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9432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9432A
CN115799432A CN202211570818.8A CN202211570818A CN115799432A CN 115799432 A CN115799432 A CN 115799432A CN 202211570818 A CN202211570818 A CN 202211570818A CN 115799432 A CN115799432 A CN 115799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wavelength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08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
张琪
任玮
吴继耀
沈丽梅
林月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08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9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9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9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器件位于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器件位于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或者任意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均包括遮光层;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通过提升第一波长光的有效发光面积实现了显示均匀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器的耗电量远小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并且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一样,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也具有自发光特性,能够将像素之间的距离从毫米等级降至微米等级,色彩饱和度接近OLED显示器,所以很多厂商把微发光二极管视为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相关技术中微发光二极管根据发光颜色不同芯片具有红色微发光二极管、绿色微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微发光二极管,其中红色微发光二极管受材料本身特性限制,发光效率不足,同等电流下亮度远低于绿色微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微发光二极管,使显示面板出现亮度、色度或白点异常的问题,无法满足正常显示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亮度、色度或白点异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亮度、色度或白点异常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
任意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均包括遮光层;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器件位于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器件位于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即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的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器件位于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器件位于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即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E-E’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G-G’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3中F-F’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H-H’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远场辐射图;
图25是图13中F-F’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包括发光器件30,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0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发光器件3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
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图1中仅以非显示区完全围绕显示区为例进行适应性说明,当然非显示区也可以部分围绕显示区,例如水滴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中的发光器件30可以为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耗电量较小,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能够将像素之间的距离从毫米等级降至微米等级,色彩饱和度也较高。
本发明中的发光单元20为最小单位,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0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单元201内具有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单元202内具有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一波长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绿色发光器件30或者为蓝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二波长光为绿光或蓝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中仅以发光单元20为阵列排布进行示意性说明,对于发光单元20的排布还可以为π字形等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图1和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发光单元201中具有两个第一发光器件301,一个第二发光单元202中具有一个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情况,当然只要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发光单元20的数量仅为示意性说明,不作为对实际产品中发光单元20数量的限定。
参照图2,图2中仅为示意性说明发光器件30的截面图,在相邻的发光器件30之间可以设置遮光层1,当然对于出光颜色相同的两个第一发光器件301支架可以不设置遮光层1,图中未示出。
对于发光器件30的具体膜层结构可参照图3,图3中的发光器件30为相关技术中的结构,这里不对发光器件30的结构做具体限定,可选的,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图3中未对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做图案填充,当然图3中也示出了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可以为阳极、第二极为阴极,或者第一极为阴极、第二极为阳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40,驱动电路40用于驱动发光器件30。
可选的,衬底基板10可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本发明实施例对衬底基板10的材质不作限定。驱动电路40可以依次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层间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40中的栅极、扫描线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极;第二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40中的源极、漏极、数据线以及电源信号线。栅极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或者硅的氮化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驱动电路4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层间绝缘层,沿远离衬底基板10方向堆叠的中间绝缘层以及中间金属层。其中,中间金属层通常用于形成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以及参考电压线。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和第二极与驱动电路40电连接,实现驱动电路40对发光器件30进行驱动,发光器件30发光。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301即红色发光器件30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在显示面板100中设置的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和图6,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环绕第二发光器件302。
图4中示出了第一发光器件301部分环绕第二发光器件302,图6中第一发光器件301完全环绕第二发光器件302。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01围绕第二发光单元202,可选的,第一发光单元201中设置两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部分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当然也可以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完全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当然,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是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的,第一发光器件301即红色发光器件30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在显示面板100中设置的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C’向的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环绕第三发光器件303。
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第一波长光,即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蓝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第二波长光,即蓝光,第三发光器件303为绿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绿光,即绿光,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且绿光的波长大于蓝光的波长,即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本实施例中,图7和图8中示出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环绕第二发光单元202,同时第一发光单元201环绕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同时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环绕第三发光器件303,图7中仅以第一发光器件301完全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为例、第一发光器件301完全围绕第三发光器件303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第一发光器件301部分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同时第一发光器件301部分围绕第三发光器件303为例,当然也可以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围绕第三发光器件303,同时第一发光器件301不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但是保证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01中,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对应一个第二发光器件302,同时另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对应一个第三发光器件303,总体来说,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是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且同时是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当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发光面积与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发光面积相等时,那么相当于总体上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面积是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面积的二倍、也是第三发光单元203的有效发光面积的二倍。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三发光器件303位于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且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数量,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301即红色发光器件30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发光效率,本实施例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环绕第三发光器件303,由此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同时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也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第二发光器器件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发光器件301。
