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3879A -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3879A
CN115773879A CN202310044294.7A CN202310044294A CN115773879A CN 115773879 A CN115773879 A CN 115773879A CN 202310044294 A CN202310044294 A CN 202310044294A CN 115773879 A CN115773879 A CN 115773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adjusting
straight gear
movable flang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2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3879B (zh
Inventor
杨阳
杜明刚
刘辉
韩立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3100442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3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3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齿轮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和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包括第一直齿轮轴系和第二直齿轮轴系,第一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一轴和固定于第一轴上的第一直齿轮,第一轴转动连接在箱体内;第二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二轴和转动连接在第二轴上的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包括输入轴和固定于输入轴上的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本发明通过调整齿轮副系统的轴端径向位移量和轴向位移量,实现齿轮副异常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变化,进而便于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Description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车辆变速箱的传动系统结构复杂,其中,直齿轮故障频发,推断由于齿轮副异常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中心距窜动、不对中和轴向窜动)导致齿面偏载、交变载荷作用和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从而出现齿面偏磨、轮齿局部崩角和整体断齿等故障形式。为了探究安装误差对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啮合特性影响,搭建保留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原始结构的安装误差可调模拟装置是必要的。
目前,国际通用的DCS-150型齿轮试验台、CL-100型齿轮试验台、JC-150型齿轮试验台、ZHD82-A型封闭齿轮试验台、GTA-4齿轮试验机、CLP-35S齿轮试验机等,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6525419 A)公布的一种中心距无级可调的大功率圆柱齿轮综合性试验台、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3234747 A)公布的一种可调安装误差的螺旋锥齿轮综合性能试验台、中国专利(CN 110261103 B)公布的一种基于数控系统的可变中心距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台等,可实现试验对象(齿轮副或齿轮箱)的驱动外连接设备的位置变动或齿轮轴与外接设备安装误差调整,以适应不同试验对象(齿轮副或齿轮箱)的中心距,但均无法实现齿轮箱啮齿轮副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的调整,更无法重现履带车辆变速箱内直齿轮系统原型机的特定工况。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9738185 A)公布的考虑齿轮不对中与齿面偏载的齿轮疲劳试验机,可以调整齿轮箱内齿轮副的不对中量和偏载量,但其采用的基于螺栓挤压和弹簧承压的轴端径向位移调整机构无法实际应用,原因一是当调整螺栓直接顶压轴承外圈时,轴承外圈受力面减小,轴承定位不稳而产生偏转,进而引入齿轮副的额外不可控的不对中量等。原因二是调整螺栓对侧的压缩弹簧无法为轴承提供足够稳定的支撑力,同样引入齿轮副的额外不可控的不对中量等。此外,该试验机也无法重现履带车辆变速箱内直齿轮系统原型机的特定工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试验箱内齿轮副系统的轴端径向位移量和轴向位移量,实现齿轮副异常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变化,进而便于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包括箱体、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和安装误差调整装置;
所述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包括第一直齿轮轴系和第二直齿轮轴系,所述第一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一轴和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二轴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包括输入轴和固定于所述输入轴上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和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以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的中心线方向为径向,以所述输入轴轴线方向为轴向;
所述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A、动法兰盘A和调整垫片A,所述定法兰盘A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配合连接,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间隙,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径向移动,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A,通过设置不同厚度所述调整垫片A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输入轴左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动法兰盘A上,并与所述动法兰盘A径向和轴向相对固定连接;
所述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B、动法兰盘B和辅助垫片A,所述定法兰盘B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配合连接,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间隙,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径向移动,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A,所述输入轴右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动法兰盘B上,并与所述动法兰盘B径向相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A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随所述输入轴的轴向位移始终将所述输入轴轴向压紧于所述动法兰盘A上;
