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6325B -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6325B
CN115776325B CN202211387770.7A CN202211387770A CN115776325B CN 115776325 B CN115776325 B CN 115776325B CN 202211387770 A CN202211387770 A CN 202211387770A CN 115776325 B CN115776325 B CN 115776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metry
event
scheduling
fram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7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6325A (zh
Inventor
段海洋
王佳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laxy Aerospace Chengdu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laxy Aerospace Chengdu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laxy Aerospace Chengdu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laxy Aerospace Chengdu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77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6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6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6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6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6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遥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卫星技术领域,卫星系统通过遥测信道将遥测数据以遥测帧的方式传输至地面系统,以便工作人员对卫星系统上的应用以及设备进行监控。
卫星系统通常以常规遥测的方式向地面系统发送遥测数据。常规遥测的操作方式为:卫星系统上的调度应用根据预先设置的遥测调度信息,定期触发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将包含检测结果的遥测包(即,常规遥测包)发送至遥测应用,并由遥测应用将遥测包传输至地面系统。
但是,常规遥测通常按照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遥测调度信息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进行监控,因此若卫星系统上的某个应用和/或设备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应用和/或设备出现紧急故障或应用和/或设备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仅通过常规遥测的方式无法将例如某个特定的应用和/或设备的状态信息下行至地面系统。
而工作人员若想得到卫星系统上某一特定的应用和/或设备的突发事件信息,地面系统就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工作人员所指定的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因此对于地面系统来说,不仅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而且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从而使得地面系统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从而使得地面系统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从而使得地面系统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包括:第一遥测包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第二遥测包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第一遥测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第二遥测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遥测帧下行模块,用于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时间调度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首先,调度应用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即,遥测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即,常规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然后,遥测应用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此外,遥测应用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遥测应用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最后,遥测应用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由于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遥测应用能够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而第二遥测包中的遥测数据与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对应,因此卫星系统能够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而又由于地面系统直接接收到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因此地面系统能够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发送给工作人员,不需要从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中提取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进而简化了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从而使得地面系统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卫星遥控遥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卫星系统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地面系统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地面系统中的遥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卫星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模块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事件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以及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数据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数据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第一遥测帧和与事件对象对应的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或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虚拟调度的方式将第一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虚拟调度的方式将第一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第二遥测帧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第一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以及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2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3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时间调度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卫星遥控遥测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地面系统20以及卫星系统10,其中地面系统20通过分包遥控的方式,经由地面系统20与卫星系统10之间的遥控信道向卫系统星20发送遥控应用数据。此外,卫星系统10接收地面系统20发送的遥控应用数据,并且通过分包遥测的方式,经由卫星系统10与地面系统20之间的遥测信道向地面系统20传输遥测数据。进一步地,卫星系统10还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经由卫星系统10与地面系统20之间的数据传输信道向地面系统20传输遥测数据。
图2A进一步示出了图1中卫星系统10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参考图2A所示,卫星系统10包括综合电子系统,综合电子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管理模块以及通信接口。其中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从而处理器可以访问存储器,读取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从存储器读取数据或者向存储器写入数据。总线管理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并且还与例如CAN总线等总线连接。从而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管理模块所管理的总线,同与总线连接的星载外设进行通信。此外,处理器还经由通信接口与相机、星敏感器、测控应答机以及数传设备等设备通信连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A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卫星系统还可包括比图2A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A所示不同的配置。
