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2917A -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2917A
CN115782917A CN202211435232.0A CN202211435232A CN115782917A CN 115782917 A CN115782917 A CN 115782917A CN 202211435232 A CN202211435232 A CN 202211435232A CN 115782917 A CN115782917 A CN 115782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ane change
point
target vehicl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52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明仑
周俊杰
吴淑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4352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2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2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2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车辆轨迹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在对目标车辆的变道轨迹进行预测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随后根据求得的位移选取用于构建变道预测路径的若干个控制点,并采用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得到第一变道预测路径,再根据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最终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最后再利用跟驰模型获取各个路径点的速度,使得最终得到的变道预测轨迹与实际车辆行驶轨迹点较为符合、偏差较小,更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准确决策,进而保障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轨迹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辆预测中分为意图预测和轨迹预测两个过程。其中意图预测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给出各行为意图的概率。而轨迹预测是考虑与主车的交互。
针对轨迹预测,目前的方法多是运用采样+代价函数选择的方法,其中代价函数参数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而后给出合理的轨迹预测。
但现有方法并未考虑到在限制超车的单行道上行驶车队中相邻两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轨迹预测的影响,导致预测的轨迹不能很好的匹配真实行驶场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解决了如何获得更好匹配真实行驶场景的车辆轨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跟驰模型中在t时刻,车辆i的期望车间距离与车辆i的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21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22
其中,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23
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期望车间距离;
d0表示静止安全间距;
T表示安全车头时距;
vi,t表示在t时刻,行驶车队中车辆i的速度;
Δ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减去前车速度的速度差;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
ac表示舒适减速度;
ai,t表示在t时刻,跟驰模型中行驶车队中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i的加速度;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
v0表示自由流速度;
δ表示速度幂系数;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1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的实际车间距离;
且目标车辆在t+1时刻的实际车间距离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2
的计算公式如下:
vi,t+1=vi,t+ai,tΔt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3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4
其中,
vi,t+1表示在t+1时刻,车辆i的速度;
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速度;
a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加速度;
Δt表示t时刻与t+1时刻的间隔时长;
si,t+1表示从t至t+1时刻,车辆i的位移;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5
表示在t+1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6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vi-1表示前车i-1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7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38
其中,t0表示预测时长;
s0表示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
t1表示变道完成时长;
s1表示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
进一步的,基于五阶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且获取的若干控制点,包括:
将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中的位置P1(x1,y1)作为第一控制点;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和第一距离β1获取第二控制点P2(x2,y2);且第一距离β1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一控制点P1(x1,y1)运动t2时长后的位移;t2表示第一时间段;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第二控制点P2(x2,y2)和第二距离β2获取第三控制点P3(x3,y3);且第二距离β2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二控制点P2(x2,y2)运动t3时长后的位移;t3表示第二时间段,是个预设值,根据人的经验设置;
基于虚拟点P0(x0,y0)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第六控制点P6(x6,y6);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和第三距离β3获取第五控制点P5(x5,y5);且第三距离β3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六控制点P6(x6,y6)倒推运动t2时长前的位移;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第五控制点P5(x5,y5)和第四距离β4获取第四控制点P4(x4,y4),且第四距离β4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五控制点P5(x5,y5)倒推运动t3时长前的位移;
其中,第一控制点P1(x1,y1)为起点控制点;第六控制点P6(x6,y6)为终点控制点;第五控制点P5(x5,y5)、第四控制点P4(x4,y4)、第三控制点P3(x3,y3)、第二控制点P2(x2,y2)均为中间控制点,且x,y表示对应该控制点的坐标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41
其中,vi,t+1表示在t+1时刻对应的路径点的速度。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直行时,
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和第一控制点P1(x1,y1);所述第一控制点为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中的位置;
将在行驶方向上距第一控制点P1(x1,y1)距离为s0的中心线上的点作为直行预测终点P8(x8,y8),再获取从P1(x1,y1)至P8(x8,y8)的直行预测路径;
