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8862A -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8862A
CN115778862A CN202211543624.9A CN202211543624A CN115778862A CN 115778862 A CN115778862 A CN 115778862A CN 202211543624 A CN202211543624 A CN 202211543624A CN 115778862 A CN115778862 A CN 115778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polydimethylsiloxane
makeup base
blue light
bas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36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5436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8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8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8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2~6%、甘油聚醚‑26 1~4%、氢化聚异丁烯1~4%、聚二甲基硅氧烷0.5~2%、乙二醇棕榈酸酯6~10%、黄原胶0.1~0.2%、抗蓝光因子0.8~4%、刺海门冬提取物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4%、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1%、防腐剂0.5~1%,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的隔离霜具有显著的抗蓝光修复功效,能有效缓解蓝光压力下引发的胶原蛋白流失、色素沉着、肌肤敏感等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光是波长处于400-48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普遍存在于浴霸、电脑、投影仪、激光笔、LED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户外灯箱、LED灯、电影屏幕中。而现代人的生活与以上的电子产品密不可分,使人们长期处于由这些电子产品产生的过量的人工蓝光污染环境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蓝光是肌肤最大的隐形杀手。与太阳的紫外线污染、玻璃幕墙的白亮光污染、霓虹灯的彩色污染相比,蓝光污染是当今影响人体健康最强且最深的一种光源,它对肌肤的破坏力极为强大。蓝光对皮肤渗透力较高,长期暴露时,会损伤细胞的DNA,减缓皮肤屏障的恢复速度,成为皮肤老化的直接原因,引起黄褐斑、黑色素沉着,同时损害眼睛健康。蓝光把光能传导到皮肤上的能力比紫外线强,成为活性氧生成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护肤产品防御蓝光的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隔离霜具有显著的抗蓝光修复功效,能有效缓解蓝光压力下引发的胶原蛋白流失、色素沉着、肌肤敏感等现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2~6%、甘油聚醚-261~4%、氢化聚异丁烯1~4%、聚二甲基硅氧烷0.5~2%、乙二醇棕榈酸酯6~10%、黄原胶0.1~0.2%、抗蓝光因子0.8~4%、刺海门冬提取物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4%、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1%、防腐剂0.5~1%,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0.3~2):(0.001~0.005):(0.5~1.5)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1~2):(0.001~0.002):(1~1.5)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2:0.002:1.5组成。
葡糖基芦丁的供应商为:南京安易科化工有限公司。
氧代噻唑烷羧酸的供应商为:南京百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脯氨酰胺乙基咪唑的供应商为:法国爱西美。
刺海门冬提取物的供应商为:法国爱西美。
优选的,所述的防腐剂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或两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防腐剂为德国舒美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21
PE 9010。
优选的,所述的隔离霜还包含香精0~0.05%。
优选的,所述的隔离霜还包含金属离子络合剂0~0.05%。
优选的,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为EDTA-2N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隔离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氢化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棕榈酸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加入油锅中,加热升温至75-85℃,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A;
S2、将丁二醇、甘油聚醚-26、黄原胶和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5-85℃,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B;
S3、将所述物料B抽入到所述物料A中,搅拌均匀,开启均质,恒温搅拌,冷却;
S4、降温至40℃,加入抗蓝光因子、刺海门冬提取物和防腐剂,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即得到隔离霜。
本发明中,葡糖基芦丁是芦丁的糖苷化物,具有水溶性,能有效屏蔽紫外线和蓝光,具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功效,能抑制MAPK信号途径转导及转录因子AP-1,从而起到抗光损伤的作用。氧代噻唑烷羧酸具有广泛的抗光老化特性,能有效缓解紫外线、蓝光引致的皮肤老化症状,促进皮肤恢复活力,提高皮肤弹性和光泽。脯氨酰胺乙基咪唑能有效抵抗紫外线、蓝光引起的蛋白质交联,提升皮肤抗光污染的抵抗能力,缓解皮肤敏感现象。
在上述组合物中,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及脯氨酰胺乙基咪唑三者协同发挥显著的抗蓝光修复作用,能够有效抵御蓝光引起的皮肤损伤,对蓝光引起的皮肤衰老、色素沉着等问题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具有淡化细纹、美白祛斑、舒缓皮肤等功效。
此外,本发明中还添加适量的刺海门冬提取物作为修复因子,可进一步改善抗蓝光因子的肌肤修复作用,所述的刺海门冬提取物富含生物活性硅,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重建皮肤结缔组织,对恢复皮肤弹性、淡化细纹、延缓光老化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相较于积雪草提取物,刺海门冬提取物与本发明的抗蓝光因子复配性更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隔离霜配方中的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三种成分发挥协同的抗蓝光修复作用,该隔离霜还添加适量的甘油聚醚-26、氢化聚异丁烯、刺海门冬提取物,补水保湿,润肤效果显著,且能有效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本发明的隔离霜温和无刺激,体系稳定,可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配方的组分,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5%、甘油聚醚-264%、氢化聚异丁烯3%、聚二甲基硅氧烷1%、乙二醇棕榈酸酯8%、黄原胶0.2%、葡糖基芦丁2%、氧代噻唑烷羧酸0.002%、脯氨酰胺乙基咪唑1.5%、刺海门冬提取物4%、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3%、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41
PE 9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步骤:
S1、将氢化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棕榈酸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加入油锅中,加热升温至80℃,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A;
S2、将丁二醇、甘油聚醚-26、黄原胶和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80℃,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B;
S3、将所述物料B抽入到所述物料A中,搅拌均匀,开启均质,恒温搅拌,冷却;