图2B进一步示出了图1中地面系统20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参考图2B所示,地面系统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总线与处理器连接。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与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的显示器、键盘以及光标控制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B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地面系统还可包括比图2B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B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存储器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时间调度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时间调度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2A和图2B所示的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2A和图2B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地面系统20中的测控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用户接口与测控系统连接。并且测控系统内设置有测控模块、遥控模块、遥测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测控模块还包括常规测控单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用户接口与测控模块进行交互。
具体地,工作人员通过用户接口在常规测控单元中设置与常规遥测相关的第一调度信息。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然后,常规测控单元将第一调度信息发送至遥控模块,遥控模块将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卫星系统10。
进一步地,遥测模块接收到由卫星系统10发送的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后,通过常规遥控单元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传输至用户接口。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由卫星系统10发送的与事件对象(例如发生事件的应用和/或设备)对应的数据帧后,通过数据传输测控单元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数据帧传输至用户接口。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卫星系统10中的软件应用的模块示意图,参考图4所示,卫星系统10中包括应用0~应用n。此外,卫星系统10还包括调度应用、遥控应用、遥测应用、总线管理应用和数据传输管理应用。其中,卫星系统10可以通过遥控应用与地面系统20的遥控模块建立遥控信道,还可以通过遥测应用与地面系统20的遥测模块建立遥测信道。例如,工作人员通过地面系统20中的遥控模块,将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调度信息发送给卫星系统10中的遥控应用。遥控应用将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调度信息发送至调度应用。调度应用根据调度信息指示的调度周期向应用0~应用n以及星载外设等多个对象发送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请求。应用0~应用n以及星载外设等多个对象响应于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常规遥测包,并将常规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遥测应用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相应的常规遥测帧(即,第一遥测帧)。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实时地将常规遥测帧发送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工作人员可通过用户接口实时地接收到由遥测模块发送的常规遥测帧。
进一步地,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例如发生事件的应用和/或设备)向遥测应用发送事件信息。遥测应用接收到事件信息后,等待并接收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与事件信息对应的事件遥测包。然后,遥测应用调整第一调度信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此外,遥测应用将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然后,遥测应用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并将事件遥测帧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图5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和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A所示,卫星系统10中包括遥测应用。卫星系统10中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应用0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与应用1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与应用n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与应用1对应的事件遥测帧传输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
图5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以及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B所示,卫星系统10包括遥测应用。卫星系统10中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应用1对应的事件遥测帧阐述至地面系统20中的数据传输模块。卫星系统10中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应用0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与应用1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与应用n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传输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帧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A所示,卫星系统10中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实时地将与应用1对应的事件遥测帧传输至地面系统20中的数据传输模块。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数据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B所示,卫星系统10中还设置有存储器。卫星系统10中的遥测应用将与应用1对应的事件遥测帧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遥测应用控制存储器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应用1对应的事件遥测帧传输至地面系统20中的数据传输模块。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该方法由图2A及图2B中所示的处理器实现。图7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2: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S704: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
S706: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
S708: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
S710: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具体地,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即第一遥测帧)和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帧(即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流程图。参考图5A和图8所示,地面系统20中的常规测控单元接收到工作人员通过用户接口传输的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即第一遥测包)的第一调度信息后,通过遥控模块将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第一调度信息发送至卫星系统10中的遥控应用。
调度应用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10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常规遥测包(S702)。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具体地,调度应用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的对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周期性地向多个对象发送获取常规遥测包(即,第一遥测包)的请求。多个对象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进行检测,并生成常规遥测包,然后将常规遥测包发送至遥测应用。例如,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为1s。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例如可以为电源管理应用、姿轨控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也可以是星载设备。调度应用每隔1s周期性地向电源管理应用、姿轨控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发送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然后,电源管理应用、姿轨控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进行检测,并生成常规遥测包。最后,电源管理应用、姿轨控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分别将生成的常规遥测包发送至遥测应用。