图9中仅示出了第二发光器件302完全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情况,当然第二发光器件302也可以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这里未示出。
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出,第二发光器件302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设置,同时第一发光单元201的一部分未被第二发光单元202围绕,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被第二发光器件302围绕,另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未被第二发光器件302围绕,保证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可选的,每个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发光面积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面积相等,这样能够确保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面积,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E-E’向的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三发光器件303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发光器件301。
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第一波长光,即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蓝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第二波长光,即蓝光,第三发光器件303为绿色发光器件30,出光为绿光,即绿光,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且绿光的波长大于蓝光的波长,即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本实施例中,图11和图12中示出了第二发光单元202环绕第一发光单元201,同时第三发光单元203环绕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情况,第二发光器件30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同时第三发光器件303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发光器件301,图11中仅以第二发光器件302完全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为例、第三发光器件303完全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为例进行说明,还可以第二发光器件302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同时第三发光器件303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当然也可以第三发光器件303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同时第二发光器件302不围第一发光器件301绕,但是保证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01中,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对应一个第二发光器件302,同时另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对应一个第三发光器件303,总体来说,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是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且同时是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当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发光面积与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发光面积相等时,那么相当于总体上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面积是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面积的二倍、也是第三发光单元203的有效发光面积的二倍。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三发光器件303位于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三发光器件303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且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数量,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301即红色发光器件30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发光效率,本实施例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至少部分环绕第三发光器件303,由此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数量、同时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也大于第三发光器件303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3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基于同一发光思想,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的有效发光面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参照图13和图14,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发光单元20,发光单元20包括发光器件30,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0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发光器件3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任意相邻发光单元20之间均包括遮光层1;第一发光单元201中还包括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图1中仅以非显示区完全围绕显示区为例进行适应性说明,当然非显示区也可以部分围绕显示区,例如水滴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中的发光器件30可以为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耗电量较小,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能够将像素之间的距离从毫米等级降至微米等级,色彩饱和度也较高。
本发明中的发光单元20为最小单位,发光单元2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0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单元201内具有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单元202内具有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一波长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蓝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二波长光为蓝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然第二发光器件302也可以为绿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二波长光为绿光。
图13中仅以发光单元20为阵列排布进行示意性说明,对于发光单元20的排布还可以为π字形等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图13和图14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发光单元201中具有一个第一发光器件301,一个第二发光单元202中具有一个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的发光单元20的数量仅为示意性说明,不作为对实际产品中发光单元20数量的限定。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面积可以相同。
参照图14,图14中仅为示意性说明发光器件30的截面图,在相邻的发光器件30之间可以设置遮光层1,用以防止混光,在图13中未示出遮光层。
对于发光器件30的具体膜层结构可参照图3,图3中的发光器件30为相关技术中的结构,这里不对发光器件30的结构做具体限定,可选的,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图3中未对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第二半导体层做图案填充,当然图3中也示出了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可以为阳极、第二极为阴极,或者第一极为阴极、第二极为阳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40,驱动电路40用于驱动发光器件30。
可选的,衬底基板10可为刚性基板或柔性基板,本发明实施例对衬底基板10的材质不作限定。驱动电路40可以依次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层间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40中的栅极、扫描线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极;第二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40中的源极、漏极、数据线以及电源信号线。栅极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或者硅的氮化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驱动电路4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层间绝缘层,沿远离衬底基板10方向堆叠的中间绝缘层以及中间金属层。其中,中间金属层通常用于形成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以及参考电压线。发光器件30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一极和第二极与驱动电路40电连接,实现驱动电路40对发光器件30进行驱动,发光器件30发光。
本发明中在第一发光单元201中还包括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图14中仅示出了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当然也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光转换层50可以是将发光器件30所发出的光转换为任一种所需颜色的光,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如将第二发光器件302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色。可选的,光转换层50可以是量子点材料或荧光粉等任一种能够将光线颜色转换的材料,本实施例不针对光转换层50的材料的具体构成进行限定。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光转换层50可以覆盖第一发光器件301,也可以与第一发光器件301部分交叠,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L1能够到达光转换层50即可,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L1经过光转换层50后转换为第一波长光L2。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单元201中还包括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301即红色发光器件30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效率,本发明第一发光单元201中还包括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本发明中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能够直接进入到光转换层50,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另外参照图15和图16,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G-G’向的一种剖面图,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
