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4402A -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4402A
CN115784402A CN202211390632.4A CN202211390632A CN115784402A CN 115784402 A CN115784402 A CN 115784402A CN 202211390632 A CN202211390632 A CN 202211390632A CN 115784402 A CN115784402 A CN 115784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sedimentation tank
precipit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06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凌焱
宋钇宏
高嘉涛
叶盛智
王荔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06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4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4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4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所述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中央储水池、混凝沉淀池和若干格栅沉淀池;各格栅沉淀池经进水管与降水环境内各降水井连通,用于实现降水资源的收集,且各格栅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相连;所述混凝沉淀池与所述中央储水池相连,所述中央储水池设有若干出水管与各用水单元连通。通过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实现了降水的有效利用,并在进水段不设置反滤装置,在出水管内设置滤膜,增加来水量,实现更好的抽水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储存水可以供给给混凝土养护、回灌井、喷淋等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大型的地下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如:地下储油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等。
然而在基坑工程的建设中,地下水一直是制约工程建设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的降水技术没有很好地将地下水保存和利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下水环境的利用,亟需设计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通过本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实现了降水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所述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中央储水池、混凝沉淀池和若干格栅沉淀池;各格栅沉淀池经进水管与降水环境内各降水井连通,用于实现降水资源的收集,且各格栅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相连;所述混凝沉淀池与所述中央储水池相连,所述中央储水池设有若干出水管与各用水单元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格栅沉淀池内设有若干过滤网片,用于实现进水颗粒物的过滤。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凝沉淀池用于实现对经格栅沉淀池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并将完成混凝沉淀后水体输入至中央储水池备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储水池还设有回水管与进水管连通,用于完后在地下水需要回灌时的回水输送。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中相邻管节之间通过法兰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各管节为软身硬头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上设有滤膜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滤膜外缘粘接于所述环形槽内。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膜两侧与环形槽的侧壁之间还设有止水条。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止水条为膨胀胶条。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在进水段不设置反滤装置,在出水管内设置滤膜,增加来水量,实现更好的抽水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储存水可以供给给混凝土养护、回灌井、喷淋等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出水管上过滤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第一格栅沉淀池,102-第二格栅沉淀池,103-混凝沉淀池,104-中央储水池,201-第一进水管,202-第二进水管,203-第三进水管,204-第四进水管,205-第五进水管,206-第六进水管,207-回水管看,208-出水管,2081-硬质连接段,209-法兰,301-环形槽,302-止水条,303-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所述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中央储水池104、混凝沉淀池103、第一格栅沉淀池101和第二格栅沉淀池102。
各格栅沉淀池经进水管与降水环境内各降水井连通,用于实现降水资源的收集,且各格栅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混凝沉淀池103相连。
具体地,第一格栅沉淀池101和第二格栅沉淀池102分别经第一进水管201、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203和第四进水管204与外部降水井连通,完后降水收集。
且第一格栅沉淀池101和第二格栅沉淀池102分别经第五进水管205和第六进水管206与混凝沉淀池103连通。
优选地,混凝沉淀池103与所述中央储水池104相连,所述中央储水池104设有若干出水管208与各用水单元连通。
优选地,所述格栅沉淀池内设有若干过滤网片,用于实现进水颗粒物的过滤。
混凝沉淀池103用于实现对经格栅沉淀池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并将完成混凝沉淀后水体输入至中央储水池104备用。
优选地,所述中央储水池104还设有回水管207与第一进水管201连通,用于完后在地下水需要回灌时的回水输送。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208中相邻管节之间通过法兰209相连。具体地,所述出水管208各管节为软身硬头结构。
出水管208管节与管节之间采用法兰连接,采用“软身硬头”,保证连接处的强度,同时该种连接,操作简单,连接方便,这就使得出水管208在开放式降水中具有的灵活拆卸的属性。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208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2081上设有滤膜结构。将滤膜埋入硬质连接区间内,这样做能够在起到反滤作用的同时保证进水段的进水量,避免水泵空转。另外该种设置也保证粗颗粒不冲入上部抽水管道,使水泵的效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具体地,出水管208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2081内壁上设有环形槽301,所述滤膜303外缘粘接于所述环形槽301内。
滤膜两侧与环形槽30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止水条302。止水条302为膨胀胶条。滤膜303应该在硬质接头区段有牢固的连接,故此设置了粘结和膨胀胶条保证,保证了反滤网片的牢固,也方便管段拆卸和清洗。
通过本发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实现了降水的有效利用。并在进水段不设置反滤装置,在出水管内设置滤膜,增加来水量,实现更好的抽水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储存水可以供给给混凝土养护、回灌井、喷淋等使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中央储水池(104)、混凝沉淀池(103)和若干格栅沉淀池;
各格栅沉淀池经进水管与降水环境内各降水井连通,用于实现降水资源的收集,且各格栅沉淀池分别与所述混凝沉淀池(103)相连;
