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体物的升温干燥装置很多都是将其放入器皿中,然后通过加热器皿的方式配合不断的移动固体物来实现干燥的,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使固体物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进行干燥,传统的方式在固体物过多堆积的时候则不具有很好的蒸发干燥效果,主要是因为下侧的固体物的水蒸汽无法穿过上侧的固体物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具有将固体物进行更加快速的干燥处理,通过增加固体物之间的间距,使固体物之间的蒸发效果更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包括固体干燥装置,所述固体干燥装置包括有升降组件、方向巡回组件、变轨组件、穿梭组件、蒸发干燥组件和辅助干燥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方向巡回组件,所述方向巡回组件的一端内侧安装有所述变轨组件,所述方向巡回组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所述穿梭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安装有所述蒸发干燥组件,所述蒸发干燥组件的内侧盛放有所述辅助干燥组件。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L形支架、电机支架、驱动电机、长传动杆、收线轮、牵引绳、从动提升支架和连接轴,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长传动杆,所述长传动杆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收线轮,所述收线轮的一端外侧缠绕固定有所述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从动提升支架,所述从动提升支架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轴。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方向巡回组件包括有条形控制板、多层贯穿轨道槽和转向补偿槽,所述条形控制板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L形支架的前端外侧,所述条形控制板的前端开设有所述多层贯穿轨道槽,所述多层贯穿轨道槽的一端内侧开设有所述转向补偿槽,所述多层贯穿轨道槽和所述转向补偿槽的内侧均可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方向巡回组件还包括有前J形槽、前挤压件、前转向活动槽和前变向槽,所述条形控制板的内侧开设有所述前J形槽,所述前J形槽的设置在所述多层贯穿轨道槽的后侧,所述前J形槽的底端弯曲空间位置处内侧设置有前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条形控制板内侧的所述前挤压件,所述条形控制板的内侧还开设有所述前转向活动槽,所述前转向活动槽设置在所述前J形槽的后端内侧并与所述前J形槽的底端弯曲部分相互连通,所述前转向活动槽的底端连通有开设在所述条形控制板内侧的所述前变向槽。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方向巡回组件还包括有后J形槽、后挤压件、后转向活动槽和后变向槽,所述后J形槽为倒置的J形设置,所述后J形槽开设在所述条形控制板的内侧,所述后J形槽整体设置在所述前变向槽的后侧,且所述后J形槽的底端与所述前变向槽的底端部分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后J形槽的顶端弯曲空间位置处内侧设置有前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条形控制板内侧的所述后挤压件,所述条形控制板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后转向活动槽,所述后转向活动槽设置在所述后J形槽的后端内侧并与所述后J形槽的顶端弯曲部分相互连通,所述后转向活动槽的顶端连通有开设在所述条形控制板内侧的所述后变向槽,所述后变向槽的顶端与所述前J形槽的顶端部分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多层贯穿轨道槽和所述转向补偿槽均与前J形槽、前转向活动槽、前变向槽、后J形槽、后转向活动槽和后变向槽同时连通。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方向巡回组件还包括有单弧面滑块、限位滑块和第一压缩弹簧,在所述前转向活动槽和所述后转向活动槽位置处的所述条形控制板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所述单弧面滑块,两个所述单弧面滑块的弧面部分均分别伸入所述前转向活动槽和所述后转向活动槽的空间处,所述单弧面滑块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控制板的一端内侧,所述单弧面滑块的一端外侧和所述条形控制板的一端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变轨组件包括有挤压U形条、弧面部、活动限位板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前变向槽和所述后J形槽相互连通的空间处与所述前J形槽和后变向槽相互连通的空间处内侧均设置有挤压U形条,所述挤压U形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