所述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C、托轴A、连接盘和调整垫片D,所述定法兰盘C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托轴A与所述定法兰盘C配合连接,所述托轴A与所述定法兰盘C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间隙,使得所述托轴A能够径向移动,所述托轴A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托轴A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定法兰盘C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D,通过设置不同厚度所述调整垫片D使得所述连接盘能够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动法兰盘A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D、托轴B和辅助垫片B,所述定法兰盘D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配合连接,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间隙,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径向移动,所述托轴B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右端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右端,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B,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B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随所述第二轴的轴向位移始终将所述第二轴轴向压紧于所述托轴A上,所述托轴B与所述动法兰盘B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支架A、承载支架B和承载支架C;所述承载支架A设置于所述动法兰盘A远离所述连接盘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A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B,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B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所述承载支架B设置于所述动法兰盘B远离所述托轴B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C,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C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所述承载支架C设置于所述托轴B远离所述动法兰盘B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C与所述托轴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E,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E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产生径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承载支架A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A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A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A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承载支架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B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B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承载支架C与所述托轴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E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C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E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
优选地,所述定法兰盘A与所述动法兰盘A之间通过螺钉D固定连接,所述动法兰盘A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D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B与所述动法兰盘B之间通过螺钉G固定连接,所述动法兰盘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G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C与所述连接盘之间通过螺钉L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L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D与所述托轴B之间通过螺钉N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N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A,并通过螺栓C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B,并通过螺栓D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法兰盘A内设有方形槽A,所述动法兰盘A上设有与所述方形槽A相配合的方形凸块A,所述方形槽A与所述方形凸块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A与所述方形凸块A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B内设有方形槽B,所述动法兰盘B上设有与所述方形槽B相配合的方形凸块B,所述方形槽B与所述方形凸块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B与所述方形凸块B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C内设有方形槽C,所述托轴A包括与所述方形槽C相配合的方形凸块C,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方形凸块C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三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方形凸块C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D内设有方形槽D,所述托轴B包括与所述方形槽C相配合的方形凸块D,所述方形槽D与所述方形凸块D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四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D与所述方形凸块D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托轴A还包括带有第一半圆槽的阶梯长方体A,所述阶梯长方体A与所述方形凸块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槽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左端,并通过开合体A将所述第二轴左端压合固定于所述阶梯长方体A上,所述方形凸块C穿过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连接盘通过螺钉K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还包括与所述方形凸块D固定连接的圆盘,所述定法兰盘D与所述圆盘之间用于设置所述辅助垫片B,并通过所述螺钉N固定连接,所述方形凸块D为带有第二半圆槽的阶梯形长方体,所述第二半圆槽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右端,并通过开合体B将所述第二轴右端压合固定于所述方形凸块D上。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左端通过轴承A转动支撑于所述动法兰盘A内的中心孔内,所述输入轴右端通过轴承B转动支撑于所述动法兰盘B的中心孔内,所述轴承A外圈由轴承端盖A实现定位,内圈由轴端挡圈A定位,所述轴承端盖A通过螺钉A固定于所述动法兰盘A上;所述轴承B外圈由轴承端盖B实现定位,所述轴承端盖B通过螺钉B固定于所述动法兰盘B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为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轴通过轴承C转动支撑于所述定法兰盘E内,所述轴承C外圈由轴承端盖C定位,所述定法兰盘E和所述轴承端盖C通过螺钉T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内花键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轴承D转动支撑于定法兰盘E内,所述轴承D外圈由轴端挡圈B定位,所述轴端挡圈B通过螺钉S固定于所述定法兰盘E上,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直齿轮配合的轴段为空心轴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方法,基于以上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包括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中心距窜动量调整、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角不对中量调整以及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轴向窜动量调整;
