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193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1939A
CN115801939A CN202211394406.3A CN202211394406A CN115801939A CN 115801939 A CN115801939 A CN 115801939A CN 202211394406 A CN202211394406 A CN 202211394406A CN 115801939 A CN115801939 A CN 115801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coil
housing
electronic device
coil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44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豪武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44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1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1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19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7178 priority patent/WO202409910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控制电路,第一壳体设置有磁性件;第二壳体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线圈,第一壳体可相对于第二壳体折叠和展开,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折叠时,磁性件和所述金属件相吸以使磁性件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吸引力;控制电路与电磁线圈电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电磁线圈,以使电磁线圈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自动展开,使用户可以较为便捷的展开可折叠式电子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折叠式设备因其既能满足用户对屏幕大尺寸的需求,又能避免因大尺寸屏幕带来的携带不便的问题而广受用户喜爱。可折叠式设备通常需要用户手动且用力才可以展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实现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自动展开,使用户可以较为便捷的展开可折叠式电子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有磁性件;
第二壳体,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线圈,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和展开,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磁性件和所述金属件相吸以使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吸引力;
控制电路,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电磁线圈,以使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控制电路,第一壳体设置有磁性件,第二壳体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线圈,第一壳体可相对于第二壳体折叠和展开,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折叠时,磁性件和所述金属件相吸以使磁性件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吸引力;控制电路与电磁线圈电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电磁线圈,以使电磁线圈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可折叠式电子设备的自动展开,使用户可以较为便捷的展开可折叠式电子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性件和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二壳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沿P-P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诸如图1的电子设备2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的示例性配置中,电子设备2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电子设备20。图1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诸如上述的电子设备20可以配置为可折叠的设备。可折叠的设备包括可折叠的壳体组件诸如壳体组件200,壳体组件200用于形成可折叠设备的外部轮廓。壳体组件200可以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壳体,比如壳体组件2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诸如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诸如第二壳体220,第二壳体220可以通过转动件诸如转动件280与第一壳体210连接,第一壳体210可通过转动件280相对于第二壳体220转动,使得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互贴合(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使得电子设备20的占用空间较小,从而便于电子设备20的携带与存放。当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互远离(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使得电子设备2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从而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20的操作及阅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220可具有一个转动方向,此时电子设备20可单向折叠;第二壳体220可具有两个转动方向,此时电子设备20可双向折叠。
其中,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图4为图3所示电磁线圈和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壳体210设置有磁性件230;第二壳体220设置有电磁线圈240,电磁线圈240包括金属件241和线圈242,第一壳体210相对于第二壳体220折叠时,磁性件230和金属件241相吸以使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形成吸引力;控制电路250与电磁线圈240电连接,控制电路250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240,以使电磁线圈240与磁性件230之间形成排斥力。磁性件230可以为永磁体,线圈242可以为绕线线圈,围绕金属件241设置,金属件可以为铁芯,用于增强线圈242通电后的磁场起到导磁作用。
控制电路250可以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线圈的工作状态,以改变电磁线圈240与磁性件230之间合力的类型,可以理解的是,当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的合力为吸引力时,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存在吸引力,以使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处于折叠状态,当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的合力为排斥力时,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存在排斥力,以使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处于展开状态,具体的,控制电路250可以控制电磁线圈240的线圈242的通断电状态,当控制电路250控制线圈242处于未导通状态时,线圈242不生成磁场,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的磁性件230对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金属件241的电磁力可以吸引金属件241,以使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的合力为吸引力。当控制电路250控制线圈242处于导通状态时,线圈242可以形成电磁场,相当于一磁性件,金属件241可以增强线圈242的磁感应强度,通过控制电路250控制线圈242电流的方向以及大小,可以控制线圈242形成电磁场的磁场方向,从而可以根据需求使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的合力转变为排斥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210设置有容纳磁性件230的容纳空间,磁性件230设置在第一壳体210上,比如可以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铆接、螺接等其他方式实现。第二壳体220设置有容纳电磁线圈240的容纳空间,电磁线圈设置在第二壳体220上,比如可以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实现,或者采用铆接、螺接等其他方式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的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件230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电磁线圈24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壳体即可。