弧面部,所述挤压U形条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动限位板,所述活动限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控制板的一端内侧,所述活动限位板的一端外侧与所述条形控制板的一端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穿梭组件包括有穿梭支架、突出挤压部、第一转动钢珠、上固定轴、下固定轴、转动轮、第三压缩弹簧、辅助挤压板和第二转动钢珠,所述穿梭组件整体均可依次活动穿梭在前J形槽、前转向活动槽、前变向槽、后J形槽、后转向活动槽和后变向槽的内侧,所述穿梭支架的一端中央位置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突出挤压部,所述穿梭支架的前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钢珠,所述穿梭支架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上固定轴,所述穿梭支架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下固定轴,所述上固定轴和所述下固定轴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轮,所述穿梭支架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辅助挤压板,所述辅助挤压板的后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转动钢珠。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蒸发干燥组件包括有外层密封壳、内部密封件、内层干燥壳、通孔、分流件、高压喷嘴、硬质连通管、软管和固体待干燥物,所述外层密封壳和所述内层干燥壳均由相等的可分离的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层密封壳的上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L形支架的前端外侧,下部分的所述外层密封壳的后端外侧的垂直均分线位置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前端外侧,所述外层密封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内部密封件,所述内部密封件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内层干燥壳,所述内层干燥壳的弧形部分开设有所述通孔,上部分的所述内层干燥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分流件,下部分的所述内层干燥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高压喷嘴,所述外层密封壳的圆弧部分位置处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硬质连通管,下部分的所述硬质连通管的一端外侧固定连通有所述软管,所述内层干燥壳的内侧盛装有所述固体待干燥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优选的,所述辅助干燥组件包括有空心干燥球、贯穿孔和磁力球,所述空心干燥球为可以吸收水汽的材料构成,所述空心干燥球的内侧开设有贯穿内部空间的所述贯穿孔,所述空心干燥球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贯穿孔直径的所述磁力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固体干燥装置,可以将固体物进行更加快速的干燥处理,通过增加固体物之间的间距,使固体物之间的蒸发效果更好,蒸发的水蒸汽不会受到较大的阻碍,从而可以在将更多的固体物进行堆积大量的干燥处理,都不会出现因堆叠过多导致干燥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蒸发干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2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辅助干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空心干燥球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多层贯穿轨道槽的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图7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前J形槽的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下侧的活动限位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前转向活动槽的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图11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后J形槽的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后转向活动槽的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上侧的挤压U形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