表1示出了电源管理应用、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每隔1s生成常规遥测包的示意表。
表1
参考表1所示,电源管理应用、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在12:00:03时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生成常规遥测包;电源管理应用、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在12:00:04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生成常规遥测包;以及电源管理应用、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多个对象在12:00:05时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生成常规遥测包。
此外,遥测应用响应于由卫星上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等待并接收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与事件信息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即第二遥测包)(S704)。其中,事件对象例如可以是部署于卫星上的设备或者是应用。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具体地,事件信息例如可以是事件对象的运行出现故障、事件对象受到外物冲击或事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通讯出现紧急故障等。
进一步地,事件对象向遥测应用传输的事件信息例如可以是事件信息表的形式。表2以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为例示出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信息表。
表2
参考表2所示,不同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唯一的事件序号,不同的事件序号对应唯一的事件对象的数据流编号,并且不同事件对象的数据流编号的含义不同。例如,查询序号为1的事件对象的数据流编号为APP-ET-0.012。APP-ET-0.012的含义为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事件信息。
作为具体实例,例如,事件对象为卫星系统10中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且该卫星系统10中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的运行出现紧急故障。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向遥测应用发送事件信息表,该事件信息表中包含“运行出现紧急故障”的事件信息。遥测应用接收到由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发送的包括有“运行出现紧急故障”的事件信息表后,等待并接收由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发送的与“运行出现紧急故障”相关的事件遥测包。
然后,遥测应用根据接收到的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S706)。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或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的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其中,遥测应用将常规遥测包添加帧头和帧尾,从而生成与常规遥测包对应的常规遥测帧。
此外,遥测应用根据接收到的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S708)。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或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的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其中,遥测应用将事件遥测包添加帧头和帧尾,从而生成与事件遥测包对应的事件遥测帧。
最后,遥测应用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S710)。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但是,常规遥测通常按照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遥测调度信息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进行监控,因此若卫星系统上的某个应用和/或设备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应用和/或设备出现紧急故障或应用和/或设备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仅通过常规遥测的方式无法将例如某个特定的应用和/或设备的状态信息下行至地面系统。而工作人员若想得到卫星系统上发生异常的应用和/或设备的突发事件信息,地面系统就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工作人员所指定的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因此对于地面系统来说,不仅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较为繁琐,而且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较长。
有鉴于此,由于本申请中的遥测应用能够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而事件遥测包中的遥测数据与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对应,因此卫星系统10能够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而又由于地面系统20直接接收到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因此地面系统20能够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发送给工作人员,不需要从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中提取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进而简化了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10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从而使得地面系统20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通过遥测信道,将与第一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以及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
具体地,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虚拟调度的方式将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流程图。参考图10所示,首先,多个对象将常规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事件对象将事件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
然后,参考图5B和图10所示,遥测应用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触发信息,并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其中,触发信息用于指示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进一步地,参考图5B和图10所示,遥测应用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触发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中的数据传输模块。
由于遥测应用能够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因此当需要传输的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过多,且遥测信道无法一同传输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时,就可以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即,数据传输方式)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避免遥测信道因传输的数据过多,进而导致传输速率下降的情况发生的技术效果。
此外,遥测应用可利用数据传输信道实时传输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或延时传输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
可选地,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多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系统。
具体地,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虚拟调度的方式将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事件遥测帧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流程图。参考图11所示,首先,多个对象将常规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事件对象将事件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