S4、降温至40℃,加入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刺海门冬提取物和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42
PE 9010,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即得到隔离霜。
实施例2
一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6%、甘油聚醚-261%、氢化聚异丁烯4%、聚二甲基硅氧烷2%、乙二醇棕榈酸酯10%、黄原胶0.1%、葡糖基芦丁1%、氧代噻唑烷羧酸0.001%、脯氨酰胺乙基咪唑1.5%、刺海门冬提取物2%、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4%、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51
PE 9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4%、甘油聚醚-262%、氢化聚异丁烯2%、聚二甲基硅氧烷0.5%、乙二醇棕榈酸酯8%、黄原胶0.1%、葡糖基芦丁1.5%、氧代噻唑烷羧酸0.002%、脯氨酰胺乙基咪唑0.5%、刺海门冬提取物3%、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山梨坦倍半油酸酯1%、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52
PE 9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2%、甘油聚醚-263%、氢化聚异丁烯1%、聚二甲基硅氧烷2%、乙二醇棕榈酸酯6%、黄原胶0.2%、葡糖基芦丁0.3%、氧代噻唑烷羧酸0.005%、脯氨酰胺乙基咪唑1.5%、刺海门冬提取物4%、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山梨坦倍半油酸酯1%、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53
PE 90101%,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
种隔离霜,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3%、甘油聚醚-262%、氢化聚异丁烯3%、聚二甲基硅氧烷1%、乙二醇棕榈酸酯8%、黄原胶0.1%、葡糖基芦丁0.3%、氧代噻唑烷羧酸0.001%、脯氨酰胺乙基咪唑0.5%、刺海门冬提取物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3%、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euxyl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61
PE 90101%,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不含氧代噻唑烷羧酸。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不含脯氨酰胺乙基咪唑。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不含氧代噻唑烷羧酸和脯氨酰胺乙基咪唑。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不含葡糖基芦丁和氧代噻唑烷羧酸。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5
对比例5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不含葡糖基芦丁和脯氨酰胺乙基咪唑。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6
对比例6的隔离霜与实施例1比较,区别在于,配方中以积雪草提取物替换刺海门冬提取物。
制备步骤参考实施例1。
试验例一、产品指标评价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行业标准QB/T 1857-2013《润肤膏霜》的相关标准对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进行测试,具体为:
(1)外观: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膏体细腻,均匀一致,检测合格。
(2)耐热: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置于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检测合格。
(3)耐寒: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置于-8±2℃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检测合格。
(4)卫生:实施例1-5和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检测合格。
2、参照卫生部发布的2015版《化妆品卫生规范》中“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的相关要求和测定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5、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进行测试,分别在0h、6h、12h、24h、48h观察皮肤反应,所有志愿受试者的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果,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隔离霜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无刺激性,安全性高。
试验例二、抗蓝光功效检测
选取志愿健康女性受试者48名,年龄25-40岁,分为12组,每组4名。第1组为对照组,第2-12组为修复组,其中第2-6组涂抹实施例1-5制得的隔离霜,第7-12组涂抹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具体实验方法为:以志愿者双臂屈区域作为实验区域,所有志愿者的左、右臂屈区域均接受相同剂量的蓝光照射(蓝光LED 425nm,照射剂量1.2J/cm2),其中,第1组的受试者在经蓝光辐射后,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第2-12组的受试者在经蓝光辐射后,立即涂抹相应的隔离霜,此后每日涂抹2次相应的隔离霜(修复组)。在测试完成1天后、1周后和2周后,使用皮肤颜色测试探头ColorimeterCL400采集受试者上述各测试区域的a*数据,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 dual MPA580采集受试者上述各测试区域的R2数据,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81
Figure BDA0003979163680000091
如表1所示,受试者经蓝光辐射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隔离霜进行修护,次日可分别减少27.14%、25.98%、25.25%、24.09%、23.37%红斑量的产生。1周后可分别减少35.37%、34.01%、31.97%、30.61%、29.59%红斑量的产生。2周后可分别减少41.73%、40.65%、38.85%、38.13%、37.05%红斑量的产生。受试者经蓝光辐射后使用本发明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进行修护,次日可分别减少16.69%、17.71%、12.19%、10.01%、11.18%、23.08%红斑量的产生。1周后可分别减少21.77%、23.81%、17.01%、13.95%、14.97%、28.23%红斑量的产生。2周后可分别减少26.62%、30.94%、21.58%、17.63%、20.50%、35.25%红斑量的产生。上述结果表明,未经防护在受蓝光照射后,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隔离霜修复后,相较于皮肤自然代谢(对照组),可减少晒后红斑量,其效果优于涂抹本发明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
如表1所示,受试者经蓝光辐射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隔离霜进行修护,次日可分别降低57.89%、55.92%、53.95%、49.34%、47.37%的皮肤弹性损伤。1周后可分别降低83.33%、81.25%、78.12%、76.04%、72.92%的皮肤弹性损伤。2周后可分别降低86.17%、82.98%、81.91%、78.72%、76.60%的皮肤弹性损伤。受试者经蓝光辐射后使用本发明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进行修护,次日可分别降低32.89%、35.53%、25.00%、18.42%、21.05%、43.42%的皮肤弹性损伤。1周后可分别降低50.00%、56.25%、41.67%、31.25%、36.46%、67.71%的皮肤弹性损伤。2周后可分别降低52.13%、58.51%、44.68%、32.98%、38.30%、70.21%的皮肤弹性损伤。上述结果表明,未经防护在受蓝光照射后,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隔离霜修复后,相较于皮肤自然代谢(对照组),可降低皮肤弹性损伤,其效果优于涂抹本发明对比例1-6制得的隔离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离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丁二醇2~6%、甘油聚醚-261~4%、氢化聚异丁烯1~4%、聚二甲基硅氧烷0.5~2%、乙二醇棕榈酸酯6~10%、黄原胶0.1~0.2%、抗蓝光因子0.8~4%、刺海门冬提取物2~5%、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4%、山梨坦倍半油酸酯0.5~1%、防腐剂0.5~1%,余量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0.3~2):(0.001~0.005):(0.5~1.5)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1~2):(0.001~0.002):(1~1.5)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蓝光因子为葡糖基芦丁、氧代噻唑烷羧酸、脯氨酰胺乙基咪唑按重量比2:0.002: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或两者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德国舒美