图15中示出了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与光转换层50相交叠。图15和图16中示出了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
图13和图14中,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能够直接进入到光转换层50,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对于图15和图16中的显示面板100,一方面,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能够直接进入到光转换层50,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发光面积要大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图1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且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
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同时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当然也可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同时光转换层50的面积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这里未示出。
只要在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光转换层50,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能够直接进入到光转换层50,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就能够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可选的,光转换层50的面积越大,能够转换的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越多,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的程度也就越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7,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沿行方向X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依次排列。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三发光单元203中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一波长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蓝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二波长光为蓝光,第三发光器件303为绿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三波长光为绿光。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三发光器件303位于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一波长光、第二波长光和第三波长光进行混光,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彩色显示。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且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另外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且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由于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8和图19,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图18中,奇数行中,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三发光器件303沿行方向X依次排列;偶数行中,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沿行方向X依次排列;
图19中,偶数行中,第二发光器件302、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三发光器件303依次排列;奇数行中,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依次排列。
图18和图19中的两种排列方式需要保证第二发光器件302与第一发光器件301相邻,而且无论在行方向X还是在列方向Y上,第二发光器件302与第一发光器件301均相邻,能够提高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光线进入到光转换层50的光通量,进一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0,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设置。
具体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三发光单元203中包括第三发光器件303,可选的,第一发光器件301为红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一波长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器件302为蓝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二波长光为蓝光,第三发光器件303为绿色发光器件30,发出的第三波长光为绿光。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发光器件30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第二发光器件302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2,第三发光器件303位于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三发光器件303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第一波长光、第二波长光和第三波长光进行混光,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彩色显示。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且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另外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302的面积,且光转换层50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围绕第一发光器件301设置,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1,图21是图13中F-F’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包括反射部件60,反射部件6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侧。
参照图21,图21中示出了在遮光层1与驱动电路40之间设置了挡墙,该挡墙用于挡光,而且该挡墙还具有反射作用,复用为反射部件60,反射部件6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侧,可选的,在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设置反射部件60,反射部件60的设置能够改善显示面板100色偏。可选的反射部件60的顶部与遮光层1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大角度出光(光线L1)直接进入到光转换层50,这部分大角度出光转换为第一波长光(光线L2),另外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部分大角度出光(光线L3)照射到发射部件上,经过反射部件60的反射作用进入到光转换层50(光线L4),这部分大角度出光转换为第一波长光,反射部件6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光线进入到光转换层50的光通量,进一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可选的,在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一侧设设置反射部件60,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可以通过远离第一发光器件301一侧的反射部件60反射,从第二发光单元202中射出,能够提高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效率。
此外,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照射到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第二发光器件302一侧的反射部件60上,会反射到第二发光单元202(光线L5),从第二发光单元202中射出,也能够提高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2和图23,图2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H-H’向的一种剖面图,遮光层1靠近第二发光器件302的一侧还包括阻挡部件7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阻挡部件7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之间;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光转换层50的面积小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
图22和图23中还示出了第三发光单元203,第三发光单元203中设有第三发光器件30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之间的遮光层1上设置阻挡部件70,当然需要匹配光转换层50的位置,使得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进入到光反射层即可,图23中示出了沿行方向X上位于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第一发光器件301一侧的第三发光器件303,第三发光器件303出光为第三波长光,位于第二发光器件302和第三发光器件303之间也设有阻挡部件70,阻挡部件70能够防止色偏。
需要说明的是,光转换层50的材料可以为量子点材料或者荧光材料,光线进入到光转换层50后会存在散射,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光转换层50的面积小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面积,既减小光转换层50的面积,能够减少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在光转换层50中的散射。
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光转换层50与第一发光器件301的交叠面积越小,减少第一发光器件301的出光在光转换层50中的散射的效果越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4和参照图24,图2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的远场辐射图,第一发光单元201中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以及第二发光单元202中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8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封装层80的厚度为T,沿第一方向F1上,遮光层1的宽度为CD,其中,T=(tan-145°-tan-130°)×CD,第一方向F1为由第一发光器件301指向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方向。
具体的,第一发光单元201中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以及第二发光单元202中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80,封装层80用以对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器件302进行封装,防止水氧气进入而损坏发光器件30。
参照图24,图24中周长方向为视角,径向为发光强度,圆点为实测数据,实线为仿真数据,从图24中可以看出第一发光器件301发出的第一波长光的发光强度符合朗博余弦定理,第二发光器件302发出的第二波长光和第三发光器件303发出的第三波长光在0-40°之间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大,大于40°之后逐渐减小,因此,混光会出现色偏现象。