条形控制板的所有槽开设位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图16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条形控制板的所有槽开设结构右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图18的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变轨组件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变轨组件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穿梭组件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穿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体干燥装置;
2、升降组件;21、L形支架;22、电机支架;23、驱动电机;24、长传动杆;25、收线轮;26、牵引绳;27、从动提升支架;28、连接轴;
3、方向巡回组件;31、条形控制板;32、多层贯穿轨道槽;321、转向补偿槽;33、前J形槽;331、前挤压件;34、前转向活动槽;341、前变向槽;342、单弧面滑块;343、限位滑块;344、第一压缩弹簧;35、后J形槽;351、后挤压件;36、后转向活动槽;361、后变向槽;
4、变轨组件;41、挤压U形条;411、弧面部;42、活动限位板;43、第二压缩弹簧;
5、穿梭组件;51、穿梭支架;52、突出挤压部;53、第一转动钢珠;54、上固定轴;541、下固定轴;55、转动轮;56、第三压缩弹簧;57、辅助挤压板;58、第二转动钢珠;
6、蒸发干燥组件;61、外层密封壳;62、内部密封件;63、内层干燥壳;64、通孔;65、分流件;66、高压喷嘴;67、硬质连通管;68、软管;69、固体待干燥物;
7、辅助干燥组件;71、空心干燥球;72、贯穿孔;73、磁力球。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所示:
一种茶叶加工升温蒸干装置,包括固体干燥装置1,固体干燥装置1包括有升降组件2、方向巡回组件3、变轨组件4、穿梭组件5、蒸发干燥组件6和辅助干燥组件7;
升降组件2的一端安装有方向巡回组件3,方向巡回组件3的一端内侧安装有变轨组件4,方向巡回组件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穿梭组件5,升降组件2的一端安装有蒸发干燥组件6,蒸发干燥组件6的内侧盛放有辅助干燥组件7。
进一步而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包括有L形支架21、电机支架22、驱动电机23、长传动杆24、收线轮25、牵引绳26、从动提升支架27和连接轴28,L形支架21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22,电机支架22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3,驱动电机23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长传动杆24,长传动杆24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收线轮25,收线轮25的一端外侧缠绕固定有牵引绳26,牵引绳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提升支架27,从动提升支架27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2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方向巡回组件3包括有条形控制板31、多层贯穿轨道槽32和转向补偿槽321,条形控制板31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L形支架21的前端外侧,条形控制板31的前端开设有多层贯穿轨道槽32,多层贯穿轨道槽32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转向补偿槽321,多层贯穿轨道槽32和转向补偿槽321的内侧均可与连接轴28的外侧滑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方向巡回组件3还包括有前J形槽33、前挤压件331、前转向活动槽34和前变向槽341,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开设有前J形槽33,前J形槽33的设置在多层贯穿轨道槽32的后侧,前J形槽33的底端弯曲空间位置处内侧设置有前端固定安装在条形控制板31内侧的前挤压件331,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还开设有前转向活动槽34,前转向活动槽34设置在前J形槽33的后端内侧并与前J形槽33的底端弯曲部分相互连通,前转向活动槽34的底端连通有开设在条形控制板31内侧的前变向槽34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方向巡回组件3还包括有后J形槽35、后挤压件351、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后J形槽35为倒置的J形设置,后J形槽35开设在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后J形槽35整体设置在前变向槽341的后侧,且后J形槽35的底端与前变向槽341的底端部分相互连通设置,后J形槽35的顶端弯曲空间位置处内侧设置有前端固定安装在条形