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中心距窜动量调整包括:同步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B和所述调整垫片C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E的厚度;
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角不对中量调整包括:调整所述调整垫片C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E的厚度,保持所述调整垫片B的厚度不变;
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轴向窜动量调整包括:同步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A和所述调整垫片D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辅助垫片A和所述辅助垫片B的厚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通过调整箱体内齿轮副系统的轴端径向位移量和轴向位移量,实现了箱体内齿轮副的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中心距窜动、不对中和轴向窜动)调整,结构可靠,并且能够实现正常啮合状态下齿轮副的安装误差同步调整,保障了多级齿轮副系统中非试验齿轮副的正常传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某一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的左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的右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
图6为图4中B-B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托轴A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轴端挡圈B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Z45直齿轮、2-支点B、3-套筒D、4-心轴、5-N313A轴承、6-套筒C、7-QJ315N2轴承、8-套筒B、9-弹簧挡圈、10-N220A轴承、11-第一调节间隙、12-Z34直齿轮、13-第二调节间隙、14-非标轴承、15-支点C、16-液力变矩器动力输入部件、17-轴承C、18-支撑轴、19-定位螺钉、20-支点A、21-支套筒A、22-箱体、23-承载支架B、24-螺钉H、25-螺栓B、26-调整垫片C、27-动法兰盘B、28-定法兰盘B、29-轴承端盖B、30-输入轴、31-轴承B、32-螺钉B、33-螺栓D、34-定块B、35-托轴B、36-定法兰盘D、37-螺钉N、38-螺栓E、39-调整垫片E、40-承载支架C、41-螺钉R、42-第三调节间隙、43-第四调节间隙、44-轴端挡圈B、45-螺钉S、46-定法兰盘E、47-方形槽A、48-轴承端盖C、49-螺钉T、50-第一轴、51-定法兰盘C、52-螺钉L、53-调整垫片D、54-螺钉K、55-连接盘、56-托轴A、57-定块A、58-螺栓C、59-动法兰盘A、60-调整垫片A、61-定法兰盘A、62-轴承A、63-轴端挡圈A、64-轴承端盖A、65-螺钉A、66-螺钉D、67-调整垫片B、68-螺栓A、69-螺钉E、70-承载支架A、71-圆螺母、72-Z29直齿轮、73-螺钉G、74-开合体B、75-螺钉Q、76-螺钉P、77-开合体A、78-螺钉C、79-螺钉F、80-螺钉J、81-螺钉M、82-方形凸块A、83-方形槽B、84-方形凸块B、85-方形槽C、86-方形凸块C、87-方形槽D、88-方形凸块D、89-第一半圆槽、90-阶梯长方体A、91-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试验箱内齿轮副系统的轴端径向位移量和轴向位移量,实现齿轮副异常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变化,进而便于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包括箱体22、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和安装误差调整装置;
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包括第一直齿轮轴系和第二直齿轮轴系,第一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一轴50和固定于第一轴50上的第一直齿轮,第一轴50转动连接在箱体22内;第二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二轴和转动连接在第二轴上的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直齿轮轴系为Z34直齿轮轴系,以第二直齿轮轴系为Z45直齿轮轴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直齿轮为Z34直齿轮12,第二直齿轮为Z45直齿轮1。
如图1所示,在履带车辆变速箱中,直齿轮系统包括Z45直齿轮轴系和Z34直齿轮轴系,Z45直齿轮1和Z34直齿轮12是一对齿轮副,Z45直齿轮1是主动齿轮。在Z45直齿轮轴系中,Z45直齿轮1是一个双联齿轮,其由心轴4(即第二轴)支撑,Z45直齿轮1通过N220A轴承10、QJ315N2轴承7和双N313A轴承5实现相对于心轴4的自由旋转,心轴4左端由支点A20支撑,并通过定位螺钉19实现心轴4的周向固定,心轴4右端由支点B2支撑;N220A轴承10、QJ315N2轴承7和双N313A轴承5的内圈分别通过支套筒A21、套筒B8、套筒C6、套筒D3定位;QJ315N2轴承7的外圈分别通过弹簧挡圈9和Z45直齿轮内腔轴肩定位。在Z34直齿轮轴系中,Z34直齿轮轴(即第一轴50)外圆周由非标轴承14即轴承D支撑,Z34直齿轮12通过内花键与液力变矩器动力输入部件16相连;非标轴承14由支点C15支撑,液力变矩器动力输入部件16由16000轴承支撑,16000轴承由支撑轴18支撑。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采用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的核心结构,Z45直齿轮轴系被完整保留,Z34直齿轮轴系的Z34直齿轮12和非标轴承14被保留。
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包括输入轴30和固定于输入轴30上的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以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为Z29直齿轮轴系进行具体说明。第三直齿轮为Z29直齿轮72。
如图4和图7所示,在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基础上,通过Z29直齿轮72将动力传递给Z45直齿轮1,Z29直齿轮72由输入轴30支撑,圆螺母71对其轴向定位。输入轴30的左右端分别由30208轴承(即轴承A62)和30210轴承(即轴承B31)支撑,此两轴承外圈分别由轴承端盖A64和轴承端盖B29实现定位,轴承端盖A64通过螺钉A65固定于动法兰盘A59,轴承端盖B29通过螺钉B32固定于动法兰盘B27。30208轴承的内圈由轴端挡圈A63定位。
如图4和图7所示,为了避免在调整Z45直齿轮1安装误差(径向窜动、角不对中和轴向窜动)时影响Z29直齿轮72-Z45直齿轮1的正常啮合状态,在输入轴30两端与心轴4(即第二轴)两端布置安装误差调整装置。
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和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以第三直齿轮(Z29直齿轮72)与第二直齿轮(Z45直齿轮1)的中心线方向为径向,以输入轴30轴线方向为轴向;
