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5325A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65325A CN115765325A CN202211469857.9A CN202211469857A CN115765325A CN 115765325 A CN115765325 A CN 115765325A CN 202211469857 A CN202211469857 A CN 202211469857A CN 115765325 A CN115765325 A CN 1157653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cover
- motor
- stator
- end cap
-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及电器。该电机包括转子、定子、转轴、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转子设置于转轴上,定子与转子间隔嵌套设置,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沿转轴的轴向分设于转子和定子的两端,且转轴转动支撑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定子的定子铁芯短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电机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机的电腐蚀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及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主要基于直流供电情况下电机电腐蚀抑制技术研究,主要抑制由于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产生的共模电压在轴承处分压形成的轴电压,从而降低电腐蚀风险。
然而在研究中发现,电机在非隔离的交流供电系统中使用时,轴电压上会叠加工频成分,现有技术方案的抑制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机及电器,以解决电机在非隔离的交流供电系统中的电腐蚀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子、定子、转轴、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间隔嵌套设置,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设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两端,且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短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容器,所述定子铁芯还通过所述电容器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器为可调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电容值根据其与外部金属件的距离大小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为金属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端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一外圈和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并与所述第一端盖电性接触,所述第一内圈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电性接触;
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二外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第二端盖电性接触,所述第二内圈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电性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控器件,所述电控器件电连接所述定子的定子绕组,所述电控器件设置于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转子、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端盖绝缘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两端,以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轴进一步从所述第一端盖或所述第二端盖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外;
其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导通件,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定子铁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通件包括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短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二导通部短接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第一导通部并向所述机架外引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器。所述电器包括:如上述的电机;换热器,与所述电机间隔设置,且所述换热器接地;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用于外接市电,并给所述电机供电和控制所述电机运行;其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电连接于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及电器。