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497A -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497A
CN111857497A CN202010615632.4A CN202010615632A CN111857497A CN 111857497 A CN111857497 A CN 111857497A CN 202010615632 A CN202010615632 A CN 202010615632A CN 111857497 A CN111857497 A CN 111857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target
user
threshold
target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56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497B (zh
Inventor
魏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56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操作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以解决用户不熟悉新设备的快捷开启方式,从而因旧的操作习惯导致误操作概率较大的问题。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操作;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所述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中的操作提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Description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快捷使用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电子设备的一些常用功能可通过简单的快捷操作来实现,从而避免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多次界面跳转。例如,用户可通过按动电子设备的组合按键来启用截屏功能。
而现有的电子设备五花八门,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子设备中,相同的功能,定义的快捷开启方式不同。
因此,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在更换电子设备时,不熟悉新设备的快捷开启方式,从而因旧的操作习惯导致误操作概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提示方法,能够解决用户不熟悉新设备的快捷开启方式,从而因旧的操作习惯导致误操作概率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提示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操作;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所述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提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操作;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所述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这样,在本申请中,在接收到用户的目标操作时,响应于该目标操作,首先在用户历史记录中,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这里获取的第一指令即依据用户操作习惯,在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同时,在设备设置信息中,获取当前设置的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进一步地,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可能更换了新设备,或者更改了目标操作原本对应的指令,从而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为用户指示出目标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以及相关内容,从而用户可根据目标提示信息,控制第一指令或者第二指令在设备上执行。这样,在目标提示信息的提示下,可避免用户因不熟悉新的操作方式,依旧习惯旧的操作方式,而导致的误操作行为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界面显示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界面显示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界面显示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界面显示示意图之四;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提示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提示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接收目标操作。
在本申请中,目标操作优选为任一快捷操作方式。
其中,目标操作可以是基于手势动作完成的操作,目标操作还可以是基于按键动作完成的操作。目标操作可以用户自定义,还可以是设备自定义。
在该步骤中,目标操作默认为任意已定义的快捷操作。
步骤S2:响应于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
其中,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
通常,在电子设备中,会设置一些快捷操作方式,其实现过程如前述内容,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实现,还可以是通过简单的组合按键实现,而每一种快捷操作方式均对应唯一的功能,即快捷操作用于实现对应的功能。
因此,在该步骤中,与目标操作对应的指令,即用于实现对应功能的指令。
例如,三指向下滑动的快捷操作,对应的指令可实现缩小屏幕显示,并向下靠拢的功能;又如,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的快捷操作,对应的指令可实现截屏功能。
本申请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目标操作对应了两个指令,这两个指令是指通过不同路径获取的指令,而这两个指令可以实现同一功能,也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均可为空指令,即不用于实现任何功能。
具体地,第一指令与记录的历史数据相关联。可选地,可通过记录用户的操作,以及操作对应的功能指令,作为记录的历史数据。可见,历史数据可表现出用户的操作习惯。
可选地,可通过云备份的方式,记录用户的操作,以及其对应的功能指令,从而即使用户更换设备,也可获取用户的操作习惯。
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在本申请中,可通过获取设备当前的设置信息,来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
步骤S3:在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
其中,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可增加比对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的步骤。
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一致的情况下,可直接执行第一指令或第二指令。
上述这种情况常见于用户没有更换设备,用户操作习惯与当前设置相同,或者更换设备后,用户在旧设备上的操作习惯与新设备的当前设置相同。
而在该步骤的情况中,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常见于用户更换设备后,用户在旧设备上的操作习惯与新设备的当前设置不符,或者用户更改实现某些功能的快捷操作方式后,用户的旧操作习惯与设备的当前设置不符。
例如,用户在旧设备中,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的操作,对应的指令可以是截屏指令。而在新设备中,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的操作,对应的指令不是截屏指令,而是其它的指令,或者不对应任何指令,即空指令。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用户误操作,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
可选地,目标提示信息的内容包括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
进一步地,目标提示信息的内容还包括:虚拟按键。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按键选择设置第二指令,以使第二指令与第一指令一致,从而使得设备的设置与用户习惯一致。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按键选择不设置,从而使得设备保持当前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提示信息与第一指令、第二指令中至少一个关联,具体包括的内容不限于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的指令内容,进一步地,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包括更多内容,如指示用户设置第一指令的内容、指示用户设置第二指令的内容,等等。
可参考地,以对话框的形式输出目标提示信息;以通知消息的形式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等等。
