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目标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的功能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所述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包括的关键字,对所述第一指令进行匹配,将包含的关键字相同的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关联;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进行合并;
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或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指令。
5.一种操作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设置信息,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操作信息;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第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执行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还包括第二语音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关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所述第一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时执行的第一指令,并建立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中的目标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二语音信息关联同一所述第二指令;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与所述第一指令的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目标操作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信息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的功能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设置信息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相关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时执行的指令;
所述第一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包括的关键字,对所述第一指令进行匹配,将包含的关键字相同的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关联;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关联的所述第二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进行合并;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或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
CN202211193886.7A 2022-09-28 2022-09-28 操作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8019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3886.7A CN115801948A (zh) 2022-09-28 2022-09-28 操作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3886.7A CN115801948A (zh) 2022-09-28 2022-09-28 操作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1948A true CN115801948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3886.7A Pending CN115801948A (zh) 2022-09-28 2022-09-28 操作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194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9385A (ja) * 2005-04-27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23646A1 (en) * 2014-04-08 2017-11-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vice control metho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voice input apparatus
CN108600559A (zh) * 2018-07-2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18017A (zh) * 2019-07-25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情景模式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装置
CN111857497A (zh) * 2020-06-30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269556A (zh) * 2020-09-21 2021-01-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78311A (zh) * 2021-08-16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9385A (ja) * 2005-04-27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23646A1 (en) * 2014-04-08 2017-11-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vice control metho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voice input apparatus
CN108600559A (zh) * 2018-07-2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18017A (zh) * 2019-07-25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情景模式控制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装置
CN111857497A (zh) * 2020-06-30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269556A (zh) * 2020-09-21 2021-01-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78311A (zh) * 2021-08-16 2021-12-10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9630B2 (en) Above-lock notes
CN107924288A (zh) 电子设备及其使用语音识别来执行功能的方法
KR102150778B1 (ko) 정보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37603A (zh) 终端、解锁方法和程序
US10824891B2 (en) Recognizing biological feature
CN104520866A (zh) 隐私保护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370772A (zh) 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09174A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打开方法
CN107193393A (zh) 输入法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08899A (zh) 一种终端
EP4254225A1 (en) Terminal informatio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29240A (zh) 一种登录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4104102A1 (zh)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488B (zh) 来电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32379B (zh) 智能终端上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385470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WO2017000343A1 (zh) 一种指纹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EP3460717A1 (en)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processing fingerprints
CN107317908B (zh) 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801948A (zh) 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778296B (zh) 一种访问对象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182020A (zh) 屏幕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256151A (zh) 页面渲染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086942B (zh)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6435A (zh) 电子设备的操作流程分享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