然后,参考图5B和图10所示,遥测应用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触发信息,并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其中,触发信息用于指示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进一步地,参考图6A和图10所示,遥测应用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触发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实时地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中的数据传输模块。
由于遥测应用能够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实时地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因此在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信息较为紧急,且需要及时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或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卫星系统10上的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的情况下,遥测应用可以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实时地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第二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存储器;以及获取存储器中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具体地,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遥测应用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以及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流程图。参考图12所示,首先,多个对象将常规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常规遥测包生成常规遥测帧。事件对象将与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包传输至遥测应用后,遥测应用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并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其中,格式转换用于指示将以遥测帧格式存在的事件遥测帧转换为以数据传输帧格式存在的历史数据帧。
然后,参考图5B和图10所示,遥测应用响应于由调度应用发送的触发信息,并通过遥测信道,将与常规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20中的遥测模块。其中,触发信息用于指示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进一步地,遥测应用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中,同时记录与不同事件对象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的起始时间。
例如,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和热控管理应用分别给遥测应用发送了事件信息。遥测应用等待并接收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和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并分别生成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帧和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帧。
然后,遥测应用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将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
由于遥测应用将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和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的同时,也将存储的起始时间写入大容量存储器,因此地面系统20可以通过写入存储器的存储起始时间,从存储器中查询与该起始时间对应的历史数据帧。
表3是与不同存储起始时间对应的不同对象的历史数据帧的示意表。
表3
例如,参考表3所示,遥测应用于3:00:15将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中,于3:00:16将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中。地面系统20可通过存储起始时间3:00:15,查询大容量存储器中的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历史数据帧。
最后,遥测应用获取大容量存储器中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其中,由于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已经预先被存储至大容量存储器中,因此遥测应用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时间必定比遥测应用将与常规遥测帧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时间晚。即,遥测应用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
由于遥测应用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延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并且在大容量存储器中存储有与不同事件对象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因此卫星系统10上的遥测应用能够随时从大容量存储器中调出与不同事件对象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且还可以在工作人员需要某一特定的历史数据帧的时候下行该特定的历史数据帧。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随时从大容量存储器中调出历史数据帧,还可以在工作人员需要某一特定的历史数据帧的时候下行该特定的历史数据帧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响应于用于下行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的触发信息,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进行实时调度;以及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其中第一调度比例用于指示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时的数量比。
具体地,参考图5A和图8所示,首先,调度应用向遥测应用发送用于下行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的触发信息。遥测应用响应于用于下行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的触发信息,并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进行实时调度。即,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其中,第一调度比例用于指示常规遥测帧与事件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时的数量比。
例如,当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1且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也为1时,第一调度比例为1:1;当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2且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为1时,第一调度比例为2:1;......;当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1且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为2时,第一调度比例为1:2;当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2且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也为2时,第一调度比例为2:2;......;当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n且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也为n时,第一调度比例为n:n。例如,常规遥测帧的数量为30,事件遥测帧的数量为40时,第一调度比例为3:4。即,在遥测帧下行队列中,常规遥测帧占需要下行的遥测帧总数量的比值为事件遥测帧占需要下行的遥测帧总数量的比值为/>
从而,通过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的操作,达到了能够充分利用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的操作,包括:响应于由目标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并根据预设的事件调度表,获取第一调度比例,其中事件调度表用于指示目标对象的数量与第一调度比例的关系。
具体地,参考图8所示,在遥测应用当中预先设置有事件调度表。其中,事件调度表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数量与第一调度比例的关系。
例如,表4示出了事件对象的数量与第一调度比例的关系表。
表4