这样,在本申请中,在接收到用户的目标操作时,响应于该目标操作,首先在用户历史记录中,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这里获取的第一指令即依据用户操作习惯,在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同时,在设备设置信息中,获取当前设置的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进一步地,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可能更换了新设备,或者更改了目标操作原本对应的指令,从而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为用户指示出目标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以及相关内容,从而用户可根据目标提示信息,控制第一指令或者第二指令在设备上执行。这样,在目标提示信息的提示下,可避免用户因不熟悉新的操作方式,依旧习惯旧的操作方式,而导致的误操作行为发生。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4:接收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
第一输入包括在屏幕上进行的触摸输入、以及隔空输入,不限于点击、滑动等动作。而且,第一输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动作,其中,多个动作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步骤S5:响应于第一输入,在设置信息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一指令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目标提示信息的输入方式。通过用户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可按照旧的操作习惯,更改设置信息,以使得设置信息中的目标操作所对应的指令为第一指令。
应用场景如:参见图3,用户在旧设备的使用中,定义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所能实现的功能为缩小屏幕显示,并向下靠拢。当用户更换新设备后,还未定义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进一步地,当用户在新设备上进行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时,设备识别出该操作在历史记录中,能够实现的功能为缩小屏幕显示,并向下靠拢,而基于当前的设置信息,识别出该操作未对应功能指令,则以对话框的形式弹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的内容可为:检测到您有本机暂未定义的操作手势,您是否需要进行小屏操作?”,并在弹出对话框中,默认有一个勾选“将检测到的手势加入自定义手势”的复选框。进一步地,用户可通过对复选框的第一输入,在新设备上重新定义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这样,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在当前设置中所对应的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中所对应的指令(即第一指令)一致,从而使得设置信息中的目标操作与第一指令相关联。用户下次进行三指向下滑动的操作时,不再进行弹框提示,而是直接实现缩小屏幕显示,并向下靠拢的功能。
可参考地,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包括:若目标操作当前未定义指令时,则可直接定义目标操作对应为第一指令;另一方面,若当前已定义目标操作对应为第二指令时,则可将第二指令更改为第一指令。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当历史操作记录中,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响应的第一指令,与设备当前的设置信息中,目标操作响应的第二指令不一致时,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在目标提示信息中,不仅可展示出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的具体内容,还可进一步为用户提供设置入口,从而用户可设置第二指令的内容,与第一指令的内容一致,进而使得设置信息中的目标操作与第一指令相关联。用户在之后的使用中,若进行目标操作,则设备直接执行第一指令,与用户使用习惯相符,不会造成误操作。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6:接收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
第二输入包括在屏幕上进行的触摸输入、以及隔空输入,不限于点击、滑动等动作。而且,第二输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动作,其中,多个动作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步骤S7:响应于第二输入,执行第二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对目标提示信息的输入方式。通过用户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可不对目标操作进行重新定义,设备直接执行第二指令。
步骤S8:获取在响应于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指令的次数。
在该步骤中,可重复接收目标操作的步骤,从而可获取在响应于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指令的次数。
步骤S9:根据次数的变化,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第二输入,表达自己不对当前设置进行更改的意愿,而是选择适应新快捷方式,从而设备执行第二指令。进一步地,可持续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记录,以统计出用户在进行目标操作时,选择第二指令进行执行的次数,而随着次数的变化,逐渐更新已记录的用户习惯,以用户的新习惯代替旧习惯,使得历史操作记录中的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进一步地,更新后的用户习惯可在日后使用中起到再次提示用户的作用,以避免用户出现误操作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次数的变化过程中,若历史操作记录中的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还未相关联,则在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输出目标提示信息,以供用户参考,以避免用户出现误操作现象。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9包括:
步骤S91:在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新建状态。
步骤S92:在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练习状态。
步骤S93:在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存储状态。
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依次增大。
应用场景如,用户打开“操作习惯记录仪”,启用“操作习惯云记录”。“操作习惯云记录”用于自动记录用户的快捷操作,并将记录的快捷操作与对应执行的指令相关联。具体地,“操作习惯记录仪”针对每一种快捷操作,描述相关含义,含义包括:操作方式、功能描述、状态等。在本实施例中,状态包括“新建”、“练习”和“存储”三种。其中,可根据记录的历史操作,更新每种快捷操作的状态。
参见图6,例如,对于任一目标操作,若还未使用,则在“操作习惯记录仪”中,相应的状态为“新建”;若不常使用,相应的状态为“练习”或者“练习中”;若使用较为频繁,相应的状态为“存储”。
可选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可自定义。
对于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默认用户还未使用,或者偶尔使用;对于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默认用户不常使用,但大于偶尔使用的频率;对于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默认用户使用频繁。
参见图6和图7,可选地,对于“存储”状态,可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已习惯”状态,进一步地,对于“已习惯”的快捷操作,可进行云备份同步,以云端记录用户的操作习惯,则对于云备份同步的快捷操作,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更新为:“已备份”状态。而本实施例优选将云端备份的内容作为用户的历史操作记录,可见,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的指令可真正反应出用户较为频繁的操作习惯。
可选地,“操作习惯记录仪”可针对用户自定义的快捷操作,进行记录,也有可针对设备自定义的快捷操作,进行记录。
例如,当用户首次使用实体按键的快捷操作时(如锁屏键+音量下键表示截图操作),“操作习惯记录仪”则会新建一条快捷操作的操作习惯。当用户多次使用自定义的快捷按键操作后,也会同步进行快捷按键相关操作习惯的状态变更,达到条件也会进行自动云端备份。
其中,用户可在“操作习惯记录仪”中删除任一创建的快捷操作。另外,基于用户重新建立的操作习惯,若“操作习惯记录仪”中记录的相关联指令发生变化,可直接在原有的快捷操作中直接更新为变化后的指令;也可重新创建快捷操作及其相关含义,同时删除原快捷操作及其原有的相关含义。
可参考地,用户更换新设备后,安装并打开“操作习惯记录仪”,对云端备份的操作习惯进行同步,及可获得“操作习惯记录仪”中备份的操作习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设备自定义、或者用户自定义,设置快捷操作以及其对应的指令。之后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若用户触发已定义的快捷操作时,则响应已定义的指令,从而记录用户的操作历史。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操作历史记录,在操作历史记录中,将定义的快捷操作与对应的指令相关联,并根据用户的使用次数,在操作历史记录中更新快捷操作与对应指令的状态,不同状态可代表不同的关联程度,从而基于不同的关联程度,可得到用户的操作习惯。其中,将关联程度最高的快捷操作与其对应指令,即用户使用频繁较高的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默认为用户习惯。可见,通过统计快捷操作的使用次数,可总结出将使用次数较多的快捷操作,从而智能识别用户真实使用习惯,进而将用户使用习惯与设备实际设置进行比对,以使得用户快速习惯设备新设置或者新设备的设置,可根据用户的习惯给出提示,以避免用户误操作的行为发生。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中,在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之前,优选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接收设置目标操作的第四输入。