控制板31内侧的后挤压件351,条形控制板31的一端开设有后转向活动槽36,后转向活动槽36设置在后J形槽35的后端内侧并与后J形槽35的顶端弯曲部分相互连通,后转向活动槽36的顶端连通有开设在条形控制板31内侧的后变向槽361,后变向槽361的顶端与前J形槽33的顶端部分相互连通设置,多层贯穿轨道槽32和转向补偿槽321均与前J形槽33、前转向活动槽34、前变向槽341、后J形槽35、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同时连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方向巡回组件3还包括有单弧面滑块342、限位滑块343和第一压缩弹簧344,在前转向活动槽34和后转向活动槽36位置处的条形控制板31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单弧面滑块342,两个单弧面滑块342的弧面部411分均分别伸入前转向活动槽34和后转向活动槽36的空间处,单弧面滑块342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43,限位滑块343滑动连接在条形控制板31的一端内侧,单弧面滑块342的一端外侧和条形控制板31的一端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34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变轨组件4包括有挤压U形条41、弧面部411、活动限位板42和第二压缩弹簧43,前变向槽341和后J形槽35相互连通的空间处与前J形槽33和后变向槽361相互连通的空间处内侧均设置有挤压U形条41,挤压U形条41的一端设置有弧面部411,挤压U形条4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限位板42,活动限位板42滑动连接在条形控制板31的一端内侧,活动限位板42的一端外侧与条形控制板31的一端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4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穿梭组件5包括有穿梭支架51、突出挤压部52、第一转动钢珠53、上固定轴54、下固定轴541、转动轮55、第三压缩弹簧56、辅助挤压板57和第二转动钢珠58,穿梭组件5整体均可依次活动穿梭在前J形槽33、前转向活动槽34、前变向槽341、后J形槽35、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的内侧,穿梭支架51的一端中央位置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突出挤压部52,穿梭支架51的前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钢珠53,穿梭支架5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轴54,穿梭支架5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轴541,上固定轴54和下固定轴541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轮55,穿梭支架51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56,第三压缩弹簧56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挤压板57,辅助挤压板57的后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钢珠5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蒸发干燥组件6包括有外层密封壳61、内部密封件62、内层干燥壳63、通孔64、分流件65、高压喷嘴66、硬质连通管67、软管68和固体待干燥物69,外层密封壳61和内层干燥壳63均由相等的可分离的上下两部分组成,外层密封壳61的上部分固定连接在L形支架21的前端外侧,下部分的外层密封壳61的后端外侧的垂直均分线位置处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8的前端外侧,外层密封壳6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内部密封件62,内部密封件62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层干燥壳63,内层干燥壳63的弧形部分开设有通孔64,上部分的内层干燥壳63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分流件65,下部分的内层干燥壳63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嘴66,外层密封壳61的圆弧部分位置处内侧固定连通有硬质连通管67,下部分的硬质连通管67的一端外侧固定连通有软管68,内层干燥壳63的内侧盛装有固体待干燥物69。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辅助干燥组件7包括有空心干燥球71、贯穿孔72和磁力球73,空心干燥球71为可以吸收水汽的材料构成,空心干燥球71的内侧开设有贯穿内部空间的贯穿孔72,空心干燥球7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直径大于贯穿孔72直径的磁力球73。