参考表4所示,当事件对象的数量为1且常规遥测的多个对象(例如进行常规遥测的设备和应用)的数量也为1时,第一调度比例为1:1;当事件对象的数量为2且多个对象的数量为1时,第一调度比例为2:1;......;当事件对象的数量为1且多个对象的数量为2时,第一调度比例为1:2;当事件对象的数量为2且多个对象的数量也为2时,第一调度比例为2:2;......;当事件对象的数量为n且多个对象的数量也为n时,第一调度比例为n:n。例如,事件对象的数量为5,多个对象的数量为6时,第一调度比例为5:6。即,按照5:6的调度比例,将事件遥测帧和常规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根据预设的事件调度表,直接得到用于指示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的第一调度比例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由目标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调度表,生成第二调度信息,其中第二调度信息为第一调度信息调整后的调度信息;以及存储第一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具体地,参考图8所示,当事件对象没有向遥测应用发送事件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获取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调度周期为1s。但是,由于卫星系统10向地面系统20下行遥测帧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如果事件对象已向遥测应用发送事件信息,遥测应用就需要根据第一调度比例等比例降低常规遥测包的获取比例。而又由于常规遥测包的获取比例,与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相关,因此若要等比例降低常规遥测包的获取比例,就需要调整第一调度信息,从而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例如,当第一调度比例为x:y(其中x代表常规遥测帧,y代表事件遥测帧),则意味着常规遥测帧在下行遥测帧中的占比,降低为查询前的x/(x+y)。从而,遥测应用例如根据第一调度比例将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从1s延长为大于(x+y)/x(单位s)。并根据调整后的调度周期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然后,遥测应用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调度应用接收到第二调度信息后,将内部原有的第一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事件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更新为第二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事件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此外,虽然遥测应用根据调度配置表,生成了第二调度信息,但为了在事件遥测帧的遥测操作结束后,仍然能够按照正常的周期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因此遥测应用需要预先存储第一调度信息。以便事件遥测帧的遥测操作结束后,调度应用继续按照第一调度信息的周期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使得遥测包的采集过程与遥测帧的下行过程彼此匹配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根据事件调度表,生成第二调度信息的操作,包括:根据由目标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数量,和由多个对象发送的第一遥测包的数量,获取第一调度比例;根据第一调度比例,计算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具体地,遥测应用根据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的数量,和由多个对象发送的常规遥测包的数量,获取第一调度比例,具体地,遥测应用在计算得到事件对象的数量和多个对象的数量后,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调度表,获取第一调度比例(参考表4)。
然后,遥测应用根据第一调度比例,计算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具体地,计算第二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的公式为:
其中,T为第二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N为与多个对象对应的第一调度比例的比值。即,第二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T,等于与多个对象对应的第一调度比例的比值N的倒数值。
例如,事件对象的数量为5,多个对象的数量为60。
则根据事件调度表,第一调度比例为5:60。即,事件对象的数量占所有对象(事件对象与多个对象之和)的总数量的比值为多个对象的数量占所有对象(事件对象与多个对象之和)的总数量的比值为/>
第一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为1s,而由于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并计算得到事件对象的数量为5,因此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需调整为即,第二调度信息中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从而,通过调整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以降低获取常规遥测包的数量的操作达到了能够避免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时,出现传输数据过多,信道过于拥挤,以至于传输速率下降,常规遥测帧丢失的现象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在存储第一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之后,还包括:判定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是否接收到由目标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在接收到由目标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遥测包,对第二遥测包进行存储处理;以及在未接收到由目标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将预先存储的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具体地,参考图8所示,首先,遥测应用存储第一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然后,遥测应用判定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是否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遥测应用在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遥测应用在未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的情况下,将预先存储的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其中,若遥测应用未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则说明遥测应用与事件对象之间存在传输故障。因此,为了保证卫星系统10能够正常的将与多个对象对应的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遥测应用需要将预先存储的第一调度信息发送至调度应用。然后,调度应用根据原有的第一调度信息向多个对象发送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在遥测应用与事件对象之间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卫星系统10正常向地面系统20下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在接收到由目标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遥测包,对第二遥测包进行存储处理的操作,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将第二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其中级别配置表用于指示与第二遥测包对应的事件的紧急程度信息。
具体地,参考图8所示,在遥测应用接收到了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遥测包的情况下,遥测应用需要根据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将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
表5示出了预先设置在遥测应用中的级别配置表。
表5
紧急级别 1 2 3 4
紧急程度信息 非常紧急 较紧急 一般紧急 不紧急
参考表5所示,例如设置4个用于显示与事件遥测包对应的时间的紧急程度。第1级表示该事件的紧急级别为非常紧急、第2级表示该事件的紧急级别为较紧急、第3级表示该事件的紧急级别为一般紧急以及第4级表示该事件的紧急级别为不紧急。
表6示出了不同事件对象对应的紧急级别示意表。
表6
参考图6所示,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1级、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3级、与电源管理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4级以及与健康监测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2级。然后,遥测应用根据与不同对象对应的级别信息,按序将与不同事件对象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例如,由于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1级,因此先将与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由于与健康监测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2级,因此再将与健康监测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由于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3级,因此再将与热控管理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以及由于与电源管理应用对应的紧急级别为4级,因此最后将与电源管理应用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
从而,通过按照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将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的操作,达到了能够将数据备份,避免数据丢失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多个对象包括多个应用和多个设备,并且第一遥测包包括与多个应用对应的第三遥测包和/或与多个设备对应的第四遥测包,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的操作,包括: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多个应用发送获取第三遥测包的请求;以及响应于获取第三遥测包的请求,生成第三遥测包。
