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7591A -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7591A
CN115767591A CN202211405848.3A CN202211405848A CN115767591A CN 115767591 A CN115767591 A CN 115767591A CN 202211405848 A CN202211405848 A CN 202211405848A CN 115767591 A CN115767591 A CN 115767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wireless bridge
equipment
pop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58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树群
陈燕群
苏鸿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58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7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7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7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POP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网络系统,通过5G定制网专线代替光缆,利用POP设备做汇聚点转发数据,不依赖光缆等传输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旦光缆等传输介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进行网络通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线网桥是基于因特网互连的,其安全的底层技术一般采用IPSec VPN(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Virtual Private Network)做数据包的分片和加密。所述连接方法是在公网的环境下,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法是若干网桥设备之间的互连,应用场景单一,一般只实现一台网桥设备连接另一台网桥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网络环境依赖于光缆等传输介质,一旦光缆出现故障,需要很长时间修复,影响基于网络的一些应用,如视频会议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旦光缆等传输介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进行网络通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POP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
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进一步用于: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
可选的,所述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数据,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使得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对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关联的业务进行分片,并根据分片结果分配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所述POP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
可选的,所述POP设备,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目标IP地址为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在所述5G定制网的固定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
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5G定制网的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
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至所述局端设备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POP设备与所述局端设备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
可选的,所述POP设备与所述局端设备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包括:
所述POP设备在与所述局端设备连接的光口或电口开启子接口,并划分每个所述子接口与所述局端设备的VLAN。
可选的,所述局端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多业务传送平台、无线接入网IP化模块,以及,城域网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通过部署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POP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通过5G定制网专线代替光缆,利用POP设备做汇聚点转发数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旦光缆等传输介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进行网络通信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POP(Point Of Presence,接入点)设备120,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内置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120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所述POP设备的功能分别如下: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
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其中,5G定制网指基于VPDN(即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s,虚拟私有拨号网)技术实现的专线网络,与公网隔离。所述预设专线为5G定制网运营商的自营专线。
无线网桥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现有技术中,无线网桥的连接方式包括:点对点型,以及,中继方式。其中,点对点型即“直接传输”。例如,通过无线网桥设备来连接分别位于不同建筑物中两个固定的网络。它们一般由一对桥接器和一对天线组成。而中继方式连接时,则是两个无线网桥通过同一个无线网桥进行中转,实现信号传输。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无线网桥的品牌、型号不足限定。可选的,所述的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5G无线网桥。在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之前,需要申请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并安装在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进一步用于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中预置拨号上网功能,当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上电之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中预置的拨号上网功能启动运行,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接入5G定制网。
虚拟私有拨号网(即VPDN,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s),是指以拨号接入方式上网,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封包和加密在公网上传输私有数据,达到私有网络的安全级别,从而利用公众交换电话网络的架构来构筑企事业的私有网络。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POP设备为支持VPDN技术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作为客户端,所述POP设备作为服务端,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通过拨号所述VPDN,连接所述POP设备。
在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接入5G定制网之前,由5G定制网运营系统为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分配一个固定IP地址。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拨号至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之后,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的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所述POP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包括:根据预设配置数据,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使得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对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关联的业务进行分片,并根据分片结果分配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所述POP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中预先存储有配置数据。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拨号配置。当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上电之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通预置的拨号上网功能启动运行,基于所述拨号配置,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接入5G定制网。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号配置中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虚拟私有拨号网的网址等信息。