本实施例中: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的固体待干燥物69和辅助干燥组件7一起放入两个内层干燥壳63的内侧,然后通过干燥的高温气体通过软管68进而通过硬质连通管67进入外层密封壳61和内层干燥壳63之间的夹层中,又由于外层密封壳61和内层干燥壳63之间的夹层中还设置有内部密封件62,通过设置的内部密封件62可以阻碍空气在上述的夹持中随意的流动,实现在两个外层密封壳61和两个内层干燥壳63相互对接完成后,夹层中两个内部密封件62之间的空间处于绝对的封闭空间,并且在该封闭空间中的内层干燥壳63上不会开设有通孔64,而通孔64仅仅在夹层中两个内部密封件62围成的密闭空间之外的空间处的内层干燥壳63上才会开设通孔64,所以开设有通孔64的夹层中不会使密闭的空间,干燥的热空气进入夹层后会继续通过通孔64进入内层干燥壳63的内侧,内层干燥壳63内侧的空气加热后会使固体待干燥物69中的水分进行蒸发,蒸发后的水蒸汽会随着气流方向从内层干燥壳63上侧的通孔64排出至夹层中,然后该部分水蒸汽会随着气流继续通过顶端的硬质连通管67排出至外侧。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固体待干燥物69的干燥效果的实施例一:
缩短干燥的时间,则需要提高固体待干燥物69之间的通风效果,避免过多的固体待干燥物69之间进行堆积,导致通风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水蒸汽蒸发的效果变差,为了增加固体待干燥物69之间的通风效果,则需要增加固体待干燥物69之间的间距,通过将干燥的高温气体输送至高压喷嘴66的内侧,通过增加该部分高温气体的气体压力,使得该部分的高温气体通过高压喷嘴66喷射出来时,具有很强的气流,通过该气流将内层干燥壳63内侧的固体待干燥物69吹起翻腾,通过将固体待干燥物69翻腾的方式增加固体待干燥物69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通风的效果,进而提高干燥的效率,为了使内层干燥壳63内侧输入高压干燥热空气的时候具有稳定的气流走向,通过在高压喷嘴66正上方的内层干燥壳63内侧设置分流件65来实现,使高压气流与分流件65发生冲击的时候,可以被分流件65向两侧分开实现气流循环的稳定。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固体待干燥物69的干燥效果的实施例二:
如果有些固体待干燥物69无法通过高压的干燥气体吹动分散,如有些固体待干燥物69受到高压气体的冲击时会发生破损,则不适合使用高压气体吹动的方式进行,通过设置的辅助干燥组件7同样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通过在固体待干燥物69中混合一定比例的辅助干燥组件7,辅助干燥组件7的外壳为空心干燥球71,空心干燥球71是具有很好的吸水性材料制作而成的硬质外壳,例如活性炭、蒙脱石、生石灰材质制成的,优选为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构成,例如活性炭,活性炭在吸入较多水分后,可以通过晒干的方式重复使用,空心干燥球71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7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空心干燥球71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固体待干燥物69的水蒸汽蒸发后可以通过空心干燥球71中的贯穿孔72向外排出,从而增加了固体待干燥物69的通风效果,不仅如此,空心干燥球71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蒸发的水蒸汽可以第一时间被空心干燥球71进行吸收,同样可以增加固体待干燥物69的干燥效果,通过在空心干燥球71的内侧安装磁力球73,可以实现在完成固体待干燥物69的干燥工作倒出后,通过用铁制品或者磁铁放入混着有辅助干燥组件7的固体待干燥物69中,可以通过磁力的方式快速的将辅助干燥组件7与固体待干燥物69分离,提高工作效率。
在完成固体待干燥物69的干燥工作后,需要将固体待干燥物69从内层干燥壳63中倒出,通过给驱动电机23通电,驱动电机23通电后会带动长传动杆24转动,长传动杆24转动会带动收线轮25转动,收线轮25转动会将牵引绳26进行放长,牵引绳26放长后会带动从动提升支架27向下移动,从动提升支架27向下移动会带动连接轴28向下移动,由于连接轴28的一端与外层密封壳61的下半部分固定连接,连接轴28的另一端与上固定轴54固定连接,上固定轴54又与穿梭支架51固定连接,所以穿梭支架51转动的时候,会与外层密封壳61的下半部分一起发生同步的转动;
外层密封壳61向下移动后会带动连接轴28向下移动,连接轴28向下移动会带动穿梭支架51向下移动,穿梭支架51上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钢珠53可以使穿梭支架51在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移动更加的顺畅,同样的道理,在辅助挤压板57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钢珠58也是为了穿梭支架51可以在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移动更加的顺畅,前J形槽33、前转向活动槽34、前变向槽341、后J形槽35、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的宽度均略大于转动轮55的直径,所以转动轮55在前J形槽33、前转向活动槽34、前变向槽341、后J形槽35、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内穿梭的时候,一个转动轮55在同一时间内仅仅会有一侧与前J形槽33、前转向活动槽34、前变向槽341、后J形槽35、后转向活动槽36和后变向槽361的内壁进行接触,所以不会出现转动轮55卡住无法转动的情况;