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A61、动法兰盘A59和调整垫片A60,定法兰盘A61固定连接在箱体22上,如图8所示,定法兰盘A61的外圆柱面与箱体22空腔过度配合,并通过螺钉C78实现定法兰盘A61与箱体22固连;动法兰盘A59与定法兰盘A61配合连接,动法兰盘A59与定法兰盘A61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间隙11,使得动法兰盘A59能够径向移动,动法兰盘A59与定法兰盘A61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A60,通过设置不同厚度调整垫片A60使得动法兰盘A59能够产生轴向位移,输入轴30左端转动连接在动法兰盘A59上,并与动法兰盘A59径向和轴向相对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7所示,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B28、动法兰盘B27和辅助垫片A,定法兰盘B28固定连接在箱体22上,如图9所示,定法兰盘B28的外圆柱面与箱体22空腔过度配合,并通过螺钉F79实现定法兰盘B28与箱体22固连;动法兰盘B27与定法兰盘B28配合连接,动法兰盘B27与定法兰盘B28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间隙13,使得动法兰盘B27能够径向移动,动法兰盘B27与定法兰盘B28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辅助垫片A,输入轴30右端转动连接在动法兰盘B27上,并与动法兰盘B27径向相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辅助垫片A使得动法兰盘B27能够随输入轴30的轴向位移始终将输入轴30轴向压紧于动法兰盘A59上;
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C51、托轴A56、连接盘55和调整垫片D53,定法兰盘C51固定连接在箱体22上,托轴A56与定法兰盘C51配合连接,托轴A56与定法兰盘C51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间隙42,使得托轴A56能够径向移动,托轴A56一端与第二轴左端固定连接,托轴A56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盘55,连接盘55与定法兰盘C51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D53,通过设置不同厚度调整垫片D53使得连接盘55能够产生轴向位移,连接盘55与动法兰盘A59固定连接;
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D36、托轴B35和辅助垫片B,定法兰盘D36固定连接在箱体22上,托轴B35与定法兰盘D36配合连接,托轴B35与定法兰盘D36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间隙43,使得托轴B35能够径向移动,托轴B35一端与第二轴(即心轴4)右端连接,用于支撑第二轴右端,托轴B35与定法兰盘D36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辅助垫片B,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辅助垫片B使得托轴B35能够随第二轴的轴向位移始终将第二轴轴向压紧于托轴A56上,托轴B35与动法兰盘B27固定连接;
箱体22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支架A70、承载支架B23和承载支架C40;承载支架A70设置于动法兰盘A59远离连接盘55的一端,承载支架A70通过螺钉E69固定于箱体22上,承载支架A70与动法兰盘A59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B67,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B67使得动法兰盘A59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承载支架B23设置于动法兰盘B27远离托轴B35的一端,承载支架B23通过螺钉H24固定于箱体22上,承载支架B23与动法兰盘B27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C26,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C26使得动法兰盘B27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承载支架C40设置于托轴B35远离动法兰盘B27的一端,承载支架C40与托轴B35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E39,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E39使得托轴B35能够产生径向位移。
本实施例中,承载支架A70与动法兰盘A59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A68固定连接,为了适应动法兰盘A59轴向窜动,承载支架A70上用于连接螺栓A68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承载支架B23与动法兰盘B27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B25固定连接,为了适应动法兰盘B27轴向窜动,承载支架B23上用于连接螺栓B25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承载支架C40与托轴B35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E38固定连接,承载支架C40上用于连接螺栓E38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定法兰盘A61和动法兰盘A59的位置确定后,定法兰盘A61与动法兰盘A59之间通过螺钉D66固定连接,为了适应动法兰盘A59的位置变动,动法兰盘A59上用于连接螺钉D66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如图9所示,当定法兰盘B28和动法兰盘B27的位置确定后,定法兰盘B28与动法兰盘B27之间通过螺钉G73固定连接,为了适应动法兰盘B27的位置变动,动法兰盘B27上用于连接螺钉G73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定法兰盘C51与连接盘55之间通过螺钉L52固定连接,连接盘55上用于连接螺钉L52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定法兰盘D36与托轴B35之间通过螺钉N37固定连接,托轴B35上用于连接螺钉N37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
本实施例中,连接盘55与动法兰盘A59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A57,并通过螺栓C58固定连接;托轴B35与动法兰盘B27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B34,并通过螺栓D3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定法兰盘A61内设有方形槽A47,动法兰盘A59上设有与方形槽A47相配合的方形凸块A82,方形槽A47与方形凸块A82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间隙11,在正常齿轮副啮合状态下,两端的第一调节间隙11值均为2mm,方形槽A47与方形凸块A82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构成配合支撑面,以实现动法兰盘A59可以沿着配合支撑面在齿轮副中心线方向上移动;定法兰盘B28内设有方形槽B83,动法兰盘B27上设有与方形槽B83相配合的方形凸块B84,方形槽B83与方形凸块B84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间隙13,在正常齿轮副啮合状态下,两端的第二调节间隙13值均为2mm,方形槽B83与方形凸块B84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构成配合支撑面,以实现动法兰盘B27可以沿着配合支撑面在齿轮副中心线方向上移动;定法兰盘C51内设有方形槽C85,托轴A56包括与方形槽C85相配合的方形凸块C86,方形槽C85与方形凸块C86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间隙42,方形槽C85与方形凸块C86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定法兰盘D36内设有方形槽D87,托轴B35包括与方形槽C85相配合的方形凸块D88,方形槽D87与方形凸块D88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间隙43,方形槽D87与方形凸块D88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托轴A56还包括带有第一半圆槽89的阶梯长方体A90,阶梯长方体A90与方形凸块C86固定连接,第一半圆槽89内用于支撑第二轴(心轴4)左端,并通过开合体A77将第二轴左端压合固定于阶梯长方体A90上,方形凸块C86穿过方形槽C85与连接盘55通过螺钉K54固定连接;托轴B35还包括与方形凸块D88固定连接的圆盘91,定法兰盘D36与圆盘91之间用于设置辅助垫片B,并通过螺钉N37固定连接,方形凸块D88为带有第二半圆槽的阶梯形长方体,第二半圆槽用于支撑第二轴(心轴4)右端,并通过开合体B74将第二轴右端压合固定于方形凸块D88上。