通过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定子的定子铁芯短接,使得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定子铁芯为等电势位,以改变电机的模型拓扑结构,使得电机应用于非隔离的交流供电系统中是可趋近于达成电桥平衡条件,以使得轴电压和轴电流能够明显地降低,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机电腐蚀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电网供电且非隔离方案下的电机供电模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机供电模型下检测得到的轴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3是应用于如图1所示模型下的电腐蚀抑制方案一所检测得到的轴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图4是应用于如图1所示模型下的电腐蚀抑制方案二所检测得到的轴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图5是电机未采用电腐蚀抑制措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电机应用于电网供电且非隔离方案下的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经非隔离AC/DC变换后等效的直流电源E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模型经Δ-Y转换后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机采用电腐蚀抑制措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机应用于电网供电且非隔离方案下的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模型下检测得到的轴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采用PWM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三相输出电压之和,即共模电压(零序电压)不为零。共模电压会在轴承处分压产生轴电压。轴电压过大时会击穿轴承内的润滑油膜产生电火花加工(EDM)电流,造成电腐蚀问题,影响系统可靠性。
针对这一问题,现如今已有技术方案针对电机单体进行研究,该研究中,电机直接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测得轴电压主要为开关频率的高频噪声,且经研究获得的电腐蚀抑制方案针对电机直流供电条件下,其抑制效果表现良好。
但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如图1所示情况下,电机前端采用个电网供电且AC/DC变换采用非隔离方案时,轴电压会由工频和开关频率噪声相叠加,使得现有电腐蚀抑制方案的作用效果明显变差。
如图2所示,图2图1所示电机供电模型下检测得到的轴电流波形示意图,其峰值轴电流的值较大,存在击穿轴电流,容易产生电腐蚀。
然而采用“电网交流供电+非隔离AC/DC变换+直流电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使得这一问题被显著放大,现有针对电机单体的电腐蚀抑制方案明显不适应这一场景,存在较大的电腐蚀风险。
针对这一模型下所存在的电腐蚀问题,存在对电机进行电腐蚀抑制的方案一,方案一中采用导通插针短接端盖和定子铁芯,如图3所示,图3是导通插针短接端盖和定子铁芯方案下所检测得到的轴电流的波形示意图,经测试发现,其在这一应用场景下,其轴承仍存在击穿轴电流,其中轴电流峰值为82mA。
针对这一模型下所存在的电腐蚀问题,还存在对电机进行电腐蚀抑制的方案二,方案二采用电连接件短接电机的两侧端盖,如图4所示,图4是电连接件短接电机的两侧端盖方案下所检测得到的轴电流的波形示意图,经测试发现,其在这一应用场景下,其轴承仍存在击穿轴电流,其中轴电流峰值为112mA。
可见,在这一应用场景下,现有方案已不足以解决电机的电腐蚀问题。
针对这一应用场景和发现的问题,申请人组织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发,获得可有效降低轴电压抑制电腐蚀的方案。
可先对未采用电腐蚀抑制措施的电机100进行电性分析,得出其在电网供电且非隔离方案下的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示意图。
参阅图5,图5是电机未采用电腐蚀抑制措施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机100包括转子10、定子20和转轴30,其中转子10设置于转轴30上,转子10与定子20彼此间隔嵌套设置。电机100通电后,转子10与定子20之间由于电磁效应而使得转子10相对定子20转动,并带动转轴30以进行动力输出。
电机100还包括第一端盖40、第一轴承50、第二轴承60、第二端盖70和机架80,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沿转轴30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盖设于机架80的两端,以形成一容置腔82,转子10、定子20和转轴30设置于容置腔82内,即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沿转轴30的轴向分设于转子10和定子20的两端,转轴30进一步从第一端盖40或第二端盖70延伸至容置腔82外,且转轴30通过第一轴承50转动支撑于第一端盖40,转轴30通过第二轴承60转动支撑于第二端盖70。
转子10包括转子铁芯12和转子磁体14,转子磁体14设置于转子铁芯12上,转轴30固定于转子铁芯12的轴孔内,其中至少转子铁芯12和转子磁体14可通过塑封方式固定于一体,转轴30可与轴孔过盈配合,从而转轴30和转子铁芯12直接接触,而转轴30和转子铁芯12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而形成电性接触,转子磁体14因塑封材料的隔离而与转子铁芯12及转轴30形成电性隔离。
定子20包括定子铁芯22和定子绕组24,定子绕组24缠绕于定子铁芯22的定子齿上,定子绕组24在上电时产生交变磁场,而与转子10之间由于电磁效应而使得转子10转动。
定子20套设于转子10的外周,而与转子10间隔设置,即定子20和转子10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电性隔离。
其中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中的一者可与机架80一体注塑形成,另一者可与机架80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均与机架80可拆卸连接。
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均为导电端盖,且均与转子10、定子20和转轴30绝缘隔离。其中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可以与转子10、定子20和转轴30不接触,或者彼此之间通过绝缘材质制成的绝缘件隔离。
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可以为金属端盖或复合材料端盖,例如复合材料端盖内均匀混合有导电粒子,其可实现导电功能。
第一端盖40沿转轴3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端盖70沿转轴30的径向尺寸,从而第一端盖40和定子铁芯22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较大,第二端盖40和定子铁芯22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较小。
参阅图5,第一端盖40的径向尺寸大于定子20的径向尺寸,甚至其外轮廓可以作为电机100的外轮廓。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40沿轴向上全覆盖机架80,遮盖转子10和定子20,其径向尺寸为电机100的径向尺寸,第二端盖70的径向尺寸大致为转子10的径向尺寸。
转轴30通过第一轴承50和第二轴承60分别转动支撑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其中第一轴承50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一外圈51和第一内圈52,第一外圈51固定于第一端盖40并与第一端盖40电性接触,第一内圈52固定于转轴30上并与转轴30电性接触,即转轴30和第一端盖40之间通过第一轴承50绝缘隔离;第二轴承60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二外圈61和第二内圈62,第二外圈61固定于第二端盖70并与第二端盖70电性接触,第二内圈62固定于转轴30上并与转轴30电性接触,即转轴30和第二端盖70之间通过第二轴承60绝缘隔离。