当穿梭组件5在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进行穿梭移动的时候,为了说明时更加简洁,当穿梭组件5整体移动时,仅描述穿梭支架51的位置和方向,穿梭支架51的位置和方向可以代表穿梭组件5整体的位置和方向,在外层密封壳61的下部分与上部分分离的开始步骤中,此时的穿梭支架51设置在前J形槽33的顶端位置,随着外层密封壳61下半部分的下降,穿梭支架51会从前J形槽33的顶端位置向下进行移动,从正面观察,前J形槽33为类似“J”的形状,而从左侧或者右侧观察,前J形槽33为弯曲的形状,后J形槽35从左右两侧观察也是弯曲的形状,但是该弯曲的形状不影响穿梭组件5整体的通过,因为穿梭支架51和辅助挤压板57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当穿梭支架51从前J形槽33的顶端位置向下移动的时候,穿梭支架51会顺着前J形槽33的形状进行移动,使穿梭支架51移动进入前J形槽33底部的弯曲部分中,当穿梭支架51进入前J形槽33底部的弯曲部分中后,穿梭支架51会从原本的垂直状态变成倾斜的状态,使穿梭支架51的底部先进入到前J形槽33的弯曲部分中,当穿梭支架51移动至前J形槽33的弯曲部分末尾处达到最大行程的时候,与下固定轴541转动连接的转动轮55则不会继续移动,与此同时,此时穿梭支架51上的突出挤压部52正好被前挤压件331挤压,从而使穿梭支架51从原来的前J形槽33内侧挤压至前转向活动槽34的内侧,此时的穿梭支架51则会围绕下固定轴541进行转动,使上固定轴54从高于下固定轴541的位置转动到低于下固定轴541的位置并进入至前变向槽341的内侧,为了防止与上固定轴54连接的转动轮55不能顺畅的落入前变向槽341的内侧,通过设置的单弧面滑块342可以实现,当穿梭支架51转动至水平状态的时候,与上固定轴54连接的转动轮55已经移动至单弧面滑块342的右侧位置,通过设置的单弧面滑块342的右侧垂直部分使该转动轮55可以更好的落入前变向槽341的内侧,当与上固定轴54连接的转动轮55完全落入前变向槽341内侧后,受到外层密封壳61的重力影响,该转动轮55会继续向下移动,穿梭支架51继续移动会带动第三压缩弹簧56从而带动辅助挤压板57移动,辅助挤压板57移动会带动第二转动钢珠58移动,辅助挤压板57移动会对单弧面滑块342进行挤压,使单弧面滑块342向下移动,单弧面滑块342向下移动会将第一压缩弹簧344进行压缩,使单弧面滑块342缩回至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从而使辅助挤压板57和与下固定轴541连接的转动轮55也一起进入前变向槽341的内侧,此时的上固定轴54完全在下固定轴541的下侧,从而使此时的穿梭支架51为倒置的状态,穿梭支架51为倒置的状态,所以外层密封壳61此时也是为倒置的状态,也就是说,外层密封壳61此时的开口朝下,外层密封壳61带动内部密封件62从而带动内层干燥壳63开口朝下,将内层干燥壳63内侧的固体待干燥物69倾倒出来,当穿梭支架51向下移动到前变向槽341的底端时,穿梭支架51会顺着弧面部411移动至挤压U形条41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缩弹簧43的弹力大于第三压缩弹簧56的弹力,穿梭支架51会被当穿梭支架51向下移动到前变向槽341的底端最大行程处后,穿梭支架51会被挤压U形条41挤压至后J形槽35的底端位置处,然后给驱动电机23反向通电,驱动电机23反向通电后会带动收线轮25反向转动,最终会导致牵引绳26带动从动提升支架27从而带动连接轴28向上移动,连接轴28会带动上固定轴54从而带动穿梭支架51向上移动,此时穿梭支架51为倒置的状态,穿梭支架51向上移动会顺着后J形槽35进行移动,与穿梭支架51在前J形槽33内侧的移动相同,此时的穿梭支架51移动也是与下固定轴541连接的转动轮55先进入后J形槽35的弯曲部分,剩下的工作流程与上述基本相同,相同部分仅做出大致描述,穿梭支架51进入后J形槽35的弯曲部分后被后挤压件351挤压至后转向活动槽36的内侧,受到连接轴28向上移动的牵引力,穿梭支架51则会在后转向活动槽36发生转向,使与上固定轴54连接的转动轮55先进入后变向槽361的内侧,辅助挤压板57也是将单弧面滑块342进行压入条形控制板31的内侧后,穿梭支架51完全进入后变向槽361的内侧,从而再次变成正向设置,当穿梭支架51移动到后变向槽361的顶端后,同样受到该位置处的挤压U形条41挤压,使穿梭支架51从后变向槽361的内侧挤压进入前J形槽33的内侧,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循环移动,可以实现在下半部分的外层密封壳61向下移动时,外层密封壳61在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发生翻转,然后外层密封壳61在向上移动,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再次发生翻转变为正向,通过最后的变道实现下部分的外层密封壳61返回初始位置与上部分的外层密封壳61完成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J形槽33的最顶端位置处,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左右两侧观察,都应当是垂直的;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钢珠53和第二转动钢珠58,首先是为了穿梭组件5在条形控制板31内侧除了多层贯穿轨道槽32和转向补偿槽321之外的槽内移动更加的顺畅,另外是为了穿梭支架51除了被挤压外,穿梭支架51都可以与除了多层贯穿轨道槽32和转向补偿槽321之外的槽前端内壁进行最大限度的靠近;通过设置的第三压缩弹簧56,可以使穿梭支架51在从一个槽移动向另一个槽内侧的时候,可以使移动更加的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