如图4、图7和图10所示,Z45直齿轮1及其整个轴系均为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的原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心轴4左端由拖轴A56、开合体A77、连接盘55构成的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支撑;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心轴4右端由拖轴B35和开合体B74构成的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支撑。心轴4左右两端均由分体式法兰盘组合体支撑,是由Z45直齿轮1整个轴系的结构空间局限性和其装拆工艺决定的。
本实施例中,输入轴30左端通过轴承A62(30208轴承)转动支撑于动法兰盘A59内的中心孔内,输入轴30右端通过轴承B31(30210轴承)转动支撑于动法兰盘B27的中心孔内,轴承A62外圈由轴承端盖A64实现定位,内圈由轴端挡圈A63定位,轴承端盖A64通过螺钉A65固定于动法兰盘A59上;轴承B31外圈由轴承端盖B29实现定位,轴承端盖B29通过螺钉B32固定于动法兰盘B27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50为动力输出轴,第一轴50通过轴承C17(16000轴承)转动支撑于定法兰盘E46内,轴承C17外圈由轴承端盖C48定位,定法兰盘E46和轴承端盖C48通过螺钉T49固定于箱体22上,第一直齿轮(Z34直齿轮12)通过内花键与第一轴50相连,第一直齿轮通过轴承D(非标轴承14)转动支撑于定法兰盘E46内,轴承D外圈由轴端挡圈B44定位,轴端挡圈B44通过螺钉S45固定于定法兰盘E46上,第一轴50与第一直齿轮配合的轴段为空心轴结构。
Z45直齿轮1及其整个轴系安装步骤如下:
(1)安装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顺序如下,如图4和图10所示,从箱体22外装入定法兰盘C51,其由螺钉J80固定于箱体22;然后,从箱体22内部将拖轴A56装入定法兰盘C51内腔,拖轴A56是异形结构(如图12),拖轴A56与定法兰盘C51配合面是长方体表面,其用于支撑心轴4的部位是带有第一半圆槽89的阶梯长方体A90;随后,装入调整垫片D53,用螺钉K54将连接盘55固连于拖轴A56外端面;通过螺钉L52将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与定法兰盘C51固连。
(2)安装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顺序如下,如图4和图11所示,从箱体22外装入定法兰盘D36,其由螺钉M81固定于箱体22;然后,从箱体22外将带有圆盘91的拖轴B35装入定法兰盘D36内腔;拖轴B35是异形结构,拖轴B35与定法兰盘D36配合面是长方体表面,其用于支撑心轴4的部位是带有第二半圆槽的阶梯形长方体, 拖轴B35最外部是带有耳缘的圆盘91;通过螺钉N37将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与定法兰盘D36固连。
(3)安装Z45直齿轮1及其整个轴系。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吊装方式将Z45直齿轮1及其整个轴系从箱体22上部安装于左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的半圆槽承载面;如图7所示,待安装定位完成后,将开合体A77和开合体B74分别安装于左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并分别用螺钉P76和螺钉Q75紧固,实现可拆的可靠固定结构。
本装置可以实现Z45直齿轮1安装误差(径向窜动、角不对中和轴向窜动)调整,此功能通过心轴4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与定法兰盘C51组成的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与定法兰盘D36组成的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实现。
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的拖轴A56与定法兰盘C51配合面是长方体表面,平行于齿轮副中心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两端的接触面是配合支撑面,在正常齿轮副啮合状态下,垂直于齿轮副中心线的两端的配合面留有足够间隙,间隙值均为2mm,以实现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可以沿着配合支撑面在齿轮副中心线方向上移动;如图10所示,当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位移量确定后,通过螺钉L52实现二者固连,为了适应二者相对位置变化,连接盘55上安装螺钉L52的通孔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腰形孔;如图4、图7和图10所示,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的连接盘55有一个耳缘,其通过螺栓C58与Z29直齿轮72左端动法兰盘A59耳缘固连,两耳缘之间的定块A57实现Z45直齿轮1-Z29直齿轮72标准中心距安装,实现Z45直齿轮1和Z29直齿轮72左端安装误差同步调整。通过调整调整垫片D53厚度,即可实现Z45直齿轮1轴向定量窜动,需要说明调整垫片D53和调整垫片A60是等量同增减,以保证Z45直齿轮1和Z29直齿轮72轴向窜动同步调整。
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如图6所示,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的拖轴B35与定法兰盘D36配合面是长方体表面,平行于齿轮副中心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两端的接触面是配合支撑面,在正常齿轮副啮合状态下,垂直于齿轮副中心线的两端的配合面留有足够间隙,间隙值均为2mm,以实现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可以沿着配合支撑面在齿轮副中心线方向上移动;如图11所示,当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位移量确定后,通过螺钉N37实现二者固连,为了适应二者相对位置变化,拖轴B35端面上安装螺钉N37的通孔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腰形孔;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的拖轴B35有两个耳缘,分别通过螺栓D33和螺栓E38与Z29直齿轮72右端动法兰盘B27耳缘和承载支架C40耳缘固连,拖轴B35耳缘和动法兰盘B27耳缘间安装定块B34以实现Z45直齿轮1-Z29直齿轮72标准中心距安装和右端安装误差同步调整,拖轴B35耳缘和承载支架C40耳缘间安装调整垫片E39,调整垫片E39和调整垫片C26以等数值一增一减方式实现Z45直齿轮1-Z29直齿轮72右端安装误差同步调整。承载支架C40通过螺钉R41固连于箱体22上。通过在拖轴B35与定法兰盘D36端面间添加辅助垫片B,即可实现Z45直齿轮1轴向窜动。
如图4和图7所示,Z34直齿轮轴系保留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的核心结构—Z34直齿轮12和非标轴承14,以及其支撑与配合方式,包括Z34直齿轮12的悬臂支撑方式,Z34直齿轮12与动力输出件—输出轴(第一轴50)的花键连接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原型机的工况特征。具体结构如下:Z34直齿轮轴外圆周由非标轴承14支撑,Z34直齿轮12通过内花键与输出轴相连,为了再现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原型机的结构特征,与Z34直齿轮12配合的输出轴轴段采用空心轴结构;非标轴承14由定法兰盘E46支撑,非标轴承14外圈由轴端挡圈B44定位,轴端挡圈B44通过螺钉S45固定于定法兰盘E46,由于为了保留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系统的核心结构而导致的箱体22结构尺寸空间局限性,轴端挡圈B44采用非整环结构(如图13所示);输出轴由轴承C17(16000轴承)支撑,轴承C17安装于定法兰盘E46内孔,轴承C17外圈由轴承端盖C48定位;定法兰盘E46和轴承端盖C48由螺钉T49固定于箱体22上。