可选地,参考图8所示,卫星系统10中设置有需要进行常规遥测的多个对象。其中,多个对象包括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
首先,调度应用根据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多个应用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周期性地向多个应用发送获取常规遥测包(即第三遥测包)的请求。多个应用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遥测包的请求,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常规遥测包。
例如,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中的多个应用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为1s。卫星系统10中的多个应用包括时间管理应用、健康监测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
调度应用根据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时间管理应用、健康监测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每隔1s向时间管理应用、健康监测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发送获取常规应用遥测包的请求。时间管理应用、健康监测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应用遥测包的请求,分别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别生成与时间管理应用对、健康监测应用以及热控管理应用等应用对应的常规应用遥测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确,卫星系统10中需要进行常规遥测的多个对象的数量可以大于多个应用的数量,也可以等于多个应用的数量。即,多个对象可以包括多个应用与多个设备,也可以只包括多个应用。在多个对象只包括多个应用的情况下,常规遥测包的数量与常规应用遥测包的数量相同。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生成与多个应用对应的常规遥测包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的操作,包括: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总线管理应用发送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将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发送至多个设备;以及响应于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生成第四遥测包。
具体地,参考图8所示,首先,调度应用根据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多个设备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周期性地向总线管理应用发送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总线管理应用周期性地将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发送至多个设备。多个设备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常规设备遥测包。
例如,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卫星系统10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为1s。卫星系统10中的多个设备包括GNSS模块、测控单元以及SMU功率驱动模块。
调度应用根据第一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对GNSS模块、测控单元以及SMU功率驱动模块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每隔1s向总线管理应用发送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总线管理应用周期性地将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发送至GNSS模块、测控单元以及SMU功率驱动模块。GNSS模块、测控单元以及SMU功率驱动模块响应于调度应用发送的获取常规设备遥测包的请求,分别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别生成与GNSS模块对应的常规设备遥测包、与测控单元对应的常规设备遥测包以及与SMU功率驱动模块对应的常规设备遥测包。
从而,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能够生成与多个设备对应的常规设备遥测包的技术效果。
图13示出了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3所示,
S1310:遥测应用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10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常规遥测包;
S1320:遥测应用响应于由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事件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
S1330:遥测应用调整第一调度信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S1331:遥测应用判定是否接收到由事件对象传输的事件遥测包,在未接收到由事件对象传输的事件遥测包的情况下,将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S1332:遥测应用接收到由事件对象传输的事件遥测包,并按照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按级别依序将事件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中;
S1340:遥测应用根据事件遥测包生成事件遥测帧;
S1351:遥测应用对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进行实时调度,将常规遥测帧和事件遥测帧实时下行至地面系统20;
S1352:遥测应用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遥测信道将常规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S1361:遥测应用将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实时地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以及
S1362:遥测应用将事件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延时地将与事件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20。
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10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从而使得地面系统20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此外,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10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从而使得地面系统20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装置1400,该装置14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14所示,该装置1400包括:第一遥测包生成模块1410,用于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第二遥测包接收模块1420,用于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第一遥测帧生成模块1430,用于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第二遥测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遥测帧下行模块1440,用于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可选地,遥测帧下行模块1440包括:遥测信道传输模块,用于通过遥测信道,将与第一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以及数据传输信道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
可选地,数据传输信道传输模块包括:数据传输信道传输子模块,用于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系统。
可选地,数据传输信道传输模块包括:格式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第二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数据帧存储模块,用于将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存储器;以及下行子模块,用于获取存储器中与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历史数据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可选地,遥测帧下行模块1440包括:实时调度模块,用于响应于用于下行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的触发信息,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进行实时调度;以及遥测帧下行子模块,用于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其中第一调度比例用于指示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时的数量比。
可选地,遥测帧下行子模块包括:第一调度比例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由地面系统发送的获取第二遥测包的请求,并根据预设的事件调度表,获取第一调度比例,其中事件调度表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数量与第一调度比例的关系。