第四输入包括在屏幕上进行的触摸输入、以及隔空输入,不限于点击、滑动等动作。而且,第四输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动作,其中,多个动作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步骤S11:响应于第四输入,设置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目标指令。
用户可在设备上自定义指定的快捷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以用于快速实现指令所对应的功能。
步骤S12:获取在响应于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目标指令的次数。
步骤S13:在次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目标指令相关联。
本实施例为对上一实施例进行的补充。在上一实施例中,针对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用户可选择适应新的操作习惯,从而设备响应第二指令,进而本申请可记录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的操作习惯。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首先定义目标操作,再在用户的频繁使用中,记录目标操作与目标指令相关联的操作习惯。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在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设置信息中与第一指令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步骤S32:输出与第一操作相关联的目标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还可在目标提示信息中提示用户:设置信息中,用于实现第一指令功能的具体操作方式,即第一操作。
应用场景如,参见图9,对于同一快捷操作方式,在不同的设备中,分别对应不同的指令。如,用户在第一设备上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可实现截屏功能;用户在第二设备上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无任何功能实现,而在第二设备中,用于实现截屏功能的操作时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上键。因此用户在第二设备同时按动锁屏键和音量下键时,此时以对话框的形式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的内容为,“检测您执行了老的截屏按键操作习惯,您是否需要进行截屏操作?”,同时在对话框中提示截屏操作的实体按键组合。
可选地,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用户可在目标提示信息的提示下,选择第一指令进行执行,以满足当前需求。于此同时,目标提示信息还用于提示当前设置信息中,用于实现第一指令的第一操作,以便于用户在之后的使用中,能够按照新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从而避免误操作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目标提示信息包括设置信息中,用于实现第一指令的第一操作,用户可根据提示进行第一操作。从而在不更改设置的情况下,按照新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同时可避免误操作发生。
综上,本申请通过对用户手势操作习惯、以及设备实体快捷键按键操作习惯的记录,智能识别出其中真实的用户操作习惯,并对操作习惯进行备份。在更换使用设备后,在新机上对操作习惯进行同步,用户在使用新设备时,如果不知道新设备中自己常用功能的正确开启方式,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以往常用习惯进行操作,若与新机的方式不一致,可进行相关询问提示,是否需要进行某操作,同时对新机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行告知,用户可选择本次是否继续使用旧的操作习惯完成操作。可见,本申请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适应新设备的使用,同时逐步过渡到新设备的操作习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
提供的操作提示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操作提示装置,或者该操作提示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操作提示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操作提示装置执行操作提示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提示方法的装置。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示装置的框图,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目标操作;
第一响应模块20,用于响应于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
输出模块30,用于在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这样,在本申请中,在接收到用户的目标操作时,响应于该目标操作,首先在用户历史记录中,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这里获取的第一指令即依据用户操作习惯,在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同时,在设备设置信息中,获取当前设置的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进一步地,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可能更换了新设备,或者更改了目标操作原本对应的指令,从而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为用户指示出目标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以及相关内容,从而用户可根据目标提示信息,控制第一指令或者第二指令在设备上执行。这样,在目标提示信息的提示下,可避免用户因不熟悉新的操作方式,依旧习惯旧的操作方式,而导致的误操作行为发生。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输入,在设置信息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一指令相关联。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输入,执行第二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响应于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指令的次数;
关联模块,用于根据次数的变化,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
可选地,关联模块,具体包括:
新建单元,用于在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新建状态;
练习单元,用于在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练习状态;
存储单元,用于在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历史操作记录中将目标操作与第二指令相关联为存储状态;
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依次增大。
可选地,输出模块30,具体包括:
操作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设置信息中与第一指令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提示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与第一操作相关联的目标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提示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提示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提示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存储在存储器1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上述操作提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2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以及处理器1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2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用户输入单元1007,用于接收目标操作;
处理器1010,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