为了便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折叠以及展开,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可以设置远离壳体连接处的端部,例如,第一壳体210包括与第二壳体220连接的第一端部211以及远离第一端部211的第二端部212,磁性件230设置于第二端部212,第二壳体220包括与第一壳体210连接的第三端部221以及远离第三端部221的第四端部222,电磁线圈240设置于第四端部222,第一壳体210相对于第二壳体220折叠时,第二端部212与第四端部222连接,第一壳体210相对于第二壳体220展开时,第二端部212与第四端部222分离。
具体的,请参阅图2至图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第二壳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电磁线圈240包括第一电磁线圈2401和第二电磁线圈2402,第一电磁线圈2401与第二电磁线圈2402间隔设置于第四端部222,相应的,磁性件230包括第一磁性件2301和第二磁性件2302,第一磁性件2301和第二磁性件2302间隔设置于第二端部212,第一磁性件2301与第一电磁线圈2401对应设置,第二磁性件2302与第二电磁线圈2402对应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壳体210相对于第二壳体220折叠以及展开的稳定性以及便捷性。可以理解的是,磁性件以及电磁线圈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磁性件与电磁线圈对应设置可以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时磁性件与电磁线圈之间存在吸引力,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时磁性件与电磁线圈之间存在排斥力即可。
控制电路250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20,第四端部222设置有容纳槽,诸如第一容纳槽223和第二容纳槽224,第一电磁线圈2401设置于第一容纳槽223,第二电磁线圈2402设置于第二容纳槽224,以第一容纳槽223示例,第一容纳槽223的槽壁设置有开口2231,开口2231朝向控制电路250,第一电磁线圈2401可以包括电连接端243,电连接端243穿设于开口2231与控制电路电25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磁线圈装配的稳定性以及便捷性,电磁线圈2401的电连接端243可以通过弹片与控制电路250进行电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25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251和触发电路252,触发电路用于响应用户操作生成的触发信号,处理电路251分别与电磁线圈240和触发电路252电连接,处理电路251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对线圈242通电,以使电磁线圈与240与磁性件230之间形成排斥力。
其中,触发电路252可以包括按键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图像采集模组与语音输入模组中的至少一个。以触发电路252为指纹识别模组1示例,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侧边,诸如侧边225,第二壳体220设置有容置处理电路251的容置槽226,容置槽226靠近侧边225的槽壁设置有避让槽2261,指纹识别模组的柔性电路板2521穿设于避让槽2261与设置在容置槽226内的处理电路251电连接,其中,为了保证指纹识别模组装配的稳定性以及便捷性,指纹识别模组的柔性电路板2521可以通过弹片与处理电路251进行电连接。
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在侧边225装配指纹识别模组的一部分,指纹识别模组的柔性沿着侧边穿过避让槽2261至容置槽226,在第一容纳槽223和第二容纳槽224分别装配至第一电磁线圈2401和第二电磁线圈2402,第一电磁线圈2401的电连接端243穿过开口2231至容置槽226内,第二电磁线圈2402的电连接端同样穿过相应的开口至容置槽226内,处理电路251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电磁线圈2401的电连接端和第二电磁线圈2402的电连接端以及指纹识别模组的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端,电连接端与电连接端之间可以通过弹片进行电连接,以实现电连接的稳定性。装配后弹片的位置关系可以参阅图8,图8为图5沿P-P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应用场景示意图,处理电路251可以包括处理器,磁性件230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处于折叠状态时,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不对线圈242通电,线圈242处于未导通状态时,线圈242不生成磁场,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的磁性件230对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金属件241的电磁力可以吸引金属件241,以使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的合力为吸引力,以使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扣合。
当用户需要使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展开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指纹识别模组以生成包括指纹信息的触发信号,处理电路251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包括指纹信息的触发信号时,控制电磁线圈240处于工作状态,即对电磁线圈240的线圈242进行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240可以形成磁场,磁性件230靠近电磁线圈240的磁性与电磁线圈240靠近磁性件230的磁性相同,磁性件230与电磁线圈240之间存在排斥力,以使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展开,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无需对电磁线圈通电即可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扣合,不但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还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另外,通过该简单的结构还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展开,提高用户展开电子设备的便捷性。例如用户可以实现单手打开扣合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处理电路251还可以控制线圈242的通电时间,在电子设备折叠状态时,电磁线圈不工作,仅用磁性件吸引金属件,用户需要展开电子设备时,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到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后导通线圈242较短的时间,例如1s~2s,线圈242导通的过程中电磁线圈240与磁性件230之间的排斥力使得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分离,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分离后停止对线圈242通电,可以避免由于误触或较长时间通电导致的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加。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可以通过铰链转轴等连接结构连接,当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分离后连接结构可以辅助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处于分离状态,分离的角度可以通过连接结构控制。也即是说,通电的时间可以根据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连接结构设置,通电时间可以为使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展开的角度可以刚好为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分离后电磁线圈240和磁性件230之间的吸引力无法使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扣合的通电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处理电路251还可以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检验,具体的,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对线圈242进行通电,若接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对线圈242不作处理,不但提高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还可以防止误触导致的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加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处理电路还可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控制线圈的电气参数。电器参数可以为线圈的电压、电流、频率等,例如,指纹识别模组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指纹以生成触发信号,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和压力信号后根据触发信号和压力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压力信号的大小相关。其中,触发信号可以包括指纹信号,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根据压力信号的大小控制线圈的电力参数,电力参数可以为电流大小,若接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对线圈不作处理。