Figure FDA0003979163670000011
PE9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霜还包含香精0~0.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霜还包含金属离子络合剂0~0.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络合剂为EDTA-2Na。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隔离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氢化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棕榈酸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加入油锅中,加热升温至75-85℃,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A;
S2、将丁二醇、甘油聚醚-26、黄原胶和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加热升温至75-85℃,恒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物料B;
S3、将所述物料B抽入到所述物料A中,搅拌均匀,开启均质,恒温搅拌,冷却;
S4、降温至40℃,加入抗蓝光因子、刺海门冬提取物和防腐剂,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即得到隔离霜。
CN202211543624.9A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78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3624.9A CN115778862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3624.9A CN115778862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8862A true CN115778862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4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3624.9A Pending CN115778862A (zh) 2022-12-03 2022-12-03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886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1738A (zh) * 2011-09-27 2013-07-24 沈志荣 一种含牡丹根提取物和珍珠粉的焕颜修容霜组合物
CN110638709A (zh) * 2019-11-01 2020-01-03 广州自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的多效修护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5332A (zh) * 2019-12-03 2020-02-07 陈洁珍 一种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585A (zh) * 2020-06-24 2020-09-15 珠海美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淡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4963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紧致抗皱护肤品的使用方法
CN114652631A (zh) * 2022-04-22 2022-06-24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1738A (zh) * 2011-09-27 2013-07-24 沈志荣 一种含牡丹根提取物和珍珠粉的焕颜修容霜组合物
CN110638709A (zh) * 2019-11-01 2020-01-03 广州自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的多效修护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5332A (zh) * 2019-12-03 2020-02-07 陈洁珍 一种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585A (zh) * 2020-06-24 2020-09-15 珠海美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淡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4963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紧致抗皱护肤品的使用方法
CN114652631A (zh) * 2022-04-22 2022-06-24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0748B (zh) 一种抗皱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9893B (zh) 一种具有抗蓝光污染和修复功效的组合物和精华乳及其精华乳的制备方法
CN107714537B (zh) 一种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制剂
CN110755321A (zh) 一种用于快速舒敏修护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027271B (zh) 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2463B (zh) 眼部肌肤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3833A (zh) 一种祛黑眼圈祛眼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21148A (zh) 一种多方位提拉紧致多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8230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96024B (zh) 用于皮肤屏障修复的仿生皮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92547B (zh) 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抗蓝光作用的化妆品
CN104490747B (zh) 具有防辐射、光保护防御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3880B (zh) 一种稀薄乳液基质的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3705B (zh) 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祛皱、延缓衰老功效的化妆品
CN108619047A (zh) 一种抗衰老的化妆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7924B (zh) 修复组合物、应用及含有该修复组合物的化妆品
EP0949919A1 (en) A process for stabilizing levogyre ascorbic acid (laa) and stable laa compositions
CN115025028B (zh) 一种具有抗蓝光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1265424A (zh) 祛痘修复面膜液及制备方法和祛痘修复面膜
CN110559227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修复妊娠纹的护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8862A (zh) 一种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3052A (zh)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36912B (zh) 一种抗蓝光防红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662876A (zh) 多肽美颜精华液以及制备方法
CN110604716B (zh) 一种光防护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