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方法,基于以上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中心距窜动量调整、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角不对中量调整以及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轴向窜动量调整;
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中心距窜动量调整包括:同步等量调整调整垫片B67和调整垫片C26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调整垫片E39的厚度;
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角不对中量调整包括:调整调整垫片C26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调整垫片E39的厚度,保持调整垫片B67的厚度不变;
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轴向窜动量调整包括:同步等量调整调整垫片A60和调整垫片D53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辅助垫片A和辅助垫片B的厚度。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主要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啮合状态即安装误差(中心距窜动、不对中和轴向窜动)调整,通过调整Z45直齿轮轴系两端安装误差实现,为了避免在调整Z45直齿轮1安装误差时影响Z29直齿轮72-Z45直齿轮1的正常啮合状态,Z29直齿轮轴系和Z45直齿轮轴系的左右两端安装误差通过动法兰盘固连方式实现同步等量调整,动法兰盘A59与连接盘55固连,动法兰盘B27与托轴B35固连。
具体方法如下:
说明:沿齿轮副中心线方向位移变化简称为径向窜动,致使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中心距增大的径向窜动简称为正径向窜动,反之简称为负径向窜动。
1.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中心距窜动量调整
如图4和图7所示,同步等量调整Z45直齿轮轴系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和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径向窜动量,途径是同步等量调整调整垫片B67和调整垫片C26厚度,并反向调整调整垫片E39厚度。当等量增加调整垫片B67和调整垫片C26厚度,且等量减小调整垫片E39厚度时,动法兰盘A59和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分别带动Z29直齿轮72和Z45直齿轮1的轴系左端实现等量的负径向窜动量,同样,动法兰盘B27和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分别带动Z29直齿轮72和Z45直齿轮1的轴系右端实现等量的负径向窜动量,此时,Z45直齿轮轴系左右端具有等量的负径向窜动量,实现了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中心距减小。反向操作,则可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中心距增大。
例如,若需要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中心距增加0.3mm,则减小调整垫片B67和调整垫片C26厚度,减量为0.3mm,增加调整调整垫片E39厚度,增量为0.3mm。
本装置可以实现的径向窜动量范围为-0.5mm-2mm。
2.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角不对中量调整
说明:齿轮副角不对中是指两齿轮轴线的交角,用于反映齿轮副轴线不平行度。当两齿轮轴线靠近时,角不对中量为负,反之,角不对中量为正。
如图4和图7所示,该功能通过调整Z45直齿轮轴系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径向窜动量实现,保持Z45直齿轮轴系左端动法兰盘组合体(连接盘55、拖轴A56和开合体A77)径向窜动量为零。途径是调整调整垫片C26厚度,并反向调整调整垫片E39厚度。当增加调整垫片C26厚度,且等量减小调整垫片E39厚度时,动法兰盘B27和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分别带动Z29直齿轮72和Z45直齿轮1的轴系右端实现等量的负径向窜动量,此时,Z45直齿轮轴系右端实现负径向窜动量,而其左端保持标准位置,即实现了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角不对中量的负值增量。反向操作,则可以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角不对中量的正值增量。
角不对中量γ与右端动法兰盘组合体(拖轴B35和开合体B74)径向窜动量δ的关系如下:
δ=390tanγ
例如,若需要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角不对中量为-0.2,则需增加调整垫片C26厚度,增加量为1.4mm,同时减小调整垫片E39厚度,减小量为1.4mm。
本装置可以实现的角不对中量范围为0-0.2938。
3.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轴向窜动量调整
说明:由于最大限度保留履带车辆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装置的内部结构尺寸局限性较大,所以,只能实施向右端的轴向窜动。通过调整Z45直齿轮1轴向窜动量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发生轴向错动。
如图4和图7所示,通过减小调整垫片A60和调整垫片D53厚度,同时在拖轴B35和定法兰盘D36之间增置等量的辅助垫片B,在动法兰盘B27和定法兰盘B28之间增置等量的辅助垫片A,即可实现Z45直齿轮1轴向窜动量调整。
例如,若需要实现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轴向窜动量为5mm,则需减小调整垫片A60和调整垫片D53厚度,减小量为5mm,同时在拖轴B35和定法兰盘D36之间增置厚度为5mm的辅助垫片B,在动法兰盘B27和定法兰盘B28之间增置厚度为5mm的辅助垫片A。
本装置可以实现的Z45直齿轮1-Z34直齿轮12轴向错动量为0mm-5mm。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和安装误差调整装置;
所述变速箱直齿轮原型系统包括第一直齿轮轴系和第二直齿轮轴系,所述第一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一轴和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上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直齿轮轴系包括第二轴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直齿轮轴系包括输入轴和固定于所述输入轴上的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和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以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的中心线方向为径向,以所述输入轴轴线方向为轴向;
所述输入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A、动法兰盘A和调整垫片A,所述定法兰盘A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配合连接,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间隙,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径向移动,所述动法兰盘A与所述定法兰盘A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A,通过设置不同厚度所述调整垫片A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输入轴左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动法兰盘A上,并与所述动法兰盘A径向和轴向相对固定连接;
所述输入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B、动法兰盘B和辅助垫片A,所述定法兰盘B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配合连接,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二调节间隙,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径向移动,所述动法兰盘B与所述定法兰盘B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A,所述输入轴右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动法兰盘B上,并与所述动法兰盘B径向相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A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随所述输入轴的轴向位移始终将所述输入轴轴向压紧于所述动法兰盘A上;