具体的,压力信号的大小可以与电流大小正相关,压力值越大,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越大,电磁线圈与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越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的角度越大,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应用场景示意图,当用户通过不同的压力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的角度不同,具体的,当用户通过第一压力按压指纹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一角度A,即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形成第一角度A;当用户通过第二压力按压指纹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二角度B,即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形成第二角度B;当用户通过第三压力按压指纹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三角度C,即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形成第三角度C。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第二压力大于第三压力,第一角度A大于第二角度B,第二角度B大于第三角度C,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第一壳体倾斜角度的需求,例如,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270,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压力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显示屏270倾斜的角度不同,满足用户对于显示屏270的观看需求,无需额外配置手机支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角度的维持可以仅通过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之间的排斥力,也可以通过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之间的排斥力和转动机构的阻尼力。也可以不通过磁性件230和电磁线圈240之间的排斥力维持,排斥力给予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展开相应角度的力,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应角度的维持通过转动机构的阻尼力,或者其他驱动机构的力。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复用指纹识别模组获取用户按压的压力值,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展开的角度,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对于电子设备展开不同角度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电路包括按键模组,按键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侧边,按键模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触发的压力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根据压力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压力信号的大小相关。具体的,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根据压力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压力信号的大小相关。根据压力信号的大小控制线圈的电力参数,电力参数可以为电流大小,压力信号的大小可以与电流大小正相关,压力值越大,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越大,电磁线圈与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越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的角度越大,当用户通过不同的压力按压按键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的角度不同,当用户通过第一压力按压按键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一角度A,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角度A;当用户通过第二压力按压按键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二角度B,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角度B;当用户通过第三压力按压按键模组时,电子设备展开第三角度C,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三角度C。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第二压力大于第三压力,第一角度A大于第二角度B,第二角度B大于第三角度C,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第一壳体倾斜角度的需求,例如,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压力按压按键模组,显示屏倾斜的角度不同,满足用户对于柔性屏的观看需求,无需额外配置手机支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角度的维持可以仅通过磁性件和电磁线圈之间的排斥力,也可以通过磁性件和电磁线圈之间的排斥力和转动机构的阻尼力。也可以不通过磁性件和电磁线圈之间的排斥力维持,排斥力给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相应角度的力,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应角度的维持通过转动机构的阻尼力,或者其他驱动机构的力。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展开的角度,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对于电子设备展开不同角度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电路包括语音输入模组,语音输入模组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根据语音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语音信号的语音参数相关。具体的,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根据语音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语音信号的语音参数相关。根据语音参数控制线圈的电力参数,语音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音量参数、语义参数等,电力参数可以为电流大小,语音参数为音量参数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的音量大小可以与电流大小正相关,音量值越大,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越大,电磁线圈与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越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展开的角度越大,例如,当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为第一音量时,处理器根据第一音量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一电流;当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为第二音量时,处理器根据第二音量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二电流;当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为第三音量时,处理器根据第三音量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三电流;第一电流、第二电流和第三电流可以为对应电子设备展开不同角度线圈需要的电流。第一音量大于第二音量,第二音量大于第三音量,第一电流大于第二电流,第二电流大于第三电流。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第一壳体倾斜角度的需求。
语音参数为语义参数时,处理器可以根据语音参数分析出表达用户语义的语义参数,根据语义参数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大小,例如,处理器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象征的语义为电子设备展开角度A,则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一电流;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象征的语义为电子设备展开角度B,则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二电流;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语音参数象征的语义为电子设备展开角度C,则控制线圈导通的电流为第三电流;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第一壳体倾斜角度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电路包括图像采集模组,图像采集模组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图像信号后根据图像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图像信号的图像参数相关。具体的,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图像信号后根据图像信号对线圈通电,排斥力大小与图像信号的图像参数相关。可以满足用户对于第一壳体倾斜角度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电路还可以包括其他可以生成触发信号的触发模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触发模组。处理器通过触发模组采集的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时间和/或电力参数,不但可以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还可以使可电子设备的展开方式更加多样化。