进一步地,电机100还包括电控器件90,电控器件90设置于容置腔82中,电控器件90电连接定子20的定子绕组24,并作为电机100的直流母线负极,其中定子绕组24为三相绕组,该三相绕组的中性点作为电机100的直流母线正极,并由非隔离AC/DC变换后供给电流。
其中,电控器件90设置于转子10和第一端盖40之间,且与第一端盖40、转子10、转轴30和第二端盖70绝缘隔离。
将目前的电机100应用于“电网交流供电+非隔离AC/DC变换+直流电机”这一应用场景中,同时考虑到其在所应用环境中,即电机100周围存在外部金属件这一更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系统分析。
例如在家电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电机100可应用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烟机或洗碗机等设备中,电机100周围存在外部金属件,例如该外部金属件为冷凝器,则电机100中位于外部的第一端盖40、第二端盖70和转轴30均与该外部金属件存在等效电容。
以空调系统中,电机100周围存在的外部金属件为冷凝器这一场景进行分析,基于这一实际应用场景,将其电路模型进行等效,得到如图6所示的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其中电网E1为整个系统供电,电网E1为市电,其远端直接接地,E2为经非隔离AC/DC变换后等效的直流电源,供给后级电机100使用,电机100为如图5所示的电机。
参阅图5和图6,直流电源E2的正极电连接定子绕组24的中性点,直流电源E2的负极电连接电控器件90,电控器件90可等效于该模型中的直流母线负极;第一端盖40、定子铁芯22、转子磁体14、转轴30和第二端盖70均与定子绕组24绝缘隔离,从而分别形成等效电容Csb1、Cs、Cm和Csb2;第一端盖40、转轴30和第二端盖70均与电控器件90绝缘隔离,分别形成等效电容Cn1、Csn和Cn2;定子铁芯22设置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之间,且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绝缘设置,定子铁芯22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分别形成等效电容Cg1和Cg2;转轴30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绝缘隔离,从而分别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形成等效电容Cb1、Cb2,且转轴30自身电阻划分成L1和L2,以分别对应于其位于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的部分;转子磁体14还分别与转轴30和定子铁芯22隔离绝缘,并分别形成等效电容Cmg和Cg;第一端盖40、转轴30和第二端盖70还均与外部金属件形成等效电容Cn3、Cn4和Cn5,该外部金属件在具体设备中还进行接地处理。
其中,第一外圈51与第一端盖40电性接触,第一内圈52与转轴30电性接触,等效电容Cb1为第一轴承50的轴承电容;第二外圈61与第二端盖70电性接触,第二内圈62与转轴30电性接触,等效电容Cb2为第二轴承60的轴承电容;因而一旦等效电容Cb1、Cb2所分配到的轴电压过大,将会击穿轴承内的润滑油膜产生电火花加工(EDM)电流,造成电腐蚀。
参阅图7,经非隔离AC/DC变换后等效的直流电源E2具体包括整流单元1和逆变单元2,整流单元1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逆变单元2用于接受控制信号调控定子绕组24中各相绕组的通断电状况,以利用电磁效应驱动转子10转动。
本实施例中,整流单元1包括并联的第一整流支路、第二整流支路和电容支路,第一整流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二整流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电容支路包括电容C,由第一整流支路引出的节点a1用于连接电网E1的火线,节点a1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之间,由第二整流支路引出的节点a2用于连接电网E1的零线,节点a2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电容支路的一端还引出连接作为直流母线负极的电控器件90。
逆变单元2包括并联的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和第三开关支路,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和第三开关支路且与电容支路并联,第一开关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第三开关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和第三开关支路中分别引出引线连接定子绕组24的中性点,电阻R1和电感Ln1为第一开关支路连接至定子绕组24的中性点线路上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电阻R2和电感Ln2为第二开关支路连接至定子绕组24的中性点线路上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电阻R3和电感Ln3为第三开关支路连接至定子绕组24的中性点线路上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
整流单元1和逆变单元2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其为较通用的技术手段,可查阅公开的资料进行设计,本申请对其具体形式不作限制。
在如图6所示的当前该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中,轴电压会由工频和开关频率噪声相叠加,现有对电腐蚀抑制的方案效果在该模型系统中会变差。
现对当前电机100的分布电容模型进行简化,按照Δ-Y转换进行简化,Δ-Y转换为电机的降压启动转换关系,可将模型逐步简化为如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基于电桥平衡条件Z1/Z3=Z2/Z4时,轴电容两端电压Vz5=0,所以可通过调整部分等效电容容值,达到电桥平衡分压条件,以降低轴电压,即可降低转轴30上的轴电流,以达到抑制电腐蚀的目的。
具体而言,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改变当前系统模型的拓扑结构,从而改变轴承电容两端的分压,最终达到抑制电腐蚀的目的。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机采用电腐蚀抑制措施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电机时在图5的基础上进行更改,以改变其在当前系统模型的拓扑结构,从而达到抑制电腐蚀。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进一步将第一端盖40、第二端盖70和定子20的定子铁芯22短接,图9所示的电机100应用于电网供电且非隔离方案下得到如图10所示的系统等效分布参数模型示意图,其中第一端盖40、第二端盖70和定子铁芯22为等电势位,第一端盖40和定子铁芯22之间的等效电容Cg1被消除,第二端盖70与定子铁芯22之间的等效电容Cg2也被消除,以改变电机100的模型拓扑结构,并进行实测验证,发现相较于原电机100的模型拓扑结构,图9所示电机100的轴电压明显降低,经实测结果验证未出现击穿的轴电流峰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为金属端盖,第一端盖40沿转轴30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端盖70沿转轴30的径向尺寸,从而相对而言,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与电机100上相邻各部件所形成的等效电容更利于达到电桥平衡条件。