所述第二轴左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C、托轴A、连接盘和调整垫片D,所述定法兰盘C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托轴A与所述定法兰盘C配合连接,所述托轴A与所述定法兰盘C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三调节间隙,使得所述托轴A能够径向移动,所述托轴A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托轴A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定法兰盘C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D,通过设置不同厚度所述调整垫片D使得所述连接盘能够产生轴向位移,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动法兰盘A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轴右端安装误差调整装置包括定法兰盘D、托轴B和辅助垫片B,所述定法兰盘D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配合连接,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第四调节间隙,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径向移动,所述托轴B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右端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右端,所述托轴B与所述定法兰盘D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B,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辅助垫片B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随所述第二轴的轴向位移始终将所述第二轴轴向压紧于所述托轴A上,所述托轴B与所述动法兰盘B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支架A、承载支架B和承载支架C;所述承载支架A设置于所述动法兰盘A远离所述连接盘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A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B,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B使得所述动法兰盘A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所述承载支架B设置于所述动法兰盘B远离所述托轴B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C,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C使得所述动法兰盘B能够产生径向位移;所述承载支架C设置于所述托轴B远离所述动法兰盘B的一端,所述承载支架C与所述托轴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用于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E,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所述调整垫片E使得所述托轴B能够产生径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A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A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A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A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承载支架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B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B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承载支架C与所述托轴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通过螺栓E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支架C上用于连接所述螺栓E的孔为长度方向沿轴向设置的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法兰盘A与所述动法兰盘A之间通过螺钉D固定连接,所述动法兰盘A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D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B与所述动法兰盘B之间通过螺钉G固定连接,所述动法兰盘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G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C与所述连接盘之间通过螺钉L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L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定法兰盘D与所述托轴B之间通过螺钉N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上用于连接所述螺钉N的孔为长度方向沿径向设置的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动法兰盘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A,并通过螺栓C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与所述动法兰盘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耳缘之间设有定块B,并通过螺栓D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法兰盘A内设有方形槽A,所述动法兰盘A上设有与所述方形槽A相配合的方形凸块A,所述方形槽A与所述方形凸块A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A与所述方形凸块A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B内设有方形槽B,所述动法兰盘B上设有与所述方形槽B相配合的方形凸块B,所述方形槽B与所述方形凸块B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B与所述方形凸块B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C内设有方形槽C,所述托轴A包括与所述方形槽C相配合的方形凸块C,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方形凸块C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三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方形凸块C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所述定法兰盘D内设有方形槽D,所述托轴B包括与所述方形槽C相配合的方形凸块D,所述方形槽D与所述方形凸块D垂直于径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设有所述第四调节间隙,所述方形槽D与所述方形凸块D垂直于轴向方向的配合面之间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轴A还包括带有第一半圆槽的阶梯长方体A,所述阶梯长方体A与所述方形凸块C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槽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左端,并通过开合体A将所述第二轴左端压合固定于所述阶梯长方体A上,所述方形凸块C穿过所述方形槽C与所述连接盘通过螺钉K固定连接;所述托轴B还包括与所述方形凸块D固定连接的圆盘,所述定法兰盘D与所述圆盘之间用于设置所述辅助垫片B,并通过所述螺钉N固定连接,所述方形凸块D为带有第二半圆槽的阶梯形长方体,所述