所述混凝沉淀池(103)与所述中央储水池(104)相连,所述中央储水池(104)设有若干出水管(208)与各用水单元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沉淀池内设有若干过滤网片,用于实现进水颗粒物的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03)用于实现对经格栅沉淀池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并将完成混凝沉淀后水体输入至中央储水池备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储水池(104)还设有回水管(207)与进水管连通,用于完后在地下水需要回灌时的回水输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8)中相邻管节之间通过法兰(209)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8)各管节为软身硬头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8)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2081)上设有滤膜(303)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8)各管节端部的硬质连接段(2081)内壁上设有环形槽(301),所述滤膜(303)外缘粘接于所述环形槽(301)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303)两侧与环形槽(301)的侧壁之间还设有止水条(30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302)为膨胀胶条。
CN202211390632.4A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Pending CN115784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0632.4A CN115784402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0632.4A CN115784402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4402A true CN115784402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0632.4A Pending CN115784402A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440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83575U (zh) * 2013-11-06 2014-05-07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3898953A (zh) * 2014-04-15 2014-07-02 王清欢 一种水槽出水管防堵机构
CN104947781A (zh) * 2015-07-07 2015-09-30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分流、涵养地层的调蓄系统
CN106807145A (zh) * 2017-02-28 2017-06-09 沈阳建筑大学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
CN11029565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地下水回灌全过程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565738A (zh) * 2019-09-18 2019-12-13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集水廊道式地下水回灌系统
CN210238633U (zh) * 2019-04-22 2020-04-03 蓝海绿业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回用系统
CN214169319U (zh) * 2020-12-23 2021-09-10 张海花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15410627U (zh) * 2021-05-27 2022-01-04 山东一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蚀的污水处理用铠甲软管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83575U (zh) * 2013-11-06 2014-05-07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3898953A (zh) * 2014-04-15 2014-07-02 王清欢 一种水槽出水管防堵机构
CN104947781A (zh) * 2015-07-07 2015-09-30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分流、涵养地层的调蓄系统
CN106807145A (zh) * 2017-02-28 2017-06-09 沈阳建筑大学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
CN210238633U (zh) * 2019-04-22 2020-04-03 蓝海绿业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回用系统
CN110295650A (zh) * 2019-06-13 2019-10-0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地下水回灌全过程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565738A (zh) * 2019-09-18 2019-12-13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雨洪资源的集水廊道式地下水回灌系统
CN214169319U (zh) * 2020-12-23 2021-09-10 张海花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15410627U (zh) * 2021-05-27 2022-01-04 山东一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蚀的污水处理用铠甲软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江云: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研究", 31 January 2022,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9945A (zh) 一种新型连接污水泵进水端的水管连接头
CN2070912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净化系统
CN206428782U (zh)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5887968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式立体雨水回用调蓄系统
CN11059339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雨水收集系统
CN208038243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15784402A (zh) 一种应用于降水环境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CN108625456A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09019U (zh) 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
CN202248051U (zh) 一种用于防止地下水回灌井堵塞的装置
CN210507025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CN102698477A (zh) 过滤装置
CN20682930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08104042U (zh) 一种高效循环生活用水净化器
CN205369375U (zh) 一种屋面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0587758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
CN209259801U (zh) 一种景观水循环使用的管道系统
CN208618525U (zh) 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CN209024299U (zh) 一种地埋式雨水处理系统
CN207959336U (zh)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4994434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综合涵养系统
CN206463555U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5630494U (zh) 一种城市下穿管线排水系统
CN208815547U (zh) 地下室液体再利用系统
CN208844655U (zh)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