具体地,第一端盖40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定子20的径向尺寸,第二端盖70的径向尺寸小于定子20的径向尺寸。例如,第一端盖40的径向尺寸为电机100的径向尺寸,即第一端盖40覆盖定子20及机架80,第二端盖70的径向尺寸可以等于转子10的径向尺寸,可有效地调整电机100内的分布电容模型,以更利于通过上述手段达到或趋近达到电桥平衡条件。
进一步地,参阅图10,电机100还包括电容器C1,定子铁芯22还通过电容器C1接地,以进一步地促使达到电桥平衡条件,从而降低转轴30上的轴电流,避免出现击穿轴电流。
例如,该电机100应用于空调中,冷凝器为电机100附近的外部金属件,且冷凝器进行接地处理,定子铁芯22通过电容器C1连接冷凝器,以通过冷凝器接地。
电容器C1可以为可调电容器,电容器C1的电容值根据其距离外部金属件的距离大小进行调整。例如,在实际应用时,可检测轴电流,通过调节电容器C1的电容值,以促使达到电桥平衡条件,降低转轴30上的轴电流,避免出现击穿轴电流。
本实施例中,电容器C1的电容值通过调整两块金属平板的重叠面积进行调整。电容器C1的电容值还可以通过调两块金属平板的间距进行调整。
可选地,电容器C1还可以是固定电容器。例如在空调场景中,电机100和冷凝器等器件的位置是确定,所需的电容器C1的电容值也是可以确定的,在此条件下,所需电容器C1的电容值为定值,即电容器C1还可以是固定电容器。
在一些场景下,电机100经第一端盖40、第二端盖70和定子20的定子铁芯22短接后,所需电容器C1的电容值较小时,也可不增加电容器C1,也能够有效地降低转轴30上的轴电流,避免出现击穿轴电流。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机100还包括导通件101,导通件101设置于机架80且电连接第一端盖40、第二端盖70和定子铁芯22,且还通过电容器C1接地。
其中,导通件101可以为导通片、导通插针或导电胶带,其可以部分埋设于机架80内,或部分贴设于机架8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例如,导通件101包括第一导通部102和第二导通部103,第一导通部102埋设于机架80内且短接第一端盖40和第二端盖70,第二导通部103穿过机架80并短接定子铁芯22和第二导通部103,且第二导通部103自机架80向外引出,以电连接电容器C1,并通过外部金属件接地,例如通过冷凝器接地。
第一导通部102可以为导通片、导电胶带、导通线或导通插针,第二导通部103可以为导通片、导通线或导通插针,第一导通部102为导电胶带时,其还可以贴设于机架80的内侧或外侧。
基于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模型验证,可得到较小的轴电压,并实际验证轴电流无击穿,可有效地抑制在“电网交流供电+非隔离AC/DC变换+直流电机”的应用场景电机100的电腐蚀现象,突破了现有方案电机单体上电腐蚀抑制的研究局限,使得能够以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来达到有效抑制在这一场景下的电腐蚀。
参阅图11,图11是图10所示模型下检测得到的轴电流波形示意图,其中实测时轴电流的峰值为12mA,其相对现有方案一和二能够降低轴电流500%,且不存在击穿轴电流,可有效地避免在“电网交流供电+非隔离AC/DC变换+直流电机”的应用场景仍存在电腐蚀的现象,大幅提升了电机100及其在该系统下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器200,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器2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器200包括如上述的电机100、换热器201和驱动器件202,换热器201与电机100间隔设置,且换热器接地;驱动器件202用于外接市电,并给电机100供电和控制电机100运行;其中,电机100还包括电容器C1,电容器C1电连接于定子20的定子铁芯22和换热器201之间。
其中,换热器201具体可以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如图12所示,与驱动器件202连接的线L表示电网火线,与驱动器件202连接的线N表示电网零线,与换热器201连接的线PE表示地线。
该电器200可以是空调、冰箱、空气净化器、烟机或洗碗机等,驱动器件202包括有上述的非隔离AC/DC变换器件,电容器C1的电容值可基于电机100与换热器201之间的距离值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避免出现击穿轴电流,抑制电腐蚀。
在一些场景下,当所需电容器C1的电容值足够小时,还可取消设置电容器C1。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及电器。通过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定子的定子铁芯短接,使得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定子铁芯为等电势位,以改变电机的模型拓扑结构,使得电机应用于非隔离的交流供电系统中是可趋近于达成电桥平衡条件,以使得轴电压和轴电流能够明显地降低,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机电腐蚀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定子、转轴、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间隔嵌套设置,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设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两端,且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电容器,所述定子铁芯还通过所述电容器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为可调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电容值根据其与外部金属件的距离大小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为金属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端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一外圈和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并与所述第一端盖电性接触,所述第一内圈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电性接触;