可选地,装置1400还包括:第二调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由地面系统发送的获取第二遥测包的请求,并根据事件调度表,生成第二调度信息,其中第二调度信息为第一调度信息调整后的调度信息;以及存储第一调度信息,并将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可选地,第二调度信息生成模块包括:第一调度比例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由地面系统发送的获取与事件对象对应的第二遥测包的请求的数量,获取第一调度比例;根据第一调度比例,计算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可选地,装置1400还包括:判定模块,用于判定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是否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第二遥测帧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遥测包,对第二遥测包进行存储处理;以及第一调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未接收到由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将预先存储的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可选地,第二遥测帧存储模块包括:第二遥测帧存储子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将第二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其中级别配置表用于指示与第二遥测包对应的事件的紧急程度信息。
可选地,多个对象包括多个应用和多个设备,并且第一遥测包包括与多个应用对应的第四遥测包和/或与多个设备对应的第五遥测包,第一遥测包生成模块1410包括:第四遥测包请求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多个应用发送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以及第四遥测包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生成第四遥测包。
可选地,第一遥测包生成模块1410包括:第五遥测包请求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总线管理应用发送获取第五遥测包的请求;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获取第五遥测包的请求发送至多个设备;以及第五遥测包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第五遥测包的请求,生成第五遥测包。
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10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从而使得地面系统20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3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配置装置1500,该装置15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15所示,该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事件信息用于指示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将第一遥测帧和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从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卫星系统10直接将与事件对象的事件信息对应的遥测数据和与多个对象对应的遥测数据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的操作,达到了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并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将多个应用和/或多个设备的常规遥测数据以及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的事件遥测一同下行至地面系统20,从而使得地面系统20不需要从常规遥测数据中提取目标应用和/或目标设备事件遥测数据,进而简化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过程以及减少获取事件遥测数据的时间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所述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所述事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
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
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
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
通过遥测信道,将与所述第一遥测帧对应的遥测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
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下行至地面系统;
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传输信道,将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系统;
通过数据传输信道,将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
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所述第二遥测帧转换为对应的历史数据帧;
将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存储至存储器;以及
获取所述存储器中与所述第二遥测帧对应的历史数据帧,并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将所述历史数据帧下行至所述地面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的操作,包括:
响应于用于下行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的触发信息,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进行实时调度;
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其中所述第一调度比例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时的数量比;以及
按照第一调度比例,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组成用于下行的遥测帧下行队列的操作,包括:
响应于用于下行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的触发信息,并根据预设的事件调度表,获取所述第一调度比例,其中所述事件调度表用于指示所述事件对象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调度比例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并根据所述事件调度表,生成第二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为所述第一调度信息调整后的调度信息;
存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
根据所述事件调度表,生成第二调度信息的操作,包括:
根据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数量,和由所述多个对象发送的第一遥测包的数量,获取第一调度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调度比例,计算所述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调度周期的周期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调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储所述第一调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之后,还包括:
判定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
在接收到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遥测包,对所述第二遥测包进行存储处理;
在未接收到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将预先存储的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调度应用;以及
在接收到由所述事件对象发送的第二遥测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遥测包,对所述第二遥测包进行存储处理的操作,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级别配置表,将所述第二遥测包存储至存储文件,其中所述级别配置表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遥测包对应的事件的紧急程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对象包括多个应用和多个设备,并且所述第一遥测包包括与所述多个应用对应的第三遥测包和/或与所述多个设备对应的第四遥测包,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所述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多个应用发送获取第三遥测包的请求;以及
响应于获取第三遥测包的请求,生成所述第三遥测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所述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的调度周期,向总线管理应用发送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
将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发送至多个设备;以及
响应于获取第四遥测包的请求,生成所述第四遥测包。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遥测包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第二遥测包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所述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所述事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一遥测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