这样,在本申请中,在接收到用户的目标操作时,响应于该目标操作,首先在用户历史记录中,获取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这里获取的第一指令即依据用户操作习惯,在用户进行目标操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同时,在设备设置信息中,获取当前设置的与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进一步地,在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说明用户可能更换了新设备,或者更改了目标操作原本对应的指令,从而可输出目标提示信息。目标提示信息为用户指示出目标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以及相关内容,从而用户可根据目标提示信息,控制第一指令或者第二指令在设备上执行。这样,在目标提示信息的提示下,可避免用户因不熟悉新的操作方式,依旧习惯旧的操作方式,而导致的误操作行为发生。
可选的,用户输入单元1007,还用于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
处理器1010,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设置信息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
可选的,用户输入单元1007,还用于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
处理器1010,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执行所述第二指令;获取在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指令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的变化,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所述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新建状态;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练习状态;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存储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置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的第一操作;输出与所述第一操作相关联的目标提示信息。
本申请通过对用户手势操作习惯、以及设备实体快捷键按键操作习惯的记录,智能识别出其中真实的用户操作习惯,并对操作习惯进行备份。在更换使用设备后,在新机上对操作习惯进行同步,用户在使用新设备时,如果不知道新设备中自己常用功能的正确开启方式,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以往常用习惯进行操作,若与新机的方式不一致,可进行相关询问提示,是否需要进行某操作,同时对新机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行告知,用户可选择本次是否继续使用旧的操作习惯完成操作。可见,本申请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适应新设备的使用,同时逐步过渡到新设备的操作习惯。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042,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操作提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操作提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操作;
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所述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
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设置信息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获取在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指令的次数;
根据所述次数的变化,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次数的变化,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具体包括:
在所述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新建状态;
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练习状态;
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存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三阈值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置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输出与所述第一操作相关联的目标提示信息。
6.一种操作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操作;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分别获取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以及与所述目标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与历史操作记录相关联,所述第二指令与设置信息相关联;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输出目标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提示信息关联于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一输入;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所述设置信息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目标提示信息的第二输入;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响应于所述目标操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指令的次数;
关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次数的变化,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模块,具体包括:
新建单元,用于在所述次数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新建状态;
练习单元,用于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练习状态;
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历史操作记录中将所述目标操作与所述第二指令相关联为存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三阈值依次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具体包括:
操作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指令与所述第二指令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置信息中与所述第一指令相关联的第一操作;
提示输出单元,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操作相关联的目标提示信息。
CN202010615632.4A 2020-06-30 2020-06-30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57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5632.4A CN111857497B (zh) 2020-06-30 2020-06-30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5632.4A CN111857497B (zh) 2020-06-30 2020-06-30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497A true CN111857497A (zh) 2020-10-30
CN111857497B CN111857497B (zh) 2021-08-13

Family

ID=7298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5632.4A Active CN111857497B (zh) 2020-06-30 2020-06-30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74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533A (zh) * 2021-04-02 2021-07-02 南京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14115655A (zh) * 2021-11-17 2022-03-01 广东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快捷方式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5801948A (zh) * 2022-09-28 2023-03-14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555A (zh) * 2012-10-29 2013-02-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应用程序卸载方法
CN103152398A (zh) * 2013-02-0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终端文件间的文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3379476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联系人信息更新方法