可以理解的是,将电磁线圈240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边缘位置,以及将磁性件230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的边缘位置,可以使得电磁线圈240和磁性件230之间的磁性作用力主要作用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边缘位置,这样相对于将电磁线圈240设置在第二壳体220中间位置,以及磁性件230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的中间位置,在采用相同的磁性作用力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间隔更多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的折叠方式并不限于横向折叠方式和竖向折叠方式,比如可以为其他任意角度的折叠形式。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可折叠显示屏诸如可折叠显示屏400,可折叠显示屏400可以采用柔性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柔性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其他类型的可折叠显示屏。可折叠显示屏400用于显示画面。可折叠显示屏400可以为规则形状,比如长方体结构、圆角矩形结构,可折叠显示屏400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处于闭合状态时,可折叠显示屏400可以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外部,也可以隐藏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可以为包括两个可折叠显示屏,一个可折叠显示屏400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另一个可折叠显示屏400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即两个可折叠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两个折叠显示屏相对设置,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为可双向折叠的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设置有磁性件;
第二壳体,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线圈,所述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和展开,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磁性件和所述金属件相吸以使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吸引力;
控制电路,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电磁线圈,以使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三端部以及远离所述第三端部的第四端部,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展开时,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四端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电连接端,所述电连接端穿设于所述开口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端通过弹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第二电磁线圈间隔设置于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处理电路和触发电路,所述触发电路用于响应用户触发的触发信号,所述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对所述线圈通电,以使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还用于根据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线圈的通电时间和/或电气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通过弹片与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按键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图像采集模组与语音输入模组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触发的压力信号,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压力信号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对所述线圈通电,所述排斥力大小与所述压力信号的大小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指纹以生成触发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压力信号,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压力信号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和压力信号对所述线圈通电,所述排斥力大小与所述压力信号的大小相关。
CN202211394406.3A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801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406.3A CN115801939A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PCT/CN2023/127178 WO2024099108A1 (zh) 2022-11-08 2023-10-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406.3A CN115801939A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1939A true CN115801939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6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4406.3A Pending CN115801939A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19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1813A (zh) * 2023-08-21 2023-09-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55396A (zh) * 2024-01-11 2024-02-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相机模组的存取方法、相机模组及存储介质
WO2024099108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9108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781813A (zh) * 2023-08-21 2023-09-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55396A (zh) * 2024-01-11 2024-02-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相机模组的存取方法、相机模组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01939A (zh) 电子设备
CN111131568B (zh) 电子设备
US10708482B2 (en) Terminal having camera module
CN110166666B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EP2891942B1 (en) Wearable terminal
CN1093794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8570262U (zh) 电子设备
CN107613073B (zh) 一种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9321B (zh) 具有翻转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KR20110022387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8833617B (zh) 移动终端
CN10823471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JP5126576B2 (ja) 振動体、触覚機能付き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536004A (zh) 惯性力赋予装置和触感提示装置
CN1106022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4863A (zh) 包括数字笔的电子装置
WO2024099108A1 (zh) 电子设备
CN113473761A (zh) 电子设备
CN110166663B (zh)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10062985B2 (en) Connector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1143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14228324U (zh) 控制电路、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111614812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3672044A (zh) 一种带可分离的多媒体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0133996B (zh)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