所述第二轴承包括绝缘隔离的第二外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外圈固定于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第二端盖电性接触,所述第二内圈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电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控器件,所述电控器件电连接所述定子的定子绕组,所述电控器件设置于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转子、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端盖绝缘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两端,以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轴进一步从所述第一端盖或所述第二端盖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外;
其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导通件,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定子铁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包括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短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二导通部短接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第一导通部并向所述机架外引出。
10.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换热器,与所述电机间隔设置,且所述换热器接地;
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用于外接市电,并给所述电机供电和控制所述电机运行;
其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电连接于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69857.9A CN115765325A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PCT/CN2023/132449 WO2024104481A1 (zh) | 2022-11-17 | 2023-11-17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69857.9A CN115765325A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65325A true CN115765325A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3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69857.9A Pending CN115765325A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6532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4481A1 (zh) * | 2022-11-17 | 2024-05-23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
2022
- 2022-11-17 CN CN202211469857.9A patent/CN11576532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4481A1 (zh) * | 2022-11-17 | 2024-05-23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36805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 |
CN102884716A (zh) | 电动马达和包括该电动马达的电动装置 | |
CN109687795B (zh) | Pf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pfc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 | |
CN105027424A (zh) | 旋转电机驱动装置 | |
CN101479923B (zh) | 交流输入型无刷直流电动机以及搭载它的电气设备 | |
CN103684160A (zh) | 自升压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系统 | |
CN115765325A (zh)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
CN105353796A (zh) | 制冷设备及其压缩机的加热控制电路及加热控制方法 | |
CN112003463A (zh) | 一种单相pwm整流直流侧电压二次纹波抑制方法 | |
CN107171522B (zh) | 永磁电机、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 |
CN109565257A (zh) | 无刷dc电动机 | |
Dianov et al. | Substitution of the universal motor drives with electrolytic capacitorless PMSM drives in home appliances | |
CN115800647A (zh)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
CN105164913A (zh) | 旋转电机驱动装置 | |
CN115955040A (zh)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
Sundareswaran et al. |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apacitor-run induction motors supplied from AC voltage regulator and SPWM AC chopper | |
Singh et al. | DICM and DCVM of a PFC-based SEPIC-fed PMBLDCM drive | |
CN110798122A (zh) | 一种电机系统及家电设备 | |
WO2024104481A1 (zh) | 一种电机及电器 | |
CN215344434U (zh) | 一种用于控制变频压缩机转速的变频器 | |
CN112821678B (zh) | 无刷电机及电气设备 | |
US10348233B2 (en) | DC bus ripple reduction | |
CN201113870Y (zh) | 一种风机盘管用直流无刷电机系统 | |
Vimal et al. | Vector controlled PMSM drive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ing zeta converter | |
CN102966583B (zh) | 一种交流风扇变频调速的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