CN10479383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操作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60055226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Projectwizard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ing data structures
CN105528130A (zh) * 2014-10-24 2016-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559429A (zh) * 2016-11-28 2017-04-05 北京铭铭鑫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一键换机方法
US20170236510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Honda Motor Co., Ltd. Voice processing device
CN107248943A (zh) * 2017-07-06 2017-10-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29682A (zh) * 2017-06-19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交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76067A (zh) * 2018-03-08 2018-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08540654A (zh) * 2018-03-22 2018-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95275A (zh) * 2018-03-12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推送的方法及终端
CN108803980A (zh) * 2017-04-27 2018-11-13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备的操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5793A (zh) * 2018-09-17 2019-02-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项提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90394342A1 (en) * 2018-06-20 2019-12-26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476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联系人信息更新方法
CN102929555A (zh) * 2012-10-29 2013-02-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应用程序卸载方法
CN103152398A (zh) * 2013-02-0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终端文件间的文件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4793836A (zh) * 2014-01-16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操作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60055226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Projectwizard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ing data structures
CN105528130A (zh) * 2014-10-24 2016-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70236510A1 (en) * 2016-02-17 2017-08-17 Honda Motor Co., Ltd. Voice processing device
CN106559429A (zh) * 2016-11-28 2017-04-05 北京铭铭鑫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一键换机方法
CN108803980A (zh) * 2017-04-27 2018-11-13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备的操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29682A (zh) * 2017-06-19 2017-11-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交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48943A (zh) * 2017-07-06 2017-10-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76067A (zh) * 2018-03-08 2018-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08595275A (zh) * 2018-03-12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推送的方法及终端
CN108540654A (zh) * 2018-03-22 2018-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394342A1 (en) * 2018-06-20 2019-12-26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9345793A (zh) * 2018-09-17 2019-02-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项提醒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泉清溪: "换新手机了,教你如何一键换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07/17/892692_800029245.SHTML》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533A (zh) * 2021-04-02 2021-07-02 南京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14115655A (zh) * 2021-11-17 2022-03-01 广东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快捷方式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5801948A (zh) * 2022-09-28 2023-03-14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497B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7497B (zh) 操作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062479B (zh)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984093B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48198B (zh) 支付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96734B (zh) 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管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3854A (zh) 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3518026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35580A (zh) 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4447A (zh) 分屏窗口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86612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68182B (zh) 应用图标的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416212B (zh) 程序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5614A (zh) 会话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53883A (zh) 应用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06320A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764833A (zh)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50401A (zh) 一种触控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5159874A (zh) 文字的修改方法及装置
CN112882624B (zh) 进程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3303B (zh) 文本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5571A (zh) 显示页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78596A (zh) 远程协助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24841A (zh) 通知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5216A (zh) 应用程序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86650A (zh) 操作路径切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