第二遥测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
遥测帧下行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10.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根据部署于卫星系统上的第一调度信息,触发多个对象生成第一遥测包,其中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卫星系统上的多个对象进行常规遥测的调度周期;
响应于由多个对象中发生事件的事件对象发送的事件信息,等待并接收与所述事件信息对应的第二遥测包,其中所述事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事件对象的突发事件信息;
根据第一遥测包,生成第一遥测帧;
根据第二遥测包,生成第二遥测帧;以及
将所述第一遥测帧和所述第二遥测帧下行至地面系统。
CN202211387770.7A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776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7770.7A CN115776325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7770.7A CN115776325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6325A CN115776325A (zh) 2023-03-10
CN115776325B true CN115776325B (zh) 2023-08-04

Family

ID=8538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7770.7A Active CN115776325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6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1431A (zh) * 2024-04-12 2024-05-14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956A (zh) * 2009-12-29 2010-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故障模拟功能的飞轮模拟器及实现方法
CN107612612A (zh) * 2017-09-22 2018-01-1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测控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8366A (en) * 1998-10-26 2000-04-11 Exigent International, Inc. Satellite simulator
KR100653185B1 (ko) * 2005-11-17 2006-12-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위성관제시스템에서 원격명령의 수신 및 실행 상태 검증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170345B (zh) * 2007-11-30 2011-12-21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分包遥测数据的解包方法
CN102142883A (zh) * 2010-01-29 2011-08-0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遥测信息处理方法
CN102208955B (zh) * 2011-05-25 2013-08-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星网络化测控方法及系统
US10282544B2 (en) * 2014-05-20 2019-05-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dentifying suspected malware files and sites based on presence in known malicious environment
FR3060246B1 (fr) * 2016-12-08 2019-05-10 Thales Plateforme-relais de communication de donnees de telemesures depuis un ou plusieurs satellite(s) d'observation defilant(s) vers le sol
EP3698486B1 (en) * 2017-10-20 2022-05-18 Hawkeye 360, Inc. Method and scheduling system of a plurality of hierarchical tasks for a satellite system.
CN114244423B (zh) * 2021-12-21 2024-01-16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控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多星测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956A (zh) * 2009-12-29 2010-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故障模拟功能的飞轮模拟器及实现方法
CN107612612A (zh) * 2017-09-22 2018-01-1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测控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星遥测遥控数据库设计;郑岱峋;;航天器工程(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6325A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5994C (zh) 用于调试以太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76325B (zh) 一种应用于卫星系统的事件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878064A (zh) 数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US11315086B2 (en) API charging system, API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I charging program
CN106470123A (zh) 日志收集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和电子设备
CN110087141A (zh)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客户端及服务器
EP1775659A2 (en) Remote maintenance system, mail connect confir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and mail transmission environment diagnosis program
CN117424638B (zh) 基于星地融合的网络切片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00277292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standby response to reduce pilot workload
CN115549772B (zh) 基于配置信息的遥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38753A (zh) 分布式消息服务系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1102B (zh) 一种下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11350B (zh) 一种用于卫星系统的查询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5801099B (zh) 基于卫星的远程设备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98622B (zh) 数据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0572315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存储介质
CN112367540B (zh) 在线直播推流数监控的方法、装置
CN115086194A (zh) 云应用的数据传输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393959A1 (en) Estimation system, addition apparatus, estimation method, addition method, estimation program and addition program
CN116634587B (zh) 一种数据恢复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92715A (zh) 无人机的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287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194008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monitoring devic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CN116436510B (zh) 利用中继卫星传输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041431A (zh) 针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th Floor, No. 277 Tianqin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1700

Applicant after: Galaxy Aerospace (Chengdu)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0, No. 277, Tianqin Road, Chengdu High-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1730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Yingdu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