可选的,在基于5G分片技术实现的5G定制网中,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根据预设配置数据拨号虚拟私有拨号网之后,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的业务管理中心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对应的业务类型为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业务进行分片,为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分配逻辑网络(即网络切片),并将分配的逻辑网络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进行关联存储。之后,业务管理中心将所述逻辑网络与所述POP设备关联,从而分配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所述POP设备之间的5G分片专线,以提升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所述POP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当用户需要通过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接入互联网时,需要根据用户对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端口配置和用户申请的网络业务,在5G定制网运营系统中,存储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中包括: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至目标IP地址的路由信息,建立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至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需要的隧道配置信息、业务配置信息、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IP地址、端口连接信息、目标IP地址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POP设备12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作为服务端,POP设备12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拨号连接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例如,POP设备120可以通过VPDN的业务管理中心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对于目标IP地址为不同网络中的设备的情况下,POP设备将采用不同的方式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所述目标ID地址对应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
下面分别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对POP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定制网专线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
相应的,所述目标IP地址为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在所述5G定制网的固定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Generic Routing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隧道和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和L2VPN(Layer2Virtual 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IP地址与其用户识别卡绑定。
以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当用户1在位于A地的电子设备需要和用户1在位于B地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用户1可以申请2张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并获得与这两张用户识别卡对应的固定IP地址。之后,用户1将这两张用户识别卡分别安装在位于A地和B地的无线网桥设备(即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中,并将A地需要与B地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分别接入到本地的无线网桥设备的相应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系统,还需要进行网络配置。
例如,用户1需要预先定义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的端口对接配置,以及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端口对接配置,并将两个网桥设备的所述端口对接配置上报到5G定制网运营系统进行存储。另一方面,用户1还需要对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路由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的路由信息上报到5G定制网运营系统进行存储。再例如,5G定制网运营商还需要根据用户1的签约协议,为用户1配置5G定制网专线关联的以下信息:POP设备IP地址、隧道信息、业务信息。5G定制网运营系统将每个网桥设备的端口对接配置、路由配置,以及隧道信息、业务信息等配置信息存储为该网桥设备的5G专线配置信息,用于后续建立5G定制网专线使用。
在完成硬件连接和网络配置之后,当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上电后,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接入5G定制网。
5G定制网的虚拟私有拨号网根据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5G专线配置信息,查找所述POP设备,并将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POP设备。之后,所述POP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的5G专线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从而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经由所述POP设备120与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如图2中所示,在用户1配置由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gei0/1端口至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的gei0/1端口的路由之后,所述POP设备将建立一条由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gei0/1端口①经过无线线路②->5G定制网基站->预设专线⑧->POP设备120->无线线路⑦->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的gei0/1端口⑥的5G定制网专线,用于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POP设备与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130之间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现有技术中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POP设备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GRE隧道可以实现二层网络数据通信,LDP隧道用于标签分发,是隧道协议的协助,通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可以实现网络连接中数据的“透明传输”。本连接方法采用VPN(虚拟专用网络)安全加密算法等技术,实现二层数据(以太网数据包)安全、透明传输。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网桥的点对点连接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并且,借助于5G定制网专线技术,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之间的部署距离和部署位置不受限制,组网更加方便,灵活,具有更高的应用场景鲁棒性。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所述目标IP地址为局端设备的IP地址。如图3所示,所述网络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POP设备120,以及,局端设备140。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可以通过所述POP设备120访问所述局端设备140,并通过所述局端设备140访问互联网、局域网,或者,通过所述局端设备140访问其他局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局端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Transport Platform,MSTP)、IP化移动回传网(IP Radio Access Network,IPRAN),以及,城域网交换机。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5G定制网运营系统预先对所述POP设备与各局端设备的对接端口进行配置,并存储所述POP设备的端口配置信息。例如,所述POP设备的端口配置信息可以包括:POP设备的端口号与局端设备的IP地址和/或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VLAN标识可以为基于端口号划分的VLAN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POP设备120与所述局端设备140可以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接入端口,可以在POP设备后支持多种物理线路连接方式,使得5G定制网专线部署更加灵活,应用场景更广泛。
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5G定制网的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至所述局端设备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以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当用户1在位于A地的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局端设备140访问互联网或其他设备时,用户1可以申请1张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并获得与这张用户识别卡对应的固定IP地址。之后,用户1将用户识别卡安装在位于A地的无线网桥设备(即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中,并将A地需要访问局端设备的电子设备接入到本地的无线网桥设备的相应端口。
在进行网络配置时,用户1需要预先定义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的端口对接配置(例如包括:电子设备的接入端口、其他业务的接入端口等),并将网桥设备的所述端口对接配置上报到5G定制网运营系统进行存储。另一方面,用户1还需要对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路由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的路由信息上报到5G定制网运营系统进行存储。再例如,5G定制网运营商还需要根据用户1的签约协议,为用户1的配置5G定制网专线关联的:POP设备IP地址、隧道信息、业务信息。5G定制网运营系统将每个网桥设备的端口对接配置、路由配置,以及隧道信息、业务信息等配置信息存储为该网桥设备的5G专线配置信息,用于后续建立5G定制网专线使用。
在完成硬件连接和网络配置之后,当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上电后,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接入5G定制网。
5G定制网的虚拟私有拨号网根据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5G专线配置信息,查找所述POP设备。之后,所述POP设备120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5G专线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从而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所述POP设备120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这样,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所述POP设备120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以及,所述POP设备120和局端设备140之间的直连线路,就构成了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连接至局端设备140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其中,所述POP设备120和局端设备140之间的直连线路可以为网线或者光纤。
进一步的,以图4中所示的网络拓扑图为例,当用户1需要通过5G定制网的城域网交换机访问互联网时,在用户1配置由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gei0/1端口至互联网的端口对接关系之后,5G定制网运行系统根据用户1的业务需求生成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5G专线配置信息,所述POP设备将根据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一条由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gei0/1端口①经过无线线路②->5G定制网基站->预设专线⑧->POP设备120->光纤或电缆⑨->城域网交换机④的5G定制网专线,用于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通过城域网交换机140接入互联网。