为保证第二发光器件302激发自身荧光粉能量最大化,根据图24中的微发光器件30远场辐射图可知,可以设计激发角度60°左右,且最左边出射角度为70°,减少第二发光器件302色偏的影响,初始激发角度>45°,因此遮光层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CD与封装层80高度T有如下对应关系:T=(tan-145°-tan-130°)×CD,可以实现第二发光器件302出光角度最大化,使其发出的光线能够达到光转换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4和图24,第一发光单元201中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以及第二发光单元202中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8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封装层80的厚度为T,沿第一方向F1上,光转换层50的宽度为AR,T=tan-165°×AR-CD,第一方向F1为由第一发光器件301指向第二发光器件302的方向。
具体的,第一发光单元201中第一发光器件3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以及第二发光单元202中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80,封装层80用以对第一发光器件301、第二发光器件302进行封装,防止水氧气进入而损坏发光器件3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封装层80的厚度为T和遮光层1在第一方向F1上宽度能够确定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发光单元20的出光量。
参照图24,图24中周长方向为视角,径向为发光强度,圆点为实测数据,实线为仿真数据,从图24中可以看出第一发光器件301发出的第一波长光的发光强度符合朗博余弦定理,第二发光器件302发出的第二波长光和第三发光器件303发出的第三波长光在0-40°之间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大,大于40°之后逐渐减小,因此,混光会出现色偏现象。
本实施例中根据三角函数关系,以AR为基础、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出光角度最大化可以确定T:T=tan-165°×AR-CD,可以实现第二发光器件302出光角度最大化,使其发出的光线能够达到光转换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5,图25是图13中F-F’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25中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在遮光层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包括反射部件60,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照射到反射部件60上后,反射进入光转换层50。
本实施例中,光转换层50位于第一发光器件3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发光器件301和第二发光器件302之间的遮光层1、以及第二发光器件302远离第一发光器件301一侧的遮光层1上均设有反射部件60,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照射到反射部件60上后,反射进入光转换层50,这里的反射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要小于封装层80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发光器件30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光转换层50,同时配合在遮光层1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包括反射部件60,使得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照射到反射部件60上后,反射进入光转换层50,将第二发光器件302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01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202的发光亮度、第三发光单元203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6,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26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器件位于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器件位于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即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的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也就是由此增加了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器件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发光器件位于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器件位于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由于材料限制,第一发光器件即红色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远小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也就是由此将第二发光器件的一部分光转化为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这样以提高第一发光单元的有效发光效率,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使得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趋于相等,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二发光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三发光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器器件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所述第三发光器件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发光器件。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二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
任意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均包括遮光层;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还包括光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转变为第一波长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面积,且所述光转换层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沿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依次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奇数行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依次排列;偶数行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依次排列;
或者,偶数行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依次排列;奇数行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依次排列。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出光为第三波长光,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1,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2,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发光波长为λ3,λ1>λ3>λ2;
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围绕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还包括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一侧还包括阻挡部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阻挡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之间;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光转换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封装层的厚度为T,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封装层的宽度为CD,其中,T=(tan-145°-tan-130°)×CD,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指向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二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还包括封装层,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封装层的厚度为T,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光转换层的宽度为AR,T=tan-165°×AR-CD,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指向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在所述遮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大角度出光照射到所述反射部件上后,反射进入所述光转换层。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570818.8A 2022-12-08 2022-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799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818.8A CN115799432A (zh) 2022-12-08 2022-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818.8A CN115799432A (zh) 2022-12-08 2022-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9432A true CN115799432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0818.8A Pending CN115799432A (zh) 2022-12-08 2022-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94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031B (zh) 顏色轉換層、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及液晶顯示面板
CN106842680B (zh) 像素结构与具有此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CN1180304C (zh) 自发光型显示装置
KR101308701B1 (ko) 점광원, 이를 갖는 광 출사 모듈 및 표시장치
US2023026300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359175B (zh)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6006546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KR20000047778A (ko) 컬러 el 표시 장치
CN109473455A (zh) 显示设备
JP2013109907A (ja) 蛍光体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309359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display layer
JP2013037139A (ja)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
US8643265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23000798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33261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7832366A (zh) 发光单元、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KR20110049114A (ko)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CN11345135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79943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97019B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1003025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60272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742204B (zh) 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0433352C (zh) 顶部发光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206923A (ja) パッシブマトリクス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