再基于跟驰模型迭代获取直行预测路径中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直行预测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补充路径和直行预测路径均采用一阶贝塞尔进行两点间的均匀插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行为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位移计算模块,用于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第一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终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补充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第二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轨迹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车辆轨迹预测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目标车辆的变道轨迹进行预测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随后根据求得的位移选取用于构建变道预测路径的若干个控制点,并采用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得到第一变道预测路径,再根据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最终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最后再利用跟驰模型获取各个路径点的速度,使得最终得到的变道预测轨迹与实际车辆行驶轨迹点较为符合、偏差较小,更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准确决策,进而保障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道意图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行意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解决了如何获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预测轨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文采用智能驾驶模型(IDM))为ACC功能开发算法;考虑到该算法的纵向速度规划较为符合驾驶员驾驶习惯,增加“时间-速度-位置”迭代推算公式;对预测距离以及路径点对应的速度信息进行解算
五阶贝塞尔相较于三阶贝塞尔增加了控制点,可以更加灵活控制生成路径形状;其中控制点解算与速度关联,使得路径曲率随着速度越大而越小,区域平缓,更好地符合驾驶员驾驶行驶路径。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目标车辆的变道轨迹进行预测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随后根据求得的位移选取用于构建变道预测路径的若干个控制点,并采用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得到第一变道预测路径,再根据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最终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最后再利用跟驰模型获取各个路径点的速度,使得最终得到的变道预测轨迹与实际车辆行驶轨迹点较为符合、偏差较小,更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准确决策,进而保障行车安全。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S1、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对行为意图的具体获取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根据不同的场景,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给出各行为意图的概率。
S2、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且t0>t1
在具体实施时:t0可设置为8~10秒,t1可设置为6~8秒,且位移s1采用如下方式计算得到:
S2.1、获取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作为代表目标车辆的虚拟点;
假设以车辆质心或车辆后轴位置作为车辆的位置,则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的位置为P1(x1,y1),则所述虚拟点记为P0(x0,y0)。
S2.2、基于虚拟点P0(x0,y0)和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t时刻的加速度ai,t;且加速度ai,t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91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92
其中,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093
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期望车间距离;(未知,计算结果);
d0表示静止安全间距;(其值预先设定,例如可设定为5-10米);
T表示安全车头时距;(其值预先设定,例如可设定为1.5秒);
vi,t表示在t时刻,行驶车队中车辆i的速度;(已知量,通过读取车辆信息获得);
Δ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减去前车速度的速度差;(已知,传感器采集前车/邻车);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其值预先设定,例如现有参考文献中设定为1.4m·s-2);
ac表示舒适减速度;(其值预先设定,例如现有参考文献中设定为2m·s-2);
ai,t表示在t时刻,跟驰模型中行驶车队中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i的加速度;(未知,计算结果);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其值预先设定,例如现有参考文献中设定为1.4m·s-2);
v0表示自由流速度;(已知量,交规设定巡航速度,例如现有参考文献中的设定为120km·h-1);
δ表示速度幂系数;(其值可由模型参数标定获得,例如现有参考文献中的设定δ=4);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01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的实际车间距离;(已知量,通过车辆的传感器采集)。
S2.3、基于所述目标车辆在t时刻的加速度ai,t迭代获取目标车辆在t+1时刻的车辆信息,直至得到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
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如下公式获取车辆的实时速度、位移和实际车间距离。
其中,迭代获取目标车辆在t+1时刻的车辆信息为:
vi,t+1=vi,t+ai,tΔt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02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03
其中,
vi,t+1表示在t+1时刻,车辆i的速度;
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速度;
a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加速度;
Δt表示t时刻与t+1时刻的间隔时长;
si,t+1表示从t至t+1时刻,车辆i的位移;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04
表示在t+1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05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vi-1表示前车i-1的速度,假定前车速度不变保持匀速运动。
至此,通过上述公式迭代计算,即可得到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11
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的计算过程以此类推,继续迭代计算到t0时刻即可,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12
S3、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P1(x1,y1)、终点控制点P6(x6,y6)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在具体实施时,控制点用于后续利用贝塞尔函数生成路径,其数量取决于使用的贝塞尔函数类型,n阶贝塞尔曲线有n+1个顶点,但为了获得更加符合实际车辆行驶轨迹的路径,本实施例中采用五阶贝塞尔曲线,即如图2所示,需要设定6个控制点:P1(x1,y1)、P2(x2,y2)、P3(x3,y3)、P4(x4,y4)、P5(x5,y5)、P6(x6,y6);其中,x,y表示对应该控制点的坐标值。
则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若干控制点,包括如下步骤:
S3.1、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若干控制点,包括:
①对于第一控制点P1(x1,y1),即起点控制点:
将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中的位置P1(x1,y1)作为起点控制点/第一控制点。
②对于第二控制点P2(x2,y2):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和第一距离β1获取第二控制点P2(x2,y2)。
且以图2为例,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x2=x01
y2=y0
其中,第一距离β1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一控制点P1(x1,y1)运动t2时长后的位移;t2表示第一时间段,是个预设值,根据人的经验设置。
③对于第三控制点P3(x3,y3):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第二控制点P2(x2,y2)和第二距离β2获取第三控制点P3(x3,y3)。
且以图2为例,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x3=x22*sin(θ1)
y3=y22*cos(θ1)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21
其中,第二距离β2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二控制点P2(x2,y2)运动t3时长后的位移;t3表示第二时间段,是个预设值,根据人的经验设置。
④对于第六控制点P6(x6,y6),即终点控制点:
基于虚拟点P0(x0,y0)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第六控制点P6(x6,y6)。
且以图2为例,第六控制点P6(x6,y6)的计算公式为:
x6=x0+s1
y6=y0
⑤对于第五控制点P5(x5,y5):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和第三距离β3获取第五控制点P5(x5,y5)。
且以图2为例,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x5=x63
y6=y6
其中,第三距离β3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六控制点P6(x6,y6)倒推运动t2时长前的位移;
⑥对于第四控制点P4(x4,y4):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第五控制点P5(x5,y5)和第四距离β4获取第四控制点P4(x4,y4)。
x4=x54*sin(θ2)
y4=y54*cos(θ2)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31
其中,第四距离β4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五控制点P5(x5,y5)倒推运动t3时长前的位移。
显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点即为起点控制点,第二~五控制点为四个中间控制点,第六控制点即为终点控制点。
3.2、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时,利用五阶贝塞尔函数结合上述6个控制点,构建经过第一控制点P1(x1,y1)至第六控制点P6(x6,y6)的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且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中包含若干个路径点。
S4、基于虚拟点P0(x0,y0)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获取变道预测终点P7(x7,y7);所述虚拟点P0(x0,y0)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在具体实施时,以图2为例,变道预测终点P7(x7,y7)的计算方法如下:
x7=x0+s0
y7=y0
S5、基于变道预测终点P7(x7,y7)和终点控制点P6(x6,y6)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在具体实施时,补充路径的路径点的生成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可通过一阶贝塞尔进行两点间的均匀插值。
S6、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所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是由第一控制点P1(x1,y1)至变道预测终点P7(x7,y7)的路径。
S7、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在具体实施时,包括如下步骤:
S7.1、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第一控制点P1(x1,y1)对应的路径点的速度,即vi,0,为已知量;
S7.2基于跟驰模型依次迭代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下个路径点,直至获取所有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Figure BDA0003946948330000141
此时,si,t+1即为相邻两个路径点之间的距离,已知量;
vi,t由前一步算出来,已知量;
ai,t由跟驰模型计算得到,已知量;
vi,t+1表示在t+1时刻对应的路径点的速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3所示,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直行时,
按实施例1的步骤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和第一控制点P1(x1,y1);
在行驶方向上距第一控制点P1(x1,y1)距离为s0的中心线上的点作为直行预测终点P8(x8,y8),再获取从P1(x1,y1)至P8(x8,y8)的直行预测路径;
再基于跟驰模型迭代获取直行预测路径中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直行预测轨迹。
实施例3:
一种车辆轨迹预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行为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位移计算模块,用于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第一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终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补充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第二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轨迹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此外,该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直行轨迹预测模块,用于将在行驶方向上距第一控制点P1(x1,y1)距离为s0的中心线上的点作为直行预测终点P8(x8,y8),并获取从P1(x1,y1)至P8(x8,y8)的直行预测路径;再基于跟驰模型迭代获取直行预测路径中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直行预测轨迹。
实施例4:
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车辆轨迹预测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实施例5: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轨迹预测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与上述车辆轨迹预测方法相对应,其有关内容的解释、举例、有益效果等部分可以参考车辆轨迹预测方法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对目标车辆的变道轨迹进行预测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进而选取用于构建变道预测路径的控制点,并采用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得到第一变道预测路径,再根据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最终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最后再利用跟驰模型获取各个路径点的速度,使得最终得到的变道预测轨迹与实际车辆行驶轨迹点较为符合、偏差较小,更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准确决策,进而保障行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驰模型中在t时刻,车辆i的期望车间距离与车辆i的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11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13
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期望车间距离;
d0表示静止安全间距;
T表示安全车头时距;
vi,t表示在t时刻,行驶车队中车辆i的速度;
Δ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减去前车速度的速度差;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
ac表示舒适减速度;
ai,t表示在t时刻,跟驰模型中行驶车队中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i的加速度;
amax表示最大加速度;
v0表示自由流速度;
δ表示速度幂系数;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1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的实际车间距离;
且目标车辆在t+1时刻的实际车间距离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2
的计算公式如下:
vi,t+1=vi,t+ai,tΔt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3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4
其中,
vi,t+1表示在t+1时刻,车辆i的速度;
v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速度;
ai,t表示在t时刻,车辆i的加速度;
Δt表示t时刻与t+1时刻的间隔时长;
si,t+1表示从t至t+1时刻,车辆i的位移;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5
表示在t+1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26
表示在t时刻,车辆i与前车i-1的实际车间距离;
vi-1表示前车i-1的速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31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32
其中,t0表示预测时长;
s0表示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
t1表示变道完成时长;
s1表示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五阶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且获取的若干控制点,包括:
将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中的位置P1(x1,y1)作为第一控制点;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和第一距离β1获取第二控制点P2(x2,y2);且第一距离β1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一控制点P1(x1,y1)运动t2时长后的位移;t2表示第一时间段;
基于第一控制点P1(x1,y1)、第二控制点P2(x2,y2)和第二距离β2获取第三控制点P3(x3,y3);且第二距离β2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二控制点P2(x2,y2)运动t3时长后的位移;t3表示第二时间段,是个预设值,根据人的经验设置;
基于虚拟点P0(x0,y0)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t1内的位移s1获取第六控制点P6(x6,y6);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和第三距离β3获取第五控制点P5(x5,y5);且第三距离β3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六控制点P6(x6,y6)倒推运动t2时长前的位移;
基于第六控制点P6(x6,y6)、第五控制点P5(x5,y5)和第四距离β4获取第四控制点P4(x4,y4),且第四距离β4表示基于跟驰模型目标车辆从第五控制点P5(x5,y5)倒推运动t3时长前的位移;
其中,第一控制点P1(x1,y1)为起点控制点;第六控制点P6(x6,y6)为终点控制点;第五控制点P5(x5,y5)、第四控制点P4(x4,y4)、第三控制点P3(x3,y3)、第二控制点P2(x2,y2)均为中间控制点,且x,y表示对应该控制点的坐标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946948320000041
其中,vi,t+1表示在t+1时刻对应的路径点的速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直行时,
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t0内的位移s0和第一控制点P1(x1,y1);所述第一控制点为目标车辆在矢量地图中的位置;
将在行驶方向上距第一控制点P1(x1,y1)距离为s0的中心线上的点作为直行预测终点P8(x8,y8),再获取从P1(x1,y1)至P8(x8,y8)的直行预测路径;
再基于跟驰模型迭代获取直行预测路径中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直行预测轨迹。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路径和直行预测路径均采用一阶贝塞尔进行两点间的均匀插值。
8.一种车辆轨迹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行为意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
位移计算模块,用于当目标车辆的行为意图为变道时,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和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且预测时长大于变道完成时长;
第一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车辆在变道完成时长内的位移获取若干控制点,所述控制点包括起点控制点、终点控制点以及若干中间控制点,且控制点均位于车道中心线上;再基于贝塞尔函数对控制点进行插值获取第一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终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虚拟点和目标车辆在预测时长内的位移获取变道预测终点;所述虚拟点为目标车辆的相邻车道中心线上距目标车辆最近的点;
补充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变道预测终点和终点控制点之间的车道中心线得到补充路径;
第二变道预测路径生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变道预测路径与补充路径拼接得到第二变道预测路径;
变道预测轨迹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跟驰模型获取第二变道预测路径中的各个路径点的速度,得到变道预测轨迹。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用于车辆轨迹预测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CN202211435232.0A 2022-11-16 2022-11-16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782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232.0A CN115782917A (zh) 2022-11-16 2022-11-16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232.0A CN115782917A (zh) 2022-11-16 2022-11-16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2917A true CN115782917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5232.0A Pending CN115782917A (zh) 2022-11-16 2022-11-16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29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9538A (zh) * 2023-07-31 2023-08-29 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道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车载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9538A (zh) * 2023-07-31 2023-08-29 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道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车载设备
CN116659538B (zh) * 2023-07-31 2023-10-31 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道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车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4644B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待控制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291308B (zh) 一种考虑驾驶行为特性的车辆自学习换道决策系统及方法
CN112347567A (zh) 一种车辆意图和轨迹预测的方法
Wirthmüller et al. Predicting the time until a vehicle changes the lane using LSTM-ba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N111177934B (zh) 参考路径规划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01536A (zh) 智能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控制系统
CN113515038B (zh) 一种车辆换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12830A (zh) 一种考虑危险驾驶工况的智能车耦合决策模型及方法
CN113859266A (zh) 一种非结构化道路目标车辆换道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5782917A (zh) 车辆轨迹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24310B (zh) 一种车辆的路径变换方法和装置
CN115056798A (zh) 一种基于贝叶斯博弈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行为车路协同决策算法
CN115056776A (zh) 综合考虑感知过程与驾驶员行为的自适应驾驶人跟驰方法
Klingelschmitt et al. Using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probabilistic classification for making extended long-term trajectory predictions
CN112542061B (zh) 基于车联网的借道超车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760681B (zh) 一种换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552564A (zh) 行车轨迹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94976A (zh) 用于控制车辆变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71671A (zh) 一种考虑周边车辆的智能汽车换道决策与轨迹规划方法、系统
CN116012486A (zh) 前方目标历史轨迹生成方法及介质
CN114670867A (zh) 基于分层学习和潜在风险模型的多车轨迹预测系统
JP2023531927A (ja) 運転意思決定方法および運転意思決定装置ならびにチップ
Zheng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coordination of lane departure warning based on driver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CN113252057A (zh) 一种基于高德导航数据的驾驶倾向性辨识方法和系统
Yurtsever et al. Traffic trajectory history and drive path generation using GPS data clo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