第二半圆槽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轴右端,并通过开合体B将所述第二轴右端压合固定于所述方形凸块D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左端通过轴承A转动支撑于所述动法兰盘A内的中心孔内,所述输入轴右端通过轴承B转动支撑于所述动法兰盘B的中心孔内,所述轴承A外圈由轴承端盖A实现定位,内圈由轴端挡圈A定位,所述轴承端盖A通过螺钉A固定于所述动法兰盘A上;所述轴承B外圈由轴承端盖B实现定位,所述轴承端盖B通过螺钉B固定于所述动法兰盘B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为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轴通过轴承C转动支撑于所述定法兰盘E内,所述轴承C外圈由轴承端盖C定位,所述定法兰盘E和所述轴承端盖C通过螺钉T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内花键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轴承D转动支撑于定法兰盘E内,所述轴承D外圈由轴端挡圈B定位,所述轴端挡圈B通过螺钉S固定于所述定法兰盘E上,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直齿轮配合的轴段为空心轴结构。
9.一种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包括:
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中心距窜动量调整:同步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B和所述调整垫片C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E的厚度;
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角不对中量调整:调整所述调整垫片C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E的厚度,保持所述调整垫片B的厚度不变;
以及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轴向窜动量调整:同步等量调整所述调整垫片A和所述调整垫片D的厚度,并反向等量调整所述辅助垫片A和所述辅助垫片B的厚度。
CN202310044294.7A 2023-01-30 2023-01-30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773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294.7A CN115773879B (zh) 2023-01-30 2023-01-30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294.7A CN115773879B (zh) 2023-01-30 2023-01-30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879A true CN115773879A (zh) 2023-03-10
CN115773879B CN115773879B (zh) 2023-05-19

Family

ID=8539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294.7A Active CN115773879B (zh) 2023-01-30 2023-01-30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38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055A (ja) * 2003-07-22 2005-02-17 Asano Gear Co Ltd 歯車装置の噛み合い伝達誤差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849009A (zh) * 2015-05-26 2015-08-19 北京理工大学 两级定轴齿轮传动机构振动试验装置
CN106813922A (zh) * 2017-01-18 2017-06-09 北京工业大学 齿轮动态传动误差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9253878A (zh) * 2018-11-14 2019-01-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塑料齿轮传动误差测试结构
CN109668728A (zh) * 2018-11-30 2019-04-23 重庆大学 一种gtf齿轮风扇发动机齿轮传动实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170746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重庆大学 一种高速空间齿轮啮合试验台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43055A (ja) * 2003-07-22 2005-02-17 Asano Gear Co Ltd 歯車装置の噛み合い伝達誤差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849009A (zh) * 2015-05-26 2015-08-19 北京理工大学 两级定轴齿轮传动机构振动试验装置
CN106813922A (zh) * 2017-01-18 2017-06-09 北京工业大学 齿轮动态传动误差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9253878A (zh) * 2018-11-14 2019-01-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塑料齿轮传动误差测试结构
CN109668728A (zh) * 2018-11-30 2019-04-23 重庆大学 一种gtf齿轮风扇发动机齿轮传动实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1707468A (zh) * 2020-06-28 2020-09-25 重庆大学 一种高速空间齿轮啮合试验台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科等: "精密齿轮传动误差检测试验台的设计", 《机床与液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879B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6445A (zh) 一种电动推杆
CN109520730B (zh) 功率封闭型小夹角相交轴齿轮试验台
CN111024019B (zh) 一种精准的变速箱轴系的选垫方法
CN115773879A (zh) 履带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安装误差影响机制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2664577B (zh) 一种稳定平台轴承固定结构与装调方法
CN211951221U (zh) 液压锁紧套及齿轮箱试验设备用传动装置
US4664037A (en) Universal double coupling
AU2018454882A1 (en) Drum-shaped gear coupling and gear drive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CN207945252U (zh) 快速拆装的机器人减速器
CN220077552U (zh) 一种主动辊装置
CN216111962U (zh)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和回转设备
CN216111811U (zh) 强制传动齿式联轴器
CN114962473B (zh) 一种大倾角的高弹性鼓形齿联轴器
CN118517526B (zh) 往复和旋转复合运动下的转向驱动桥密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3744575U (zh) 谐波减速器转接装置
CN218094078U (zh) 一种双中间轴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超高扭矩齿轮箱
EP4303040A1 (en) Bushing, suspension system and vehicle
CN215980683U (zh) 紧凑型电动推杆
CN218094077U (zh) 一种高扭矩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齿轮箱
CN221683887U (zh) 一种输油管道防泄漏密封头结构
CN217328185U (zh) 轴承振动测量仪的新型联轴器
CN219695629U (zh) 复印机精密转印橡胶滚轴
CN118030756A (zh) 一种具有转动位移放大功能的黏滞阻尼器
CN219137684U (zh) 一种注浆机构
CN219082105U (zh) 一种发动机测试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