当光缆中断无法及时修复时,用户1无法通过光缆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图4所述的网络拓扑,以无线方式代替有线接入段光路,立即启用5G网桥设备建立与POP设备预部署的互联网业务端口连接,代替原有光纤线路,达到快速修复业务的目的。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光缆中断时,用户1只需将电子设备的网线连接到5G网桥设备预置gei0/2端口,无需变更电子设备的网线连接位置和配置(如IP地址等参数),即可恢复通信,实现透明传输。使用单台5G网桥设备经过单程无线路由,速率更高,时延更小。并且,5G定制网专线使用二层网络数据传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OP设备与所述局端设备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包括:所述POP设备在与所述局端设备连接的光口或电口开启子接口,并划分每个所述子接口与所述局端设备的VLAN。
可选的,所述局端设备的VLAN可以基于端口创建。例如,局端设备的每个端口对应一个VLAN,或者,POP设备的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VLAN。
例如,当用户1的多台电子设备需要通过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接入多业务传送平台(即局端设备140)时,POP设备需要为每台电子设备创建一条与的数据传输线路,为了节约POP设备的端口资源,所述POP设备在与所述局端设备连接的端口开启子接口,采用trunk模式对子接口采用dot1q协议进行封装,建立每个子接口至所述局端设备的5G定制网专线。
具体举例而言,以图5所示的网络拓扑为例,用户1的电子设备pc1和pc2分别接入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gei0/1和gei0/2,并将上述端口对接关系上报至5G定制网运营系统,同时,用户1上报需要接入的局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例如,接入MSTP或IPRAN或城域网交换机。5G定制网运营系统根据用户上报的端口对接关系和业务信息,为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生成5G专线配置信息。
在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拨号虚拟私有拨号网,接入5G定制网的过程中,一方面,POP设备120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的5G专线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从而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110与所述POP设备120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另一方面,POP设备开启2个子接口,以分别建立电子设备pc1和pc2与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两条线路(例如分别对应VLAN100和VLAN200),以在保障电子设备pc1和pc2同时接入多业务传送平台的情况下,节省POP设备的物理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通过部署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POP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通过5G定制网专线代替光缆,利用POP设备做汇聚点转发数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旦光缆等传输介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进行网络通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具有以下有点:利用POP设备做汇聚点转发数据,组网方式灵活多样;通过POP设备,可以通过开启多个子接口与网桥设备的多个端口对接,可以节省POP设备的端口资源;POP设备具有电口和光口等多种不同接口类型,能够适应多种类型设备接入;无线段路由是5G定制网专线,与其它业务线路逻辑上隔离,安全性更高,并且,5G定制网采用切片技术,传输速度更快。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一种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POP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内置5G定制网的用户识别卡,所述POP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配置有所述5G定制网内的固定IP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用于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所述5G定制网;
所述POP设备通过预设专线接入5G定制网,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进一步用于:
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连接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关联的所述POP设备,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数据,进行虚拟私有拨号网拨号,使得所述虚拟私有拨号网对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关联的业务进行分片,并根据分片结果分配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所述POP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OP设备,进一步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IP地址为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在所述5G定制网的固定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
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桥设备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5G定制网的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5G专线配置信息包括:隧道信息、业务信息,以及,所述局端设备的IP地址,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的拨号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对应的5G专线配置信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与目标IP地址之间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包括:
与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建立GRE隧道和LDP隧道,并在所述GRE隧道和所述LDP隧道里面开通MPLS和L2VPN,以建立所述第一无线网桥设备路由所述POP设备至所述局端设备的5G定制网专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OP设备与所述局端设备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OP设备与所述局端设备通过光口或电口进行物理连接,包括:
所述POP设备在与所述局端设备连接的光口或电口开启子接口,并划分每个所述子接口与所述局端设备的VLA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多业务传送平台、无线接入网IP化模块,以及,城域网交换机。
CN202211405848.3A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Pending CN115767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5848.3A CN115767591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5848.3A CN115767591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7591A true CN115767591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5848.3A Pending CN115767591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75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2893B (zh) 一种专线开通方法及装置
US7263106B2 (en) System and protocol for frame relay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
US10454880B2 (en) I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KR20120052981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가상 네트워크를 온더플라이 및 온디맨드 방식으로 배치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3003665A1 (en) Distributed server functionality for emulated lan
CN109600292B (zh) 一种lac路由器自拨号发起l2tp隧道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US20070165603A1 (en) Access network system, subscriber st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CN10499399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040025054A1 (en) MPLS/BGP VPN gateway-based networking method
WO202004834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03005648A2 (en) Metropolitan access via tunnel transports
CN109788018B (zh) 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06755B (zh) 一种建立管理通道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69300A (zh) 一种实现异构网络互联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336377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JP4468848B2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アクセスユニット
CN110086720B (zh) 基于二维路由协议实现l3vpn的方法及系统
CN112671811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13472625B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透明桥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67591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桥的网络系统
CN212463235U (zh) 基于光纤与lte/5g无线网络相互冗余备份的网络接入系统
JP5345651B2 (ja) セキュアトンネリ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6129359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回線の確立方法、その方法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883256B (zh) 基于加密隧道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36729B (zh) 报文传输方法、组网系统及接入云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